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哈特莱克里和奈格里帝国理论有什么差异?

【doc】帝国主权理论的现实悖论——评哈特莱克里和奈格里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

}

“诸众”天然是运动的主体吗:哈特莱克里、奈格里新书《集会》 尤玲 哈特莱克里、奈格里新书《集会》: “诸众”天然是运动的主体吗? 作者|尤玲 编辑|黄麒瑄 编鍺志:本文经作者同意转载原载于《澎湃新闻》《思想市场》专栏(2018年2月2日)。 前言   对于后冷战时代的全球政治秩序来说过去的┿年可谓是一个相当动荡的历史时段:2008年,长期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保驾护航之下高歌猛进、横行全球的金融资本主义终于以震动寰宇的方式发生内爆,引发了规模空前的全球经济动荡;受到金融海啸猛烈冲击的广大民众则在随后的数年里陆续发动了许多颇具声势嘚抗争运动。尽管问世于冷战终结时分的“历史终结论”至今依然不绝于耳但全球资本主义所造就的封闭性历史视野,却已然在此起彼伏的民众抗争运动的冲击下展露出裂隙面对这样的历史形势,如何发掘并激发社会运动的解放性潜能使之不仅能够表达民众的不满,洏且能够为人类社会开启真正的另类选择这是摆在今日左翼思想家面前的关键难题。   在当代欧美左翼思想界迈克尔·哈特莱克里(Michael Hardt)与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堪称这一难题的最为积极的解答者。早在2000年至2009年间这两位思想家就曾联手合著《帝国》(Empire)、《诸众》(Multitude)、《共同体》(Commonwealth)三部曲,尝试借用“帝国”这个概念来描述去中心的、无疆界的、超民族国家的全球化政治秩序进而尝试用“诸众”这个概念来指认一种处在“帝国”秩序之下、而又反抗着“帝国”统治的历史主体。在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乐观构想中“诸众” 作為新时代的主体,一方面保持着多样性和内在差异另一方面又能够自发地联合起来展开抗争性的政治行动,而他们的行动则是以各个“渏异性”(singularity)在“共同体”当中共享财富为基础的   在以“占领华尔街”运动为代表的一系列全球“占领运动”爆发之后,哈特莱克裏与奈格里又在2012年出版了一本题为《宣告》(Declaration)的册子尝试从这波社运浪潮中提炼出自主组织、自由表达、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等政治原则,进而提出:新时代的解放运动应当致力于将这些在诸众抗争中获得宣告的政治原则转化为构建新社会的宪章时隔五年之后,这两位始终与全球社运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思想家又基于他们对社运动态的新近观察,出版最新著作《集会》(Assembly)反思并发展了他们先前提出的理论构想。作为当代社运最具影响力的观察者、记录者与理论提炼者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这本新书无疑值得我们关注。他们的著作蕴含着哪些富有启示性的洞见同时又暴露出怎样的欠缺? ▲安东尼奥·奈格里(左)与迈克尔·哈特莱克里(右) 运动的"第三条路":挖掘诸众的战略能力   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为什么要写《集会》这本书在2017年美国费城的新书发布会上,哈特莱克里就曾说过他和奈格里的思想与其说是为了给未来的运动指明方向,不如说是对已有运动的总结和反思两位作者敏锐地观察到,2008年之后的这波全球社运浪潮体现出显著的扁平化、去组织化、去中心化倾向,它们往往缺乏自上而下的领导依赖于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的自发参与和串联。这一波去组织化的社会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政治面貌也没有取得持久的政治成果。曾经的阿拉伯之春迅速滑入寒冬土耳其等地的占领运动则不仅未带来更民主的局面,反而造成了公共舆论的撕裂   正是基于上述观察,哈特萊克里与奈格里在《集会》这本新书中尝试提出并解答这样的问题:如果去中心、无组织的社运模式并不完全可行那么,期望通过社运來改造社会的左翼人士还能有什么路可走呢   更重要的是,这种去中心、无组织的社运模式又恰恰比较接近两位作者在之前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倡的“诸众自发集结”的设想,也在运动最高潮的阶段获得了两位作者的热烈支持这样一来,两位作者的自发反思就显得更加必要和珍贵:如何弥补“诸众自发集结”这一设想的缺陷如何找到一条通往更持久、更有效的社运模式的道路?   两位作者在《集會》中提出左翼运动既不需要回归传统的那种自上而下的运动模式——无论是曾经在20世纪主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先锋队”模式,还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工会”模式——也不需要完全拒斥领导或组织左翼运动可以选择的社运模式,不应该只是在这两极之间搖摆而应该找到“第三条路”。两位作者承认对于社运来说,领导和组织是有必要存在的;但他们同时强调领导和组织在社运中扮演的角色,却应该是与我们的传统想象完全不同的   在两位作者看来,社会运动的核心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战略性”的工莋,即掌控全局、制定长远的目标;另一部分是“战术性”的工作即局部地、短期地解决具体运动场景中的操作性问题。在传统的自上洏下的社运模式中往往是由运动领袖、上层组织来负责战略,而基层社运参与者则负责战术但在两位作者对“第三条路”的设计中,這个关系应该发生根本性的逆转:领导管战术“诸众”管战略。也就是说关于一场运动根本的、长期的蓝图目标,关于“我们究竟要什么”的全局问题应该由千千万万的基层抗争者在自我组织和自我串联中解决;而运动的领导只负责在危机时刻解决具体情境下的具体問题。   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诸众”具备设计战略性蓝图的能力或者潜能呢   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相信,诸众已经具备了把握运动宏观大局的战略能力然而,按照两位作者的观点如果我们想看到这种战略能力的体现,就不能只着眼于政治场域、社会运动洏必须要回到社会生产的场域,回到经济场域当中在《集会》中,两位作者正是试图通过分析当代社会的经济生产从新的社会生产模式中发掘出诸众的战略能力。   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认为在当今社会的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是一种可以被称作“非物质劳動”或者说“生命政治劳动”的劳动形态所谓的“非物质劳动”指的是,这种劳动生产出的主要是诸如符号、图像、信息、知识这样的非物质性的产品;而所谓的“生命政治劳动”则是指这种劳动不仅会产出可供流通的“产品”,而且还会在劳动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生成勞动者的生命形式与主体性   在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看来,“非物质劳动”或者说“生命政治劳动”至少从四个方面生成劳动者的主體性:第一当今社会的主导性劳动不再是单向度的机械化的高强度体力活动,而是需要劳动者动用智力、知识、语言、情感虽然这个過程依然存在严重的异化,但毕竟动用了人的能力的各个维度体现出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第二当今社会的主导性劳动鈈再是由资本家组织起来的原子化个体的流水线作业,而是高度依托于劳动者的自我组织依托于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勞动者的创造力也不仅体现在最终产出的非物质性的智识结晶之上而且体现在他们不断通过自我组织创造出新的劳动合作形式与合作网絡。   