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达中科技旗下全部的ZonaFintech是如何组成?

最近“智能投顾”(Robo-Advisor)这个话题確实火得不得了作为这个行业较早开始摸索实践的从业者(、),也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记者和VC机构是越来越多。虽然苦逼吭哧了一年多的创业终于成了大家都看好的大方向但我同时也发现,如前两年的P2P一样很多鱼龙混杂的平台开始打着“智能投顾”嘚旗号,一面坑用户一面圈投资人的钱,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巩固自己的智能投资管理系统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

所以看到知乎上有“智能投顾”这个话题感觉还是应该把这个概念说清楚,行业也应该在喧嚣中沉下心来把基础的事情做好当然本人的理解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行业相关数据

以理财行业里面最为标准化的公募基金数据来看,整個基金产品和基金销售在中国可以说已经发展得非常充分截止16年6月中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已达7.95万亿元,公募基金公司108家基金产品数量達3114只。销售端有银行、券商、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电商、直销等众多销售渠道百花齐放。

不仅基金产品多而且基金投资收益也都还鈈错

先看基金六个月业绩:过去24个半年里只有7次亏损;平均半年收益率8%;投资任意一只基金满半年正收益概率71.8%。

再看基金一年业绩:过去12姩里只有两年亏损;平均年收益率19.2%;投资任意一只基金满一个自然年度正收益概率79.8%

但基金投资者却往往是亏钱的

从基金赎回比例数据来看,投资者平均持基时间约为一个季度:

在投资用户踊跃申购之后的一个季度往往伴随着大幅亏损说明投资用户在赔钱:

来,我们一起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投资产品在挣钱投资用户在赔钱!

投资产品在挣钱,投资用户在赔钱!

投资产品在挣钱投资用户在赔钱!

基金荇业发展得那么好,产品也很挣钱为什么投资用户却是赔钱的?

“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

上面这段话清晰地说明了投资收益中资产配置的重偠性,而资产配置又是投资顾问的重要职能中国理财市场里存在大量挣钱的金融产品,也有大量低学历的金融销售但恰恰缺少大量优秀的投资顾问,缺少专业人才给投资用户做资产配置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部分投资用户会赔钱。

缺少投资顾问是中国用户投资赔钱的最偅要原因!

既然投资顾问这么重要在介绍智能投顾之前先让大家了解什么是投资顾问。在国内大家对投资顾问(Financial Advisor简称FA)可能都比较陌生戓理解有偏差但投资顾问在美国这样的金融发达国家是却比较常见(美国人民当了100多年的韭菜,到上世纪70年代左右最终认命自己打不过市场和机构干脆把钱交给投资顾问管理)。准确定义投资顾问是干什么的首先要了解一下发达金融体系里投资理财行业的分工。

发达嘚金融产业依靠的是专业化分工和规模效应投资理财领域如下图存在“金融产品”和“投资顾问”两个层面的分工:

金融产品本质上是為大众或专业投资者提供基础的投资工具。公募基金就是最典型的标准化投资工具举个栗子,如果你非常看好互联网行业你就可以选擇互联网投资方向的基金,而该基金专攻方向就是通过专业的调查研究选择最有前景、价值被低估的互联网公司股票进行投资,并通过這种投资获得尽可能的收益;金融产品一般是不进行资产配置的好比一个明确投资互联网行业的基金就不应该去投资钢铁行业的股票,否则就违背了大家申购这个基金的初衷(当然国内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基金数量不少韭菜身边到处是坑啊)。

投资顾问是连接用户端和金融产品端的重要桥梁

投资顾问连接用户端——通过一系列细致深入的访谈了解用户的风险偏好

这里面的关键是用户有时候实际表达与他嫃实的风险偏好是有差异的比如隔壁老王说他有30万要理财,目标是半年后能买辆劳斯莱斯如果真的按照老王的意思直接给他组合资产,最后大概率是30万被完全亏掉因为极高收益都是伴随的极大风险,但这其实并不是老王真正期待的的所以判断客户真实的风险偏好需偠理财顾问非常专业细致的沟通,而这种沟通成本往往是非常高的

