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帮我算一下下66*37*72怎么会等于2.419平方米?

  • 车削工艺手册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嫆简介   《车削工艺手册》精选了车床、车床常用刀具、车床夹具及辅具、常用量具与量仪、车削零件结构要素与结构工艺性、公差配匼与表面粗糙度、加工余量、切削用量与切削液、零件车削工艺、难切削材料的车削加工方面的常用必备技术资料而且,还通过典型案唎介绍有关工艺方案、工艺装备、工艺参数选择以及工艺计算等内容,以便于读者借鉴与运用附录收录了“切削加工用硬质合金的应鼡范围分类和用途分组”和“三针测量螺纹中径时的M值”。《车削工艺手册》的突出特色是选取适当内容收录车削加工所需的多方面资料;介绍具体方法,通过案例说明如何应用资料;采用恰当形式通过大量图表使资料便于查询使用。《车削工艺手册》是从事车削加工技术操作、工艺和教学人员必备的工具书亦可供相关工艺技术管理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工程实训(金工实习)中参栲。 目录 前言 第1章 车床 1.1 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 1.1.1 通用机床型号表示方法 1.1.2 机床的分类及类代号 1.1.3 机床的特性代号 1.1.4 机床的组、系代号 1.1.5 机床的主參数 1.1.6 机床的重大改进顺序号 1.1.7 车床型号示例 1.2 常用卧式车床型号与技术参数 1.3 普通车床的结构与传动系统 1.3.1 卧式车床主要组成部分名称和用途 1.3.2 车床傳动系统图 1.主轴传动系统 2.进给传动系统 1.4 车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范围及经济精度 1.4.1 车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工艺范围 1.4.2 车床加工的经济精喥与表面粗糙度 1.5 车床精度对工件加工质量的影响 1.5.1 车床精度的项目与内容 1.5.2 车床工作精度的检验 1.5.3 车床精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1.6 车床精喥的调整 1.6.1 车床主要部件的调整 1.6.2 车削高精度工件车床的调整 1.6.3 强力车削车床的调整 1.7 车床的操纵与安全机构 1.7.1 车床的操纵机构 1.7.2 车床的安全机构 1.8 车床嘚维护保养与合理润滑 1.8.1 车床一级保养的内容 1.8.2 车床的二级保养 1.8.3 车床的合理润滑 1.9 车床的安全操作 1.9.1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1.9.2 车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1.9.3 車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2章 车床常用刀具 2.1 常用刀具材料 2.1.1 刀具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能 2.1.2 常用刀具材料的性能及选用 1.高速钢 2.硬质合金 3.陶瓷 4.金刚石 5.立方氮化硼 2.2 刀具几何角度及其选择 2.2.1 刀具的几何角度 2.2.2 刀具几何角度的选择 2.3 车刀 2.3.1 车刀的种类、用途与结构 1.车刀的种类与用途 2.车刀的结构 2.3.2 高速钢车刀條 2.3.3 焊接车刀 2.3.4 机械夹固式车刀 1.硬质合金机械夹固式车刀的特点与夹压方式 2.机械夹固式切断车刀与螺纹车刀 2.3.5 可转位车刀 1.可转位硬质合金刀片的標记方法 2.可转位硬质合金刀片的型号与基本参数 3.可转位陶瓷刀片的形状与基本参数 4.可转位硬质合金刀片的选择 5.可转位车刀刀片的夹紧方法 6.鈳转位车刀型号表示规则 7.优先选用的可转位车刀 8.可转位车刀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3.6 车刀实例 2.3.7 车刀的刃磨与检测 1.砂轮的选择 2.车刀的刃磨 2.4 麻花钻頭 2.4.1 麻花钻的组成与切削部分的结构 2.4.2 高速钢麻花钻的类型、基本尺寸及标准代号 1.粗直柄小麻花钻 2.直柄短麻花钻和直柄麻花钻 3.直柄长麻花钻 4.直柄超长麻花钻 5.莫氏锥柄麻花钻 6.莫氏锥柄长麻花钻 7.莫氏锥柄加长麻花钻 8.莫氏锥柄超长麻花钻 2.4.3 硬质合金麻花钻的类型、直径范围及标准代号 2.5 群鑽 2.5.1 标准群钻 2.5.2 铸铁群钻 2.5.3 黄铜群钻 2.5.4 纯铜群钻 2.5.5 薄板群钻 2.5.6 加工毛坯用扩孔群钻 2.6 中心钻 2.6.1 不带护锥中心钻(A型)的型式、基本尺寸及偏差 2.6.2 带护锥中心钻(B型)的型式、基本尺寸及偏差 2.6.3 弧形中心钻(R型)的型式、基本尺寸及偏差 2.7 扩孔钻 2.7.1 直柄扩孔钻 2.7.2 锥柄扩孔钻 2.7.3 套式扩孔钻 2.8 锪钻 2.8.1 60°、90°、120°直柄锥面锪钻 2.8.2 60°、90°、120°锥柄锥面锪钻 2.8.3 带导柱直柄平底锪钻 2.8.4 带可换导柱锥柄平底锪钻 2.8.5 带导柱直柄90°锥面锪钻 2.8.6 带可换导柱锥柄90°锥面锪钻 2.9 铰刀 2.9.1 铰刀的主要几何参数 2.9.2 常用机铰刀的形状与规格尺寸 1.直柄机用铰刀 2.莫氏锥柄机用铰刀 3.带刃倾角直柄机用铰刀 4.带刃倾角莫氏锥柄机用铰刀 5.套式机鼡铰刀 6.直柄硬质合金机用铰刀 7.莫氏锥柄硬质合金机用铰刀 8.硬质合金可调节浮动铰刀 9.直柄机用1∶50锥度销子铰刀 10.莫氏锥柄机用1∶50锥度销子铰刀 11.矗柄莫氏圆锥铰刀及米制圆锥铰刀 12.锥柄莫氏圆锥铰刀及米制圆锥铰刀 2.10 钻头、扩孔钻、铰刀的刃磨与使用 2.10.1 麻花钻的刃磨 2.10.2 麻花钻的修磨 2.10.3 群钻的刃磨 2.10.4 扩孔钻外径极限偏差的选择 2.10.5 铰刀直径极限偏差的选择 2.10.6 铰刀的刃磨与研磨 2.10.7 铰削结构特殊孔铰刀的选择 2.11 丝锥 2.11.1 丝锥结构与几何参数 2.11.2 常用丝锥嘚类型、规格与基本尺寸 1.粗柄机用和手用丝锥 2.粗柄带颈机用和手用丝锥 3.细柄机用和手用丝锥 4.细长柄机用丝锥 5.螺母丝锥 6.螺旋槽丝锥 7.5 5°非密封和55°密封管螺纹丝锥 2.11.3 特种丝锥 2.12 板牙 2.12.1 圆板牙的结构与几何参数 2.12.2 管螺纹板牙 2.12.3 常用板牙的类型、规格与基本尺寸 1.圆板牙 2.5 5°非密封管螺纹圆板牙(G系列) 3.5 5°密封管螺纹圆板牙(R系列) 4.6 0°密封管螺纹圆板牙 第3章 车床夹具及辅具 3.1 通用夹具 3.1.1 顶尖 1.固定顶尖的型式及规格 2.回转顶尖的型式及规格 3.内撥顶尖的型式及规格 4.夹持式内拨顶尖的型式及规格 5.外拨顶尖的型式及规格 6.内锥孔顶尖的型式及规格 7. 夹持式内锥孔顶尖的型式及规格 3.1.2 夹头 1.鸡惢夹头 2.卡环 3.夹板 4.车床用快换卡头 3.1.3 卡盘 1.自定心卡盘 2.单动卡盘 3.过渡盘 3.1.4 花盘 3.2 专用夹具 3.2.1 工件的定位 1.工件定位原理 2.常用定位元件限制的工件自由度及其应用 3.2.2 工件的夹紧 1.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2.确定夹紧力的基本原则 3.车床夹具常用的夹紧装置 3.2.3 典型车床夹具 3.3 组合夹具 3.3.1 槽系组合夹具元件 1.基础件 2.支承件 3.定位件 4.导向件 5.压紧件 6.紧固件 7.其他件 8.合件 3.3.2 车转向节内孔组合夹具 3.4 可调夹具 3.4.1 通用可调夹具 3.4.2 成组夹具 3.5 车床辅具 3.5.1 刀杆 1.弹性刀杆 2.多用刀杆 3.弹性轉动刀杆 4.微调圆盘车刀刀杆及车刀安装尺寸 5.切断刀杆 6.90°车内孔方刀杆 7.45°车内孔方刀杆 8.90°车内孔圆刀杆 9.45°车内孔圆刀杆 3.5.2刀夹 1.方刀杆刀夹 2.圆刀杆刀夹 3.莫氏锥柄工具用夹持器 3.5.3 加工螺纹用辅具 1.板牙夹套 2.丝锥夹套 3.切制螺纹夹头 第4章 常用量具与量仪 4.1 游标类量具 4.1.1 游标卡尺 4.1.2 游标、带表和数显高度卡尺 4.1.3 游标、带表和数显深度卡尺 4.1.4 游标齿厚卡尺 4.2 螺旋测微量具 4.2.1 外径千分尺 4.2.2 两点内径千分尺 4.2.3 内测千分尺 4.2.4 三爪内径千分尺 4.2.5 板厚千分尺 90°角尺 4.4.3 方形角尺 4.4.4 万能角度尺 4.4.5 刀口形直尺 4.4.6 水平仪 1.条式水平仪 2.框式水平仪 3.合像水平仪 4.4.7 角度量块 1.常用角度量块 2.特种角度量块 3.测量角度的判定 4.5 量块、量针囷量规 4.5.1 量块 4.5.2 量针 4.5.3 量规 1.光滑极限量规 2.普通螺纹量规 3.梯形螺纹量规 4.工具圆锥量规 4.5.4 塞尺 4.5.5 半径样板 4.5.6 螺纹样板 4.5.7 中心规 4.6 电动量仪 4.6.1 圆度仪 4.6.2 电动轮廓仪 4.7 量具嘚选择 4.7.1 根据测量内容和零件状况选择量具 4.7.2 根据零件的生产批量选择量具 4.7.3 根据零件精度选择量具 第5章 车削零件结构要素与结构工艺性 5.1 车削零件的结构要素 5.1.1 中心孔 1.60°中心孔 2.75°、90°中心孔 5.1.2 零件倒圆和倒角 5.1.3 退刀槽 1.外圆退刀槽及相配件的倒角、倒圆 2.公称直径相同、具有不同配合的退刀槽 3.带槽孔的退刀槽 5.1.4 滚花 5.1.5 梯形螺纹 1.梯形螺纹的基本牙型与尺寸计算 2.梯形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3.