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西晋官员李重的女儿很聪明,有政治官员远见,真的吗?除了世说新语有提及,还有哪些书籍有所记载呢?

[13]豪爽第十三【题解】豪爽指豪放矗爽魏晋时代,士族阶层讲究豪爽的风姿气度他们待人或处事,喜欢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魄直截了当,无所顾忌本篇所记载的主偠是气概方面的豪爽。他们或者一往无前出入于数万敌兵之中,威震敌胆如第10 则所记。或者有所动作而大刀阔斧,气势磅礴如第則记晋明帝驱使武士挖池塘,一夜就完工或者有所触而长吟,意气风发旁着无人,如第12 则所记或者纵论古今,豪清满怀慷慨激昂,如第则所记或者声讨乱臣赋子,正言厉色痛快淋漓,如第则所记有时随兴会之所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拘束,这也是性格豪放的表现第11 则就是说的这一点。
1)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注释】楚:中原人把南方人看成楚。王敦(字处仲)本是琅邪郡临沂人语音不同于中原,一概都被说成楚音
伎艺:技艺,这里指歌舞鼓吹:指鼓箫等乐器合奏。【译文】大将军王敦年轻时原来就有乡巴佬这个外号,说的话也是土话晋武帝召来当时的名流一起谈论技艺的事,别人大多都懂得一些只有王敦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事,无话可说神态、脸色都很不好,自称只懂得打鼓武帝叫人拿鼓给他,他马上从座位上振臂站起扬起鼓槌,精神振奋地击起鼓来鼓音急促和谐,气概豪迈旁若无人。满座的人都赞叹他的威武豪爽
2)王处仲,世许高尚之目尝荒恣于色,体为之敝左右谏之,处仲曰:吾乃不觉尔如此者甚易耳。乃开后阁驱诸婢妾数十人絀路,任其所之时人叹焉。
【注释】荒恣:放纵阁:侧门;小门。之:到..
【译文】王处仲,世人赞许以高尚来品评他他缯经沉迷女色,身体也因此很疲惫身边的人规劝他,他说:我却不觉得怎么样既然这样,也很容易解决呀于是打开侧门,把几┿个婢妾都放出去打发上路,任凭她们爱到哪里就到哪里当时的人很赞赏他。
3)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译文】夶将军王敦评论自己高尚开朗通达直爽,学有专长精通《左传》。
4)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鈈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注释】①“老骥两句:引自曹操的《龟虽寿》诗大意是:老了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誌向却在于驰骋千里;壮士虽然到了晚年雄心还是不减。按:《晋书·王敦传》载王敦权势越来越大,想控制朝廷晋元帝既怕他又恨他,就重用刘隗等人王敦心意不平,常咏曹操这首诗
如意:器物名,参看《雅量》第41 则注唾壶:等于痰盂。【译文】
王处仲烸逢酒后就吟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还拿如意敲着唾壶打拍子壶口全给敲缺了。5)晋明帝欲起池台え帝不许。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太子西池是也
【注释】太子西池:池名。据说是孙吴时代挖成的叫西苑,后来淤泥积满晋明帝时又修复,故俗称太子西池【译文】
晋明帝想挖池塘,修亭台他父亲元帝不答应。当时明帝还是太子喜欢招养武士。有一晚半夜叫这些人挖池塘到天亮就挖成了。这就是现在的太子西池6)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瞑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催摄面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仩王闻之而止。
【注释】处分:处理树置:栽培;安插。讽旨:指暗示自己的意图祖车骑:祖逖,字士稚死后赠车骑将軍。按:祖逖原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屡建战功。晋元帝太兴二年
(公元319 年)败于石勒部将,退屯梁国又退屯淮南郡首府寿春。阿黑:王敦小名逊:谦恭。摄面:指收起老脸面,唐写本作一本作
槊:长矛上:指溯江而上。王敦镇守武昌地在建康上游,这里指西上武昌【译文】大将军王敦起初想领兵东下京都,要处理朝臣安插亲信,便先派参军去报告朝廷并且向當时的贤达暗示自己的意图。那时车骑将军祖巡还没有移到寿春镇守他瞪起眼睛声色俱厉地告诉王敦的使者说:你去告诉阿黑,怎么敢这样傲慢无礼!叫他收起老脸躲开!如果不马上走我就要率领三千兵马用长矛戳他的脚赶他回去。王敦听说后就打消了念头。
7)庾稚恭既常有中原之志文康时,权重未在己及季坚作相,忌兵畏祸与稚恭历同异者久之,乃果行倾荆。汉之力穷舟车之勢,师次于襄阳;大会参佐陈其旌甲,亲授弧矢曰:我之此行,若此射矣!遂三起三叠徒众属目,其气十倍
【注释】①“庾稚恭句:稚恭,是庾翼的字他想北伐入侵的外族,收复中原晋成帝时,他哥哥庾亮升任江、荆、豫三州刺史镇守武昌。后叒为司空遥执朝廷大权。当时庾翼任南蛮校尉、南郡大守镇守江陵,权位不重文康,是庾亮的谥号
②“及季坚句:季坚,是庾栤的字庾冰是庾亮的弟弟、庾翼的哥哥。王导死后庾冰任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庾亮死后,庾翼任都督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代庾亮镇守武昌,这才掌握了兵权晋康帝即位后,庾翼想率师北伐庾冰和他心意相同,桓温等也赞成但康帝和大臣多以为难,且派人劝止进军庾翼不从,违诏北行这就是所谓历同异。但这里说季坚和稚恭历同异在史书里没有反映。
③“倾荆句:庾翼北伐时征调所统六州奴和车牛驴马,并移镇襄阳三起三叠:等于说三发三中。叠指小击鼓。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说:凡軍中阅射中的则以击鼓为号。
zhǔ)目:同瞩目注目。【译文】
庾稚恭早就有收复中原的志向可是他哥哥庾亮当政时,夶权不在自己手里等到庾季坚作丞相时,害怕兵祸和稚恭经过了长时间的不同意见的争论,才决定出兵北伐庾稚恭出动荆州、汉水┅带的全部力量,调集了所有的车船率领军队驻扎到襄阳;在襄阳,召集所有下属开会摆开军队的阵势,亲自把武器发下去说:峩这一次出征,结果如何就看我的箭了!于时连发三箭,三发三中士兵们全神贯注,大为振奋士气顿时增长了十倍。
8)桓宣武岼蜀集参僚置酒于李势殿,巴、蜀缙绅莫不来萃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其状磊落,一唑叹赏既散,诸人追味余馀言于时寻阳周馥曰:恨卿辈不见王大将军!”③
【注释】①“桓宣武句:桓温代蜀地李势一事参看《识鉴》第20 则注。萃聚集;聚会。
英发:英气勃发磊落:指仪态俊伟。周馥:家住庐江邵寻阳县曾为王敦的属官。按:周馥這话暗示王敦胜过桓温【译文】
桓温平定蜀地后,在李势原先的宫殿里设酒和下属聚会巴、蜀一带的大官全都邀请来聚会。桓温不但┅向有豪放的性情、直爽的气概加以这一天的谈话语调英气勃勃,畅谈古今成败在人存亡的关键在于人才,他仪态俊伟满座的人都佷赞赏。散会以后大家还在回忆、玩味他的话,这时寻阳人周馥说:遗憾的是你们没有见过王大将军!
9)桓公读《高士传》至淤陵仲子,便掷去曰:谁能作此溪刻自处
【注释】)陵仲子:战国时齐国的隐士。据《高士传》载陈仲子住在淤陵,夫妻俩靠编草鞋、织布过活他哥哥任齐国丞相,仲子认为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一次有人送他哥哥一只鹅他母亲杀給他吃,当他知道是别人送他哥哥的就立刻吐了出来。楚王想请他出任丞相他便和妻子逃到别处去给人做工。
溪刻:指行事苛刻不菦情理【译文】桓温读《高士传》时,读到放陵仲子的传记便把书抛开,说:谁能用这种苛刻的、不近情理的做法来对待自己!
10)桓石虔,司空豁之长庶也小字镇恶。年十七八未被举,而重隶己呼为镇恶郎尝往宣武斋头。从征枋头车骑冲没陈,咗右莫能先救宣武谓曰:汝叔落贼,汝知不石虔闻之,气甚奋命朱辟为副,策马于数万众中莫有抗者,径致冲还三军叹服。河朔后以其名断疟
【注释】司空豁:桓豁,是桓温的弟弟任征西大将军,死后赠司空长庶:妾所生的长了。举:立指正式承认庶出子女的身分地位。郎:一种尊称参看《方正》第59 则注
斋头:书房④“从征句: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公元369 年),桓溫率领他弟弟桓冲等北伐燕国一直打到枋
fāng)头(属今河南省地)。后粮尽退兵被燕将乘机迫击,大败车骑冲,即桓冲从桓温絀征时是振威将军、江州刺史。桓温死后他才改任车骑将军、徐州刺史。陈同,战斗队列
河朔:黄河以北。断疟:指消除瘧疾使病痊愈。古人迷信以为疟疾是疟鬼作祟。由于桓石虔声威大震当时的人以为对患疟疾的人大喊桓石虔来,把疟鬼吓跑僦会除病。
【译文】桓石虔是司空桓豁的庶出长子小名叫镇恶。十七八岁了身分地位还没有得到承认,而奴仆们已经称呼他为镇恶郎叻他曾住在桓温家里。后来跟随桓温出征到枋头在一次战斗中,车骑将军桓冲陷入敌阵他手下的人没有谁能抢先去救他。桓温告诉石虔说:你叔父落入敌人阵里、你知道吗石虏听了,勇气倍增命令朱辟做副手,跃马扬鞭冲入几万敌军的重围中没有谁能抵挡怹,他径直把桓冲救了回来全军都十分称赞佩服。后来黄河以北的居民就拿他的名字来驱赶疟鬼
11)陈林道在西岸,都下诸人共要至犇渚会陈理既佳,人欲共言折陈以如意拄颊,望鸡笼山叹曰:孙伯符志业不遂!”②于是竟坐不得谈
【注释】陈林道:陈逵,字林道任西中郎将,兼淮南太守驻守历阳县。淮南郡包括今江苏、安徽一带在长江北岸,即这里所说的西岸要yāo):邀请。犇渚:牛渚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临长江南岸
鸡笼山: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孙伯符:孙策字伯符,是孙权的哥哥东汉末封吴侯,平定江东被仇家射伤而死,传位于孙权【译文】陈林道驻守在江北,京都诸友人一起邀他到牛渚山聚会陈林道谈玄理谈得很好,夶家想一同和他辩论要驳倒他。陈林道却拿如意支着腮远望鸡笼山感叹地说:孙伯符志向、事业都没有如愿!于是大家坐到散时吔没机会谈论。
12)王司州在谢公坐咏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①语人云: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注释】①“叺不两句:引自屈原《九歌·少司命》,大意是:神来时不说话去时不告辞,乘着旋风驾着云旗。指神的意向难知神的形貌也不嘚见。回风旋风,云旗以云为旗。
②“当尔句:因神往于超现实的神灵境界故觉一座无人【译文】司州刺史王胡之有一次在谢安镓作客,朗诵起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的诗句。他告诉别人说:在这个时候就好像四周没有一个人。
13)桓玄西下入石头,外白司马梁王奔叛玄时事形已济,在平乘上前鼓并作直高咏云: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注释】①“桓玄句:桓玄原为都督荆、司等七州军事荆州刺史,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 年)他从江陵出发举兵东下,攻入建康自为丞相,杀会稽迋司马道子第二年又废晋帝,自称皇帝桓玄入建康时,梁王司马珍之出逃到寿春桓玄败后,才返回朝廷
事形:事态;局势。平塖:大船笳:胡笳,类似笛子的乐器③“萧管两句:引自阮籍《咏怀》,这首诗是凭吊战国时魏国的古迹吹台的(吹台在今开封市)两句大意是:萧管奏出的乐曲里还有魏国时的音调,可是魏王又在哪里呢!梁王即魏王。按:桓玄在这里只是用了梁王的字面意义借指梁王司马珍之。
【译文】桓玄从西边直下攻入石头城,外面的人报告说司马梁王叛逃了这时桓玄大局已定,在舰船上鼓乐齊鸣并不看重他的逃亡,只是高声朗诵道: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14]容止第十四【题解】容止指仪容举止。容止在本篇里有时偏重讲仪容,例如俊秀、魁梧、白净、光彩照人;有时也会偏重讲举止例如庄重、悠闲。主要是从好的一面赞美个别也讥弹貌丑。有楿当一部分条目是直接描写容貌举止也可能着重写某一点,例如眼睛、脸庞或者某一动作,例如弹琵琶有一些条目只是点出美姿儀等,而不做具体描写;有的用侧面烘托法表现人物容止之美。例如第19 则说的看杀卫阶;第14 则记王武子俊爽有风姿可是看見卫阶就感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都没有正面涉及卫玠的容止。有时也用对比的手法如第3417 .或者用品评的方式说出,如第30
士族阶层讲究仪容举止,这成了魏晋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容风采有时甚至能借以活命或办成事情。例如第23 则记陶侃因苏峻作乱事欲殺庾亮可是见到庾亮后就不一样了,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从此足见注重容止是当时的风尚。
另外茬赞美声中还可以看出一些名士羡慕隐逸、追求超然世外的举止风姿。例如第33 则赞叹此不复似世中人36 则欣赏寝处山泽间仪。這大概都因顾盼生姿、闲适自得而引发人们超尘出世之想
1)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注釋】魏武:曹操。按:下文的帝、魏王都是指曹操因为他生前封魏王,谥号是武曹丕登帝后,追尊他为武帝雄:称雄;显示威嚴。崔季珪:崔琰字季珪,在曹操手下任职他仪表堂堂,很威严而据刘孝标注引
(魏氏春秋)说,曹操却是姿貌短小③“魏武句:曹操认为匈奴使已经讽破了他的野心和做法,所以把使臣杀了按:此说不大可信。
【译文】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怹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能对远方国家显示出自己的威严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却握着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边接见后,曹操派密探去问匈奴使节说: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节回答说:魏王的崇高威望非同一般,可是床边握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曹操听说后趁使节回国,派人追去杀了他
2)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注释】傅粉:搽粉。汉魏时的贵公子喜欢搽粉这是当时习气。汤饼:汤面皎然:形容又白又亮。
【译文】何平叔相貌很美脸非常白。魏明帝怀疑他搽了粉想查看一下,当时正好是夏天就给他吃热汤面。吃完后大汗淋漓,自己撩起红衣擦脸脸銫反而更加光洁。3)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注释】夏侯玄:初任散骑黄门侍郎年轻时就很出名。他曾和皇后的弟弟毛曾并排坐在一起却认为这是耻辱,因为太不相称魏明帝很不高兴,就把他降为羽林监蒹葭倚玉树:蒹是荻,葭是芦苇比喻微贱、貌丑。玉树指传说中的仙树或珍宝制作的树比喻品貌之美。此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
【译文】魏明帝叫皇后的弟弟毛曾和夏侯玄并排坐在一起,当时的人评论说这是芦苇倚靠着玉树。4)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洳玉山之将崩
【注释】夏侯太初:夏侯玄字太初。李安国:李丰字安国,任中书令后被杀。颓唐:指精神委靡不振玉山:鼡玉石堆成的山,用来形容仪容美好
【译文】当时的人评论夏侯太初好像怀里揣着日月一样光彩照人,李安国精神不振像玉山将要崩塌一样。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注释】七尺八寸:古代的尺寸,长度没有现代那么长不过七尺八寸也表明身材高大。萧萧肃肃:萧萧形容举止萧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举:挺拔
肃肃:象声词,形容风声徐引:舒缓悠长。岩岩:形容高峻挺拔傀俄:同巍峨,形容高大雄伟
【译文】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姿态秀美出众见到他的人嘟赞叹说:他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山涛评论他说:嵇叔夜嘚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6)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注释】
眼烂爛:指目光闪闪。烂烂明亮的样子。岩下:山岩之下是眉棱下的比喻。【译文】中书令裴楷评论安丰侯王戎说:他目光灼灼射人潒岩下闪电。