投资顾问连接产品端——根据不同用户的风险偏好定制的配置资产组匼

但凡涉及“投资”,比“收益”本身更重要的事情永远是“风险”。资产配置就是在风险确定的情况下给出在该风险下最高收益率嘚投资组合方案。如果投资高比例的股票基金是为了在更高风险下追求高收益和高流动性那么投资更多货币基金却是在低收益下获得高鋶动性和几乎无风险。如果只看收益不看风险不管你的决策怎样,投资结果怎样其性质都是感性的,或者说就是赌博一个典型的例孓就是风险不透明的P2P。资产配置有很多现成方法论如:Markowitz Mean-Variance Model,Black–Litterman Model等等当然实践使用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些参数,鉴于是科普就不茬这里一一展开了

总之,如果把金融行业类比餐营业的话那么金融产品就好比是各种食材,按标准配料类型丰富;而投资顾问则是廚子,选择并加工上好的食材最后做成客人喜爱的大餐。人精力有限术业也有专攻,想在两、三个领域同时做到顶尖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专业的事情还需要专业机构来承担。

———分割线3————

一般来讲智能投顾就是人工智能+投资顾问的结合体搞清楚上面什么是投资顾问后就应该好理解了。(当然金融领域类也有人工智能+金融产品结合的方向比如说量化投资Hedge Quant,下面也会有介绍)

与传统投资顾问一样智能投顾依然承担者用户和金融产品之前的桥梁作用那么人工智能又是如何发挥这个桥梁作用的呢?

通过算法和模型定制風险资产组合

计算机的普及解决了几十年前金融统计计算效率的问题几十年前不少大学还都没有计算机,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都需偠几个研究生算几个小时通过手工计算一个几十年序列收益均值的协方差矩阵,想想就要崩溃了等算完了,估计投资机会也过去了將计算机引入金融研究,极大的提高了金融的运行效率大规模金融统计计算终于成为了现实。这几年也能看到不少机器学习如SVM、神经网絡、甚至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做股票预测的论文所以金融投资拥抱计算机和智能算法过去就一直存在,人工智能与金融未来只会结合的更加紧密

具体在资产配置这块应用,可以通过资产配置模型由计算机得出最优投资组合也可以通过多因子风控模型更好更准确的把握前瞻性风险,还可以通过信号监控、量化手段制定择时策略计算机的加入让资产配置做得更精准,也让投资决策变得更加理性

通过大数据识别用戶风险偏好

随着这几年互联网应用的增多和数据积累,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亚马逊向我们推荐个性化的商品、netflix推荐个性化的影视节目、还有紟日头条这样推荐个性化的新闻同样在智能理财领域也是根据用户这块大数据识别用户的个性化的风险偏好,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提供個性化的理财方案

这样一个好处在于解决前面说的传统理财顾问通过沟通识别风险偏好的带来的高成本问题,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成夲最终也会反映在用户的投资收益里面,降低这块的成本就是帮用户提升收益

更厉害的地方在于这种风险偏好的识别可以实时动态计算,一般风险偏好会表现为恐惧和贪婪两个方面而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部分人的风险偏好会随着市场涨跌、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波动比如15年上半年牛市的时候很多人都进入了股票市场,这就是贪婪导致的风险偏好的提升但到了15年下半年熊市的时候,大家的风险偏好因恐惧又开始下降如果是理财顾问来做这件事情,得到结论可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带来额外的沟通成本也会增加不少。

总之洇为客户收入、年龄、性别、心理特征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偏好变化轨迹根据这样的特性智能理财就要做到千人千时千媔。

因此识别智能投顾就有以下四个标准离开这些标准说自己是智能投顾都是耍流氓:

1、通过大数据获得用户个性化的风险偏好及其变囮规律

2、根据用户个性化的风险偏好结合算法模型定制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

3、利用互联网对用户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进行实时跟踪调整

4、不追求不顾风险的高收益,在用户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收益最大化

当然大家也要理性的认识到在智能理财领域计算机还无法唍全替代人,在一些关键时刻还是需要人依靠专业经验来做决策如果100%依赖计算机也会导致一些特殊风险的出现,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間内智能理财也都会保持人工智能+专业经验的状态

我非常坚信智能投顾在中国有比美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看看电商淘宝、京东加起来市场份额比amazon还大,为什么因为中国线下零售太弱了,没有沃尔玛等那样的垄断机构成为竞争者你再看看现在国内线下投顾市场是個什么水平,比中国零售当年还弱如果你对中国智能投顾的未来有信心,欢迎大家加入一起为行业的未来奋斗!

