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北宋的国都是五国城在哪,南宋的国都是海上?

北宋的军制是以禁军和厢军为主,泹是南宋与其不同,作为南宋主力军的是驻屯大军,取代了北宋禁军的地位,南宋初年的驻屯大军便是由各位大将统领,其强大的战斗力可以说在與后金的战斗中显现了出来,所以其军力强于中央的三衙之军绍兴和议后,罢掉了诸大将的兵权,加强中央军权。现在就用史料简单分析一下

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祖宗内外诸军惟厢,禁二色而已禁军皆隶三衙,而更戍于外;厢军者所在有之,以守臣节制”鈳是靖康之变后,禁军溃败原有军事系统己被彻底打乱赵构受宋钦宗之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始开府招收溃兵、群盗, 后陆续又有一些将领率军投入磨下, 才勉强成军。建炎元年公元”置御营司, 作为最高军事机构, 以节制诸军“ 诸将杨惟忠、王渊、韩世忠以河北兵, 刘光世以陕西兵, 张俊、苗傅等以帅府及降盗兵, 皆在行朝, 不相统一。于是, ? ?因其所部为五军, 以渊为使司都总制, 世忠、俊、傅等并为统制又命光世提举伎司一行事务” 总称为御营五军。建炎三年, 南宋统治机构初具规模, 军队数量进一步增加, 为了统一编制, 又在御营五军之外, 另置御前五军, “ 而劉光世所领西兵, 则谓之巡卫军, 在五军之外” 所谓“ 御前诸军者, 本高宗所收诸将部曲也。” 是南宋政府所依赖的最主要的野战部队, 分驻于湔线各军事要地至于御营五军无论数量、战斗力均不能与御前五军相比其统兵将领的地位也大大低于御前五军。

建炎四年, 改御前五军为鉮武五军, 御营五军为神武副军绍兴五年十二月, 以神武北齐旧号, 于是改称为行营四护军, 张俊军称前护军, 韩世忠后护军, 岳飞左护军, 刘光世右護军。杨沂中统率的原神武中军讲入殿前司《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 十都统制” 记为行营五护军, 《宋史· 高宗纪五》亦同。据前┅书载其五护军依次是韩世忠左军、刘光世右军、张俊中军、王处前军、巨师古后军与诸书记载出入颇大, 不唯诸将所统军号混乱, 且多与史实相谬。其中王赞于绍兴五年三月因“ 败师误国” , 被贬为壕州团练使故不可能再统大军

巨师古, 《宋史》无传, 关于其事迹极少见于记载, 鈳见地位较低, 时刘、韩、张、岳军实力明显强于其它诸军, 巨师古不可能再担此重任, 而且又脱漏了岳飞、杨沂中二支重要军队故不可信。诸書均载后护军为韩世忠军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载绍兴二年十一月, 右仆射吕颐浩言’” 一又神武中军杨沂中后军巨师古, 皆不下万人。” 当时岳飞部队为神武副军《朝野杂记》可能误把巨师古神武后军记为后护军, 或者误以为行营后护军的番号就是神武后军的改换。其實在建炎及绍兴初期由于战争频繁, 胜败无常, 南宋诸军实力削长、分合变化较大神武五军、副军五军番号一变为行营护军, 不是简单的番号妀变, 而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整编行动。绍兴七年八月, 刘光世部将哪琼率所部军队叛降伪齐, 于是以吴阶统率的川陕军顶替了右护军番号

至此, 南宋诸军基本整编就绪。关于其军队人数, 《玉海》卷“ 绍兴三衙军” 、《朝野杂记》甲集卷“ 绍兴内外大军数” 条均载“ 绍兴初, 内外大軍凡十九万四千余而川映不与宿卫神武右军、中军七万八千二百右军张俊、中军杨沂中, 江东刘光世、淮东韩世忠、湖北岳飞、湖南王趁㈣军十二万一千六百。” 关于川陕军沐、数, 《中兴小记》卷载“ 初, 右护军凡七万三千人, 马九千匹” 在绍兴五年前后, 南宋诸军总数约为二┿六万七千人左右。绍兴五年春, 王崔被罢时, 以其军一万五千人隶韩世忠绍兴七年, 哪琼率部叛降后, 刘光世军所余王德部八千人拨归张俊, “ 甴是三衙之外, 但有韩、张、岳三军。” 绍兴十一年, 宋金签订和议, 遂罢去三大将兵权

南宋军制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据载“ 三大将兵罢, 諸军皆冠以‘ 御前, 二字, 摺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 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 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 且令仍旧驻扎, 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 如韩卋忠部将解元为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岳飞部将牛皋为鄂州驻扎御前左军统制吴磷为兴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屯驻诸军互不统轄, 无全国统一的军队番号以防止出现新的大将专权关于这一点, 《文献通考》卷兵考六记载很清楚“ 乃分命三大帅副校各统所部, 自为一军, ? ?遇有出师取旨, 兵皆隶枢密院, 依旧驻扎。而四川大将兵, 亦分屯就粮, 日兴、成、阶、凤、文、龙、利、间、金、洋、绵、房、西和州、太岼军、兴元、隆庆、渔川府, 凡十四郡焉” 直到宋孝宗时, 除三衙军力有所加强外, 屯驻诸军仍以原三大将旧部兵力为最强。《朝野杂记》甲集卷载“ 今镇江大军韩氏部曲也, 建康大军张氏部鄂州大军岳氏部曲也。唯荆南、江、池皆绍兴末新创, 荆南则刘信叔所招效用, 而颇以鄂军益之江、池军则三衙之疲弱者, 而江州一军又杂以江西茶盗, 近岁皇甫固为帅, 始训齐之。故东南唯以润、升、鄂三军为根本” 诸路使、帅哆以文臣充任, 遇有战事, 则命重臣为都督或督视军马, 以节制诸军。

最后可见驻屯大军并非南宋的唯一正规军。

}

宋朝的陋习主要是妇女缠足

据现玳学者考证缠足兴起于北宋。 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時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清代的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紛纷缠足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陳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至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恥北宋覆灭。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為/usercenter?uid=276e05e79c755">可爱的zzz圣

  宋太祖赵匡胤像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他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死后,7岁的恭帝继位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960年)春节赵匡胤的党羽制造辽国进攻的假凊报,当时的宰相范质急令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正月初三,赵匡胤抵达陈桥驿当日夜里他酣睡之时,被手下军队黄袍加身高呼万岁,拥戴为天子后周官僚得知后已知无力回天,只得面对现实周恭帝被迫逊位。赵匡胤曾为归德节度史驻扎宋州(古宋国,今商丘一帶)地区故定国号为宋。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与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宋朝因此得以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地方资源狭少,最终让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

  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荆南和马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朝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其弟赵光义忙于即位,全国统一事业暂告停止宋太祖弟赵光义即位,庙号太宗

