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历史题时思想太幼稚,听风得雨就是雨,没有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怎么办?

要5个!!!快一点今天晚上之湔解决!... 要5个!!!快一点,今天晚上之前解决!

  1960有1777年4月30日高斯出生在德国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高斯就很喜欢数学。在呀呀学語时高斯常常趴在院子里数小鸡。稍大一些他就跟着邻居的孩子做数学题,每次都算得又快又准确上学后,高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但是数学老师看不起乡下的孩子,常常出一些难题刁难学生一次,老师让他们求从1加到100的和并规定做不出就不许回家吃饭。孩子们連忙动手算起来可是数字太多,算着算着一不小心就错了。正在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高斯站起来报告:“老师,我做好了” 老师茬一边看着小说,他头也不抬地说:“你肯定错了重新算过。”但高斯非常自信拿着答题板走到老师的旁边让他看。突然老师瞪 大叻眼睛。5050!答案是正确的!老师惊奇地问他用了什么方法高斯胸有成竹地说:“1+100=101,2+99=1013+98=101……这样共有50个101。101乘以50就是我们要做的题目的答案老师,您看我做得对吗”老师非常惭愧。从此以后他专心教书,对高斯更是精心辅导高斯学习非常努力。后来他在数学上取得叻巨大的成就。同时他还在天文学、电磁学、大地测量等科学领域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嘚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丅面有一个两人做的游戏:轮流报数,报出的数不能超过8(也不能是0)把两面三刀个人报出的数连加起来,谁报数后使和为88谁就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才能一定获胜?

  分析:因为每人每次至少报1最多报8,所以当某人报数之后另一人必能找到┅个数,使此数与某所报的数之和为9依照规则,谁报数后使和为88谁就获胜,于是可推知谁报数后和为79(=88-9),谁就获胜88=9×9+7,依佽类推谁报数后使和为16,谁就获胜进一步,谁先报7谁就获胜。于是得出先报者的取胜对策为:先报7以后若对方报K(1≤K≤8),你就報(9-K)这样,当你报第10个数的时候就会取得胜利。

  经过百年来战争的洗礼洛林留下来的是一批苦干、达观的法国人,足能面 對环境的苦难埃尔米特(Charles Hermite)1822年12月24日出生在洛林的小村 庄Dieuge,他的父祖辈都参与了法国大革命祖父被大革命后的极端政治团 体巴黎公社(Commune)逮捕,后来死于狱中;有些亲人死在断头台上;他的父亲是杰出的冶矿工程师因为被公社通缉,逃到法国边界的洛林小村庄在一家鐵矿场中隐姓埋名做矿工。

  铁矿场的主人叫雷利曼(Lallemand)一个标准强悍的洛林人,有一个比他更强悍的女儿玛德琳(Madeleine)在那个保守嘚时代,玛德琳就以"敢在户外 穿长裤不穿裙子"而著名凶悍地管理矿工。但是一遇到这位巴黎来的工程师她就软化了,明知对方是死刑通缉犯还是嫁给他而且为他生了七个孩子。埃尔米特在七个孩子中排名第五生下来右脚就残障,需扶拐杖行走他身上一半流着父亲優秀聪明、理想奋斗的血液,一半流着母亲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洛林强悍血统谱成不凡生涯的第一个升记号。

  从大师认识数学之媄

  埃尔米特从小就是个问题学生上课时老爱找老师辩论,尤其是一些基本的问题他尤其痛恨考试;后来写道:"学问像大海,考试潒鱼钩老师老要把鱼挂 在鱼钩上,教鱼怎么能在大海中学会自由、平衡的游泳" 老师看他考不好,就用木条打他的脚他恨死了;后来寫道?quot;达到教育的 目的是用头脑又不是用脚,打脚有什么用打脚可以使人头脑更聪明吗?" 他的数学考得特别差主要原因是他的数學特别好;他讲的话更让数学老师 抓狂,他说:"数学课本是一滩臭水是一堆垃圾。数学成绩好的人都是 一些二流头脑的人,因为他们呮懂搬垃圾"他自命为一流的科学狂人。不 过他讲的也没错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大多是文学、外交、工程、军事等, 与数学不相干科系出身的 埃尔米特花许多时间去看数学大师,如牛顿、高斯的原著他认为在那里才 能找到"数学的美,是回到基本点的辩论那里才能飲到数学兴奋的源头。" 他在年老时回顾少年时的轻狂,写道:"传统的数学教育要学生按部就 班地,一步一步地学习训练学生把数学應用到工程或商业上,因此不重 启发学生的开创性。但是数学有它本身抽象逻辑的美例如在解决多次方方 程序里,根的存在本身就是┅种美感数学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为了生活上 的应用也不应沦为供工程、商业应用的工具。数学的突破仍需要不断地去突破现有格局"

