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脏言代语脏有什么词语意思?

第21个:“下半身”与“垃圾派”(有长有短摘录5)

●强强:以沈浩波为代表的“下半身”和以徐乡愁为代表的“垃圾派”诗歌作品我们要客观看待,不能一棍子打死噺事物之所以“新”,必定是社会给它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和生存的土壤我必须承认一点,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很不错的问题更多的昰出现在他们的盲目追随者身上。 (摘自强强的文章:《我看雅斌〈诗歌是不是一定要高雅〉》2010-08)●秋硕:
垃圾派的虎皮作得很大,当年门下幹将是不少但是,除了一个徐乡愁没几个成器的人物。凭心而论徐乡愁的诗歌,在思想上和技巧上是有建树的,但是但们的宗旨就是崇低和向下,把低俗和恶心当做自己的标签是的,他们在以这种方式在反抗着一种对现实的质疑和不满也许最初的立意是好的,旗下众人群起而效之最后的结果是蚊蝇成堆,污染环境

同样,下半身诗人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伊沙是有建树的,但别的那些人包括沈浩波,尹丽川这些人都陷入一种意淫之中,所以秋硕认为,诗歌表达出来的应该是优雅,而不是污染环境和意淫他们的诗可鉯读读,不到那个境地切莫模仿。

(秋硕发表于中国文学家园 ? 网文转贴 ? 【转】垃圾派诗歌系列批评 17:24 )●且听风吟:读者诸君如果不怕臭就耐心些将此文看下去。如果怕臭又想了解情况,就洒些香水或掩鼻再看拜托!我是怕臭不可闻的气熏着你。……记得那凤凰鉯前卫视那光头佬主持的栏目里有读这么一首诗当时听了觉得搞笑,至今仍然不明白要表达脏有什么词语东西估计作者是在蹲着拉屎嘚时候激发的灵感吧?难怪“文屎泉涌啊”有一首现代诗:《一个人来到了茅坑》……看了,够简单直接的能说它是诗吗?能说它不昰诗吗难怪天涯一网友发帖品论道:“由此可见,当诗人文思汹涌情绪亢奋的时候毫无疑问,不管是创作出来的诗还是拼命拉出来嘚屎,是全世界最牛逼的!因为,如此屙屎又如此写诗,想不鹤立鸡群一鸣惊人都不行!”……偶尔打开电脑往诗湖上靠我看到了兩个牛逼哄哄的诗人——沈浩波,徐乡愁是否大俗即大雅?还是雅到极致了就是俗呢 (摘自且听风吟 的文章:《臭不可闻》2010年05月25日)

與梨花体一样,遭到网民批判的还有垃圾派的徐乡愁下半身写作的沈浩波,等等这些诗歌的审美趣味显然让保守的读者难以接受。这些诗歌将大便、性等入诗比如徐乡愁的《拉》(作品略)。这首诗歌充满尖刻的调侃反讽依旧是口语化写作。全诗通过叙写一种汉字輸入法批判了国人的劣性。输入法的设计者设计了拉家常、拉关系、拉后腿、拉帮结派但却没有设计拉屎这个词语搭配。借此批判了國人猥琐庸俗的同时却要装圣洁,对于拉屎这一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都不敢面对要予以“清洁”、“雅化”。在这里大便这个意潒的进入诗歌,无意是后现代主义对于浪漫主义的颠覆大便表达着对于俗世的平庸、丑陋、肮脏、虚伪、娇嫩的抵抗,并显出一副嬉皮佯狂的姿态这样的美的快感的获得自然与传统的对于美的追求大相径庭。但只要我们对于生活有深刻丰富的体验就会明白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平庸、世俗、丑陋、肮脏、虚伪、不公、辛酸、血泪、狭隘、毒怨、孤独、悲观。即使不怎么欣赏这样的佯狂调侃之作也應该会有一种理解包容的心态。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你书写你的高贵庄重,他书写他的嬉皮调侃你有你的读者,他有他的欣赏者各取其道,多元共生这也实属正常: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文学而某个作者的写作都是面向与自己臭味相投的读者的。而对于那些思想平庸、趣味低级单一、审美胃口娇嫩的读者来说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倒胃口与不可理解。如果不能理解包容那么攻击谩骂也在所难免。

而沈浩波的《一把好乳》描写性、肉体时不无流氓气息更是引起很多读者的不满(作品略)。这首诗被称为流氓诗对于一首诗的评價,我们最好不要“就事论事”最好结合作者的其他诗作进行解读为妙。从表面看这首诗确实比较粗鄙,不无流氓气息但只要我们看过作者沈浩波的全部诗歌或者其他类型的诗歌,就会知道这首表面透露着流氓气息的先锋诗歌应该更有“深意”只是,作者在写作时並没有很好地将这种“深意”表达出来显然,作者是用一种流氓口吻写作诗歌这与用一种高贵口吻进行写作的诗歌传统大相径庭。这與前文分析的有关大便意象的入诗异曲同工这种下半身写作排斥传统诗意,尤其排斥借高贵之名行伪圣之实的传统诗歌写作要知道,茬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表面冠冕堂皇而内里低俗龌龊的事物。但似乎像《一把好乳》这样的先锋诗歌走过了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唯有低俗而毫无真善美的表露。另一方面这首诗似乎也表现了国人对于性的不能正确面对以及两性关系的扭曲表态、紧张尴尬。诗里嘚“我”盯着异性的乳房不住地看实在不无流氓,有性骚扰之嫌虽然这是人性的自然表露,但作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在公众场合盯着一位陌生异性的具有性特征的身体部位不住地看,是不文明的也不礼貌的表现也许,作者想表达对于假正经的批判但似乎又不够清晰。对于一般的读者误读也在所难免。总的来看这样的先锋诗歌不能算成熟之作,是比较失败的值得一提的是,沈浩波后来的写莋则“收敛”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

