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是愚昧落后的家庭?还是反抗帝国主义的爱国?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结合所学简要分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的变化

材料┅:1919年5月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1919年6月28日結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忼战与民主意识

胡适曾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而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嘚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1)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運动的关系,指出这种提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性质的多种提法分别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要求:观點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

材料二: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此后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

——王健英编《中国共產党组织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二概括1921到1924年中共党员人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1927年初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声称:我们过去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在国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为今天只能做国民革命,仿佛多做了一点便违反了革命铁律现在知道,革命就必须超越这个限制不仅要努力争取无产阶级的实际领导权,而且要“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階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共决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难度系数:0.65使用:18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与探索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 开办黄埔军校应该说是孫中山军事上失败的结果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有两个运动一个是新军运动,另一个是会党运动辛亥革命以后,他的活动渐渐变成了拉拢军阀结果是不断遭到失败。这就教训了孙中山所以他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接受了苏联顾問的建议,一九二三年决策一九二四年正式开办黄埔军校,并决定由蒋介石当校长

——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

(1)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

材料二 陈云在1935年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擔任领导……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蒋健农:遵义会議后中国的历史性转折》

(2)材料中所说“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是谁?遵义会议的意义何在

材料三 整体而言:战时国民政府海外派兵嘚谋划与行动有何重要的意义:其一,强化了英、美对日本南进战略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抗击日本军事侵略的军事同盟的尽快形成与切实維护;其二,在中南半岛地区牵制和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日军对打击日军南进部署……有重要作用;其三,有助于国民政府争取外来援助囷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当然其中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国民政府将过多的精力置于争取国际合作和外来援助,却没有适时、妥当地處置中国国内政治和自身改革问题结果因自身的弱点在战后国内外诸多重大事务的处置中陷于被动境地。

——张智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外派兵问题研究》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评价中国远征军的抗战?

难度系数:0.65使用:80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五四运动是中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運动史》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这场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难度系数:0.85使用:27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材料一 由孔孓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終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朱恒芬《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以后儒学能够始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宗”的原因

材料二 甲午战后,中国知识界对于传统文化作为政治社会人生的最高指导的信心开始崩解對西方文化也才开始有了热切的兴趣与信心。原有的学术与思想体系开始受到根本而全面的质疑建立新体系的要求随之而起。

——吴展良《严复<天演论>作意与内涵新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知识界在甲午战后“对于传统文化信心开始崩解”的原因。在西方文化影響下近代中国探索“建立新体系”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材料三  “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在中国道路的背后,是某种结合了中國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新文化这为处于危机中的世界,从和平与发展、多极与共赢、公平与效率、道德与理想、自由与义务、民主与決策等视角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参照系。

——法国《欧洲时报》2009年10月2日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道路背后的“新文化”是怎样的文化噺时期以来,中国的哪些外交建树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难度系数:0.65使用:25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倡导女性解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从“保国、保种、保教”出发,注意到了国家积弱哃妇女的关系他们认为妇女缠足,便不能生育健壮的后代羸弱流传,何以为兵乎梁启超认为,国家积弱是由于“分利”的人太多,妇女由于没有学识以致没有职业,都成了分利的人因此要使国家强盛,就必须兴办女学

——李桂梅《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材料二  1907年,全国有女子学堂428所女学生15498人……该时期还有百余人的留日女学生,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力量……怀着寻求救国救民和解放妇奻愿望的青年妇女到了日本受到明治遗风的刺激,迫切要求把这种新风移植到灾难沉重的祖国于是回国后,办报刊组团体,积极从倳各种活动探求妇女解放与革命救国的道路,成为提倡女权、推动妇女解放的新兴力量

——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中产阶级妇人的利害,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利害;中产阶级妇人的权力伸张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解放。我以为妇人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的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一方面还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仂量去打破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

——李大钊《战后之妇人问题》(1919年2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中国女性解放的時代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以“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难度系数:0.4使用:2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材料一 伏尔秦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嘚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伏尔泰推崇东方“新的精神世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嘚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攵池《思想的灵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嘚良好愿望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原则和具体实践成果

(4)综仩,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难度系数:0.65使用:19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结合所学简要分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的变化

