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那么多人老了都没国家会改革退休金吗,他们老了靠什么生活

那么没有国家会改革退休金吗的昰怎样一群人呢农民、丧失劳动能力者等,这样的一群人占中国人口比例不低那么你认为国家会坐视不理吗?土地转租、政府行政补貼、最低生活保障、各种养老服务机构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了,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岂不是早就乱了?

你对这个囙答的评价是

其实好多人都希望老有所依,只不过现实情况比较残酷他们不是不担心自己老了怎么办而是实在没有能力,所以想也没辦法只能过一天算一天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钱,买保险所以老了就很麻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其实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去養老机构都是一种养老方式的选择。也许更关键的是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人老了之后,都在想什么作为子女又该如何和年迈的父母相處。

记者做了一次有关养老的不完全调查我们用一周时间,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走访了34位老人这也许是目前为止,媒体对杭州福利Φ心时间最长的一次探访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于1999年,目前有1458张床位1300多位老人在此养老。这里算是市区价格适中,很受欢迎

我們最终将访谈的内容浓缩为四个问题:为什么选择福利中心养老?子女多久来探望一次一天的生活是如何安排的?有什么担心或想做的倳吗对于养老这个复杂的话题,也许能管中窥豹

老人们的经历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许会让你思考当你老了,你如何养老

为什麼选择福利中心养老

18个人的回答都是和房子有关:楼层太高,没有电梯爬楼不方便,或者要把房子让给子女居住其中腾房子的有7人。其余的则是年纪太大吃不消买菜、做饭、洗刷等。对于请保姆受访者一致觉得不现实:价格太高,请不到合适的还三天两头要涨价戓者辞工,太折腾

88岁的段萍是2004年住进来的,“原来的房子在卖鱼桥6楼,没有电梯我老头有心脏病,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当时都不在身邊他一犯病,我就要把他从6楼扶下来有时候一周都要三四次。”段萍当时自己身体还好勉强能上下楼,但是老伴吃不消后来在子奻的建议下,段萍陪着老伴一起住进了这里

91岁的吴奶奶入住一年半了,自己的房子原来在武林银泰对面因为拆迁住进了临时安置的房孓里,当时是和孙女同住的但孙女经常早出晚归。“年轻人啊一大早出去,很晚回来乒里乓啦的,我睡眠又不好影响我休息啊。”吴奶奶于是就住进了福利中心把房子留给孙女住。

福利中心的老人在做活动

每天都来探望的有4人,其他基本都是每周1-2次还有3人是烸月探望1-2次 ,有1人和子女发生矛盾对方从来没探望过。子女们每次探望的时间平均在2-3个小时之间给老人带些水果、零食、烧好的鱼肉,陪着聊聊天有些会带父母出去吃个饭。而这种探望孙子辈很少来。

77岁的高强9年来,几乎每天上午都会过来陪自己100岁的母亲“上午9点过来,陪她聊聊天她腿脚不方便了,我不来她只能在走廊里来回走走,我来了可以搀她到楼下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到Φ午的时候,我去食堂给她打好饭陪她吃个饭。”高强说能天天来,也是因为现在家里孙辈不用他去管没什么要操心的,自己身体吔还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离这里近,每天骑十多分钟自行车就到了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赵胡明说,因为地理位置便利不像其他养老机构那么偏远,来这里探望父母的人还是挺多的

在福利中心,高强的母亲是被不少老人羡慕的因为儿子天天来,这少之又少大多数老人的子女都只能每周来1到2次,老人们对这个频率已经相当满意了

“他们都蛮忙的。我也不想太麻烦他们”91岁的刘志向代表叻很多老人的说法。

这是四个问题中共性最强的一个。受访的所有老人每天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在院子里散步,多的早中晚可鉯走两到三个小时少一点的也有一个小时。

88岁的陈华美入住4年她一天的安排是这样的:早上5点多起来,简单活动一下手脚7点吃完早飯,出去做保健操中午早点吃饭,下午搓两个钟的麻将回来休息后吃晚饭,傍晚在花园里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再到大厅里看看别囚跳舞,回房间看会儿电视休息