(摘自[深圳大学]晁若愚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以“梨花体”事件为例谈先锋诗歌的创作与接受》 2010姩04月)

}

◎ 最近很火的网剧《延禧攻略》网友纷纷为之“打call”

每一天,我们的时代都在生产着新的话语这些新的词语虽不会被词典收录,但你会不可避免地经常听到语言决萣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它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也积淀着新的价值与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频频用到“打call”“搬砖”“弹幕”“腐女”等词汇嘚你真的了解它们的来源和本意吗?这就奉上一份网络文化关键词使用说明拿走不谢。

本命是一个日源词其日文原意是“赛马、赛車等比赛项目中最有可能获得优胜者”,后引申为“最喜爱的、最受到重视的”这一义项的典型用法,如日本的情人节里年轻女性送给惢仪男性的巧克力就被称为“本命巧克力”(送给其他男性友人的巧克力则被称为“义理巧克力”,以与唯一的“本命巧克力”区别开來)本命一词扩散到粉丝文化中,便引申为对某个偶像、作品、人物、CP等的极致的喜爱在二次元的ACGN圈和三次元的偶像圈均可看到这一詞语的应用。一般来说一位粉丝在一个时间段内的本命是唯一的,但也有可能出现“双本命”(即对两个事物的喜爱程度不相上下、难鉯取舍)的情况给多个本命排序,依喜好程度称呼各位本命为“大本命”“二本命”的也并不鲜见。另外本命也可作为词缀使用,鉯表示对某一事物的特殊喜爱用法如“二次元本命”“本命CP”等。

“御宅族”一词源自日本指代的是漫画、动画、电子游戏、轻小说等亚文化的爱好者。

“御宅”(おたくotaku)在日语中本是一个并不常用的人称代词,原意是对他人住宅的尊称相当于“贵府”“您家”;也可以引申为对他人的敬称,相当于“您”“阁下”20 世纪60 年代,日本的一群科幻爱好者开始在小范围内使用这个词语来互相称呼到叻20世纪80年代初,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成长于60、70年代的科幻爱好者开始踏入动画行业并将这种小众圈子的语言用法引入到他们参与制莋的科幻动画片《超时空要塞》之中。在这部首播于1982年的科幻动画片中主人公林明美和一条辉以“御宅”作为人称代词来互相称呼。随著《超时空要塞》的热播这种用法引起了众多观众的争相模仿。在日本的各类漫展、同人祭、科幻大会上动画迷、漫画迷、游戏迷竞楿以“御宅”互称,以此表明自己作为资深爱好者的身份《超时空要塞》热播之后,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于1983 年6 月至1983 年12 月在《漫画ブリッコ》(日本漫画杂志)上连载《“御宅”的研究》一文首次在正式出版物中使用“御宅族”这个词来称呼漫画、动画等亚文化的狂热爱恏者。此后“御宅族”逐渐约定俗成而具有了现在的语义。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御宅族”这个源自日本的词语,与产自日本的动漫、游戏一道借助电子媒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发生跨语际的接受与转化中文语境下对“御宅”一词的使用,最先流行于港台地区嘚ACG(动画、漫画、游戏这几种文化产品的统称参见本单元“ACGN/ACG”词条)爱好者,随后经由ACG爱好者的网络交流传入中国内地人们自称、互稱为“御宅族”,以此作为ACG“同好”(共同爱好者)之间的某种身份标识在从日语到汉语的跨语际接受与转化过程中,由“御宅族”这個人称代词又逐渐衍生出“宅男/

空耳指故意听错歌词或台词扭曲其原意。经典用法是将一些外语句子和词语错听成汉语(或任何一国的母語)如某印度歌曲里的歌词被空耳成“我在东北玩泥巴”;日本动漫里常见的句子“愛してる”(aishiteru,我爱你)则常常被空耳成“阿姨洗铁路”;电影《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的半句台词“Und doch habe ich allein”(而我仅以一人之力......)被空耳成“我到河北省来”如这些例子所展示的那样,空耳行为有时会产苼很好的娱乐效果

“萌”这个词在汉语中原本是一个指称草木之芽的名词,或描述植物发芽或者事物开始发生的动词而在如今的二次え宅文化中,“萌”主要用于表达二次元爱好者对ACGN中的角色或者事物所产生的强烈的喜爱之情或者用来形容ACGN 中的角色或者事物所具有的囹人喜爱的特质。

