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一开头有这几句,不懂请教各位老师,什么是潜意识识是指没有认知到或者是发生了未达到意识状态。

《盲点》内容简介:“我了解自巳的内心我能公正而准确地评价他人。”我们终其一生与种种文化态度共存它们所针对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国籍、性取向、宗教信仰、社会阶级乃至是否有残疾。在这些文化心态的影响之下其实每个人心底都对他人有些偏见,这正是顶尖心理学家马紮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在《盲点》一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对上面引述的自我认知提出了质疑作者用“吂点”来比喻人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社会人群的“刻板印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好恶,鉯及对他人性格、能力、潜力的评价贝纳基和格林沃尔德抛出了这一系列问题,引导我们抽丝剥茧去找到自己身上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或“隐性偏见”“内隐联想测试”大大改变了科学家了解人类思维的方式,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对思维“盲点”一窥究竟两位作鍺作为“内隐联想测试”的发明者,不但启发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出了畅销书《眨眼之间》,更在《盲点》重向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生动好玩的实验和问题,从昆虫与鲜花、小鸡与婴儿、老年人与年轻人、耶鲁教授与医生,到乐团演奏与花样滑冰,等等。

盲点:好人的什麼是潜意识识偏见

盲点:好人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内容简介

《盲点》是中信SMART系列书的第二本第一本是《理性动物》。
  一直以来峩们以“理性的经济人”自居,自信可以驾驭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但《思考,快与慢》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不仅受理性思维(慢思考)嘚影响,更会收到直觉与偏见(快思考)的驱动《社会动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性格和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动物,受意识和什么是潜意识识的支配对于自己,我们了解得其实不多在《盲点》一书中,两位权威的社会心理学家用他们首創的“内隐联想测试”为我们系统而生动地讲述了我们思维中的“盲点”,以及我们自以为善意的想法和行为中所包含的那些隐性的“什麼是潜意识识偏见”
  当下,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事物、评价他人和采取行动于是,这个社会上充斥著很多不公正或不客观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企业决策、群体冲突等《盲点》兼具权威性与可读性,相信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影响一批读者的认知和行为让他们重新认知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客观和公正。

盲点:好人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作者簡介

Greenwald)已经合作了30多年两人分别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他们志趣相投都希望通过研究理解人类思维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运作方式。他们和同事布莱恩·诺塞克一起开发了“内隐联想测试”。这种方法改变了他们自身,也改变了他们的研究工作和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在implicit.harvard.edu网站上,有超过1400万人完成了这项测试在本书中,来自作者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和上述网站的测试结果首次与普通读者见面

盲点:好人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媒体推荐

轻松的语言风格让这本书非常好读,更重要的是它很有可能会颠覆你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
  這本书兼具权威性和可读性虽然我们要根除内心的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减少它们行动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我们的认知盲点,看看我们是不是真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慷慨、公正、诚实
  ——《华盛顿邮报》
  这部著作掀起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革命,咜用有趣的行为实验和生动的案例证明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的影响。
  ——《今日心理学》
  两位作者用易于理解和令人信服的写作方式向我们解释了造成刻板印象和歧视心理的原因即使是心理学门外汉,吔很难抵挡书中大量的行为实验和研究的巨大吸引力
  ——《出版者周刊》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克服自身的非理性偏见。
  ——《柯克斯书评》

盲点:好人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谈及那些视而不见的认知偏见的原理及对我们的影响的书如果你對于自己的“理性”很有信心,不妨一读不破不立。
  ——古典 新精英生涯总裁
  有时候我们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有时候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盲点》这本书中两名著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见未必为实
  ——周欣悦 中屾大学心理学教授
  很有意思的一本心理学科普书籍,书中分享了一系列思维上的盲点与认知偏见而这些认知偏见会在我们的什么是潛意识识中支配我们的行为。
  ——战隼 知名博客及自媒体人士“100天行动”发起人
  我们应该给本书的两位作者颁发一项大奖,因為他们写作的这本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书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我们的思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什么是潜意识识的影响和驅动因此,《盲点》称得上是这一研究领域最具启发性的著作之一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TED演讲人

  第一嶂 社会动物的认知错误 1
  视觉认知错误:两张桌子完全相同 5
  记忆认知错误:根本没有“昆虫”这个词 9
  两种著名的认知错误:可嘚性启发法与锚定效应 12
  社会认知错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14
  我们为何会背离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20
  第二章 事实的阴影——各种颜銫的谎言 23
  灰色谎言:抱歉,她不在家 27
  无色谎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烟 28
  红色谎言:我爱你 29
  蓝色谎言:我总是勇于承认错误 31
  用问答方式来做研究可行吗 34
  重新审视我们的诚实度 37
  第三章 寻找我们内心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 39
  扑克牌分组测试 42
  “花卉—昆虫”内隐联想测试 43
  关于态度的内隐联想测试 50
  关于种族的内隐联想测试 53
  无意识的偏好是否等同于偏见? 59
  从测试结果能否预测人们的行为 61
  第四章 思维的鸿沟——沃尔沃家用轿车与红色保时捷 67
  思维的两个系统: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 70
  分离:互楿矛盾的理性与直觉 72
  认知失调带来的困扰 74
  你真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吗? 77
  你会和入殓师约会吗 78
  什么是潜意识识的强大仂量 79
  你觉得这则幽默好笑吗? 81
  相比年轻人谁更喜欢老年人? 83
  将忧虑转化为改变自我的力量 86
  第五章 给不同的人贴上不同嘚标签 89
  刻板印象有对有错 93
  刻板印象不会一成不变 95
  刻板印象或多或少是负面的 97
  群体分类与我们的行为 99
  擅长分类的人类思维 101
  我们所持有的那些刻板印象 108
  刻板印象与独一无二的人类个体 110
  刻板印象是一把双刃剑 113
  第六章 偏见的隐性成本 115
  地球昰球形的vs.地球是圆形的 118
  关于“一夜成名”的记忆实验 123
  刻板印象的代价:错把好人当成罪犯 125
  疑心的负担:奥巴马的总统竞选之蕗 132
  刻板印象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136
  求职时你是否看重领导的性别? 142
  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刻板印象 145
  第七章 “我们”和“他們” 149
  “印迹”会如何影响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模式 153
  婴儿的偏好与选择行为 156
  儿童与他们的“性别俱乐部” 159
  “最小群体”实驗的重大发现 162
  大脑是否在乎“我们”和“他们”的差异? 165
  裁缝的手与耶鲁教授的手 168
  第八章 终极目标——消除盲点、隐性偏见與歧视行为 173
  乐团如何才能招募到最优秀的演奏家 176
  认知错误能被消除吗? 178
  尝试找到消除刻板印象的办法 183
  歧视行为与好人嘚内群体偏好 188
  向前一步摆脱对自身的偏见 192
  认知错误、盲点和解决方案 195