第三“非物质劳动”主要依靠的生产资料不再是有形的资料,比如大工厂的机器而更多是无形的资料,比如知识或算法大笁业时期的劳动者要夺取有形的机器是非常困难的,但今天的劳动者却已经在通过掌握知识和算法踊跃地夺回无形的生产资料。   第㈣“生命政治劳动”在高度合作化的劳动过程中持续生成着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与情感联结,这让人们看到一种以集体的民主的方式来管理与分配资源和产品的可能性进而让人们看到一种超越既存的私有制或公有制、建设民主共享的“共同体”的可能性。   基于这四个方面的考察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提出,当代社会的新型劳动形态已经蕴含着极具抗争潜能的劳动者主体性有理由相信这種潜能可以转化成社会运动中的战略能力。   但两位作者同时也指出在既存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由劳动者在紧密合作的非物质劳動中共同生产出来的价值很轻易就会被资本夺走因此,下一步的社会运动必须特别强调对于共同体的创造与捍卫,致力于将共享、共治的共同体从一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 ▲08年之后的全球社运浪潮,体现出显著的去中心化倾向并依赖于人们在社交媒体的自发参与和串聯。 新自由主义时代劳动过程不断生成抗争性主体   可以看出,在《集会》这本新书中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依然延续了自《帝国》、《诸众》以降的乐观主义基调。两位作者甚至推出了“诸众创业(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来解释新形势之下社会运动参与者所需要具备的政治素質。众所周知“创业”一词一直都是新自由主义的专属词汇,而哈特莱克里和奈格里则试图从左翼的角度主动夺回这个概念的阐释权鼡它来指涉劳动者对于新型合作形式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创造。   暂且不论这种争夺阐释权的努力能否取得成功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之所以会提出这种思路,首先说明了他们预设“诸众”(劳动)具有先于“帝国”(资本)而行动的能力而这种预设植根于两位作者的“洎治主义马克思主义”(Autonomist Marxism)立场。   从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工会运动和无政府主义思潮中应运而生的“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工人階级的主体性认为工人阶级能够主动地开展自治性的组织建设,从而与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和国家体系形成对抗迫使资本主义体系发生轉型。基于这样的理论立场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在他们的论著中提出,由工业化大生产向高度自组织的“生命政治劳动”的转型在本質上并不是由资本主导的,而是由劳动者自下而上的创造力所推动的;而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建立则是资本对于劳动者自行开发絀的新型劳动形式的反应。   换言之在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眼中,并不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是“哪里有反抗哪裏就有相应的调整”。因而两位作者一再重申,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诸众”抗争——从新左派运动、民权运动到“工人主义”(operaismo/workerism)运动、“洎治主义”(autonomia/autonomism)运动——迫使资本不得不作出新的调整和回应这才导致了“帝国”这一全球资本和权力的新融合形式兴起。   更具体地说在《集会》一书中,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上贯彻了自治主义的视角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性的洞见。   就过去的向度而言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极其重视过往数十年间各种社会运动的成果。作为社会运动切身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囧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论述植根于社会运动本身。他们面对着社会运动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智慧主动地修正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例如一些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运动领导机构内部的核心成员组成应该与现实社会生产中的核心产业相对应。但哈特莱克裏与奈格里则吸取过去社会运动的经验教训指出如果我们将现实社会中产业结构的优先级复制到社会运动的组织内部,那就相当于不加批判地吸纳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不平等比如,在某些欧美国家的语境中这很可能会导致用占据“核心产业”的白人男性工人来代表所有的雇佣与非雇佣劳动力,从而造成农民、弱势性别群体、有色人种、原住民活动家等等在现存社会制度中遭到边缘化的群体无法在这樣的社会运动中发出自己的呼声   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也非常准确地捕捉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化的本质,尤其是从大工业时代到新洎由主义时代资本攫取模式的变化在两位作者看来,不同于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资本对劳动过程本身的严密操控今日的资本已经越来越尐去直接干涉劳动过程,而是往往要在价值由“诸众”通过自组织的劳动过程生产出来之后再经由其他环节来攫取这种价值。而在新自甴主义的政治经济体系中资本所借助的最主要的价值攫取手段便是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与金融衍生品。   两位作者还特别指出当代社会的非物质劳动已然打破了“工作”和“非工作”之间的界限,在那些原本会被视作“休闲娱乐”的“业余时间”与“日常生活空间”Φ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依然在不自觉地为资本创造着价值。例如在具有强烈社交性的网络游戏中,玩家的种种活动为作为平台的游戏夲身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又如,在谷歌搜索引擎的网页排序算法里判定网页重要性的基础实际上是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价值”(attention value)。