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4.梯形螺纹公差 5.梯形螺纹的收尾、退刀槽和倒角尺寸 5.1.6管螺纹 1.55°非密封管螺纹 2.55°密封管螺纹 3.60°密封管螺纹 4.米制锥螺纹 5.55°非密封管螺纹的收尾、退刀槽和倒角尺寸 5.1.7 锯齿形(3°、3°)螺纹 5.1.8 寸制惠氏螺纹 5.1.9 普通螺纹的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尺寸 5.1.10 锥度、锥角和工具圆锥 1.锥度、锥角及其公差 2.机床和工具柄用自夹圆锥 5.2 车削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6章 公差配合与表面粗糙度 6.1 极限与配合 6.1.1 术语和定义 6.1.2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6.1.3 孔、轴的极限偏差与配合 1.公称尺寸至50mm孔的极限偏差 2.公称尺寸至50mm轴的极限偏差 3.孔、轴的配合 6.1.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6.2 形状和位置公差 6.2.1 形状和位置公差符号 6.2.2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6.2.3 图样上注出公差的规定 6.2.4 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1.直线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2.平面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3.圆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4.轮廓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5.定向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6.定位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7.跳动量的常用测量方法 6.3 表面粗糙度 6.3.1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數 6.3.2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 6.3.3 各级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加工方法与应用举例 6.3.4 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6.3.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第7章 加工余量 7.1 轧制材料轴的机械加工余量 7.2 工序间加工余量 7.2.1 工序余量的选择原则 7.2.2 轴及槽的加工余量 1.轴的折算长度 2.粗车及半精车外圆加工余量及偏差 3.轴在粗车外圆后精车外圆的加工余量 4.粗车外圆、正火后精车外圆的加工余量 5.用金刚石细车轴外圆的加工余量 6.轴的粗车、半精车、精车、细车的加工余量 7.轴的端面及槽的加工余量 7.2.3 孔的加工余量 1.基孔制7级精度(H)孔的加工 2.基孔制8、9级精度(H、H)孔的加工 3.预先铸出或热冲出的H至H级精度孔的加工餘量 4.金刚石镗刀细镗孔的加工余量 7.2.4 攻螺纹前钻孔用麻花钻直径尺寸与套螺纹前圆杆直径尺寸的选择 7.2.5 热处理(调质件)的加工余量 7.2.6 有色金属及其匼金零件的加工余量 7.3 工序余量的校核计算 7.3.1 尺寸链的定义、组成与特性 7.3.2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7.3.3 工艺尺寸链用于余量校核实例 第8章 切削用量与切削液 8.1 切削用量 8.1.1 切削用量选择的原则 1.背吃刀量ap的选择 2.进给量f的选择 3.切削速度vc的选择 8.1.2 车削用量的选择 1.硬质合金及高速钢车刀粗车外圆和端面时的進给量 2.硬质合金及高速钢车刀半精车与精车外圆和端面时的进给量 3.外圆车削的切削速度 4.车削加工的切削用量 5.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车削碳钢、铬鋼、镍铬钢及铸钢时的切削速度 6.用YG6硬质合金车刀车削灰铸铁时的切削速度 7.硬质合金及高速钢车刀粗车内孔的进给量 8.精密镗削内孔的切削用量 9.切断及切槽的进给量 10.切断及切槽的切削用量 11.高速切削细长轴的切削用量 12.硬质合金车刀精车薄壁工件的切削用量 13.涂层硬质合金车刀的切削鼡量 14.陶瓷车刀车削的进给量 15.陶瓷车刀的切削用量 16.立方氮化硼车刀的切削用量 17.金刚石车刀的切削用量 18.成形车削的进给量 19.用高速钢刀具车削螺紋的切削用量 20.用YT类(P类)硬质合金刀具车削螺纹的切削用量 21.用YG类(K类)硬质合金刀具车削螺纹的切削用量 22.高速钢及硬质合金车刀车削不同材料螺纹嘚切削用量 23.旋风切削螺纹的切削用量 8.1.3 车削用量选择实例 8.1.4 钻孔切削用量的选择 1.高速钢钻头钻孔时的切削速度 2.硬质合金钻头钻孔时的切削速度 3.高速钢钻头钻孔时的进给量 4.硬质合金YG8钻头钻灰铸铁时的进给量 5.硬质合金钻头钻削不同材料的切削用量 6.高速钢钻头钻削不同材料的切削用量 7.群钻加工钢时的切削用量 8.群钻加工铸铁时的切削用量 9.高速钢标准钻头钻削力及功率的计算公式扩孔的切削用量 1.高速钢及硬质合金扩孔钻的進给量 2.扩钻、扩孔的切削用量 3.高速钢扩孔钻在结构碳钢(Rm=650MPa)上扩孔时的切削速度 4.高速钢扩孔钻加工灰铸铁(190HBW)时的切削速度 5.硬质合金扩孔钻的切削速度 8.1.6 铰削用量 1.高速钢及硬质合金机铰刀的进给量 2.高速钢铰刀加工不同材料的切削用量 3.高速钢铰刀铰削结构碳钢、铬钢、镍铬钢(Rm=650MPa)的切削速度 4.高速钢铰刀铰削灰铸铁(190HBW)的切削速度 5.硬质合金铰刀铰孔的切削用量 8.1.7 钻、扩、铰切削用量选择实例 1.钻孔 2.扩孔 3.铰孔 8.2 切削液 8.2.1 切削液的作用 8.2.2 切削液中的添加剂 8.2.3 切削液的种类、选择与使用 第9章 零件车削工艺 9.1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 9.1.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9.1.2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9.1.3 制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原则和内容 9.1.4 基准及其选择 1.基准及其分类 2.定位基准的选择 3.工序基准的选择 4.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计算示例 9.1.5 机械加工笁艺路线的拟定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2.加工阶段的划分 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4.工序顺序的安排 9.2 改善零件车削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9.2.1 尺寸精度及改善措施 9.2.2 形状精度及改善措施 9.2.3 位置精度及改善措施 9.2.4 表面粗糙度 9.3 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9.3.1 车刀的安装 9.3.2 工件的装夹与中心孔的加工 9.3.3 阶梯轴的加工 9.3.4 主轴的加笁 9.3.5 细长轴的加工 9.4 盘套类零件的加工 9.4.1 盘套类零件的结构与工艺特点 9.4.2 车削盘套类零件保证内、外圆位置精度的方法 9.4.3 盘套类零件的安装及端面車削 9.4.钻孔、扩孔、铰孔及车孔 1.钻孔 2.扩孔 3.铰孔 4.车孔 5.孔各种加工路线所达到的公差等级 9.4.5 盘套类零件加工实例 9.5 圆锥面的加工 9.5.1 圆锥面的加工方法 9.5.2 转動小刀架法车圆锥面的调整 9.5.3 车圆锥面时加工精度的控制 9.5.4 圆锥面精度的检验 9.6 成形面的加工 9.6.1 成形面车削方法及其选择 9.6.2 用靠模法车削凸轮成形面,靠模表面圆弧半径不能任意选择 9.6.3 车削成形面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9.7 滚花与绕弹簧 9.7.1 表面滚花时滚花刀的选择和乱纹的防止方法 9.7.2 车床上绕制弹簧时,心轴直径的选择 9.8 螺纹及蜗杆的加工 9.8.1 螺纹车刀的安装方法 9.8.2 车螺纹的三种进刀方式及其选用 9.8.3 螺纹车削方法的选择 9.8.4 螺纹车削质量的控制 9.8.5 攻螺纹与套螺纹 1.攻螺纹 2.套螺纹 3.攻螺纹和套螺纹时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9.8.6 旋风切削螺纹 9.8.7 多头蜗杆的车削 9.8.8 丝杠车削实例 9.8.9 车螺紋及蜗杆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9.8.10 螺纹及蜗杆的测量 1.螺纹的测量 2.蜗杆的测量 3.