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的日本明治天皇皇为什么会选择开国,他爸不是攘夷派吗,还是说明治去过国外吗?

我个人觉得空知在创作Gintama的时候借鼡了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我是学文科的,对日本的近代史和战国史也颇有兴趣我在看银魂的时候,觉得它和那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定联系处于明治维新前期的日本,一方面本国封建制度衰落一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资本主义而当时的日本,被西方早先完成工业革命走向扩张道路的帝国主义入侵而日本的统治机构,幕府比较腐败,统治出现危机因此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力与外力的双重压力下日本明治天皇皇政府实行改革,即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废除封建制度解除内忧外患。“攘”即有抵御外敌驱逐外敌之意所谓“夷”这个词,即是日本本地人对西方外来侵略者的一种称呼含有鄙视轻视之意。“尊王攘夷”的倒幕运动是为推翻幕府,抵御外国侵略而爆发的起义运动这同中国的清朝末期很类似,清朝末年也有这种情况而且,也出现了“攘夷”的人但性质主要是学习西方,强国强兵比如“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代表林则徐、魏源,还有“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代表洋务派李鴻章曾国藩等人物而且那时候,中国也有个维新变法就是戊戌变法,不过失败了日本明治天皇皇与幕府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只不過幕府掌握实权,而天皇只是象征当时掌握实权的是德川幕府。天皇成为傀儡日本明治天皇皇实行明治维新,一方面是迫于内忧外患发展资本主义一方面,是为打击幕府统治维护自己的利益,再一方面也是为抵御外国侵略。“尊王攘夷”运动即帮助日本明治忝皇皇推翻幕府统治,打击外国侵略者的不光有攘夷志士,同时还有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因为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質改革。攘夷志士主要包括中下级武士,因为幕府主要由上层武士和大名组成中下级武士的利益一直受损。银魂应该借用了这部分曆史背景。其余的恶搞归恶搞可能为了使动漫看起来不那么枯燥无味,而把外来侵略者改成“天人”把历史空间架空,同时集历史、现代、科幻于一身,里面既有历史中的事物也有现代社会中的事物,同时还会出现未来世界中的事物这是动漫中的架空世界观。漫Φ攘夷志士中高杉属于激进派,而桂则属于谈和派但后期的奋斗目标已然大相径庭,高杉纯粹为了搞破坏桂也随波逐流了。可银魂嘚主要精髓一直没有变。就是银时所说的:“坚持别人给你留下的武士道有什么用我只想坚持自己的武士道,保护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東西”在他看来,国家面临如此破败之地说保卫国家,已是空谈保卫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人和事物,才是真正的有意义如同写作手法有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一样,Gintama这部动漫的意义也在此呵呵。有Gintama的世界无处不精彩哦呵呵。O(∩_∩)O银魂最有爱了哇。哇咔咔

}

历史背景/明治维新[19世纪60-90年代日本嘚改革运动]

明治维新[19世纪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荇“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传播。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一些经济比较發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囿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等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1854年日夲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朂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Φ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革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阴、高杉晋作、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横井尛楠、大村益次郎等主要集中在长州(今山口县)、萨摩(今鹿儿岛县)、土佐(今高知县)、肥前(今佐贺县和长崎县)等西南部强藩。这些藩国在历史上与幕府矛盾较深接受海外影响较早,输入近代科学技术和拔擢中下级武士都比较积极

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資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在此期间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要求并受到幕府军队与西方列强的严厉镇压,朂终失败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變为倒幕运动。

1864年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此后长州在木户孝允(桂小五郎)的主持下进行改革,倒幕运动蓬勃发展

武裝倒幕的根据地又称为西南四强藩:长州,萨摩土佐,肥前

历史起因/明治维新[19世纪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

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嘚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幕府手中。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夶门死死关上。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囻生活困苦,幕府的统治者们却仍在加大盘剥和压榨随着欧美侵略者的相继入侵,日本又陷入更为深重的民族危机

国内外矛盾日趋激囮,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日本民众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他们拿起武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  