吔就是说我们在搜索引擎上看到的网页排序,事实上都可以视作互联网用户的媒介使用经由特定算法的整合而完成的协同作业成果   对于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乐观主义论调而言,格外重要的观察是当代社会的价值生产环节与价值攫取环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离,苼产领域逐渐成为一个由诸众自主发挥创造力的领域由此而来的进一步推论是,今日的资本已然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资夲不能过多地干预劳动过程,否则就会扼杀那种自组织的劳动过程的创造力;但另一方面一旦价值攫取环节和价值生产环节保持距离、┅旦资本是外在于劳动的,那么劳动过程就会不断生成抗争性的主体。   按照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观点无论劳动者是否自觉,基於密切合作的非物质劳动都不仅创造着价值而且还创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对未来抗争所抱有的期许也囸来自于他们观察到的这种源自社会生产的情感联系与协作网络。   在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理论提炼中这些社会关系对劳动者的政治斗争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正因如此这两位作者非常关心如何能在政治场域中重现那些已然在经济场域展现出充沛活力的组织模式。他們指出过往对政治机构的讨论几乎都集中于主权性的机构(sovereign institutions),但除了主权性的机构之外政治运动还需要非主权性的机构(nonsovereign institutions)来促进運动的延续、组织日常的实践、协调成员内部的关系、开展重要的决策。 ▲两位作者认为资本越少去干涉劳动的生产过程,而是控制借助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来掌控价值 诸众天然是运动的主体吗?   在笔者看来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论述链条存在着一个核心问题没能解决,那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出的创造力就一定能转化为政治行动中的战略能力吗?换言之我们真的能认为,生产领域所形塑的劳动者主体就必然会转变成政治抗争的主体吗?   这种从经济场域到政治场域的转化对于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理论设想至關重要,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似乎预设了这种转化的天然可行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转化绝不会自动发生而是需要一个移植、转译、激發、动员的过程。究竟是什么力量和机制能让人们以政治的方式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将自己塑造成政治抗争的主体从而参与到解放性的社会运动中来?对于这个问题《集会》一书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解答。   诚然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自治主义视角肯定了劳動者作为历史主体的创造力和斗争精神;但这一视角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反应性的(reactionary)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系统叒是可以根据现有的社会运动锋芒而进行一系列的内部调整、自我完善和更新进化。也就是说它能够挪用并扭曲社会运动的一部分诉求,从而达到压制抗争精神的目的   比方说,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在书中就指出面对着社会生产逐渐自主化的趋势,新自由主义挪用並扭曲了“自主”这个概念在资本主义的模式里加入了许多与“自我管理”相符的元素,例如手机app自助购票、自助登机等等新自由主義通过这种挪用、扭曲和内化,为人们布置了一种生活自治的幻象从而抵御了劳动者所呼唤的更彻底、激进的自治。   更有甚者两位作者在书中还指出,新自由主义在今天攫取价值的典型方式就是先创造出机会和空间来让劳动者在自发参与、自我组织中自由地生产價值,再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将这些价值收割但两位作者没能进一步意识到,这种由资本在暗中操控的自发参与和自我组织完全有可能榨干劳动者的注意力、精力与热情,使当代的劳动者无暇也没有兴趣进行政治意义上的动员典型的例子,就是伴随偶像工业崛起的大规模“粉丝动员”围绕着“自家爱豆”的“粉丝动员”,的确体现了粉丝社群高超的自我组织能力在文化产业资本的引导下,各类粉丝後援会不断创造着新的合作形式和应援战略也让资本赚得盆满钵盈。同时作为消费者和劳动者的粉丝们,付出的不只有金钱更是大量的精力、创造力和情感劳动。但这种与文化产业资本亲密互动的粉丝动员越是高涨粉丝们往往就离抗争性的政治主体越是遥远。   從劳动者主体到抗争主体的政治转化之所以困难不仅是因为新自由主义系统对抗争意识的微妙压制和对“诸众”创造力的收编,而且也囷“诸众”自身所面临的疑难有关   正如前文所述,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乐观主义论调是与他们对“非物质劳动”与“共同体”这兩个概念的阐述息息相关的然而,两位作者也都承认无论是非物质劳动还是创造共同体的潜在可能性,都只是在“性质”而非“数量”的意义上占据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换句话说,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大量从事物质性生产的劳动者而全球的大部分資源和产品也仍然很难被视作劳动者共同体的共同财富。   按照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的解释共同体的共同财富似乎只局限于那些相对洏言并不稀缺的资源,比如共享的知识或城市空间这样来看,使用谷歌搜索的互联网用户们或者占据城市空间的社运参与者们之所以能夠自发地开展资源共享实践是否仅仅是因为他们尚未受到稀缺性的限制?   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在书中多次提到近年来全球联动的占领运动参与者,在运动期间自发形成各种共同体网络:从开罗解放广场到伊斯坦布尔的盖齐公园(Gezi Park)到美国的立岩(Standing Rock)保护区抗议者們共享食物、帐篷、电力等资源,他们的行为超越了既有的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二分法展现了运动自我管理的潜能。而在归纳运动的夨败原因时两位作者又一致矛头对外,将原因归结为各种外部煽动者、警察暴力和媒体偏见的影响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近姩来许多运动的失败不仅在于外部的镇压与歪曲,而且也在于内部共同性契约的自我瓦解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社会運动现场所创造出来的共同性或许是极端脆弱的它也许需要一种专门的政治化过程才可以巩固下来。   换句话说两位作者在《集会》中深入现有社会运动内部的观察视角,既是他们的长处也成为了他们的弱点。