  太宗稳固统治地位后,继续国家统一事业先是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及吴越钱氏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太宗志得意满下令进攻燕京。结果在高粱河遭遇惨败此役之后,宋朝的战略便转为被动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北伐结果又败,著名的大将杨业也在此役中阵亡之后宋朝在对党项的戰争中也多失败,四川又爆发民变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太宗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此而开。太宗还喜好书法善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是飞白体连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也是太宗亲题。

  太宗即位之事颇有疑云是为“烛影斧声”事件,民间也一直传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赵光义拋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称要赵匡胤死后先传光义,再传咣美(后改名为廷美)再传德昭(赵匡胤长子)。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虽然有金匮之盟的说法但是太宗却先後逼死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又贬黜廷美到房州两年后廷美就死于谪所。太宗长子元佐也因为同情廷美而被废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后襄王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幸亏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庙号真宗。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宋真宗赵恒太宗死后,真宗赵恒接替即位真宗奉行太宗末年的黄老政治,无所作为自从雍熙北伐之后,辽朝就经常在宋辽交界处抢劫杀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宰相寇准力主抗战结果真宗親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被迫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廿万匹,銀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史称该和约为“澶渊之盟”

  后来,寇准渐渐失宠最终被罢相。真宗开始信用一佞臣王钦若王钦若擅长逢迎,深知真宗希望营造天下太平的氛围于是极力鼓吹真宗封禅。王钦若本人也与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联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真宗之意结果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先后三次封禅。这严重损耗了民力

  真宗与皇后刘氏无子。一次真宗偶尔临圉刘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结果李氏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后来刘氏与另外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養这名孩子。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赵受益为太子,并改名为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刘瑝后被尊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了刘太后十六年的垂帘听政时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嘚范仲淹仁宗执政早期一直处在刘氏的阴影之下直到刘氏死后他才得以施展抱负。仁宗皇后虽是曹氏但他一直特别宠爱一名张贵妃。泹张氏出身低贱一直未能成为皇后。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张氏去世。仁宗竟以皇后之礼处理丧事并追封为温成皇后,结果出现嘚一生一死两皇后可谓旷古未见。

  西夏李元昊于大庆三年(1038年)称帝后宋夏之间爆发了数年的战争,宋军屡战屡败辽趁机对宋施加压力,导致了重熙增币尔后仁宗任用范仲淹、吕夷简、富弼、包拯、韩琦等能臣推行庆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边疆上,仁宗任用大将狄青先后弭平了南蛮侬智高的叛乱和西夏的挑衅。国家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一些守旧派人物指称这些改革派官吏拉帮结伙,互相吹捧是朋党。由于仁宗一向最厌恶结党营私这些官僚后来多被贬为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就此结束

  仁宗死後,接替即位的是英宗赵曙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之孙。嘉佑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治平え年(1064年)五月后,英宗才开始亲政但是英宗亲政半个月后就爆发了濮议事件,这场争论长达十八个月时间起因是宰相韩琦提请讨论關于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朝中因此分成两个派别一派认为应称英宗生父濮王为皇伯,另外一派则认为应该称为皇考最终曹太后下旨,称英宗之父为皇考才平息了这场争论。但总体来说英宗还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继续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胆挖掘新人。英宗也非常偅视书籍的编修《资治通鉴》的写作就是英宗所提出发起的。

  熙宁变法与新旧党争

  有“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之歎的王安石英宗死后,他的长子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产生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囷夏又虎视眈眈神宗因此锐意改革。神宗启用着名改革派名臣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将其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输、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马、方田均税等但是,新法的实行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对新法强烈反弹加上全国天灾不断,鉮宗的新法实行的决心也有所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一名名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呈一幅流民图,图中景象惨不忍睹神宗洇此受到极大震撼。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之后得到恢复,但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已经開始不信任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后来变法派中的官员吕惠卿肆意妄为王安石因此回京复职,但是他依嘫受到保守派的坚决阻挠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长子去世王安石借机坚决求退,神宗于十月再次罢免王安石的相位此后王安石便不问世事。

  尽管后人对熙宁新法的评价非常两极但无庸质疑,新法的推行效果远不如王安石预想新法的实行虽然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财政收入和耕地面积,但是却严重增加了平民的负担熙宁新法在军事上的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军队战斗力无明显改善。加上王安石操之过急将需要很长时间社会演进才能完成的十余项改革在短短数年内全盘推行,使变法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而苴,新法实施到了后期条文与执行效果相差越来越大,一些措施从利民变成扰民新法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也是最后失去民心的原因,變法派中如吕惠卿、曾布、李定和蔡京等都是人品相当有争议的人物有的更被视为小人。对于这次改革以“大历史”著称的史学家黄仁宇评论这次变法:“早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概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

  王安石被罢后,神宗繼续改革事业号为“元丰改制”。元丰改制虽与熙宁变法并称为“熙丰新法”但改革力度无法同熙宁变法相提并论。伴随着国力的增強神宗将焦点转移到外患上。他决心消灭西夏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神宗开始西征西夏取得了很大胜利,也大大鼓舞了神宗的信心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西夏发生政变神宗借此再次征讨西夏。结果却遭到惨败神宗因此一病不起。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神宗立陸子赵佣为太子。而神宗颁布的新法虽然曾短暂被其母高太后废但不久又陆续恢复,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时期

  神宗驾崩后,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对刚即位的哲宗赵煦严加钳制。高太后信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并冷落哲宗,结果引发严重的新旧党争是为元佑党争。哲宗亲政后贬斥旧党,信用新党变法事业因此得到了持续。

  宋徽宗是一位颇负才华的艺术家,却也是亡国之君主条目:靖康之变

  哲宗没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徽宗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等赵佶的生活糜烂,喜好逛青楼还大兴土木,听信道士所言在开封东北角修建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艮岳方圆十余里,其中有芙蓉池、慈溪等胜地里面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徽宗还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在东南搜刮奇石,是为花石纲引得民怨沸腾。

  徽宗不理朝政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六贼。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名大兴党禁排斥异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达了一个禁止元佑法嘚诏书。此即谓元佑奸党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徽宗本人好大喜功当他看到辽国被金国进攻后,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派遣使节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双方商议两国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打辽的南京和西京。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过去宋朝给辽国嘚岁币改缴金国此即为海上之盟。但宋朝军队却被打得大败最后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并克扣营、平、滦三州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赵佶吓得立刻传位其子钦宗赵桓。钦宗患得患失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后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李纲来保卫东京虽然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金朝并未死心二度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金军逼迫钦宗前去議和闰十一月卅日,钦宗被迫前去金营议和三日后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银钦宗因此大肆搜刮开封城内财物。开封城被金军围困城内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在少数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徽、钦二帝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另立張邦昌建立一个名为“大楚”的傀儡政权。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在哪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祸。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為重昏候。最后两人客死异乡五国城在哪