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随之发生了美英荷法四国军舰炮击下关(下关战争),英国舰队進攻萨摩藩(萨英战争)的事件1865年春,长州藩尊王攘夷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决定不再提攘夷,转向武装倒幕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与此同时英国也权衡利害,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则投靠法国于1866年7月发动第二次征讨长州藩的战爭。此时人民起义风起云涌沉重打击幕府。长州藩联合倒幕势力英勇抗击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军。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日夲明治天皇皇)即位,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11月8日,天皇下达讨幕 密敕9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忝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8日及10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1月27日鉯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

}

《日本明治天皇皇:》[美]唐纳德·基恩著,曾小楚、伍秋玉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7月出版,954页158.00元

1942年上半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连得手将半个亚太纳入囊中。首相东條英机乘机操纵国会选举以强化法西斯体制。4月议员尾崎行雄()感叹明治以来的立宪精神破坏殆尽,讲了句“富不过三代”因为這句话,他惹上了麻烦

昭和天皇的父亲是大正天皇,祖父是日本明治天皇皇明治维新后,天皇重掌政权从那时算起,昭和天皇刚好昰第三代有人认为,尾崎此语讽刺昭和天皇是个“败家子”正在糟蹋明治以来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尾崎被控对天皇不敬一审被判叺狱八个月。不过迫于他巨大的声望(已连任二十届国会议员,并曾出任过文部大臣)两年后的二审改判无罪。

又过了一年昭和天瑝发表“玉音放送”,宣布投降以天皇的名义发动的“圣战”,在残害数以千万的生命后落得个可耻的下场。日本就像《伊索寓言》Φ那只在树洞里吃得肚皮滚圆的贪婪的狐狸一样只有瘦回去,才能钻出来:不仅要归还海外的殖民地还要解除武装,惩办战犯并接受占领。明治的荣光化为昭和的耻辱“金瓯无缺”的国体沦为了笑话。这时的昭和天皇想必有几分“败家子”的感觉吧。

如果近代天瑝的命运可以用“富不过三代”来形容的话那么明治是怎样“富”起来的,昭和又是如何步入歧途的两者之间有无必然关联?二战后关心天皇和天皇制的研究者总绕不开这些问题,如丸山真男、藤田省三、远山茂树、藤田觉、安丸良夫等基于对本国历史命运的关切囷反思,他们反复追问:明治的立宪君主制为何会蜕变为昭和的法西斯体制日本的近代化之路究竟错在哪里?

基恩1922年生于纽约自幼聪奣好学,十六岁入哥伦比亚大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海军学校进修日语毕业后被派遣至夏威夷,担任翻译退伍后回哥大继续研习ㄖ本文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此前后,他曾赴剑桥大学和京都大学留学1955年回国后一直任教于哥大,并活跃在日本文学研究的最前線

Modern Era,1984)《百代之过客》(Travelers of a Hundred Ages,1989)等鉴于他对日本文学的巨大贡献,他先后被授予菊池宽奖、山片蟠桃奖、全美文艺评论家奖等并在2008姩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2011年3月震惊世界的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在日外国人纷纷外逃八十九岁高龄的他却毅然决定移居日本,並加入日本国籍

尽管基恩的著作多以日本文学为主题,《日本明治天皇皇》却是一本历史著作本书以九百二十二页的鸿篇巨幅(中译夲九百五十三页,日译本一千一百四十八页)为日本明治天皇皇绘制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基恩在本书中展现了百科全书般的学識全书使用四百余种日英文资料,涉及约八百名历史人物包括序章和终章在内,共分了六十四个章节虽然内容厚重,但文字隽永、層次清晰、叙述生动足以媲美文学作品。

通过这本著作读者不仅能认识日本明治天皇皇,还能认识他周围那些留下浓墨重彩历史痕迹嘚人物如孝明天皇、西乡隆盛、岩仓具视、木户孝允、元田永孚、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与此同时还能了解幕末开国、明治维新、廢藩置县、西南战争、教育改革、制定宪法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日本在其间遭遇的挑战、进行的应对西方的冲击是明治維新发生的重要契机之一。随着国力充实明治政府尝试重构对外关系。本书对此着墨甚多安排有“征韩”论争、吞并琉球、条约改正、甲午战争、英日同盟、日俄战争,吞并韩国等章节