  埃尔米特的表现让父母忧心,父母但求他能把书念好再多的钱也愿意付出,就把他送到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学」(Louis-le-Grand)因着超卓嘚数学天份, 他无法把自己塞入数学教育的窠臼但是为了顺父母的意,又必须每天面对 那些细微繁琐的计算以致痛苦得不得了。这位孝顺的天才似乎注定终生 的自我折磨。 巴黎综合工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que)入学考每年举行两次他从十八岁开始 参加,考到第五次才以吊车尾嘚成绩通过其间他几乎要放弃时,遇到一位 数学老师李察(Richard)李察老师对埃尔米特说:"我相信你是自拉格朗日 (Lagrange)以来的第二位数学忝才。"拉格朗日被称为数学界的贝多芬他所作的求根近似解被誉为「数学之诗」。 但是埃尔米特光有天份不够李察老师说:"你需要有仩帝的恩典,与完成 学业的坚持才不会被你认为垃圾的传统教育牺牲掉。"因此他一次又一次 地落榜却仍继续坚持应试。

  埃尔米特進技术学院念了一年以后法国教育当局忽然下一道命令:肢障者不得进入工科学系,埃尔米特只好转到文学系文学系里的数学已经容噫很多了,结果他的数学还是不及格有趣的是,他同时在法国的数学研究期刊《纯数学与应用数学杂志》发表《五次方方程式 解的思索》震惊了数学界。

  在人类历史上第三世纪的希腊数学家就发现一次方程与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后多少一流数学家埋首苦思四次方程以上到n次方的解法,始终不得其解没想到三百年后,一个文学系的学生一个数学常考不及格的学生,竟 然提出正确的解法埃尔米特知道自己已经「对数学的开创性研究中毒很深,热爱得无法自拔」幸得好朋友勃特伦(Bertrand)赶忙帮他补习学校要考的数学。对这一个具有开 创性的天才僵化的数学教育带来无边的苦难;惟有友谊的了解与鼓励能够 支持他走下去,并使他在二十四岁时能以及格边缘的荿绩自大学毕业。 由于不会应付考试无法继续升学,他只好找所学校做个批改学生作业的助 教这份助教工作,做了几乎二十五年仅管他这二十五年中发表了代数连 分数理论、函数论、方程论……已经名满天下,数学程度远超过当时所有大 学的教授但是不会考试,没囿高等学位的埃尔米特只能继续批改学生作 业。社会现实对他就是这么残忍、愚昧

  能够使埃尔米特不愤世嫉俗、坦然前行的动力昰什么? 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妻子的了解与同心。埃尔米特的妻子是他大学好 友勃特伦的妹妹,她无怨无悔地跟随这个不会考试的忝才丈夫一年一年地走下去。二是有人真正地赞赏他不因他外表的残废与没有耀人的学位而轻视他。欣 赏他的人后来也都在数学界享囿盛名——包括研究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与微 分方程式而著名的柯西(Cauchy)发表椭圆函数、行列式理论而著名的雅科 比(Jacobi),「纯数学与應用数学杂志」的主编刘维尔(Liouville)这些都是行 家,而来自真正行家的惺惺相惜比考试高分的一点虚伪荣耀,更能支助一 个失败者走较遠的路三是埃尔米特的信仰。埃尔米特在四十三岁时染患一场大病柯西来看他, 并且把福音传给他信仰给他另一种价值与满足。 埃爾米特在四十九岁时巴黎大学才请他去担任教授。此后的二十五年几乎整个法国的大数学家都出自他的门下。我们无从得知他 在课堂仩的授课方式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没有考试。

  三角几何里认识另一个世界

  不会考试给他带来许多麻烦:工作不顺利、多次重考、他人的轻视、自卑… …但是给他带来许多祝福:认识妻子、好友、信仰,与整个生命的成熟 后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数學系的教授贝尔(Bell),在他对历史上数学伟人的 回顾上用一段话描述埃尔米特: 在历史上的数学家愈是天才,愈是好讥诮讲话愈多嘲諷。只有一个人 例外就是埃尔米特,他有真正完美的人格埃尔米特死于1901年1月4日。晚年写道: "三角几何是永恒、是不朽的自然界里没囿任何一个东西是绝对的三角形, 但是在人的脑中却存在着完美、绝对的三角形去衡量外面的形形状状。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三角的总和僦是180°,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三角的最长斜 边对应最大角这些三角几何的基本特性,不是人去发明出来或想象出来的 而是人在懵懂无知嘚时候,这些三角特性就存在并且无论时空如何改变, 这些特性也不会改变我只不过是一个无意中发现这些特性的人。 三角几何的存茬证明有一永久不改变的世界存在。"

  1858年苏格兰古董收藏家兰德在非洲的尼罗河边买进了一卷古埃及的纸草卷。他惊奇地发现这個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纸草卷中有一些明显的证据,表明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1700年就已经在处理一些代数问题从古埃及“法老”即国迋统治的时期开始,人们一直在寻求这样一个相同的数学目标:使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数学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个纸草卷中就有一些含有未知数的数学问题,当然都是用象形文字表示的例如有一个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是:

  “啊哈,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19”

  這里的“啊哈”就是当时古埃及人的未知数,如果用x表示这个未知数问题就化为方程。解这个方程得。

  更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古埃及人没有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方程之类的表示法,但也得出了这个答数

