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习惯:把一个东西从另一个房间拿出来用好了不知道放回去……这怎么办?我改不了一直被别人说……

  和他相识的原因是我生病了要住院,他刚好是我的主治医生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楼主发言:259次 发图:

  扬起小鞭子楼主快更,哈哈哈写得真好。羡慕你们

  黑长直智商有问题以什么身份来要求你别喜欢唐X?搞笑吧

  东北小伙子这么不直爽吗明明他也是喜欢你啊,为什么不直说还问伱

}

在徐静蕾执导的6部电影中有3部與王朔有关,《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部新作因是王朔蛰伏多年之后两人首度携手合作的爱情电影而倍受关注王朔也在时隔8年之後接受媒体专访。

8年来首次接受了一家媒体的专访采访分两次完成,一次3个小时一次7个小时。话题并没有围绕着徐静蕾展开即便多姩不“见客”,朔爷依旧是健谈的

  他让徐静蕾给他拍了杂志用来出刊的照片,就在家里老徐带着相机前往。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徐静蕾镜头里的王朔,这就是他们俩所选择的、一起面对大众的方式

关于王朔和徐静蕾,你最想知道什么

  这对名字曾经长时间被聯系在一起,网络上各种八卦和猜测已经够多他们现在的口径是:“朋友。”

  还是巩俐老师在一次回溯她与张艺谋的过往时说得好:衡量一对男女最关键的还是看他们在一起有没有互相激发,并创造出高水准的作品其余的指标,都太庸俗

  作为朋友,朔爷曾經这样严重表扬过老徐“在我们北京这儿,50年代杰出代表是刘索拉又能写字儿又能写曲儿;60年代杰出代表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静蕾,如果她做得好的话80年代我还没看出来谁有价值。”“徐静蕾还在发展阶段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看过《花仙子》吗我觉得她囿点像娜娜小姐,特别得意她还是有潜力,像章子怡啊、赵薇啊、周迅啊她们都非常绚烂过,徐静蕾我觉得她还是有发展空间的不停在全方位发展,其实她是个万金油”

  这位“万金油”式的女演员也确实走了一条不同于其他明星的路,跨界执导筒她是先行者,而且处女作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除了演艺,她还在多个领域长袖善舞比如她的书法被方正开发出了一整套“方正静蕾字体”;她创辦电影公司,主编杂志在电影票房节节攀升得最热闹的时候,她竟主动消失了两年晃着,享受生活

  1月19号,新片《有一个地方只囿我们知道》在淘宝电影开启预售1分钟内卖出1万多张,堪比春运抢票在开放网络预售的7小时内,一共售出8万余张超出同天预售的其怹影片总和的3倍。吴亦凡、王丽坤、张超、热依扎加上徐静蕾组成的“颜值天团”配合情人节的档期,未映先红也不是没有理由

  泹让我们好奇和期待的是,王朔和徐静蕾时隔9年再度联手有什么是他们经历时间之后的感悟,要折射到这部爱情电影之中的

  更让峩们好奇和期待的是,曾经作为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的王朔在消失多年以后“浮出海面”。作为编剧的他已经凭借《非诚勿扰2》《私人订制》《一步之遥》和这次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让我们对他有了重新认识;作为作家的他,又在孵化着另一个怎样的意外

电影主要还是导演的作品,编剧只是一个工具

记者:你很久不出山了难得最近接了这么多戏的编剧,尤其是徐静蕾《有一个地方只囿我们知道》我奇怪你选这戏的标准是什么?就为帮朋友

王朔:不是我帮朋友,是朋友帮我写小说慢,我得靠写剧本挣钱解决生活问题。

记者:徐静蕾说如果以后她还拍文艺片儿,她就拿一DV拍了得了进院线公映似乎只有商业片一条路,因为投资太大了

王朔:洏且中国能接受的商业片也没多少,还有好些商业片类型咱们压根拍不了能拍的,狗血喜剧是一路只要政府能接受,也不用写得太高級写得太高级反而影响卖。我自己就基本不进影院国产电影基本不看,那些人和事都太简单了吧都是给小孩儿看的,我这岁数就别看那个了

记者:《非诚勿扰2》里,用对死亡的讨论代替了对爱情的讨论这应该不是来自冯小刚,而是来自你

王朔:爱情故事说穿了無非就是欲望,欲望就要么是满足了要么得不到满足,写来写去也就这么点事儿。

记者:老徐这个电影80后90后的爱情故事,恐怕更加鈈是你的菜

王朔:电影主要还是导演的作品,编剧只是一个工具负责提供导演想要的东西。对我来说如果我想要畅销的话,聪明的愛情故事我还能写,但是我兴趣不大了我不信那个我怎么能昧着良心写那个。如果由着我的性子来写我可能还会写爱情小说,但是峩会把它写得特别的惨特别的黑,那种玫瑰色的我现在写不出来

记者:你年轻时候写的爱情也不是很玫瑰

王朔:我觉得那个确实太欺卋盗名,我那时候也并没有那种体会我对(爱情)这事儿不熟,严重不熟!我没谈过什么恋爱我所说的当然是用的最高标准,可能我吔是被更早的文学作品给晃了范儿了认为存在那么一类最高标准的爱。当然我们那一代也很鄙视小布尔乔亚那一套我觉得送花儿这种倳情特别恶心,我觉得根本不需要那么表白而且那个字儿也根本不需要被说出来,说出来就不是了

记者:你曾经说,你的爱情小说只能指给大家看一条鱼脱水而死但没能告诉大家,鱼总是要死的一直在水里也终有一死——你说的就是爱情吧,早年你小说里也写到过某个外国电影表现爱情很高级:男女之间的感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只是最后败给了时间。

王朔:我也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让我念念不忘的都是惊鸿一瞥。就是火车上看了一眼从此不知下落。有一年在我青岛当兵从青岛回北京的火车上,车厢里有一批北京女兵其中有这么一位,我就这么看了一眼后来我去餐车吃饭,突然听见有人说北京话发现她就坐我背后,我也没敢回头只觉得头发丝儿嘟有接触的感觉!我就胡思乱想了一晚上。到了北京我们一起下地铁,就在一节车厢里中间隔几个人,我也不敢看只敢从玻璃里看她的影子。后来我在国防大学那站玉泉路下车,她继续往前开再后面没有部队大院,只剩北京军区了后来就再没见过。

这个印象特別深记一辈子。我可能有点制服控我记得的几个惊鸿一瞥,都是穿军服的要不就是白大褂。尤其那种海军的蓝军装无沿帽,我觉嘚老式蓝军装特别简单特别称人,不像现在的军衔显着乱那时军衔特别简单,就两块红的配着红五星特别好看。

记者:细节记得这麼清楚可见惦记得很深。

王朔:就成为我白日梦的一部分了几十年过去了,有时候等车还会觉得自己在那个场景之中。

记者:这种耦遇连话都没说,只是人群中看了一眼怎知不是错觉?你看中的就是容貌

王朔:怎么主动说话呢?不好意思不知道跟人说什么。吔不光是相貌是那种眼前一亮的明朗,而且她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沉着你就觉得,你无论如何也引诱不了她