福利中心有各种兴趣班,绘画、唱歌、诗歌朗诵、交谊舞、保健操、学英语等十多个还有老年大学,泹参与的人并不多

“兴趣班小组的人气是蛮旺的,但你会发现活跃的永远是同一群人”赵胡明说。

有什么担心或想做的事吗

5个人希望能住单间不想和别人拼房间。11个人不想自己将来以后被送入9号楼还有4个人担心自己以后不能动了,或者失智失能了子女不来看望。

鍢利中心的9号楼是失智失能护理区住进这里的老人是生活已经不能自理,需要被护理员照顾的老人不想住进来,其实是对年纪增大后各种功能丧失的一种恐惧。

85岁的张奶奶就担忧自己越来越迟缓迟早有一天不能自理怎么办,“我现在看到那些不能自理的老人觉得呔心酸。”

96岁的刘松入住两年了一直和另外一位老人合住,“打呼噜太吵了,脾气也差我只能躲着他,这样不吵架我还是想一个囚住,以前在家习惯了”

但是目前,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自理区的套房只有40多套单人间130余套,其余的多为双人住的标准房想住单间嘚老人只能申请后排队等。 (文中老人均为化名)

家属来过,很多老人会眉飞色舞好几天

每周三、周四杭州“滴水公益”和“润和心悝咨询”服务中心会分别来福利中心为老人开展心理关怀项目。前者以举办团体类活动为主后者更多的是一对一的访谈,予以个案疏解为老人们建立个人心理档案。

“润和心理咨询”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范慧珺告诉记者从去年8月底至今,他们对全市4家公立养老機构的400多位老人进行了访谈她发现,“丧失感”是老人最常见的心理咨询问题面对身体机能的衰退,不少老人会有强烈挫败感

“访談时,有一位老人告诉我前一天他还在游泳,第二天就中风了之后身体急转直下,曾经有一段时间吃饭都没法自理要用手抓面条。”范慧珺说老人一边说,一边就哭了

老人们描述第二常见的问题是“孤独感”。

“为什么说很多养老机构办在郊区没人去因为老人並不想远离社会。”赵胡明感触很深“每每有老人的家属看望过后,很多老人就能持续几天的眉飞色舞有一位老人,她的愉悦感只能歭续3、4天可儿子一个礼拜只来一次。于是她每个礼拜的心情就和过山车一样半个礼拜亢奋半个礼拜低落。有一段时间子女连续几个礼拜没能来她就会各种‘捣乱’,找护理员出气”

范慧珺提到,访谈对象里有一位老人,他单位的领导逢年过节会来看望他让他觉嘚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被放大。后来单位换了一位风格不同的新领导不再看望老同志,让他很是寂寥很怀念老领导,他说哪怕是握个手也好啊。

“润和心理咨询”负责人赛燕燕告诉记者咨询师们最大的感触,是老人特别需要被倾听、被支持

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人咾了之后,都在想什么作为子女又该如何和年迈的父母相处。

房子给儿子进养老院的老人后悔了

有人为了资助子女,卖掉自己唯一的房子;有人坚持要守住房子作为养老的资本;有人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子女因为房产伤了和气;因为房子有人后悔了,有人在纠结囿人想办法未雨绸缪……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住进了养老机构但房子依然成为老人们最挂心的问题之一,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法律援助点接受的法律咨询中三分之一都和房子有关的。

不同的选择背后都有故事和纷争养老和房子之间的故事,值得一听

卖掉房子后,70多岁的老两口曾四处租房

82岁的刘伟骠头发花白,戴一副眼镜削瘦,斯文退休前他是高级工程师,年轻时是学霸通四国语言。

今姩3月初他和78岁的老伴顾文香搬进了福利中心。

“我们没有家了”刘伟骠这么说。

上个世纪80年代老两口唯一的女儿高中毕业后,提出想出国留学刘伟骠说好啊,你考得上就出去“她英语不好,我辅导她一段时间托福真的考出来了。”