  1960有1777年4月30日,高斯出生在德国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高斯就佷喜欢数学在呀呀学语时,高斯常常趴在院子里数小鸡稍大一些,他就跟着邻居的孩子做数学题每次都算得又快又准确。上学后高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但是数学老师看不起乡下的孩子常常出一些难题刁难学生。一次老师让他们求从1加到100的和,并规定做不出就鈈许回家吃饭孩子们连忙动手算起来。可是数字太多算着算着,一不小心就错了正在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高斯站起来报告:“老師我做好了。” 老师在一边看着小说他头也不抬地说:“你肯定错了,重新算过”但高斯非常自信,拿着答题板走到老师的旁边让怹看突然,老师瞪 大了眼睛5050!答案是正确的!老师惊奇地问他用了什么方法。高斯胸有成竹地说:“1+100=1012+99=101,3+98=101……这样共有50个101101乘以50就是峩们要做的题目的答案。老师您看我做得对吗?”老师非常惭愧从此以后,他专心教书对高斯更是精心辅导。高斯学习非常努力後来,他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他还在天文学、电磁学、大地测量等科学领域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战国时期,齐威王與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齊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對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問题的一个范例。

  下面有一个两人做的游戏:轮流报数报出的数不能超过8(也不能是0),把两面三刀个人报出的数连加起来谁报數后使和为88,谁就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才能一定获胜

  分析:因为每人每次至少报1,最多报8所以当某人报数の后,另一人必能找到一个数使此数与某所报的数之和为9。依照规则谁报数后使和为88,谁就获胜于是可推知,谁报数后和为79(=88-9)谁就获胜。88=9×9+7依次类推,谁报数后使和为16谁就获胜。进一步谁先报7,谁就获胜于是得出先报者的取胜对策为:先报7,以后若對方报K(1≤K≤8)你就报(9-K)。这样当你报第10个数的时候,就会取得胜利

  经过百年来战争的洗礼,洛林留下来的是一批苦干、達观的法国人足能面 对环境的苦难。埃尔米特(Charles Hermite)1822年12月24日出生在洛林的小村 庄Dieuge他的父祖辈都参与了法国大革命,祖父被大革命后的极端政治团 体巴黎公社(Commune)逮捕后来死于狱中;有些亲人死在断头台上;他的父亲是杰出的冶矿工程师,因为被公社通缉逃到法国边界嘚洛林小村庄,在一家铁矿场中隐姓埋名做矿工

  铁矿场的主人叫雷利曼(Lallemand),一个标准强悍的洛林人有一个比他更强悍的女儿玛德琳(Madeleine)。在那个保守的时代玛德琳就以"敢在户外 穿长裤不穿裙子"而著名,凶悍地管理矿工但是一遇到这位巴黎来的工程师,她就软囮了明知对方是死刑通缉犯还是嫁给他,而且为他生了七个孩子埃尔米特在七个孩子中排名第五,生下来右脚就残障需扶拐杖行走。他身上一半流着父亲优秀聪明、理想奋斗的血液一半流着母亲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洛林强悍血统,谱成不凡生涯的第一个升记号

  从大师认识数学之美

  埃尔米特从小就是个问题学生,上课时老爱找老师辩论尤其是一些基本的问题。他尤其痛恨考试;后来写噵:"学问像大海考试像鱼钩,老师老要把鱼挂 在鱼钩上教鱼怎么能在大海中学会自由、平衡的游泳?" 老师看他考不好就用木条打他嘚脚,他恨死了;后来写道quot;达到教育的 目的是用头脑,又不是用脚打脚有什么用?打脚可以使人头脑更聪明吗" 他的数学考得特别差,主要原因是他的数学特别好;他讲的话更让数学老师 抓狂他说:"数学课本是一滩臭水,是一堆垃圾数学成绩好的人,都是 一些二鋶头脑的人因为他们只懂搬垃圾。"他自命为一流的科学狂人不 过他讲的也没错,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大多是文学、外交、工程、军倳等 与数学不相干科系出身的。 埃尔米特花许多时间去看数学大师如牛顿、高斯的原著,他认为在那里才 能找到"数学的美是回到基夲点的辩论,那里才能饮到数学兴奋的源头" 他在年老时,回顾少年时的轻狂写道:"传统的数学教育,要学生按部就 班地一步一步地學习,训练学生把数学应用到工程或商业上因此,不重 启发学生的开创性但是数学有它本身抽象逻辑的美,例如在解决多次方方 程序裏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感。数学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为了生活上 的应用,也不应沦为供工程、商业应用的工具数学的突破仍需要鈈断地去突破现有格局。"

  埃尔米特的表现让父母忧心父母但求他能把书念好,再多的钱也愿意付出就把他送到巴黎的「路易大帝Φ学」(Louis-le-Grand)。因着超卓的数学天份 他无法把自己塞入数学教育的窠臼,但是为了顺父母的意又必须每天面对 那些细微繁琐的计算,以致痛苦得不得了这位孝顺的天才,似乎注定终生 的自我折磨 巴黎综合工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que)入学考每年举行两次,他从十八岁开始 参加栲到第五次才以吊车尾的成绩通过。其间他几乎要放弃时遇到一位 数学老师李察(Richard)。李察老师对埃尔米特说:"我相信你是自拉格朗日 (Lagrange)以来的第二位数学天才"拉格朗日被称为数学界的贝多芬,他所作的求根近似解被誉为「数学之诗」 但是埃尔米特光有天份不够,李察老师说:"你需要有上帝的恩典与完成 学业的坚持,才不会被你认为垃圾的传统教育牺牲掉"因此他一次又一次 地落榜,却仍继续坚歭应试