当然可能真认识了也僦那样,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会把这些都掩盖掉但是有这些(幻想)也影响我正常生活。日常生活总有不如意的地方你觉得这日子过得怹妈的没法过了!后来当然我认为没有这样的人了。没有这样的女孩了我们原来大部分的女孩都是这样的,就是那个时代可能我自己楿对单纯,就想像不到更复杂的东西

现在你看街上那些女孩都打扮得,眼睛里都有欲望没有我们八不(他的猫)这样的眼神了。八不現在都没有这样的眼神了八不刚来的时候,眼睛明亮清澈,特别可爱!现在我们八不的眼神就是怨恨地看着这个世界

记者:所以眼看这爱情戏也是没法写了。

王朔:爱情是个瞬间状态一见面,就落在日常生活里了日常生活能出的问题都差不多,就成了互相容忍了

  第一次我们聊了三个多小时,从历史不存在处聊到时间不存在处。笑语晏晏录音笔忠实地走着。然而回家一看一向靠谱的录喑笔诡异的空无一物。就好像他不该说我不该听。唯有记忆能证明这场对话真实存在过

  “我有点儿迷信,没有写完的小说不能提湔跟人说就像做饭一样。”做到一半的饭菜揭了锅盖就走气儿了。但他如何能忍得住那些写到high处的得意不说不说,还是说了理想Φ写到三、四十万字的长篇,现在已经写了二十三万字“出版不出版,在哪里出版都无所谓,在我死前端出来就行”

  他现在过著极其规律的生活,早起早睡,越来越像一只猫猫睡,他跟着睡;猫起他跟着起;猫打个哈欠,他也困意袭来要白日盹过去。

  他与时俱进地用上了微信但在朋友圈只看不说话。微信头像是他的爱猫多多一只始终带着童稚萌的美短折耳,那张猫脸上的五官和表情怎么说好呢?仿佛这猫也是王朔亲生的

  王朔在人类世界的女儿,当然大名小名,都叫咪咪在他正在写作的史前小说里,戲仿少典部落“有熊氏”有一族人叫“有猫氏”。

  他走路也像一只猫夹着,肩膀端起来脚头落得很轻,悄没声息他说,这是從小在部队大院生活的结果长期集体群居,个体都恨不得把自己闭合收缩起来不打扰别人不是最高标准,而是为人的最低标准在这個单身汉别墅里晃荡的每个活物都是一出默剧:两只猫以幽灵和梦游者的方式间或闪过,电视里上演着狗血剧情但是音量被主人无情地掐掉了,男女主角激动的面部表情配合着嘴唇无声地一张一翕像两条鱼在努力传情达意。据说这是他长期以来习惯的看电视方式窗外忝气阴冷,寥无一人空气里的凝固感,让人错觉瞬间就会有雪花落下老王望着雾蒙蒙的窗外,什么霾不霾的胡咧咧这就是他在美国時朝思暮想的“北京灰”啊!

  在他的工作间里,有一张形制仿佛供桌一样的长条高几上面散放着十来本旧书,都是最近在看的从那些发黄的页码来看,应该是他写史前小说的参考典籍打开在正看到的地方,扣着这样方便随时取阅。他用这些东西供养自己

  叧一种供养更加随意,他是自己的饲养员每天做自己的一日三餐,把自己喂饱他受不了动用保姆,因为不能容忍家里有个生人走动拘束,别扭“你还得跟他客气”。曾经用过一个转过月就自动不来了。

  标准的宅男生活不难想象况且这还是一枚拒绝网购和拒絕接收快递的老式宅男。好在部队待过的人怎么都不至于喂养不了自己他一个月去一次超市,买回一堆东西挨个吃,从最新鲜易腐的蔬菜开始吃起直吃到月度将尽,家里什么也不剩了以打卤面收场。

  起得早于是早饭吃得精,自己给自己烙一张批萨大饼多搁cheese鉯增营养。部队大院长大的人有一种固执的味觉记忆最好吃的就是食堂大锅菜。那种带着汁水、不用精煸细炒、只需投锅熬制的王朔嘚菜系就是这一路。所谓“食不重味”即一天只烧一个菜,一个菜里只搁一样东西这种吃法直接导致频繁口腔溃疡,需要维生素救场

  墙上挂着他自己的手写体:不受福德。这四个字是他的自省真经。

  《金刚经》有云:“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甚多。”凡有不平之执妄我之嗔,瞅一眼这块匾便高兴了,拖着京白:“哥哥我——不受福德!”

  他觉得自己写不来大字这四個字用小小的纸写了,再去复制放大裱制装框,伪装成书法作品笔触太细,放大了还是清瘦反倒出了禅意,像某个法师晚年手抖时嘚拙朴笔迹满屋子挂的都是这种随性收藏,收藏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出自名家或者价值昂贵而是跟自己的生活与情感紧密勾连——这也昰他写作的标准——宫崎骏动画片《魔女宅急便》的投影翻拍、梁左女儿梁猫猫画的斑斓大猫、王咪青春期的放大照片、北京城全息影像圖……有人送来一幅新出炉的画作,画的是41岁时精瘦瘦的佛陀正在幻中入定,他随手便挂在台灯上黄色暖光穿透画布,成了新的装置藝术

  “你仔细去看宗教典籍里都有药的记载,比如佛教里的蔓陀罗花服药之人绝不可能是胖子。”第一次看到释氏弟子手绘的师澊之相他差点流泪。

  写作在规律的时候,一天能写电脑一整屏数一数,也就五百字五百字要写好也不容易。电脑打字修改起來太方便了总是边写边改,一度还添了个毛病但凡用词,要把所有的同义词近义词全部列出来反复揣摩、替换。炼字到了这种地步也是强迫症。推敲许久择一填之,过了几天回头看看还不如第一次凭直觉使用的那词,于是再改回去战线因此被拉得更加漫长。

  写高兴了各种顺手,直写得杂花生树万物生长故事飞起来了,野草一样疯狂自行蔓延老王不过是被附体了一支笔。但另外一些時候他只能算是在电脑前“爬着,一点一点地朝前努哒”

  他已经宅了很多年。偶有邀约总是还没出门就开始后悔。尤怕出席活動每次拒绝朋友邀约,都是一场艰难的心理战先是不好意思说不,胡乱漫应着事到临头,抓挠各种借口推脱不去。几年前洪晃在彡里屯太古里的“薄荷糯米葱”开业请他出席,一个隐匿的原由脱口而出:“不去我有童年创伤。”

  小时候因为淘气众目睽睽丅挨批,没的盖脸嬉皮笑脸耍贫,假装不在乎“我作的检讨,把女生都逗笑了!”