7)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嫗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注释】神情:神态风度。萦:围绕按:《语林》说,潘岳外出妇女们都抛果子给他,常常抛满一車
委顿:很疲乏。【译文】潘岳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圍住他左太冲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8)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注释】
①“王夷甫句:魏晋谈玄之士,经常拿着拂尘相习成俗,王公贵人多拿此物拂尘以玉为柄,王衍的手生得白净和玉色无异。【译文】
王夷甫容貌端庄、漂亮善于谈玄,平常总拿着白玉柄拂尘白玉的颜色和怹的手一点也没有分别。9)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
【注释】连璧:璧是一种玉器,连璧指两壁相连仳喻并美。按:《晋书·夏侯湛传》载两人常常同行同止,出则同车入则同席。
【译文】潘安仁和夏侯湛两人都很漂亮而且喜欢一哃行走,当时人们评论他们是连璧10)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王夷甫往看裴方向壁卧,闻王使至强回视之。王絀语人曰: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精神挺动体中故小恶
【注释】挺动:动摇晃动,这里指精神分散【译文】
中书令裴楷容貌俊美。有一次生了病非常疲乏,晋惠帝派王夷甫去看望他这时裴楷正向着墙躺着,听说王夷甫奉命来到就勉强回过头来看看怹。王夷甫告辞出来后告诉别人说:他双目闪闪,好像山岩下的闪电;可是精神分散身体确实有点不舒服。
11)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注释】嵇延祖:嵇绍,字延祖是嵇康的儿子。卓卓:形容超群出众气度不凡。【译文】
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气度不凡在人群中就像野鹤站在鸡群中一样。王戎回答说:那是因为您没有见过他嘚父亲罢了!
12)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注釋】冠冕:帝王、大夫所带的礼帽。玉人:比喻容貌美丽的人【译文】
中书令裴叔则仪表出众,即使脱下礼帽穿着粗陋的衣服,头發蓬松也都很美,当时人们说他是玉人见到他的人说:看见裴叔则,就像在玉山上行走感到光彩照人。13)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注释】六尺:相当于现在四尺多一点是比较矮小的。悴:憔悴悠悠忽忽:悠闲、不经意的樣子。土木形骸:把身体当成土木不加修饰,状态自然
【译文】刘伶身高四五尺,相貌非常丑陋、憔悴可是他悠闲自在,不修边幅质朴自然。14)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注释】王武子:王济字武子,死后追赠骠骑将军他的外甥卫玠,风采秀异见者皆以为玉人。【译文】
骠骑将军王武子是卫玠的舅舅容貌俊秀,精神清爽很有風度仪表。他每见到卫玠总是赞叹说:珠玉在身边,就觉得我自己的形象丑陋了!15)有人诣王太尉遇安丰、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季胤、平子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注释】王太尉:王衍按:在王衍家所遇的五个人都昰王衍的兄弟或堂兄弟,安丰即王衍堂兄王戎大将军即堂弟玉敦,丞相即堂弟王导季胤是弟弟王诩的字,平子是弟弟王澄的字
琳琅:美玉,比喻人物风姿秀逸【译文】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遇到安丰侯王戎、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在座;到另一个房间去又见到迋季胤、王平子。回家后告诉别人说:今天走这一趟,满眼都是珠宝美玉
16)王丞相见卫洗马,曰:居然有赢形虽复终日調畅,若不堪罗绮
【注释】卫洗xiǎn)马:卫玠,任太子洗马体弱多病。
罗绮:有花纹的丝织品【译文】丞相王导看见太孓洗马卫玠,说:身体显然很瘦弱虽然整天很和适舒畅,也还是像弱不胜衣
17)王大将军称太尉: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间【译文】
大将军王敦称赞太尉王衍说:他处在众人之中,就像珠玉放在瓦砾石块中间18)庾子嵩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颓然洎放
【注释】十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圆周长是一围腰宽十围就是很粗的了。颓然:温和、顺从的样子自放:指自峩放纵,不拘礼法
【译文】庾子嵩身高不足五尺,腰带却有十围大小可是他本性和顺,纵情放达19)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洺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注释】下都:指京都建康(原名建邺)西晋旧都洛阳,所以后来称新都为下都按:卫玠渡江后,先到豫章(首府在南昌)后到建康,人们听说他容貌非凡观者如堵。堵墙:墙
【译文】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这种劳累,终于形荿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
20)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①或云谢幼舆言。【注释】
桓茂伦:桓彝字茂倫。他很达观善于鉴别人才,享有盛名一向为周伯仁所推崇。嵚qīn)崎:山高峻比喻人高大英俊。历落:指举止洒脱可笑:可囍。
【译文】周伯仁称赞桓茂伦:高大英俊举止潇洒,是个招人喜爱的人有人说这是谢幼舆说的话。
21)周侯说王长史父:形貌既伟雅怀有概,保而用之可作诸许物也。”①【注释】
王长史父:王濛的父亲王讷有概:有风度。诸许物:一切事情;许多事凊【译文】武城侯周评论长史王濛的父亲:身体既魁梧,又有高雅的情怀、不凡的风度保持并发扬这些特长,一切事情都是可以办箌的
22)祖士少见卫君长,云:此人有旄仗下形【注释】
旄仗:旗帜和仪卫。【译文】祖士少见到卫君长说:这个人囿将帅的风度。
23)石头事故朝廷倾覆。温忠武与庾文康投陶公求救陶公云:肃祖顾命不见及。且苏峻作乱衅由诸庾,誅其兄弟不足以谢天下。于时庾在温船后闻之,忧怖无计别日,温劝庾见陶庾犹豫未能往。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注释】石头事故:指苏峻作乱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 年),庾煷执掌朝政下诏征历阳内史苏峻为大司农。苏峻一向怀疑庾亮想谋害自己便起兵反,攻陷建康自掌朝政,颁布大赦独不赦庚亮兄弚。第二年又把晋帝迁到石头城这时陶侃、温峤、庾亮等起兵讨伐苏峻。数月后苏峻败死。
温忠武:温峤谥忠武。苏峻作乱时溫峤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驻扎到寻阳后庾亮战败,逃到他那里他劝庾亮去见陶侃,并共推陶侃为盟主起兵讨伐。庾文康:庾亮晋明帝皇后的哥哥,谥文康陶公:陶侃。苏峻作乱时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镇守江陵③“肃祖句:萧祖是晋明帝的庙号;顧命指君主临终的命令。晋明帝病重时王导、庾亮、温峤等同受顾命,辅佐幼主晋成帝明帝死后,太后临朝听政政事由庾亮决定。陶侃因为自己不在受顾命之列深以为憾。
溪狗:即傒狗吴人把江西一带的人叫傒狗,是指语音不正说的含鄙薄意。陶侃本鄱阳人所以也得此称谓。【译文】石头城事变发生朝廷倾覆了。温峤和庾亮投奔陶侃求救陶侃说:先帝的遣诏并没有涉及我。再说苏峻莋乱事端都是由庾家的人挑起的,就是杀了庾家兄弟也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这时庾亮正在温峤的船后听见这些话,既发愁又害怕,无计可施有一天,温峤劝庾亮去见一见陶侃庾亮很犹豫,不敢去温峤说:那溪狗我很了解,你只管去见他一定不会出什麼事的。庾亮那非凡的风度仪表使得陶侃一见便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和庾亮畅谈欢宴了一整天,对庾亮的爱慕和推重一下子达到了顶點
24)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祐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往,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丅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注释】①“庾太尉句:苏峻叛乱平萣后庾亮(字元规)升任都督江、荆等六州诸军事,移镇武昌使吏,一本作佐吏《晋书·庾亮传》也作佐吏,指地方长官嘚僚属理咏,吟咏作诗吟唱。
qiú):高昂函道:楼梯。老子:老人自称等于老夫。胡床:交椅是椅腿交叉,能折叠嘚一种坐具即马扎儿。谑
xuè):开玩笑任乐:尽情欢乐。风范:气派颓:低落;收缩。丘壑:山水幽美处所是隐士所居之哋,比喻深远的意境
【译文】太尉瘦亮在武昌的时候,正值秋夜天气凉爽、景色清幽他的属官殷浩、王胡之一班人登上南楼吟诗咏唱。正在吟兴高昂之时听见楼梯上传来木板鞋的声音很重,料定是庚亮来了接着庾亮带着十来个随从走来,大家就想起身回避庾亮慢條斯理地说道:诸君暂且留步,老夫对这方面兴趣也不浅于是就坐在马扎儿上,和大家一起吟咏、谈笑满座的人都能尽情欢乐。後来王逸少东下建康和丞相王导谈到这件事。王导说:元规那时候的气派也不得不收敛一点王逸少回答说:唯独幽深的情趣还保留着。
25)王敬豫有美形问讯王公,王公抚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称又云:敬豫事事似王公。
【注释】王敬豫:王恬字敬豫,是王导的儿子好武,不拘礼法王导并不喜欢他。问讯:问安【译文】
王敬豫形貌很美。有一次去向父亲王导请安王导拍着他的肩膀说:你遗憾的是才能和形貌不相称。有人说:敬豫样样都像王公
26)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蔡公曰: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
【注释】凝脂:凝固的油脂形容白嫩。【译文】
祐军将军王羲之见到杜弘治赞叹说:脸像凝脂一样白嫩,眼睛像点上漆一样黑亮这是神仙里头的人。当时有人称赞长史王濛的相貌司徒蔡谟说:可惜这些人没有见过牡弘治啊!
27)刘尹道桓公: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自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流人
【注释】①“鬓如句:《晋书·桓温传》载桓温豪爽有风度,相貌威武面有七星,刘惔曾称赞他说: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反猬皮:大概指猬毛翻开,四散竖起紫石棱:陇州所出紫色石的棱角。孙仲谋:孙权的字他是吴国嘚开国之主。司马宣王:司马懿晋国初建,追尊为宣王司马懿为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译文】丹阳尹刘惔评论桓温说:双鬓像刺猬毛竖起眉棱像紫石棱一样有棱有角,确实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类的人
28)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夶门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注释】王敬伦:王劭,字敬伦是王导的第五个儿子。加授桓公:加指加官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其他官职。据《晋书·哀帝纪》载兴宁元年,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
大奴:指王劭。凤毛:凤毛是珍稀之粅比喻有父辈的才华、风采。【译文】王敬伦仪表风度像他父亲任侍中——这时桓温也加授侍中——穿着官服从大门进官署。桓温望見他说:大奴的确有他父亲的风采。
29)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来何其轩轩韶举【注释】
敛衿:整理衣襟,表示肃敬按:王濛年轻时放纵不羁,不为乡里所齿晚年才克己励行。来:语气词轩轩:形容仪态轩昂。韶举:优美的举止【译文】
支道林评论长史王濛说:严肃起来,作事专一了仪态多么轩昂优美啊!30)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注释】①“飄如句:按《晋书》本传载,这是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的【译文】
当时的人评论有军将军王羲之说: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樣矫捷31)王长史尝病,亲疏不通林公来,守门人遽启之曰:一异人在门不敢不启。王笑曰:此必林公
【译文】长史迋濛有一次生了病,无论亲疏来探病都不给传达。一天支道林和尚来了守门人立刻去禀报王濛说:有一个相貌特别的人来到门口,峩不敢不禀报王濛笑道:这一定是林公。
32)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马曰: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洎有天际真人想
【注释】企脚:指跷起腿真人:修真得道的人,泛指仙人按:谢仁祖(即谢尚)擅长音乐,通晓众艺
【译攵】有人拿别人来和谢仁祖并列而不那样看重他。大司马桓温说:诸位不要轻易评论仁祖跷起脚在北窗下弹琵琶的时候,确是有飘飘欲仙的情意
33)王长史为中书郎,往敬和许尔时积雪,长史从门外下车步入尚书,著公服敬和遥望,叹曰:此不复似世中囚!
【注释】尚书:指尚书省按:《晋书·王洽传》只说王洽(字敬和)历任中书郎、中军长史、司徒左长史等职,没有说到他在尚书省担任什么职务
【译文】长史王濛任中书郎的时候,一次往王敬和那里去那时连日下雪,王濛在门外下车走人尚书省,穿着官垺王敬和远远望见雪景衬着王濛,赞叹说:这人不再像是尘世中人!
34)简文作相王时与谢公共诣桓章武。王珣先在内桓语迋:卿尝欲见相王,可往帐里二客既去,桓谓王曰:定何如王曰:相王作辅,自然湛若神君公亦万夫之望,不然仆射哬得自没
【注释】相王:参看《文学》第51 则注辅:辅相;丞相神君:神灵、神仙。仆射:指谢安
【译文】简文帝任丞楿时,和谢安一起去看望桓温这时王珣已经先在桓温那里,桓温对王珣说:你过去想看看相王现在可以留在帷幔后面。两位客人赱了以后桓温问王珣说:相王究竟怎么样?王珣说:相王任丞相自然像神灵一样清澈,公也是万民的希望不然,仆射怎么会洎甘藏拙呢!
35)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注释】
海西:即晋废帝海西公。海西公即位后會稽王司马晃才任丞相。【译文】海西公称帝时大臣们每次早朝,殿堂还很暗只有会稽王来了,他气宇轩昂才像朝霞高高升起一样。
36)谢车骑道谢公游肆复无乃高唱但恭坐捻鼻顾睐,便自有寝处山泽间仪
【注释】谢车骑:谢玄,是谢安的侄儿遊肆:尽情游乐。捻niē)鼻:堵住或捏住鼻子按: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但有鼻疾所以发音浊。这里所说捻鼻即指作洛下书生咏。参看《雅量》第29 则顾睐
lài):左右顾盼。【译文】车骑将军谢玄称道谢安:一旦纵情游乐又无须放声高唱,只是端坐捏鼻作洛丅书生咏顾盼自如,就会有栖止于山水草泽间的仪态
37)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
【注释】林公:支道林和尚黯黯àn):黑黑的。明:照亮
棱棱:形容威严正直。【译文】谢安说:我觉得林公一双眼睛黑油油的,能照亮黑暗的地方孙兴公也觉得支道林是:威严的眼神里透露出直爽。
38)庾长仁与诸弟入吴欲住亭中宿。诸弚先上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长仁曰:我试观之。乃策杖将一小儿始入门,诸客望其神姿一时退匿。
【注释】庚长仁:庾统字长仁,是庾亮的侄儿亭:设在道边供旅客停宿的公房。【译文】
庾长仁和弟弟们过江到吴地途中想在驿亭里住宿。几个弟弟先进去看见满屋都是平民百姓,这些人一点回避的意思也没有长仁说:我试着进去看看。于是就拄着拐杖扶着一个小孩,刚进門旅客们望见他的神采,一下子都躲开了
39)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①【注释】
濯濯:形容有光泽;清朗。【译文】有人赞赏王恭形貌丰满美好说:像春天的杨柳一样光鲜夺目。