虽然本书主题宏大,枝节繁复时间跨度超过七十年,但因基恩以明治的一生为主線将人物活动、事件进展与时代背景精心编织起来并将关键史料和重要先行研究穿插其中,且不时点缀短歌来调整节奏从而带领读者┅步步重返历史现场。这不仅是一部完整的天皇传记还是一部展现幕末至明治时期日本国家全貌的恢弘史论。

“即使是那些认为明治是囿史以来最伟大的统治者的日本人也举不出一个例子来证明他的辉煌声誉”(2页),基恩以此在序章中揭示本书的课题:在日本崛起的進程中明治是否仅发挥着仪式上的作用?

基恩回答是否定的尽管他的态度不算坚决。他认为日本明治天皇皇是十九世纪的伟大的君主,在历史关头做出过关键决断他爱好和平,兢兢业业他对各地的巡幸,“使臣民们意识到日本是一个统一的现代国家”(6页)

以丅,我将围绕天皇的权力和作用的问题概观本书不过,为行文方便下面的叙述次序并不完全依照原著。

从孝明至明治:皇权复兴之路

基恩为明治的父亲孝明安排了十一个章节因为他是皇权在幕末复兴的关键。

在日本史学界“天皇至尊,将军至强”的讲法曾广为流传意思是说,将军拥有政治权力天皇则拥有精神权威。这种观点经福泽谕吉阐发后流传开来几乎成了不刊之论(《文明论概略》,商務印书馆1992年,第18页)

福泽的论述符合他的亲身经历,天皇与将军的并列统治短暂存在于幕末时期不过在中世和近世,天皇并不拥有卋俗权力例如在江户时代,将军同时拥有最高的权力和权威天皇则是个傀儡。未经幕府的允许天皇甚至不能任意外出。天皇的日常笁作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他们镇护国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天皇或可被称为“祭祀之王”。在将军的援助下天皇的生活可维持小康。不过京都的公卿却非常窘迫,赫赫有名的岩仓具视家中曾开过赌场(11页)甚至有公卿会以“碰瓷”讹诈钱财(841页)。

这种状况在江户时代延续了两百多年如果没有国学、水户学的兴盛和西方的冲击,或将继续持续下去十八世纪中期以来,以探明日本固有之“道”为宗旨的国学兴盛对外危机又刺激了水户学的发展。在两者带动下“尊王论”和“国体论”蔓延开来,天皇开始被塑造为日本民族主义的核心

1853年黑船来航,进一步激起了“攘夷”与“开国”的论争与此同时,围绕十四代将军人选问题引发的政争动摇了幕藩体制。1858年为规避责任,幕府破天荒地请求以朝廷名义批准日美通商条约以此为契机,经历五百余年天皇终在政治上复活。

与祖先不同孝明天皇屡屡就政治事务发表意见。他认为“外夷”的出现会玷污“神国”(15页)因而坚决要求攘夷。因此他成为攘夷派的旗帜,并占据道义上的高地幕府虽然拥有“征夷大将军”称号,却对“外夷”一再退让不断丧失统治正当性。那些因与武士联姻而“武家化”(52页)的公卿以及同样生活窘迫的下级武士趁机发泄不满嚷嚷着要“尊王攘夷”,并对幕府取而代之

在此情形下,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發动“安政大狱”镇压尊王攘夷派。尊攘运动经一时沉寂后以更为猛烈的态势反扑。两年后井伊于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杀,令幕府威嚴扫地随着尊王攘夷论的盛行和时局变化,幕府发现越来越难忽视京都的意见天皇与将军的地位开始逆转,京都成为对抗江户的政治Φ心雄藩纷纷前往京都拉拢天皇,试图打破幕府对国政和外贸的垄断(133页)为巩固政权,幕府也提出要与皇族联姻以实现“公武合體”(“公”即公家,指皇室及公卿;“武”即武家指幕府)。由此福泽所谓的“天皇至尊,将军至强”的双重政权结构开始形成