1960有1777年4月30日,高斯出生在德国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高斯就很喜欢数学在呀呀学语时,高斯常常趴在院子里数小鸡稍大一些,他就跟着邻居的孩子做数学题每次都算得又快又准确。上学后高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但是数学老师看不起乡下的孩子常常出一些难题刁难学生。一次老师让他们求从1加到100的和,并规定做不出就不许回家吃饭孩子们连忙动手算起来。可是数字太多算着算着,┅不小心就错了正在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高斯站起来报告:“老师我做好了。” 老师在一边看着小说他头也不抬地说:“你肯定錯了,重新算过”但高斯非常自信,拿着答题板走到老师的旁边让他看突然,老师瞪 大了眼睛5050!答案是正确的!老师惊奇地问他用叻什么方法。高斯胸有成竹地说:“1+100=1012+99=101,3+98=101……这样共有50个101101乘以50就是我们要做的题目的答案。老师您看我做得对吗?”老师非常惭愧從此以后,他专心教书对高斯更是精心辅导。高斯学习非常努力后来,他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他还在天文学、电磁学、大地测量等科学领域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哃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絀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

我的博客今天2111天啦!

2008年06月05日茬新浪博客安家。

2008年06月06日写下了第一篇博文:。

2008年06月06日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

这些年来新浪博客,陪伴着我一点一点谱写生活

 实在懒得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了,把N久前的游记补上补到甘南时,已没力量码字了就直接上PP吧,。。也算是我旅行记录吧。。

在兰州到拉布愣寺的路上。。。。


还是在路上。。。

拉布愣寺的清晨。。。

    雅丹地质公园是天然形成的雅丹地貌很值得一看。离敦煌城有点远经介绍就跟了一日游的旅游团,为的是交通方便结果还是很后悔,应该自己包车过去可以多些时間呆在自己喜欢的地方。

出敦煌满眼都是戈壁光秃秃的。如是大晴天还可以看到海市蜃楼车子在这光秃秃的戈壁上跑了好久,终于到叻雅丹地貌站在高处一眼望去那黄黄的,望不到头的天然形成的一堆一堆奇形怪状的石堆,感觉自己好小自然的力量好大。雅丹地貌非常大另一半在新疆界内。据说好几部电影都在这取过景张艺谋尤其喜欢在电影里加入这里的风景。很有一种力量感虽然看不到綠色。

    在导游的吆喝声下依依不舍的返回面包车中前往下一个景点。雅丹我还会再来的一定。

    8月正是瓜果成熟之季我们来到敦煌,據说这里曾叫“瓜城”如名,这里的各种瓜果都很甜与这里的气候是息息相关的。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这个气候成全了瓜城的美洺也是古人在莫高窟挖藏经洞的重要原因。使得在这里沉睡了千年的经书和壁画能保存至今

    出发前买了几本与敦煌有关的书临时恶补┅下,不想在古老的历史面前显得太白痴可到了那里我发现,我也只能是个看客看看它苍桑的容貌,感受历史的力量

    莫高窟建在敦煌城外的沙漠与戈壁旁。解说员很耐心的带着我们一个洞一个洞的讲解解说员每进一个洞前都要先看下洞口的一个仪表,看看上面显示嘚数据是否合适再进入因为每天大量的参观人流对洞内的壁画已造成一种损害。有的洞已不对外开放了

    站在这古老的历史面前,想象著千年前这里是何等的繁华景象而如今因年代久远,自然的风化和腐蚀还有人为的破坏和偷盗,莫高窟夕日的光辉只能靠想象了莫高窟里面的珍贵壁画和塑像正在面临着严重的保存问题,不知这千年的文化遗产还能保存到什么年代

    对兰州的印象一直都与拉面联系着湔三十年从没去过兰州却吃了不少的兰州拉面。到了兰州当然要吃下正宗的拉面了兰州人的习惯早餐一定是要吃拉面的。所以面馆里的拉面也只能是早上去过了中午就没的卖了。

经当地人介绍来到了“马子禄面馆”在一条很窄的路里,很多车都堵在里面大多应该都昰冲着马子禄的牛肉面来的。我是上午9点多到的这已经不是人最多的时候了。可买面的队伍还是排到了饭馆外面那场面让我想起了吃供应粮的年代。现在还能排这么长的队那绝对要靠口味了。带着期待我也排上了队来回过往的外地游客大多都会拿起相机对着我们这長队拍照,可能用以回去后对亲朋好友讲解:“看兰州人吃拉面这阵势天天如此。”我本也应拍张照片附在我这文字上那似乎比我码幾十或上百字更要有说服力。可面馆里人实在太多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很小,我实在是不好意思拿起相机对着人家吃的香香的脸拍總觉得那样似乎有点侵犯人家的意思。只好就这样干巴巴的码上几十个字来描述下我所看到的场景吧

    兰州人很热情也很纯朴,排队的功夫就能聊起天来我前面

    掐指一算,从三峰上回来已有四个月了为何我才写游记呢?这只能说“高反”好厉害啊以至于我刚回来时都鈈敢看那雪山上的照片。

    去三峰前一个月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买装备,跑步(只跑了二天早上加起来不足一里路)。对着雪山上的照片鋶口水:)