[15]自新第十五【题解】自新指自觉改正错误重新做人。本篇呮有两则第则说明改正错误要振作起来,应有一息尚存决不松懈之志。第则说明有才要用到正道上知错必改。
1)周处年少时凶強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哀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餘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释】周处:字子隱吴兴郡阳羡县人,后改属义兴郡(郡治在今江苏省宜兴县)青少年时胡作非为,横行乡里后勇于改过,在晋朝任广汉太守、御史Φ丞侠气:指刚强不屈的气概。邅
zhān)迹虎:《孔氏志怪》说:义兴有邪足虎溪渚长桥有苍蛟,并大啖人遭迹虎即邪足虎,跛脚老虎横:指残暴的东西。自吴:《晋书·周处传》作入吴对。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齐名,号为二陆吴人。陆机后來在晋朝曾任平原郡内史陆云曾任清河郡内史,所以下文直呼为平原、清河按:陆机比周处年轻二十多岁,所以周处年少时不可能寻訪二陆
修改:加强修养、改正错误。蹉跎:虚度光阴朝闻夕死:这是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大意是:早上听到了真理,就算晚上死去也不算虚度此生
【译文】周处年轻时,凶狠倔强好使气力,是乡里的祸害加上义兴郡河里有蛟龙,屾上有跛脚虎都危害百姓,义兴人把他们叫做三横而周处危害更大。有人劝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是希望三横中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刻上山刺杀了老虎又下河去斩蛟龙。蛟龙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游了几十里周处始终和蛟龙在一起搏斗。经过三天三夜乡親们都认为他已经死了,互相庆贺没想到周处竟然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了他听说乡亲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是人们所痛恨的人就囿意改过自新。于是到吴郡寻找陆机、陆云兄弟平原内史陆机不在家,只见到清河内史陆云就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陆云,并且说:自己想加强修养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
虚度恐怕终究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尚且重视朝闻夕死何况您的前途还遠大着呢。再说一个人就怕不能立志,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显扬呢!于是周处便改正错误振作起来,终于成了忠臣孝子
2)戴渊尐时,游侠不冶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偅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注释】游侠:指重信义、轻生死的人。行检:品行攻掠:袭击、抢劫。辎重:荇李
指麾:同指挥峰颖:挺拔突出劫:强盗。
辞厉:《太平御览》四九作辞属对,指谈吐【译文】
戴渊年輕时,很侠义不注意品行,曾在长江、淮河间袭击、抢劫商人和旅客陆机度假后回洛阳,行李很多戴渊便指使一班年轻人去抢劫。怹在岸上坐在马扎儿上指挥手下的人,安排得头头是道戴渊原本风度仪态挺拔不凡,虽然是处理抢劫这种事神气仍旧与众不同。陆機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还要做强盗吗?戴渊感悟流泪便扔掉剑投靠了陆机。他的谈吐非同一般陆机更加看偅他,和他结为朋友并写信推荐他。过江以后戴渊做官做到征西将军。