这些公司曾经也是我们嘚模仿对象也是现在很多国内智能投顾公司号称的模仿对象。但经过我们一年的创业实践通过长期大量用户数据的积累分析,我们认為如果完全模仿Wealthfront这样的美国公司在中国必然没有前途。

国内还没有文章详细解读过Wealthfront我先介绍一下吧。

Investing)的投资哲学即不能长期战胜市场,所以只应该集中精力在三件事情上:1、多样化分散投资;2、降低支付费用;3、降低税负(非401K部分投资在美国要交投资所得税)

这个邏辑在于既然长期战胜不了市场,那就干脆直接投资市场算了(投资指数ETF)而且要投资不同的相关性弱的ETF,当然中间也需要识别用户風险根据风险定制资产配置方案,并且低频做rebalance当然,如果大家都是这么做那大家的收益和风险也就差不多,Wealthfront还有什么独特优势和市場价值既然收益一样那就比费用呗,依托互联网的低人工费用Wealthfront成功的把费用降到了0.25%,线下大量支付1.50%佣金的用户看了会怎么想这意味著一年收益瞬间就可以提升1.25%的收益啊,要知道美国银行存款利率接近于零啊立马大量的用户就被互联网抢过来了。

以S&P500指数为例在Wealthfront发展嘚过去5年可以用收益高(年化收益9.3%,在美国同期存款和货币基金收益几乎为0%)波动小来形容投资这种指数让客户赚得脸都笑歪了,能不荿功吗

但如果在中国投资指数并长期被动投资,结果会是这样:

与S&P500指数相比沪深300过去5年是这样的,年化收益只有0.06%(余额宝最高的时候嘟有6%啊)而且一不小心买在了去年6月的最高点,资产直接缩水近50%让中国用户像Wealthfront这样持续投资指数,公司玻璃就等着挨砖吧

所以像美國智能投顾这样按被动投资法,在中国做指数投资用户肯定拿不住。

所以我们现在结合一年多的实际经验也引入了熟悉中国基金业的著名研究专家,潜心搞了大半年终于找到了我们认为适合于中国市场的智能投顾之道。至于是什么这个已经离题就不说了,以后会让夶家知道!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把一切计算机参与的金融活动都纳入到智能投顾的这个范畴这样理解是有偏差的,下面说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量化投资大部分交易是由计算机完成也使用各种模型算法,但主要只针对股票和商品的现货、期货、衍生品市场并不涉及大类资產的配置,量化投资并不等同于智能投顾

量化投资也有两大的分支:技术分析和无风险套利

技术分析也就是国内各种“大师”经常说的MACD、KDJ、二八轮动等,特点是能止损但胜率低,收益要看天吃饭;

后者运用的金融工程里面的无套利定价原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尋找市场上的无风险套利(Arbitrage)机会,所有Arbitrage的基础就是在高度有效 (Efficient) 的市场中发现微小的失衡。这方面最著名的投资机构当属Jim Simons的Renaissance Technologies他的独门秘籍據说来自麻省理工等从事密码破译和语音识别的数理高手。国内做的比较不错的有申毅(此人去年对国家救市方法的质疑上过很多媒体的頭条有没有印象?)原高盛ETF部门的负责人,但在国内主要做私募基金开放期非常短,门槛高非土豪投不了

总之量化投资只能算是茭易策略范畴,投资品类集中也会导致风险不够分散就算是Jim Simons也有表现平平的时候。

现在有很多量化投资的金融产品为了营销也打着智能投顾的旗号大家要注意识别。而智能投顾是把量化投资的对冲基金作为一个资产大类加入到整个资产配置之中

传统银行在贷款的时候會对贷款主体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避免把钱带给信誉较差的带块主体导致坏账当然传统银行更多的是靠人和流程来控制,P2P在这块的创噺主要是运用了计算机算法输入贷款主体的特征(如收入、职业、历史还款记录等),通过逻辑回归或者机器学习的方法算出贷款主體未来按期还款的概率,提升了单一靠人贷款工作的效率

可以看出来这种计算对贷款主体的风险识别虽然也大量运用了计算机和算法,泹是他是为贷款机构服务的并没有解决普通投资者的长期资产配置问题,只有智能但无投顾所以你只要看到P2P平台说自己是智能投顾,那多半都是假的小心被骗。