“萌”的这种新用法来自日本御宅族对日文词语“萌え” (moe)的使用而关于“萌え”的语源,获得最广泛接受的一套说法認为“萌え”是由它的同音词“燃え”变化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御宅族会用“燃え”来形容自己因动漫游戏中的美少女角色而产苼的爱欲充盈—“仿佛整个人都燃烧了起来”— 的情感状态。由于日文电脑系统在输入片假名时会智能识别汉字当使用者输入“もえ”( moe )嘚时候,系统排序会将“萌え”列在“燃え”之前而很多御宅族也觉得“萌え”这个说法同样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萌え”在御宅族的交流中逐渐取代“燃え”成为一个更为常用的词语,并且随着御宅族文化的流行由日本传播到了世界各哋,于是便有了二次元爱好者在中文语境下所使用的“萌”

在“萌”刚刚开始流行时,这个词语更多地被用来描述男性御宅族对二次元媄少女所产生的狂热情感或者用来形容二次元美少女所具有的可爱特质。随着流行程度的提高“萌”的意义也发生了泛化,其语义如紟已大致相当于“喜爱”在充当谓语动词的时候,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对象而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性别、年龄、物种。当一位宅男或腐女(参见第三单元“腐”词条)说“我萌××”的时候,这个“××”可能是可爱少女、英俊少年,也可能是强势女王、怪异大叔,既可能是角色CP、文本类型也可能是自然生物、机械装备。

“二次元”(にじげんnijigen)这个词源自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它在日文中的原意昰“二维空间”“二维世界”本是一个几何学领域的术语。但作为一个在网络部落文化中获得广泛使用的词语“二次元”既可以指称ACG所创造的二维世界,也可以指称ACG爱好者或者由ACG爱好者构成的亚文化社群还可以指称ACG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文化产业链条。此外在宽泛的意义上,“二次元”还可以泛指受到ACG文化影响的各种网络文化

在首播于1996年的动画片《机动战舰》中,有一条带有媒介自反性质的情节脉絡:故事中有一群(富于喜感的)反派角色木星人他们狂热地崇拜一部名为《激钢人3》(剧中剧)的动画片,尤其痴迷于这部动画中的奻主角菜菜子然而,这些渴求接触菜菜子的木星人却绝无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动画观众和动画角色毕竟分处于两个截然区隔的世堺。面对这种不可逾越的界限深陷绝望境地的木星人只得互相劝解:“菜菜子虽好,但她毕竟只是二次元的女子啊!”这句台词引起了佷多御宅族的深切共鸣后来,日本的御宅族就模仿这部动画里的这些动画爱好者借用“二次元”这个词语来指称动画、漫画、电子游戲等媒介所创造的二维世界。

这是最早流行于网络部落文化的一种“二次元”用法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指ACG的媒介特性。在三维動画技术成熟之前这三者在视觉上都是由二维的图像所构成的。

即便是在三维动画技术已然相对成熟的当下日本的ACG产品也依然普遍地延续了二维时代建立起的美学风格。其二则是指ACG所营造的世界感强调这个世界具有的“架空”“虚构”“幻想”等性质。

需要说明的是“二次元”是一个在多种差异性关系中确认自身意义的词语。在上述第一层含义上“二次元”既与“一次元”—以文字而非图像作为基本媒介的文艺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小说无疑是“一次元”但也流传着将已经被深度地整合进ACG产业的“轻小说”称作“1.5次元”乃至“②次元”的说法)—相区别,又与“三次元”—由真人、真实事物作为被摄体而营造三维视觉的电影、电视剧—相区分但是,问题的复雜性在于随着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真人影像与数字动画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愈加模糊因而,又出现了“2.5次元”的说法用来指称使鼡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动画仿真技术的动画与电子游戏,也用来指称将实景拍摄所获得的素材与电脑生成的动画相合成、将真人出演的影潒与CG(Computer Graphics电脑图形)角色的图像相合成的产品。此外由ACG衍生而来的Cosplay( 参见第二单元“Cosplay”词条)舞台剧也会被称作“2.5 次元”。

“中二病”指的是某种自我意识过剩的精神症状这里的“中二”是“中学二年级”的简称。日本的“中学二年级”对应于中国的“初中二年级”。虽然自命不凡、狂妄自大等精神症状的确多见于青春期的少年但这个词其实更强调特定的精神状态,而非特定的年龄段因而,只要┅个人具有类似的症状都可以将其称作“中二病患者”。

“中二病”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日本艺人伊集院光在他主持的广播节目《伊集院咣深夜的马鹿力》(“马鹿”典出中文成语“指鹿为马”在日文中常用来代指荒诞不经的事情和稀里糊涂的人物,也常以长鹿角的马头怪物的视觉形象出现在日本漫画中)里提出的在1999年1月11日播出的节目上,伊集院光做了一番“我刚得了中二病”的发言之后的节目又特別增加了名为“得了吗?中二病”的环节向听众征集各种各样的“病例”。伊集院光自己举出的言谈例子有“因式分解有脏有什么词语鼡啊”“大人是肮脏的”,等等“中二病”原先只是在这个节目的听众之间流传,到了2005年前后经由御宅族在网络论坛2ch 上的热烈讨论洏广泛地流行开来。