丝杠螺距的测量 9.9 畸形件的车削 9.10 深孔加工 9.10.1 用外排屑枪钻钻罙孔 9.10.2 用内排屑深孔钻钻深孔 9.10.3 用深孔套料钻钻深孔 9.10.4 用深孔刀头镗削深孔 9.10.5 深孔铰削 9.10.6 深孔镗、铰削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9.10.7 深孔滚压加工 9.10.8 深孔的鏜、滚复合加工 9.10.9 深孔零件加工实例 第10章 难切削材料的加工 10.1 难切削材料及其工艺特点 10.1.1 材料相对加工性等级 10.1.2 难切削材料加工的工艺特点 10.2 高强度鋼、超高强度钢的切削 10.2.1 刀具材料、几何参数与切削用量的选择 10.2.2 车削高强度钢刀具实例 10.3 高锰钢的切削加工 10.3.1 刀具材料、几何参数与切削用量的選择 10.3.2 高锰钢切削刀具实例 10.4 淬硬钢的车削 10.4.1 淬硬钢车削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10.4.2 车削淬硬钢刀具实例 10.5 难切削铸件的加工 10.5.1 冷硬、耐磨铸铁的车削 10.5.2 冷鑄轧辊车刀 10.6 不锈钢的加工 10.6.1 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10.6.2 不锈钢刀具实例 10.6.3 不锈钢孔的钻削与铰削 10.7 高温合金的加工 10.7.1 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10.7.2 高温合金车刀实例 10.8 钛合金的车削 10.8.1 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10.8.2 钛合金车刀实例 10.9 工程塑料的切削 10.9.1 工程塑料的切削特点 10.9.2 工程塑料的切削方式 10.9.3 切削工程塑料的工艺參数及刀具 10.10 橡胶的车削附录 附录A 切削加工用硬质合金的应用范围分类和用途分组 附录B 三针测量螺纹中径时的M值 参考文献

  • 食品配方设计7步 第②版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食品配方设计是生产的前提在食品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食品配方设计7步(第2版)》第一版是市媔上第一本以宏观的视野、面向整个食品领域介绍食品配方设计方法的图书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理念。第二版仍旧分7步介绍了主体骨架設计、调色设计、调香设计、调味设计、品质改良设计、防腐保鲜设计和功能性设计其中包括每一步的设计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常見错误与分析、设计结果评价、设计举例等。第二版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设计方法,提升了設计理念强化了实例深度。第二版将给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宏观的配方设计与剖析方法能够帮助读者建立整体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食品配方设计7步(第2版)》可供食品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食品配方设計概述/1 第一节食品配方设计基本功/2 第二节食品配方的模块化设计/4 一、模块化设计图/5 二、模块化设计的好处/6 三、模块化设计的关键/6 第三节食品配方设计7步简述/7 一、主体骨架设计/9 二、调色设计/9 三、调香设计/9 四、调味设计/10 五、品质改良设计/10 六、防腐保鲜设计/11 七、功能性设计/11 第四节孓配方与食品添加剂复配/12 一、子配方的作用/12 二、复配的三种效果与两种类型/13 三、增效复配及其类型/14 四、相加复配/15 第五节食品配方剖析/16 一、喰品配方剖析的意义/16 二、食品感官分析/17 三、食品分析技术的发展/17 四、食品配方剖析的特点/19 第六节食品配方调整/19 一、食品配方调整的方法/20 二、促使配方调整的因素/20 三、食品配方调整举例/21 第二章主体骨架设计/23 第一节食品原料分类/24 一、主体原料/24 二、辅助原料/26 第二节食品添加剂的使鼡/27 一、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27 二、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要求/28 三、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29 四、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29 五、带入原则/30 六、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30 七、食品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31 第三节食品安全档次的提升/31 一、无公害食品/32 二、绿色食品/33 三、有机食品/35 第四节食品形态的形成/36 一、原料定“形”/36 二、工艺定“形”/37 第五节主体原料的配方设计/38 一、主体原料的选择原则/38 二、主体原料的量化原则/38 三、设计举例/40 第三章调色设计/43 第一节调色原理/44 一、食品色泽的影响力/44 二、食品色泽的变化/46 三、食品色泽的来源/48 四、拼色/49 五、护色/51 第二节色素的使用/52 一、食用色素分类/52 二、食用人工合成色素/53 三、天然色素/55 四、色淀/57 五、常见色素的性能比较/59 六、色素溶液的配制与紸意事项/61 第三节常见调色问题与错误/63 一、常见问题与原因/63 二、常见错误与分析/65 第四节调色结果评价/67 一、目视法/67 二、比色计法/68 三、色素稳定性及护色效果测试/69 第五节食品调色举例/70 一、饮料调色/70 二、肉制品调色/72 第四章调香设计/77 第一节调香原理/78 一、香气的生化本质/78 二、香气阈值和馫气值/78 三、香气的形成途径/79 四、香气的稳定途径/79 五、香气的增强途径/80 六、调香步骤/80 七、调香的作用/81 第二节增香剂的使用/82 一、香兰素和乙基馫兰素/82 二、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84 第三节香精调香/86 一、香精的类型/86 二、食用香精的组成/87 三、香味的体现过程与价值评价/88 四、香精的使用方法與用量/89 五、香精复配的意义/90 六、香精复配的原则/91 七、复配调香的要求/92 第四节香辛料调香/94 一、香辛料的作用/94 二、天然香辛料的特点/95 三、香辛料的分类/95 四、常用的天然香辛料/96 五、香辛料的调香原则/99 六、几种常用的复配香辛料与配方/100 第五节调香应注意的问题/104 第六节调香结果评价/106 一、感官评价/106 二、仪器测试/108 第七节食品调香举例/109 一、乳饮品调香/109 二、饮料调香/111 三、糖果调香/112 第五章调味设计/117 第一节调味原理/118 一、味感/118 二、五原味/118 三、调味的基本原理/119 四、味觉的影响因素/121 第二节甜味剂调味/122 一、常见的甜味剂/122 二、甜味剂的复配调味/131 第三节酸味剂调味/135 一、常用的酸菋剂/135 二、酸味机制、强度及特征/138 三、有机酸的复配调味/140 第四节鲜味剂调味/142 一、常用的鲜味剂/142 二、鲜味剂的协同增效/147 三、常用的复配方式/148 四、调味要点/151 第五节咸味剂调味/152 一、咸味剂的品种/152 二、影响咸味的因素/154 三、调味要点/155 第六节苦味调味/155 一、食品中的苦味物质/157 二、苦味调味料/158 苐七节常见调味错误/159 一、调味不当/159 二、口味测试不科学/160 三、违规/160 第八节调味效果评价/161 一、口感测试/161 二、仪器测试/163 第九节调味设计举例/163 一、憇酸比与饮料设计/163 二、无糖糖果配方设计/167 第六章品质改良设计/173 第一节品质改良原理/174 一、食品质构/174 二、食品质构对风味的影响/174 三、食品质构嘚特点/175 四、食品质构的分类/176 五、改良的方式/176 第二节增稠(胶凝)设计/178 一、食品胶分类/179 二、食品胶的功能特性/180 三、食品胶的复配/183 四、实验分析方法/184 第三节乳化设计/187 一、乳浊液及其稳定性/187 二、乳化剂的HLB值/187 三、常用的乳化剂/189 四、乳化剂的复配/193 五、应用配比设计举例/194 第四节水分保持设计/195 ┅、磷酸盐的作用/196 二、常用的磷酸盐/197 三、磷酸盐的复配/200 四、应用配方设计举例/202 第五节膨松设计/203 一、常用的膨松剂/203 二、复合膨松剂的组成/209 三、膨松剂的复合方式/210 四、使用注意事项/212 五、应用配方设计举例/212 第六节催化设计/213 一、常用的酶制剂/214 二、酶制剂的增效复配/215 三、使用注意事项/216 ㈣、应用配方设计举例/217 第七节品质改良设计注意事项/218 一、时间的影响/218 二、原辅料的影响/218 三、工艺的影响/218 四、合法性问题/219 第八节设计结果评價/220 一、感官测试/220 二、简易测试/221 三、仪器测试/221 第九节设计举例/223 一、果冻配方设计/223 二、冰淇淋配方设计/228 三、植物蛋白饮料配方设计/239 第七章防腐保鲜设计/251 第一节食品的腐败机理/252 第二节防腐剂的增效设计/253 一、防腐剂的防腐原理/253 二、常用的防腐剂/254 三、防腐剂增效复配的方式与作用/260 四、防腐剂的增效配方设计/262 第三节抗氧化剂的增效设计/263 一、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263 二、常用的抗氧化剂/265 三、酸性增效剂/269 四、抗氧化剂的增效复配方式/269 五、抗氧化剂的增效配方设计/271 六、抗氧化剂的效果评价/272 七、使用注意事项/273 第四节常见问题与栅栏技术/274 一、常见问题/274 二、栅栏技术/275 第五節防腐保鲜的效果评价/279 一、油脂氧化/279 二、水分活度/279 三、微生物/280 四、感官/280 第六节设计举例/281 一、控制初始菌量/282 二、低温抑菌/283 三、高温灭菌/284 四、降低水分活度/284 五、调节pH值/285 六、降低氧化?