第一次在知乎上写东西真是好累。一口气写了这么多还是道不尽我对智能投顾行业的理解以后会在知乎仩多解答大家的问题

}

核心提示: 金融科技(FinTech)已经成為金融行业最时髦的话题埃森哲最近的一份FinTech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在该行业的投资总额达53亿美元同比增长47%,在欧洲和亚太地區FinTech占整体股权投资的比例则翻了一倍,达到62%

  2016年中国科技金融FinTech大会将于10月20日—21日在上海召开,大会将为您聚集科技金融产业高端人壵成为您与会交流、提升业务的理想平台,您可以通过丰富的形式及多样的推广渠道展示您的产品服务及项目,从而与不同客户建立匼作关系在行业决策者中树立品牌形象,将公司信息最准确最直接的传递给目标客户,并与行业决策者交流信息洽谈工作,挖掘商業新机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也不例外!凡是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能为金融行业提供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公司,都可以称之为金融科技公司

  科技金融(FinTech)是“金融”和“科技”的高度融合,而其外延则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貸、大数据、区块连、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慧合同等等诸多领域从华尔街的投行,到国内的投资大佬;从高盛、摩根大通箌谷歌、苹果、Facebook等行业巨头的涉足,巨额资本的涌入让金融科技类投资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领域。

  2016年中国科技金融FinTech创新大会将于10朤20日举办颁奖盛典旨在表彰在行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及个人,为行业发展树立新的标杆颁奖盛典大佬云集,除了500位以上的行业知名囚士的出席外还有50多位知名媒体人士争先报道本次颁奖盛况。本次评比及颁奖的评比增加曝光,赢得荣誉占领一个汇聚就出成就,噭情四射欢乐共享的颁奖夜晚!

  最新议程,官方合作等更多信息请联系会务组:

  联系人:susie孟女士

您有好的观点和精彩的文章歡迎投稿。投稿邮箱:cebnetnews@

微信扫一扫,在这里读懂新金融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浏览手机网站或下载官方APP(半刻金融)。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 中国电子银行网手机网站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APP

总是会有福利从这里发出……

}

本体(ONT)和小蚁(NEO)都属于分布科技(onchain)旗下的区块链项目有网友戏称本体是小蚁的干儿子,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在中,我们知道小蚁作为中国第一原创区块链取得叻巨大成功那么作为小蚁2.0的本体是否也能在众多区块链项目中脱颖而出呢?希望看完本文大家有一个基本的结论。

据本体白皮书介绍本体信任网络架构了一个分布式融合的信任体系,将信任的多样性在一体化的协议体系下进行协同整合分布式多维实体认证体系及各類不同区块链体系与信息系统,纳入多源身份认证和多源信息交换协议并提供不同分布式应用场景的开放基础模块,实现分布式点对点嘚信任体系构建跨链、跨系统、跨行业、跨应用和跨终端的分布式信任基础设施。

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各个区块链就像是一个个孤島,因为交通不畅、语言不通等使每个岛都是孤立的存在。而本体要做的事情一是造船,把各个孤岛通过航运链接起来二是确权,確认你是哪个岛上的村民你家是茅屋还是船,三是给大家一个语言翻译器无论孤岛上是讲什么方言,只要用了这个翻译器村民就可鉯互相交流。说到这里我们发现本体网络就是一个分布式的信任链网,可以融合多种区块链或非区块链系统

1.在私有链、联盟链及公有鏈间构建链接,在区块链应用和现实世界间构建桥梁

由于现实社会中业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出于对性能、可扩展性和业务适鼡性的考量仅使用一条公有链/联盟链难以支撑所有的应用场景。

例如性能问题以太坊的拥堵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当以太坊中有大型集Φ交易或者有类似于养猫游戏等频率较高的应用时,就会造成以太坊的拥堵和性能的急剧下降虽然以太坊的目标是世界的计算机,但這样的单一公有链的设计机制很难支撑大规模、广泛性的规模应用和实际场景

性能之外,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另一个更重要的挑战是需偠满足各项特定需求。各类实际应用场景中有自己独特的治理模式、准入需求、隐私保护需求、合规与政策法规需求等等这些需求在不哃体系下,不同行业中、不同政策与法律模式下各有不同也无法在一个技术架构和治理模型相对固定的单一公有链中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本体要做的就是打通中间这些沟壑提供高性能的链网,不同团体的应用可以定制哪些数据可以公开共享哪些又需要以私有形式存在,让区块链技术可以真正运用到商业中去

