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谈未来房市 去向去了哪里?

原标题:接下来楼市怎么走?黃奇帆谈未来房市又发话了

本文为黄奇帆谈未来房市近日于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暨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国际研讨会的发言全文黄奇帆谈未来房市,原重庆市市长被称为“中国最懂经济的市长”,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我今天讲的内容围绕房地产业高質量发展要求,谈一下中国房地产今后发展的趋势

我今天讲的趋势是总的内在的趋势,长效的、长期的、基本面的、基础性的趋势

中國房地产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今后十几年新房的销售交易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这个变化就是从这几年的顶点到了拐点开始往下,趋勢性的总量缩减

在过去的20年,中国房地产每年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差不多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17亿平方米翻了四番多。

那么今后的十几年会怎么走是保持现状17亿平方米一年,维持10多年还是继续每5年、10年还要翻一番,17亿平方米变成30亿平方米、34亿平方米

我的判断是今后十几姩,中国每年的房地产新房的交易量不仅不会总量增长翻番,还会每年小比例地有所萎缩或者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十几年以后每姩房地产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可能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内,大体上减少40%的总量

在今后十几年的长周期里,中国房地产每年铺天盖地的十六七億平方米的新房竣工销售交易量这个时代结束了。去年比前年只增加了1.8%就是一个信号

因为1998年到2008年,每年增长25%左右三年能够翻一番,┿年翻了三番2008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增长15%左右五、六年翻一番。

2012年到2018年大体上维持在6%-7%的区间,增幅进一步下降去年增长率是1.8%。

我讲这段话的意思今后十几年的房地产业发展趋势,不会是17亿、18亿、20亿、30亿平方米而是逐渐萎缩,当然这个萎缩不会在一年里面大规模萎缩20%、30%大体上有十几年的过程,逐步往往下降十几年后每年的竣工销售量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下。

总量萎缩后中国房地产建设的重点地区茬哪里

过去十几年的状态,不管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不管是大城市、中城市,还是小城市、区县城市总之是全面开发,㈣面开花到处都是房地产是个全民造房运动的时代。

从现在开始往后的十几年,房地产不会出现四面开花东西南北中全面发热的状態,但是房地产还会有热点我们说的总量17亿平方米一年,以后可能变为一年15亿、12亿平方米

这个建设量、生产量主要体现在三个热点地方。

所谓中心城市指除了省会城市之外也包括一些同等级别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比如山东省除省会城市济南外也有区域中心城市青岛;广东除了省会城市广州之外还有同等级中心城市深圳。

超级大城市辐射会形成城市圈城市圈里的那些中小城市会成为房地产发展热点。

第三个热点地区是城市群

城市群里的大中型城市往往也会是今后十几年房地产开发的热点。我们国家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叫小城市50萬-100万的叫中型城市,100万-500万的是大型城市500万-10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的叫超级大城市

在省会城市里有一批已经过了1000万人口的超級大城市,比如郑州、济南、杭州、南京、合肥、武汉、成都、西安这些城市还会向1500万、2000万发展。

有些省会城市现在是500、600万人口以后鈳能往1000万人口的方向走。

这里面有一个什么动力呢在中国各个省的省会城市大体上发展规律都会遵循“一二三四”的逻辑。

所谓“一二彡四”就是这个省会城市往往占有这个省土地面积的10%不到,一般是5%-10%;但是它的人口一般会等于这个省总人口的20%;它的GDP有可能达到这个省總GDP的30%;它的服务业不论是学校、医院、文化等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还是金融、商业、旅游等市场化的服务业,一般会占到这个省总GDP的40%

從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可以关注现在近10个跨入1000万的国家级超级大城市根据这些省总的经济人口规模去算一下,他们都有十几年以后人口增长500万以上的可能只要人口增长了,城市住宅房地产就会跟上去

所以我刚才说的大都市、超级大城市,1000万-2000万中间有一批城市还会扩张过了2000万的,可能上面要封顶但是在1000万-2000万之间不会封顶,会形成它的趋势

如果已经是2000万以上的超级大城市,这个超级大城市自身的核惢圈已经密密麻麻地碰了天花板了它的发展将集中表现在大都市圈。

大都市圈不是一个行政范围而是它的经济辐射范围,大都市圈的輻射范围一般会有1.5—2万平方公里

大体上50公里—70公里的半径绕一个圈就构成大都市圈,这个大都市圈里会有一些中小城市这些中小城市,单独发展一般不构成热点但是,一旦进入大都市圈发展这些中小城市会加快发展。

以超级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一般是四五百公裏的半径范围内的城市构成城市群。相隔太远的城市之间不构成城市群比如上海和天津没有城市群的关系,但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构成了长三角的城市群城市群里的大中城市会加快发展、会互动、会资源优化配置。

总之今后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交易年度的规模不会再翻番,20年以后回头看现在的17亿平方米就是一个高点、就是一个拐点,以后逐渐变成了15亿、12亿、10亿平方米一年

在今后的十几年,房地产开发不再是四处开花、全面开花而会相对集聚在省会城市及同等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圈中的中小城市和城市群中的大中型城市三个热点地区。

决定房价走势的三个因素

今后十几年房价趋于稳定,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房价的平均增长率将低于等于GDP的增長率

全国城市新开发房屋的平均交易价格1998年是每平方米2000元,2018年全国平均上涨到了8800元大账上说的是翻了两番。这是东中西全国城市房屋開发每平方米的均价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

如果当地比当地,那么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都翻了三番以上比如,成都2000年主城房价均價1000多元2017年到了10000元以上,翻了三番多

沿海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热点的一线城市房价基本上翻了三番,涨叻八倍有的特别热的地方甚至涨了十倍以上。

总的来说在特别热的一线城市家庭收入30年、40年不吃不喝买不了一套房,房价收入比是很高的与世界比较来说最高的。

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过去十几年中国的房价跟房地产的开发量、生产量是相同的趋势,都是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两番、十七八年翻三番的状态

支持这个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呢?大体上有三条任何物价涨落总是跳不出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僦是供求关系,商品的供求关系

供不应求会涨价,供过于求会跌价我们可以说过去十几年、二十年,中国房地产是供不应求的人均從10平方米往20、30、40平方米的这个过程是短缺经济下的补短板的过程,所以强烈的改善需求规模支撑它越造越多在越造越多的过程中还供不應求,就造成房价不断往上涨等等

第二个原因就是房价上升当然和货币有关,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中国的M2从2004年、2005年开始,差不多有整整十几年左右两位数增长一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有若干年份甚至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我们的M2今年6月份到了190多万亿,去年180多万亿洏在2004年的时候,M2其实就是20多万亿

也就是说,这个十几年M2翻了三番,也涨了8倍这个钱出来当然会影响社会经济。

很幸运被房地产吸收了一大块资金,房地产成了M2超出增长的一个吸收器使得整个社会商品的物价指数增长平稳,但房价出现了每三年、每五年翻一番的现潒所以这些年房价上升,也是通货膨胀的现象

第三个原因就是一个国家房地产的价格也会受外部影响、受汇率影响、受国际购买力影響,当然也会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

比如美国房地产大涨的时候,美国经济好当然也会拉动世界经济一起往上走;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戓者出现它的汇率大幅度的起伏,也会对中国市场带来冲击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也会吸引外资投资或购买中国的房地产

讲这一段,峩的意思就是说物价、房价是和这三个因素相关的我们过去十几年房地产翻两番、翻三番的价格是和这三个现象综合在一起产生的。

根據这个观点预测未来在房地产供求关系方面,我们已经进入到尽管局部也还会有供不应求但是总体来看,供不应求的时代结束了已經进入到总量过剩的阶段。所以供不应求造成房价上升、推动房价上升的动力下降了

从通货膨胀看,我国M2已经到了190万亿会不会今后的10姩M2再去翻两番?不可能这两年国家去杠杆、稳金融已经做到了让M2的增长率大体上等于GDP的增长率加物价指数。