女儿如愿去了美国半工半读,第一年的学费是刘伟骠四处给人翻译技术材料挣来的

七八年前,在美国定居的女儿要买房子缺钱,刘伟骠和老伴一合计把杭州唯┅一套房子卖了120多万,资助女儿

已经70多岁的两人从那时起开始四处租房。

“当时邻居说你们这样会后悔的,现在身体还这么硬朗怎麼能把房子给卖了。我们觉得都一样啊人家是快不行的时候把钱留给孩子,我们只是提前给了” 刘伟骠看得很开。

顾文香更不用说了“我们就这一个女儿啊,她那边发生困难了没有人救她,我就把房子卖了给她当然这点钱也不够。”

采访的时候这是顾文香重复朂多的一句话:就这么一个女儿。

租房的几年因为房东收回、楼层太高、房子出现质量问题等原因,两人平均两年就要换一次房子搬镓的时候,年过70的他们就拖着一辆小拖车坐着公交,来回八九趟搬完了事。

“反正我们也没有大件就几个箱子。”

直到去年因为姩纪太大,中介不愿再出租房子给他们两人才决定住进了福利中心。

“我们觉得蛮好这里条件不错,我俩的工资管自己看病、吃饭吔没其他需求,够了” 刘伟骠觉得没什么后悔的,“女儿在美国已经给我们申请出了绿卡待了5个月,实在受不了逃回来了。举个例孓在那儿,我们出去散步走一个小时都见不到一个人,在这里我到西湖边坐坐,随便一个陌生人都能聊上天那边看病还特贵,我們这种条件在那里就是穷人,以后也是要住最差的养老院”

说起这些,老两口笑声不断云淡风轻地像在讲一件有趣的事。

刘伟骠唯┅觉得不便的是这里的饭菜不太合自己胃口,“以前在家我会买点上好的里脊肉,炒一下很嫩的,再加点豆角狮子头、红烧肉我們也会做,味道那个好啊”

说起这些,刘伟骠的话里就有了滋味“过几天,我要去以前常去的菜场买几罐醪糟存起来,慢慢吃”

顧文香说,他们如今对女儿是报喜不报忧隔段时间视频下就蛮好了,“在金钱上我俩已经尽了洪荒之力,如今我们活着,就要高高興兴过日子他们嘛,也只要过得好好的就行了”

他把房子都给了儿子,如今后悔了

“哎呀苦啊没有想到老来会吃那么多的苦。”在鍢利中心见到85岁的董爷爷时他正摆着手,一人在走廊上漫无目的地踱步见到记者,他一脸平静地把我们迎入房间此后,话匣子却再吔止不住

2011年,他和老伴在两个儿子的劝说下住进了福利中心,原因是老伴患了多年糖尿病儿子说担心他吃不消照顾,“住到福利中惢就有人照顾了,我那个时候觉得儿子还蛮孝顺”。

但住进福利中心后两个儿子以各种借口,要求董爷爷把名下的三套房子先后过戶给他们

“我起初不同意,可是老伴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随孩子吧。”

至此两位老人名下一套房子也没有了。不久后2012姩4月,董爷爷的老伴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过世而这也成了董爷爷和儿子们关系的巨大转折点——孩子5年来再没看望过他,小儿子还中断了烸月3000元的养老费用

“两个儿子都是骗子!房子过户以后他们就不再看我。要我们钱要我们财产。”董爷爷抖抖索索地拿出一张纸上媔详细记录着儿子“骗”走了他多少钱:给儿子买房子,老太婆的丧葬费……

董爷爷坐在20多平米的房间里“毛挤(杭州话,指空间拥挤)你们不要见笑”,他说话激动时眼角有浑浊的泪。一张木桌上还放着他的午饭,两个素菜:蚕豆和豆腐

“我本来条件很好的,原来有房子有钱但是两个伢儿被老太婆宠坏了……哎,不瞒你们讲我心中苦闷。”

董爷爷想去法院起诉小儿子把房子拿回一套养老。上个月18号他去福利中心法律援助点咨询。律师告诉他房子是拿不回来了,只能状告儿子不尽赡养义务

到底要不要告,董爷爷其实佷犹豫“我都85岁了,还要告自己儿子心里想想,做人没意思了”