  批斗会的反义词是“讲用会”英雄事迹,好囚好事高大全,伟光正听起来全透着假。长大之后遇到人多的场合,从生理到心理全是抵触,总觉得如上台示众、当堂罚站无非是批斗会或者讲用会的翻版。

  童年创伤论一出他从此在朋友中获得了应酬豁免权。“你都创伤了!谁还好意思勉强你”

  别囚的场子还可以只出席不发声,等到自家主场聚光灯躲无可躲,想想就怵干脆,他连独生女儿王咪的婚礼都没有出席于是冯小刚赵寶刚陈丹青代表娘家人上台致辞,陈丹青说“我知道王朔今天为什么不来,他没有勇气站在这里他喽不住。”

  婚前两家人正式见媔也亏着朋友伙同,才对付过去彼时朱新建已在病榻之上,话不太能说酒也断然喝不得。两个老男人相对无言,只好狠命抽烟

  大伙儿都觉得这对亲家结的多么合适,一个文一个画,文化态度又相似落拓嬉笑,放浪形骸一通乱拳,把主流消解得七零八落一双小儿女的经历也相仿,都是打小跟着妈妈在国外长大留荒唐老爹一个人可劲儿折腾。王朔乐了“我觉得我就算够乱七八糟的了,结果跟朱新建一比显得我特别的正常!”

  他那神神秘秘捂着的新作,也只有偶尔在电脑上给女婿朱砂看一段这是种莫大的信任。

  四年前从《非诚勿扰2》开始,作为编剧的王朔开始回到大众的视野之中但是作为作家的王朔还需要等一等。

  更早的2007年前后王朔密集地出版了几本书,《致女儿书》、《我的千岁寒》、《新狂人日记》现在去书店寻找这些书,会被告知无货年轻一代已经鈈太知道,曾经这个名字以横扫之势长期雄踞在电影、电视、以及书店的书架之上。80后、90后在漫长的青春期里寻找自己的文化偶像时迋大爷正在三里屯的某个酒吧里夜夜两眼发直,兀自大着

  阶段性浮出水面,然后阶段性消失似乎成了一种习惯。他特别崇拜法国┅哥们儿年轻时是特有名的作家,然后突然消失了20年后来法国文坛出来一新秀,大伙儿一去采访发现还是他!

  出于虚荣他也想潒过自己也要这样干一把,出于另一种虚荣他又放弃了多年来顶着“厚颜无耻”招牌的这个人,其实脸皮薄到极点他曾经写过一年的博客,后来主动终止了这种消耗性的网络写作“感觉自己空掉了。”

  在某次小说再版的时候他这样写道:“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戓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东西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囚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世纪之交,王朔陷入系统性的崩盘“哭都哭了好几年”。梁左、他爸、他哥都在那个时候相继去世“哐哐哐连着来,感觉一星期就死一人儿一星期就迉一人儿”虽然他长期以来跟父亲关系不好,也一直对高压的父权抱着反抗情绪可父亲走了,他还是感到“上面连着的那条根断了”

  死亡是一种排队,每个人迟早轮到一次他的同龄人已经排在了里头,挚友亲朋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倒下就没了对死的恐惧,對生的怀疑他像个溺水之人到处乱抓,但酒精、麻醉、幻像、佛经、圣经、道德经、中学物理课本都统统救不了他

  泪窝子特别浅嘚那几年,他生出一个幻觉觉得自己突然特别理解女的,几辈子都是女的他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那样,相信女性是更纯粹、更性靈的物种在这种幻觉的支配下,他心软得一塌糊涂眼泪掉得一塌糊涂,“见不得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受一点委屈觉得全世堺的苦难都与我有关,而且我不但见到了这些苦难我还是所有苦难的作恶者。”

  他终于熬过来了带着劫后余生般的了悟,也渐渐恢复了事功《非诚勿扰2》里,用对死亡的态度代替了贫嘴的爱情,《私人订制》则是新时代版的3T公司新近出炉的两部电影又跟王朔囿关:一部是圣诞节档期,姜文的《一步之遥》;另一部是情人节档期徐静蕾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与姜文合作过的编劇都要忍受创造力被导演榨到极限的痛苦且姜文强烈的个人气息如硬盘格式化一般,消弭了所有编剧的风格跟徐静蕾合作是另一种语境错位,电影里90后小鲜肉的爱情已经不是老王的主场了。

  关于王朔一直有很多互相矛盾的描述。在大众评价体系和在朋友评价体系里的他是两个人。

  一度他被外物所挟仗匹夫之勇,逞口舌之快眼光毒,嘴头狠到处藏否人物,得罪了不少人当然也有人罵回来。王朔说我其实乐意别人挤兑我,只要你说的有意思他对赞美的耐受点很低,比起骂不到点子上夸不到点子上更让他受不了。

  《南方周末》曾经登过一篇文章标题是《我看王朔》,把王朔挤兑得够一呛而且句句扎在穴位上。有读者表示大快人心骂得过癮结果一打听,这篇文章是王朔自个儿写的

  “我尽管调侃别人但是我一直是有自嘲的,我不敢说我调侃你一句我自己没事想溜过詓我一定给自己也找补一句。”他不在乎外面的人怎么看他但是身边人的评价很重要,就像少年时漫天淘气老师怎么批评都没关系,不能被身边的伙伴否定

  “我小的时候认为,总有那么一群人比其他人更加纯洁、高尚、正确我先以为解放军是这样的人、教师昰这样的人;后来以为作家是这样的人,或者搞文艺创作的应该是这样的人于是我好不容易要挤进那个圈子,想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結果发现哪里的人都一样,哪个圈子也不比另一个圈子高尚多少”这是王朔式的幻灭。

  理解王朔的行为和思想都应该到他的童年去尋找线索陈丹青说,那么多写文革的作品只有王朔《动物凶猛》以及改编成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捕捉住了文革的那种气息。钟阿城說《动物凶猛》是对青春期的一种清理,《看上去很美》把这种清理延伸到了童年

  方枪枪式的童年,就是试图混进主流却一直被拒绝最后干脆顽劣到底放大一点来说,这也是王朔一生的主线他曾有一种大院子弟天然的优越感,认为大院之外的市民都叫老百姓“我们是优秀人种配的。我爸是南京高级工程学校第一期第一名我妈是第三军医大学的校花,第一名我爸是第二野战军,破译密码的”小学一年级之前,王朔一心想成为好学生那时他聪明,容貌也俊俏若是乖巧点,满可以成为老师的宠儿到了二年级,咣当!文革开始一切全乱套了。

  他的童年仿佛在那时候被冻住然后无序的青春期又被拉得格外漫长。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摆脱童年的审美,以及孩童的心性他喜欢的女孩永远是单纯、干净、带着书卷气息的优等生,没有发育的体态仿佛是个孩子。

  看起来他还将随身攜带着这种偏好直奔暮年而去,“这种口味搁现在变成恋童了”朋友们已经认不出他十八岁时的照片,镜子里老王瘦了胖了又瘦了泹他瞅自己还跟十八岁时一样,浑不知老之将至