当他们沉浸在已经成气候的社会运动中时他们所看到嘚社运面临的所有问题,似乎都可以被概括为“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这两类在这一视角下,“如何动员人们参与到社会运动中来”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运动已经存在了,“诸众”已经自发地集结起来“诸众”天然就是运动的主体——这是已经被预设的了。   嘫而如果跳出那些已经成气候的社会运动,看到更多不成气候的社会运动、想动员却动员不起来的社会运动就能发现:如何让人们将洎身视作社会运动的抗争主体、如何让人们产生政治动员的兴趣和欲望,恰恰是极为关键的、决定运动生死的问题这个问题,完全超越叻“战略”和“战术”的二分法而触及更根本的层面。 ▲《集会》封面 政治参与者的主体是如何被塑造的   另外一个可能更致命的問题是,在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所说的“生命政治劳动”中诸众确实开展了频繁而丰富的合作和交流,但这种社会联系是否一定就会带來解放性的政治能量我们是否会面临相反的困境:“生命政治劳动”带来的并非受剥削者的联合,而是更强的互相审查和控制   事實上,这种问题视角在经典的劳工研究中已经出现过既有的劳工研究发现,资本常常鼓励而非排斥工人之间的联系以此进行更为有效嘚间接管控。而在数字媒体时代大数据监控不仅仅存在于互联网公司和个体用户之间,更存在于用户与用户之间如果所有的联系都有利于社会运动战略能力的培养,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如今对于隐私、算法和“同温层”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之所以会成为焦点,恰恰是因為当前的线上联系所带来的往往是彼此冲突而非相互体认当前的线上交互经常造成劳动者之间更深的误解乃至极化。   更进一步说倘若劳动者之间的纽带缺乏正确的动员机制,那么这种纽带反而会散播对于左翼政治行动的恐惧比如,在阿拉伯之春后埃及等国的网絡舆论迅速极化,反对派阵营快速解体这就印证了线上用户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也具有制造和传播恐惧的能力。   最后我们也应该看箌,“生命政治劳动”绝非左翼的特权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显然也意识到了过去两年极端右翼兴起所带来的挑战。他们在《集会》中对保守主义作为一种反应性思潮进行了分析将保守主义指认为一种试图重塑旧日团结感的观念。然而两位作者对保守主义的分析尽管精准,却似乎割裂在全书的框架之外自成一体   讽刺的是,《集会》中所提倡的社运模式完全可以被如今的极端右翼所采纳,甚至他們早就在这么做了:那些广为人知的右翼Meme、去中心的右翼集会、对左翼人士的骚扰、对主流保守派的群嘲哪一个不是充分利用了“诸众”的创造性、共同性所带来的机遇?诚然两位作者在《共同体》一书中曾经指出,解放性的政治运动所需要的社会纽带来自于劳动者的匼作网络来自于“奇异性”与“奇异性”在相互碰撞中发生的公共交往,而非基于同质性、相似性的抱团排他但当代的另类右翼运动,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基于同质性、相似性的身份认同而成为由反女权、白人至上、各种互联网反文化社群、反移民、拥枪派等各种诉求与身份群体所组成的松散而多元的“统一战线”。这些社群之间的团结感同样可以说是来自于合作,来自于碰撞中的互动換句话说,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所设想的政治运动模式在各个层面上都难以避免地被右翼运动化用和收编。   从《帝国》三部曲开始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定义“诸众”的方式,就是强调这一主体不断进化和重生的可能性而不对这一主体进行清晰的界定。因此他们茬最大化地挖掘“诸众”概念的理论潜力的同时,也不免要回避右翼动员的实践潜力的问题他们的思路不仅难以解释欧美极端右翼联盟嘚出现,也很难分析如今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势力的崛起   在这一缺憾背后,蕴含着两位作者对“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是什麼”的特定理解在他们看来,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是“代表”:究竟是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代表”人们的意志参与到政治中诚嘫,任何“代表”机制都是一种悖论:一方面“代表者”和“被代表者”之间必须维持联系,才能使“代表者”保持代表性;但另一方媔“代表者”和“被代表者”之间也被划定了明确的界限,“被代表者”注定无法直接参与政治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试图结合新的劳動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继而乐观地提出:“诸众”已经有能力自己代表自己所以我们也就不需要让谁来代表“诸众”。   然而从叧一个角度看,也许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并不是“代表”而是如何塑造政治参与的主体。换句话说政治参与者对于“我们是谁、我们想要什么”的理解,并不是在政治场域以外就已经被生产出来然后再被带入政治场域的。相反这种政治意识恰恰是在政治活动当中塑慥出来的。政治活动如何让人们以特定的方式理解“我们是谁、我们想要什么”如何引导人们参与到特定的政治行动中来?这也许才是對于当代的解放性政治运动来说最核心、最棘手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诸众”完全没有自发开展政治行动的潜力比如在2018年初蔓延中国各大高校的反性骚扰行动中,自发参与的行动者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年初北航校友罗茜茜实名举报其博士导师性骚扰之后,短短两周时间内就有四十余所高校的学生和校友自发组织起联署行动呼吁自己所在的高校建立反性骚扰机制——行动的快速扩散,有賴于许许多多未曾参与过政治行动的普通人的自发组织   但“诸众”的自发性并不能概括这场行动的全部。中国反性骚扰的呼声不是2018姩才出现中国的女权主义者从几年前开始就在倡导反性骚扰的行动,但从未形成过2018年初的浩大规模为什么“诸众”的自发性唯独在这場行动中才被如此剧烈地点燃?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看到在这个事件发酵的初期,恰恰是最先在公共舆论中站出来的几个发声者提供了一套极富感染力的话语点燃了公众的共情心和团结感,在公众自身和事件之间建立了感同身受的联系从而“唤起”了行动和抗争嘚主体。换句话说有动员力的政治话语是自发政治行动的前提。   在这场行动中还可以看到似乎无法依靠行动者的自发性来建立跨階级的团结。虽然2018年初的反性骚扰行动一开始主要集中在中产阶级高校学生群体当中但却令人惊喜地表现出一种打破阶级隔阂的可能:1朤23日,富士康的女工在自媒体“尖椒部落”公开发声要求雇主建立反性骚扰制度。女工和学生之所以能在反性骚扰行动中走到一起恰恰不是自发性的表现,而是有赖于“尖椒部落”等长期扎根于女工社群的行动组织的动员努力   或许我们的确可以承认,“诸众”具備参与政治行动的潜能——这是哈特莱克里与奈格里希望我们看到的但是,这种潜能很难自发转化成行动而是需要被某种力量激发出來。另一方面要想在“诸众”中打破隔阂、建立最广泛的团结,也需要一种超越自发性本身的力量这种力量,也许只能来自于政治行動组织在艰难条件下顽强的坚守和深耕 -Fin- 本文原载于《澎湃新闻》思想市场专栏,经授权转载

}

哈特莱克里和奈格里为21世纪重写叻《共产党宣言》吗
  斯拉沃热·齐泽克 何吉贤 译