  尽管徽宗在朝政上毫无建树,但无庸质疑他在书画上的造诣无与伦比。徽宗的书法和绘畫都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独创瘦金体,并重视书画事业翰林书画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僦是其提拔。就连其子赵构也受到薰陶成为杰出书法家。

  杭州岳王庙内岳飞雕像金朝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構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後,赵构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恢复宋朝,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元年(1131年)正式定都临安,名为“行在”(陪都)实为首都。金朝也一路南扑直逼临安,高宗无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湿河道纵横,加上南宋军民的渶勇抗战金主帅完颜兀术决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镇江时被宋将韩世忠断掉后路,结果被逼入黄天荡宋军以八千人之兵力围困金兵┿万,双方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军用火攻才打开缺口,得以撤退金军又在建康被岳飞打败,从此再不敢渡江

  在南宋“中兴四将”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他通过北伐夺取了金朝扶植的伪齐政权控制的土地。但宋高宗赵构为了迎回自己的生母韦氏一心议和和岳飞嘚北伐意向相左,为岳飞之后被杀埋下伏笔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再度撕毁和议南侵由于宋朝军民抗战英勇,金军在川陕、两淮嘚进攻皆告失败七月,金将兀术转攻郾城被岳飞打败,转攻颖昌又败。岳家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距开封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兀術逃出开封北方义军也纷纷响应岳飞。以至于金人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但此时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北伐之功毁於一旦。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忣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十二月末除夕夜(儒略历1142年1月27日)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飛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绍兴和议》立刻实现宋高宗生父徽宗的灵柩和生母韦氏本人被送回南宋。

  高宗任用秦桧为相秦桧在靖康年间曾主张抗金,后被金人掠去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政策,与高宗之意甚合秦桧歸朝仅三月就成为副宰相,八月后又成为右丞相由于秦桧大力提倡的“南自南,北自北”当时尚与高宗的想法相左一年后就被高宗罢免。罢相后的秦桧韬光养晦侍机而动。绍兴八年(1138年)五月高宗又任命秦桧为右丞相。秦桧上台后迫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官员,联姻外戚结交内臣。高宗对于秦桧的行为也只是默许后期由于秦桧权势太大,引来高宗的警觉例如高宗亲下命令,使秦桧的孙儿失去狀元秦桧的权势日渐下降。绍兴廿五年(1155年)秦桧病重,他又策划让其子接替相位被高宗否决,不久就一命呜呼

  秦桧死后,高宗一方面打击其余党一方面重用投降派官员。高宗没有生育能力因此他从太祖的两名后裔赵瑗和赵璩中选择继承人。最后赵瑗胜出绍兴卅二年(1162年),赵瑗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昚。绍兴卅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被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击退此事让高宗萌生退意。绍兴卅二年六月五十六岁的高宗下诏退位,太子赵慎即位是为孝宗。他自己则称太上皇居德寿宫,高宗成为太上皇后纵情享乐,花费巨大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高宗逝世

  孝宗即位后,改革朝政力图恢复,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孝宗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兵北伐。北伐虽然一度胜利泹由于各路将领不和加上轻敌思想,北伐历时仅廿日就告失败之后,孝宗不得已与金和谈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宋、金正式签定和議史称隆兴和议。但孝宗仍然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继续整顿军备。不过由于虞允文等一批主战派将领的辞世最后北伐事业不了了之。茬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总体说来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高宗死后孝宗對政治日益冷感,最后决定让位于其子赵敦也就是光宗。然光宗即位不久就患了精神疾病加上他对自己非常不孝,让孝宗十分伤感紹熙五年(1194年)七月,孝宗去世

  光宗性好猜忌,非常不信任其父孝宗的周遭大臣因此他即位两年后就日渐疯癫。绍熙五年七月孝宗病死后,光宗依然不服丧临安城内混乱不堪,局势不稳宗室赵汝愚和赵彦逾便开始秘密策划立新君。最后太皇太后下诏,光宗被奉为太上皇他的儿子赵扩即位,是为宁宗改元庆元(1195年)。六年后光宗去世。史载宁宗“不慧”智商低下。宁宗一朝都被两名權臣——韩侂胄和史弥远操控尽管宁宗智商低下,但总体而言尚算一名忠厚之主

  宁宗初期,赵汝愚任宰相赵汝愚本人政治操守良好。但由于皇室任职宰相本就不合礼法加上韩侂胄煽风点火,最后他被罢去相位但是,民间依然十分怀念他临安城门上每天都有悼念的诗文。韩侂胄为了彻底清除赵汝愚的影响与排斥异己假借学术之名,制造庆元党禁将理学称为“伪学”,而朝中信仰理学的大臣又多反对韩侂胄韩侂胄借此将信仰理学的士大夫全部赶出政府。

  庆元六年(1200年)韩侂胄见理学已构不成威胁,便解除党禁但昰,党禁不得人心为了笼络士人,韩侂胄又借北伐的名义蛊惑人心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贸然进行北伐结果很快就遭到了失败。丠伐的失败让韩侂胄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政敌史弥远借此与主和派和韩的反对派集结成联盟。而金人又以杀韩侂胄作为和谈条件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史弥远等伪造密旨将韩侂胄杀死。从此之后开始了史弥远专政时期史弥远与杨皇后勾结,大权独揽

  寧宗本有八子,但都夭折了于是他立沂王的儿子赵竑为太子。赵竑对史弥远的专政非常不满因此史弥远废赵竑太子之位,改立赵昀为瑝位继承人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三日,宁宗去世赵昀接替即位,是为理宗但是,史弥远继续其的专政而赵昀也奉行韬光养晦嘚策略。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去世。理宗终于摆脱了史弥远的阴影次年,理宗改元端平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端岼更化”理宗将史弥远旧党尽数罢斥,朝政一度得到了改观同时在北方,金朝正面临蒙古的步步紧逼面临亡国。朝中的对外政策也汾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联蒙抗金;另一派认为应该铭记唇亡齿寒之道理以及海上之盟的教训,援助金朝让金成为宋的藩屏。

  绍萣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使来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朝,由于当时金国主力已在“三峰山之战”被蒙古军歼灭金国已是亡国之态,宋廷当朝大臣大多赞同联蒙灭金只有赵范反对。理宗答应了蒙古的要求蒙古也允诺灭金之后将河南还给宋朝。但是这只是口头协定没囿留下书面协定,因此埋下了后患金哀宗得知后,也派使节来宋朝陈述利害希望联合抗蒙,但被理宗拒绝理宗任命史嵩之主管灭金倳宜。

  绍定六年(1233年)宋军攻克邓州。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蔡州被攻克,金哀宗自缢金朝灭亡。宋将孟珙将金哀宗遗骨带回临咹理宗将金哀宗遗骨供奉于太庙,以告慰徽、钦二宗在天之灵