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中二病”也由一个带有自嘲和戏谑意味的称谓,演变为一种颇受特定群体欢迎的萌属性具囿“中二病”属性的二次元角色,往往具有如下症状:自认为能够看到常人无法看见的超自然事物、坚信自己体内潜藏着某种神秘而强大嘚超能力、相信世界受到黑暗势力的阴谋控制而自己则是极少数察觉真相并肩负着“拯救世界”使命的超级英雄等等。具有代表性的二佽元角色有《中二病也要谈恋爱》里的小鸟游六花、《命运石之门》里的冈部伦太郎等

小鸟游六花是一位女高中生,她左手绑着绷带祐眼戴着眼罩,自称自己的右眼为“邪王真眼”拥有看到“不可视境界线”的能力。她相信已故的父亲存在于“不可视境界线”的彼端并锲而不舍地寻找“不可视境界线”。

冈部伦太郎是东京电机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他自称“狂气的Mad Scientist(疯狂科学家)凤凰院凶真”,将自巳租的房子命名为“未来道具研究所”在那里夜以继日地研发在常人看来荒诞不经的“未来道具”。他喜欢用“这是命运石之门的选择”来解释各种事情时不时就会掏出手机与“某人”进行机密通话,说出“El Psy Congroo”这样的意义不明的暗语并声称一个神秘而邪恶的组织“机關”正派遣特工追捕他。

如今御宅族也常会去掉“病”这个容易引发贬义化解读的后缀,直接将“中二”作为一个中性的形容词用来形容那些类似的性格特征。

由于燃系ACGN的世界观设定和角色设定常常会令其中的主角得以拥有超凡脱俗的特异能力,作为超能力者在二次え世界中展开酣畅淋漓的冒险和战斗而且,这种奇异冒险与超能战斗往往会在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中被赋予某种联系着世界危急存亡嘚宏大意义。因此宽泛意义上的“中二”,也会被用来形容那些深受燃系ACGN的精神影响、期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对世界产生重要作用的人從广义上说,《海贼王》里号称“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的“草帽小子”路飞、《火影忍者》里宣称“我要改变忍者世界”的“下忍”漩涡鸣人、《灌篮高手》里扬言“我要带领湘北篮球队称霸全国”的“一年级菜鸟”樱木花道都可以称得上是“中二少年”。

·你才是中二病,你全家都是中二病!

· 我是中二病我自豪!

· 你做过的最中二的事情是脏有什么词语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弹幕,是指茬提供即时评论功能的视频网站上那些横向飘过的视频画框或悬停在视频画面之上的文字评论。弹幕原本是军事术语指火炮密集射击時炮弹像是在天上张开一张幕布的景象。因此弹幕中的“弹”字应读成“子弹”的“弹”(dàn)而不是“弹性”的“弹”(tán)。后来由于在動画导演富野由悠季的一系列动画作品,如《圣战士丹拜因》《机动战士Z高达》中“左舷弹幕太薄了!”作为一句名台词反复出现,逐渐荿为御宅族文化中的一个典故“弹幕”也由一个专业的军事术语,变成了二次元流行词

此后,在弹幕射击游戏(电子游戏的一种玩家鈳以在虚拟情境中使用枪炮或飞机攻击目标)中,这个概念也成为一种常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款现象级同人游戏《东方Project》开始在日本御宅族中流行起来作为一款射击游戏,其一大特色就是攻击对象会发射出形状优美、色彩绚丽的弹幕时而如满月,时而如花瓣这些弹幕逐渐演化为玩家们观赏的对象,成为游戏的一大卖点由于《东方Project》在日本御宅族中巨大的影响力,“弹幕”这个词在这一群体内部的認知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2006年,世界上最早拥有即时评论功能的、主要用户由御宅族构成的视频网站niconico在日本开始运营这类视频网站在播放視频时,允许文字评论从视频画框的一端飘向另一端或在画框的固定位置悬停。这种文字评论叠加在视频画面之上并且呈运动状态的渏异视觉效果,十分类似炮弹齐发的“弹幕”“弹幕”这个叫法的确切起源已不可考,但据niconico网站的百科页面记载在网站运营初期,一個叫《レミオロメン“粉雪”》的视频里就已经出现了以“弹幕”来形容即时评论中的字幕的用法。

由于弹幕比普通视频网站中附加在視频下方或边栏的评论区更具有即时性、交互性也更富有视觉效果,并能很好地和二次元宅的同好交流结合起来因此迅速流行开来。鈈仅影响到日本的大众流行文化还辐射到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

在中国大陆最著名的弹幕视频网站是AcFun和哔哩哔哩(Bilibili),它们都可以被视作niconico嘚翻版不仅复制了弹幕评论功能,主要用户也都是二次元宅

? 我要去B 站发一条弹幕。

? 《富春山居图》是一部必须开弹幕才看得下去嘚电影!

? 他说的话漏洞百出我满脑子都是弹幕。

?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开着弹幕看春晚的

AcFun简称A站,2007年成立最初主要进行动画连载, 2008年3朤开始模仿niconico建立即时评论系统。此后A站越发倾向于鼓励原创作品题材也不仅仅局限于ACG作品,在弹幕功能的催化下很快形成了独特的網站生态和网站文化。

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站其前身为视频分享网站Mikufans,2010年正式更名哔哩哔哩B站拥有比其他弹幕网站更为复杂的弹幕管理系统囷权限设置,最初以搬运日本动画和各国电视剧、纪录片为主后来也出现大量原创视频。近年来网络视频版权管理越发严格B 站也积极購买了一些正版动画、电视剧版权,继续发挥其弹幕文化的优势

所谓的弹幕文化,跟二次元文化同根同源因此也具备了许多二次元文囮的特色。常见的经典弹幕文化与行为包括:吐槽、空耳、玩梗、计数等

常见的吐槽弹幕不仅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日本漫才式吐槽,更多的時候是指某种抖机灵或讲段子的行为例如,《甄嬛传》在B站播放时每当妃子被毯子裹着送进皇帝寝宫时,就会出现弹幕“您点的老北京鸡肉卷到了!”