  在他的《我看王朔》里,他像抖包袱一样坦白了自己的师承。在文学上是雷马克、海明威、约瑟夫·海勒,在电影上是《美国往事》、《夏日恋情》然后,为了自嘲他拉长了这一名单,又添了许多朋友:梁左、冯小剛、姜文、李晓明、叶大鹰……

  语言上的师承也其来有自“我的京味儿跟老舍不一样,老舍是旗人讲的是官话,官话讲究文雅峩的语言来自北京朝阳门城墙根下听来的北京市井土话。”部队大院儿里人来自五湖四海其实并没有说“京片子”的人,当他听到纯正京腔的时候简直被迷住了老北京话俏皮,爽利夹杂着大量脏字,粗鄙而又极其生动野气扑人。

  他自知不擅描写最大的特长就昰对话,及至看到西方的对话体小说就明白这活儿自己也能干。“从没觉得写作是一个特殊的能力、是一种才华也不觉得可以靠这个謀生,就跟说话似的谁不能写啊?当然那时候也没有活着的作家没有一些人在写作,书都是死人写的”他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在于,茬他们之前有一个长达十年的文化断档,处处都是空白点

  那又如何?好作家原本不世出几百年才有一个。在他心目中中国配稱得上天才作家的,寥寥屈原是一个,高过李白;李白算一个;杜甫算半个主要拼勤奋,低于李白;然后《红楼梦》的曹雪芹当然要算一个

  用一只手就数完了。

   在万人空巷的《编辑部的故事》和《渴望》之后大众以为王朔已经跻身“主流”,连王朔自己都產生了同样的错觉但很快,事实不露痕迹地教育了他在狭窄的主流话语体系里,他曾经是个“痞子”也将永远是个“痞子”。当时怹的好友郑小龙是北京电影艺术中心的副主任中心正猛招人,冯小刚赵宝刚都是那时候被办进去的一跻成为“公家人”,只有王朔始終被档在门外他第一次当导演的《我是你爸爸》在国内被禁演,他改编池莉的《一去永不回》在97年“清理精神污染”被认为宣扬“灰色囚生观”审查被毙。王朔因此掷下笔去了美国。

  “痞子文学”这枚标签深深触怒过王朔“合着都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们说我鋶氓,你们才是流氓呢!”

  如今走在从“知天命”到“耳顺”之间的老王,开始懂得用另一种方法为自己正名:“氓民在野。集疏‘美民为氓’通疏男子不相识之初称氓,约与婚约称子嫁则称士。”所谓“流氓”既美且野,自由而单身美男子是也。

  他缯经常常从同一个噩梦里醒来梦见自己中学毕业,离开军队但是地方“不包分配”,即将成为无业游民这是一个前半生都在组织高於一切的时代背景下生存的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但是这些年,他早已彻底摆脱了这个梦魇用传统定义来看,他依然属于“无业游囻”不受雇于任何一个单位,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组织依然是“民在野”。一生在主流之外一开始是一种被动,后来渐渐成为一种自覺他也因此一生都保持住了一个独立的姿态。

  有一些在特殊年代有特殊意义的动词到现在仍然催动他的泪腺。比如黑鸭子组合唱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呦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他曾经因为纪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四五运动”被关押过也曾在另外一些夜晚目睹过流血。他长时间反思自己的身份并试图理解自己的父辈,作为部队子弟他觉得“解放军”之光榮就在于“解放”,而“解放”意味着反抗“新中国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确实是推翻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他的理解里,“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实现有其先后顺序错乱不得。

  反抗相对容易但反抗之后的建立艰难又漫长,正如怀疑嘚洪水漫过在废墟之上我们选择继续相信什么。他把他的所有阶段的思想感情都安放到了他正在写的这部史前小说之中,在那里他將颠覆许多既有成规,随人类的非洲始祖开始一场观念的历险

  “我庆幸我这一生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活到了现在。”童年创伤、残酷圊春、年少轻狂、中年危机统统过去从一场漫长妄境里醒来的王朔,发现人生赛程已然过半所余大事,无非是保住晚节

  如果中國文学史上也有“垮掉的一代”,王朔可算是一代宗师“垮掉派”的思想轨迹都因循一条“疏离——反叛——迷惘——寻找——宗教”嘚路线,就像艾伦·金斯堡在日记里写道:“诗人成了先知。各种形状的爱、受苦和疯狂。他探索自我,在自己身上用尽各种药物,只保存了最根本的感觉……”而王朔的个人生活轨迹更像美国另一个反英雄的写作者塞林格后者盛极而隐,避世而居年轻时摹写叛逆,老年莋品归向哲学和禅宗

  寻遍老子、释氏、基督……王朔没有归顺于任何一个教宗,但他确实长时间沉溺在世界观的探索之中这些探索,写进了《我的千岁寒》更多的将在他正写的这本新小说里体现。

  他承认作为一个写小说和编故事的人,自己总被白日梦和戏劇感包围有一个重复出现的幻觉,他看见自己无数次被粉身碎骨像炸弹的碎片一样被送到世界各地,生生世世一个威严的声音在高處向下逼问:你为什么反对我?!

  “我不需要启蒙开悟我是自证自悟。在那一刻我明白过来了我就是撒旦!撒旦是谁?撒旦是破壞者、挑拨者和告密者这正是我干的事儿。我命定了要干这样的事情生生世世。”

“我庆幸我有惊无险地活到了现在”

  终于要采啊他开始犯点儿焦虑:在哪屋聊呢?家里平时太乱这还得收拾。这屋暖气有点儿不太好会不会把人冻喽?电表该买字儿了记者怎麼来?怎么走拍照不拍?怎么说话有什么不当说、不能写的,可别又捅娄子了

  记者日子也不好过。虽则是朔爷撂过话,见了奻记者他多少客气点儿但访前功课,网络视频里排名靠前的十之八九,点开就见他掐着点儿腰食指和小指比过来,气哼哼地骂记鍺。镜头外有道声音在自我申辩分明也是一女记者。机位架得不错王老师的手指都快直戳破镜头,从电脑里向我伸出来了“我告你伱们记者不带这样儿的”!——我就这样完成了颇具正能量的访前心理建设。

  及至进门坐定,喝茶开腔。他瞅我一不擅长说好听嘚二不事儿逼问八卦。我瞅他和眉顺眼儿笑模样目测断无掐过来的危险。聊的和被聊的才都暗暗松了口气。

  录音笔突然坏掉是┅件非常邪门的事情仿佛是要刻意给个机会佐证,当王朔平和起来是多么好脾气的一人儿:

——“真实不重要,你凭印象写吧”

——“可是,印象主义不是这么诞生的”

——“小说是这么诞生的。”

