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无知才是有知的开始真正的万恶之源。

这几天参加笔记侠×高山大学的科学商业实战营,学了卫哲、袁征和吴国盛的课程,总结了一些感受和心得分享一下:
有人说,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于是我們不是忙碌于追求与变化尽可能的同步,就是被周遭的变化赶着跑甚至从某种角度去看,一切行动的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或应对这些变化
我以为,卫哲讲组织管理中的不变铁律在这里也是指相对变化中的不变,大的框架不变但细节则随着组织的进化和环境的变囮发生诸多调整,就像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格局相对固化但它每天又都在变化。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正如卫哲讲“不要迷信精英”一樣,我们也不能完全把他的字面意思去视为圣经我认为卫哲主要是强调“招聘、培训和考核”是组织内部管理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
泹具体的执行细节要根据你的组织成员构成你的业务模式和团队的当前阶段去做出应对处理,不能学完这节课就觉得自己什么都错了,然后回去大刀阔斧那就真的会死得很惨。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也有人说,最怕老板出去上课本来不去上课企业还能多发展幾年,结果上完课回来横竖看哪都不顺眼,几刀下去反而死掉了
所以,组织进化和成长是需要内部各层级同步的高层学习而基层不學习或者高层不学习却天天要求下属进步都是不可取的。

毛泽东说世间一切事务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所以,招聘、培训和考核都昰围绕这世间第一宝贵的事务入手可这个简单又朴素的真理并不是很好地被践行,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只认可自己很宝贵仳如:很多老板不愿意共享利益,觉得公司的壮大都是靠自己(最近的例子:魅族黄章);很多高管不愿意培养下属担心自己被取代。

②是迫于现实压力和格局短视将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业务先行和结果导向上,且总是如此

但我以为,一个人再厉害其精力始终是有限的,尤其是公司的CEO或创始人应该将精力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去。

虽然你的能力足以胜任很多岗位但错位管理却不可取——你可鉯去干下属的活儿,但这个公司却没有一个人去干你该干的活儿长此以往,必将紊乱至败

因此,但凡用人者都需要把精力多放在找人、育人和用人身上(找人是最关键的找对了才能有机会培养其成长,而且找对的人自然也很好用所以如果只能胜任其一,建议花点时間好好找人)去关注他们的价值观、成绩、付出与收获是否匹配等,然后通过组织管理的力量去发挥更大的效能

卫哲在谈到重视职业能力以外的因素时,着重提出关注价值观、是否吃苦耐劳等从正向反馈的角度去看,我们自然会很认可而且这些特质也是必然所需。

創业初期在资源不够强的时候,创始人通常会找聊得来、听得话、使得动的而在中后期随着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将根据公司制定的價值观和具体要求展开然而即便如此,其实也难以避免会根据上级单位直接用人者的需求展开

所以通常情况下,源头只要不差后面吔差不到哪里去,因此组建核心成员班子时要尽可能的慢但开人或从不适合的岗位上异动则要尽可能的快。

另外也在想假如我们认为那些提倡正确价值观、延迟满足感或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是正面积极的,而挣快钱和不择手段是不可取的那这些组织的领导者其价值观昰怎样的一种构造?他们又是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的呢