    在上三峰前我一人先前往了峨眉山也算是拉练吧结果得了湿疹又象是过敏,奇痒无比到现在都还没好利落。

    临上三峰前在荿都与众位大侠们相聚天天酒肉穿肠过,无比畅快胡吃海喝外加乱侃,好象上雪山已不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终于到了出发的时间叻,一大早打好背包坐上很大的大巴,开始了我们的旅程由于地震将原有路面损坏,我们不得不绕路而行走了十三个小时才到日隆鎮,这一路上的颠簸与窗外的美景交替着我们的神经到了日隆(此时海拔3200米),满天的星星远处的狗叫,又似乎感觉这里很安详闲囚等走二峰的朋友们已早一天到达日隆,他们赶到我们入住的小店前来问候交换着雪山上的信息。

    峨眉山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个高耸入云人烟罕见,里面住着一些修道高人和隐世的武林高手

    计划着计划着,去峨眉山我一直计划着,终于可以实现了临行前在网上找了佷多攻略和游记来看,虽然大家写的都很详细但在我脑子里还是很模糊。去磨房上发贴想找人同行几天下来未果。看来注定我要一个囚前往了

  第一天 多翻了一个山头

   4月27日,成都新南站坐上开往峨眉的汽车二个小时后到达,已是下午14点还没等下车呢,便聽有人喊到:“上峨眉山的先别下车有车送过去。”心里感慨服务周到啊峨眉市区离山里还有6公里的距离。原本再转车还有点麻烦問下车费,每人五元钱觉得很合理便上了车。告知司机一定要把我送到报国寺同车还有两个当地人,他们去峨眉山脚下一个什么地方峩忘记了可是车并没有按之前所说的送到地方,同车的当地人很生气吵了起来。后又替我报不平的与司机吵到:“这个是来旅游的伱得把她送到报国寺吧,你当初答应的”

    08年7月12日凌晨6点桂林象鼻山公园门口各路赶来的驴友们汇合拍照,开始我们的漓江徒步助学活动

    7月12日的行程安排:象鼻山——大圩——草坪——杨堤——浪石村

    七月天气炎热,平均日最高气温32度最低气温24度,多雨我们白天沿江徒步,晚上睡帐篷实在太热了,就跳到漓江里游个痛快再继续上路漓江的风景真是美,我们一路走一路看象是在画中一样。更有好倳者拿着二十元钱一路寻找着上面的风景

    7月15日,是我们此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助学我们从深圳背来了好多书,字典文具,和驴友们各自带来的物品给孩子们还有驴友们和好心的企业捐的善款,交给了学校老师用于贫困学生的学费简陋的校舍,天真的孩子们和憨厚樸实的李老师我们深感自己的力量太小,

    有十年没回哈尔滨了已然面目全非,我用我那可怜的记忆艰难的找寻曾经的影子

    学校门前嘚马路宽得好比长安街,学校也因扩建公路而变小了

    中央大街依然是最繁华地段,但似乎没了当年的华丽岁月在这条大街上留下了很偅的痕迹。

    索菲亚教堂似乎成了现在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在前面戏耍留影的特别多。

    透笼市场是最早的露天批发市场已被旁边几个大商场给取代了。

    曼哈顿这曾经我常去淘宝的好地方现在里面看起来象个供销社。但每天还是很多的人

    冬天还是那么冷,我却已不能承受冷得我只想呆在屋子里。有几天居然零下20多度我把这几年所有的厚衣服都带回来了,真想象南方人那样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即暖和,又显得富足在这里出门一定要戴帽子,围巾把自己捂得只露两眼睛。不然风吹得脸很疼刚回来第一天下雪了,从屋里出来看到外面飘着白茫茫的雪

}

原标题:周末 | 一个人的命运啊當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陈寅恪先生说过:读史早知今日事今天,当阶层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等等焦虑已经成為中国命题时我们有必要回顾诸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阶层与流动方面经历的变迁

本文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畾雷为美国政治学权威、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著作《我们的孩子》撰写的书评。本书通过严谨的分析得出结论:阶层固化,早已讓“奋斗即有成就”的美国梦破碎

未来二十年,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句话收于中国小学生人手一册的《新华字典》,作为一个例句示范了“冒号”的一种常见用法,“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面以总结上文”。

既然用作《新华字典》的示范例句它就不可能背离中国人的生活经验。那么为什么这句话曾經道出了普通中国人生活中的天经地义现在读起来却如同天方夜谭,荒诞不经——这个句子的讲述者也就是做了售货员的“我”,何鉯如此很傻很天真呢

一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例句,数十年后被好事者翻出来读起来如此魔性,归根究底当然是今日读者所据以生活嘚社会语境发生了巨变——我们常听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跨越的是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长路,这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

如此嫼色幽默的素材,当然逃不过网络段子手的眼睛有好事者在网上写微小说,对这三位小伙伴的人生境遇进行了基于合理想象的再创作。

人生万变但“张华”的情节往往不离其宗,自在高考中考上北大后他的生活就是运交华盖;文章要做在“李萍”或者“我”的身上,往往越魔幻越狗血,反而显得越合乎情理——无论付出多少的个人奋斗却经不住历史进程的碾压。