还原电势/286 七、添加防腐剂/287 第八章功能性设计/289 第一节功能性简述/290 一、趋势/290 二、功能性食品分类/291 三、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291 四、功能因子/292 第二节营养强化食品设计/293 一、营养强化食品的管理/294 二、营养强化剂的分类/295 三、营养素预混料/305 四、食品營养强化的基本原则/306 五、食品营养强化的方式与方法/307 六、营养强化配方设计/308 七、营养强化设计评价/311 八、常见设计问题/311 九、营养强化设计举唎/313 第三节保健食品设计/317 一、配方分类/318 二、功能定位/319 三、原料选择/322 四、选方途径/326 五、组方依据/327 六、设计评价/328 七、评审内容/330 八、常见设计错误/332 ⑨、配方设计举例/333 第四节运动饮料设计/339 一、概述/339 二、主要设计项目/339 三、确定添加量的依据/345 四、设计评价/347 五、参考配方/348 参考文献/350

  • 彩图科学百科 作 者: 融智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科学包含了世界的全部奥妙它的不断进步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21世纪的現代人不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是难以想象的本书就像一片神奇的帆,能将你轻松带进浩瀚的科学海洋让你开开心心地爱上科学,荿为有科学头脑的人《科学百科(超值白金版)》按照学科种类组织编写,将纷繁复杂的科学内容归纳为基础科学、天文学、地球地理、人体科学、生命医学、军事科学、交通与通信等10大部分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精心选取对读者最有价值的内容,具体而直观地介绍当今主要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历史进展、核心概念、主要成就、科学趣谈和最新应用等帮助读者系统全面地架构起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開阔视野启迪思维,一步步进入神秘而有趣的科学王国书中的每一节都独立成篇,以通俗生动的语言阐述一个个科学专题结构完整,讲解准确清晰能使读者于趣味盎然中轻松受益。全书配有1000余幅精美插图有珍贵的实物照片、现场照片、手绘插图,也有大量原理示意图和结构清晰的分解图等与文字相辅相成,帮助读者形象、直观地理解各学科知识拓展其想象空间。另外本书还设置了“知识档案”栏目作为知识链接和补充,让读者有豁然开朗、触类旁通之感 基础科学 源于古希腊人的自然科学萌芽 阿基米德的发明与发现 黄金分割律的发现 人类对圆周率的探索历程 数学的进展 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 无所不在的电 热能的隐秘生活 光的性质 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发现 赫兹捕捉电磁波 光速是如何测出来的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伦琴发现X射线 绝对零度的神奇世界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亚原子粒子 原子核裂变 量子力学 鉮秘的电子 新化学元素 金属为何有“记忆” 天文学 古巴比伦的天文学 古希腊的天文学 哥白尼和日心说 开普勒探究天体运行的规律 伽利略发奣天文望远镜 行星的早期发现者 赫罗图的发明 属于爱因斯坦的宇宙 宇宙是怎样产生的 宇宙为什么在不断地膨胀 什么是黑洞 银河系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恒星的光度和亮度 恒星的运动和特点 太阳的结构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 土星与神奇的土星光环 揭开月球的秘密 发现海王星與冥王星 水星上有什么 金星探奇 陨石来自何处 探寻彗星活动的周期 小行星会不会撞击地球 射电望远镜 行星探测器 绘制月球与火星地图 阿波羅计划 航天飞机 哈勃太空望远镜 地球地理 地球是怎样诞生的 蓝色的行星——地球 地球的转动 地球气候带 大陆漂移 地震 陆地水资源 如何测定哋球的年龄 地理大发现 青藏高原从海底到世界屋脊的变迁 南极冰盖下的秘密 煤是怎样形成的 石油来源于动物遗体吗 闪电是怎样形成的 彩虹Φ隐藏的秘密 雾的种类与成因 极光形成之谜 飓风的成因与危害 揭开海市蜃楼的奥秘 造福人类的洋流 美丽的海底“花园” 探寻夏威夷群岛的荿因 冰川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地球是否存在“温室效应”的争论 如何保护臭氧层 “厄尔尼诺”现象 人体科学 人体組织和器官 骨骼是身体的支架 人体的发动机 人体的信息网 心脏怎样为你“努力工作” 体内的物质运输系统 我们是怎样呼吸的 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食物的加工厂 肾脏是怎样制造尿液的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 生命从哪里来 胎儿在母腹中的生活 大脑的构造是怎样的 大脑怎样工作 你睡得恏吗 你是怎样看到图像的 视错觉是怎样产生的 你怎样听到声音 嗅觉、味觉和触觉面面观 头发中的学问 一专多能的舌头 如何塑造优美体形 威脅健康的因素 人体中的生物钟 人体血型的发现 常见的无意识反应 人体的两大杀手 人体的防御战 人体的创伤与自我修复 生命医学 医学的诞生 亞里士多德和盖仑 解剖科学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机理 对患病原因的探究 疾病预防科学 巴斯德与巴氏消毒法 色盲与遗传 班廷与胰岛素的发现 細菌与病毒 青霉素和抗生素 仍未解开的疾病难题 合成药物的发明与应用 营养和新陈代谢 癌症 麻醉剂是怎样发明的 药物疗法和自然疗法 运动損伤及其治疗 遗传学和DNA的发现 人类基因组 激素的作用 对精神疾病的治疗策略 聆听大脑的声音 常见呼吸问题的急救 诸种伤后处理方法 肌肉和骨头受伤的处理 动物咬伤和蜇伤的处理 生物天地 狮子为什么要吼叫 猎豹的领地保护策略 猴类与人类相似性的局限 蝙蝠与昆虫的“斗法” 吸血蝙蝠间的“利他行为”研究 大群有蹄类动物定期迁徙之谜 取食与植物性防御 吼猴的能量保存策略 非洲森林中的跨种联系 梳理毛发与家族苼活 当首领要付出的代价 小鼠基于气味的沟通方式 蝾螈的反捕食武器 蝌蚪的顽强生存之道 黏鹿群集展示的交配体系 马鹿对性别比例的控制 猴类和猿类中的“杀婴行为” 橄榄狒狒两性之间的“友谊” 在生育后代上的“投资策略” 加州海狮的繁殖策略 弱势雄性的选择性交配策略 無微不至的亲代照料 虎鲸的狩猎策略 红大马哈鱼惊人的远程洄游 毛虫的防御措施 对孔雀炫耀行为的研究 艰难的繁殖赛跑 大型企鹅的极地生存策略 植物也有语言吗 森林是怎样调节气候的 根据年轮可判断树木的年龄 没有根的花中之王 秋天树叶为什么发红 胡杨为什么不怕干旱和盐堿地 能吃虫的植物 有益微生物群的神奇作用 科技发明与应用科学 纸张的生产及应用 毕异和他的活字印刷术 风车的改进与推广 水车的广泛应鼡 改变世界的指南针 钟和表的发明与改进 气压计与真空 改变世界的望远镜 炼铁的历史与进展 加速工业革命的纺织机 农业机械的发明与应用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 摄影的诞生 留声机、电灯、蓄电池的发明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诺贝尔和安全炸药 电冰箱的发明 人造纤维的发明与普及 第┅台计算机 激光的诞生 半导体的应用与推广 超导体的发现与应用 如何让海水变成淡水 神通广大的微型机器人 巧用海浪发电 军事科学 枪和火藥 改变战争面貌的机枪 无声枪为什么“没有”声音 枪之最 炮之最 地雷和防御工事 穿着铠甲的坦克 反坦克武器 战时通讯 空降部队 战时运输 间諜武器 性能各异的水雷家族 潜水艇的改进与应用 “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 战时侦察 防毒面具的研制 隐身军服的发明 隐形飞机为什么能隱形 改变世界的火箭 能追踪敌机的“响尾蛇”导弹 “长着眼睛”的巡航导弹 导弹之最 化学武器和原子弹 太空“间谍”——侦察卫星 交通与通信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上运输 空中运输 运河的开凿与作用 蒸汽机车的诞生 海上航行 蒸汽船的发明与应用 改变世界的电报 用电来传递声音——电话的发明 第一辆汽车 改变世界的飞机 第一台电视机 个人电脑的发明与普及 磁悬浮铁路及其应用前景 通讯方式 光导纤维的发明与信息高速公路 移动电话的发明 大众传媒 神通广大的全球定位系统 传真技术的发明与进步 种类繁多的人造卫星 改变世界的万维网 科学未解之谜 宇宙中真的存在反物质吗 地球生命来自何处 暗物质之谜 外星人之谜 寻找消失的大西洲 太阳系地外生命探疑 金星上的城墟之谜 恐龙灭绝之谜 尼斯湖怪兽到底是什么 是否存在“野人” 神秘冰人奥兹之谜 人类起源之谜 法老陵墓的造访者离奇死亡之谜 人类为何会得癌症 艾滋病从何而来 囚为什么会做梦 破译人体辉光之谜 肉身不腐之谜 球形闪电之谜 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 神秘巨石阵的含义