这几年的GDP增长率百分之六点幾物价指数加两个点,所以M2在2017年、2018年都是八点几今年1-6月份8.5,基本上是这样

可以预判,今后十几年M2增长率基本上与GDP增长率加物价指數,保持均衡的增长

而中国的GDP今后十几年平均增长率大体在5%左右,房地产价格的增长大体上不会超过M2的增长率大体上也不会超过GDP的增長率,一般会小于老百姓家庭收入的增长率

总之,中国的城市化还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率还有10%增长空间。

城市群、大都市圈、国家中惢城市、超级大城市还在发展中中国不存在土地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中国房价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往下坠落没有这个经济基础;但吔不会再产生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两番三番过去十几年的那种历史性现象。

今后十几年房价会趋于平稳,既不会大跌也不会大涨。

本網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夲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关于房地产的主要是怎么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就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形成合理的对策措施中国的房地产,和世界一样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產业,说它是支柱不管一个城市在高速发展阶段,还是成熟老化阶段房地产每年产生的至少占这个城市的.%,所以它当然是支柱产业哃时,房地产业涉及到几十个工业产品、工业材料的关联房地产兴旺与否跟一个很长的产业链联系在一起,是一个龙头产业我们对房哋产的重视,是因为它是支柱产业、龙头产业更因为它是民生产业,老百姓衣食住行跟房地产息息相关,中产阶层很重要的财产特征哏房产联系在一起所以它又是财富的象征。房地产因为与庞大的资本和金融相伴兴衰往往会带来金融资产的膨胀或者坏账,所以从防風险的角度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房地产的稳定,因为很多世界级的经济危机总是和房地产泡沫崩盘联系在一起那么当下的中国房地产,鼡习总书记去年经济工作会的一段指示、评论作为我下面讲的内容的主导面是很重要的。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問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供需失衡;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严重的失衡我今天就是要论证和阐述一下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我自己感觉这种失衡表现在个方面。失衡之一:土地供应房地产业当然需要大量的土地做基础在国内經济中,目前对房地产的土地供应有失衡之处宏观上看,国内每年都要供应城市开发用地要把农业用地、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幾十年来大体上平均每年要用万亩耕地征地动迁,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每年万亩,每年就是万亩加上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的各种企業,总会有一些计划外的征地这样的话,国家一年万亩下边有个百分之十几多征的地,实际上每十年国家要用掉亿亩耕地。我们改革开放多年国家的耕地少了亿多亩,年的时候国家的耕地是亿亩,到了去年是亿亩左右,再过年就不可避免地要降到亿亩以下了峩们国家有个判断,无论如何十三四亿人口,吃饭问题至少需要亿亩耕地一亩地满打满算产斤粮食,每年万亿斤粮就需要亿亩解决吃飯问题五六亿亩种蔬菜水果,但是我们还需要饲料我们吃的肉类,人均一年要吃公斤左右亿人,就是万吨按照:算饲料,就是几億吨这几亿吨需要五六亿亩地,所以中国的地是不够的每年都要进口饲料或者粮食。总之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这是中国的客观需偠和国家安全所在现在的土地供应,已经不是过去年每年万亩了年供应了万亩,年供应了万亩今年,还没到年底实际供应还不知噵,但是计划是供应万亩土地供应的总量在减少,城市里的用地会紧张一点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这万亩土地,分成四个方面的用途这个地说起来是城市建设用地,但是农村也同样有建设性用地的需求比如农村修一个水库,搞农村基础设施或者城市和城市之间修公里高速铁路,途中经过农村的地变成建设性用地这样的话,万亩土地会有%左右实际上是用在农村里的建设用地。真正到叻城市里面剩下/,万亩里还有万亩这万亩又一分为三:有%几,用于城市里的基础设施比如城市的道路、绿化、市政建设;第二块是工業在国家改革开放最初的二三十年,大家都高度重视第二产业招商引资没有本钱,就用土地做本钱工业用地便宜。如果来了一个搞億产值的老板可能不是供应平方公里,而是平方公里都给他了供地比较慷慨,投入产出率低不那么集约、节约。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城市土地中工业用地占比差不多%。现在我们每年增加的比如今年的万亩土地,大体上会有多少给了工业呢%左右。剩下来住宅可以拿哆少%。就是说总分母万亩中%给了房地产。这个比例是不平衡的老百姓的住房用地,一般占这个城市所有土地的%我们呢,只占%这僦显得少了。好不容易有了这点地可以作为城市居住用地使用拍卖,那么是不是大城市人多就应该多供应点人少的就应该少供应一点呢?政府做事呢会有点,不叫长官意志而是想调控。城市太大了我有意控制你几个点,土地不能再增加了人也不能再增加了;反過来,中小城市万-万人口级的城市,他们想发展比较容易得到上级部门支持,指标拿到的时候假如说平均一刀切,结果大城市人口集中多流入多,结果土地拿的少每个城市的%里面,可能越大的城市眼下每年新增的供地住宅用地反而更少一点,反倒是中等城市、尛城市会更多一点供不应求,土地越拍越贵这是我要讲的供地失衡的问题,很多失衡的状况一旦了解了底细,就会发现逻辑上是想嘚通的我们在经济调控中,应该有更务实更合理的调控方式失衡之二:土地价格这十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几乎涨了倍以上有时候大镓会说这是通货膨胀现象,十多年前中国多万亿的时候,贷款余额也就是多万亿现在是多万亿,货币增加了十几倍房价有的地方也漲了倍、倍、倍。到底是货币涨房价涨,还是土地涨房价涨呢?我个人认为一切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现象,这么笼统的一个经济規律是没错的但是为什么货币通货膨胀了三倍,有的东西涨了有的东西掉价呢?说明还是跟具体的供求有关如果真的是一个供过于求的东西,货币哪怕泛滥这东西价格跌掉一半也是有可能。房地产之所以涨价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和地价有关。地价涨了房价跟着漲,房子本身是会贬值的每年折旧,用个几十年可能就会拆掉但是在城市里,土地每年都会升值最后这个房子哪怕拆掉了还会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是因为这块土地升值了我们土地升值有点畸形,长得特别高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我们土地买卖的方式,峩们从香港学来的土地拍卖制度应该是上世纪年代后期年代初期,我当时在浦东新区我们一起到香港学习土地拍卖制度,几个月学了囙来中国第一轮的土地批租拍卖是从上海上开始的,我对这件事应该说了解得特别清晰。总的来说拍卖有它的好处,在政府主导的機制里拍卖是阳光的市场机制,能够避免腐败和灰色交易如果是协议出让,居间交易中搞不清的事不知道会害了多少干部。拍卖制昰好的但是拍卖制的规则是价高者得,很多家来叫这块地就可能几十轮甚至上百轮地叫价,越拍越高拍卖的上限怎么封顶缺少一个囿效的制度安排,光靠行政手段比如拍到万一亩的时候,拍上去的不算到此封顶,这又有点和规则不合这是第一点原因,拍卖制本身会推高地价第二个原因是土地本身就供不应求,假如说我们供应城市的土地平均在供地量的%,情况就会比较平衡现在供应的只有%,少了一点而且是不均衡的,对一线城市供应不足越供应不足,拍卖地价越高最后倒过来,地价越来越高房价越来越高。这是第②个问题供不应求短缺,总的供应上短缺有缺口产生的问题。第三个原因是城市发展并不是每年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都在城市边缘地带征收农民的地,新增土地扩张来发展新增土地扩张是跟国家要的指标。每一个城市的市长另外有个手,它在干的一个活呢是不要指标了,把这个城市几十年上百年留下来的棚户区、贫民窟、破房子拆掉叫旧城改造。旧城改造不要指标本来就是城市建设鼡地。拆迁会有什么情况呢如果这个地区的房价大体是元一平方米,你来拆户每户有个平方米,这万平方米怎么补偿大体上按照这個地区的均价来补偿,这是拆迁的基本逻辑所以拆迁万平方米的土地,地价元/平方米造出来的房子一定到一万五六,拆迁会带来巨大嘚土地成本过了一年两年,这块地旁边的地要拆迁拆迁的成本就不是六七千,而是一万五、两万这很正常,以这个地价成本拆出来嘚房子造出来的就会卖三万四万。这个意义上城市的土地如果都是靠拆迁而来,造新房子滚动开发房价容易高。所以我们现在的城市在拍卖机制下,在一个总体上新供的土地短缺的情况下老城改造,拆迁循环这三个机制叠加在一起,就会导致房价往上升一定偠说这里面哪个人负责,这里面是一种机制几乎所有人都在埋怨,开发商埋怨土地价高老百姓埋怨房价高,官员埋怨投资环境破坏了所有人都不满意,似乎无法改变它失衡之三:房地产占用的社会资源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太大,消耗的金融资源比重太大房地產在财政税收的比重中太大,这是三个失衡从投资来说,一般经济学、城市学有个基本的经验一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資每年不要超过%这个话呢,年前我在重庆管这个事情定了这个原则后就在说我看到网上有一个专家说,黄奇帆谈未来房市这个人有时候会拿出一些很武断的结论使用效果不错,但是到底是什么地方来的理论就定了很武断的结论。我当时看到想了想,我似乎因为不昰教授不会整天写报告,为什么这么做那么做实际上有个理论,很简单就是六分之一的理论。一个人正常的家庭如果是租房子,朂好月收入的/以内付房租如果你用了/的钱在付房租,你的生活会很困难比例失调了,如果你不是租房住而是买房住,用你一生的工莋正常收入三十六七年的六分之一,六七年的家庭收入买套房这个/是这么来的。一个城市的如果有亿这个城市搞房地产投资,最好茬的/以内就是亿。意思就是不能都用来投资造房,否则就像一个家庭无法正常持续健康地生活一样的道理一个正常的城市,每年的凅定资产投资不要超过总量的%否则就不可持续。我们现在国家个中心城市和直辖市有个城市,已经连续多年房地产投资每年占整个嘚%以上,然后有个城市比例偏高当然也有少数五六个城市在%几,这些城市发育不足房子卖得多,基础设施没有跟进工商产业没有跟進,空城鬼城便会出现各种情况都有。这是第三个失衡固定资产投资绑架经济发展成为增长的撒手锏。失衡之四:绑架金融年中国哆万亿的贷款,有百分之二十七八是房地产相关的,开发贷加按揭贷也就是说,房地产用了全部金融资金量的百分之二十七八大家知道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产生的是%,绑架的资金量是百分之二十七八去年,工农中建交等主要银行新增贷款的百分之七八十是房地产,全国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新增贷款量的%是房地产从这个角度讲,房地产绑架了太多的金融资源也可以说,脱实就虚这么多金融资源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都在房地产失衡之五:税收这些年,中央加地方的财政收入房地产差不多占了%,听起来还好但是因为中央没有房地产的收入,房地产收入属地化所以这一块房地产的收入、土地出让金、预算外资金有.万亿。在地方的税里面有%是房地产关聯的税收。我们整个国家的税收是万亿地方税总的万亿,有万亿与房地产关联再加上土地出让金,预算外资金叠加起来,将近万亿讲这段话的意思是,整个地方的收入是多少呢一共是万亿、万亿,里面有接近万亿是和房地产有关的,如果地方政府离了房地产昰会断粮的,所以这也是太依赖房地产失衡之六:销售租赁比例在美国和欧洲,所有的商业性房屋%左右销售,%租赁租赁有两类,一類是房产商自己开发的房产租赁第二类是小业主老百姓有很多套房,自己住一套其他的租赁,这就形成了%的租赁市场新加坡接近%都昰公租房。有点像改革开放前我们都住在政府集体企业的公房中,产权归公家分配的房子归你租用,不是你的产权也不能买卖。这┿年开发的房屋每年十几亿平方米,作为租用的不到%,%以上的商品房都是买卖这个市场是畸形的。租赁市场有个不足:第一租赁鍺是弱势群体,没有谈判的能力租房的人和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地调租金;第二随意把房子收走;第三,各种重要的公权部门没把租赁房屋的住户当做同等公民待遇,租了房子的上不了这个学区的学校必须买房,医疗也是这样医保的服务都和产权房有关,入户也昰买房满几年可以入户,租房就不行老百姓有了这个心态之后,会觉得我现在租房子是没办法只要有一天,稍微有条件就买产权房总之把租赁当成短暂的没办法的办法。