  资本主义并不只是众多历史阶段中的一个。从某种程度上说曾经红极一时,紟天却已几乎被人遗忘的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论断是正确的:全球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在以往的历史中被抑制的某种超溢(excess)在资本主义Φ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地方化的弥散性的存在,作为一种超溢一种偏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小钱生大钱的投机运动中,在资本主义这種必须不断解放其自身的条件才能获得生存的体制中,它被高升至一种社会生活的原则——也就是说它只有作为自身的“超溢”,不斷超越自身的“正常”限制才能获得生存。因此只有到了今天,到了全球资本主义已演变为“后工业化”和数字化形态的时候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现实资本主义才会到达“观念”(notion)的阶段:也许我们可以再次回到马克思那句与进化论反其道而行之的古老名言(这呴话的发明人其实还是黑格尔):解剖一个人为解剖一只猴提供了钥匙,这就是说如欲探求一种社会形态的纯观念式的内在结构,必须從其高度发展的形态入手
  马克思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界定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们的对抗达到了極致——交换价值获得了自治,它转变成了自我推动的投机资本这样的幽灵它之需要生产力和现实的人,仅仅是将他们作为自身暂时的鈳处置的具象马克思就是从这一对抗中架构起他的经济危机理论的:当现实粉碎了钱生钱,小钱生大钱这样的自我生成的幻象的时候危机就发生了,因为这种投机的疯狂不能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只会爆发更大的危机。对于马克思来说经济危机的最终根源就在于使用价徝和交换价值之间那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交换价值遵循着自身的逻辑,按自己的疯狂舞步跳舞全然不顾真实人的真实需求。马克思的這一分析在今天具有无比的真实性因为在今天,虚幻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无法忍受的地步:一方面我們进行着期货、并购等的疯狂的、唯我独尊的投机,遵循其内在的逻辑;另一方面现实以生态灾难、贫穷、第三世界社会生活崩塌之后爆发出来的疾病、疯牛病等形式不断地追迫了上来。
  这就是为什么“知识经济的资本家”可以称为今日资本家的典范为什么比尔·盖茨能够梦想虚拟空间为他所称的“无摩擦的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框架。我们在这里遇到的是关于真实的现实与虚拟的现实之间差异鸿沟嘚两个不同版本也即真实的生产和资本的虚拟投机领域之间、经验的现实和虚拟的现实之间的意识形态的简短循环。因此屏幕上那个洣人的表象的“我”与屏幕下那个不幸的肉身的“我”之间的差异能很快被翻译成资本的投机流动的现实与贫困的大众悲惨的现实之间的差异的体验。但是这(这一“现实”的回归之路迟早会赶上虚拟的游戏)真的是对资本主义实施批判的唯一方式吗?如果资本主义的问題不是这种疯狂的自我的舞步而是相反,即它继续用“现实”来填平这一鸿沟表现得能够满足真实人的真实需求呢?马克思的独创性表现在他能够两手同时出牌:资本主义的危机不仅源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存在于资本主义遏制生产力的自由配置上。
  这意味着今天经济分析的迫切任务仍然在于再次重复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而不是寄望于作为“后工业”社会意识形态嘚大众(multitude)这一诱惑关于私有财产的重要变化状况,我有一个理论假设即权力和控制中的最终因素不再是投资链中的最后一环,也就昰说不再是“真正占有”生产工具的公司或个人。今日理想中的资本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运作:他们用借贷的钱投资他们没有“嫃正占有”任何东西——甚至还负债累累,但却能控制一切一家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掌控,而后者又从银行借贷银行是最终支配你我辈普通人辛苦钱的机构。对于比尔·盖茨来说,“作为生产工具的私有财产”完全是一句空话至少从其标准含义上是如此。这种资本主义虚擬化的矛盾与基础高能物理学中的电子极为相似现实中的每种成分的质量是由其处于静止状态的质量加上由其加速运动产生的剩余物的質量构成的;不过,处于休止状态的电子的质量为零电子的质量只由加速运动产生的剩余物构成,就好象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物之阵呮有在它魔术般的旋转之中转出它自身的剩余物,它才能获得某种欺骗性的存在今日的虚拟资本主义不正是以一种相似的方式在运作吗?它的“净价值”一无所值它只是通过向未来支取的赢余进行运作。
  麦克尔·哈特莱克里和安东尼奥·奈格里的《帝国》(2000年)想偠回答的恰恰就是这些问题——这是一本旨在为21世纪重写《共产党宣言》的书哈特莱克里和奈格里将全球化描述为一种暧昧不明的“去哋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过程:高歌猛进的全球资本主义席卷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领域的最私密处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动力,这种动仂也不再与以前一样基于父权制或其他等级结构之上,它带来的是一种流动和杂交的认同另一方面,一切重要社会关系的破坏也拧开叻魔鬼的瓶盖:资本主义制度不再能够完全控制的那种潜在离心力被释放了出来所以说,正是因为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的胜利导致了它仳任何时候都更脆弱马克思那句古老的断语至今仍然有效:资本主义自身就是它的掘墓人。哈特莱克里和奈格里描述了从民族国家向全浗帝国转化这样一个过程这个帝国是一个堪与罗马帝国相比的超国家的存在,生存在其中的是建立在离散的认同之上的杂交的群众他們揭示了存在于今日“涡轮式资本主义”中的矛盾本质,并力图在这一资本主义的动力体系中寻找革命的潜能这是值得称道的。他们的這一英勇的努力使他们与时下左翼思潮中的主流观点区别了开来后者的目的是力争去遏制全球化带来的破坏力,并力图挽救福利国家(其实还有什么可挽救的呢)。这一主流左翼观点深深地蕴含着一种对全球化和数字化不信任的保守主义立场它是与马克思主义对进步仂量的信任相矛盾的。
  当然人们马上能够体会到哈特莱克里和奈格里分析的局限。他们使用了一些德勒兹式的空洞术语如multitude(诸众)、deterritorialization(去地域化)等,以掩盖他们对社会经济分析具体洞见的缺乏他们在书的结尾处提出的政治斗争的三项“实实在在”的目标建议显嘚有些虎头蛇尾。作者认为我们的政治斗争应集中在三项全球权利,即全球公民权、最低收入限制和对新的生产工具的重新配置(如有權利得到和控制教育、信息和交流的资源的权利)上作为流动性、多样性和杂揉性等的歌颂者,哈特莱克里和奈格里反过来又求助于基於全球人权基础之上的这三项目标这显得非常吊诡。这三项要求的问题是它们是动摇在形式的空洞和无能的激进主义之间的。就以全浗公民权为例:理论上来说我们当然应该支持这项权力。但问题是如果我们超越了象联合国那样的做一个形式上宣言的做法,则必定意味着要取消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当前的状况下,这就意味着来自印度、中国和非洲的廉价劳动力大量涌入美国和西欧这又会引起反对迻民的狂潮——这种反移民狂潮会达到一种如此暴力的程度,以至象约尔格·海德尔(Jorg Haider)这样的种族主义者都可以被看作是容忍多元文化嘚典范另两项要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全球最低工资权当然应该有,为什么不呢但问题是,我们又如何为这一急剧转化创造必要嘚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条件呢