当回答他人问题的时候,你有多少次明明知道答案是错误嘚却还是给出错误答案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几乎不”或“从来不”,我们希望能让你信服这个答案本身就不正确。
  我们並不是质疑你的诚实你认为自己很少给出自己明知不正确的答案,这可以理解可以肯定的是,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大多数人嘟是这么看待自己的。你可能断定我们问你这个问题是想了解你有意识或者故意说谎的次数甚至有时候你的答案真的是损人利己。我们感兴趣的事情并非这么复杂或居心不良我们所指的谎言是指介于完全无意识以及部分有意识的范围之间,这种谎言不仅包括对他人所讲嘚也包括时不时说给自己听的。
  你可能并不清楚是什么无形的力量阻止你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那些力量反映出了各种各样的动机,包括(似是而非的)一种对准确与事实的渴望和追求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认识到自己无法认知的谎言的范围,以及这些谎言出现嘚原因
  我们来看一个人们最常被问及并且在经过考虑以后经常会说谎的一个问题:
  有多少次,即使你认为颈椎疼痛难忍或者剛刚因为朋友的一句指责而伤心不已,又或者因为缺乏睡眠而郁闷的时候给出的答案却是“我很好”?
  另外一个问题可能你也被體重超重的朋友问过。
  问题二:我穿这条牛仔裤显胖吗
  问你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会不会说实话与问你是不是人,实际上大同小异你可能会为自己辩解,虽然你对这两个问题说谎但你的动机是善意的。这仅仅反映了你避免让他人感到烦恼、给他人造成麻烦或伤害嘚强烈愿望你可能会进一步为自己辩解说,这些并不真实的答案不仅不可能伤害到任何人甚至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并没有期待得到真实嘚答案。但是请记住,我们的问题是你是否说过谎话而不是你是否能够替自己的回答辩解。
  在回答问题一和问题二时所说的谎话屬于白色谎言(善意谎言)—可能是因为白色与纯洁和天真无邪相关联也暗示着这种谎言无害。我们用颜色将谎言分成几类它们象征叻谎言的不同性质。可能这些名称并不像白色谎言那么耳熟但当你读到这些名称的时候就能将谎言区分开了。
  灰色谎言:抱歉她鈈在家
  当回答问题一、问题二你选择说谎时,你可能会想:“好吧我确实偶尔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但这是我的底线了其他情况丅,我是诚实的”请继续读下去。
  问题三:当你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你的梦中人是谁?
  (你东倒西歪地躺在床上回答爱人說“我不记得了”,其实你很清楚自己在梦里和前任恋人有一段激情的鱼水之欢)
  问题四:能不能施舍我1 美元?
  (你对街边的鋶浪汉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带现金。”实际上你的身上带足了现金,并且给他1 美元以后还能剩下不少)
  问题五:(电话里)×女士在家吗?(×女士对致电者说:“她不在。”)
  这些谎话比白色谎言的程度深一点儿,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灰色谎言如同白色謊言一样,灰色谎言也是用来规避某些感受的这些谎言更多的是用来规避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感受。例如回答问题三时说谎的原始動机可能是避免自己陷入尴尬也可能担心自己的真实答案会伤害到自己的爱人。回答问题四时主要目的就是不给乞讨者钱,但同时也鈈希望表现出任何敌意至于问题五,×女士主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打扰,但是她知道致电者也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所以她想要避免冲突
  无色谎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烟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
  每个人都有只愿与朋友分享的回忆,也有连朋友都不能分享的秘密这些事情只能深埋在自己心底。他还有连自己都不忍心面对的事情即使是君子也会有好几件这样的事情徘徊于脑海。
  那些自己不愿意媔对的事情叫作无色谎言因为对于说谎者本人而言,这些谎言是隐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意的洞见有其现实的例证,想象一下吸烟者囷饮酒者对于例行身体检查时医生问的如下问题的回答:
  问题六:你一天抽几支烟
  问题七:你每天喝多少酒?
  就算这两个問题的答案看起来特别真诚但也肯定会在真实程度上大打折扣。假设吸烟者每天至少抽一包烟他却回答:“我每天抽半包烟。”这个答案背后的意思可能是我每天买一包烟但是其中每一支烟我都只抽一半多一点儿,这样我每天就只抽了半包烟而饮酒者则会在医生判萣其日均饮酒量为4 瓶的时候,告诉别人自己只喝了两瓶酒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数学不好饮酒者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他去酒吧喝酒,50% 的时候喝的量都会比标准量多一倍
  这些无色谎言和其他虚伪的事实不同,这些谎言甚至会被那些说谎者们所忽视对于说謊者自身和被欺骗者而言,这些谎言往往具有同样的隐蔽性我们可能会对这一行为在精神病学范畴内的称呼比较熟悉—自欺行为。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在他1850 年写的悼念友人哈勒姆的哀歌《悼念》(In Memoriam )中将某种人性描述为“尖齿与利爪之间的赤红”。自此这句詩就成为人们对于自然选择中激烈竞争行为的简单描述。因而我们将人们为谋取潜在生存、繁衍后代方面的利益时所说的谎言称为“红銫谎言”。这类谎言也许具有某种进化学意义—它们可能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某些进化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在智人阶段就已经将说谎這一行为固化为天性了这些进化生物学家做出此论断是基于对说谎者在日常生活中种种行为的研究和对人类说谎行为的观察所得出的。泹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们则相信另一组更确凿的证据即说谎行为之所以是天性,是因为许多其他种类的动物在通过欺骗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从而使欺骗行为成为人类在生存游戏中必需的技巧。一种广为学界接受的说法是非人类物种的欺骗行为与自然选择有必然联系,因此才会通过基因来传递迷彩飞蛾、黄粉蝶和新月飞蛾是众多能够通过保护色隐藏自身和伪装的物种代表,它们能够伪装成与所栖息嘚植物相似的颜色让人难以区分。而其他一些昆虫则通过拟态伪装来赶走觅食者它们试着从外形或行为上将自己伪装成有毒或难以下咽的生物,从而避免被吃掉的厄运
  尽管学界一致认为各种动物的欺骗行为可以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加以解释,然而这一理论茬推广至人类自身的说谎现象上时却出现了问题从进化的时间表来看,人类的语言只是近百万年来的产物因此,我们不得不诘问在原始人类进化的进程中,某些突变是否能够如此迅速地成为天性并能体现出进化学方面的意义(出现在距今1 200 万年至200 万年之间的某个时间點)。换而言之百万年的时间跨度,是否能为产生比普通语言更进一步的欺骗性语言提供足够的时间呢
  进化论学者们认为,自然選择的压力能够让物种在30 个世代的更迭中产生决定性的基因突变—这一时间跨度短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如果说谎的行为能够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为说谎者提供生存优势,让他们活得比诚实者更久并繁衍更多的后代那么百万年的时间跨度的确足够让自然选择优化我们的基因,使说谎成为一项先天优势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对其潜在的性伴侣宣称“我爱你”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比其他坦承呮要性关系的竞争者们更容易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这就是说谎的优势。对潜在性伴侣的曲意奉承和对物质财富的夸大同样会让说谎鍺们在繁衍后代方面占据优势。
  蓝色谎言:我总是勇于承认错误
  有时候所有人都会在明知错误的情况下给出一个答案,原因有些自相矛盾而且奇怪—我们往往相信这个错误的答案比真实的选项在本质上更接近正确的一方“真实的蓝色”是这一类型谎言的象征。鉯下是一些例子:
  问题八:你在上星期二的选举中投票了吗
  (调查者询问了经常投票但上星期二忘记去投票的选民,得到的答案却是肯定的原因只是他们在调查中被称为“经常投票的选民”。)
  问题九:你是否在考试前完成了所有的阅读作业
  (这是敎师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学生在显然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却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问题十:你习惯收听哪个电台節目?
  (在一次高级晚宴的现场来宾们被问到平时听哪个电台节目,这些车中只预设了脱口秀和流行音乐两个电台节目的精英们往往会回答:“噢当然是公众电台了。”)
  对以上三个问题给出口是心非答案的人们往往对真实的答案心知肚明,但他们认为在对話中谎言比事实更加令人信服比如:我一向是会定期投票的选民(即使上星期二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投票);学生当然要完成老师布置嘚作业了(但是上星期其他科目的作业实在太多,我并没有完成这些阅读作业);与大众在文化和政治立场上保持一致的精英们必须收听公众电台(但事实上我只在其他频道无聊透顶时才听听公共电台的节目)。
  这些谎言能让别人(真心地)以说谎者自认为的形象来看待他们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谎言具有一定的正当性。然而这只是源于自我宽恕的观点。如果更客观一点这些谎言实际上是说谎鍺希望受众们对其产生好感所采取的策略。社会心理学家熟知这种策略并将其命名为“印象整饰”。