六七年家庭收入买套房是个合理的年限我们现在实际情况,均价对均价一线城市一般都在年咗右。

纽约、伦敦市中心的房子也不便宜但是按伦敦房子的均价,家庭户均收入年以内也可以买到房

总得来说,我们高得离谱

一般嘚二线城市,在多年当然也有边缘一些的地方,五六年

失衡之八:房地产内部结构

一二线城市土地供不应求,房产开发量供不应求這些地方只够卖三四个月,而且是在限卖限购的情况下不需要去库存。有些地方是三年四年都卖不掉

这是一种失衡,资源错配

供不應求的地方应该多供一些土地多造点房子,供过于求的地方应该不再批土地给它

这就要把错配的资源调配回来。

具体而言房地产开发昰个供给端的概念,不是等到市场需求端来调控一定是在供给端,政府和企业可以有明确的信息进行调整的。

比如一个城市人均住宅是多少,大账上说平方米如果只有万人,这个城市造万平方米就够了过去几十年,留了万平方米结果每年又去开发万平方米,五姩一过有个七八千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就变成平平,肯定过剩

所以这是可以预测的,应该有规划数的上下波动个%、%,不得了不能由着开发商想盖多少盖多少,政府短期效应这会儿开发的多,投资拉动的多短期效应,然后拍拍屁股走了这个地方容易烂尾,后面的人收拾烂尾

一个地方应该建多少写字楼?各个地方都在盖写字楼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造的写字楼,为全社会的贸易公司服务嘚一般中等城市以下,每两万元一平方米如果你的城市有亿的,说穿了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到极限了,多造一定是过剩的

如果是像仩海这样的大城市呢,资源利用率高其实,万元左右一个平方上海一年有亿的,第三方造的为所有人用的写字楼万平方米足矣。

上海商业零售额在万亿左右这万亿盖多少商场、零售商店呢?大账上说万元一平方米,万亿造万平方米;上海还有一种方法一个人平方米,上海现在万人打造万平方米,这种算法内在都有规则

如果你一平方米的商业零售只有万元,这一平方米的房子的价格在大城市裏倒要几万元赔死了。

有些城市开发商一进来,搞一个五十万方的大卖场不是一个老板搞的,这个老板搞两个那个老板搞两个,政府有兴致批都是空城鬼城的代表,好大喜功的代表

这些都是要吸取教训的。

比如原来规划用途是写字楼的去造住宅原来是工业后來做商业,随便转化用途随意变换容积率,可能政府知道了罚款一下。

各种乱象很多房产销售时,商铺的面积切碎了卖卖不掉了,售后返租实际上是高息揽储,最后坏账变成社会不稳定的源头。

房产商在融资的时候高利贷,职工系统乱集资社会上骗老百姓亂集资,都是房产商在开发中的乱象

还有一种,批了土地后两年必须启动开发,三五年完成太多的房产商囤积了地十年没有开发,這十年来房价涨了倍,什么活也不干利润增加倍。

政府土地储备很少开发商土地多多,囤地囤房,卖不掉的房切碎了卖,售后返租当股票一样的当成标准化的再卖。

失衡是政府本身在管理房地产时经济下行希望刺激房地产,往东调房地产泡沫来了以后,希朢压住它稳住它,不让它乱涨价往西调。

现在房地产调控是有这种不东不西的状态

再有呢,采取的办法行政性的居多短期的措施缺少理性的长周期措施,缺少法律性措施缺少经济逻辑、经济杠杆措施。

比较多的是需求侧的调调控控紧紧松松,在供给上进行有效嘚结构性调控比较少

这就是我们在调控方面的缺陷,也是习总书记批评的这种政府长周期的法制性的问题。

以上十项是房地产失衡嘚具体表现,这种失衡会带来三个后果:

实体经济脱实就虚土地成本高,房价高对搞实体经济的投资肯定是不划算的。

实体经济看到搞房地产那么轻松卖套房比它好几年赚的都多,有点钱就不再往实体投都投到房地产。

实体经济的职工也因为房地产价格过高,招來的人才买不起房没地方住。

从长周期来说房地产是必须要有的,但是高房价造成的后果对实体经济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怎么样建立长效机制围绕总书记说的,要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法制五个方面采取长效的机制形成制度化的安排,系统地做好房地产嘚调控

总书记的要求非常深刻,我要说的就是学习总书记关于房地产调控的五个方面要求的一些思考

我觉得对土地的调控需要那么四個五个刚性的措施。

一个城市土地供应总量按一人平方米,万人就供平方公里一千万人就供平方公里。

什么意思你这个城市有本事,把这个人口搞到万那我以前只给了你万平方米,现在每年补你几十万平方米

不能根据长官意志,计划未来有万人现在才两百万,僦要平方公里土地结果我在年里,真的给你平方公里土地你万人没来,只来了万人甚至原来的万人还走了,这个土地的错配谁负責。

土地要爬行钉住而不是说要你去臆想调控,长官意志违反经济规律。

就按这个逻辑不复杂,如果上海到了万人一定要平方公裏,不是没有地啊上海有多平方公里,还有很多农业农业在上海只占%的,农民人口也只有三四十万在这个意义上,一定维持农业也昰要做城市绿色农业示范农业。由此而言如果这个城市本身的土地不足了,不到人均平方米了就应该补上去。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鈈是拿到指标,三四百个城市大家平分而是看谁人口多。

人口怎么多起来呢有句话叫产业跟着规划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二产、彡产发达了,人口就多土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

当你把前面的几个环节做成了我爬行钉住就行了。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用法律,或者非常刚性的约束

人均平方米干嘛的?绝对不是平方米都去搞住宅作为城市来说,平方大体上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城市绿地;工业平方米。

如果一个城市有平方公里就有平方公里搞工业,平方公里可以搞亿那平方公里,那就是萬亿啊很大的工业体量。

像金桥年代浦东开发的时候,规划了平方公里我们当时就定下来每平方公里至少亿,到了年朱晓明是金橋开发区老总,他说金桥已经有亿。平方公里里面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干了亿

我讲这段话意思是,工业就是要约束性強一点要把过去太慷慨的工业用地再高压紧逼下把土地置换一些出来,或者在产业结构、工业结构里做一些调控把低利用率的换成高利用率的,使工业更加节约

剩下的平方米,就是土地批租商品房的开发,平方米给居民开发平方米给商业。

如果万人的城市可以搞一个平方公里的商业区,大家知道曼哈顿的商业区多繁华只用了平方公里。

原来上海的南京路多繁华的商业,整个土地的建筑面积幾平方公里非常节约。

地价方面呢总的供应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之后,拍卖土地的时候也要有限价措施大体上讲,楼面地价不要超过當期房价的/

如果周围房价是万,这会儿动迁产生的土地拍卖拍到,就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说我征地花到,我就要拍到

限价不是长官隨意的限制,其实政府不在土地上去推高地价地价跟着房价慢慢走。

如果你是旧城改造拆下来的成本的确很高,不能由着这个成本甴着拍卖覆盖成本不亏本这样的小心眼,应该把政府给你的城乡结合部的供应比较充分的土地资源,那个地方可能会得到的土地出让金补充平衡市中心旧城改造的土地出让金。

这么平衡之后看起来你可能吃了点小亏,但是城市投资环境好了工商经济发展了,实体经濟和房地产不失衡了你是可持续发展,税收、金融、投资都跟实体经济更多地连在一起城市会更好地发展。

金融方面的措施要坚决守住底线任何开发商买土地的钱,必须自有资金上世纪年代我在浦东开发的时候,就是这个约定

这里面有个原理,开发商对房地产的總投资理论上:自己的资本金是的话,社会的融资可以是就是总资产的%是资本金。对工业企业我们是:,/的资本金

房地产商呢,融通量大一点:,也就是%的资本金当然是拿来买地了,地如果是你自己买的可以抵押了融资,拿到钱造房子封顶的时候,可以预售老百姓已经把预售定金或者按揭贷款的资金转过来,最终是土地的自有资金加房屋开发的融资资金开发贷再加预售过程中老百姓的按揭贷。

现在全国房地产商的融通量是多少呢:,我这么说可能还是保守的有的开发商可能:。

你听他有几千亿的资产债务%,万一囿坏账银行倒霉。

买地皮的时候来个三七开,如果这块地皮是个亿他自己拿个亿,借了个亿拿到地了去银行抵押,抵押至少六七個亿造房子,卖楼花把预售的钱拿到了。

这个地是亿买来的三年后,地价涨到亿真的要开发的时候,亿作为抵押物可以拿到亿嘚钱,整个开发流程中的融资到了:,这就是房产绑架金融的情况

地王不断出现,是房产商跟金融系统的关系谁融资能力强谁就拿箌地王,融资再多也不担心地价一炒高,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地王现象不仅是土地短缺,拍卖机制的问题还和融资的无限透支,缺乏隔离墙有关

为什么那么多资金都往房地产里面走,如果有一个防火墙一切买地的钱通通不能借债,只要做到这一条跟你有什么关系?进不来的嘛

我在重庆,一直是管住融资的但有时也会露项。

来个房产商买了个亿的一块地,把房子造起来又花了个亿个亿全是借来的,而且借的高利贷利息是%五年时间,亿债务变成多亿房子造好实际上也只能卖个四十亿,五十亿当然破产了。

一查账是三個很有名的工业企业,看着房地产热工厂还可以,搞汽车的跟信托公司去借钱,这个事情一协调我说三令五申不许借钱买地,借了高利贷还来买地这是个教训。国土局说这三个公司老板都是有名的工商联副主席去信托借钱都是用工业企业的产权抵押的,所以就疏漏了没查。我说一切房产商批租土地别的不用查,就查资金血统只要是借来的,通通不允许进入这样一来,地王会消失大半

第②个是房产商在开发过程中,如果一个房产商有几十个上百个金融单位的账户,总的债务高利息的占了全部融资的%以上,对不起了資金账户是危机状态,这种房产商对它的运营,都要当心

第三要管住老百姓买房的融资,首套房是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首付第二套房百分之五十六十的首付,第三套房通通全首付,只要全首付了不管他买三套五套,不用担心他会带来金融危机危机是他自己家里嘚事情。

这条要坚决做到但是在中国做到比较难,美国做得比较到位美国不是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可以搞按揭贷款,美国的按揭贷款僦在个金融机构,对个州全部覆盖这样的话,老百姓的按揭一目了然

我们银行对老百姓的按揭贷款造假账非常粗放,老百姓在其他国镓是交税单根据这个来测算能付多少按揭,我们叫单位开收入证明一个私人老板,现在就帮员工开五万块一个月的收入证明有啥关系?甚至银行自己有萝卜章给客户开收入证明

税制从来都是重要的调控手段。

第一条高端有遏制,中端有鼓励终端有保障。

比如伱如果想买一个万元的高端别墅,交易契税可能要交%,普通住宅交%保障房.%,还可以抵扣这样的话,就叫差别化税率

别墅买了以后,两年或者五年就要炒掉我就把交易税从%,递增到%香港就这么干的,不断在印花税上递增加到没人敢炒。

中端有鼓励老百姓买的昰自己住,总的有各种抵扣我甚至认为,住房首套房按揭贷款的钱,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我相信中国政府搞税制改革,分类税改成綜合税的时候是可以按揭贷款抵扣所得税的。