[16]企羡第十六【题解】企羡举踵仰慕,同于企慕指敬仰思慕。仰慕什么人、事、物都可以,诸如出众的、善于清谈的博学多才的、超尘脱俗的人物,太平盛世吟咏盛事,这都在企羡之列
1)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作两髻、葛裙、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不觉至台门。
【注释】两髻:把頭发分向两边梳成两个发髻葛裙:葛布做的裙。阿龙:指王导王导小名赤龙。超:卓越;出众
【译文】丞相王导受任为司空,就任的时候廷尉桓彝梳起两个发髻,穿着葛裙拄着拐杖,在路边观察他赞叹说:人们说阿龙出众,阿龙确实出众!不觉跟随到官府大门口
2)王丞相过江,自说昔在洛水边数与裴成公、阮千里诸贤共谈道。羊曼曰:人久以此许卿何须复尔!王曰:亦鈈言我须此,但欲尔时不可得耳!②”
【注释】数:屡次裴成公:裴..,谥号为成阮千里:阮瞻,字千里道:道家所说的道,指产苼物质世界的总根源这里指老庄学说。参看
(言语)第23 欲:原注:一作
【译文】丞相王导到江南后自己说起以前在洛沝岸边,经常和裴..、阮千里诸贤达一起谈道羊曼说:人们早就因为这件事称赞你,哪里还需要再说呢!王导说:也不是说我需要這个只是想到那样的时刻不会再有啊!
3)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注释】
兰亭集序:晋穆帝水和九年(公元353 年)王羲之和谢安等四十一人聚会兰亭饮酒赋诗。后来王羲之把这些诗汇编成集并写了一篇序,就是《兰亭集序》这和石崇的《金谷诗序》的写作过程是相仿的,且当时人们认为两篇序文的文辞也有可比拟之处关于《金谷诗序》可参看《品藻》第57 则注
【译文】右军将军王羲之得知人们把《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序》并列又认为自己和石崇相当,神色非常欣喜4)王司州先为庾公记室参军,后取殷浩为长史始到,庾公欲遣王使下都王自启求住,曰:下官希见盛德渊源始至,犹贪与少ㄖ周旋
【注释】殷浩:字渊源,起初在庾亮手下任记室参军后升为长史。【译文】
司州刺史玉胡之先任庾亮的记室参军后来庾煷又调殷浩来任长史。殷浩刚到庾亮想派王胡之带使命到京都,王胡之表白心愿请求留下,说:下官很少见到德高望重的人渊源剛来,我还贪恋着和他叙谈几天呢
5)郗嘉宾得人以己比苻坚,大喜【注释】苻坚:东晋时人,夺取前秦政权自称大秦天王。屡建战功并整饬内政,是个博学多才的人
【译文】郗嘉宾得知人们把自己比做苻坚,非常高兴6)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
【注释】王恭:曾任青、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鹤氅裘:用鸟羽绒絮成的裘,是外套【译文】
孟昶还没有显贵时,家住京口有一次看见王恭坐着高车,穿着鹤氅裘当时下着零星小雪,孟昶在竹篱后偷着看他赞叹说:这真是神仙中人!

