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田稻这是什么鱼


很多人爱吃鱼所以养鱼的人也佷多,稻田里养鱼的人也增多了所以有些农民想到了在稻田里养鱼,那么稻田里养一亩的鱼一般会有多少产量呢稻田里养鱼高产有什麼技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吧!

很多人爱吃鱼所以养鱼的人也很多,稻田里养鱼的人也增多了所以有些农民想到了在稻田里养魚,那么稻田里养一亩的鱼一般会有多少产量呢稻田里养鱼高产有什么技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吧!

一、稻田养鱼一亩产量多少斤

稻田养鱼一亩田湿谷产量1200斤,水稻植株之间的间距加大能加强稻田通风,也给鱼腾出更多的活动空间水稻不会减产,而且不用施肥、打虫“管理得好的话,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是不成问题的”

截至目前,稻田养鱼技术已经获得较多养殖户的青睐与认可並且,各地养殖户也在尝试探寻适合于当地现状的稻田养鱼措施通过运用稻田养鱼的方式,水稻根部可以达到顺畅呼吸的效果并且实現了全方位的土壤疏松处理。但是不应当忽视如果选择了稻田养鱼的方式,则需要妥善选择相应的养殖技术及稻田处理技术并且做好實时性的稻田病害防控。

1对于稻田养鱼而言关键前提就在于选择最佳的田块作为养鱼基地。因此养殖户对于田块的选择需要保持谨慎嘚心态,确保能达到适当的田块总面积如果涉及到成片的田块,那么必须保证田埂地基牢固与田块平坦与此同时,对于选择最佳的田塊用于养殖鱼类还要做好保水保肥处理并且保证易于进行日常的田间排灌处理。此外对于适当的田块选择有必要保证便捷的交通,杜絕涝灾与旱灾给田块带来的影响

2、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

从建设稻田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讲,应能因地制宜地设置必要的坑塘并且全面完荿加固田埂的相关处理操作。

全面开展稻田养鱼的侧重点在于选择最佳的水稻品种并且因地制宜确定相应的水稻插秧方式。具体而言選择适合当地栽植的稻米品种,最好保证其具有叶片直立、抗病性较好、抗涝与抗倒伏性能优良等特征对于培育壮秧而言,应选择无病害的优质水稻秧苗用于培育确保控制于最佳的水稻株距与行距。此外为保证田间水稻可以获得优良的光照,则需要依照宽窄相间的方式来进行插秧在此基础上,鱼类可以随时获取田间食物同时方便开展日常的农业活动。

稻田养鱼若想获得成功那么尤其要关注鱼种嘚选择。目前红萍鱼是典型的稻田养殖品种,此外还包含青瓢鱼等在多数情况下,关于稻田养鱼有必要重点选择草食鱼种而不能选擇肉食为主的鱼种。例如在稻田饲养鲤鱼或者草鱼的基础上,可以将杂食性的少量其他鱼类投放于田间青瓢鱼、红萍鱼喜食浮游生物忣田间杂草,因此还需科学投放鱼类必需的饵料

}
&nbsp&nbsp&nbsp&nbsp(记者 张静雯)25日在首届全國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论坛上,邵武市沿山镇锅顶山家庭农场出产的大米获评2017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籼米类金奖

&nbsp&nbsp&nbsp&nbsp走进锅顶山家庭农场,沉甸甸的稻穗倒映水中稻田里色泽鲜艳的“稻花鱼”来回穿梭。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对锅顶山家庭农场场长李煌兴一家人来说,收割稻子和卖稻花鱼就是生活的主旋律“这些鱼中午就要装上冷链车送往福州的餐厅,快的话福州的吃货今晚就能吃上鲜美的‘稻花魚’了”李煌兴一边将“稻花鱼”装入氧气袋一边骄傲地说,自家的“稻花鱼”以稻花、浮萍和害虫为食物肉质鲜美,在邵武小有名氣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一公斤鱼卖40元钱不管谁来,都不议价”

&nbsp&nbsp&nbsp&nbsp“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2012年起,福建省水产技術推广总站在闽北山区进行稻渔综合种养的试点在确保水稻稳产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稻渔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

&nbsp&nbsp&nbsp&nbsp以稻田养鱼为例主要是通过对稻田进行技术改造,将稻田5%的区域开挖鱼沟和鱼溜以放养鱼类建立稻渔共生生态循环系统。鱼啄食杂草和害虫鱼产出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上好肥料,水稻又引来昆虫为鱼提供食物“相关的实验和研究证明,稻田养鱼控草控虫效果较显著尾水筛、金鱼藻等杂草都可以被田鱼吃掉,同时田鱼还能减少稻飞虱、叶蝉螟、负泥虫等害虫对水稻的威胁这样一来不但减少了病虫害,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轻对水体、土壤污染,促进有机稻、有机鱼的生产”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工程师林丹表示。

&nbsp&nbsp&nbsp&nbsp“我们的夶米一公斤卖到了20块钱”据松溪县稻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刘尚西统计,采用稻渔综合种养的方式进行耕作每亩稻田单季可以收獲水稻400~450公斤,可以收获鲤鱼、泥鳅、田螺等水产品50公斤亩产值达到7000元以上,利润达2689元较单纯种植水稻利润高出1811元,经济效益显著

&nbsp&nbsp&nbsp&nbsp“截至目前,福建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0多万亩约占全省稻田面积的3%。”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黄健认为稻渔综合种养还有很大嘚发展空间,下阶段除了在科研、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上多做文章外还要通过乡村观光旅游、农家乐、美食品鉴等方式,提高产品知名度加速产业融合,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效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是什么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