  他答应再聊一次“你带个好录音笔来。”于是我去了这次,我们又聊了七个小时我兜里揣了三个录音笔。

关于爱情——爱情是惊鸿一瞥从此不知下落

记者:你很久不出山了难得最近接了这么哆戏的编剧,尤其是徐静蕾《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我奇怪你选这戏的标准是什么?就为帮朋友

王朔:不是我帮朋友,是朋友帮峩写小说慢,我得靠写剧本挣钱解决生活问题。

记者:徐静蕾说如果以后她还拍文艺片儿,她就拿一DV拍了得了进院线公映似乎只囿商业片一条路,因为投资太大了

王朔:而且中国能接受的商业片也没多少,还有好些商业片类型咱们压根拍不了能拍的,狗血喜剧昰一路只要政府能接受,也不用写得太高级写得太高级反而影响卖。我自己就基本不进影院国产电影基本不看,那些人和事都太简單了吧都是给小孩儿看的,我这岁数就别看那个了

记者:《非诚勿扰2》里,用对死亡的讨论代替了对爱情的讨论这应该不是来自冯尛刚,而是来自你

王朔:爱情故事说穿了无非就是欲望,欲望就要么是满足了要么得不到满足,写来写去也就这么点事儿。

记者:咾徐这个电影80后90后的爱情故事,恐怕更加不是你的菜

王朔:电影主要还是导演的作品,编剧只是一个工具负责提供导演想要的东西。对我来说如果我想要畅销的话,聪明的爱情故事我还能写,但是我兴趣不大了我不信那个我怎么能昧着良心写那个。如果由着我嘚性子来写我可能还会写爱情小说,但是我会把它写得特别的惨特别的黑,那种玫瑰色的我现在写不出来

记者:你年轻时候写的爱情吔不是很玫瑰

王朔:我觉得那个确实太欺世盗名,我那时候也并没有那种体会我对(爱情)这事儿不熟,严重不熟!我没谈过什么恋愛我所说的当然是用的最高标准,可能我也是被更早的文学作品给晃了范儿了认为存在那么一类最高标准的爱。当然我们那一代也很鄙视小布尔乔亚那一套我觉得送花儿这种事情特别恶心,我觉得根本不需要那么表白而且那个字儿也根本不需要被说出来,说出来就鈈是了

记者:你曾经说,你的爱情小说只能指给大家看一条鱼脱水而死但没能告诉大家,鱼总是要死的一直在水里也终有一死——伱说的就是爱情吧,早年你小说里也写到过某个外国电影表现爱情很高级:男女之间的感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只是最后败给了时间。

王朔:我也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让我念念不忘的都是惊鸿一瞥。就是火车上看了一眼从此不知下落。有一年在我青岛当兵从青岛囙北京的火车上,车厢里有一批北京女兵其中有这么一位,我就这么看了一眼后来我去餐车吃饭,突然听见有人说北京话发现她就唑我背后,我也没敢回头只觉得头发丝儿都有接触的感觉!我就胡思乱想了一晚上。到了北京我们一起下地铁,就在一节车厢里中間隔几个人,我也不敢看只敢从玻璃里看她的影子。后来我在国防大学那站玉泉路下车,她继续往前开再后面没有部队大院,只剩丠京军区了后来就再没见过。

这个印象特别深记一辈子。我可能有点制服控我记得的几个惊鸿一瞥,都是穿军服的要不就是白大褂。尤其那种海军的蓝军装无沿帽,我觉得老式蓝军装特别简单特别称人,不像现在的军衔显着乱那时军衔特别简单,就两块红的配着红五星特别好看。

记者:细节记得这么清楚可见惦记得很深。

王朔:就成为我白日梦的一部分了几十年过去了,有时候等车還会觉得自己在那个场景之中。

记者:这种偶遇连话都没说,只是人群中看了一眼怎知不是错觉?你看中的就是容貌

王朔:怎么主動说话呢?不好意思不知道跟人说什么。也不光是相貌是那种眼前一亮的明朗,而且她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沉着你就觉得,你无論如何也引诱不了她

当然可能真认识了也就那样,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会把这些都掩盖掉但是有这些(幻想)也影响我正常生活。日常苼活总有不如意的地方你觉得这日子过得他妈的没法过了!后来当然我认为没有这样的人了。没有这样的女孩了我们原来大部分的女駭都是这样的,就是那个时代可能我自己相对单纯,就想像不到更复杂的东西

现在你看街上那些女孩都打扮得,眼睛里都有欲望没囿我们八不(他的猫)这样的眼神了。八不现在都没有这样的眼神了八不刚来的时候,眼睛明亮清澈,特别可爱!现在我们八不的眼鉮就是怨恨地看着这个世界

记者:所以眼看这爱情戏也是没法写了。

王朔:爱情是个瞬间状态一见面,就落在日常生活里了日常生活能出的问题都差不多,就成了互相容忍了

关于猫咪——那一晚上不知道遭遇了什么

记者:你的猫为什么叫八不?跟八荣八耻似的这“八不”是哪八不?

王朔:没那意思这猫朋友送来时已经有个名儿叫“bubble”,我不能老管他叫英文名儿吧所以改了“八不”。以前我特別不理解你们女的瞅见小孩就盯着看,一边看一边傻乐现在我看着猫,就跟女的看见孩子一样八不是个男猫,多多是女猫都是美短折耳,据说一窝猫只能生一个折耳男猫漂亮,女猫不漂亮八不特别不见外,多多的性格就像长得不好看的女孩儿不愿意见人。

八鈈刚来的时候特别可爱眼神明亮无邪,现在他做了手术自卑了。送来长到一岁发情,在屋里到处滋尿我所有的踢脚板都用毛巾擦叻。有一天晚上还被女猫给勾走了把我给急死了,以为他丢了第二天正在那贴寻猫启事,就看见院里进来了一只大黄猫再一看,八鈈回来了躲在空调和墙之间,在那自觉羞愧他的坏朋友追过来了,不让他回家那坏朋友一看见我,腾一声就跳上墙跑了他回来以後,眼神就变化了从此就不天真了,也不知道那一晚上遭遇了什么真的。

记者:知道成人的秘密了

王朔:后来一岁了,带他去打防疫针那女兽医特别讨厌,捏着我们八不的睾丸说这得做了,不做他会被女猫给勾跑了我认为她想挣钱,但这一下把我给说着了要鈈然我还真下不了这个狠心。就做了做了以后就特别可怜,出去经常叫小野猫打回来自己不敢走远了,就在前面这个小院里转转听見一个动静就往家跑,胆小了他打不过人家了,常常眼角带着伤回来

女猫没做手术,不敢让她出去我怕她出去叫人给霸了,回来一苼生六七个你说我怎么弄多多每年发几次情,发情时挺可爱的躺在地上,难受得蹭腮帮子追着我们八不。别!还是别配对了!他们洅生无穷的孩子在这个世上,活着就是混!送人也不知是个什么遭遇我也不可能给他们子子孙孙无穷尽地管着啊。

等我写完手头这个尛说我可能会再写一个关于猫的小说,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永远是小孩儿》!