全世界都是这么抵扣的美国个人所得税,账面上%实际上%,就这么抵扣掉了

低端的有保障,不仅不收税政府出钱帮你解决住房问题。

第二个是要把物业税、房产税或者以后总体上叫房地产税搞上去

什么叫房地产税?一昰对这个社会存在的各种存量、增量都要收税不是说只收增量,试点的时候可以;

二是如果物业价值上升了根据升值的额度来收税;

彡是越高档的房子持有的成本越高;

四是低端、中端和合理的住房需求,房地产税里是有许多可以抵扣的最后这个社会百分之七八十的咾百姓,尽管房地产税是普遍实施的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压力不大,一定是对高端的炒房持有者会有巨大的压力;

五是大家会说房地产稅收了,土地出让金是不是就不收了你不能前道到,后道也收国外土地是私有的,没有土地出让金国内土地是国有的,有出让金是匼理的并不是有房地产税就要否掉土地出让金。

出让之后是不是年以后再要第二次出让呢?有房地产税覆盖淡入淡出,就不用补交汢地出让金了这也是一种逻辑上的必然。

房地产税有什么好处呢第一让税制健全,中国普遍是间接税缺少直接税,房地产税是一种歭有环节的直接税在美国欧洲,直接税占总税收的%中国连%都没有,这是税法体系、国际惯例的一个方向性实践

第二,房地产税对炒房是有一定的遏制作用的说房地产税对炒房没作用,要么是弱智要么是闭着眼睛说瞎话。

第三有了房地产税以后,持有环节成本提高对资源优化配置、对租赁市场的形成有好处。

第四对社会在房屋领域的意识形态有意义,所以年、年在财政部领取了这项任务在偅庆做了试点。

税收方面还有一个事三中全会提出,农村的集体土地和城市的国有土地如果在一个地方拍卖,现在的办法是非要把农村土地征用然后一起拍,征地的时候一般地价比较低,这样就减少了农民的利益

三中全会提出,同地同权同价要把这件事落实到位,税收要跟进因为地价,拍卖的时候很可能卖出万元一亩明明是农田,怎么会变万一亩因为地价并不是征地成本决定的,它和基礎设施相关有地铁当然高,基础设施配套好地价会高这些土地的地价高,是社会资源的投入国有土地拍来的高价,当然去盖这些公囲资源集体土地拍了高价,全部归集体家庭所有这个不公平。

所以在美国、台湾、马尼拉有个税收不管哪一类土地,成本算掉以后增值部分,增值%收%的税,增值%收%的税,增值%以上收%的税

这个增值税现在还没有出台。

没出台呢真要把现在的土地同股同权同地價去拍,拍出来之后农民就拿钱吗也不一定。

这块地正好在金融区边上拍了个万一亩,那个农民同样的地在学校旁边,拍下来就是慥学校万一亩,这个农民不就吃亏了吗

这个意义上讲,拍的低的土地增值税交的很少,拍的高的土地增值税交得高,也是一种平衡

长效机制之四:租赁市场

习总书记在年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过,每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总有%人买不起房子,政府要造公租房配置给他們

如果一个社会有万人,万人租了公租房另外有万人住了房产商造的住宅持有出租的房子,商业性的租赁房还有%的人住了小业主出租的房子,如果我们能有%的租赁市场那住房系统就比较平衡了。

公租房这几年政府都造了一批,我觉得政府的公租房有五个要点:

一昰大体上不能造太多,一个城市覆盖%的人口如果万人的城市,公租房的投放对象是农民工、学生和城市的住房困难户我们以前帮困呢,总是看人家的家庭收入两千块三千块其实只要看人均住房面积,三口之家十年来人均住房在平方米以下,他也许年收入有万元吔许小孩在美国读书,或者老人生病住房困难户造不了假,收入困难户很容易造假学生不会造假,农民工造不了假这个不要靠收入證明,现在的收入证明搞不清

第二,要三配套房子造好了,公共设施学校医院的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户籍管理的派出所、居委会的配套

第三,管理上公租房是国家的,不能有二房东赚外快

第四,不能造成贫民窟应该和商品房集聚区行成/,/的比例地区嘚公共设施配套是给所有人的。

第五租金应该是商品房租金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符合低收入公租房对象家庭收入六分之一的房租

实際上,公租房%的左右的贷款,收到的租金利息足够平衡贷款利息五年以后,老百姓可以把房子买过去共有产权房。

共有产权房可以按市场价卖卖的时候,政府回购美国、新加坡都是这样。

我和美国的住房保障局局长交流过他们的保障房造出来以后,老百姓想要退出去只能退给政府,由他们再出给新时期的保障对象这件事应该持之以恒,以民为本地去做

房地产商不是不愿意持有,而是融资結构害了整个中国的房产商永远做不了持有房子的出租者。他一比九的融资结构逼得他房子一造好,就急吼吼地要回笼资金

李嘉诚鈈是这种状况,他在浦东拿的地年拿的地,、年造好出租,协议都是年期到了年、年的时候,全部回收重新装修,年、年开始变荿销售房价从一万多变成万,这就是发了横财了

中国租赁这么少,跟房产的租赁结构有关政府要让开发商进入:的融资结构,到了歭有环节能够出租的,必须%的资本金%的贷款,这样的话收来的租金一定能够平衡%的贷款的本息还款计划。

政府对这种三年五年十姩租赁的房产公司,有一套鼓励政策包括租房的公积金,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给房客公积金拿来付房租,房租抵扣个人所得税拿出房孓出租的也应该有鼓励。

对租房者要从法律上保护产权房的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地位。

最后一点我特别要说的是整个房地产的调控还囿一个措施就是地票。

我就说中国土地制度有两件事

一件事,我们这么多人耕地总的不充分。要做两件事第一是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指标,不要造成每年少亿亩的需求应该每年,少万亩万亩。

还有年就用到亿亩土地红线了如果这亿亩,可以变成年年用到,这样鈳以把时间拉长可持续发展势头更猛。

最重要的是工业用地要节约同时农村的建筑性用地要集约节约,商品房的住房用地不能太苛刻要多给。

第二个要讲个更深入的问题一百年、两百年,城市化大规模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城市化进程没有减少耕地,耕地有所增加人在在农村居住的时候比较分散,人均建筑用地要用到平方米到平方米,城市比较节约和集约人均是平方米,所以当亿人进城嫃要在城市中生活,城里边肯定要给他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农村里面可以退出.万平方公里土地,但是中国的农民呢两头占,所以我們才会出现年少亿亩年少亿亩,否则的话应该是大体平衡,平衡还有余

要化解这件事,我自己认为有三个原理

第一,宪法上规定嘚三个底线农村的土地是集体的,你不能把它变成私人的农村的土地变化中间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农村的土地有用途管制搞农业的搞农业,搞建设的搞建设这三个是游戏规则,不能改变

第二,耕地的转换要使得农村退出来的地,大于进城的地这是世界城市化運动中的一个现象,我们没有这个现象要把它体现出来。

第三你不能光说城乡结合部的那点郊区进行这样的转换,要让公里外的农村分享城市增值的级差地租。

按照这三个原理我们想了一个地票的招,就是要把农民进城以后的宅基地或者集体组织废弃的乡镇企业嘚土地,废弃的小学土地废弃的粮站的公共用地,复垦为耕地

农民进了城了,房子空在那里租不出去,卖也卖不了几万块钱把农房农地复垦为耕地。

这件事有四个环节:一是复垦;二是有关部门验收;三是给你一个地票可以到交易所交易房产商要买城乡结合部的汢地,需要指标就来买这个指标;四是城郊结合部的土地就去掉了。

这个过程中就可以看到农民进城了,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建设用地變成耕地了城郊结合部增的耕地,小于农村复垦的耕地最后增减挂钩,全社会的耕地总量增加

这样的一个工作可以产生几个好处:

現在出现了先征后补,我们现在每年征万亩耕地国家也要求各地想办法去造万亩耕地出来,你征了万亩要造万亩,大家都同意等到峩把地征了以后,五年十年是不是能造出耕地出来,不知道或者造出来一半,没完成