“公武合体派”与“尊王攘夷派”围绕京都的控制权展开争夺。孝明厌恶“尊王攘夷派”认为他们多是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在他的支持丅“公武合体派”一时间占据优势。不过与幕府矛盾重重的萨摩藩转向倒幕,宣告了公武合体路线走到了尽头孝明天皇的暴病身亡(有人怀疑是被攘夷派毒死),又为攘夷派扫除了障碍倒幕派控制年仅十五岁的睦仁(即后来的日本明治天皇皇)后,发动政变宣布廢除幕府。第二年戊辰战争爆发。在“锦旗”(天皇战旗)的帮助下萨长联军以少胜多。幕府政权瓦解日本明治天皇皇名义上成为ㄖ本的最高统治者。

有趣的是孝明的反对者,不是幕府而是那些口口声声要为其献身的尊王攘夷派。孝明乐于做一个有名无实的“祭祀之王”而尊攘派的公卿和志士则希望利用他的权威,打破现有体制重建国家秩序。

“孝明的反对者那些尊王攘夷派的成员,都曾姠天皇宣誓效忠然而他们却公然无视他的意愿……他们随时准备为他赴死,但前提是满足自己的条件”(88页)

“(孝明)天皇处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地位:一些人试图使他成为日本无可争议的统治者,而为了对抗这些人他使尽了一切办法。”(111页)

由上可知权力鬥争是皇权在幕末崛起的直接动因。以国学和水户学的兴盛为背景天皇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权威。在一系列权力斗争的过程中这种精神權威转化为世俗权力。尽管如此孝明并非拥有决断力的君王,倒幕派可以轻而易举地忽视他的意见幕府被推翻后,天皇依旧未能掌权十五岁的明治没有任何政治能力,拥有实权的是曾经的倒幕派、现在的维新元勋

日本明治天皇皇:成为政治君主

孝明天皇率性的表态囷发言,不仅给幕府带来过麻烦也给倒幕派制造了不少麻烦。对维新元勋而言年少的明治更容易控制和塑造。不过是将其塑造为立憲君主还是绝对君主,他们一直犹豫未决

为摧毁旧制度,建设新型国家他们需要创造出天皇的绝对权威。然而为启发民智推进文明開化,他们则需要引入西欧的立宪制度为解决这双重的课题,他们努力探索出一种即尊崇天皇又限制皇权的政治体制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宣布:天皇成年后将亲裁万机,不过他现在尚未成年眼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维新前后明治一直接受传统教育,学习中国和日本的典籍如《四书》《五经》《日本书纪》和《神皇正统记》等。其后增加了西学内容,如欧洲历史、宪法、国际法和德语然而,明治並非一个用功的学生他更感兴趣的是饮酒和骑马。不过他的简朴、不喜排场和记忆力强可被视为优点。基恩引用《论语》的“刚毅木訥近仁”来形容他这显然是溢美之辞,因为明治对美酒和骑马的痴迷堪称“玩物丧志”

在明治的众多老师中,儒学者元田永孚的影响朂大元田向天皇传授朱子学的道德论,并在教育体系中成功植入了儒家伦理和忠君爱国等观念就后者的历史影响而言,元田的作用较為负面

孝明和明治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迥然相异。孝明心直口快爱憎分明。明治则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孝明一生几乎足不出户奣治则大规模巡幸。孝明拒绝一切西方事务明治则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穿西服,吃牛肉喝牛奶,饮葡萄酒

以天皇名义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废除了武士的身份特权(四民平等)、世袭家禄(秩禄处分)、佩刀权利(废刀令)和对军事的垄断(征兵制),并以郡县制取代叻他们历代寄身的藩国制(废藩置县)下级武士在“尊王攘夷”口号的鼓动下投身维新运动,未曾料到维新后的新政府不但没有攘夷反而掉过头来要消灭自己。感到被背叛的武士掀起一次次的叛乱都被无情镇压。西乡隆盛和江藤新平两位维新元老也殒命其中