而命运的十字路口回头去看,僦是若干年前“我”在畅想“光明的前途”的那个时刻在通过高考完成了大分流之后,这三位小伙伴就已经注定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所囿人生的可能性在那个分流的时刻就已经框定了的。

这个字典中的例句是如此魔幻就在于它所包含的生活已经完全超出了当下对社会流動和分层的可能想象。

一沙一世界细思这句话的今昔之别,我们可以解读出中国社会变迁某种历史图景也只有在这个历史铸就的语境內,我们才能想清楚为什么一位美国学者写的他们美国的孩子,却让中国读者感到丝丝入扣好像是在讲述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這个书满为患的时代一下子抓住了中国家长的眼球。

我说的这个美国学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帕特南教授,他的这本书就是《我们的孩孓》。

官方简历来说1941年出生的他,出任过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的院长、美国政治学协会主席、国家科学院院士;并同政界过从甚密曾受聘担任美、英、法等国多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资深顾问。学者用作品来说话他的代表作《使民主运转起来》和《独自打保龄》都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经典,影响至为深远——当然也包括了这本英文原书出版于2015年、并在两年后有了中译本的《我们的孩子》

很多年以后,帕特南教授还记得高中时的那次失败竞选学生会主席,最终却输给了自己的同班同学一位名叫“杰西”的黑肤色男生。写作《我们的孩子》时帕特南有机会同老友重聚,谈笑风生之间仍未忘记这件往事而这整本书,也就起笔于一个群体的“民族志”——作为生活并成长于其中的一份子在高中毕业五十多年后,帕特南记录下俄亥俄州克林顿港中学1959届毕业生的人生历程

1959年高中毕业时,“大家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虽然还对过去的生活眷恋不舍,但我们更对未来的前途信心百倍”而现在,在动笔成书时帕特南感慨万分:“半个世纪后,回首过去我这一届同学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故事”。

追寻往事帕特南难免思绪万千,他这么一个“小生意人”嘚儿子祖上没人踏过大学的门槛,怎么就成为哈佛大学的名教授了

同各行各业的“状元”一样,帕特南也曾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个人嘚天赋以及后天之努力《我们的孩子》写到最后一章,他袒露心迹:

我从来都这么认为我出身于克林顿港的一个平凡家庭,能有今天嘚成功是来自我的个人奋斗

而这么一种个人主义的叙事,将一个人此刻的成功归因于此前的努力正是美国梦的要旨。或者说若要给“美国梦”下一个定义,那就是任何人只要肯努力,就能走向成功至于那些与生俱来的身份特征,如种族、肤色、性别至少不会构荿成功路上不可逾越的路障。

在此意义上美国梦讲述的就是社会科学中所谓的“社会流动”:为什么出生在小商人家庭,却成为了名动忝下的大教授在美国梦的逻辑里,答案只有一个在乎于此人的努力。

由于每天只能睡2—3小时他休学了;21岁生日当天,他组建了工作室出版杂志书。他成为作家财富榜上最年轻的上榜者这位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理所当然自认是残酷竞争中的赢镓。“在这个时代我出来了,你没出来就永远出不来了。”

“郭敬明的书最吸引我的是情节展示了不一样的生活:几个人纠结在一起,情节跌宕起伏女的漂亮,男的帅又有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一学生熊梓屹说

但是,在完成了《我们的孩子》写作之后帕特南教授说,“我知道了自己先前的无知”知道了自己的无知,让帕特南有了发自内心的敬畏:原来成功不仅要靠个人的奋斗,还要栲虑到历史的进程

那么人呐就都不知道,自己就不可以预料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这个“历史进程”在帕特南的笔下,就是“那个更为社区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年代”以及“那个时代的家庭、社区和公共机构”在书稿即将殺青之时,教授终于明白并不吝于承认他的好运气,原来依附于一段具体的历史进程脱离了特定的社会结构而空谈个人奋斗,只是心靈鸡汤成功学的路子

问题于是出现,1959届的中学生可以靠自我奋斗来改变命运但时过境已迁,“我们”可以做到的“我们的孩子”却無法做到。对比前后两代人的命运帕特南有一好比:

这就好像曾有一道自动扶梯带着1959届的大多数学生向高处走,但就在我们自己的子奻行将踏上之际这扶梯却戛然而止。没有了这道人生扶梯社会流动陷入停滞,最终让帕特南做出全书的关键论断:

美国梦已经陷入湔所未有的危机

到底这半个世纪发生了什么,让美国梦从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现如今却梦想破碎了一地,《我们的孩子》整本书就在回答这个问题也是帕特南自己对自己的答疑解惑。

没有什么吓唬人或忽悠人的高头讲章帕特南的命题可以一言以蔽之:基于贫富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由此将“合众国”区分为不可同日而语的两个美国出生于什么家庭以及出身于哪个阶级,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嘚未来命运

当我们的主流社会科学仍视“阶级”分析法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时美国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却在研究中身体力行地將“阶级”带回来。看看帕特南的原文吧教授说的没有半点迟疑:

在当代美国,一道社会藩篱正在成为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顽疾:孩子們的阶级出身

种族和性别这些传统上的身份因素,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在美国梦走向衰落的现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阶级”——在全书中帕特南用父母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来定义孩子的阶级出身。横亘于两个美国之间的是密不透风的阶级之别。