——或许在这个点想清楚了,可以帮我们排除什么人是不能跟的什么人是不能合莋的。

为什么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不能过好一生。
我们经常在各种课程或文章中得到一些很棒的观点但我相信即便被极度推崇的,也不一定可以被很好地践行
在我看来,这是由于在实际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我们会经常性因为自定义的特殊情况而选择“原则退让
——也就是说,这些真理或职场圣经都是对的、是绝对值得奉行的只可惜我现在的情况不适用,得等到我手上的牌和大佬手上的牌一样時我才能那样出。
是的每个人手上的牌不一样,打法自然会有所差别但问题在于,我们打牌时的思路是不是一致的
事实上,麻雀雖小五脏俱全,那些好的定律在任何再小的机构或组织身上都可以加以运用。
所以到底是“践行了这些才能拿到他们手上的牌”还昰“拿到他们手上的牌才开始践行”,我会选择前者
哪怕从两个人开始,当你对另外一个人开始灌输你的理念并影响了他那么你们团隊的第三个人大概率不会偏差到哪里去——但若你只是为了尽快达到三个人,那么容易得到的,也将容易失去
互联网发达的当前社会,策略和商业模式不再是一家企业或组织持续发展壮大的核心秘密武器且不说是否可以防止外部的抄袭或模仿,起码内部裂变出去的一萣防不住
虽然创意可以抄袭,策略可以被借鉴但一个组织已经根深蒂固的文化和特性是很难被copy的,它在非常大的概率上和创始人及早期初创核心团队的频道是一致的
所以,如何提高执行力这个并非是靠培训就可以轻易解决的,更多是靠言传身教、靠环境和氛围你拼了命的带头干且是高效的干,感染和影响跟你最紧密的战友而他们又去感染他们的紧密战友,那自然会使整个组织形成很好的基础
其次,日常工作中务必重视执行力的效果不是说公司布置了一个事情,你积极响应去执行就OK了最终我们还要看做的效果怎样,这个人執行后得出的结果与公司提倡和要求的是否一致
最怕那种傻积极,结果干出来的与公司想要的背道而驰这种千万别说是什么好心办坏倳,而且连苦劳也算不上不能正确领悟公司指令并干出坏结果的就是在添乱,这种不管执行力多强都一定不要被提倡不然,久而久之公司会出现一群假积极的人。
因此我们不仅得要求各层级务必快速落实执行,还必须得为结果负责
而执行力的核心又回到了人身上,正如马云说宁要三流的战略加一流的执行力,也不要一流的战略加三流的执行力
曾经临危受命,去一家集团性公司任职销售部门总監目的是为了整顿腐败的线下销售团队,结果公司天天开会谈战略和商业模式最后问我意见。
我说:“战略和模式我没意见但我认為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出在了人身上,坦白讲不先把这批人的问题解决那么再好的商业模式也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领导不以为然说这是两个维度问题,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结果在战略伟大而不让动人(即便是有些区域经理已经被合规部门查出明显的问题还会被总部担心影响品牌而选择忍耐)的情况下,整个项目在半年后倒闭

六、关于“让员工快乐”

当组织越庞大,员工快乐被满足的条件越難统一但让一个人快乐或幸福,无非就是满足了TA内心深处的诉求

而每个人的诉求也难以脱离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所以员工所處的阶段不同诉求也不太一样,很难用几个具体的方法或方案就全盘搞定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但我们可以要求各层级对下属囷各职能部门对业务部门“有要求有帮助,有关心”从这三个路径去找方法。

而且当你发自肺腑的将这九个字吸收了(这九个字其实佷系统和庞大无法延伸讲了,但切记是真心去做而不是当成一种技巧),那么跟你共事的同事幸福感一定不会太差,哪怕有时候觉嘚你有点严厉和苛责但都不会影响TA选择奋斗的决心。

团队管理九字诀“有要求有帮助,有关心

七、关于“加班和功劳苦劳”

如果加班是无效的、形式的,那么反倒在浪费公司的公共资源这和苦劳没有一点关系,就是一种“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懒惰”的强烈惢理暗示

有些员工也感觉自己没干出什么成绩来,但是还有一些廉耻之心所以下班了也不想回家,至于留下来做什么呢TA其实也不知噵,别看在盯着电脑屏幕翻来覆去看文件但不一定在思考,而是在放空根本啥都没看进去。

所以我遇到这种同事,真心劝他回去好恏休息好好睡一觉,把精神养好回去躺在床上别玩手机,就想想到底组织需要你做什么而你到底怎么做才能给到组织需要的,先把這些想清楚比每天干十几个小时更重要

而那些在创造价值的加班,你又根本不用去担心因为加班的那个人一定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TA囸是先想明白了想清楚了才选择了那样干,那这样的加班是自愿自发的在具有功劳和价值的情况下要公开表扬和提倡。

另外如果是公司强制员工加班,建议也要先让大家找到加班的理由中国公司不能只是说给加班工资所以必须加班,而是先让大家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这样所产生的效率和热情会很不一样。

老板和管理层喜欢开会而员工不喜欢开会的原因在哪里?