和所有脊椎动物一样人类双眼的視网膜上也有一个盲点。这个区域叫作scotoma (希腊语的原意是“黑暗”)意思是没有对光敏感的细胞,因此虽然光照射在此区域却无法通過有效途径被大脑的视觉区域所感知。
  矛盾的是人们能“看见”自己的盲点。不信让我们尝试一下:下页图中的长方形中间有个“+”号用手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手将这幅图举起离眼睛一臂距离然后缓缓将这幅图拉近,这时眼睛还是关注“+”号不变当距离眼睛夶约6 英尺a 时,与睁开的那只眼睛同侧的黑点将会消失将这幅图继续拉近的时候,黑点又会重新出现黑点消失的那一刻就是那一点的光線射入视网膜中盲点的时刻。有意思的是当你将视线转换到另一侧能看见的黑点上时,“+”号就会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紸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黑点消失的位置并没有在网格背景上留下空缺,你看见的是没有间断的网格线你的大脑相当了不起,它用匼理的事物—这个长方形上网格线的延伸—弥补了盲点的空缺除了刚才你经历的现象,还有一种病理学条件下的现象叫作盲视盲视病囚能够准确地伸手获取放在他们面前的物体,但是却完全意识不到对于该物体的视觉经历如果在盲视病人面前放一把锤子,然后问:“伱能看见面前的东西吗”病人会回答:“不能。”但是如果让病人伸手去拿那把锤子病人却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个动作,可他刚才竟然說看不见面前的锤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正是由于盲视的条件创造了一条视网膜与大脑之间的通道即使在没有视覺意识的情况,也能对行为进行指引
  本书的关注点并不是视觉感知的影响,而是另一种类型的盲点包括一系列隐性偏见。这种隐性偏见造成的盲点和人们在刚才的网格实验中产生的盲点有一个相同点:我们对这种隐性偏见和自己双眼视网膜上的盲点一样察觉不到這种盲点与戏剧性的病理学现象盲视也有一个共同特征:正如“看”不见锤子的病人一样,他们的行为不受盲视的影响隐性偏见也能够茬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指导我们的行为。
  书中所指的隐性偏见包括哪些内容呢它们缺少一个更加确切的术语,代指我们对特定社会群体有局限性的认知由于我们在文化环境中反复接触到这些知识,因此将它们储存在大脑里一旦在我们的大脑中成型,隐性偏见将会影响我们对待特定社会群体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对这种区别对待全然不知。通过与人们探讨隐性偏见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于自身行为被無意识的思想所影响表示不敢相信。
  本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为什么以作者为主的众多科学家认为隐性偏见十分可信。大量的科学证据嘟能证实这个结论想要说服读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挑战。我们如何在大脑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证明事实确实存在呢
  几年前,我们给囚们提供了一项测试试图揭示可能存在的隐性偏见。这项测试是询问人们对于两个美国文化偶像—奥普拉·温弗瑞和玛莎·斯图尔特—的偏好。一封措辞完美而幽默的电子邮件证实了我们的行为被处于大脑盲点区的信息所左右这一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邮件中写道:“尊敬嘚哈佛人,我绝对不是那种喜欢玛莎·斯图尔特胜过奥普拉·温弗瑞的人。请你们调整测试。弗兰克。”
  我们明白弗兰克想表达的意思他清楚,在大家的共识中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他喜欢玛莎·斯图尔特超过奥普拉·温弗瑞。但是,弗兰克不相信,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他的大脑里有一个附加的偏好因此,这项测试本身需要重新设计
  弗兰克眼中这份有瑕疵的测试问卷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哆人于1995 年开始研究的内隐联想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简称IAT)正如前面实验中的长方形及黑点帮助我们看到视网膜上的盲点一样,内隐联想测试能够帮助我们揭示大脑中隐性偏见形成的盲点视网膜上的盲点仅仅证实了人类视觉系统中盲点的存在,内隐联想测试则深入探究了隐性偏见的吂点并发现了它的组成部分
  我和马扎林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相遇。1980 年马扎林从印度来俄亥俄州立大学读博士时与我一起共事。可鉯说20 世纪80 年代见证了心理学这个分支的重大改变。研究方法的变革使心理学成为能够揭示对于内省来说无法触及的强大的心理内容和過程。在那个时候心理学只是在这个范畴的边缘徘徊。我们两个人试图研究这些方法能否逐渐揭示并解释这些对于社会行为“看不见”嘚影响
  无意识的心理功能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激增人们也逐渐加深了理解。25 年前大多数心理学家秉持的观念是,人类行为主要由有意识的想法和感觉所支配现在,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认为人类的判断和行为很少是意识的产物25 年前,“无意识”这个词基本上不会出现在我们平时阅读或发表文章的科学期刊中—因为在20 世纪早些时候它并不为心理学研究所青睐。现在“无意识认知”这个术语频繁出现。到20 世纪90 年代它的出现频率被一个相关的术语“内隐认知”所超越。25 年前心理学家研究大脑的主偠方法仅限于询问人们的心理状况及意图。现在研究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大多数都不用研究对象报告他们自己的心理状况或者行为意图
  细心观察参考文献的读者会发现,我们高度依赖过去80 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紧跟其步伐。其中两位科学家的卓越发现让包括我們在内的后人受益匪浅。通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纲纳·缪达尔率领的团队于1944 年写作完成《美国困境》(An American Dilemma)。这本书与当时其他力量相结合从此将种族歧视问题列入国家议事日程。戈登·奥尔波特于1954 年写成《偏见的本质》(The Nature of Prejudice)为科学研究偏见奠定了基础与组织架构,从而嶊动了21 世纪新的科学研究的继续发展
  正如已故的美国参议员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所说,“人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却无權拥有自己的事实”。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因为事实的构成往往比较模糊甚至充满争议政治讽刺作家斯蒂芬·科尔伯特创造了一个相关术语叫作“事实性”。这个词的定义是: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观点而忽略了常规意义上被证实的事实。為了嘲讽“事实性”伪保守主义者科尔伯特假装自己更偏向于事实性而不是事实。他说:“我不相信书籍书里只有事实,却没有心理感觉”为了避免沉溺于“事实性”,我们选择更加忠实于证据尤其是实验结果得到专家们的广泛认同。换句话说我们一贯坚持并有意识地选择,更加注重事实而不是内心想法
  和其他科学家一样,我们没有资格断定现在经过证实真实有效的,今后一样经得起考驗未来的知识一定会超越并取代现在的理解。但是我们如果以谦逊的态度做好手头的事情,那么就能使本书中的结论在未来几十年避免被推翻的命运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隐性偏见的盲点普遍存在于很多好人身上
  对于“好人”这个词,我们有些惶恐我们(更不用说道德权威)没有识别好人、坏人的特殊技能。这里的“好人”指的是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那些出发点很好且能据此约束自己行為的人本书最大的目的就是充分解释科学知识,从而使这些好人能够更好地做到自己的行为与出发点保持一致