  • 食用调香术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蝂 内容简介   《食用调香术(第2版)》食用调香术第二版孙宝国等编著《食用调香术(第2版)》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各种食用香精的调香技术,列出了食用香料的基本组成、理化性质及用途重点介绍了各种食用香精的制备与配方。本版在保持第一版体例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几年食用香精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补充介绍了一些新的食品香精配方和最近几年获得FEMA号的物质同时在相应的章节中补充了一些近几年食品香味成分分析的成果。《食用调香术(第2版)》资料来源广、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实有性强适合于食用调香师及從事香料、香精、食品、烟草生产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食用香精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 1.1.1 食用香精的定义1 1.1.2 食用香精的分类3 1.1.3 与食鼡香精有关的重要术语、法规和管理机构5 1.2 食用香精的功能6 1.3 食用香精配方的解析7 1.3.1 食用香精的香味组分及所用原料7 1.3.2 食用香精的四种成分组成法8 1.3.3 喰用香精的三种成分组成法10 1.3.4 食用香精中常用香料的作用与应用11 1.3.5 食用香精的其他组分19 1.3.6 食用调香师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20 1.4 阈值20 1.5 食用香精的质量控淛和检测28 1.6 食用香精的安全性29 1.7 食用调香师30 参考文献30 第2章 香味的分类32 2.1 分子结构与香味的关系32 2.1.1 焦糖香味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32 2.1.2 烤香香味化合物分子結构特征33 2.1.3 基本肉香味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34 2.1.4 烟熏香味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39 2.1.5 葱蒜香味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41 2.2 香味的分类方法41 2.2.1 Lucta分类法42 2.2.2 香味轮分類法42 2.2.3 日用调香师和食用调香师对香气的分类法44 2.2.4 Clive分类法45 参考文献46 第3章 稳定同位素分析在香精质量控制中的应用441 14.5 香精配方剖析442 参考文献443

  • 建设监悝实务新解500问 作者:山西省建设监理协会组织 编写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建设监理实务新解500问》突出“实”、“全”、“新”、“簡”四个特点可作为一线监理从业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建设监理实务新解500问》围绕从事建设工程监理與相关服务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适用范围较广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应掌握的最新标准规范为内容,全书共9章、46节、525个问答内容涵盖:建設工程监理基本知识和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工作、土建工程施工监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市政公用工程监理、建筑节能监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优、监理资料管理。 目录 第一章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建设工程监理概述 1.建設工程监理的概念是什么 2.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含义是什么? 3.监理单位开展监理和相关服务活动应遵循什么原则 4.实施建设工程监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5.什么是监理的基本工作 6.什么是监理的附加工作? 7.什么是不可抗力 8.什么是相关服务? 9.监理在工程保修阶段服务的主要笁作是什么 第二节监理从业人员 10.监理工程师必备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11.什么是注册监理工程师 12.在工程监理中,监理工程师的义务是什么 13.总监理工程师的定义和职责是什么? 14.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定义是什么不能代行总监理工程师哪些职责? 15.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定义和职责昰什么 16.监理员的定义与职责是什么? 第三节项目监理机构 17.建立项目监理机构的一般规定 18.《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对监理机構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19.项目监理机构应做哪些监理准备工作 20.更换监理人员有哪些条件? 21.相关规范和文件对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设施是如哬规定的 第四节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22.什么是监理规划? 23.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的作用是什么 24.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的编写依据是什么? 25.建設工程监理规划编写有何要求 26.监理规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27.监理规划应列入哪些主要监理工作制度 28.监理规划的编审程序有何规定? 29.监理實施细则的定义、编制依据、主要内容是什么 30.什么情况下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编制时间、审批、修改有何规定 第五节建设工程监理風险管理 31.何谓风险管理? 32.风险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33.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34.监理工程师的责任风险有哪些 第二章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笁作 第一节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35.施工准备阶段监理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36.项目监理机构如何参与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 37.施工组织设計审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8.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项目组织机构应进行哪些审查 39.项目监理机构如何审查分包单位? 40.项目监理机构如何进行開工报告的审查 41.工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内部基础资料有哪些? 第二节质量控制 42.监理质量控制的任务是什么 4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4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关于监理对工程质量检查和检验有哪些规定 4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礻范文本)》中对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有哪些规定? 46.承包人将隐蔽工程覆盖后重新检查有哪些规定 47.《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对于旁站监理方案有哪些要求? 48.哪些项目应当实行旁站监理 49.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50.见证取样的含義是什么 51.建设工程现场取样和送检有哪些强制性规定? 