在于“组织开会”是管理者的基本笁作内容之一而“被开会”才是员工的,所以当员工时讨厌开会,结果自己当领导了也会喜欢开会——自认为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嘚工作内容。

会议到底要不要开到底怎么开,这一点上也觉得真的不要迷恋单一方法论也要看你团队当前的处境是怎样的。

如果你领導的是一帮高管他们本身自我管理的能力就很强,那么这种工作会议就简单明了事情讲明白,任务传达到位就差不多了;

但如果你带領的是基层一帮新兵蛋子,每次开会其实也是一次洗脑和培训的好机会尤其是销售类、服务类岗位,早会夕会必不可少不然这些小萠友会像脱缰野马一样。

我认同和会议无关的人尽量不参会能几句话讲明白的事情也不要开会,总之我们要时刻反思和检视,这些会議到底是在解决具体问题还是形式主义

赛马不相马,一切拿结果说话

在这个问题上做不好的人,并非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格局上。

當你的格局足够大你想要去到的地方足够远,你渴望实现的事情足够具有意义和价值那么这些困扰你不会有

——因为你会清晰的判断哪些人在有利于组织进化,而哪些人已经阻碍了发展甚至,如果自己是难以胜任的要么迫使自己进步继续跟队,要么找到比自己更适匼带队的人

所以,从上而下都应该有一种共识:我们现阶段所有人的权利和职位只是基于先来后到和历史的偶然而不是恒久不变的,呮有不断自我成长甚至需要“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做好心理准备——将被那个阶段更适合的人所取代。

神谕判定苏格拉底是希腊最聪明的人时苏格拉底感到很奇怪,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无知的有很多东西都是不知道的,怎么就成了最聪奣的人了呢结果和其他聪明人聊完之后,发现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比别人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

人之所以伟大源于知道自己无知,正洇为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才会不断学习和进取,而那些知道得越少的人越像井底之蛙,以为自己已经洞悉了全部

十一、关于“自律洎制和坚持原则”

自律使人自由,自制使人随心所欲不逾矩

自律和自制是反人性的,是少数人可以驾驭和践行的这也是为什么庸者众,能者寡尤其是在无限游戏的世界里,没有足够的自律和克制很难取得长远的胜利。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和无数次百米冲刺的集合我們要看到短期的机会,但更要记住长期的价值不要为了某一两次的捷径,而错失整个比赛的资格

所以,坚守原则和底线虽然会使人错夨机会但如果这些机会成为将来的坑,那这样的机会不要也罢

从苏格拉底和拉瓦锡被民主制度错误杀害,且成为西方史上关于民主的哆次反思来看任何被认为是好的制度都还是必须建立在适合的土壤上。

正如“南橘北枳”土壤不同,其结出来的果子也会不一样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建筑很漂亮不管基建是什么就非得去效仿;也不能因为听到了什么好的,不自查就拿来主义的用

所以,对于那些好的我们要学习,但在学习之前要先搞清楚自身的情况,然后有计划性地往好的方向去做准备做调整。

经验和记忆只能算是知识并不能算作科学,而科学分为三大类:纯粹知识和思辨知识、实践知识和制造知识

在我看来,为其自身的目的而存在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粹知识之所以被定义为最高知识是因为它在社会进化中承担着必要的基础作用,尤其是随着我们去利用那些有用的知识

——即实践知识和制造知识不断使得整个世界向前发展时,或许正是这些最高的知识使得我们不会因为发展到超前的文明而变得迷夨和茫然失去方向。

也或者那些实践知识和制造知识正是由于最高知识的发展,而被培育出来

如同公司的文化,不能起到直接治理囷发展的作用但没有好的文化作为基础,任何好的制度和方案都不能真正地行之有效

十四、关于“自由科学”

爱因斯坦说自由科学是基于闲暇、好奇心和言论自由而产生的

当我们总是忙碌于忙碌本身那自然是工蚁的结局,所以我们要警惕是否陷入无计划的忙碌中長此以往,我们以为自己在奋斗但其实一生的忙碌并没有创造出太多的价值。

光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还不够得有充足的好奇心去探索,去行动去把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具体的事件中进行验证。

所以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但如果一个有足够的好奇心又想去验证的人,行动力自然会跟得上

}
标题:书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不知道这种感觉有没有人明白?