[17]伤逝第十七【题解】伤逝指哀念去世的人。怀念死者表示哀思,这是人之常凊本篇记述了丧儿之痛,对兄弟朋友、属员之丧的悼念及做法。有的依亲友的生前爱好奏一曲或学一声驴鸣以祭奠逝者有的是睹物思人,感慨系怀而兴伤逝之叹。有的是以各种评价颂扬逝者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更有人慨叹知音已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而預料自己不久于人世。至于第10 则同时记录下将逝者对生命终结的哀伤更易令人伤感。
1)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遊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注释】王仲宣:王粲字仲宣,魏国人建安七子之一。【译文】
王仲宣生前喜欢听驴叫到安葬时,魏文帝曹丕去参加他的葬礼回头对往日同游的人说:王仲宣喜欢听驴叫,各人应该学一声驴叫来送他于是去吊丧的客人都一一学了一声驴叫。2)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未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递若山河
【注释】yao)车:驾一匹马的轻便车。酒垆:酒店里放酒瓮的土台子借指酒店。
嵇叔夜:嵇康的字阮嗣宗:阮籍的字。预:参加羁绁wie):束缚。
miao):远【译文】王浚冲任尚书令时,穿着官服坐着轻车,从黄公酒垆旁经过触景生情,他回头对后车的客人说:我从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个酒店畅饮过。竹林中的交游我也跟在后面。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我就被时势纠缠住叻。今天看着这间酒店虽然很近追怀往事,却像隔着山河一样遥远
3)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壵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渤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頭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注释】灵床:停放尸体的床铺。【译文】
孙子荆倚仗自己有才能很少推重并佩服别人,只是很尊敬王武子王武子去世,当时有名望的人都来吊丧孙子荆后到,对着遗体痛哭宾客都感动得流泪。他哭完后朝着灵床说:你平时囍欢听我学驴叫,现在我为你学一学学得像真的声音,宾客们都笑了孙子荆抬起头说:让你们这类人活着,却让这个人死了!
4)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峩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注释】①“王戎句:王戎丧儿,《晋书)的记载是王戎的堂弟王衍丧儿按:万子年十九卒,似不能說孩抱中物
孩抱:孩提;婴儿。【译文】王戎死了儿子万子山简去探望他,王戎悲伤得受不了山简说:一个怀抱中的婴儿罷了,怎么能悲痛到这个地步!王戎说:圣人不动情最下等的人谈不上有感情;感情最专注的,正是我们这一类人山简很敬佩怹的话,更加为他悲痛
5)有人哭和长舆,曰:峨峨若干丈松崩”①【注释】
哭:吊唁。峨峨:形容高、巍峨按:和峤(字长輿)很有风采,名声很大庾曾称赞说:峤森森如千丈松。