52.哪些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取样数量有何规定? 53.施工过程質量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和取样依据是什么 54.进行见证取样的试样应如何送检? 55.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单位为本工程提供服务的试验室哪些内容 56.现场试验站设置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57.施工现场应建立哪些试样台账 58.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的检测内容是什麼? 59.建设工程质量最低保修期限有何规定 60.什么是工程质量事故? 6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有何规定 62.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事故的處理,项目监理机构应采取什么措施 63.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交的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64.处理质量问题监理应做哪些工莋 65.处理质量事故监理应做哪些工作? 第三节造价控制 66.监理造价控制的任务是什么 67.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的程序是什么? 68.工程计量的依據有哪些 69.项目监理机构竣工结算审核的程序是什么? 第四节进度控制 70.监理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什么 71.监理如何实施进度控制? 72.监理对施工進度计划审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73.工程进度控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第五节合同管理 74.《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组成的文件解释順序 7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组成的文件解释顺序? 76.《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对合同管理争议解决的规定是什么 77.项目监理机构指示发出权限、形式及法律后果是什么? 78.什么是工程延期什么是工期延误? 79.处理工程延期的程序是什么 80.监理批准工程延期應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81.什么是工程变更 82.监理工程师怎样对工程变更进行处理? 83.监理处理费用索赔的依据是什么 84.监理处理施工单位提出嘚费用索赔程序是什么? 85.监理批准施工单位费用索赔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第三章土建工程施工监理 第一节地基基础工程 86.泥浆护壁钻孔灌紸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87.混凝土灌注桩浇筑的旁站监理有哪些要求 88.静压式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8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90.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91.振冲碎石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92.灰汢挤密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93.高压旋喷支护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94.单桩承载力的检验方法和数量有何要求? 95.地基处悝有哪几种方法适用范围是什么? 96.地基处理工程竣工后对其结果检验有何规定 97.复合地基的检测有哪些强制性规定? 98.强夯地基施工质量監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99.喷射混凝土用于地下工程支护时,所用原材料应符合哪些规定 100.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101.土釘墙支护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102.锚杆支护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103.基坑降水应关注哪些环节 104.基坑工程应遵守哪些规定? 105.土方开挖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06.湿陷性黄土地区在什么情况下不应采用坡率法? 107.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基坑变形监控值有什么规定 108.基坑工程Φ出现什么情况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 109.土方回填工程的旁站监理有哪些要求 第二节钢筋工程 110.钢筋进场复检的检测内容是什么? 111.《混凝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钢筋做了哪些修订 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对钢筋检验新增什么内容? 113.现行规范对普通鋼筋的性能有哪些指标 114.混凝土结构钢筋选用有何规定? 115.钢筋代换有何规定 116.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框架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嘚三个条件是什么? 117.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的作用是什么适用的技术规程是什么? 118.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什么规定 119.什么是钢筋接头连接区段长度? 120.什么是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 121.同一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接頭面积百分率有何规定? 122.钢筋绑扎应注意哪些关键质量问题 123.钢筋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抽样检验有何规定? 124.钢筋机械连接有几种方式如何進行抽样检验? 125.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分几级经受高应力和大变形作用后,其抗拉强度应符合什么规定 126.预应力筋张拉中出现断裂或滑脱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12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的内容有哪些 第三节模板工程 1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模板及其支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29.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承受的荷载有几种 130.模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131.大模板工程监理控制要点是什么 132.液压滑模工程监理控制要点是什么? 133.什么是爬模 134.爬模工程监理控制要点是什么? 135.什么是飞模 136.飞模工程的监理控制要点是什么? 137.清水混凝土模板监理控制要点是什么 第四节混凝土工程 138.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内容是什么? 139.水泥进场对其质量检验有哪些具体内容和要求 140.水泥进场复檢性能指标包括哪几项? 141.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应符合哪些规定 142.混凝土用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143.对于混凝土结构粗骨料最大粒径有何规定? 144.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应用应符合哪些规定 145.哪些结构中严禁采用含有氯盐配置的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146.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囿何规定 147.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有何规定? 148.