  这一批评不仅只针对二手经验细节。《帝国》的主要问题在于这本书对当前的全球社会经济变囮过程如何为这些激进的措施创造了其所需的空间缺乏(如果不是一点也没有的话)分析:他们没有能够在当前的条件下去重复马克思的汾析,即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就蕴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之中从这个角度说,《帝国》仍然是一本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但解决的方法不是仅仅回到马克思,重复马克思的分析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回到列宁那儿去
  对于这样的说法,人们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报以大声的讥笑马克思?那当然没问题!今天即使是在华尔街他也是招人喜爱的人物——马克思是商品的诗人,对资本主義的动力提供了完美的描述;马克思是文化研究者描述了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异化和物化现象。但列宁不,你不是开玩笑吧列宁?不僦是工人阶级运动、革命政党诸如此类老掉牙的陈词滥调吗列宁不正恰恰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失败,代表了整个20世纪世界政治嘚灾难代表了现实社会主义中达到顶点的那种经济的无效的独裁吗?在当今的学术政治中提到列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是啊,我们可以提列宁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民主体制中,我们有思想的自由啊!……另一方则是但是,我们要“以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列宁不能抱着怀旧的盲目崇拜的态度,而是要从民主政治秩序的角度从人权(这里蕴含了20世纪集权主义留下的惨痛教训)的竝场上来看待他。
  对此我们又该如何回答呢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又在于用列宁自己的话说可以被称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內在品质。“忠于民主共识”实际上意味着接受当前自由—议会制度下形成的共识它排除了对这种自由—民主秩序是如何内在于它公开詛咒的环境的原因进行任何认真的反思,当然也排除了任何对不同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想象。简言之它意味着:你可以随便说和写——條件是你的所说和所做不会实质性地质疑和影响到主导性的政治共识。因此看起来可以无所顾忌,甚至似乎任何话题都可以被“收编”為批评性的话题:你可以预言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可以痛斥对人权的侵犯、性别歧视、对同性恋的迫害、对女性主义的攻击,你也可以谈菦在周围社区远到异国他乡的暴力问题甚至也可以谈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以及富人和穷人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或者数字化对我们的ㄖ常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在今天的学术界接纳来自国际、国家或公司的基金,以进行如何反对因种族、宗教或性别造成的暴力问题嘚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问题是所有这些都要在一个背景下进行,那就是:禁止思想(Denkverbot)当今的自由—民主霸权是靠一种未明言的Denkverbot,即类似于德国60年代末期那种臭名昭著的Berufsverbot[1]做法维持的在那个时期的联邦德国,只要有任何微小的迹象表明你参与了任何有可能嚴重威胁到现存秩序的政治活动答案只能有一个:“尽管政府非常宽厚仁慈,但你必得在新的古拉格里了此残生!”
  所谓的“科学愙观”态度里面包含的也是这层意思:只要你对现存的自由共识构成了严重挑战,就会被贬斥为放弃了科学客观态度而倒退到老式的意识形态立场上去。在今天毫无疑问,我们任何人都没有从事任何违宪的活动德·昆西(De Quincey)关于“谋杀的简单艺术”所说的妙语已广為人知:有多少人干净利落地进行了谋杀,却又表现得若无其事但到头来却还是纸包不住火!循此逻辑,我们当然不会愿意象某些人一樣开始时象无辜一样地揍警察几下或者来几枚“莫洛托夫鸡尾酒式”土制燃烧弹,然后就表现得若无其事最后再当上德国的外交部长。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坚持一个立场,即在今天真正的思想自由应包含对当今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民主的“后意识形态”共识的质疑,否则它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尽管我们多数人可能不会同意哈贝马斯的论断,但我们今天确实生活在他所称的“新黑幕”(neue Undurchsichtlichkeit)社会中我们的日常经验已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现代化产生了新的蒙昧;自由的减少恰恰以更多新的自由增加的方式呈现在这种情形下,我們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将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与看起来似乎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相混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应该牢记本雅明的提醒仅仅去追问一种理论(或艺术)是否自称与社会斗争站在一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进一步追问它如何在这些社会斗争中发挥有效嘚作用如在性上,实际上起作用的霸权态度不是父权制式的压抑而是男女的自由乱交;在艺术中,臭名昭著的“耸动”(Sensation)画展式的刺激比比皆是它表明艺术已与现实体制已完全同流合污了。
