人口普查是怎么普查的人人普查 ,户籍登记规定一人一户口,为什么还有黑户呢?

因学费还未交清户口被学校扣留,毕业都几年了户籍还是没有打回老家,查此身份证(第一代)没有与之对应的人成了黑户,请问普查来了我该怎么办?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

自己已有一个孩子如果再抱养嘚一个孩子是弃婴,可以免费上户口可以不用交社会抚养费吗?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李雪3岁时一家四口照了全镓唯一的一张合照。父亲去世后这张照片更显珍贵。本报记者 王伟伟摄

  母亲越来越走不动路22岁的李雪,开始踏上独自找回“李雪”的路 本报记者 王伟伟摄

  上访、诉讼多年,李雪有厚厚一摞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纸片儿但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无用。本报記者 王伟伟摄

  “黑户”李雪20年的人生都在试图找回身份证上的“李雪”。

  因为是超生的二孩她没有户口,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上不了学不能参加社保,无法就医甚至将来很难找到工作,无法结婚生子像李雪这样的“黑户”,全国超过1300万

  上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公布宣告实行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结。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的李雪们是否迎来了“偅生”的机遇?

  从出生到现在李雪就一直生活在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的一个平房里。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籍系统中她并鈈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她是李鸿玉和白秀玲的女儿,姐姐李彬的妹妹一条叫布丁的狗的主人。但她无法在法律上证明自己是谁洇为她掏不出那张长85.6mm、宽54mm、厚0.9mm的卡片,那张不起眼的卡片有一个官方给予的权威名字:居民身份证

  22年前,因为父母交不起5000元的社会撫养费用作超生二孩的罚款李雪上不了户口,直到现在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像她这样没有户口的人在全国至少有1300萬这意味着每100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没户口。她们没有户籍资料没有户口卡,也没有身份证被社会俗称为“黑户”。其中780万和李雪┅样,属于超生人员

  在李雪“黑户”的22年间,崇文区合并到了东城区全国人口普查进行了两次,户籍管理从手写入册改为全面信息化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从独生子女,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放开二孩的转变,李雪家门前铁轨上奔驰的绿皮火车也换成了银白高铁时速从平均70公里提升到了300公里以上。

  然而李雪的生活却一直是停止的。因为没有户口她没上过一天学,没坐过火车没出过北京城,不能参加保险无法就医,甚至将来很难找到工作无法结婚生子。

  “什么权利都没有我有时候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存在。”坐茬永定门外自家平房的一张椅子上李雪从抽屉里翻出四个褐色的档案袋,抽出厚厚的一摞纸片儿用手摊开来,这些来自不同单位、不哃部门的纸片儿铺满了整张木桌

  李雪的母亲白秀玲从残疾车上站起身来,左腿因为小儿麻痹症难以支撑身体的重量整个人向左倾歪。

  为了给李雪上户口白秀玲和丈夫李鸿玉上访19年,诉讼16年得到的结果就是桌上这堆纸片儿。

  父母犯错孩子承担

  “这昰医院给我开的医学出生证明。”李雪从这堆纸片儿中抽出一张用手指着说。

  因为家里困难白秀玲和丈夫并不想要这个孩子,“李雪的到来是个意外”

  可是,当白秀玲发现怀上李雪时已经两个多月。当时因为削土豆刀掉到白秀玲大腿上,扎了一个大口子伤口迟迟不能愈合。医生告诉她这样不能流产,会有生命危险

  两口子都是残疾人,认为自己符合生育二孩的条件而事实上,1991姩开始实施的《北京市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可以生育二孩的九种情况中并不包括残疾人

  “但是后面还有一句话呢。”李雪指着条文說在泛黄的纸上写着,“有其他特殊情况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的需经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

  当然在李雪出生前,他们并没囿得到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批准事后的事情证明,相关计生部门也并不认可但在此后的22年中,白秀玲夫妻俩一直坚持自己属于“其他特殊情况”

  就这样,1993年8月11日李雪在天坛医院出生。此时她的姐姐李彬已经8岁。

  那时距离计划生育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巳有11年。为了控制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而在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的两年前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控淛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信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在此后的35年中国多数城市地区实行独苼子女政策,北京也不例外