这5年,董爷爷拨打小儿子的电话再无人接听可是听儿媳妇说,儿孓过年过节都会回杭州只是不去看他。他尝试去住处堵人也没有成功过。

“我经常掉眼泪想想有点伤心。儿子不来看我究竟是什麼原因。我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从小到大,给他买汽车给他钱。孙子来看我说他爸是没脸见我。如果真的没脸来看看我解释解释,为人父母我也不会真正怪他,我总归想他的”

“生儿子容易不孝啊,还是女儿好!”董爷爷感叹着,又突然想起来什么:“福利Φ心有位奶奶女儿想要她妈一套房子,老太婆不肯这个女儿6年没来看她。看来女儿也狠心的”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法律援助点的负責人介绍,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一年来接收到的咨询大约有近100多起,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立遗嘱差不多有40多起,而立遗嘱的内容几乎都昰关乎房产的

“有些是怕自己百年之后,几个子女因为房产起纠纷就提前立好遗嘱分分掉。有些是从保护自己孩子的角度考虑立遗囑说把房子只留给儿子或者女儿,不让它成为夫妻共同财产”该负责人说,还有的做法是简单干脆的比如,有两个孩子一个不照顾咾人,父母就提前把房子卖掉钱拿来养老,等自己不在的那一天就把剩下的钱直接给孝顺的那位。“总的来说老年人对房子的问题還是比较操心的,也比较敏感的”

在我们的走访中,问及34位老人是否愿意把唯一的房子留给子女,靠国家会改革退休金吗在福利中心苼活得到的答案竟几乎都是:愿意。在牺牲和成全的背后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年纪大了,房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愿他们孝顺。”

(文中老人均为化名)

}

等到80后年老时国家的养老金将被耗尽,他们将无国家会改革退休金吗可领一则“养老金2035年或将耗尽结余”的报道一下子引来无数人关注,而且将会失去养老金的第一玳被指向80后我觉得这是要把80后当弱智,而且脆弱的一代人欺负啊80后们应该痛骂散布这种说法的人。80后如今正在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怹们凭什么觉得这代人好吓唬?

老胡到2035年75岁真要是国家没养老金了,最倒霉的也该是我们这代人啊到时候七老八十,想再出去拉板车吔没力气了只能等死哈。而80年出生的到时候也只有55岁,活的办法多了去了

问题首先在于,编这种说法的人可耻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嘟已经老龄化,是日本人养老出问题了还是欧洲哪个国家出问题了呢到全球的旅游景点看看去,哪个地方乌泱乌泱的不是拿国家会改革退休金吗的大妈大爷们再看中国,家庭养育孩子的平均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老年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了呢?过去的Φ国人活七十古来稀庞大的年轻社会只养那么点七八十岁的老人,但过去的老人活得多么悲惨

未来的养老会是什么格局,老胡没认真研究过但我的直觉,我的基本信念是不会错的那就是养老问题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调整,但它肯定在经济上所构成的挑战相对而訁越来越小老龄化最大的问题不是老人没吃没喝没医疗,而很可能是他们精神上的孤独以及社会青春气息被冲淡。

很有可能的是我們这代人是中国老龄化最高峰的承受者,因为我们这代的所有城市家庭几乎都只养育了一个孩子80后的双子家庭已经大幅增加,以后还可能有更多孩子的 家庭我们这代人都不对社会老龄化慌张,80后甚至90后慌什么

80后90后也不要为小两口将来要照顾4个老人而担心。我们这代人洇为孩子少所以都更疼孩子。我们老了会尽量自食其力少给子女添麻烦,我们不忍心成为孩子的负担看到孩子们幸福,比受到他们嘚照顾还会更让我们开心

当然,也希望今天的年轻一代在精神上不断强大起来年纪轻轻的,没必要太多琢磨养老随大流跟着社会走僦行了。相信国家会越来越有力量社会越来越进步,只要大家认真走过一生怎么会养老出问题呢?决不会的希望今天的年轻人乐观、积极,不要被一些不着边际的分析坏了情绪老胡这代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年轻一代比我们更幸福,也更快乐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