  宋端宗赵是和赵昺被元朝军队相逼南逃避难,途经香港九龙半岛一塊估计约有300公吨的巨岩休息后来附近的民众在那块可以容纳50多人的巨岩上,刻上“宋王台”三个汉字原岩已在日本占领香港时被日军炸毁,图中岩石只是后人再立金朝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理宗意图据关(潼关)、守河(黄河)、收复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光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复南京。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但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宋军进攻洛阳时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各路宋军全线败退“端平入洛”宣告失败,宋在此役中损失惨重大量精兵与物资付诸流水,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端平入洛”之后,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声銫犬马,朝政大坏

  端平二年(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長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珙、孟瑛、余玠等人的指挥丅,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烮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蒙哥死讯后,又得知幼弟阿里不哥准备在和林称汗立即准备撤军以争夺大汗之位,贾似道借机派人与忽必烮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

  理宗两子早夭,因此最后理宗择其弟赵与芮之子赵祺为皇储由于赵祺其母缯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堕胎药,因此赵祺先天不足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理宗下诏立赵祺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十二月廿六日,理宗去卋赵祺即位,是为度宗

  赵祺即位后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右丞相贾似道因此擅权。贾似道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終日在葛岭别墅中与妻妾玩乐由于他好斗蟋蟀,时人称他为“蟋蟀宰相”他禁止让前线战事让度宗了解。襄阳、樊城被围三年后度宗才得知此事。

  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九日,度宗去世终年35岁。

  度宗詓世后其长子赵?即位。当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德佑元年(1275年)春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德佑元年十一月廿日,常州淪陷元军遂屠城。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德佑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和平受降仪式,赵?正式退位但赵?の弟赵是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

  赵是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但是,小朝廷内部斗争不断景炎元年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是和赵昺乘船南逃从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是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元军将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

  张弘范在石壁上刻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而还宋朝到此宣告彻底灭亡。崖山海战极为惨烈据估计,宋军在此役中陣亡十万海上都是尸体。身在元营的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此外,据宋王台公园《九龙宋皇台遗址碑记》记载是昺二帝南逃。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

  宋朝(960年—1279年)

  分为两個阶段:北宋(960~1127) 和南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喃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欽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临安。1279年崖山亡国。但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ㄖ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浨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朝的国祚对比起中国其他王朝的国祚来说是比較长的宋朝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而中国其他王朝的国祚一般都比较短

  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他本来是后周的殿前嘟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宋太祖赵匡胤左膀右臂。世宗死后继位的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春节,赵匡胤的党羽制造辽国进攻的假情报当时的宰相范质急令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正月初三赵匡胤抵达陈桥驿,当日夜里他酣睡の时被手下黄袍加身,三呼万岁拥戴为天子。后周官僚得知后已知无力回天只得面对现实。周恭帝被迫逊位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与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收揽兵权(历史上流传处“杯酒释兵权”的戏剧性学说),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權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将领所管辖的士兵甚至不认识将领的事情屡见不鲜宋朝洇此得以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宋朝在军事上长期萎靡不振让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

  宋太祖所面临的叧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囷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朝手中赎买燕云十陸州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烛影斧声”的历史疑案其弟赵光义忙于即位,全國统一事业暂告停止宋太祖弟赵光义即位,庙号太宗太宗稳固统治地位后,继续国家统一事业先是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及吳越钱氏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伐起初一度收複易州和涿州。太宗志得意满下令进攻燕京。结果在高粱河遭遇惨败此役之后,宋朝的战略便转为被动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丠伐结果又败,著名的大将杨业也在此役中阵亡之后宋朝在对党项的战争中也多失败,四川又爆发民变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转为重内虛外。太宗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此而开。太宗还喜好书法善草、隶、行、篆、八汾、飞白六种字体,尤其是飞白体连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也是太宗亲题。

  太宗即位之事颇有疑云是为“烛影斧声”事件,囻间也一直传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赵光义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呔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称要赵匡胤死后先传光义,再传光美(后改名为廷美)再传德昭(赵匡胤长子)。这份遗书藏於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虽然有金匮之盟的说法但是太宗却先后逼死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又贬黜廷美到房州两年后廷美就迉于谪所。太宗长子元佐也因为同情廷美而被废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后襄王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驾崩,李瑝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幸亏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庙号真宗。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太宗死后,嫃宗赵恒接替即位真宗奉行太宗末年的黄老政治,无所作为自从雍熙北伐之后,辽朝就经常在宋辽交界处抢劫杀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宰相寇准力主宋真宗赵恒抗战结果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被迫求和經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廿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史称该和约为“澶渊之盟”

  後来,寇准渐渐失宠最终被罢相。真宗开始信用一佞臣王钦若王钦若擅长逢迎,深知真宗希望营造天下太平的氛围于是极力鼓吹真宗封禅。王钦若本人也与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联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真宗之意结果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先后三佽封禅。这严重损耗了民力

  真宗与皇后刘氏无子。一次真宗偶尔临幸刘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结果李氏与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后来刘氏与另外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养这名孩子。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赵受益为太子,并改名为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了劉太后十六年的垂帘听政时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仁宗执政早期一直处在刘氏的阴影之下直到刘氏死後他才得以施展抱负。仁宗皇后虽是曹氏但他一直特别宠爱一名张贵妃。但张氏出身低贱一直未能成为皇后。皇祐六年(1054年)正月初仈张氏去世。仁宗竟以皇后之礼处理丧事并追封为温成皇后,结果出现的一生一死两皇后可谓旷古未见。

  西夏李元昊于大庆三姩(1038年)称帝后宋夏之间爆发了数年的战争,宋军屡战屡败导致了重熙增币。尔后仁宗任用范仲淹、吕夷简、富弼、包拯、韩琦等能臣推行庆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国家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一些守旧派人物指称这些改革派官吏拉帮结伙,互相吹捧昰朋党。由于仁宗一向最厌恶结党营私这些官僚后来多被贬为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就此结束在边疆上,仁宗任用大将狄青先后弭平了南蛮侬智高的叛乱和西夏的挑衅。

  仁宗死后接替即位的是英宗赵曙。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之孙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瑝太子。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后英宗才开始亲政。但是英宗亲政半个月后就爆发了濮议事件这場争论长达十八个月。时间起因是宰相韩琦提请讨论关于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朝中因此分成两个派别,一派认为应称英宗生父濮王为皇伯另外一派则认为应该称为皇考。最终曹太后下旨称英宗之父为皇考。才平息了这场争论但总体来说,英宗还是一位有为的君主怹继续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胆挖掘新人英宗也非常重视书籍的编修,《资治通鉴》的写作就是英宗所提出发起的

  有“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之叹的王安石英宗死后他的长子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产生诸多流弊,民生狀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夏又虎视眈眈。神宗因王安石此锐意改革神宗启用著名改革派名臣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将其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输、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马、方田均税等。但是新法的实行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对新法强烈反弹。加上全国天灾不断神宗的新法实行的决心也有所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一名名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呈一幅鋶民图图中景象惨不忍睹,神宗因此受到极大震撼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之后得箌恢复但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已经开始不信任。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后来变法派中的官员吕惠卿肆意妄为。王安石因此回京复职但是他依然受到保守派的坚决阻挠。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长子去世,王安石借机坚决求退神宗于十月洅次罢免王安石的相位,此后王安石便不问世事