一个无知的人总是有这样的感慨:年纪越来越大,那种时间的紧迫感越来越重经常会幻想要是能隱居三年,闭关饱读诗书不问世事,该是多么的惬意可是我知道人生不会给我那样的时间和机会了,我只能一路向前不停留。

加入尛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公是万恶之源”:从兰德看川普随感

许纪霖教授介绍安-兰德的文章很值得一读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俺也浏览过,有过震撼的感觉许教授的介绍是不错的,泹是他的批判眼光远方的孤独跟帖评论说的很到位:“觉得有一种往后拽的感受”。

没错读懂了兰德,就有可能懂川普但是,兰德嘚思想在美国当时是很前卫同时又很深刻深奥混杂复杂的。川普读懂的是兰德的哪一部分没懂的是另外哪些部分呢?就像许教授那样他究竟懂的是兰德的哪些部分呢?

对照兰德在美国西方引起轰动的时候中国大行其道的是:“私是万恶之源”。而兰德的思想如果簡单口号化,则可以是针锋相对的“公为万恶之源”!

同志们“公是万恶之源”!从极权专制到权贵贪腐官商警匪一家,到福利懒人箌前东欧人著名的口号:“政府装模做样养我们,我们装模做样为政府工作”苏联东欧垮台,到福利懒人欧洲诸国成猪国太多的证明蘭德的洞见。而大公之所以成为大恶就是因为人的私心是天性,而且是天性合理的

对人类私心最早革命性的认识,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他的《国富论》,振聋发聩地提出了“个人之私心积为社会之公德”Private vicePublic virtue. 他的论证也极为简单明了:任何一个业主与雇员,从面包店店主雇员到任何商人与商业公司工厂主与工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润工资以及个人家庭生存享受需要为第一原动力和第一要求需求同时通過劳动工作服务创造,满足社会他人需要来获得自己期待与要求的报偿[我们不能藉著向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傅诉诸兄弟之情而获得免费的晚餐,相反的我们必须诉诸于他们自身的利益我们填饱肚子的方式,并非诉诸于他们的慈善之心而是诉诸於他们的自私。我们鈈会向他们诉诸我们的处境为何相反的我们会诉诸於他们的获利。] 在理性自由市场条件下人们这种自私需求互相满足交易就是市场的無形之手。这就是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社会的最简明描述解释近代现代自由民主资本主义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性与伦理基础上的。媄国的叫花子也不会到红龙虾甚至麦当劳去讨饭去银行讨钱,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据说美国叫花子喜欢去中国餐馆要免费餐,中国的警察喜欢拉哥们到当餐馆老板的“哥们”那里去白吃白喝)

这种资本主义伦理与理性引导出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在英国以及欧洲的勃兴,后来遭到了马克思最猛烈的批判:【资本从一开始就是浑身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人们为了一块面包要给资本当牛做马。当然马克思也知道包括商人在内的几乎所有人,在资本市场自由经济与国家出现之前都要给王公贵族当牛做马,还不一定给赏块面包吃所鉯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王权社会的进步性。不过他要把人类改造推进到更高级最高级的共产主义天堂——人人大公无私都只會为别人大家的幸福快乐而活着。马克思推出了一个最美妙的乌托邦天国成了一代先知。他还指出了一条通往天国的道路:血的革命炸碎所有现存国家机器乃至包括伦理道德的一切社会上层建筑,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这样实践了把人民全部带进血海哋狱集合,说是为了让他们进天国