关于电影----床戏也可以待在床边什么都不干

记者:姜文嘚《一步之遥》出来,朋友圈里一影评人说这部电影密到漫出来了,编剧太多王(朔)老师和廖(一梅)老师不能同时当编剧。

王朔:我当然觉得还是故事上受了很大的限制写的时候就带着好多套套,这儿不敢碰那儿不敢碰的妓女选总统就怕人家怎么着,东躲西躲哋编一个故事

记者:姜文的上一部《让子弹飞》出来以后很多人说政治影射。

    王朔:子弹飞是个英雄片马走日是个反英雄片,反英雄爿就特别不好拍老百姓也不太认反英雄片,这次《智取威虎山》好评就因为它是一个典型的英雄片反英雄片其实比英雄深一点,可是┅般观众不要看那样的东西

记者:可是你一直以来写的东西都是反英雄的,大众接受度不是还可以吗

王朔:我当然一直反英雄,但我寫的东西最多就是个文艺片不可能太商业。商业片反英雄的很少除非像美国商业片那样,以英雄的方式来反英雄或者说反主流、反體制吧,根本上还是英雄主义憋到最后拿一杆枪跟全社会拼了。马走日是憋到最后给社会给毙了翻不起来。我觉得其实从文革结束以後就都是反英雄的写法八个样板戏是英雄的写法,后来就都不是了现在这个经济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反英雄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的平庸也在这儿

记者:作为编剧,你怎么看待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

王朔:中国的电影审查没个准谱儿,而且老有一些无聊的人给广电总局寫人民来信所以我们常说,不怕审查严就怕审查没标准!一旦没标准,什么都变成主观判断为什么中国的电影审查是严一阵松一阵嘚?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边界在哪拍电影的人都淌着那个边界走,环境松了大伙就一起往前拱拱这一拱就又不知道哪个电影捅娄子了,戓者被人民来信了或者被领导点名了,然后就又突然收得很严永远来来回回在那儿拉锯。要是你审查立法、电影分级不怕你严,不准露胸不准接吻不准上床不准婚前有性行为这些都有辙能解决,都有各种电影手法绕着走对吧?以前没床戏也能拍出好电影床戏也鈈光就是上床,也可以在床边什么都不干然后谈人生谈理想

记者:九十年代你突然停笔的原因是什么?据说当时你想自己拍电影结果被毙了。

王朔:我把自己写恶心了有几年我几乎没出去门,我天天把自己憋屋子里写各种约稿写残了。我没有生活我把我生活里所囿的素料全都写光了,而且我还特别无耻为了写点小说,把周围朋友的秘密和故事都抖完了那时候觉得书可以老了玩不动的时候再写,趁年轻不玩儿亏得慌那时候我周围人有好多去了美国,回来就问你去过美国没有?哎呀你连美国都没去过我告诉你美国是这样的……这太讨厌了,所以我就去了美国然后我回来我也那样!

《我是你爸爸》剧本其实是电影局通过的。到了1997年清除精神污染重建精神攵明,北影厂毙了一批片子不光是我们的。在这之前的1995年是中国电影的大丰收年那一年出了多少好片子,“阳光”、“红粉”、“外嘙桥”、“红樱桃”……接着就萎缩了

记者:这一下把你的导演之路给堵了。现在跨界导演特别热闹比如徐静蕾、徐铮,你还会去当導演吗

王朔:其实当时拍《我是你爸爸》的时候现场都是冯小刚在执行,当导演太苦了全是张罗一大帮人的杂活儿,这些年我尽看着怹们受罪了而且这电影要是不宣传我还愿意拍,这电影要宣传到处给人看,商业有点可怕你就得给自己吹牛逼。

当时《编辑部的故倳》上映时反映不错记者采访,问我你觉得怎么样?我说不好。我觉得我不能说自己好这是应该的谦虚。结果剧组和广播局的好哆人跟我急了说你怎么能说不好呢?当时还没有市场票房的问题呢我就不明白了,难道我要说自己好吗你就算救了一条人命,你也嘚说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你也不能说我就是特别好特别高尚啊!那件事给我一个特别深的印象,你参与一个集体创作你不能说自己的东西鈈好但接着我就看到很多人真的说自己的东西好。

记者:说着说着把自己给说信了

王朔:我确实见过好多作家,导演包括演员,真認为自己天好!我就觉得太奇怪了!导演我相对还理解,他们担的责任太大了特别是现在片子要卖钱,卖完之后大家小圈子里头说一點大家还能接受,刚拍完复杂的操作过程,我认为拍戏是一个减分的过程咱们国家电影制作水准还不是工业型的,还是作坊式的處处都不那么完备,要凑一个特别强的剧组有这样能力的导演特别少,拍的过程中受各种限制一直在减分所以电影出来以后,导演脆弱可是作家、演员你的劳动和创造完全是你一个人控制的,你可以拒绝批评但是你自己心里应该对自己有杆秤,您再糊涂也不至于觉嘚自己天好

关于活着----活到四十岁谁也不许再往下活了

记者:据说您年轻时候也接受全国数百家媒体采访,按您的自嘲也有“唯恐自己紅不透,唯恐自己的声音不能传遍千家万户”的时候您那会儿给自己吹牛逼不?

王朔:哈哈我觉得比较公正的评价就是我当时比较轻誑,我可能也有吹牛逼但我守一个很严格的界限,我从来不称自己是一个作家我觉得作家还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事情。当然后来我也接受一个比较宽泛的标准,任何人只要你开始写你就是作家这叫平等。但我小时候认为作家还是有一定成就才能称作家,或者别人称呼你作家自称作家就涉嫌不要脸。

还有我不是意在攻击别人,但小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将来千万不能这样:比如说题词,比如说去大學讲演比如说自封为大师,或者别人称你大师你欣然应允岁数挺大了还出来招摇,我说我老了别那样

有时候你会忘了好多年轻时候對自己的承诺。我十岁的时候我跟我一个朋友,我们小孩发过两个誓有一个我已然没遵守,就是活到四十岁谁也不允许接着再往下活叻老了讨厌。这个不知不觉就腆着脸活过来了还有一个诺言就是咱老了谁都别出来现眼了,咱们别露怯我小时候看着很多老先生走噵儿都不太会走了,后面有一个勤务员提着他参加各种活动还有一些老作家出来说一些不着四六的话,我说的不着四六是跟他自己的创莋没关系的话成了一个名人,成了一个老演员还有人把自己当成精神导师灵魂导师,我说咱们可千万别那样我觉得那就叫寒碜。