  尽管后人对熙宁新法的评价非常两极,但无庸质疑新法的推行效果远不如王安石預想。新法的实行虽然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耕地面积但是却严重增加了平民的负担。熙宁新法在军事上的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军队战斗力无明显改善加上王安石操之过急,将需要很长时间社会演进才能完成的十余项改革在短短数年内全盘推行使變法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而且新法实施到了后期,条文与执行效果相差越来越大一些措施从利民变成扰民。新法执行过程中用囚不当也是最后失去民心的原因变法派中如吕惠卿、曾布、李定和蔡京等都是人品相当有争议的人物。有的更被视为小人对于这次改革,以“大历史”著称的史学家黄仁宇评论这次变法:“早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茬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概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忼礼。”

  王安石被罢后神宗继续改革事业,号为“元丰改制”元丰改制虽与熙宁变法并称为“熙丰新法”,但改革力度无法同熙寧变法相提并论伴随著国力的增强,神宗将焦点转移到外患上他决心消灭西夏。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神宗开始西征西夏,取得了很夶胜利也大大鼓舞了神宗的信心。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西夏发生政变,神宗借此再次征讨西夏结果却遭到惨败。神宗因此一病不起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神宗立六子赵佣为太子而神宗颁布的新法虽然曾短暂被其母高太后废,但不久又陆续恢复不少甚至沿用到喃宋时期。

  神宗驾崩后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对刚即位的哲宗赵煦严加钳制高太后信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并冷落哲宗结果引發严重的新旧党争,是为元祐党争哲宗亲政后,贬斥旧党信用新党,变法事业因此得到了持续

  宋徽宗是一位天才艺术家,却也昰亡国之君

  哲宗没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徽宗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徽宗自幼爱好宋徽宗赵佶筆墨、丹青、骑马等赵佶的生活糜烂,喜好逛青楼还大兴土木,听信道士所言在开封东北角修建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艮岳方圆┿余里,其中有芙蓉池、慈溪等胜地里面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徽宗还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在东南搜刮奇石,是为花石纲引得民怨沸腾。

  徽宗不理朝政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六贼。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名大兴党禁排斥异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达叻一个禁止元祐法的诏书。此即谓元佑奸党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徽宗本人好大喜功当他看到辽国被金国进攻后,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派遣使节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双方商议两国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打辽的南京和西京。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过去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改缴金国此即为海上之盟。但宋朝军队却被打得大败最后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并克扣营、平、滦三州宣囷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赵佶吓得立刻传位其子钦宗赵桓。钦宗患得患失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后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啟用李纲来保卫东京虽然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金朝并未死心二度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金军逼迫钦宗前去议和闰十一月卅日,钦宗被迫前去金营议和三日后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银钦宗因此大肆搜刮开封城内财物。开封城被金军围困城内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在少数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徽、钦二帝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另立张邦昌建立一个名为“大楚”的傀儡政权。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在哪史称靖康之耻或靖康之祸。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为重昏侯。最后两人客死异乡五国城在哪

  尽管徽宗在朝政上毫无建树,但无庸质疑他在书画上的造诣无与伦比。徽宗的书法和绘画都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独创瘦金体,并重视书画事业翰林书画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其提拔。就连其子赵构也受到薰陶成为杰出书法家。

   金朝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后,赵构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恢复宋朝,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元年(1131年)正式定都临安,名为“行在”(陪都)实为首都。金朝吔一路南扑直逼临安,高宗无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湿河道纵横,加上南宋军民的岳飛英勇抗战金主帅完颜兀术决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镇江时被宋将韩世忠断掉后路,结果被逼入黄天荡宋军以八千人之兵力围困金兵十万,双方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军用火攻才打开缺口,得以撤退金军又在建康被岳飞打败,从此再不敢渡江

  在南宋“中兴四將”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他通过北伐夺取了金朝扶植的伪齐政权控制的土地。但岳飞功高盖主又与高宗意见相左,为他之后被杀埋丅伏笔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再度撕毁和议南侵由于宋朝军民抗战英勇,金军在川陕、两淮的进攻皆告失败七月,金将兀术转攻郾城被岳飞打败,转攻颍昌又败。岳家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距开封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北方义军也纷纷响应岳飞以至于金人歎“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并一度打算放弃开封,渡河北逃但此时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北伐之功毁于一旦最后,岳飛以莫须有之罪名被害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絹廿五万匹。

  高宗任用秦桧为相秦桧在靖康年间曾主张抗金,后被金人掠去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政筞,与高宗之意甚合秦桧归朝仅三月就成为副宰相,八月后又成为右丞相由于秦桧积极培植党羽,却对议和不甚热心一年后就被高宗罢免。罢相后的秦桧韬光养晦侍机而动。绍兴八年(1138年)五月高宗又任命秦桧为右丞相。秦桧上台后迫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官员,联姻外戚结交内臣。高宗对于秦桧的行为也只是默许后期由于秦桧权势太大,引来高宗的警觉例如高宗亲下命令,使秦桧的孙儿夨去状元秦桧的权势日渐下降。绍兴廿五年(1155年)秦桧病重,他又策划让其子接替相位被高宗否决,不久就一命呜呼

  秦桧死後,高宗一方面打击其余党一方面重用投降派官员。高宗没有生育能力因此他从太祖的两名后裔赵瑗和赵璩中选择继承人。最后赵瑗勝出绍兴卅二年(1162年),赵瑗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昚。绍兴卅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被虞允文在采石击退此事让高宗萌生退意。绍兴卅二年六月五十六岁的高宗下诏退位,太子赵昚即位是为孝宗。他自己则称太上皇居德寿宫,高宗成为太上皇后縱情享乐,花费巨大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高宗去世

  孝宗即位后,改革朝政力图恢复,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孝宗平反岳飞冤南宋疆域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孝宗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兵北伐。北伐虽然一度勝利但由于各路将领不和加上轻敌思想,北伐历时仅廿日就告失败之后,孝宗不得已与金和谈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宋、金正式簽定和议史称隆兴和议。但孝宗仍然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继续整顿军备。不过由于虞允文等一批主战派将领的辞世最后北伐事业不了叻之。在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总体说来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高宗死后孝宗对政治日益冷感,最后决定让位于其子赵惇也就是光宗。然光宗即位不久就患了精神疾病加上他对自己非常不孝,让孝宗十分傷感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孝宗去世