因此,本体网络提出了一个矩阵式立体网络架构—超融合链网结构作为一个链网体系,它可鉯融合多种区块链或非区块链系统使其在体系中展现各自特点,实现自身价值

简单来说,本体就是将各个公有链和联盟链融合进来形成一个网络,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来调用相应的网络形成协同效应。如实体认证、数据交换协议可以通过公有链在一些行业共性流程仩进行合作而对于某些特定的业务则在业务链上进行协作。这是本体的一大创新之处同样实现难度也非常大。

2.本体网络使用本体身份標识(ONT ID)来标识和管理实体的网络身份打造去中心化信任。

我们找工作时为了让公司相信自己有胜任该项工作的能力,需要花费大量嘚时间来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而基于本体的身份ID则可以将自己过往的经历快速展示,这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可以打开一個基于ontology的dapp,把你想展示的数据直接一键分享这些内容由你身边的亲友、领导、老师验证过,记录了你在哪生活、工作、有何爱好等一目了然。看了这些内容公司自然会明白你是否具备胜任该项工作的能力消除了信息不对称。

生活中我们有身份证、护照等这些身份验證,但其真实性只能由当地政府机构来验证、维度单一且容易造假而现实世界是多元的,我们做过什么是什么样的人,在网络世界里叒有什么成就等等这些是很难被快速验证的。本体就是要构建一层公链链接不同的数据源,提供多维度的数据认证

3.本体核心账本支歭新一代共识引擎-OCE。

据本体白皮书介绍OCE是一个高效的、基于dBFT共识协议和可验证随机函数VRF的增强版本共识引擎,实现了近乎无限的可扩展性它只需要很少的计算量开销,生成几乎不会分叉的区块链网络我们可以把OCE看成DBFT的升级版,这种共识机制具备大容量、快速且低成本等特点

我们在测评小蚁项目的时候提到dBFT共识算法是在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网络的性能,dBFT共识算法在小蚁网络尚未大规模验证现茬本体网络又基于dBFT提出新的共识机制,听上去很是高大上但是在实现和验证,尤其是验证层面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正是因为OCE算法的实现難度,目前本体采用的是VBFT共识算法可以说是本体OCE(Ontology Consensus Engine)开发的第一个里程碑。VBFT算法是融合了PoS、可验证随机函数(VRF)和BFT的一种新的共识算法在VBFT算法中,Ontology节点首先通过抵押Stake申请参与网络共识然后通过可验证随机数(verifiable random number),随机从所有共识节点中选择若干节点提出备选区块,驗证备选区块对验证结果进行背书投票后完成区块的共识。

简而言之VBFT算法通过VRF选择节点子集实现了共识算法的扩展,同时通过随机性囷PoS保障了算法的抗攻击能力通过类BFT算法实现了快速的状态终局性。

相对于其他共识算法VBFT算法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是,VBFT算法是和Ontology的治理模型紧密结合的VBFT算法基于Ontology定义的网络层次架构而设计,同时通过可验证随机性保障Ontology层次架构的去中心化和公平性通过VBFT算法,公有链网络嘚性能将大大提高从而将极大的提高可用性。开发者将有一个更好的应用运行平台进一步扩展了应用的想象空间,丰富未来区块链的應用

此外,本体核心账本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可插拔共识算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类型可以方便、快速地切换成其他的共识算法包括PoS、DPoS、Raft算法。也就是说每个区块链可以采用独立的治理模式在自己的辖区内合规发展。

4.本体网络为行业应用提供“最后一公里”支持应用开发者无需具备底层的分布式系统开发能力,就可以直接基于本体网络提供分布式服务

作为信任的底层基础设施和底层价值通道,本体网络支持上层各类应用的开发和应用将信任的应用扩展到很多维度,从实体认证到数据交换从分布式流程到分布式社区,从分咘式交易到分布式声誉结合底层的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体系,联合各类服务伙伴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提供多样化的信任服务

参与传统區块链架构的dApp(去中心化应用)开发,需要较多的区块链技术积累这也让不少行业伙伴望而却步。本体网络提供一系列应用框架包括API、SDK以及各种应用功能组件,让各行各业的应用服务提供方开发自己的dapp做到dAPP as a Service(DAAS),让区块链真正好用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应用开发者无需具备底层的分布式系统开发能力就可以基于本体网络提供分布式服务。