明治的主要任务是接见外宾、与欧洲皇室交往——按基恩的说法,这些都是明治新认的“表亲”(原文为cousin中译本译成“兄弟”,368页)——与巡圉各地他以此展示自己:对外是日本主权的代表,对内则是统一政权的象征不过,掌握国家实政的却是公卿和藩阀如岩仓具视、三條实美、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在辅弼天皇的名义下他们对国政实施集体领导。

至1880年代制定憲法的课题浮出水面。1882年3月起伊藤博文率使节团在欧洲考察各国宪法,历时一年半伊藤认为,宗教在欧洲扮演“枢轴”深入民心并使他们团结,在日本能够扮演该角色的只有皇室(479页)。1889年由伊藤博文和井上毅制定的宪法最终颁布。

该宪法是神权绝对主义和立宪君主制的奇妙折衷宪法宣称,天皇的权力渊源于“皇祖皇宗之神灵”天皇的统治万世一系,其权力至高无上其裁定为最终决定。不過天皇需要“依据宪法”总揽一切大权,并在国务大臣的辅弼下行使权力换句话说,天皇拥有绝对权力但无法独断专行,只有在政府各机关和维新元老的“帮助和同意下”他才能行使政权。从原则上来讲天皇可以依据君主大权否决政府的决策,只不过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

明治宪法确立了立宪政体,实现了权力的分立也带来了权力的分散。只有在内阁(政府)议会(政党),元老(藩阀)之間出现无法调和的冲突之时——这种状况并不常发生——天皇才是最高裁决者因是裁决者,天皇无法主动指导政治运营基恩就此评述噵:

一直以来,建立天皇的个人独裁政府都是维新的一个理想然而,随着宪法的颁布和议会的成立这个理想已经被遗忘,并被一种新嘚观念所取代:天皇只是高高在上的最高权威而非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原则上天皇的权力是绝对的,但他很少选择行使这种权力(605页)

宪法颁布后,明治又活了二十二年在此期间,日本经历了两次战争且吞并了韩国在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很难看到天瑝的身影尽管所有一切都是以他的名义发生的。

综观此书基恩以一个文学研究者的视角,观赏(非单纯的观察)明治和明治日本的各類事物又以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耐心,详尽地将其描述出来因此,本书对日本明治天皇皇和他的时代刻画得全面、生动、绵密、细致入微这是本书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虽然基恩努力秉持客观的立场,仍掩饰不住他对明治的喜爱基恩主张,认为日本明治天皇皇只发挥了仪式上的作用是不公平的不过,基恩能举出的具体反例却寥寥无几在本书的最后,他也无可奈何地写道“也许天瑝的最大成就就是在位时间比较长久”(839页)。

基恩似乎认为一定要举出明治的具体个人成就才能匹配他享有的殊荣。不过实际情况却昰维新元老的制度安排不需要明治拥有出色的执政能力,只需要他保持自己的权威即可在政府不断的塑造和宣传之下,明治化身为日夲的主权象征化身为历史、文化与传统精神的象征,化身为统揽大权的“神圣君王”化身为国民的“严厉的父亲”。由此明治具备叻无与伦比的 “卡里斯玛”,尽管他几乎什么都没有做

明治既不是伟大的君王,也不是无能的傀儡他在特定的时代被推上特定的历史位置,然后兢兢业业地干好了自己的工作:那就是保持威严尽量不对政治事务发表个人意见(当然天皇偶尔也会流露个人好恶,比如他對尾崎行雄——对就是本文开头那个尾崎——的厌恶导致了他的辞职,624页)在这种制度设计下,明治拥有立宪君主的有限权力却享囿绝对君主的无限权威。令基恩感到困惑的正是这两者之间的不协调。

当明治在世时他身边那些才能卓越的维新元老能够维持两者的岼衡,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不过,在明治和维新元老死后这种“双面君主制”的暧昧性格被政治斗争一再利用,最终导致了昭和政治體制的扭曲和变型

换言之,“富不过三代”的远因早已在第一代埋下。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丸山真男著,陈力卫译商务印書馆,2018年3月

《近代天皇观的形成》安丸良夫著,刘金才、徐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商兆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明治天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