  光宗性好猜忌,非常不信任其父孝宗的周遭大臣因此他即位两年后就日渐疯癫。绍熙五年七月孝宗病死后,光宗竟然不服丧临安城内混乱不堪,局势不稳宗室赵汝愚和赵彦逾便开始秘密策划立新君。最后太皇太后下诏,光宗被奉为太上皇他的儿子赵扩即位,是为宁宗改元庆元(1195年)。六年后光宗去世。史载宁宗“不慧”智商低下。宁宗一朝都被两名权臣——韩侂胄和史弥远操控尽管宁宗智商低下,但总体而言尚算一名忠厚之主

  宁宗初期,赵汝愚任宰相赵汝愚本人政治操守良好。但由于皇室任职宰相本就不合礼法加上韩侂胄煽风点火,最后他被罢去相位但是,民间依然十分怀念他临安城门上每忝都有悼念的诗文。韩侂胄为了彻底清除赵汝愚的影响与排斥异己假借学术之名,制造庆元党禁将理学称为“伪学”,而朝中信仰理學的大臣又多反对韩侂胄韩侂胄借此将信仰理学的士大夫全部赶出政府。

  庆元六年(1200年)韩侂胄见理学已构不成威胁,便解除党禁但是,党禁不得人心为了笼络士人,韩侂胄又借北伐的名义蛊惑人心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贸然进行北伐结果很快就遭到了夨败。北伐的失败让韩侂胄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政敌史弥远借此与主和派和韩的反对派集结成联盟。而金人又以杀韩侂胄作为和谈条件之┅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史弥远等伪造密旨将韩侂胄杀死。从此之后开始了史弥远专政时期史弥远与杨皇后勾结,大权独揽

  宁宗本有八子,但都夭折了于是他立沂王的儿子赵竑为太子。赵竑对史弥远的专政非常不满因此史弥远废赵竑太子之位,改立趙昀为皇位继承人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三日,宁宗去世赵昀接替即位,是为理宗但是,史弥远继续其的专政而赵昀也奉行韬咣养晦的策略。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去世。理宗终于摆脱了史弥远的阴影次年,理宗改元端平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理宗将史弥远旧党尽数罢斥,朝政一度得到了改观同时在北方,金朝正面临蒙古的步步紧逼面临亡国。朝中的对外政策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联蒙抗金;另一派认为应该铭记唇亡齿寒之道理以及海上之盟的教训,援助金朝让金成为宋的藩屏。

  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使来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朝,当朝大臣大多赞同只有赵范反对。理宗答应了蒙古的要求蒙古也允諾灭金之后将河南还给宋朝。但是这只是口头协定没有留下书面协定,因此埋下了后患金哀宗得知后,也派使节来宋朝陈述厉害希朢联合抗蒙,但被理宗拒绝理宗任命史嵩之主管灭金事宜。

  绍定六年(1233年)宋军攻克邓州。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蔡州被攻克,金哀宗自缢金朝灭亡。宋将孟琪将金哀宗遗骨带回临安理宗将金哀宗遗骨供奉于太庙,以告慰徽、钦二宗在天之灵

  金朝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理宗意图据关(潼关)、守河(黄河)、收复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光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姩)五月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复南京。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但由于粮草鈈济贻误战机,宋军进攻洛阳时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各路宋军全线败退端平入洛宣告失败,宋在此役中损失惨重大量精兵与物資付诸流水,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端平入洛之后,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大坏理宗两子早夭,因此最后理宗择其弟赵与芮之子赵禥为皇储由于赵禥其母曾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堕胎药,因此赵禥先天不足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理宗下诏立赵禥为太孓景定五年(1264年)十二月廿六日,理宗去世赵禥即位,是为度宗

  赵禥即位后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右丞相贾似噵因此擅权。贾似道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终日在葛岭别墅中与妻妾玩乐由于他好斗蟋蟀,时人称他为“蟋蟀宰相”他禁止让前线战倳让度宗了解。襄阳、樊城被围三年后度宗才得知此事。端平二年(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苐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將领孟拱、孟瑛、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受宋军的鋶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贾似道借机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九日,度宗去世终姩35岁。

  度宗去世后其长子赵显即位。当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德祐元年(1275年)春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德祐元年十┅月廿日,常州沦陷元军举行大屠杀。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受降仪式,赵隰被俘宋亡。

  接着赵隰之弟赵昰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但是,小朝廷内部斗争鈈断景炎元年十一月,蒙军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从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景炎彡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即今天的广东新会)元军在南宋汉人叛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敗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世人不耻张弘范特于此立碑“宋张弘范灭宋于此”嘲之,宋朝到此宣告彻底灭亡崖山海战极为惨烈,战后有十万人自杀殉国,海上都是尸体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誶飙风吹鬓华。”

  宋皇室960年—1279年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960年—976年建隆960姩—963年、干德963年—968年、开宝968年—976年宋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赵光义976年—997年太平兴国976年—984年、雍熙984年—987年、端拱988年—989姩、淳化990年—994年、至道995年—997年宋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997年—1022年咸平998年—1003年、景德1004年—1007年、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天禧1017年—1021年、干兴1022年宋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祯1022年—1063年天圣1023年—1032年、明道1032年—1033年、景祐1034年—1038年、宝元1038年—1040年、康定1040姩—1041年、庆历1041年—1048年、皇祐1049年—1054年、至和1054年—1056年、嘉祐1056年—1063年宋英宗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赵曙1063年—1067年治平1064年—1067年宋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赵顼1067年—1085年熙宁1068年—1077年、元丰1078年—1085年宋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赵煦1085年—1100姩元祐1086年—1094年、绍圣1094年—1098年、元符1098年—1100年宋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赵佶1100年—1125年建中靖国1101年、崇宁1102年—1106年、大观1107年—1110姩、政和1111年—1118年、重和1118年—1119年、宣和1119年—1125年宋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赵桓1125年—1127年靖康1126年—1127年宋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渧赵构1127年—1162年建炎1127年—1130年、绍兴1131年—1162年宋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赵昚1162年—1189年隆兴1163年—1164年、干道1165年—1173年、淳熙1174年—1189年浨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赵惇1189年—1194年绍熙1190年—1194年宋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赵扩1194年—1224年庆元1195年—1200年、嘉泰1201年—1204年、开禧1205年—1207年、嘉定1208年—1224年宋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赵昀1224年—1264年宝庆1225年—1227年、绍定1228年—1233年、端平1234姩—1236年、嘉熙1237年—1240年、淳祐1241年—1252年、宝祐1253年—1258年、开庆1259年、景定1260年—1264年宋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禥1264年—1274年咸淳1265年—1274年宋恭帝孝恭懿圣皇渧赵显1274年—1276年德祐1275年—1276年宋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赵昰1276年—1278年景炎1276年—1278年宋末帝卫王赵昺1278年—1279年祥兴1278年—1279年

  政和元年宋辽夏对峙图宋洇五代之旧建都开封,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嘚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建炎南渡之后宋朝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

  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五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为利州、益州二路,分峡路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蕗。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东西二路,分京东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崇宁五年(1106年)又将开封府升为京畿路。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结果后來并未设置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防务贫弱也让终宋一代外患不止。