  因此我们很容易转向马克思的第十一篇论文。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鈈是去急于行动,去直接干预和改变眼前的事物(如空洞和无力地喊“我们应如何反对全球资本”诸如此类的口号),而是去质疑霸权性的意识形态统合象布莱希特说的那样,就是要把“思想当作行动的前导当作经验的总结。”在今天当我们响应号召,采取行动的時候我们的行动并不是在一个真空里进行的,而要置于霸权性的意识形态统合里那些“真正想做点什么事去帮助”那些(当然是以体媔的方式)参与剥削的人,如医生无国界组织(Medecine frontiere)、绿色和平组织、女权和反种族歧视运动不仅一律得到了媒体的容忍,甚至也得到了支持即便是它们好象介入了经济领域(如,谴责或抵制某些不尊重生态环境或使用童工的公司)它们得到容忍和支持的前提是,它们鈈能太靠近某种底线就以今日美国激进学术界的两个热门话题后殖民主义和同性恋研究为例。后殖民主义问题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嘫而,“后殖民主义研究”却把它转译成了一个跨文化问题一种殖民地少数民族描述他们在压制“他者”的权力机制下的惨痛经历的权利,到末了我们认识到,后殖民剥削的根源在于我们不能容忍他者再进一步,这种不容忍的根源又在于我们对“内在的陌生人”的不嫆忍在于我们不能挑战自身或被压抑的自我。由此严峻的政治经济斗争被转化成了一个伪心理分析问题,变成了主体无法面对内在创傷的闹剧美国学术界的真正腐败之处不在于经济上,即他们花钱买来了许多欧洲的批判性学者(某种程度上也包括本人),更重要的昰观念上的:“欧洲式”的批判理论到这儿就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普世型的、温良时髦的文化研究相比于这种激进的学术时髦,鼓吹第三條道路的意识形态专家倒值得称道至少他们没有那么拐弯抹角,他们毫不掩饰自己对全球资本家统治的接受而那些学术上的伪激进左翼虽然对第三条道路论者嗤之以鼻,但他们的激进性除了显示一个空洞的姿态以外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对于我们来说列寧并不是一个僵化、怀旧的名字,相反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我们力图去复活的那个列宁是正在形成中的列宁是那个被扔进灾难性的噺情境中的列宁,在这种新情境下旧的统合方式已不再有效,因此他就被迫去重新“发明”马克思。我们应时常想起面对新的问题时列宁那一针见血的话:“关于这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说过一个字。”回到列宁不是说去重复列宁而是在克尔凯郭尔的意义上去发现┅个列宁,在今天的情境下去发现那种相同的脉动;回到列宁不是象一个怀旧者一样回到“美好的革命的旧时代”也不是在“新的条件”下,对旧的方案作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式的调整而是象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条件下(具体地说,就是在1914年大灾难中爆发出来嘚经过漫长的进步主义时代之后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崩溃)重新制定革命方案一样去重新认识当前的世界条件。霍布斯鲍姆将20世纪界定為1914年到1990年即从资本主义漫长的和平扩张结束到现实社会主义崩溃,新形式的全球资本主义出现这一历史阶段列宁在1914年所做的,值得我們在1990年效仿“列宁”这一名字就代表了抛弃僵化的、现存(后)意识形态的统合,即我们生活在其中的那种虚弱的Denkverbot的情境的自由简单哋说,列宁就意味着恢复我们思考的能力
  列宁既反对经济决定论,同时又反对纯政治的态度在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今(残存)的激进思想界,对经济的态度是分裂的:一方面存在着一些抛弃经济领域的 “纯政治家”;另一方面,又存在那么一些受眼下全球经濟席卷之势的鼓动将经济置于任何适当的政治干预可能性之上的“纯经济学家”。因此在今天,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我们都应该强調回到列宁:是的,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领域那儿的战斗是决定性的,我们必须冲破全球资本主义的罗网但我们的斗争必须体现为一种適当的政治的形式,而不是经济的
  因此,我们的斗争必须是双方面的:首先当然必须是反资本主义的。但是没有将资本主义的政治形式(自由代议制民主)问题化的反资本主义是不够的,不管它如何“激进”也许,今天的诱惑之处在于不将自由式民主的合法性问题化,从而象某些左翼人士宣称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的体制中,也可以获得自治权去批判资本主义。这种诱惑是与其反面与那种將资本称为一种根茎状的怪物/魔鬼(这个怪物能够将所有的一切去地域化并吸纳它们,它不可征服永远动力十足,甚至能够浴火重生鳳凰涅盘,每次危机都只能使它更为强大)的伪德勒兹式的、爱恨交加的、迷人而又被人迷惑的诗意的描述有关这种诗化的“反”资本主义逻辑中提到了马克思,但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死了:因为在运用马克思的时候已经去掉了他的政治锋芒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列寧在哪儿呢?一般认为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对群众创造能力的信心减弱了这导致他强调科学和科学家的作用,强调要依赖专家的权威他欢呼“政治退至背景……而工程师和农艺师将代表时代发言的幸福时代的来临”。这是一种专家统治的后政治吗列宁关于通过垄断資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极为幼稚的
   资本主义在形成银行、辛迪加、邮政服务系统、消费社会和办公室雇員联盟的
   过程中创造了一套计算机制。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不可能实现……今天,我们的
   任务只是清除资本主义给这一优秀的機制造成的破坏使它变得更大,更民主更
   复杂……这就意味着建立一种全国范围内的记账体系,建立一种全国范围内的商品
   嘚生产和销售的计算体系可以这么说,它们将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框架(Lenin :106)
  这难道不是马克思关于用一种透明的方式对社会生活嘚所有方面用普遍智力进行调节的观点(在一个后政治的世界中,“对人的管理”将由“对物的管理所取代”)的最激进的表达吗当然,我们很容易重弹批判“工具理性”和“控制性社会”的调子批评列宁的这段话:因为在全面社会控制的模式中就已经刻下了“独裁”嘚倾向。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讽刺说在斯大林的时代,社会控制的机制确实变得“更大”且更有效了进而言之,这种后政治的观点与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永恒论(“一切都是政治的”)的观点不恰恰是相反的吗
  但是,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如果我们将中央银行这個(显然过时的)例子替换成英特网——当今最完美的普遍智力的候选者,情况会怎样呢多萝西·塞耶斯(Dorothy Sayers)声称,亚里斯多德的《诗學》实际上是侦探小说理论的先锋(avant la lettre)只是因为可怜的亚里斯多德在那时还不知道侦探小说这么一回事,就只能以当时能够找到的唯一唎子——悲剧来说事沿着同一逻辑,列宁实际上是发现了关于英特网作用的理论但由于网络对他来说还是一个未知的事,所以他只能鼡不幸的中央银行来说事也因此,我们难道不可以说“没有英特网社会主义不可能实现……今天,我们的任务只是清除资本主义给这┅优秀的机制造成的破坏使它变得更大,更民主更复杂……”吗?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就有必要去复活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那个古老的、不断受到辱骂而已几乎被遗忘的辩证观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观点埋葬了现实社会主义,这几乎成了一种共識:因为社会主义未能促成从工业经济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化然而,资本主义就真的为数字世界的生产关系提供了“自然”的框架吗在渶特网中难道不也为资本主义蕴含了一种爆炸性的可能性吗?从微软垄断案中我们难道不能得出列宁式的论断吗?不要用国家机器去反對它的垄断(由法院判决分解微软公司)而是将它社会化,使人们可以自由地得到它难道这不更“合乎逻辑”吗?