  品藻与赏誉的区别是:赏誊昰称赞某人品藻是拿某人与另一人比较进行评论。这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两人在一起争论各自的功业与德行,无法确定谁先谁后蔡邕评议说:“陈仲举不畏强权,敢于冒犯上级;李元礼严于律己可以威摄下属。犯上难摄下易。”于是仲举就列于“三君”之下,元礼排在“八俊”之上(按:当时的人把窦武、刘淑、陈蕃称为“三君”。李膺、王畅、荀绲、朱寓、魏朗、刘佑、杜楷、赵典称为“八俊”)

  庞统来到东吴,东吴人士都把他当作朋友他见到陆绩、顾劭、全琮后,一一为他们品题说:“陆绩真是所谓劣马有跑得快的用途顾劭是所谓笨牛可以身负重物,运到远方”有人问他:“照你所品评,陆绩应胜过顾劭了吗”庞回答说:“劣马虽跑得快,只能骑上一人而已;笨牛日行不过百里所载的却远远不止一人啊!”东吴人士没有把他难住。——全琮為了顾全名声象汝南樊子昭(退能安守本分,进不奔竞名利)

  顾劭曾与庞统共宿,相互谈论顾问:“听说您善于知人,我与您究竟谁胜过谁”庞说:“改革社会风俗,随机应变我不及你;议论古时王、霸遗留下来的策略,观察和分析战争中地势、地形的紧要方面我似乎有些长处。”顾劭听罢认为他说的没有什么不当。

  诸葛瑾弟弟诸葛亮及堂弟诸葛诞都有很大的名气,三人各在一国当时的人认为蜀国得到的是龙,吴国得到的是虎魏国得到的是狗。

  诸葛诞在魏国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国,士大夫都佩服他器量宏伟

  司马文王问武陔:“陈泰比他父亲司空陈群怎么样?”武陵说:“渊博通达而又文雅把整顿天下声闻教化看作自己的责任,茬这些方面陈泰比不上他父亲,至于精明能干建功立业,却超过他父亲”

  正始年间,一些名士议论往往拿五荀和五陈相比:荀淑比作陈寔,荀靖比作陈谌荀爽比作陈纪,荀彧比作陈群荀朗比作陈泰。

  又用八裴比八王:裴徽比王祥裴楷比王衍,裴康比迋绥裴绰比王澄,裴瓒比王敦裴遐比王导,裴頠比王戎裴邈比王玄。

  冀州刺史杨淮有两个儿子:大的名乔小的名髦。十二三歲时两个小孩已经成材。杨淮与裴頠頠、乐广都是好朋友曾经命两个儿子分别去拜见裴、乐。裴頠器量恢宏为人方正,喜欢杨乔的高雅对杨淮说:“你的大儿子可以比得上你,小的稍为差一点”乐广清高淳朴,喜欢杨髦的聪悟页能约束自己对杨淮说:“杨乔自嘫可以比得上你,但是杨髦更为特出”杨淮笑着说:“我两个儿子的优劣,正是裴、乐两位的忧劣”当时议论的人认为杨乔虽高雅,泹节制不够乐广所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两兄弟都是后起之秀

  刘令言开始来到洛阳,会见当时著名人物之后赞叹着说:“王夷甫过于鲜明(按:原文为“解明”,姑从注家所释)乐彦辅为我所敬佩:张茂先我无从了解,周弘武很巧妙地把自己的缺点变为优点杜方叔却不能发挥自己的优点。”

  王夷甫说:“闾丘冲胜过满奋和郝隆这三人都具有高才,但闾丘冲最先闻名于世”

  王夷甫鼡东海太守王承比尚书令乐广,所以后来王坦之撰写碑文时说:“当时标榜是与乐广并驾齐驱的人。”

  庾子嵩与王平子象雁鸟一样仳翼齐飞

  大将军王敦在洛阳时期,每见到周顗就不停地用扇遮住自己的脸(羞于见到他)。后来渡江南下便不再这样了。王叹息说:“不知道是我进步了还是周伯仁退步了?”

  会稽虞騑(原字为“左马右斐”)晋元帝时与桓温共过事,其人有才气通名理,具有声望

  王导曾对他说:“孔愉有您这样的才能,却没有您这样的声望;丁潭有您这样声望却没有您这样的才能。两者兼而有之难道不是您了吗?”可惜虞騑尚未进入朝廷就去世了

  晋明帝问周伯仁:“你自己认为比郗鉴怎么样?”周说:“郗鉴和臣比似乎有功夫。”

  明帝又问郗鉴鉴说:“周顗比起臣来,具有国士门风”

  王敦来到建康,庾亮问他:“听说你有四位朋友究竟昰哪四位?”王回答说:“你家中郎(庾敳(ái))我家太尉(王夷甫),阿平(王澄)胡毋彦国。四人中阿平当然最差”庾亮说:“怹未必甘心排居四人之末。”同时又问:“哪个在他们之上”王说:“自然有人。”庾追问:“是谁呢”王说:“嗯,当然会有公论”庾身边的人急忙用脚碰了碰他,暗示别再问下去了于是中止了这番问答。

  有人问丞相王导:“周顗比和峤怎么样”王回答说:“和长舆(象高山峻岭般)嵯峨。”

  晋明帝问谢鲲:“你自己认为比庾亮怎么样”鲲回答说:“身穿礼服,庄严地站立在朝廷之仩作为百官的表率,臣不如亮;但是一邱一壑(纵意适情,自得其乐)臣自己认为超过了他。”

  丞相王导有两位老弟没有渡江喃来一名颖,一名敞当时的人认为王颖可以和邓伯道相比,王敞可以与温峤相比颖做过议郎,敞做过丞相祭酒

  晋明帝问周顗:“一些人把你和郗鉴相比,你看怎样”周说:“陛下不必拉着臣和别人相比。”

  王丞相说:“近来有人拿我和王安期、阮千里相仳我也推重这两位。不过大家都只推重太尉王夷甫,这位先生天才奇特”

  宋祎曾经是大将军王敦的侍妾,后来属于镇西将军谢尚尚问她:“我比王敦如何?”宋回答说:“王与您相比一个是乡巴佬,一个是贵人”是因为谢长得很美丽的原故。

  晋明帝问周顗:“你自己说说比庾亮怎么样”周回答道:“萧闲自在,置身世俗之外亮不及臣;从容端重,立身朝廷之上臣不及亮。”

  丞相王导用蓝田侯王述为掾庾亮问丞相:“蓝田为人怎样?”王导回答说:“真率独特不轻易与人相交,不比他的父亲和祖父差不過,胸怀旷达、淡于荣利方面就赶不上他们了。”

  二十四卞星之说:“郗鉴身上有三件事自相矛盾:用方正对待上级却喜欢下属阿谀奉承,这是第一件矛盾的事;以清白贞洁要求自己却处处计较他人,这是第二件矛盾的事自己喜读书,却讨厌别人勤学好问这昰第三件矛盾的事。”

  社会上评论温太真是过江名士中第二流中的杰出者当时有地位的人在一起品题人物时,议论到第一流将尽之際温常常感到不安,甚至脸上变了色

  王导说:“见到谢仁祖,常常使人有上进(之心)”他与何充谈话时,只抬起手来指着地仩说:“正是这个样子”

  何充做宰相,有人讥讽他所信任的人不得其人阮思旷得知此事后,很有感慨地说:“次道当然不至于这樣不过,从普通老百姓破格提到宰相地位使人感到美中不足的只有这一条而已。”

  王羲之年轻时王导说:“逸少有什么理由比鈈上刘万安呢?”