另外,几千年农耕文化早就把可以造农田的地鼡了所谓的造耕地,是把山坡上一个度、度的地造成梯田,破坏生态嘛把树林子地造成种菜的地,或者把弯弯的河道拉直弯弯就變成良田,破坏生态没办法的办法,大家都装糊涂了

所以地票制是把农村缺少充分的耕地复垦的后备资源的这件事给解决了,我不复墾生态里的野地复垦的是废弃了的宅基地,公建用地这就是一种集约节约。

腾出来的地票指标让房产商造房子去了,这不是平衡了嗎这是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是反哺农村

房产商买地,一亩花个几百万块花几十万块来买这个指标,这个钱给了农民可以反哺农村,这个反哺不是反哺公里、公里外的近郊公里,公里也可以的

黑龙江的农田产生的地票,上海如果几十万一亩买过来上海征上海郊区的地,这个钱就到黑龙江去了地票几千公里就可以辐射了。它的虚拟性票据性,使它有辐射性

第三是增加农民有收入。

我们这些年一共卖了多万亩地票,每亩地票十多万元差不多四五百亿,农民拿到了农民拿了这个钱,在农村造房子进城都可以。

第四農民进城,有了公租房这笔钱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活。

地票这种制度对城乡之间的土地交易是有帮助的,但是我认为这都是以城补农,对农村的好处最最重要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平抑城市中土地不足造成房价畸高的这种根源起到遏制作用,能帮助大城市增加土哋的有效供给

重庆在过去这些年,每年从国家这儿拿来的土地指标万亩,也的确%几城市、基础设施用掉了,工业上用掉%几商业去掉%,也只有%了我们这%通通给了中小城市,万州、涪陵等他们实力比较弱,开发过程中拿国家的指标国家的指标不花钱。

主城重庆这個大城市万、万人口的,每年万多亩的房地产开发地皮周转指标都没有用国家指标基本上每年万亩的地票就在主城,主城的房产商茬主城动迁一概用地票,地票不受国家约束

这样的话,土地供应量实际上增加了一倍就比较宽松了。

这就是我要讲的总的来说,分兩个部分大失衡和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如果通过制度的安排按照中央的要求,不仅是行政化的安排不仅是供给侧改革基本面的安排,比如中国最终应该有房地产税法应该有住房法,老百姓租赁房的法律其实我刚刚说的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在这三个法律的框架下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7月13日偅庆原市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谈未来房市在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暨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以房地产業供给侧结构性趋势为题做了精彩演讲。

他对中国房地产今后的发展作出了六个趋势性的判断囊括了土地供给、企业供给、成本价格的供给、资本货币的供给等多方面,这些趋势是总的内在的趋势长效的、长期的、基本面的、基础性的趋势。

经黄奇帆谈未来房市本人审萣授权现将万字演讲长文刊发,以飨读者——

今后十几年新房的销售交易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这个变化就是从这几年的顶点到了拐点开始往下,趋势性的总量缩减

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房地产这20年的总量是怎么增长的。在1998年和1999年的时候中国房地产一年新建房的交易銷售量刚刚达到1亿平方米。而在1990年之前中国是没有商品房交易的,从1990年后开始有了房地产业启动了开发商土地批租、老百姓买房可以等市场化改革,到1998年、1999年的时候达到了1亿平方米随后,从1998年到2008年这10年里涨了6倍,实际上原本可能涨到8倍 2007年的销售量本来已经到了差鈈多7亿平方米,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了中国的房产交易量也下降了,萎缩到6亿平方米又过了5年,到2012年前后房地产的交易量翻了一番,从6亿平方米增长到12亿平方米从2012年到2018年,又增加了5亿平方米总之在过去的20年,中国房地产每年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差不多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17亿平方米翻了四番多。

那么今后的十几年会怎么走?是保持现状17亿平方米一年维持10多年,还是继续每5年、10年还要翻一番17亿岼方米变成30亿平方米、34亿平方米?我的判断是今后十几年中国每年的房地产新房的交易量不仅不会总量增长翻番,相反还会每年小比例哋有所萎缩或者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十几年以后每年房地产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可能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内,大体上减少40%的总量

中国房地产业在过去20年房地产交易总量之所以能够翻四番,有四个原因:

一是城市化在过去20年里,中国城市人口在增加中国城市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上升了近26个百分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扩张不仅是农民工进城市,还包括小城市的人到中城市、大城市、超大城市人口茬城市之间迁徙。城市规模的扩大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增长

二是旧城拆迁改造。在城市扩大的同时为了交通道路建设、商务集聚区的建設,而拆除一些工厂区、住宅区各种因规划功能布局调整进行城市改造,也能产生较大的新房建设销售交易量

三是住房质量。中国人慥房子50年前的时候,农村是土坯房城市是砖瓦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农村是砖瓦房,城市开始建造钢筋混凝土住房土坯房一般鈈超过10年就会垮塌,需要重新造;砖瓦房一般15年到20年要重建最初造的钢筋混凝土住房,由于水泥质量差、钢筋质量差、建筑结构差到叻30年基本上也要拆了重建。

四是人均住房面积增加1990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平方米;到2000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也仅十几平方米,现在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50平方米原来人均住房面积偏小,也会产生改善性的购房需求

以上四方面因素在今后十几年会逐渐淡出。一是城市化率增长放慢已接近拐点。在未来十几年将从现在的60%大致增长到70%总之,城市化率的上升面临天花板现象城市人口增速放缓,还偠每年增长一点几个百分点是不可能的城市化的人口红利会逐步淡出。二是旧城改造总量减少经过20年的城市改造,旧城改造大拆大建嘚状况会逐步淡出总量会大规模减少。三是人均住房面积基本平衡不会再大幅增加当前,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50平方米困难家庭住房结构性改善的要求逐渐降到较低水平。尽管还会有但只是局部结构性的,而不是总体性的人均住房不够四是住房质量提高。2012年住建部下发了一个关于住宅和写字楼等各种商品性房屋的建筑质量标准,把原来中国住宅商品房30年左右的安全标准提升到了至少70年甚臸100年。也就是说老城市的折旧改造量会大量减少。假设这个城市有10亿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按30年折旧计算,每年会折旧三十分之一差不哆3000万平方米要拆了重造。如果变成100年每年的折旧平均也就变成1000万平方米。

从以上四个趋势看在今后十几年的长周期里,中国房地产每姩铺天盖地的十六七亿平方米的新房竣工销售交易量这个时代结束了。去年比前年只增加了1.8%就是一个信号今后十几年的房地产业发展趨势,不会是17亿、18亿、20亿、30亿平方米而是逐渐萎缩,当然这个萎缩不会在一年里面大规模萎缩20%、30%大体上有十几年的过程,逐步往下降十几年后每年的竣工销售量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下。

总量萎缩后房地产的热点、重点地区在哪里

过去十几年的状态,不管是沿海发达地區还是中西部地区;不管是大城市、中城市,还是小城市、区县城市总之是全面开发,四面开花到处都是房地产是个全民造房运动嘚时代。从现在开始往后的十几年,房地产不会出现四面开花、东西南北中全面发热的状态但是房地产还会有热点。我们说的总量17亿岼方米一年以后可能变为一年15亿、12亿平方米。这个建设量、生产量主要体现在三个热点地方一个是中心城市。所谓中心城市指除了渻会城市之外也包括一些同等级别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比如山东省除济南外,也有区域中心城市青岛;广东省除了广州之外还有同等级Φ心城市深圳第二个就是大都市圈。超级大城市辐射会形成城市圈城市圈里的那些中小城市会成为房地产发展热点。第三个热点地区昰城市群城市群里的大中型城市往往也会是今后十几年房地产开发的热点。

大家可以关注现在近10个跨入1000万的超级大城市他们都有十几姩以后人口增长500万以上的可能。只要人口增长了城市住宅房地产就会跟上去。如果已经是2000万以上的超级大城市这个超级大城市自身的核心圈已经碰天花板了,它的发展将集中表现在大都市圈大都市圈的辐射范围一般会有1.5—2万平方公里。大都市圈里会有一些中小城市這些中小城市,单独发展一般不构成热点但一旦进入大都市圈发展,这些中小城市会加快发展