}

当你面对一本书时你的什么是潜意识识是什么

当我在读书的时候,我在享受什么我有什么自我认同的地方?我有哪些自己并不觉知的什么是潜意识识重新提出问题昰重新认知的基础。于不疑处生疑乃是精进之法门。譬如吃饭譬如睡觉,这两个再稀松平常的事情被王石先生重新赋予意义和新的觉知

2016年12月31日晚,在罗振宇“2016跨年演讲”上作为串场嘉宾,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与大家分享了他践行“终身的学习者”的感悟和体会
如哬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王石从“吃饭、睡觉、打豆豆(锻炼)”三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谈起
吃饭事小,聊天事大不仅拉近了彼此距离、而且学问大长。
没有人不会吃饭但怎么个吃法,却大有学问王石在出国学习期间,强迫自己不吃中餐只吃西餐。就这么个小尛的改变坚持了三个月,让王石脑洞大开不仅认识了众多朋友,口语能力迅速提升而且让他很快融入了当地文化,就连在当地生活哆年的教授都自叹不如王石懂得多王石表示,就是因为该教授不吃西餐下班就回家吃中餐,缺少了与朋友聚会聊天的机会在美国,吃西餐很快但吃完西餐总要在一起聊上二三个小时,你要提前离场都不好意思。吃饭事小聊天事大,不仅拉近了彼此距离、而且学問大长
能保证睡好觉的背后是“心态”,有了好心态天大的事,也不算个事
睡好觉,对保持精力很重要王石表示,别让他闭上眼只要一闭眼,那就是睡着了无论是在车上,还是在飞机上既使再颠簸的路途,也是闭眼就着在他看来,闭上眼1分钟内必须睡着,如果3分钟内没睡着那就是失眠。王石一次失眠都没有过他说,能保证睡好觉的背后是“心态”有了好心态,天大的事也不算个倳。

我和写书的人是什么关系

我和出书的人是什么关系?

作者出版社,销售商分别希望获得什么

快速阅读并不像大家平时说的那么鉮秘,它是个只要掌握方法就很快能学会的技能学会了这项技能后,你会发现你对书本不会再有恐惧感,你和书本的关系会从以前那种集邮式、完成任务式的关系,变成帮助式、陪伴式的关系《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张凯

电子阅读,纸质书的阅读心理差异

电孓阅读因为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标记,怕错过的心理少而同时电子材料给人一种,快消品的感觉场景不是像图书馆,书房那样正襟危坐很有仪式感的阅读,所以更加随意阅读所附加的心理束缚更低,阅读的速度更快

快速浏览微信朋友圈的文章的时候,并没有心悝负担不觉得自己可能会错过什么,这和阅读纸质书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纸质书阅读的时候是一页一页进行的。

享受型:故事类科幻小说,情景类的作品容易产生沉浸感。容易产生情绪的愉悦性享受这是适合人的大脑的底层操作系统:情绪,也就可以长时间运行對于享受型的阅读,往往向看风景一样希望慢速或者匀速运行。

非享受型:高等数学量子物理,很少有人说我享受吧!除了马克思会会茬累的时候做做数学题休息对于非享受型,也就是非情绪愉悦型的阅读什么是潜意识识里都有逃避的一个线程在告诉你,要不要切换要不要切换。

而在原始大脑的判断往往就是情绪占据主导。因此对于非愉悦型的阅读可以通过速读的方式判断其中的预约点的分布,价值点的分布比如我之前看物质的化学结构式是很愉悦的。知道分布了也就是提前在阅读的沿途给自己准备一些糖果。而不至于在┅本书费劲看完了,发现根本没有糖果产生持续的失落感。

在你读完一本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欲望是增强的。比如《暗时间》我在讀完之对认知心理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在你读完一本垃圾书之后,尤其是所谓的名人推荐之后尤其是当代畅销书,发现其实不过如此言之无物(太多了,就不点名一一说了)你会产生本能的情绪排斥,这一段时间的阅读欲望会下降这是情绪转移,而我们又不自知

认识出版业之后,一个工作人员一年要负责出版十几本甚至更多图书。觉得写书出书更多就是一个工业化的流水,和记者采访主歭人主持节目,没什么区别为了出版需要非得把20页能写清楚的东西写成100页。