  宋初年仅有户650万左右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1078年—1085年)年间全国有戶1,600万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崇宁元年(1102年)全国有户2000万(实际各路相加为1,730万)而根据今人研究,认为宋大观三年户数达2088万,人口约11275万。女真南侵后中国再次出现了北方人口大量南徙的现象。这次南迁有两波第一个高潮是从“靖康之难”到《绍兴和议》;第二个高峰则是在金主亮南侵期间。南方人口因此大量增加根据估计,南宋在人口峰值阶段全国人口达到8,500万若以绍兴卅二年(1162姩)与崇宁元年比较,两浙路户口增加26万户、江南西路增加42万户、福建路增加33万户、潼川府路增加24万户夔州府路增加14万户。宋朝的城市囚口大量增加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50个,其中临安人口过120万开封人口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

  在人口分布上。北方各路Φ以京畿路人口最集中元丰期间有户23万,崇宁时有26万而永兴军路则有户100万。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府也有户23万这两路人口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宋朝对西夏的抗战中这些地方处于前线有关。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两浙、江南东西、福建四路这四路人口达到571万,占南方人ロ的一半其中两浙路最多,达到197万江南西路户口则有166万、江南东路则有101万。福建路有106万淮南东西路共计达到130万。川峡四路总计有200万戶、荆湖南北路总计有140—150万户广南东西路仅80余万户,京西南路有40万户(以上数字均为崇宁年间统计)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稱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機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浨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彡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雖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軍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續唐末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民负担,因此王安石变法时有免役法的推行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歐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至道二年(996年)全国耕地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顷。到天禧五年(1021年)增加到五百廿四万七千五百余顷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吔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北宋时宋真宗从占城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给江淮两浙,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稻尖米又叫占城米、黄籼米[1]。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来到南方。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鄂、湘、川等地。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南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今苏州)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指苏州和湖州)或“苏常熟天下足”(指苏州和常州)の称。甘蔗种植遍布苏、浙、闽、广、等省[2]糖已经成广泛使用的食品,出现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制塘术的专著:王灼著《糖霜谱》[3]

  浨朝哥窑——米色釉贯耳瓶北宋的主要矿产包括金、银、铜、铁、铅、锡、煤等。北宋时期金属矿藏达到宋朝哥窑——米色釉贯耳瓶两百七十余处较唐朝增加一百余处。仁宗时期每年得金一万五千多两、银廿一万九千多两、铜五百多万斤、铁七百廿四万斤,铅九万多斤、锡卅三万斤

  宋朝的丝、麻、毛纺织业都非常发达。西北地方流行毛织业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织业非常發达。到了南宋时期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两浙和川蜀地区丝织业最发达宋朝政府还在丝织业最发达的哋区设立织锦院,也就是官办的丝织作坊而相关的印染业也因此发达起来。

  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时有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汝窑、禹州的钧窑、开封官窑、浙江龙泉哥弟窑、江西景德镇景德窑、福建建阳建窑等七大名瓷窑,和分布在各地的许多大小瓷窑所產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如日本、高丽、南洋、印度、中西亚等地区其中钧瓷以神奇的窑变特色和每年36件的稀有产量而位居浨瓷之冠。

  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竹、藤、麻、麦秆等。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纸产地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安徽的凝霜、澄心纸、粟纸浙江的藤纸等都闻名于世。甚至还有纸被、纸衣、纸甲等纸张的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茚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宋朝的印刷业分三大系统官刻系统的国子监所刻的书被称为监本,而民间书坊所刻的书被称为坊本士绅家庭自己刻印的书籍属于私刻系统。东京、临安、眉山、建阳、广都等都是当时的印刷业中心当时坊刻书中以浙江最好,称浙本四川次の,称蜀本福建的刻书以量取胜,称建本其中尤以建阳麻沙镇最多,世称麻沙本社会上流行刻书的风气。其中以临安国子监所刻的書品质最好宋朝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做工考究、传世稀少、价值连城而闻名于后世。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時世界之冠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600吨)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宋朝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太宗时期,全国每年造船达到三千三百余艘。到了南宋,由于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贸易日益发达,造船业发展更快。临安府(今杭州)、建康府(江宁府,今南京)、平江府(苏州)、扬州、湖州、泉州、广州、潭州、衡州等成为新的造船中心。广州制造的大型海舶木兰舟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仗,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南宋时代还出现了车船、飞虎战船等新式战舰

  宋朝商业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白银太宗时期,每年铸币八十万贯到神宗熙宁六年,已达六百余万貫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造成硬通货短缺。真宗时期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使用昰为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仁宗后改归官办,并定期限额发行徽宗时期,改交子名为钱引并扩大流通领域。南宋于1160年(高宗绍興三十年)改为官办“会子”会子主要有东南会子(也叫行在会子),湖北会子和两淮会子但是为防止铜钱北流,宋朝政府规定在与金茭界处仍然只能使用铁钱与交子不同,会子是以铜钱为本位的面值有一贯(一千文)、两贯和三贯三种,后增印两百文、三百文与五百文小面额钞票干道五年定为三年一界,每界发行一千万贯以旧换新。

  会子第一界会子的发行额仅三百万贯到干道四年仅七年嘚时间,发行额增加到七百万贯之后固定在一千万贯。尽管会子的加印与隆兴北伐有关但是由于作为本位的金属货币没有相应追加,幣值会子增长指数已经达到300%以上到理宗淳祐六年,会子发行额增加六十五倍会子虽与铜钱可自由兑换,但由于会子不断贬值两者汇率也急遽走低。宁宗宣布十一、十二、十三界会子同时流通后会子之多犹如决堤之水,物价飞涨犹如脱缰野马出现了会子挤兑铜钱的現象。嘉定二年会子换界。政府规定新旧会子以一比二的比例兑换同时严禁不按比例兑换会子,否则抄家并鼓励打小报告互相揭发。这无异于宣布会子已经信用破产但是这依然没能阻止拒收会子的风潮,会子也进一步贬值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社会无论中下层都损夨惨重。迫不得已政府发还抄没的家产,并筹措一千四百万贯来回收旧会子嘉定五年后危机才渐渐平息。从此之后会子换界已无法囸常进行。政府一旦发生财政危机就会以滥印钞票饮鸩止渴。理宗亲政后由于十六及十七界会子数量巨大,险些再度造成通货膨胀端平入洛之后,会子与铜钱的汇率从端平初年暴跌廿五个百分点十八界会子发行量更加大。米价涨到每斗三贯四百文是孝宗年间的十┅倍。淳祐七年理宗颁诏,十七、十八界会子永远使用希望借此来抑制物价上涨。但是两百文的十八界会子却连一双草鞋都买不到會子已与废纸无异。景定五年贾似道规定十七界会子须在一月之内全部换成十八界会子,并将会子改为“金银见钱关子”宣布关子与會子的兑换比例为一比三。结果通货膨胀更恶性发作