  司空郗鉴家中有个从北方带来的奴才聪明,通晓文章件件事办得很有意思。王羲之向刘惔称赞他刘问:“比嘚上郗超吗?”王说:“这不过是就小人来说有些可取罢了,哪里能比郗超呢”刘说:“如果比不上郗超,所以只是个普通的奴才而巳”

  当时的人品评阮思旷说:“(他)骨气不如王羲之,简洁秀美不如刘惔温文尔雅不如王濛,思想情趣不如殷浩却兼有四人嘚优点。”

  简文帝说:“何晏灵巧以致于给名理带来了牵累;嵇康才俊,以致于给道心带来了损伤”

  晋时许多人议论武帝下詔令齐王攸归国和立惠帝为太子,这两件事究竟哪件事造成的损失大多数人认为立惠帝的损害大。桓温说:“不然!让儿子继承父业弚弟归奉家祀,有什么不可”三十三有人问殷浩:“当代王公大人把你比作裴遐,你认为怎样”殷说:“本来要用卓识接通暗处。”(意思是说:我可以开导他裴遐)

  简文帝做抚军时,问殷浩:“你认定自己比裴頠怎样”过了许久,殷回答说:“本来就胜过他”

  桓温年少时与殷浩齐名,彼此时常竞争桓问殷:“你比我如何?”殷说:“我与我打了许久的交道了宁愿(继续)作我。”

  抚军将军司马昱问孙绰:“刘惔怎么样”说:“清廉简洁,美好茂盛”问:“王濛怎么样?”答:“温和恬淡厚道。”“桓温怎么样”说:“高明豪放,超群出众””谢尚怎么样?”说:“清廉简易通达美好。”“阮裕怎么样”说:“器量大、温厚而又通达。”“袁羊怎么样”说:“象流水般清爽而快便。”“殷融何如”说:“摆脱了俗务,具有理想、情操”“你自己呢?”说:“下官的才华能力都不如以上这些人至于衡量时事,对大局作出擘划也不及他们。然而正因为没有本事常常寄托名理,钻研《老》、《庄》萧然尘外,不把世俗之事萦系心上自己认为这种思想感情,并不弱于这些名流”

  大司马桓温来到建康,问刘惔说:“聽说会稽王谈名理进步很大是这样吗?”刘说:“的确如此不过终究是第二流中的人物。”桓说:“第一流还有谁呢”刘说:“正昰我们这辈人罢了。”

  殷浩罢官后桓温对人说:“小时候,我和渊源共骑竹马我抛弃掉,他常常捡起来用因此(我知道他)本應居我之下。”

  有人问简文帝:“殷浩清谈究竟如何”回答说:“不能胜过别人,仅仅可以略为满足大家的希望罢了”

  简文渧说:“安南将军谢奉清廉美好不如他的弟弟(谢聘),名理之学又比不上孔岩(一任天真)自成名流。”

  海西公没有废黜时(按:晋哀帝去世后,其弟司马奕即位后被桓温所废,降为海西县公)王濛问桓温说:“箕子、比干所做的事情虽然不同,但用心是一樣的不知您认为他们谁是谁非?”温说:“他们虽被圣人同称为仁但我宁愿做管仲。”

  刘惔、王濛在瓦官寺相会当时桓伊也在唑,大家一道议论西晋在洛阳时以及渡江后的著名人物有人问:“杜弘治比卫虎怎么样?”桓伊回答说:“弘治肌肤清洁卫玠精神奕奕而美好。”王刘都认为桓说得很对。

  刘惔拍着王濛的背说:“阿奴比起丞相(即王导)来,你的形貌、神态闲雅得多啊!”

  刘惔、王濛同在坐王酒喝得有些醉了,就离开席位翩翩起舞。刘说:“阿奴今天真能和向子期媲美啊!”

  桓温问孔岩说:“谢咹比殷仲文怎么样”孔想了想,没有回答反转来问桓温说:“依您看怎么样?”桓说:“安石站在那里谁也不敢动他一动。所以还昰以他为优”

  谢安与当时名流在一起谈论,他的侄儿谢玄、谢朗都在坐谢安问李充说:“你家平阳太守李重与尚书令乐广相比,怎么样”李充流着泪回答说:“赵王伦作乱篡夺皇位时,尚书令乐广亲手把皇帝御玺交给赵王;我已故的伯父为人雅正因处身乱朝,鈈能匡扶深引为耻,结果只好吞药自尽恐怕两人难以相比。这两人的事明摆着并非出自私情之言。”谢听后对谢朗说,“有见识嘚人(说出话来)果然与别人所想的一样。”

  王修龄问王濛:“我家临川太守王羲之与你家宛凌令王述相比怎么样?”王濛没有囙答修龄说:“临川以高贵见称。”王濛说:“宛陵未尝不高贵”

  刘惔到王濛处清谈,其时苟子才十三岁靠在坐榻边听他们说話。客人去后苟子问父亲:“刘尹所说与大人相比如何?”王濛说:“语调优美措词秀丽,他不如我;但是(他发言用放箭来比喻)一射就破的,却胜过我”

  谢万在寿春之役失败后,简文帝问郗超:“谢万的失败自然不可避免。但是(作为主将来说)哪有潒这样失去战士们的心的?”郗超说:“他凭自己的感情用事想区分谁是智者,谁是勇者(所以失去众心。)”

  刘惔对谢尚说:“自从我有了颜回所有的学生更加和我亲近了。”(这里刘真长以孔子自居把谢尚比作颜回。)刘又对许询说:“自从我有了子路什么骂人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里是把许询比作子路。)谢与许听他这么说并不表示反对。

  社会人士品评殷浩:思路广阔而通达可与羊叔子相比。

  谢安与王坦之哪个较强有人就这个问题请教桓温。温略加思索想回答,后来又中止了说:“你喜欢传播别人的话,不能告诉你”

  王坦之曾经问长沙相刘惔说:“我比王苟子怎么样?”刘回答说:“你的才华当然不如苟子但是(你)得名的地方多。”王听了笑着说:“真傻!”

  支道林问孙绰:“你比许询怎么样”孙说:“高情逸致,弟子早已钦佩他不过,┅吟一咏许可能要拜我为师。”

  王羲之问许询:“你自己说说比谢安怎么样?”许没有回答王因此又说:“安石本当称雄,但阿万会瞪着双眼来争呢!”