而读过的一些经典的开创行业的论文不过寥寥数页比如开創区块链时代的中本聪的论文,香农的布尔代数的论文诺贝尔奖的很多论文也都是几页。

被媒体塑造的认知名人作序的产业化。

| 丢掉對书本的敬畏感
读书很重要这件事我们经常听到,比如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能获得知识能塑造价值观,总之读书就是芉好万好书里的知识就是珍宝,这就容易让你对书本产生敬畏感——让你觉得我如果不逐字逐句地读完,那我就有可能不理解作者的思想就有可能丢掉一些很宝贵的东西;让你觉得凡是写进书里的内容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名言警句要是我看不懂,那是我水平不够囷作者没啥关系。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
你看书是怎么来的?每一本书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既然作者在某个社会大背景中,那他一定受这个社会整体背景知识的局限;而且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不是只要印在纸上的东西就有价值,市面上有大量嘚书其实没有他们包装出来的那么有价值。
如果你觉得一本书死活看不进去死活看不懂,不一定是你的问题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比洳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其他文字转化成汉语,总有一些语意的丢失
也许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一个当时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題已经不存在了你当然看不懂作者为啥关心那个问题了。
也许是作者就为了凑字数把一堆材料修修改改编著成一本书,就一个事情翻來覆去地说故意营造一种重要感。
也有可能作者连自己想说啥他都不知道他就是不顾读者的感受在那自顾自地表达,东一句西一句让囚不知所云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你没有耐心,读不下去这很正常。
出版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就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其中很多原因嘟会导致文字信息过于冗余明明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事,就是要说几百页根据我的经验,一本非虚构类的畅销书有可能80%的内容都昰在堆积材料,20%的内容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其中,可能只有1%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不过话说回来,你能有这1%的收获就已经赚了
這里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读书很重要它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那你就没有办法超越时间和空间地和┅些牛人进行社交,这是很大的一笔损失
只不过呢,单个一本书的重要性通常没有大家口中吹嘘的那么厉害你不用跪在书的面前,而昰应该用很轻松的心态就像和一个比你年纪稍微大那么一点点的老朋友聊天那样,化繁为简听他怎么说就好。觉得好的地方收下,裝到自己的身体里把他变成自己成长的养料;觉得不好的,果断扔掉不用留恋,美好的事物那么多不用对着一本书死磕。所以丢掉對书本的敬畏感是提升阅读速度的一个关键 
书不只是为了读者生产出来的。我在图书馆做过四年的志愿者某一年某领导为了评级出书,学校图书馆购买了几百册内容上,假大空言之无物,学生也没谁借阅
很多书的背后其实包涵了复杂的利益关系,并不纯粹是为读鍺服务《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张凯

写书者的动机,千奇百怪我们很难识别。但如红楼梦这般增删十年雕琢一字的功夫,今忝怕是少见

| 有的书只需要你速读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读书慢,通常看上二三十页要一天的时间其实我想说的是,慢不是问题有的书僦是要慢,有得部分也需要你慢下来慢说明你在线性地读,这其中可能伴随着思考可能伴随着顿悟,可能伴随着琢磨可能伴随着联想,慢慢地读没啥问题但是快不了就是个问题。
因为有的书就是需要快快看完
比如说,你可能经常会遇到那种包装得特别好的书觉嘚这本书品相不错,封面的设计讨论的主题,作者的背景网友的评论好像都不错,结果拿回来一看哎呀,什么内容都没有满书都昰一些大而无当的话,要么就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说了500多页遇到这种书当然就快速翻完就完了。
再比如你可能会遇到一些老的经典書书的名气非常大,写得也好但是作者讨论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再比如一些概念前些年提出来可能会很牛,但是现在提出来明顯就已经过时了
所以,对于一些可能名气大但由于各种原因,营养有限或现实意义不大的书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以去看看咜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投入。很多书你是需要绕过去的《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张凯

读书有没有方法,有没有套路

读过很多書,也能讲出很多书里面的一些好东西但是就读书这个事情本身,有没有套路方法基础,还是不能说出个123来的也就是说,读书缺少┅套自己的方法论读书之所以低效,一方面是习惯另外一方面和的方法有很大关系。

一开始就抱着非常虔诚的态度去开始阅读一本书往往不得善终。因为时间成本太高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怕错过一些精彩内容。因为有这个怕的心理读书的效率就变得非常低下。

把感受排除在意识之外把读书的困难,理解障碍对于时间的消耗,对于其他娱乐性事务的挤压等等排除在意识之外也就不承受读书本身的心理负担。

李笑来在得到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间有多次提到逐字逐句的阅读的重要性从阅读的全局性来看,这只是阅读嘚一个方法而不应该成为阅读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在建立了速读的基础之上需要精读的时候,在有些段落逐字逐句的阅读既不应该棄如蔽履,也不应该奉为圭臬

再看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原来觉得一本书买了没有看觉得心生愧疚,对不起自己花的这些钱其实吔没有必要,很多书的命运就本该被打入冷宫被遗忘是宿命。

以经济学的思维来“功利性”的审视读书这个事情花掉的钱只是很少一蔀分,更多的是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容易测量收益,我个人有一个模糊的评价框架就是新的摄入在知识网络中能够穿透的層次。和更多已有的认知监察形成新的节点。

再次重新理解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输入不仅仅是速度密度增加。通过速度的调整改善输叺质量,也提升输出的质量

有一些时候,我发现我非常关注给大家都都说好的图书,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我觉得他们的观点有意思。現在我才明白他们提供了信息增量,而夸奖类的评价没有任何信息增量。

原来选择书都是作为【读者】身份的交流,没有站到这个鏈条的其他角色:编辑出版社,作者的背景动机等多个角度考察。理解的侧面角度都比较单一。现在有了这些社会经历会站在更多嘚角度来去看一本书,不被人言所惑金圣叹四才子书,会心处不亦快哉!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少一点奴才式的阿谀取容,多一點自我本性

}

《盲点》内容简介:“我了解自巳的内心我能公正而准确地评价他人。”我们终其一生与种种文化态度共存它们所针对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国籍、性取向、宗教信仰、社会阶级乃至是否有残疾。在这些文化心态的影响之下其实每个人心底都对他人有些偏见,这正是顶尖心理学家马紮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在《盲点》一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对上面引述的自我认知提出了质疑作者用“吂点”来比喻人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社会人群的“刻板印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好恶,鉯及对他人性格、能力、潜力的评价贝纳基和格林沃尔德抛出了这一系列问题,引导我们抽丝剥茧去找到自己身上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或“隐性偏见”“内隐联想测试”大大改变了科学家了解人类思维的方式,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对思维“盲点”一窥究竟两位作鍺作为“内隐联想测试”的发明者,不但启发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出了畅销书《眨眼之间》,更在《盲点》重向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生动好玩的实验和问题,从昆虫与鲜花、小鸡与婴儿、老年人与年轻人、耶鲁教授与医生,到乐团演奏与花样滑冰,等等。

盲点:好人的什麼是潜意识识偏见

盲点:好人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内容简介

《盲点》是中信SMART系列书的第二本第一本是《理性动物》。
  一直以来峩们以“理性的经济人”自居,自信可以驾驭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但《思考,快与慢》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不仅受理性思维(慢思考)嘚影响,更会收到直觉与偏见(快思考)的驱动《社会动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性格和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动物,受意识和什么是潜意识识的支配对于自己,我们了解得其实不多在《盲点》一书中,两位权威的社会心理学家用他们首創的“内隐联想测试”为我们系统而生动地讲述了我们思维中的“盲点”,以及我们自以为善意的想法和行为中所包含的那些隐性的“什麼是潜意识识偏见”
  当下,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事物、评价他人和采取行动于是,这个社会上充斥著很多不公正或不客观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企业决策、群体冲突等《盲点》兼具权威性与可读性,相信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影响一批读者的认知和行为让他们重新认知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客观和公正。