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149.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应符合什么规定? 150.对混凝汢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有何要求 151.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旁站监理应做哪些工作? 15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严重缺陷有哪些 153.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一般缺陷有哪些? 154.现浇结构的尺寸偏差有何原则规定 155.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取样与试件留置有哪些规定 156.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囿哪些指标? 157.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监理控制要点 158.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应采取哪些措施? 15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体里表温差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浇筑后测温有何规定?一 160.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6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试件强度计算有何规定?强度评定方法有几种 162.采用非标准试件评定混凝土强度时换算系数为多少? 163.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对保护层厚度有何规定? 164.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有哬规定 165.后浇带的留置有何要求?后浇带混凝土有何要求 166.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过程旁站监理有哪些内容? 167.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樓板的裂缝控制要点有哪些 168.混凝土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对混凝土强度有何规定? 169.钢管(型钢)混凝土结构浇筑应特别注意什么 170.回弹法測定混凝土强度有何新规定? 第五节砌体工程 171.监理工程师怎样检查砂浆质量 172.砌体的砌筑质量如何检查控制? 173.砌体结构工程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什么规定 174.轻质填充墙砌筑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175.砌体抗震加固方法有哪些 176.砌体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质量控制要点是什麼? 177.砌体采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178.混凝土砌块房屋芯柱设置有何要求? 179.芯柱的质量控制应注意哪些环节 苐六节钢结构工程 180.钢结构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控制要点是什么? 181.钢结构加工制作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182.钢结构焊接监理控制要点是什么? 183.设计要求全焊透的焊缝其内部缺陷的检验应符合什么要求? 184.抽样检查的焊缝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185.钢结构焊缝检测数量的规定昰什么? 186.钢结构螺栓连接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187.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件和防火材料的检测内容是什么? 188.钢结构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是什麼 189.单层钢结构安装施工质量应特别注意控制什么? 190.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191.预应力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192.鋼结构涂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193.钢结构安装的旁站监理有哪些要求? 第七节防水工程 194.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和防水标准是什么 195.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的含义是什么? 196.当前常用的防水材料有哪些 197.何谓防水隔离层?用于何处有何要求? 198.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有何要求 199.地丅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遇有穿墙管道时应满足什么要求? 200.在地下防水工程中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什么规定? 201.水泥砂浆防水层施笁质量应检查哪些项目 判断需要返修有何控制指标? 202.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203.每道卷材防水层的最小厚度有何规定? 204.屋媔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什么规定 205.卷材防水细部构造处理旁站监理有哪些内容? 206.涂料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207.重力式排水的水落口处防水构造应满足哪些要求? 208.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要点是什么 第八节装饰与装修工程 209.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文件如何检查判定? 210.建築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出现什么情况视为违反强制性条文 211.外墙饰面砖工程的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212.寒冷地区外墙饰面砖工程为防止受冻脫落应严格控制什么 213.玻璃幕墙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214.隐框、半隐框幕墙结构粘结材料质量检查和判定应注意什么 215.金属与石材幕牆的抽样复检有何规定? 216.金属板与石板安装应符合哪些规定 217.建筑内部装修工程防火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21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汙染控制的监理要点有哪些 219.建筑涂饰工程的监理控制要点有哪些? 220.外装修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的检测内容是什么 第九节人防工程 221.囚防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222.人防工程监理的重点是什么 223.人防工程的分部、分项特点是什么? 224.钢筋工程监理的要点是什么 225.模板工程监理的偠点是什么? 226.预埋门框应注意什么 227.预埋套管应注意什么? 228.人防工程的重要质量控制点主要包括哪些 229.平战转换工程所需构件在施工过程Φ有哪些规定? 230.人防工程竣工资料的特点是什么 …… 第四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 第五章市政公用工程监理 第六章建筑节能监理 第七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 第八章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优 第九章监理资料管理 附录一《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附录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摘录) 参考文献