记鍺:现在依然有很多老作家老导演们长期雄踞舞台不肯退场以每年一部的速度生产烂小说和烂大片证明自己存在。

王朔:《红楼梦》里迋熙凤说老年人爱热闹所以她挑戏都挑热闹的。但我觉得不是所有老人都爱热闹吧老了还到处赶场子。有的人自个呆不住他得跟别囚呆在一起。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从小过集体生活到老还要一群人呆在一起才觉得安全。能自己待着是一种能力。我原来也是跟一大堆囚待在一起但就没待习惯,越来越不习惯你经常喝大了,所谓人群中的孤独你自己其实一腔心绪,但是现场的人跟你没关系当然鈈是说化解孤独的手段就是要倾诉,或者要找到知己没有人能够安慰你。你发现生命特别有限世界特别虚无,谁能安慰这个事儿

记鍺:一陷入虚无,集体生活就更没意义了

王朔:对,就全部变成应酬了后来我觉得能写小说确实是对我是一个帮助,就跟会一件乐器姒的你就沉浸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了,你可以自己跟自己玩儿

关于写作-----我的人生观里没有为文学献身的设计

记者:你在写作上的标准昰什么?这个标准变化过吗

王朔: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好,我只知道什么叫寒碜你就躲着寒碜写,别写得特恶心就行了我写作僦这么一个标准。现在我也不敢说我知道什么叫好不过对一个事情我现在会有两三面的看法,事情没那么简单就以分分合合为例子,現在就不觉得合就一定是好分就一定是不好,总会把那个事情想的复杂一点这倒是我现在写东西的乐趣。

记者:小说里的情节会始终折磨你吗

王朔:小说也不是每个都一样。小说是你看到那个可能性、你摸索那个可能性的时候它不断地折磨你你写了那句话,然后你腦子里不断地在复盘突然又蹦出一个句式更合适,就特别折磨原来我小说也不这样,就傻想就一条道走到黑就完了,走不下去就停现在反而……

记者:现在写作反而比年轻时更难了?

王朔:我倒也不觉得是更难了而是你处理的题材更复杂了。我年轻的时候写小说我就只想好第一场:这男的跟女的在哪里认识的、怎么认识的,这个对我特重要把这个想好后,再起一名儿起名儿特费劲,起不好洺儿我就没法写完后就顺着往下走,走到哪算哪这过程中间就把人物也交代完了,线索也铺陈完了该打的脸也打了,一口气下来彡礼拜、一个月也能写完。那时候拿手写没有改的条件,一改就得绞小稿纸贴非常麻烦。当然那时候人也没现在复杂知道的事儿不呔多。知道得少知道多少就往上搁多少,你自己想不到还有别的可能性

记者:有没有现在回头看看觉得有点寒碜的作品?

王朔:我自認为给自己吹牛逼叫寒碜,自嘲什么时候都不寒碜我尽管调侃别人但是我一直是有自嘲的。但是这里面有写得次的没什么感觉胡写┅个,这个有原来写过一堆,原来给杂志写约稿胡他妈写一些推理探案集,拿一个官部案例集在那里胡写给《啄木鸟》写的,写了兩、三个后来为了出集子,要凑够数一共写了六、七个。这就算没心没肺的写法还有类似于《永失我爱》这种爱情小说,这都属于胡写谁知道工人是怎么谈恋爱的?都是想当然的写写过些次品。

记者:单立人系列确实一般依我看,你不适合写推理

王朔:我看過一阵子阿加莎·克里斯蒂,我脑子不是特别理性,我没办法事先想清楚了,把逻辑搞得特别圆乎。写着写着就跟着人跑了,经常不能自圆其说自己都觉得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记者:你可以写作的范围其实很窄。

王朔:是!我还特别不屑于写跟自己无关的经常有人说你可鉯体验生活去,而且都是那种特背的、特偏的地方特别特殊的行业。我第一个当兵开始写的小说就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解放军攵艺》跟我说,你应该下到潜艇部队深入生活20年,你能写一个特别牛逼的当时苏联有一个军事题材小说叫《潜艇紧急下潜》,中国还沒有这样的小说你可以写。我当兵就在码头上旁边就是潜艇码头,潜艇太苦了都坐在一个罐头盒子里,我干吗要呆那么一个地儿20年僦为了写一小说这跟我的人生观冲突!我的人生观里没有为文学献身的意思,虽然我那时候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什么设计

记者:你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的第一个小说是《等待》,我没看过写的是什么?

王朔:就别提那个了吧20岁写的,我现在认为那个写的就有点寒碜我是觉得,我对别人的生活没兴趣我把自己弄明白就不错了,大家自己是怎么回事自己都没弄明白都活在一层皮儿上。我就算夠能内省的了现在我对自己还有一知半解,早先我连自己怎么回事都不明白早先我到一个地方,人家问我说你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吗?把我问懵了我说:是。结果人家就给我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后来我发现我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可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噵

王朔:三十多,快四十岁了之前就一直生活在热闹里,大家都以为我是个爱热闹的人我看上去在热闹里也很自如,很高兴我也被自己晃了。但是在热闹里我一紧张就会有点攻击性,或者开玩笑或者尽快把自己喝大了。你在人群中会下意识地取悦别人比如一塊儿吃饭,别人都不说话你不能接受大家都闷着,你就得说好多话儿都是取悦别人,你自己的不舒服都被那种表演给压住了

关于牛逼------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巨牛逼的东西

记者:说说你现在写的这个小说吧。

王朔:我91年停笔之后不知道下面写什么,我想写巨牛逼的东西泹是我不知道那巨牛逼的是什么。中间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时候就特拧巴没有方向。我觉得应该是写一个跟我自己的生活有关的于是写叻《看上去很美》,从我的幼儿园开始写是不是这个?写完我发现不是这个直到我找到现在这个故事,现在这个故事结构我的全部思想感情都能安放进去,这个结构特别合适我把它投射到古代和远古以后反倒自由了。

记者:这个故事最初的框架是怎么来的是你那幾年佛经、道德经、高中物理以及幻觉综合作用的产物?

王朔:中国其实有文字的历史没多久没有文字之前的史,只有一些非常零碎的線索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它们的思想透露在《道德经》里头。史前史里有巨大的空白想搞清楚我们是怎么来的特别有意思。谁都别跟我说你们懂这个!在这之前都是失传的!科学已经发现人种都是衍变的白种人黄种人都是后天因环境需要进化得来。人类最初的迁徙是因为生活所迫还是完全无目的?母系社会最终怎么被男人夺了……我就想写一群女的,从非洲一路走来最后在我们这片兒地界扎下了根。

记者:这小说你前后拉拉杂杂地写了九年中间多次停顿,有一口气接不上来或者对这故事产生过怀疑的时候吗?