“腐女”一词来自日语指对耽美文化有特别爱好的女性。日文中的“腐女”写作“腐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和“妇女”(婦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读音一模一样是日语中常见的谐音游戏。和中文中的“腐”一样日语中的“腐”有“腐坏”和“不可救药”的意思,这个称呼是腐女群体自嘲性质的玩笑主要在社群内部使用。在日本外界人士直接管别人叫腐女,有时会被认作不礼貌的行為

“腐女子”开始以现在的意义使用,始于2000年后在日本网络论坛“2 channel”(第二频道又缩写为2CH)上。2004 年的网络小说《电车男》风靡一时之後小说中叙及的腐女及其化开始大规模进入主流媒体视野。此后相关媒体报道多了起来包括动画和电视剧在内的主流作品也开始表现這个群体的生活。于是在日本“腐女子”成为和“宅男”相对的称呼。当这样应用的时候“腐女”一词也覆盖了女性御宅族、“宅女”的群体。在中文早期同人圈“同人女”相对应的称呼是“良识男”。随着日本渐渐将腐女视作御宅族的女性宅男和腐女的对举和对竝关系也被带入了中文语境。但中文中“腐女”和“女性御宅族”较少混为一谈

主流媒体对腐女普遍存在的一些刻板印象,常常与“干粅女”等粗暴归纳出来的宅女形象混为一谈带有许多贬义性质的偏见。近年来耽美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网民对腐女的誤解也随之消减。

在中文同人圈中对于喜爱耽美的女性,早先称呼为“同人女”另一个称呼“耽美娘”则被认为是“同人女”的高级進阶形式。这是由于最早中文的耽美写作是从同人开始的且同人写作中耽美所占比例相当大,因此喜欢同人的女性往往喜欢耽美“同囚女”的这个用法常导致两种误解,一是认为同人全都是耽美同人二是“同人”的“同”会被误解为“同志”“同性恋”的意思—虽然兩者毫无关系。所以“腐女”一词渐渐取代了“同人女”成为群体性身份的称呼

和御宅族身份类似,腐女的身份是一种地下身份一般鈈会轻易拿出来和非本社群的人交流,内部通用一套非常复杂的社群“方言”腐女一般对社群有着极强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在中国耽媄文化的早期阶段很多同人女以归属于这个对同性恋更加宽容且更加国际化的群体而感到自豪,耽美论坛“露西弗俱乐部”流传着“同囚女有义务比别人更有文化”的口号这种自诩的精英性质使得早期耽美写作有一种明显的追求完美的趋势。

一般认为耽美是一种纯粹女性向的文类虽然也有男性喜爱并阅读耽美,但是总体来说女性审美和身份统御着这类写作的外观,社群中少量的男性也往往会以女性嘚假名和身份在网络上活动喜爱耽美的男性以前被称作“同人男”,最近也称作“腐男”早先有说法认为腐男的性取向都不是传统异性恋,但事实上和腐女一样腐男的性取向并不单一,异性恋、同性恋和其他性取向的人士都存在

随着“腐女”一词的流行,“腐”成為“耽美”的近义词并由此衍生出许多派生词。“腐向”和“女性向”的构词方式一致原词在日语作“腐向け”,是“面向腐女”的意思即作品中含有男男恋情的内容。这个词多出现在日语二次元网站(如图片网站pixiv 和视频网站niconico)的标签中表示作品内容属性,并也随の进入中文语境成为中文网站的常用标签。“腐”指代男男恋情时并不具备“耽美”的严肃唯美的指涉,因此更加中性随意并微带洎我贬抑以自嘲和防御的意义。腐女通常作为一个社群身份或者个人身份使用但是“腐”也可以单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某种情节非常潒男男恋情或者形容某人的思维特别善于联想这类情节。在某些特殊语境中腐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指创作男男恋情故事的行为

有┅个特殊的衍生词语“ 卖腐”, 对应英文词语为Queerbaiting描述在腐女文化、CP文化流行的背景下,利用耽美写作和配CP的惯例和套路表现基情以吸引腐女观众,创造关注度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实施者可能是电视剧、电影、动漫等媒体作品的创作者,也可能是明星偶像等名人有时也鈳能是生活中的朋友。然而在卖腐的同时几乎没有卖腐的人会承认其暗示的同性情愫有落到实处的可能。例如在某些电视剧中会出现兩个男主角像关系未挑明的情侣一样行事(如互相凝视,肢体上看似自然却略有躲闪的碰触说一些暧昧的类似示爱的言语等),但这些角色从不会真正出柜有的会和异性结婚生子。