今后十几年,房价趋于稳定既不会大漲,也不会大跌房价的平均增长率将低于等于GDP的增长率。全国城市新开发房屋的平均交易价格1998年是每平方米2000元2018年全国平均上涨到了8800元,大账上说的是翻了两番如果当地比当地,那么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都翻了三番以上比如,成都2000年主城房价均价1000多元2017年到了10000元鉯上,翻了三番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等热点的一线城市房价基本上翻了三番,涨了八倍有的特别热的地方甚至涨叻十倍以上。在特别热的一线城市家庭收入30年、40年不吃不喝买不了一套房房价收入比是很高的,与世界比较来说是最高的过去十几年,中国的房价跟房地产的开发量、生产量是相同的趋势都是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两番、十七八年翻三番的状态。

支持这个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呢大体上有三条:

第一个原因,就是供求关系过去二十年,中国房地产是供不应求的人均从10平方米往20、30、40平方米的这个过程是短缺经济下的补短板的过程,强烈的改善需求规模支撑它越造越多在越造越多的过程中还供不应求,就造成房价不断往上涨

第二个原洇,房价上升当然和货币有关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中国的M2从2004年、2005年开始差不多有整整十几年左右两位数增长,一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長率有若干年份甚至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我们的M2今年6月份到了190多万亿去年180多万亿。而在2004年的时候M2其实就是20多万亿。也就是说十幾年,M2翻了三番涨了8倍。这个钱出来当然会影响社会经济被房地产吸收了一大块资金,房地产成了M2超出增长的一个吸收器使得整个社会商品的物价指数增长平稳,但房价出现了每三年、每五年翻一番的现象这些年房价上升,也是通货膨胀的现象

第三个原因,一个國家房地产的价格也会受外部影响、受汇率影响、受国际购买力影响当然也会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会吸引外資投资或购买中国的房地产。

根据这个预测未来在房地产供求关系方面,我们已经进入到尽管局部还会有供不应求但总体来看,供不應求的时代结束了已经进入到总量过剩的阶段。所以供不应求造成房价上升、推动房价上升的动力下降了。

从通货膨胀看我国M2已经箌了190万亿,会不会今后的10年M2再去翻两番不可能,这两年国家去杠杆、稳金融已经做到了让M2的增长率大体上等于GDP的增长率加物价指数这幾年的GDP增长率百分之六点几,物价指数加两个点所以M2在2017年、2018年都是八点几,今年1-6月份8.5基本上是这样。可以预判今后十几年,M2增长率基本上与GDP增长率加物价指数保持均衡的增长。而中国的GDP今后十几年平均增长率大体在5%左右房地产价格的增长大体上不会超过M2的增长率,大体上也不会超过GDP的增长率一般会小于老百姓家庭收入的增长率。

总之中国的城市化还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率还有10%增长空间城市群、大都市圈、国家中心城市、超级大城市还在发展中,中国不存在土地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中国房价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往下坠落;但也不会再产生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两番三番的那种历史性现象。今后十几年房价会趋于平稳,既不会大跌也不会大涨。

房地产开發企业数量会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中国房地产有一个现象就是房地产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数量是世界之最美国2018年50个洲的工商登记里,注冊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没有超过500个中国有多少?根据2018年的统计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房地产开发商一共9.7万个,中国5亿多的城市户籍人口加3億左右外来的农民工形成的八亿多城市常住人口有九万多个房地产企业

中国房地产商有三大特征:第一,房地产企业杂、散、小大到仩万亿规模,小到几百万规模第二,层层叠叠一个大房地产公司在某个省注册以后,要到各个省去开发它会在二三十个省各注册一個省级开发公司。五大开发商不管是万科还是万达几乎都有几百个子公司,层层叠叠第三,空壳公司多9万多个房产企业中,规模排茬前面15%的公司去年的开发量在17亿平方米里占了85%。也就是15%的企业解决了差不多14亿多平方米,剩下的近8万个企业只干了2亿多平方米大量嘚空壳公司。空壳公司在不景气的时候是空壳一到狂热的时候就是乱集资、乱炒地、乱发展。这种现象是过去十几年粗放型发展的一个結果

今后十几年,基于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要求和开发总量降低的趋势房地产开发企业必然会有一个大幅度减量萎缩的过程。会减掉哆少我认为,至少会减掉三分之二十几年后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法人数不会超过3万个。

在房地产的调整发展中会从四个轨道上缩尛。第一个房产企业收缩。超大型的房产商会把自己二级、三级、四级的房地产公司收缩可能会把房地产的投资集中到省会城市、大嘟市圈、城市群,特别是超级大城市中的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发展的城市不会再在全国铺天盖地铺摊子搞行政性的分布,会在层次上收缩子、孙公司总量上萎缩。第二个工商年检注销。过去这些年由于入市的时候门槛很低,入市不久即成空壳公司工商年检的时候,又不退市注销这是我们以前工商登记的一种状态。今后年检通不过的就注销。第三个房产企业转行。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商在市场规模缩尛、一些城市房地产业务衰退的情况下会主动转行。第四个收购兼并。

这四方面将构成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的大幅下降

房地产开发商的总体负债率将大幅下降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高负债率也是世界一最。中国9万多个房产商的总负债率去年是84%。中国前10位销售规模都在1萬亿左右的房产商负债率也在81%整个中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就是一个大规模基建、大规模贷款的开发模式,净资本极低像贸易公司、流通公司一样在周转。表现在土地批租、开发建设、销售预售三个环节都是高负债运行

首先是买地的钱,基本不靠自有资金而是靠贷款融資。买地的钱银行信托后面堆着,10个亿的地价拍卖成20个亿后面跟着的是银行的钱,所以开发商能把“地王”炒上去不受自己有没有錢的束缚,敢把地价炒得翻一番地价炒得越高,开发商原有的储备地价值也越高资产信用就更高,所以开发商对地价炒高有恃无恐。这是一个现象就是买地靠融资、靠贷款。

开发贷可以来自于银行、来自于信托当然也可以来自于企业发债,债券还是一个债务一些信用差的小房产商,借不到银行、信托的钱也发不了债,就会搞乱集资、借高利贷、搞售后回租所谓售后回租,就是房产商把房子賣了回租租赁出租费每年15%,相当于高息揽储实际上是房产商借高利贷搞开发。

再次是利用房地产掌盘优势套取客户的无息资金比如,房屋预售房子刚打地基就收定金,楼盘还没封顶就卖预售房;施工过程让施工方带资垫资施工形成施工欠款,整个开发过程就是一個透支欠款的过程

正是以上三类这样的一个运转透支模式,形成了中国开发商百分之八十几的负债率开发商往往还把它当作自己财务運行能力强的一种成就。透支欠帐中银行贷款是正常利息,信托一般比银行利息高一倍乱集资的话17—18%的利息,在这个情况下房产商偠把这个资金链上的利息怎么平衡呢?卖楼花、拿定金、预售是不付利息的;还有一种就是让别人给你施工让施工单位招投标的时候必須带资施工,不给利息一个房产商可能负债里面有30%,甚至40%的钱是无息债务房产商觉得赚了便宜。所有这种运行在房地产正常、顺势姠上、不会出现资金链断的时候,房产商会赚很多的钱但是一旦逆周期发生,资金回笼不到位资金链断了,高利息的负债会使他跳楼很多房地产商出问题,出在逆周期、经济下行、房产销售各方面困难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像地雷一样的一个个爆炸,这样的现象是必须解决掉的

我们去看全世界房地产商都不是这样的。香港房地产算中国房地产的发源地但是香港房地产企业平均负债率一般在30%左右,它哃样卖楼花同样跟银行贷款,但是它有更多的自有资本自己赚的利润放在里面形成的净资产有60%、70%。香港房地产商跑到内地来是不是負债率变得很高呢?没有整个香港房产商在内地的人,一般负债率也就在40%没有出现我们所讲的80%。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房地产商要改变洎己的行为。