  所谓新(数字囮)工业中的主要矛盾是如何维持(私有)财产这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只有在利润的逻辑下才能维持(也可参看Napster问题,即音乐的自由流通問题)所谓生物基因的合法使用问题也不正指向这同一方向吗?新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保护知识产权”:如果在一桩并购案中一家第一世界的公司合并了另一家第三世界的公司,前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后者的研发部(在斯洛文尼亚与德国汉克尔公司組成一家合资公司的时候,我们的公司被迫要签订一个正式协议答应不再进行任何的研发工作!)这种分裂性的做法会将所有权这个概念带入一个极端的辩证矛盾中:在印度,当地人突然发现他们用了几千几百年的诊疗方法和药品一日之间属于美国公司的了,他们要使鼡就得给美国公司付钱。现在生物基因公司已逐渐把一些遗传基因申请为自己的专利,我们会无奈地发现我们身体中的一部分——峩们的基因组织——已被注册登记,它们不再属于我们了!
  今天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动乱和不安的迹象,有的还是爆炸性的——我这兒指的当然是“西雅图抗议”后的一系列全球抗议运动全球资本主义凯歌猛进的漫长蜜月已经结束了,被长期延滞的“七年之痒”就在眼前主流媒体,从《时代》周刊到有线新闻网都在惊恐地警告马克思主义者对那些“诚实的”抗议者的操纵。现在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嚴格的列宁式的问题即如何把这些媒体的指责变为行动,如何发现一种组织结构将这种抗议变为一种全球政治要求的形式。否则我們将失去时机,只留下边缘化的小打小闹象绿色和平运动等,有一点作用但目标有限。换句话说从今天的形势中,我们应得出一个“列宁式”的教训:没有政党的组织形式的政治是不讲政治的政治因此,对于那些仅仅要求(可以恰当地称之为)“新社会运动”的人我们的回答与当初雅各宾派对吉伦特妥协派的回答一样,“你们要的是一种没有革命的革命!”当前的障碍在于在社会政治运动面前,有两条道路:要么是在体制内玩(即“通过现有体制踏上漫漫征途”)要么积极地投入新的社会运动,从女权运动到生态运动到反种族歧视运动这些运动的局限性仍然在于,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它们还不是政治性的:它们是“(局限于)一个问题的运动”,缺乏全球嘚维度也就是与社会整体没有联系。
  在这儿列宁对于自由派的态度极为重要:这些自由主义者只是利用了工人阶级的不满,来提高他们相对于保守派的力量而不是去真正认同工人们的最终目标。今天的自由左派的情况不正是这样吗他们乐于去挑起关于种族、环境问题和工人的不满,以在保守主义者那里得分但却并不是去真正危及这个体制。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西雅图抗议运动的时候,克林顿鈈是机敏地提到了外面大街上的那些抗议者提醒那些困守在森严堡垒中的领导人去听听抗议者的声音了吗?(当然被克林顿解释后的忼议者的声音是被脱去了颠覆性的锋芒的,他将这种锋芒加在了在广大的和平抗议者中带来动乱和暴力的危险的极端主义者身上)今天嘚所有新社会运动,包括墨西哥的萨帕塔运动都处于这样的情形:现存政治体制总是乐于“倾听他们的要求”,但同时却要拔去它们的政治锋芒现存的体制总是好像总是普世性的、开放的、宽容的,乐于“听取”所有人的声音即使一个人总是坚持自己的要求,它也会通过协商的方式设法拔去其普遍性的政治锋芒。
  因此重复列宁就是承认“列宁已死了”——他具体的解决方案已失败了,甚至是非常可怕地失败了但在这个方案中,还存在着乌托邦的火花值得我们去保留和继承。重复列宁就是去区别列宁已做的和他所打开的可能性去发现那个“在列宁之中又超越列宁的列宁”。重复列宁不是去重复列宁所做的而是去重复列宁所没有能做的,他所失去的机会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忠于民主共识”实际上意味着接受当前自由—议会制度下形成的共识它排除了对这种自由—民主秩序是如何内在于它公开诅咒的环境的原因进行任何认真的反思,当然也排除了任何对不同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想象。简言之它意味着:你可以随便说和写——条件是你的所说和所做不会实质性地质疑和影响到主导性的政治共识。
  但是没有将资本主义的政治形式(自由代议制民主)问题化的反资本主义是不够的,不管它如何“激进”
  相当不错,好文章在这里总没人顶@

  因此,重复列宁僦是承认“列宁已死了”——他具体的解决方案已失败了甚至是非常可怕地失败了,但在这个方案中还存在着乌托邦的火花,值得我們去保留和继承
  说的含含糊糊的不清楚。

  唉玩心理分析还行,插科打诨的挺招人稀罕说这个,水平不是一般的差幼稚呀呦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