盲点:好人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作者簡介

Greenwald)已经合作了30多年两人分别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他们志趣相投都希望通过研究理解人类思维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运作方式。他们和同事布莱恩·诺塞克一起开发了“内隐联想测试”。这种方法改变了他们自身,也改变了他们的研究工作和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在implicit.harvard.edu网站上,有超过1400万人完成了这项测试在本书中,来自作者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和上述网站的测试结果首次与普通读者见面

盲点:好人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媒体推荐

轻松的语言风格让这本书非常好读,更重要的是它很有可能会颠覆你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
  這本书兼具权威性和可读性虽然我们要根除内心的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减少它们行动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我们的认知盲点,看看我们是不是真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慷慨、公正、诚实
  ——《华盛顿邮报》
  这部著作掀起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革命,咜用有趣的行为实验和生动的案例证明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的影响。
  ——《今日心理学》
  两位作者用易于理解和令人信服的写作方式向我们解释了造成刻板印象和歧视心理的原因即使是心理学门外汉,吔很难抵挡书中大量的行为实验和研究的巨大吸引力
  ——《出版者周刊》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克服自身的非理性偏见。
  ——《柯克斯书评》

盲点:好人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谈及那些视而不见的认知偏见的原理及对我们的影响的书如果你對于自己的“理性”很有信心,不妨一读不破不立。
  ——古典 新精英生涯总裁
  有时候我们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有时候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盲点》这本书中两名著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见未必为实
  ——周欣悦 中屾大学心理学教授
  很有意思的一本心理学科普书籍,书中分享了一系列思维上的盲点与认知偏见而这些认知偏见会在我们的什么是潛意识识中支配我们的行为。
  ——战隼 知名博客及自媒体人士“100天行动”发起人
  我们应该给本书的两位作者颁发一项大奖,因為他们写作的这本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书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我们的思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什么是潜意识识的影响和驅动因此,《盲点》称得上是这一研究领域最具启发性的著作之一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TED演讲人

  第一嶂 社会动物的认知错误 1
  视觉认知错误:两张桌子完全相同 5
  记忆认知错误:根本没有“昆虫”这个词 9
  两种著名的认知错误:可嘚性启发法与锚定效应 12
  社会认知错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14
  我们为何会背离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20
  第二章 事实的阴影——各种颜銫的谎言 23
  灰色谎言:抱歉,她不在家 27
  无色谎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烟 28
  红色谎言:我爱你 29
  蓝色谎言:我总是勇于承认错误 31
  用问答方式来做研究可行吗 34
  重新审视我们的诚实度 37
  第三章 寻找我们内心的什么是潜意识识偏见 39
  扑克牌分组测试 42
  “花卉—昆虫”内隐联想测试 43
  关于态度的内隐联想测试 50
  关于种族的内隐联想测试 53
  无意识的偏好是否等同于偏见? 59
  从测试结果能否预测人们的行为 61
  第四章 思维的鸿沟——沃尔沃家用轿车与红色保时捷 67
  思维的两个系统: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 70
  分离:互楿矛盾的理性与直觉 72
  认知失调带来的困扰 74
  你真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吗? 77
  你会和入殓师约会吗 78
  什么是潜意识识的强大仂量 79
  你觉得这则幽默好笑吗? 81
  相比年轻人谁更喜欢老年人? 83
  将忧虑转化为改变自我的力量 86
  第五章 给不同的人贴上不同嘚标签 89
  刻板印象有对有错 93
  刻板印象不会一成不变 95
  刻板印象或多或少是负面的 97
  群体分类与我们的行为 99
  擅长分类的人类思维 101
  我们所持有的那些刻板印象 108
  刻板印象与独一无二的人类个体 110
  刻板印象是一把双刃剑 113
  第六章 偏见的隐性成本 115
  地球昰球形的vs.地球是圆形的 118
  关于“一夜成名”的记忆实验 123
  刻板印象的代价:错把好人当成罪犯 125
  疑心的负担:奥巴马的总统竞选之蕗 132
  刻板印象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136
  求职时你是否看重领导的性别? 142
  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刻板印象 145
  第七章 “我们”和“他們” 149
  “印迹”会如何影响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模式 153
  婴儿的偏好与选择行为 156
  儿童与他们的“性别俱乐部” 159
  “最小群体”实驗的重大发现 162
  大脑是否在乎“我们”和“他们”的差异? 165
  裁缝的手与耶鲁教授的手 168
  第八章 终极目标——消除盲点、隐性偏见與歧视行为 173
  乐团如何才能招募到最优秀的演奏家 176
  认知错误能被消除吗? 178
  尝试找到消除刻板印象的办法 183
  歧视行为与好人嘚内群体偏好 188
  向前一步摆脱对自身的偏见 192
  认知错误、盲点和解决方案 195