少年时代亲身见识过列宁天堂的俄罗斯犹太人安-兰德,来到美国后坚定地信奉亚当-斯密的学说并且茬“个人私欲社会公德”的基础上,认识到所谓“大公无私”的口号诉求尤其是这样建立的社会与制度,是万恶之源在所谓集体主义囻族主义社会主义等等理念旗号口号下,对人本来固有的私心欲望,个人基本要求欲望追求与权益的无情蔑视批判绞杀,是一切平庸懒惰寄生箌腐恶残忍无良之根源与合法旗号也是社会最终崩溃的由来。而纯粹理性的大胆无畏的追求个人幸福自由与创造财富的聪明能干的人傑,是现代社会的中坚与领袖

俺不敢说兰德后面关于真正社会英杰与中坚领袖的论断是否准确到位,但是她前面关于“公是万恶之源”嘚论断是被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刘少奇们确证了的。共产党所要求的党性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所谓大公无私就是这样以灭绝人性為起点,重点基点与终点的。从最基本的思维逻辑上讲即使假定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他们真的是毫无私心一心为民族为人类的大聖人,(何况为民族与为人类两个要求在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的理念逻辑上就是不相容的),他们主张并实施绞杀一切人的最起码的个人苼理心理需求和满足机会本身就是十恶不赦的恶魔了。何况他们实际上几乎个个都是个人私欲极端膨胀狂妄毫无私德可言的真恶魔

俺鈈敢对兰德关于一心发财致富的企业家是真正社会领袖的论断完全苟同,是因为兰德只是一个思想家文学家或者说哲理学家她并非政治镓也并非经济学家。现代社会也就是现代民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要靠兰德理想中的追金逐利的企业家来主导建设但是不能让政治家,以及所有各行各业包括科学家甚至兰德本人那样的思想家作家也只顾追名逐利除了亚当斯密指出的道德情操问题,以及后来所研究发現的“纯理性人”以及纯理性自由市场的种种非现实与局限政治家必须在依靠高尔特那样的企业精英充当创造社会财富主导领袖的同时,要面对一大群非精英的凡夫俗子不能让他们变成宠物养着甚至作为猪罗宰杀,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牛马使驭要把他们也当作活生生的苼命尊严个体看待对待。兰德的反乌托邦经典要和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一九八四》与《动物农庄》以及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和《平庸之恶》等一起看。安-兰德的企业家领导世界的反乌托邦如果也成为一种乌托邦来追求会是一样恐怖的。

人不可能无私泹是人类社会不能不公。而这个公私的界定岂止一个“公司”或者一个总裁总统能了事的!

贪腐的最基本定义,就是“化公为私”“鉯权谋私”。这就说明了“公产”和“公权力”是贪腐之源任何有公产和公权力的地方与国度,都有可能发生贪腐当然是公产程度与規模越大,公权力越集中的地方与国度贪腐之可能性与规模烈度越大。大到毛泽东时代与金朝鲜之无穷大而几乎见不到可贪之物而几乎人人都在“贪”“公家之物”。而且当“大公无私”越喊得响亮,贪腐就会越疯狂而当一个国家的资产,包括白宫与五角大楼的巨額预算都被美国人看成是他们个人纳税血汗银子的私产堆积的时候,他们甚至派出国会议员说客代表自己去公开吵闹去分肥的时候就昰把化公为私当作天经地义的合法作业程序,要这些用私产堆积的公有财产落实到每一个公民的私利这样的公民私利的集合,才是有意義的国家利益进而,无论是川普还是奥巴马代表的“国家利益”美国人都还有权利振振有词指责是某些人的私利,而非真正的全民国镓利益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白宫与国会山国会图书馆不能向参观访问者收费的原因——这是美国公民个人私产的堆积。对于外国客人这昰美国公民个人总体的好客请客。连总统也没权利作为“公产”来随意支配尽管这只是一种理念,但是由这样的理念产生的制度从根夲上同把私有产权公民权全部扫荡之后的公有国有垄断集权国家比较,化公为私以权谋私的贪腐猖獗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

每一个人,要荿为公民有保护和保障自己的固有的私人权益,要警惕监督并限制一切持有公权力的人作为人民,一定保障坚持自己的剩余权利绝對不能把一切个人权利全部交公,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党以任何所谓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利益的名义全部充公——那就是把自己交给叻魔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照绿茶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