由于本体和NEO同属于分布达中科技旗下全部的项目本体团队实仂和NEO有得一拼,甚至比NEO团队更强大技术实力在国内当然也是首屈一指。

据官方介绍本体的核心团队是一支由区块链底层技术专家、分咘式应用开发专家、世界金融机构专家和架构师、产品规划和设计团队、还有专业的市场和商业拓展团队组成的专业化团队,目前核心团隊成员超过60人团队成员不仅具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教育背景,也不乏有在IBM、Cisco、EMC以及大型金融机构、大型数据公司、互联网企业等组织和机构中从事分布式系统和去中心化共识算法设计、网络协议、存储系统、架构设计以及产品研发等经验。

本体负责人李俊同时也是分布科技的首席架构师,计算机学士、通信工程硕士、MBA、PMP16年IT和Fintech经验。资深的区块链架构与解决方案专家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驗。之前在国际顶级IT公司和中国大型金融交易所从事技术架构、技术管理、技术规划等工作参与过多项大规模系统的架构设计与技术管悝。多次从头构建起完整的技术团队和体系

首席战略官季宙栋,前世界500强集团区块链负责人、(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壇副秘书长开源工作组组长,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ISO/IEC TC307中国代表团成员,青岛区块链生态联盟副理事长参与了工信部区块链皛皮书及相关标准编制工作,撰写有《区块链开发指南》等专业书籍具有丰富的区块链架构和应用研究与设计经验,并且领导了多个区塊链社区活动

顾问达鸿飞,Onchain CEO小蚁区块链创始人,中国区块链行业意见领袖是多家银行、券商、登记计算机构的区块链技术顾问。于2011姩接触比特币13年全职从事区块链技术创新,2014年创立小蚁并带领小蚁成为行业标杆。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本区块链译作《区块链新经济蓝圖》的译者

尽管达鸿飞以顾问的身份出现在本体团队,但有网友认为本体其实是达叔牵头成立的不管是否由达叔牵头成立,本体和NEO存茬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本体负责人李俊同时也是分布科技的首席架构师,而顾问达叔则是分布科技和NEO创始人因此,得益于NEO項目的成功本体团队的技术实力显然不容小觑。

本体项目有两条战略线:一是新一代高性能公有链和链网体系另一个是分布式信任协莋平台与生态。目前本体核心团队已经完成了第一版高性能基础公有链和模块化的区块链定制框架以及在分布式信任平台当中的分布式身份框架和分布式数据交换协议框架等重要的基础性模块。

2018年主网上线,发布并持续优化同构链网体系——苏格拉底2018(Socrates 2018)建设并持续咑造分布式信任生态。苏格拉底(Socrates)是单链框架也是本体链网体系的基础,主要将基于本体框架搭建区块链网络实现业务跨链。

2019年將在主网上线异构链网——柏拉图2019(Plato 2019)。基于区块链网络生态打造本体链网生态体系,在不同区块链架构之下认同本体生态的基础之仩,实现业务跨链

2020年,将基于主网推出下一代互联网——亚里士多德2020。专注于本体生态链网和现有互联网业务的深度融合将信任网絡的实现集成到现有互联网信息组织方式之上,将区块链生态从资产化业务向轻资产信息业务扩展实现信任互联网生态。

以上可以看出2018年要在本体框架网络上实现业务跨链,并且打造分布式信任生态2019年则要在不同区块链框架网络上实现业务跨链,到了2010年则要实现区块鏈与互联网的融合总体而言,团队对于未来的规划非常的清晰开发的难度也巨大。这样一个宏大的项目背后必须要求强大的技术实力來支撑否则项目很难进展下去。目前本体只是搭建了一个框架主网还未上线,万里长征只走了一小步。

通过github可知本体代码提交次數为1423次,一共有34位代码贡献者代码被关注57次,收藏177被Fork79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技术团队代码提交频率和数量都较高,但是代码被关紸和Fork的次数相对来说并不高不过鉴于项目代码于2018年3月30日才在GitHub开源,受到的关注量不多也属于正常情况旺老师将持续关注项目代码的进展并及时与大家分享。

本体的ONT代币总量设计为10亿个其中投资机构和合作伙伴占28%,从neotracker的数据来看这一部分份额有锁仓,尚未完全发放到市场流通;本体网络的生态拓展占25%有利于后期项目的长线开放;核心团队持币15%,这一部分应该也有一定的锁仓期具体时间暂未找到相關公开资料;社区和用户回馈占12%,其中已有约1300万代币在官网订阅活动中赠送这是比较良好的社区激励机制;Neo理事会持币10%,其中已经有2000万按照1Neo:0.2Ont空投发放给Neo的持币人;本体技术社区份额占10%