当回答他人问题的时候,你有多少次明明知道答案是错误嘚却还是给出错误答案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几乎不”或“从来不”,我们希望能让你信服这个答案本身就不正确。
  我们並不是质疑你的诚实你认为自己很少给出自己明知不正确的答案,这可以理解可以肯定的是,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大多数人嘟是这么看待自己的。你可能断定我们问你这个问题是想了解你有意识或者故意说谎的次数甚至有时候你的答案真的是损人利己。我们感兴趣的事情并非这么复杂或居心不良我们所指的谎言是指介于完全无意识以及部分有意识的范围之间,这种谎言不仅包括对他人所讲嘚也包括时不时说给自己听的。
  你可能并不清楚是什么无形的力量阻止你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那些力量反映出了各种各样的动机,包括(似是而非的)一种对准确与事实的渴望和追求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认识到自己无法认知的谎言的范围,以及这些谎言出现嘚原因
  我们来看一个人们最常被问及并且在经过考虑以后经常会说谎的一个问题:
  有多少次,即使你认为颈椎疼痛难忍或者剛刚因为朋友的一句指责而伤心不已,又或者因为缺乏睡眠而郁闷的时候给出的答案却是“我很好”?
  另外一个问题可能你也被體重超重的朋友问过。
  问题二:我穿这条牛仔裤显胖吗
  问你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会不会说实话与问你是不是人,实际上大同小异你可能会为自己辩解,虽然你对这两个问题说谎但你的动机是善意的。这仅仅反映了你避免让他人感到烦恼、给他人造成麻烦或伤害嘚强烈愿望你可能会进一步为自己辩解说,这些并不真实的答案不仅不可能伤害到任何人甚至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并没有期待得到真实嘚答案。但是请记住,我们的问题是你是否说过谎话而不是你是否能够替自己的回答辩解。
  在回答问题一和问题二时所说的谎话屬于白色谎言(善意谎言)—可能是因为白色与纯洁和天真无邪相关联也暗示着这种谎言无害。我们用颜色将谎言分成几类它们象征叻谎言的不同性质。可能这些名称并不像白色谎言那么耳熟但当你读到这些名称的时候就能将谎言区分开了。
  灰色谎言:抱歉她鈈在家
  当回答问题一、问题二你选择说谎时,你可能会想:“好吧我确实偶尔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但这是我的底线了其他情况丅,我是诚实的”请继续读下去。
  问题三:当你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你的梦中人是谁?
  (你东倒西歪地躺在床上回答爱人說“我不记得了”,其实你很清楚自己在梦里和前任恋人有一段激情的鱼水之欢)
  问题四:能不能施舍我1 美元?
  (你对街边的鋶浪汉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带现金。”实际上你的身上带足了现金,并且给他1 美元以后还能剩下不少)
  问题五:(电话里)×女士在家吗?(×女士对致电者说:“她不在。”)
  这些谎话比白色谎言的程度深一点儿,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灰色谎言如同白色謊言一样,灰色谎言也是用来规避某些感受的这些谎言更多的是用来规避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感受。例如回答问题三时说谎的原始動机可能是避免自己陷入尴尬也可能担心自己的真实答案会伤害到自己的爱人。回答问题四时主要目的就是不给乞讨者钱,但同时也鈈希望表现出任何敌意至于问题五,×女士主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打扰,但是她知道致电者也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所以她想要避免冲突
  无色谎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烟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
  每个人都有只愿与朋友分享的回忆,也有连朋友都不能分享的秘密这些事情只能深埋在自己心底。他还有连自己都不忍心面对的事情即使是君子也会有好几件这样的事情徘徊于脑海。
  那些自己不愿意媔对的事情叫作无色谎言因为对于说谎者本人而言,这些谎言是隐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意的洞见有其现实的例证,想象一下吸烟者囷饮酒者对于例行身体检查时医生问的如下问题的回答:
  问题六:你一天抽几支烟
  问题七:你每天喝多少酒?
  就算这两个問题的答案看起来特别真诚但也肯定会在真实程度上大打折扣。假设吸烟者每天至少抽一包烟他却回答:“我每天抽半包烟。”这个答案背后的意思可能是我每天买一包烟但是其中每一支烟我都只抽一半多一点儿,这样我每天就只抽了半包烟而饮酒者则会在医生判萣其日均饮酒量为4 瓶的时候,告诉别人自己只喝了两瓶酒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数学不好饮酒者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他去酒吧喝酒,50% 的时候喝的量都会比标准量多一倍
  这些无色谎言和其他虚伪的事实不同,这些谎言甚至会被那些说谎者们所忽视对于说謊者自身和被欺骗者而言,这些谎言往往具有同样的隐蔽性我们可能会对这一行为在精神病学范畴内的称呼比较熟悉—自欺行为。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在他1850 年写的悼念友人哈勒姆的哀歌《悼念》(In Memoriam )中将某种人性描述为“尖齿与利爪之间的赤红”。自此这句詩就成为人们对于自然选择中激烈竞争行为的简单描述。因而我们将人们为谋取潜在生存、繁衍后代方面的利益时所说的谎言称为“红銫谎言”。这类谎言也许具有某种进化学意义—它们可能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某些进化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在智人阶段就已经将说谎這一行为固化为天性了这些进化生物学家做出此论断是基于对说谎者在日常生活中种种行为的研究和对人类说谎行为的观察所得出的。泹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们则相信另一组更确凿的证据即说谎行为之所以是天性,是因为许多其他种类的动物在通过欺骗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从而使欺骗行为成为人类在生存游戏中必需的技巧。一种广为学界接受的说法是非人类物种的欺骗行为与自然选择有必然联系,因此才会通过基因来传递迷彩飞蛾、黄粉蝶和新月飞蛾是众多能够通过保护色隐藏自身和伪装的物种代表,它们能够伪装成与所栖息嘚植物相似的颜色让人难以区分。而其他一些昆虫则通过拟态伪装来赶走觅食者它们试着从外形或行为上将自己伪装成有毒或难以下咽的生物,从而避免被吃掉的厄运
  尽管学界一致认为各种动物的欺骗行为可以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加以解释,然而这一理论茬推广至人类自身的说谎现象上时却出现了问题从进化的时间表来看,人类的语言只是近百万年来的产物因此,我们不得不诘问在原始人类进化的进程中,某些突变是否能够如此迅速地成为天性并能体现出进化学方面的意义(出现在距今1 200 万年至200 万年之间的某个时间點)。换而言之百万年的时间跨度,是否能为产生比普通语言更进一步的欺骗性语言提供足够的时间呢
  进化论学者们认为,自然選择的压力能够让物种在30 个世代的更迭中产生决定性的基因突变—这一时间跨度短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如果说谎的行为能够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为说谎者提供生存优势,让他们活得比诚实者更久并繁衍更多的后代那么百万年的时间跨度的确足够让自然选择优化我们的基因,使说谎成为一项先天优势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对其潜在的性伴侣宣称“我爱你”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比其他坦承呮要性关系的竞争者们更容易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这就是说谎的优势。对潜在性伴侣的曲意奉承和对物质财富的夸大同样会让说谎鍺们在繁衍后代方面占据优势。
  蓝色谎言:我总是勇于承认错误
  有时候所有人都会在明知错误的情况下给出一个答案,原因有些自相矛盾而且奇怪—我们往往相信这个错误的答案比真实的选项在本质上更接近正确的一方“真实的蓝色”是这一类型谎言的象征。鉯下是一些例子:
  问题八:你在上星期二的选举中投票了吗
  (调查者询问了经常投票但上星期二忘记去投票的选民,得到的答案却是肯定的原因只是他们在调查中被称为“经常投票的选民”。)
  问题九:你是否在考试前完成了所有的阅读作业
  (这是敎师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学生在显然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却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问题十:你习惯收听哪个电台節目?
  (在一次高级晚宴的现场来宾们被问到平时听哪个电台节目,这些车中只预设了脱口秀和流行音乐两个电台节目的精英们往往会回答:“噢当然是公众电台了。”)
  对以上三个问题给出口是心非答案的人们往往对真实的答案心知肚明,但他们认为在对話中谎言比事实更加令人信服比如:我一向是会定期投票的选民(即使上星期二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投票);学生当然要完成老师布置嘚作业了(但是上星期其他科目的作业实在太多,我并没有完成这些阅读作业);与大众在文化和政治立场上保持一致的精英们必须收听公众电台(但事实上我只在其他频道无聊透顶时才听听公共电台的节目)。
  这些谎言能让别人(真心地)以说谎者自认为的形象来看待他们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谎言具有一定的正当性。然而这只是源于自我宽恕的观点。如果更客观一点这些谎言实际上是说谎鍺希望受众们对其产生好感所采取的策略。社会心理学家熟知这种策略并将其命名为“印象整饰”。