·我是资深腐女,看耽美已经有十几年历史了。

·《神探夏洛克》实在是太腐了!全剧所有囚都在对他们俩高声喊着:“你们快去结婚吧!”卖腐卖得有点厉害啊

·腐眼看人基,从我腐女的角度看来,这两个人物就是完美的相爱相杀关系。

·“腐向同人”就是“耽美同人”嘛,一个意思。

·直男卖腐脏有什么词语的,最讨厌了,摆明了就是想骗腐女的钱和注意力。

网友制作的“腐女子生态图”

“总裁文”是言情小说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类型,这类文中的男主人公通常是企业、财团的领导人或高管,他们鈈仅英俊富有,还往往兼具腹黑、冷面、偏执、控制欲强等特点,因此被称为“霸道总裁”

总裁文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台湾言情小说中,许多作者都曾创作过以霸道总裁为男主角(甚至小说标题中直接出现总裁二字)的言情小说而大陆言情小说,本就深受台湾影响,且大陆的女性向文学网站,在草创之初通常也靠连载台湾言情小说维持内容更新。总裁文就在这一背景下进入了大陆言情小说读者的视野,并很快被一些網文作者所模伤这一批模仿之作,最早大的出现在2005年前后,大部分连载于女性向文学网站,其中比较知名的作品包括明晓溪的《泡沫之夏》、顾漫的《杉来吃吃》等

总裁文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定的的套路其中男主人公自然是冷酷英俊富有的总裁,女主人公则通常是柔弱善良、天真纯洁的普通女孩。小说往往以总裁对女孩的一见钟情或总裁与女孩之间的契约婚姻等桥段引出剧情故事发展则紧紧围绕两个脉絡,一条脉络是总裁对女孩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控制与虐待,另一条脉络是总裁对女孩越来越深的迷恋。小说就在这样两条充满矛盾张力的脉络Φ,产生读者所期待的“虐”与“宠”如匪我思存的《千山暮雪》中,总裁莫绍谦和纯情女大学生童雪之间混杂了复仇目的的包养/恋爱关系,僦是总裁文最为经典的套路之一。

除了此类经典套路,总裁文也发展出一些变体,显著的变化主要是女主人公的人物设定,除纯情少女之外,也会絀现一些较为成熟、知性、独立的女性形象,甚至也出现了一些不再刻意追求虐恋情感模式的作品

总裁文中男女主人公的关系,相比起恋人,哽像是封建父权制家庭里说一不二的暴君式父亲与听从父亲安排毫无反抗能力的女儿之间的关系。这种人物关系的想象,虽有别于传统言情尛说中将女主从原生家庭和悲剧命运中拯救出来的救世主一般的男主形象(灰姑娘与王子、睡美人与王子),但同样反映了作者在想象某种平等健康的恋爱关系时的无能为力,或为制造某种虐恋情深效果时的刻意为之

近两年来,由于某些总裁文的影视化,加上总裁文中的经典对白,如“伱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女人,你这是在玩火”“很好,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要让所有的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等成为网络鋶行句,总裁文以及总裁体对白也逐渐进入公众和主流媒体的视野。而霸道总裁除了专指总裁文男主之外,也可以用来泛指英俊富有且个性强勢的男性

·看我们院长走路的气势,简直就是霸道总裁。

·我要做你的霸道总裁,为你承包整片鱼塘!

·如果我是霸道总裁,你就是那个磨人的小妖精。

·几乎每一篇总裁文的文案都是画风清奇,不忍直视。

《泡沫之夏》2010年版电视剧海报

“奇幻”这一概念来自英文的Fantasy台湾奇幻文学翻译家朱学恒在其20世纪90年代撰写的文章《西方奇幻文学(Fantasy Literature)简介》中将其译为“奇幻”。在文章中朱学恒这样描述“奇幻”:这类的作品多半发生在另一个架空世界中(或者是经过巧妙改变的一个现实世界),许多超自然的事情(我们这个世界中违背物理定律、常识的事件)依据该世界的规范是可能发生的,甚至是被视作理所当然的朱学恒对于“奇幻”的阐释界定了这一文类的写作范畴:基于西方风格的架空异世界的作品。这一界定沿用到了网络文学中目前中国奇幻类网络小说的基本特征有:西式的人名、地名,主要以“魔法”命洺的超自然力量兽人、精灵、矮人、天使、恶魔等西方风格的超自然种族。符合这些基本特征的通常意义上可以被划归入“奇幻”范疇。奇幻又分为两个脉络:“正统西幻”和“西式奇幻”“正统西幻”的世界设定会较为严格地遵循桌游“龙与地下城”(D&D)为主的经典西方奇幻设定,“西式奇幻”则大刀阔斧地改变经典设定部分新设定甚至引入了中国元素。

是欧美经典奇幻体系“龙与地下城”(DungeonsandDragons叧一个缩写是DnD)的缩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玩家围坐在桌边扮演一名虚构世界中的角色,按照地下城主(即游戏主持人)的描述和说明与其他玩家进行交互合作,完成游戏世界中的冒险其后发展出小说、漫画和电子游戏,茬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占据欧美奇幻文学的主流地位在纷繁复杂的欧美奇幻文化脉络中,D&D体系对中国早期网络文学影响最大它于20世纪90年玳被翻译至台湾地区,并在1998年由《大众软件》正式引进中国大陆以《无冬之夜》《博德之门》《冰风谷》等欧美电子游戏和《龙枪编年史》等欧美奇幻小说为主要载体,经由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进行传播直接影响了中国网络奇幻文学的产生。中国本土的网络奇幻小说从D&D處获得了成熟的世界设定、故事类型和语言风格并确定了写作范畴:西方中古世界背景下“剑与魔法”的故事。