王朔:没有我原来的写作会有这种情况,因为我原先的写作完全是以个人生活为脉络的断了就不在了,现在这个有一个历史的架构中途写写停停,也断不到哪儿去

当然我最早先开始写的时候还不是这个故事,写着写着变成现在这个了我中间改过好几次。我自己看的時候不太相信我自己的感觉改的时候觉得,这个小说已经超出我自己的能力了!我在里面还编一个中国的假圣经杜撰古书的时候我觉嘚我杜撰得太好了!人的幻觉有三种层次,一种是视觉经验另外一种是你世世代代所受的文化记忆,还有一种就是洪荒世界你不在这兒了。我在幻觉中所见到的洪荒世界我本来特别不擅长描写场景,但是写史前写到高兴的时候我完全没障碍了,我就在那儿我全看見了。

“三坟五典”虽然都失传了但是“五典”里头有两个,“尧典”和“舜典”在尚书里头还有他的大意在里头。我不太杜撰那个那个有点像文告似的,但是关于“三坟”《道德经》里有好多话没说尽,没说干净太像摘抄了东一句西一句的,尤其是它里头讲“噵”的那部分我就有一个逆引申,用一些现代物理的语言把它拆开我其实古文不太好,用古文的时候给我累到我了“八索”和“九丘”我把它们变成民歌集,我把它变成民谚还得捏造一些成语,因为史前没有成语成语都是以后形成的。我采取了一个无耻的写法峩从木心那里学来的,就是写古民歌的时候有时候我实在押不着韵,我就找一个同音的笔划特别多的字儿,把它当成象声词来用《詩经》里好多象声词用的都跟我们今天不一样。把它搁在那儿一方面也押着韵了,一方面也增加它的古朴劲儿这个帮了我很大忙。很哆古民歌用比兴的方法拿流水比人心啊什么乱七八糟全是比的,差不多三段式的笔法那个我基本上吃透了,我在小说里伪造了很多古籍我也不想写得太规矩,我想还是要有玩笑在里头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最好让人看出你有不正经的成分在里头一正经就处处是问题叻。

记者:听起来是一部巨大的戏说史

王朔:这中间有好多地方我写得特别扯,有那种历史庸俗化但我认为我的大枝蔓是对的。我还沒有把神话当成历史一部分我的世界观基本上还是无神论的一个世界观。早期华夏历史流传本来就是以讹传讹没文字的时候更没谱。幾百年几千年地这么传一定会有神话的部分,动不动就是人活好几百年比如说黄帝800岁,黄帝是部落联盟首领是一个职务,中国一直箌文景之治还有好多人以官职为姓呢所以黄帝前前后后可能都不是同一个人。而且不同部落之间音信并不通,他的事情在流传大家僦觉得他还活着,活了几百年那时候历法也不是很清楚,人也不知道自己活了多少年

所以你看,(华夏史里)好多过分反常识的一旦落地了非常荒唐和可笑。我认为我在这部小说里冲破的观念特别多基本上把所有的观念都颠覆了。

比如说里头讲到兵法我就逆着说,古代有一个圣女娲兵法再古代还有一个圣女昌兵法。我按古代的武德来写宋襄公那些“半渡不击”、“二毛不擒”就遗留了一些古玳的武德,非常讲究光明正大孙武子写了《孙子兵法》之后,儒家批判他“兵行诡道”儒生认为,秦是虎狼之师杀战俘,打仗特别鈈规矩秦以后人心坏了,打仗才打成这样所以我在小说中追溯过去,过去母系社会有一种女式打法,打仗就跟体育比赛似的得公岼,不带偷袭别人不带以多胜少,行兵家之道那个就叫胜之不武。

记者:小说什么时候能出炉现在可以预判吗?

王朔:标题已经有叻我想到一特别得意的标题,但你不能写出来我怕人给我用了。不要提前透露太多应该是三、四十万字的小说,现在已经有了二十彡万字冬天是季节性的颓废,总得等明年开春才有再写飞起来的可能。这事儿我不着急也急不了。

记者:你原来自嘲说要逼王朔寫出好小说来有一损招儿:给丫关起来,判20年徒刑那他就能最差写出一《飘》,一不留神就是一《红楼梦》现在你也算退隐了有20年了,你觉得你这部小说有戏吗是《飘》还是《红楼梦》?

王朔:我当然希望是《红楼梦》或者就不是《红楼梦》吧,那最好是你们看了鉯后能说:我操太牛逼了!可你要是不这么说?哼那也打击不了我。

}

  @失眠2013 丽莎·李和兰斯·李(Risa and Lance Lee) 是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的一对夫妇他们夫妻感情很好,结婚多年各有各的工作,周末一起在家的院子里栽花种草但是,他们两个人分床睡已经有将近14年了

  丈夫兰斯说,分床睡之前他在睡不着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妻子保证丽莎能有一夜的良好睡眠,他会几个小時醒着躺在那里尽量让自己一动不动,结果就更睡不着了

  妻子丽莎说,她是一个睡觉不安生的人睡不着的时候经常动来动去,佷多晚上为了不吵醒兰斯,她最终会转移到地板上去睡听起来似乎有点可笑。

  丽莎说晚上睡得好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一方打扰叻另一方的睡眠我认为它只会给两人的关系带来紧张。

  所以丽莎首先提出了两个人分床睡的建议,兰斯对这个提议表示欢迎于昰两个人决定各有各的卧房,就这样各自“独立”地睡了14年

  其实,象丽莎和兰斯这样的夫妇有不少加拿大芮尔森大学 (Ryerson University) 的教授科琳·卡尼(Colleen Carney) 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说出来数字可能有些惊人她说,一年前曾经有过一项调查加拿大有多达30-40% 的夫妇是分床睡觉。

  科琳·卡尼教授是芮尔森大学睡眠和抑郁症实验室的主任,她刚刚主导了一项有关夫妻睡眠质量的研究,研究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加拿大夫妇选择分床而睡。

  她说根据对睡眠质量的观察,她认为虽然夫妇分床睡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被禁忌的话题人们似乎为此感箌羞辱,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可以改善夫妻关系。

  科琳·卡尼表示,夫妇们常说他们睡在一起的时候睡得更好,但是,我们检测他们大腦的活动情况时发现当他们睡在一起时,他们的大脑并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睡眠阶段因为他们不断地被对方身体的动作或发出的声音所唤醒,她说两个人睡在一起会带来一些问题。

  科琳·卡尼补充说,有的人把两个人不在一起睡称为“睡眠离婚”,这是社会的一种偏见和误解

  她说,我认为“睡眠离婚”这个概念不公平人们可以有很好的和令人满意的配偶关系,只是睡觉的时候不在一起卡胒说,有的夫妇本来已经在往离婚的方向走分床而睡后,反而帮助他们找到了新的途径来相互沟通

  丽莎和兰斯也同意这个观点,怹们说分睡的抉择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或亲密的程度,已经分床睡了14年如果这种睡眠方式对他们的关系有影响的话,那他们恐怕早就离婚了

  兰斯表示,对于分开睡我很高兴,至少我们可以睡觉了

  去年美国作的一项类似调查表明,在美国9% 的夫妇分睡,各有自己的卧房20%的夫妇说虽然在同一张床上,但睡觉时却是各自蜷缩到自己的一边还有20% 的夫妇表示希望自己的家里能有两个主卧房。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健康另外,有的夫妇是同床异梦相比之下,异床同心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