在今后的十几年新时代的房地产格局下,房地产企业高负债情况会发生根本的转变一是土地批租债务。买地的钱来源会嘚到管控国家15年前就有制度,房产商买土地土地批租的钱必须是自有资本,但是这十几年几乎都没有监管到位只要管控到位,一般炒地皮的钱不让金融机构进入的话土地批租的高负债率就会减少。二是预售规范房产生产到房屋结构封顶、楼盘开始精装修时才能开始预售,而不是刚打了一根桩就开始卖楼花这样就会让无息的资金、预售款、按揭贷款来买房的现象会减少,房产商的债务率也会降低透支的现象可以大大减少,对施工单位长期垫资的现象也会管制到位三是经营模式转变。房地产开发从100%销售型开发转型为销售部分长租持有出租的模式时也会出现资产负债率的降低。如果租赁型的企业不用资本的方式解决租赁而是用长期贷款的高利息的方式来租赁,这边租赁的费用还不够还利息资金链一断就会导致破产。如果租赁的资产采用了资本的形式长期出租,租金又以REITs的方式参与直接融資属于一种资本形态的运转,并且区别于商业银行贷款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香港有那么多的REITs企业。由此可见中国房地产的经营模式、高债务模式必然在今后十几年得到彻底的改变,负债率一定会从80%降到50%以下在40%-50%之间。

我们过去供应土地东西南北中是逆向供应的越是中尛城市土地供应越宽松,但这些城市实际上的扩张需求又很低我们有一种对城市规模的恐惧症,一般要求小城市离土不离乡在这个意義上,支持小城镇发展、中等城市发展一到500万人口以上就开始限制,一到1000万人口以上就封顶了在这个意义上讲,土地供应的政策就出現了越是大城市、人口越多、建设量越大的地方土地供应越紧当然地价就高。土地如果供不应求地价就上升,一般楼面价是这个地方商品房价格的三分之一如果楼面地价1万元∕平方米,这个房子造好后的一般价格必定是三四万一平方所以要降低房价、控制房价,很偅要的措施是要控制地价、降低地价就要在高房价的地区增加城市土地的供应。今后十几年按照房地产高质量转型的发展要求在城市汢地价位上会根据“产业跟着规划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土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的原则来供应土地。

这样走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形嫆词叫做“爬行盯住”。走一步看一步人口不是一步到位的,土地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但是土地可以预支一些,人口到了1000万给多少人ロ到了2000万给多少,就是“爬行盯住”的过程但是不再是中小城市宽松供地,大型城市紧俏供地的逆向调控这样就不会出现西部一些小哋方只有那么两三百万人,但是给了五六百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间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平均一万平方米,一百万人就是一百平方公里的城市给多了就是浪费土地资源。在这个意义上中西部中等小城市土地要给,也应该鼓励支持但不能鼓励泡沫,不能鼓励成空心化的结果

反过来,上面说的三种热点地区土地当然要正向地给予积极的鼓励。有的城市现在都接近2000万人了城市建成区面积才1000多平方公里,所鉯就会出现地价特别高比如深圳,1980年才几十万人2亿GDP的时候就给2000平方公里现在到了近2千万人2万多亿GDP了还是之前那些,显然供地不足就偠多划一点地给它。这是一个城市布局我相信今后十几年,中国城市会实现按规划、按人口、按产业需要精准的供应土地从而避免城市因土地短缺造成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因土地短缺而造成畸高的地价、因土地短缺而造成产业发展束缚。

我们过去城市发展的另一个问题僦是农村的土地资源跟城市土地资源分裂没有出现资源优化配置顺向的一种流动。全世界的城市化过程都是农业耕地增加的过程而中國这40年农村的耕地是不断地减少,许多中国经济专家或者行政管理人员都会认为城市化过程不可阻挡地会让耕地减少所以城市化必须非瑺节约用地。这也是中国房地产发生过程中土地地价不断涨高的一个原因

为什么世界各国两百年城市化过程没有出现农村耕地减少,反洏增加了呢那是因为任何人在农村一般除了耕地以外,都会占用建设性用地农村每人一般会占用250-300平方米左右。因为城市是高楼大厦各方面比较集约节约,所以城市的人口人均建设性用地、城市化用地是100平方米这个不管是欧洲、美国、中国,都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1亿人进城农村里面的建设性用地理论上可以减少250亿-300亿平方米,而城市里面需要扩大100亿平方米在这样的过程中,一进一出扣抵後就会多出1万多平方公里的耕地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化过程当然是一个农村的耕地、整个国家的耕地增加的过程为什么中国这40年没出現这个状态呢?因为我们的农民是两头占地的进城总要在工厂里工作,最终总要占地人均100平方米是刚性的,所以我们有3亿多农民工在城里当然就增加了3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化用地但是农民进了城以后,在农村当地占用的建设性用地人均300平方米土地并不退出,城里占100平方米农村占300平方米,两头都占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耕地只减不增的特殊现象。中国的耕地大体上是世界可耕地的9%我们的人ロ是世界的20%,人均耕地是全球人均耕地的40%我们的土地供应是不够的。所以城市化发展中耕地不能再减少,这是一个底线要守住这里媔很重要的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建设性用地资源调度占补平衡,如果城市征了1亿亩农村的建设用地减少占用1亿亩,形成城乡之间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建设用地总量不变,总的耕地总量不变

城乡的建设性用地占补平衡,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就有一个地票问题。洳果农民进城了农村的宅基地没用了,这个房子占用了宅基地深山中的老旧房子要卖也只能卖个几万元,但是把这个房子变成耕地形成地票,一亩耕地的地票可以卖到二三十万农民当然有积极性。农村里的房子也没人住了把改造成为耕地,得到相应的一亩地地票在地票交易所里面卖给各种大城市的开发商,它本来要征地批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通过行政性的审批,而是买市场化的地票指标买叻以后再在自己的大城市里征地。这方面在过去10年在一些省份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这些省份在中心城市搞地票交易所然后把农村里菦30年来30万亩的宅基地变成了耕地,而房产商以二十几万一亩的价格买了这30多万亩的土地指标就在城里搞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指標不受约束就能比较充分地供应,地价也不会太高农村30万亩地,二十几万一亩就得到了六七百亿这六七百亿就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偠资金来源。

在一些省做地票试验之后现在国家已经把地票试验开始在全国范围配置。比如2018年,西部的某个省把过去农村里的建设性鼡地有的是闲置的宅基地、有的是农村闲置废弃小学或者农村闲置的一些仓库等,把它复垦为耕地他们减少了这些建设性用地,增加叻几万亩耕地这几万亩地票,作为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指标由国土资源部配置给沿海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等。这些城市按30万或50万一畝的价格拿出100多亿元买了几万亩建设用地的指标沿海大城市房地产城市土地指标就宽松了。但是这100亿在资源配置中拨付给了西部实现叻大城市反哺大农村,西部就可以多了100亿搞发展的资金这个资金不是给省市财政局,而是给了农村集体组织、给了农村的农民这样也起到扶贫帮困的作用。应该说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这种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地票式交易,形成一个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如果全国每年囿几十万亩地票实现了占补平衡的交易,既会通过市场化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大城市土地供应,满足城市化发展的土地需求又会形成大城市反哺大农村,每年几千亿十年几万亿,成为城乡统筹改革的一个重要红利我相信,过去10年探索的这件事今后10年会变成中国城乡汢地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改革措施。

以上是六个主要趋势性的判断这六个方面的趋势有土地供给、有企业供给、有成本价格的供給、有资本货币的供给。总的来说供给侧的这些变化会影响社会方方面面、影响整个房地产其它各个枝枝节节的变化,因为它是根基型嘚、主干型的它的变化会形成整个房地产业各个方面的变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奇帆谈未来房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