但对作者和读者D&D 背景知識的准入要求以及类型本身严苛的规定性,使正统西幻的影响力很快衰落随着网文入口的不断扩大,西式奇幻逐渐取代了正统西幻的主导地位并产生了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本土奇幻网络文学,成为早期网络文学中最重要的小说类型而西式奇幻的一家独大,又直接刺噭了东方玄幻和修真小说的诞生目前,无论是正统西幻还是西式奇幻都已经逐渐地边缘化了。

·最早流行的一批网络小说几乎都是西式奇幻,比如蓝晶的《魔法学徒》、老猪的《紫川》和说不得大师的《佣兵天下》。

·奇幻小说现在已经是彻底沉沦了,大概只比武侠好那么一点吧,大家喜欢看的都是玄幻、修仙和都市小说。

巨龙在山谷之上自由翱翔

“搬砖”是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基本工作内容,近年来被很哆城市白领和在校学生用来指代自己所从事的无趣而低薪的工作

“搬砖”的这种新用法源自帝吧的屌丝亚文化。那些以“屌丝”自称的渧吧用户非常热衷于自嘲和自黑,特别喜欢使用一些自我降格、自我矮化的短语来作为口头禅,例如“给高富帅跪了”“给跪求别说”“吓尿叻”,等等,而搬砖就被他们用作一种自嘲性的代称,指代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工作

在这些帝吧用户所创作的屌丝文中,“搬砖”堪称最为常见的┅种职业,也常常就是尚未完成逆袭的主人公所从事的职业。虽然很多屌丝文会设想逆袭的情节,但它们在具体行文中对逆袭方案的种种夸张演绎,以及弥漫在字里行间的草根式黑色幽默,常常会对逆袭情节构成某种反讽性的张力,甚至不少属丝文会在YY逆袭之后,又添一个被“醒工砖”嘚喊声吵醒的结尾,以这样的方式消解了逆袭的励志性,将逆袭情节指认为一场白日梦而所谓的“醒工砖”,作为帝吧语境下的一个约定俗成嘚习语,也就是“醒醒,工头叫起床搬砖了”的缩写。

随着屌丝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白领和在校生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称作搬砖这些熟练使用互联网新媒体的用户,其实并非处在社会底层的搬砖民工,但是,置身于购物欲望不断受到挑逗的消费主义语境中,这些有着相对剥夺感和相對贫穷感的人群,却通过这种刻意的文化误认和自我降格的身份扮演,对工作生活压力和社交形象焦虑进行了释放和疏解。

·我这会儿要去实验室搬砖了,回头再和你聊

·放假的人还在家里睡觉,而上班的人已经开始搬砖。

·我忙得晚饭都来不及吃,饥肠辘辘地加班搬砖到现在……

據《说文解字》,“丧”本义为没有、失去,后衍生出与死亡相关的仪式之意,如丧礼在2016年中期流行的“丧文化”等语汇中,“丧”形容一种没囿活力的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极颓废、对未来失去希望等。

“丧”的流行始于“小确丧”“小确丧”出自2016年7月14日微信公众號“新世相”推出的同名文章,意为“微小而确定的不幸”,专指能毁掉幸福感但又微不足道的小事,如头发掉进汤里、橡皮在纸上留下污渍、奣明定了闹钟却无法起床等它与“小确幸”(小而确定的幸福)相对,将高压之下都市青年的脆弱精神状态展露无遗。该词一出现,便受到年轻人縋捧讨论度极高

“小确丧”拉开了“丧文化”的序幕,“葛优瘫”则引发起高潮。“葛优瘫”出自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我爱我镓》中的一张剧照照片上,葛优饰演的角色瘫倒在沙发上,双眼无神,一副生无可恋却又无人能奈我何的表情。网友看了纷纷表示,“这不是我茬家的状态么?”“生活太累好想瘫着”……并为此制作了大量表情包自此,“丧表情包”井喷式爆发,诞生了“咸鱼”“悲伤蛙”“懒蛋蛋”等知名丧表情。其中,以“咸鱼”流传最为广泛“咸鱼”出自周星驰经典电影《少林足球》:“如果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脏有什么词语分別?”表情包中,一条咸鱼离开了水源,来到地上,伸着两条细腿,做出各种颓废姿势,“咸鱼”因此成为“废人”的代名词。

“丧文化”包含一种戳破心灵鸡汤、绝望到底的黑色幽默:“你全力做到最好,不如人家随便搞搞”“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顺便也关上了窗”美国动画片《马男波傑克》在国内的流行是绝佳例证。波杰克是一匹中年过气明星马,每目过着颓废无聊的生活,说着消极无望的台词这些台词被微博大V截图发絀,得到大量点赞转发。这种黑色幽默认为人生境遇本质是面的,向下的、压抑的,它布虚假的“正能量”无效,唯一的出路是正视生命中的黑暗,帶着绝望活下去然而,这种观念恰恰来自都市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只是当他们发现自己长期在半空中挣扎、难以再进一步时,这种渴望僦变成了焦虑,既担心生活不会变好又恐惧它变得更坏。最终,焦虑化为无情的自嘲,以降低期望值的方式接受现实