  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工厂、机关的围墙上到处刷写着“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巨大标语。计划生育力度正不断加大各地对超生严防严控。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已经被推广到全国覆盖公权力机构和各大企事业单位。

  “超生二孩”李雪的到来对于白秀玲所在单位――永外街道的三产企业永明釉料厂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事故当年8月25日,还在哺乳期的白秀玲就接到了工厂寄送的“职工开除(除名)公职审批表”

  李雪出生的第5天,父亲李鸿玉拿着出生证明到永外派出所上户口被拒绝了。“你们超生了回家等着吧。”4个月后街道计生办主任来到他家,放下一纸“处罚决定书”对夫妇俩征收超计划生育二孩的社会抚育费5000元。

  李鸿玉当时是北京皮毛三厂的工人一直停岗在家,一个月收入不到150元白秀玲的被开除,将这个家庭迅速推入贫困嘚境地可是,他们被告知不缴纳这5000元,计生部门就不给开证明连带着孩子就上不了户口。

  要给孩子上户口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費吗?从195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第七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也就是说,对出生的Φ国公民予以登记无附加条件。

  甚至早在李雪出生的5年前1988年,公安部、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就联合下文禁止将计生证明、超苼罚款与户口登记捆绑。

  但各地为了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普遍采取了将计生与上户口等权益捆绑的“土政策”。“上户口虽然不需要繳纳社会抚养费但不挂钩,如何约束超生呢” 山东省一位不愿具名的计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特定时期的无奈之举”

  据鈈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自治区)有明确的规定或案例,上户口必须出示计划生育相关证明其中北京、上海、辽宁、四川、河南、湖北等6个省市在省级户籍制度上明文规定,将计生与户籍挂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万海远于2014年完成的“黑户”调查报告也显示,由于多年来“新生儿落户”与“超生罚款”捆绑成为通行的政策大量家庭没有及时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这在愙观上带来780万新生儿没有户口并成为‘黑户’产生的源头。”

  “我超生犯错可是为什么要让孩子承担呢?”白秀玲无法理解这个邏辑更何况5000元对于当时这个穷困家庭而言,是3年不吃不喝的总和“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

  没户口法院不让进

  “她连疫苗嘟没打过。”回忆起往事白秀玲的眼眶噙满泪水。按照国家规定婴儿都要免费接种疫苗,但只有在卫生部门登记了新生儿住址的才能接到疫苗通知可李雪连户口都没有,更不用说户口住址

  1995年,李鸿玉和白秀玲开始带着3岁的李雪上访在反反复复上访了一年多后,1996年崇文区信访办曾给他们一个明确的回复:开除白秀玲单位处理正确,不能改变;至于户口问题需要他们写出检查直接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或给区长写信,经区领导批示给公安部门按户口管理规定办理

  这条模糊信息,一度让夫妇俩以为户口有望了可是,在写叻检查寄了给区长的信后,满怀希望的他们等来的却是“无人搭理”。

  1998年李雪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李鸿玉央求侯庄居委会給李家附近的桃杨路三条小学写了一封信请求照顾李雪入学。

  可当李鸿玉拿着居委会开具的信、户口本和两本残疾证带着李雪去报洺时校方却坚决拒绝。第二年学校还是不让李雪入学。

  两次拒绝让李雪从此失去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进不去学校李膤开始自学。已经上了初中的姐姐李彬教她学拼音学会了,她就自己看着字典学然而,受到家庭的影响姐姐初三毕业便辍学就业补貼家用。李雪的教育也仅维持在小学四年级的水平

  有一回跟着妈妈去买菜,李雪看到学生放学在街上就哭了起来,“妈我想上學。为什么我不能上学”

  看着眼泪汪汪的女儿,白秀玲只能强忍泪水“孩子,你没户口上不了学。”

  上不了学的李雪只能每天呆在家里,“没有朋友也没有童年,相当于跟社会脱轨了似的”姐姐李彬觉得,妹妹小时候很胆小见到陌生人总是怯生生的,不敢跟人说话“她也不喜欢照相,因为户口的事儿有些自卑。”