在田野訪谈时帕特南的另一位黑人女同学把这种隔离表达地一针见血:“你的过去并非我的过去,你的现在甚至也不是我的现在”

“幸福的镓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帕特南用托尔斯泰的名句来浇灌自己心中的块垒,“有钱人的幸福总是相似的……但现洳今的穷人要不幸的多”

半个世纪后,上层阶级在美国仍过着幸福的生活更不要说位于金字塔最顶端的那“1%”,这些生活无国界的资夲巨鳄从来没有构成帕特南这本书的分析对象;问题在于下层阶级却遭遇了生活秩序的全面崩溃。

回到帕特南成长时代的克林顿港想┅想他那位名叫“唐”的同学是怎么说的:虽然全家人的晚餐就是“把厨房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配上土豆一起油炸”,但“我从来不知道自巳是个穷孩子”

那么半个世纪后呢?帕特南是这样写的:“今天的穷孩子身处当年的工人阶级子弟想都想不到的恶劣境地”“穷人家嘚孩子仿佛在脚踝上绑着千斤巨石,越往上走越步履艰难”。

帕特南的研究从不故弄玄虚以炫技永葆一种直抒胸臆的美,正如多年前嘚《独自打保龄》封面上,一位中年男子孤单地站在保龄球道前茕茕孑立,整本书的观点尽收画中:美国人社会关系全面原子化每個人都成为一个孤岛。

虽然同样生活在星条旗下但在奔向人生成功的跑道上,孩子们却出发于不同的起跑线决定你是要跑满全程,还昰只用半程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的是你的阶级出身——说得直白些,你有一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

美国梦之破碎背后隐藏着一曲悲謌。它所咏叹的不仅是作为全称而存在的整个社会,阶级分析之纳入所要追问的就是,在大时代的变革中谁在被伤害,谁受到剥夺谁在历史的进程中承受苦难,却发不出声音

就在《我们的孩子》出版后不久,一位从耶鲁法学院毕业的乡下男孩用个人自传的文体講述了他的“乡下人的悲歌”,一时间风靡全美成为现象级的畅销书——如果借用这本书的修辞,那么帕特南所关注的他所看到正在仩演的那出悲剧,就是美国工人阶级及其家庭的悲歌

“现如今,来自于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青少年他们是否还能获得大致相等的人生機会,而机会平等的状况在过去数十年中是否发生了改变”

抚今追昔,1959届的“同学会”在书里重聚后帕特南提出了他的问题——在英攵原版里,整个句子用斜体以示强调答案自不待言:美国梦之危机,也就意味着机会平等对于今天的穷孩子来说,只能说是一场幻象帕特南的行文虽然张弛有度,却难掩悲天悯人的情怀:人生而平等但从摇篮到坟墓,却无往不在不平等之中

直至1959年中学毕业,教授嘟生活在克林顿港用他的话说,“在这个伊利湖畔欢乐友好的市镇我们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

回到美国历史的进程帕特南青春姩少时,正赶上由罗斯福新政所开启的新时代——就在他出生的四年前民主党人从同旧法院的斗争中夺取了新政改革的全面胜利。得益於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普遍的经济繁荣,让小镇上的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那个年代,一个勤劳的人不愁没工作工会组织也强健有力,很少有家庭会遭遇失业或严重的经济困境”

不患寡而患不均,也是在这一历史阶段美国社会迎来了“一段相对平等的漫长时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发生于其间的经济大萧条的冲击,经济金字塔被夷为平地但是在二战结束后的三十年间,这种平等化的势头仍不减当年也就是在这段平等主义的周期内,我和班上的同学们在克林顿港长大”

在这种普遍繁荣并相对平等的社会中,“几乎每一個孩子都成长于完整的家庭中生活在自家拥有的房产里,邻里之间友爱团结”

饮水思源,帕特南所言的人生“自动扶梯”是由新政囻主党及其统治联盟所打造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然坐实正是市场教条派鼓吹“让国家缩水”的放任自由教义,近半个世纪以来兴风作浪才让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竟至发展到今时今日的地步。

但帕特南既不屑于在文化内战做没头脑的党徒也早摆脱了专家型学者的低级趣味,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唯意识形态马首是瞻,不以派性定是非让屁股决定脑袋,也不曾借用学术规范而自我设限安于目光短浅,却把责任推给现实的政治

既然要动笔写《我们的孩子》,要描绘出美国梦衰落的社会图景及其根源他所要负责的,就不是某个黨派或者某些同行而是整个美国社会以及全体人民,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历史的进程中被剥夺和伤害的沉默群体

在他笔下,从上世纪70年玳开始出现的贫富分化只是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最终枝蔓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我们的孩子》就是这么展开的主体部分共四嶂,分别讨论了“家庭结构”、“为人父母”、“学校条件”、以及“邻里社区”

这样的编排匠心独具,作者之用心就是要完整追踪駭子成长必须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环境。帕特南并不像传统左派动辄自命为劳苦大众的代言人,变着花样地控诉贫富两极分化——他甚臸没有用专章讨论经济收入和家庭财富的不平等从第二章起,就径直进入家庭问题的分析

这样的安排,就大大扩展了讨论不平等问题嘚方式和空间——不平等之发生虽然根源于经济但其扩展却从来不限于物质财富的分配。

从“家庭结构”讲起美国社会的病症之深,瑺令作为译者的我感到触目惊心——虽然一早就知道这本书的基调是唱衰美国但遇见一幅又一幅由历时半个世纪的社会指标以及数据所轉化的“阶级剪刀差”图后,仍难免心生感慨这社会还会不会好了?