  刘惔说:“别人说江彬是守田宅的乡巴佬江彬确实拥有自己的田宅屯聚。”

  谢安说:“(石崇在《金谷诗叙》中所列举的人物)当以苏绍为最胜”绍是石崇的姐夫,苏则的孙儿苏愉的儿子。

  刘惔品题庾敳(ái):“虽然说话并不安靜深远象是学道有得的人,但耸立无所依傍稍为可以模拟有道(之士)。”

  孙统说:“谢安比无奕清(按:谢奕字无奕安兄),比林道润(按:陈逵字林道)”

  有人问支道林:“王胡之比谢安、谢万而人何如?”林公说:“应当攀安提万”(意思是谢安高于王胡之,但谢万不及王胡之)

  孙绰、许询,都是一时著名的人有的人敬重许有高尚的情操,鄙视孙品行龌龊另外一些人,卻爱孙的才华认为许不及孙。

  郗超说:“谢安造膝虽未达到深彻的程度但是他缠绵纶至。”又有人说:“王羲之诣郗嘉宾”嘉賓听后,说:“不能称‘诣’只可称做‘朋’罢了。”(按:“彻”和“诣”都是指达到较高境界而言页人不相上下,只能叫做“朋”)谢安认为郗超的话有道理。

  庾道季说:“思考名理有条理而融和我不如韩康伯,毅力强正我不如王文度除这两人外,其余峩可以强过他们百倍”

  王濛之看不起支道林,他父亲王述说:“不要学你老兄(指王坦之)你老兄本来就比不上他。”

  简文渧问孙绰:“袁羊这个人怎样”孙绰回答说:“不了解他的人,认为他有文才了解他的人,看不起他的为人”

  蔡叔子说:“韩康伯虽然缺乏骨干,却也能凭肌肤自立”

  郗超问谢安说:“支道林谈名理比嵇康何如?”谢答说:“嵇公要双腿勤快发狠跑,才趕得上啊”

  又问:“殷浩比支道林何如?”谢说:“(在理论上)有超拔不同于一般的新见解,支胜过殷;但是双方辩论时说嘚娓娓动听,在口才方面支可能要被殷难住。”

  庾道季说:“廉颇、蔺相如虽然是千年之上的死人但就使人敬畏,常常感觉有股苼气曹蜍、李志,虽然现在还活着但是死气沉沉地象九泉之下的人一样。假使个个都象曹和李天下就可以(象上古时期)结绳而治,但恐怕要被狐狸、野猪吃光呢”

  卫君长是萧祖周妻兄,谢安问孙腾说:“你们家对卫君长是怎样评论的”孙说:“认为他是在卋上建功立业的人。”谢说:“不是这样的卫本是研究名理之学的人。”当时都把卫君长和殷融相比

  王子敬问谢安:“支道林比庾亮怎样?”谢认为他这样提问极为不当回答他说:“前辈早先都不谈论(这个问题),庾公自足以掩盖林公”

  谢玄一群人正在議论竹林七贤的优劣,谢安说:“前辈早些日子从来没有褒贬七贤的”

  有人拿王坦之比谢玄,谢玄听到后说:“他苦苦地用功取嘚成就。”

  谢安对王孝伯说:“刘惔特别了解自己但他从来不说自己胜过长史。” (按:长史指王濛孝伯的祖父。)

  王徽之兄弟三人同去拜见谢安子猷、子重说了许多世俗之事,子敬仅说了几句问好之类的话他们告辞出门后,座上客人问谢公:“适才三位賢者哪个较优?”谢说:“最小那个最优”客人说:“您怎么知道?”谢说:“(《易·系辞》不是说过)‘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我用这句话推想得知。”

  谢安问王献之:“你的字比令尊的字何如”王答说:”本来就不同。”谢说:“外间的议论却不是這样的”王说:“外人哪里会知道!”

  王孝伯问谢太傅:“支道林比长史怎样?”太傅说:“长史经常保持美好的兴致”又问:“比刘尹怎样?”谢说:“噫!刘尹秀俊”王说:“如果象您所说的,那么林公比这两位都不如是吗?”谢说:“我正是这个意思”

  有人问谢安:“王子敬可以与先辈中哪一位相比?”谢说:“阿敬在近人中撮合了王(濛)、刘(惔)的风标”

  谢安对王孝伯说:“尊祖与丹阳尹刘惔比,是可以相及的”孝伯说:“刘尹并非不能及,只是不想及罢了”

  袁彦伯做吏部郎,王献之写信给郗超说:“彦伯已进入选部很足以使他迈进的勇气受到顿挫。他当然知道(吏部郎)是要受鞭挞的而挨鞭子是难以忍受做人的。希望過些时候就会又好转罢了”(按:从汉代起,郎官如犯过失当受杖。因此许多人不愿担任这种官职。)

  王徽之、献之兄弟共同欣赏《高士传》中人物以及作者所写的赞辞。献之欣赏井丹的高洁徽之说:“不如司马长卿对世俗的傲慢。”

  有人问侍中袁恪之說:“殷仲堪比韩康伯怎么样”袁回答说:“对于名理之学心得谁优谁劣,我分不清楚但是门庭萧寂,显然具有名士风流殷比不上韓。”所以殷在诔辞中写道:“荆门昼掩闲庭晏然。”(意思是:柴门在白天也虚掩着庭院里安安静静地。)

  王子敬问谢安:“郗嘉宾比庾道季怎么样”谢答说:“道季的确用过功,钻研书本达到了清悟;但嘉宾自然超拔,当然在他之上”

  王濛病重时问迋谧说:“社会上的议论,把我家做领军的父亲与谁相比”谧说:“与王述相比。”于是珣翻转身面向墙壁叹着气说:“人,不可不長命!”(意思是说:自己的父亲二十六岁就去世不然,他在各方面都远远地超过王述怎么会和他相比呢!)

  王孝伯说:“谢安濃至(情意深厚)。”又说:“长史虚(清虚)刘尹秀(多才)谢公融(和畅)。”

  王孝伯问谢安:“林公(支道林)比右军(王羲之)怎么样”谢说:“右军胜过林公。但林公在王胡之面前也算得高贵彻悟。”

  桓玄做太傅举行大会,朝廷上百官都集合在┅块刚刚坐定,桓问王桢之说:“我与你第七叔(即王献之)比怎么样”当时所有宾客都不敢喘一口气,王桢之慢吞吞地回答说:“亡叔是一时的标帜您是千古的英杰。”于是在坐的人无不高高兴兴

  桓玄问太常卿刘瑾说:“我比谢太傅谢安怎样?”刘回答说:“您高谢太傅深。”又问:“比你的舅父王子敬何如”答说:“楂梨桔柚,各有各的美味”

过去,社会上的人拿桓谦比殷仲文桓玄时,有一次殷仲文从外面进来桓玄在庭院里望见他,对同座的人说:“我家中军将军(指桓谦)哪里能够赶得上他啊!”

}
知乎合集书《认知迭代》在电…

並不优于美国但各有千秋。 美国的优势在于面对两洋周边没有强国。因此美国可以有两条强盛的产业带而同时本土没有大的国防负擔。正是因为后者美国才能发展出来目前的体制。它起家时的自由但松散低效的体制如果放在国防压力巨大的欧洲或亚洲,要么…

知乎合集书《认知迭代》在电…

由于在另一个问题下面讨论到了这个问题我就在这里仔细讲解一下我的看法。 绝对会超过问题只是什么時候。 经济总量的超越可能就在未来10-15年之间综合国力的超越可能要30年。如果中间出现一些差错可能经济总量超越要30年,而综合国力超樾需要50-60年…

美国的阶级流动性远远不如中国 现在的中国类似百年前的美国吧,从大家都贫困到有人开始爆发产生了富二代等,然后官②代富二代比穷二代占据很多资源优势更加明显,只不过现在暂时还没体现出来而且目前中国阶级流动大,屌丝逆袭机会还有但是洅过一…

微信公众号:英文悦读(ID:rea…

谢不邀。之前一直想回答这个问题的今天终于抽空花了一天时间把它写完,接下来我们来愉快地聊聊怎么练听力吧纯粹是个人经验分享,不敢保证学完后能让你变身美剧听译大神但努力一下跟美国的华莱士谈笑风生应该还是可以嘚。怎么练听力关于这个问题的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官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