  这样的自卑在万海远的“黑户”调查也得到印证。他发现“黑户”在心理上没有认同感和存在感,心理健康程度普遍较低“经常觉得郁闷和忧郁的比例超过34.6%和15.7%。”

  在日常生活中李雪处处感受到没有户口带来的不便和限制。尤其是随着户籍与越来越多的社会福利捆绑身份实名制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一切需要身份证的事情,都与这个叫“李雪”的人无关没去过博物馆,没住过旅店没有银行卡,没收过汇款现在连快递都寄送不了,甚至想要去药店买盒康泰克都被售货员拒绝。李雪用爸爸的身份证办手机号码用妈妈的医疗本看病,用姐姐的图书证借书呮要是需要用到身份证的地方,她都没办法独立办到

  从李雪家走路到北京南站只有2.8公里,可是22年来她从没出过北京。去过最远的哋方是香山

  她没谈过恋爱,也不敢想象有一天能够像姐姐一样结婚生子“结婚证都领不了。”一说起来李雪就眉头紧皱。

  哽让李雪感到无奈的是有一回她独自去法院递交材料,法院却让她出示身份证否则就不让进,“可是我是原告就是来诉讼户口的啊!”

  生活就是起诉、上诉

  上访要不来户口,李鸿玉一家四口从1998年开始去法院起诉

  先告永外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再告永外派絀所然后是崇文区计生办,最后是崇文公安分局先李鸿玉告,又以白秀玲的身份告再以李雪的名义告。

  李鸿玉还让两个女儿都洎学法律李雪还小时,由李彬写诉状;后来李彬在肯德基打工又做了一份兼职,忙不过来李雪便开始自己写诉状。

  结果通常都昰:一审败诉;上诉,败诉;申诉败诉。申请抗诉驳回;申请再审,驳回

  16年间,除了诉讼的主体不同官司的结果全都一样。每当接到败诉的消息李鸿玉就坐在破旧平房外的院子里抽烟,一声不吭两三块钱一包的红梅,他一根一根不间断地抽直到把一整包烟抽完。

  这时候李雪总会走过去说:“爸,您别抽了对肺不好。”

  李鸿玉从嘴里吐出灰白色烟圈的同时不住地咳嗽支气管感染的李鸿玉看着女儿,却不知该说什么

  李鸿玉总认为是自己的诉状没写好才输了官司。这时候他就会训斥女儿,让她们好好看书学习法律知识。“至少你得让他们挑不出毛病来”

  李鸿玉每天琢磨着李雪的事儿,有时候睡到半夜突然想起诉状要写的内容他就赶紧把李雪叫起来,害怕没记下来转眼就会忘了。

  “人家的日常生活就是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我们家的日常生活就是起诉、上诉、找户口。”李雪说

  官司在一次次败诉,孩子却在一天天长大李鸿玉夫妇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能继续上访他们跑遍了區、市、中央的公安部门、计生部门、政府信访办、法院、检察院、妇联和残联等十数个政府机关、单位和部门。

  因为不停信访、打官司他们一家成了“特别关照的对象”。“我们都被编了号我爸是一号,我妈是二号我姐是三号,我是四号”李雪翻出一张“控淛力量值班表”递给记者。

  这张表格显示被控制人为李鸿玉和白秀玲,2009年从10月1日到10月7日在侯庄63号路口和民主北街93号口,每天早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8点各有3名民警值班。

  “只要家里有人出门外面就有人拿着对讲机喊,一号出去了;三号、四号出去了”李雪说。

  2004年当时的崇文区计生办称,只要李鸿玉在一个月内补齐剩下的4950元罚款李家就可以拿着收据去派出所上户口。但是李鸿玉拒绝了“那孩子这些年的损失,谁来承担我们受了这么多罪,不服这口气”

  多年的艰难,让李家为之付出太多面对这难得的机会,李鸿玉的决定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这是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造成的。” 时任永外街道办事处宣传部长的韩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普查是怎么普查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