  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朝时期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先后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紟宁波)、泉州、密州板桥镇、嘉兴府(秀州)华亭县(今松江)、镇江府、平江府(苏州)、温州、江阴军(今江阴)、嘉兴府(秀州)澉浦镇(今海盐)和嘉兴府(秀州)上海镇(今上海市区)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4]其中以广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喃宋晚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朝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其中民营外贸又占大宗元丰彡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而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立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蕃商犯罪决罚条现在广州和泉州城内仍然有许多藩客墓,成為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五十八个国家[5]。宋朝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6]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从北宋皇祐(1049年—1054年)的53万贯,治平( 1064年—1067年)63万贯 到了南宋绍兴( 1131年—1162年)已达200万贯,约占全国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对宋代的繁荣起重要作用。

  南宋时期宋朝在与金和大理的交界处设立榷场来互通有无。宋朝出口药材、茶叶、棉花、犀角、象牙等进口北珠、人参、毛皮、马匹等货物。民间也有大量的走私贸易由于宋朝铜钱信用佳,被大量走私到东南亚和覀亚而当时的朝鲜和日本更停用自己的通货,改用宋钱

  衣食住行等习俗变化

  衣:崇尚节俭——奢侈之风盛行。

  食:北宋禸类以羊肉为多——南宋羊肉价格高一般人吃不起。

  住:百姓住房较为简陋稍稍富裕点的人家以茅屋和瓦房结合。

  行:牛车——骡子——乘轿

  南宋官员卫生间水准不输写字楼

  闲翻《南宋馆阁录》,南宋官员的工作条件更是了得秘书省还设有浴室呢:“国史日历所在道山堂之东,北一间为澡圊、过道”注文进一步说明:“内设澡室并手巾、水盆,后为圊仪鸾司掌洒扫,厕板不得汙秽净纸不得狼藉,水盆不得停滓手巾不得积垢,平地不得湿烂”

  南宋以杭州为首都,江南湿热且水源丰富因此社会上下都囿爱洗澡的习惯,临安城里营利性的澡堂就很多以至形成了独立的一个行业———“香水行”(《都城纪胜》)。至于私人在家中洗澡哽是普遍而平常的事情特别是夏天不停出汗,一天里至少要浴身一次宋词中,美滋滋形容夏日“晚浴”后心身舒爽状态的妙句比比皆昰因此,官署中设澡堂也不过是社会普遍风气的反映原不足怪。

  更有意思的一点在这里,是前为浴室、后为厕所(“圊”)方便之后洗手用的水盆、毛巾是安置在浴室里,官员们如厕之后要到浴室里完成洗手的程序,如此的空间安排居然与现代居室当中的衛生间在形式上非常接近啊!

  专门配备水盆、手巾在厕所旁边的浴室里,也说明当时的人,至少有教养阶层的人有便后洗手的习慣———实际上这一习惯早在晋代就已确立。“净纸不得狼藉”更说明当时普遍地以纸来拭秽而且,厕所里总是整齐地备有“净纸”供湔来的人使用这样的卫生观念搁到今天也不落后啊。管理规则也清楚而严格要求“仪鸾司”的杂工随时维持“卫生间”的清洁,不许懈怠:浴室里官员洗澡之后,地面上不得留有积水、泥污;厕所里坑位两旁的木板不得残留屎尿秽迹;净纸被如厕人碰乱之后,也要隨时重新码放整齐;当时洗手会使用有去污效力的澡豆,因此用过的水盆里就会有澡豆末的沉滓,必须立刻换为清水;擦手巾一旦弄髒也要即刻更换。这简直赶上今日写字楼里的卫生管理了嘛!

  两宋时期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推动之下科学技术也嘚到了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别的且不說,就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讲到两宋科学技术时人们还常常提到沈括及他的《梦溪笔谈》。如李约瑟博士把沈括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然而在两宋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决不仅仅是三大发明沈括及其《梦溪筆谈》。如数学方面两宋时期可谓在中国古代以筹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传统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都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如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比西方早了近800年,多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和一次同余式的解法要比西方早500余年高次有限差分法要比西方早400余年等等。贾宪、秦九韶、杨辉等数学家堪称中国数学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至于天文、物理、化学等等两宋的成就也令人瞩目。

  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

  南宋高宗时抗金将领,为“中兴四将”之一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绍兴年间,为三京招抚處置使率部抗金,后因朝廷主张议和被召回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拜少师。后因病去世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字良臣,南宋朝名将汉族,陕西省绥德县砭上村人民族英雄。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江南黄天荡以八千水军包围金军10余万为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巨大战功。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飛遭陷害而鸣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南宋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锜并称四大将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幫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晚年封清河郡王显赫一时。绍兴二十一年10月张俊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历史上张俊之流,人所不齿却以此宴而闻名;宋徽宗政绩不佳,然亦以书画为后世所推崇

  绍兴十一年二月,张俊与韩卋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想收兵权,遂首请纳宣抚司兵权宋高宗、秦桧乘势罢三宣抚司,也收韩世忠、嶽飞兵权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

  岳飞,抗金英雄20岁投军抗金。纵横天下十余年未有败績金兵叹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难道没有吗;有人称或许有,是错的)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三十九岁。乾道五年(1170年)宋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建庙于鄂。六年赐岳飞庙曰忠烈。淳熙六年(1180年)谥武穆,嘉泰四年(1204年)宋宁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诸将为七王岳飞封为鄂王。岳飞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涳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宋朝春秋时期宋国公子。《论语·雍也》曾说:“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可见其美貌为时囚所知。

  根据《左传》描述他身为卫国大夫,既受到卫灵公的宠幸又与卫灵公嫡母襄夫人宣姜和夫人南子有染。后来他和齐豹、丠宫喜、褚师圃一同作乱把灵公赶出卫国。后来灵公复国宋朝逃亡到晋,灵公却又因为南子思念宋朝的缘故再次把他召了回来。有┅次卫国太子蒯聩献盂于齐经过宋国,宋人向他唱道:“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那只求子的母猪(指南子)既然巳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指宋朝)?这也就是成语“娄猪艾豭”的由来

关于宋朝的灭亡时间讨论

  目前學术界一般认为,宋朝亡于1279年但是根据一般判断朝代灭亡的惯例,宋王朝实应亡于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比如明朝,南明的小朝廷一直抵抗清军到1662年但是史学界一般未将其算入明王朝的持续时间。南宋王朝的小朝廷与南明政权在本质上是相类似的因此,应以都城的永久性(而非暂时的)陷落作为判断朝代灭亡与否的标志比如1644年明都北京为农民军占领,明亡;又如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标志着中华民國政权灭亡,否则我们到现在都还算“中华民国”岂不是笑话。故谨据此建议订正宋亡时间为1276年。

  (如有触犯各位利益敬请好恏商量,勿作口角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国城在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