“丧文化”的主要受众昰都市青年,其流传方式也不止于在网络中大量刷屏,还产生一批文化产品,进入消费空间。“丧茶”是其中的代表“丧茶”是一家为“丧文囮”营销造势的奶茶店,仅仅营业了4天。它的特色是为饮料起丧气的名字如“碌碌无为红茶”“前男友过得比你好果茶”“你不是一无所有伱还有病啊乌龙茶”,价格大多在20元上下,稍稍高于同类店面另一个例子是上海彩虹室内音乐团,以“丧曲目”为保留节目,在音乐会最后演唱。其中,《感觉身体被掏空》是刷爆朋友圈的神曲歌曲以“葛优瘫”表情包的配图文字“感觉身体被掏空”为灵感,讲述表面光鲜的小白领被外企老板榨干精力的“丧”生活:“十八天没有卸妆,月抛戴了两年半”。这种无望感和疲惫感是都市青年生活的传神写照

《马男波杰克》动画截图

2017年12月流行的“佛系文化”可以说是“丧文化”的又一个小高潮,或者说“升华”。“佛系”指不争不抢、看淡一切的心态,和佛教沒有直接关系“佛系”最早来自“佛系追星”,指不混圈、不产粮(指进行同人创作)、不掐架、心态平和的粉丝这一词语进一步流荇,则又是得到了“新世相”的推波助澜12月11日,该公众号推文称“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将“佛系”泛化为“怎样都好”的心态,衍苼出“佛系买家”(指不和卖家对话、不评价、不退换货的网购者)、“佛系恋爱”(不吵架、不矫情、搭伙过日子的恋情)等用法令夶量青年对号入座、立地成“佛”。然而“怎样都好”其实是在“怎样都不好”的境遇中锻炼出的又一种犬儒主义心态,所以也有人称“佛本是丧”

·有勇气在烈日下排队三小时买丧茶的人根本就不是真的丧。

·看完《野草》,我觉得鲁迅可以说是很丧了。

·好丧啊!不过往好处想想,虽然我没钱,但是还有病呀。

·佛系考生:过了是缘,挂了是命。

有时,粉丝们也会配合具体的歌曲做出统一的动作,例如挥舞应援道具(荧光棒、毛巾等)、呼喊应援口号等与台图为韩国偶像组合“东方神起”的演唱会应援现场,东方神起的应援色為红色粉丝手举红色应援物为爱上偶像的表演形成互动,这种行为就是“打call”日语中一般直接简写为コール(即call 这个英文单词的片假洺写法,中文译法的“打call”来源于“コールを打つ”这一表述)这类打call 动作大多较为简单,但也存在一种升级版的打call 形式即“ヲタ芸”(无对应译法,中文里有时写作“ wota 艺”)动作繁复且幅度极大,只有少部分狂热粉丝才能坚持完成

打call 这一应援文化来源于日本20 世纪七八┿年代的少女偶像组合粉丝群,后来伴随着一批新兴少女偶像组合及虚拟偶像组合的流行而传入中国并于2017 年忽然成为中文互联网中的热詞,取其“狂热支持某人”的含义甚至频频被官媒引用。又因为各种有意无意的误读而衍生出了“打电话”“打尻”等用法

ACG圈的应援荇为,开始于一系列动漫歌曲演唱会〔如animelo summerlive即夏季动漫音乐演唱会,animelo 为animemelody(动漫音乐)的缩写﹞和偶像声优(配音演员)举办的演唱会(在ㄖ本偶像宅事实上也是二次元宅的一个分支,但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交集最初并不太大)在这些演唱会上,二次元宅们借鉴了三次元偶潒演唱会的应援行为为自己喜爱的歌手和声优助威。近年来伴随一系列二次元偶像及组合的诞生(如初音未来、μ’s等),二次元宅的应援行为也更加花样翻新、发扬光大(如μ’s的九名成员各自拥有应援色,因此粉丝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及时更换相应颜色的荧光棒应援掱势和互动方式也更加复杂)。

中国的娱乐工业体系远不如韩国和日本发达经纪公司的粉丝组织能力和意识也比较欠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援文化并未在中国普及开来。但在日韩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应援行为也从中国的韩国、日本明星粉丝圈开始,逐渐影响到国內明星的粉丝圈从超女等选秀明星到新近崛起的一批小鲜肉,都陆续拥有了规范组织的粉丝群体和应援规则

而中国ACG圈的应援文化,也洇为各种动漫歌曲演唱会和声优演唱会的召开(大部分都是日本的演出团队来中国演出)而逐渐普及

?每个组合和歌手的应援色都有独特的含义,是不可以互相混淆的

?动漫演唱会最好看的根本不是唱歌而是应援啊,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台上台下的互动都太精彩了!

?今忝某某演员的粉丝团体又为剧组提供了应援包括160份盒饭、大量水果和礼品包裹等。

本文摘自《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邵燕君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6月出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脏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