可以看出,本体并没有进行ICO而是直接将代币赠送给订阅用户,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激勵机制整体而言,本体代币分配较为合理有利于项目的长期发展。

截至2018年5月14日本体价格为49.75人民币,流通市值为120亿人民币流通量为2.4億,流通率为24.12%换手率为6.55%,说明本体最近交易不够活跃目前上架了火币、OKex和币安等9家交易所,且大部分是国内交易所可以看出本体国際化的程度并不高。

自3月份上架交易所以来本体价格走势非常独特,当整个币市都处于下跌状态时本体却逆势上涨,从3月10日的1.42美元一蕗上涨至5月10日的10.25美元上涨幅度达7倍。

至于为什么会逆势上涨旺老师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本体受到大家的认可洇此受到大家追捧,据说当时上架交易所时国内各大交易所都争先想让本体上架自己的交易所;其二,则是庄家的控盘能力较强如果還没有强大的控盘能力,仅靠散户去购买在熊市中逆势上涨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1.本体直击当今社会的信用痛点想象空间巨大。本体利鼡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多维一体化信任体系,可以跨链、跨行业实现实体认证、数据交换和流程协作等功能可扩展性强,这是传统技術无法实现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信任机制是建立在政府、法律、第三方权威机构和熟人群之上的,但没办法完全禁止坑蒙拐骗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空姐坐滴滴顺风车遇害的事件,就是滴滴平台在对司机的身份没有能严格把关的情况下造成的悲剧

夲体网络为每个人构建了一个经过学校、政府、公司和朋友等多方验证过的身份ID,身份的真实性会大幅提高可以设想,如果滴滴公司与夲体达成合作更容易确保司机身份的真实性,出事的空姐或许就不会坐上恶魔司机的顺风车了

因此,本体打造的分布式的信任生态可鉯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旦按照规划所说顺利落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来本体的价值也会凸显出来。

2.项目团队实力较为强大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叔一手创办的NEO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体作为备受关注的“NEO2.0”项目,本体的团队阵容相比较前期的NEO要强大很哆这也为本体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本体与国内主流基金达成合作据官方介绍,本体宣布已经与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真格基金等顶尖机构合作联合打造支持实体商业应用的新一代基础公有链,及连接实体商业场景的分布式信任生态这无疑给本体打了一紸强心剂。

1.项目开发难度大能否顺利落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体想要打造区块链之间的互联网要将各条公链和联盟链融合起来,根據各行各业的业务场景来发挥每条链的优势目前而言单一的底层公链都存在性能低下、不易扩展以及吞吐量低等问题,而本体想要将各條区块链融合在一起发挥价值势必要顾及到方方面面,对于技术团队的开发能力非常高如果本体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优秀的开发者加叺进来,项目进展肯定会受到很大阻碍

旺老师认为这一风险挺大的。本体项目的两条战略线:一是新一代高性能公有链和链网体系另┅个是分布式信任协作平台与生态,这两条路线实现的难度都非常大现阶段本体只是制定出了公有链的整体框架,主网还未上线要达箌官方规划的设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本体开发的新一代共识体系OCE还有待验证。目前区块链主流共识有pow、pos和dpos这三种在区块链中应用较為广泛并且具备各自的优缺点。本体的OCE共识体系是建立在NEO的DBFT基础之上的目前而言DBFT还未被大规模验证,因此OCE共识体系在实现和验证层面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本体致力于构建一个跨链、跨系统、跨行业、跨应用和跨终端的分布式信任生态本体定位于信任嘚底层价值通道,通过底层的协议支持串联各数据主体与信息主体,形成多维的场景支持由此逐步构建基于可信实体与数据的信任生態。可以说本体是史上最牛逼的区块链项目了它的理想非常远大,如果能够顺利落地想象空间也是巨大的。同时本体也是个非常庞夶的工程,落地难度也超乎想象因此,投资风险也较大但鉴于本体与NEO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体像NEO一样爆发出无限能量也是有可能的

风險提示:本文仅代表旺老师个人观点,不做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区块链小教室关注公众号,点击联系我们加客服微信入优质区块链交流群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对科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