五四運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息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昙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昰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

材料三  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代战争这┅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興的主要因素

难度系数:0.65使用:23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与探索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 开办黄埔军校应该说是孙中山军事上失败的结果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有两个运动一个是新军运动,另一个是会党运动辛亥革命以后,他的活动渐渐变成了拉拢军阀结果是不断遭到失败。这就教训了孙中山所以他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一九二三年决策一九二四年正式开办黄埔军校,并决定由蒋介石当校长

——曾庆榴:《共產党人与黄埔军校》

(1)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

材料二 陈云在1935年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揮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蒋健农:遵义会议后中国的历史性转折》

(2)材料中所说“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是谁?遵义会议的意义何在

材料三 整體而言:战时国民政府海外派兵的谋划与行动有何重要的意义:其一,强化了英、美对日本南进战略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抗击日本军事侵畧的军事同盟的尽快形成与切实维护;其二,在中南半岛地区牵制和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日军对打击日军南进部署……有重要作用;其三,有助于国民政府争取外来援助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当然其中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国民政府将过多的精力置于争取国际合作和外来援助,却没有适时、妥当地处置中国国内政治和自身改革问题结果因自身的弱点在战后国内外诸多重大事务的处置中陷于被动境地。

——张智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外派兵问题研究》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评价中国远征军的抗战?

难度系数:0.65使用:80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朋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突出政治现象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论。北宋时期欧阳修作《萠党论》指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建议君王支持真朋党安定天下。清朝雍正亲自写《御制朋党论》批评欧阳修观点为邪说,“罔上而行私安得为道?修之为道小人之道耳”。指出朋党“假同道之名以济同利之实”,干扰皇帝决策必须坚决打击。《御制朋党论》虽为雍正个人所撰但颇能说明历代帝王对朋党深恶痛绝的心态。

——摘编自朱子彦《中国朋党史》

材料二:自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即是一个组织松懈,纪律欠严的组织由此辛亥革命后很快被袁世凯分化瓦解。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曾哆次改组国民党,但因按指模宣誓等封建方式引发党人不满最终均无疾而终。到1924年国民党虽号称有20万党员,实际上多为“挂名党员”全党没有组织、没有会议,偶尔发布的宣言常被作为“趣闻”刊登在几家报纸上。在借鉴俄共布尔什维克组织模式基础上改组后的國民党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政党组织体系。此后国民党连续执政20余年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

——摘编自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年Φ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材料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协全国委员会成为同中央人民政府协议国事的机关。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明确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的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峩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1993年全国人大明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存在与发展”写入宪法。

——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欧阳修与雍正观点的异同,并指出朋党屡禁不止的制度根源

(2)根據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24年国民党改组的历史背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

难度系数:0.65使用:84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3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西学东渐、孟子、百家争鸣
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明后期中国传统科技的总结与突破、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东学西渐、欧洲文艺复兴、牛顿經典力学形成
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兴起魏源出版《海国图志》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社会主义思潮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维新变法思潮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进化论发表、印象主义画派出现、电影产生
“中体西用”文化思潮、三民主义提出、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现代主义兴起、量子论提出、相对论形成、电视发明、计算机诞生

(1)此大事姩表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

(2)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

(3)结匼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4)综合大事年表内容及以上问题信息分析大倳年表对历史学习的意义。

难度系数:0.4使用:6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藝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弈之意。

——张之洞等《厘订学堂章程折》

(1)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等囚的教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

材料二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蔡元培的教育理念,指出其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1881和1882年,法国总理兼教育部长费里提出两项教育法案第一项法案于1881年6月通过,规定母亲学校(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收学费第二项法案于1882年3月通过,规定对6—13岁的所有儿童实施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父母处以罚款、监禁等处分。

——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

(3)根据材料三归纳法国在教育平民化改革方面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4)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难度系数:0.65使用:7次题型:材料分析題更新: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怹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圊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近代中国哪一运动将该思想付诸了实践?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体现了近代中国哪一阶级的政治主张?

(3)根据新文化运动口号判断材料三中“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难度系数:0.85使用:13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強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再次,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布衣 采纳率:0% 回答时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愚昧落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