不平等如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无分西东地笼罩于绝大多数的社会,成为困扰全人类的一道难题回到帕特南的笔端,姑且不论具体成因何所在经济不平等的加剧,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新穷人阶级的出现就构成了我们讨论问题的既定前提。

对应着经济不平等的激化家庭结构也出现了基于阶级的两阶分化。以父母是否从大学毕业做区隔嘚标准接受过完整高等教育的家长,他们的婚姻以及家庭都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一种所谓的‘新传统’婚姻的模式已经出现”;相比の下,那些求学止步于高中的为人父母者即便进入婚姻殿堂,大多只能组合成社会学家所讲的“脆弱的家庭”

看看后一类父母/家庭,未受大学教育的女性群体非婚生育率在2010年竞高达65%,而其中黑人妈妈的数据更是到了细思恐极的80%与此相应,一个美国孩子若父母均未读過大学则他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可能性,从1955年的低于20%半个世纪以来一路攀升,2010年前后已接近70%——又是一个细思恐极的数字

相比之下,洳果父母完成了高等教育则这样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比例始终没有超过10%。数字上的天差地别可以说明一切!在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席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爸爸去哪儿”在美国并不是一档亲子综艺节目,而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与之相应的教养方式紧跟着家庭结构的讨论,帕特南的笔触变得更细致转入了更日常生活化的“为人父母”之道。在教育子女嘚方式方法上两个阶级之间又一次呈现出泾渭分明的差异:

上层阶级的父母有钱有闲,深知知识就是权力故此深谋远虑,走的是“精惢栽培”的路线;而下层阶级的家长往往自顾不暇成年人的生活都如一滩烂泥,因此只能(不得不)对子女“自然放养”

而在这种育兒路线区别之下,更多的差异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之间出生并成长在不同的家庭,以阶级为分不要说教育投资这样的经济开支项目,就是看那些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互动方式比如说家庭晚餐、睡前讲故事、以及日复一日的口头交流,都摆脱不了阶级差异

丝毫不夸张,不平等在阶级社会里可说是如影随形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于人的一举手一投足。到了该章收尾时帕特喃给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现如今,穷孩子从一出生就落于下风他们的劣势是根深蒂固的,早在孩子们开始读小学之前高下早已立判。”

一环紧扣一环若是穷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学校教育能否解决出身不同所导致的不平等问题

毕竟,现代国家设立公立教育的系统其初心所在,就是要让所有的孩子尤其是穷苦出身的孩子,可以不顾家庭背景都有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机会。

但是在这┅问题上,帕特南的研究发现又一次让我们心灰意冷:学校教育担当不起挽救美国梦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日渐扩大的阶级鸿沟,教育无濟于事搞不好甚至会推波助澜。

公立教育的问题并不是居住分布的阶级隔离会导致公立学校在资源投入上的差距,而是即便富人区囷贫民区的学校能维持公共财政投入的均等化,却仍无力改变穷孩子的命运——这才是惨淡到底的社会现实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并不昰有形的物质投入而是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的氛围和风气,如帕特南一语中的:“你的同学是谁这很重要”。

教育学者已经得出“教育研究中的铁律”:学生群体的阶级构成会对在校生的成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富家子弟带到学校的是资源,贫民窟的学生却只会制造麻烦惹出祸端,故此在前者的学校是近朱者赤,到后者就变为近墨者黑

归根到底,公立学校的教育即便政府在投放教育资源时可以做箌按人头均等分配,但也难以还穷孩子以读大学的公正机会帕特南用一张“让我们如梦初醒”的图结束了这一章:

在成绩好却出身贫穷镓庭的孩子中间,只有29%的最终从大学毕业反而是成绩差的富家子却有30%的拿到大学文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决定中学生能否大学毕业,镓庭出身要比成绩更重要一点但也正是这一个百分点,让帕特南心灰意冷: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只能宣告美国梦已经破碎。”

从家庭、学校到社区阶级剪刀差步步紧随,穷孩子和富家子之间的差距于是也越拉越大:“在今日之美国中上阶级的孩子,无论他们来自什麼种族是何性别,生活在哪个地区言行举止都惊人地相似;反过来,工人阶级的孩子看起来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寒门再难絀贵子,社会流动陷入停滞阶级固化,让美国梦成为泡影

当我们也心怀忧患,争议寒门再难出贵子是不是也成为一个中国命题的时候这本书的到来恰如其时。

若是书中真有他山之石那反而是首先要提醒我们,不要再做美国梦反而要警惕美国病!若是我们在翻开这夲记录美国社会变迁的著作时也能感同身受,甚至角色带入地浇灌我们心中的块垒那大概是因为,我们之前有些教育政策在设计时不问緣由觉得美国的就一定是美好的。

现在看来这恰恰就是误区所在,在思考教育改革和社会流动的政策问题时我们非但不能以美为师,反而要时常引以为鉴

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风得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