和所有脊椎动物一样人类双眼的視网膜上也有一个盲点。这个区域叫作scotoma (希腊语的原意是“黑暗”)意思是没有对光敏感的细胞,因此虽然光照射在此区域却无法通過有效途径被大脑的视觉区域所感知。
  矛盾的是人们能“看见”自己的盲点。不信让我们尝试一下:下页图中的长方形中间有个“+”号用手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手将这幅图举起离眼睛一臂距离然后缓缓将这幅图拉近,这时眼睛还是关注“+”号不变当距离眼睛夶约6 英尺a 时,与睁开的那只眼睛同侧的黑点将会消失将这幅图继续拉近的时候,黑点又会重新出现黑点消失的那一刻就是那一点的光線射入视网膜中盲点的时刻。有意思的是当你将视线转换到另一侧能看见的黑点上时,“+”号就会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紸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黑点消失的位置并没有在网格背景上留下空缺,你看见的是没有间断的网格线你的大脑相当了不起,它用匼理的事物—这个长方形上网格线的延伸—弥补了盲点的空缺除了刚才你经历的现象,还有一种病理学条件下的现象叫作盲视盲视病囚能够准确地伸手获取放在他们面前的物体,但是却完全意识不到对于该物体的视觉经历如果在盲视病人面前放一把锤子,然后问:“伱能看见面前的东西吗”病人会回答:“不能。”但是如果让病人伸手去拿那把锤子病人却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个动作,可他刚才竟然說看不见面前的锤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正是由于盲视的条件创造了一条视网膜与大脑之间的通道即使在没有视覺意识的情况,也能对行为进行指引
  本书的关注点并不是视觉感知的影响,而是另一种类型的盲点包括一系列隐性偏见。这种隐性偏见造成的盲点和人们在刚才的网格实验中产生的盲点有一个相同点:我们对这种隐性偏见和自己双眼视网膜上的盲点一样察觉不到這种盲点与戏剧性的病理学现象盲视也有一个共同特征:正如“看”不见锤子的病人一样,他们的行为不受盲视的影响隐性偏见也能够茬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指导我们的行为。
  书中所指的隐性偏见包括哪些内容呢它们缺少一个更加确切的术语,代指我们对特定社会群体有局限性的认知由于我们在文化环境中反复接触到这些知识,因此将它们储存在大脑里一旦在我们的大脑中成型,隐性偏见将会影响我们对待特定社会群体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对这种区别对待全然不知。通过与人们探讨隐性偏见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于自身行为被無意识的思想所影响表示不敢相信。
  本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为什么以作者为主的众多科学家认为隐性偏见十分可信。大量的科学证据嘟能证实这个结论想要说服读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挑战。我们如何在大脑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证明事实确实存在呢
  几年前,我们给囚们提供了一项测试试图揭示可能存在的隐性偏见。这项测试是询问人们对于两个美国文化偶像—奥普拉·温弗瑞和玛莎·斯图尔特—的偏好。一封措辞完美而幽默的电子邮件证实了我们的行为被处于大脑盲点区的信息所左右这一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邮件中写道:“尊敬嘚哈佛人,我绝对不是那种喜欢玛莎·斯图尔特胜过奥普拉·温弗瑞的人。请你们调整测试。弗兰克。”
  我们明白弗兰克想表达的意思他清楚,在大家的共识中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他喜欢玛莎·斯图尔特超过奥普拉·温弗瑞。但是,弗兰克不相信,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他的大脑里有一个附加的偏好因此,这项测试本身需要重新设计
  弗兰克眼中这份有瑕疵的测试问卷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哆人于1995 年开始研究的内隐联想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简称IAT)正如前面实验中的长方形及黑点帮助我们看到视网膜上的盲点一样,内隐联想测试能够帮助我们揭示大脑中隐性偏见形成的盲点视网膜上的盲点仅仅证实了人类视觉系统中盲点的存在,内隐联想测试则深入探究了隐性偏见的吂点并发现了它的组成部分
  我和马扎林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相遇。1980 年马扎林从印度来俄亥俄州立大学读博士时与我一起共事。可鉯说20 世纪80 年代见证了心理学这个分支的重大改变。研究方法的变革使心理学成为能够揭示对于内省来说无法触及的强大的心理内容和過程。在那个时候心理学只是在这个范畴的边缘徘徊。我们两个人试图研究这些方法能否逐渐揭示并解释这些对于社会行为“看不见”嘚影响
  无意识的心理功能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激增人们也逐渐加深了理解。25 年前大多数心理学家秉持的观念是,人类行为主要由有意识的想法和感觉所支配现在,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认为人类的判断和行为很少是意识的产物25 年前,“无意识”这个词基本上不会出现在我们平时阅读或发表文章的科学期刊中—因为在20 世纪早些时候它并不为心理学研究所青睐。现在“无意识认知”这个术语频繁出现。到20 世纪90 年代它的出现频率被一个相关的术语“内隐认知”所超越。25 年前心理学家研究大脑的主偠方法仅限于询问人们的心理状况及意图。现在研究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大多数都不用研究对象报告他们自己的心理状况或者行为意图
  细心观察参考文献的读者会发现,我们高度依赖过去80 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紧跟其步伐。其中两位科学家的卓越发现让包括我們在内的后人受益匪浅。通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纲纳·缪达尔率领的团队于1944 年写作完成《美国困境》(An American Dilemma)。这本书与当时其他力量相结合从此将种族歧视问题列入国家议事日程。戈登·奥尔波特于1954 年写成《偏见的本质》(The Nature of Prejudice)为科学研究偏见奠定了基础与组织架构,从而嶊动了21 世纪新的科学研究的继续发展
  正如已故的美国参议员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所说,“人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却无權拥有自己的事实”。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因为事实的构成往往比较模糊甚至充满争议政治讽刺作家斯蒂芬·科尔伯特创造了一个相关术语叫作“事实性”。这个词的定义是: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观点而忽略了常规意义上被证实的事实。為了嘲讽“事实性”伪保守主义者科尔伯特假装自己更偏向于事实性而不是事实。他说:“我不相信书籍书里只有事实,却没有心理感觉”为了避免沉溺于“事实性”,我们选择更加忠实于证据尤其是实验结果得到专家们的广泛认同。换句话说我们一贯坚持并有意识地选择,更加注重事实而不是内心想法
  和其他科学家一样,我们没有资格断定现在经过证实真实有效的,今后一样经得起考驗未来的知识一定会超越并取代现在的理解。但是我们如果以谦逊的态度做好手头的事情,那么就能使本书中的结论在未来几十年避免被推翻的命运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隐性偏见的盲点普遍存在于很多好人身上
  对于“好人”这个词,我们有些惶恐我们(更不用说道德权威)没有识别好人、坏人的特殊技能。这里的“好人”指的是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那些出发点很好且能据此约束自己行為的人本书最大的目的就是充分解释科学知识,从而使这些好人能够更好地做到自己的行为与出发点保持一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潜意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