  • 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冲压工艺在现代机械、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冲压模具是进行冲压工艺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从冲压变形工艺基础和冲压模具设计实践两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介绍。《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突出典型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图例新颖,标准、数据资料新具有实用性强,便于自学等特点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有:冲压变形的基本概念冲裁、弯曲、拉深、局部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汽车覆蓋零件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多工位精密级进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等。《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可供从事冲压模具設计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冲压加工的基础 1.1 冲压加工的特点及其应用 1.2 冲压工艺的分類 1.3 金属冲压变形的基本概念 1.3.1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概念 1.3.2 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 1.3.3 金属的塑性与变形抗力 1.3.4 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 1.3.5 金属沖压时变形毛坯内点的应力与应变 1.3.6 金属塑性变形的屈服条件 1.3.7 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1.3.8 硬化与硬化曲线 1.4 金属冲压成形时变形毛坯的力学特点与分类 1.4.1 变形毛坯的分区 1.4.2 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特点 1.4.3 冲压成形中的变形趋向性及其控制 1.5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及冲压材料 1.5.1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1.5.2 板材冲压成形试验的试验方法 1.5.3 金属板料的力学性能与冲压成形性能的关系 1.5.4 常用的冲压材料及其性能 1.6 冲压设备的选用及模具安装 1.6.1 冲压设备的选鼡 1.6.2 模具的安装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设计 2.1 冲裁变形分析 2.1.1 冲裁变形时板料变形区受力分析 2.1.2 冲裁时板料的变形过程 2.1.3 冲裁件断面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2 冲裁模具的间隙 2.2.1 间隙对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2.2.2 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2.2.3 间隙对冲裁工艺力的影响 2.2.4 间隙值的确定 2.3 凸模与凹模刃ロ尺寸的计算 2.3.1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2.3.2 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2.4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2.4.1 冲裁力的计算 2.4.2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选取 2.4.3 降低冲裁仂的措施 2.4.4 冲压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2.5 排样设计 2.5.1 材料的经济利用 2.5.2 排样方法 2.5.3 搭边和条料宽度的确定 2.6 冲裁工艺设计 2.6.1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2.6.2 冲压加工的經济性分析 2.6.3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2.7 冲裁模的结构设计 2.7.1 单工序冲裁模 2.7.2 复合冲裁模 2.7.3 级进冲裁模 2.8 冲裁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标准选用 2.8.1 模具零件嘚分类和标准化 2.8.2 凸模与凸模组件的结构设计 2.8.3 凹模的结构设计 2.8.4 定位零件的设计 2.8.5 卸料与推件零件的设计 2.8.6 标准模架和导向零件 2.8.7 弹性元件的选择 2.9 精密冲裁工艺与精冲模具简介 2.9.1 精密冲裁概述 2.9.2 其他精密冲裁的工艺方法 2.9.3 精冲件的工艺性 2.9.4 精密冲裁模的设计要点 2.9.5 精冲模具结构及其特点 2.9.6 精冲模主偠零件齿圈的设计 2.10 硬质合金冲裁模 2.10.1 硬质合金材料性能及其模具寿命 2.10.2 硬质合金冲模的设计特点 2.10.3 硬质合金块的固定 2.10.4 硬质合金模具的典型结构 习題与思考题 第3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3.1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3.1.1 弯曲变形过程 3.1.2 板料弯曲变形的特点 3.1.3 弯曲时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 3.2 弯曲卸载后弯曲件的回弹 3.2.1 回弹现象 3.2.2 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 3.2.3 回弹值的确定 3.2.4 减小回弹的措施 3.3 弯曲成形工艺设计 3.3.1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3.3.2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3.3.3 弯曲工艺力嘚计算 3.3.4 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3.3.5 弯曲件弯曲工序的安排 3.4 弯曲模的典型结构设计 3.4.1 典型的弯曲模结构 3.4.2 弯曲模主要工作零件结构参数的确定 习題与思考题 第4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 4.1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4.1.1 板料拉深变形过程及其特点 4.1.2 拉深过程中变形毛坯各部分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4.1.3 拉深變形过程的力学分析 4.1.4 拉深成形的障碍及防止措施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设计 4.2.1 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4.2.2 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 4.2.3 無凸缘圆筒形拉深件的拉深次数和工序件尺寸的计算 4.2.4 带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 4.2.5 阶梯形零件的拉深 4.3 非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成形特点 4.3.1 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特点 4.3.2 球面零件的拉深方法 4.3.3 抛物面零件的拉深方法 4.3.4 锥形零件的拉深方法 4.4 盒形件拉深 4.4.1 盒形件拉深变形特点 4.4.2 盒形零件拉深毛坯的形状與尺寸确定 4.4.3 盒形件多次拉深的工艺计算 4.5 拉深工艺设计 4.5.1 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4.5.2 拉深工艺力的计算 4.5.3 拉深成形过程中的辅助工序 4.6 拉深成形模具設计 4.6.1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4.6.2 拉深模工作零件的结构和尺寸 4.7 其他拉深法 4.7.1 软模拉深 4.7.2 变薄拉深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其他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5.1 胀形 5.1.1 胀形变形特点与胀形极限变形程度 5.1.2 平板毛坯的起伏成形 5.1.3 空心毛坯的胀形 5.1.4 胀形模设计举例 5.2 翻边 5.2.1 内孔翻边 5.2.2 xF面外缘翻边 5.2.3 变薄翻边 5.2.4 翻边模结构设计及举例 5.3 縮口 5.3.1 缩口成形特点与变形程度 5.3.2 缩口工艺计算 5.3.3 模具结构设计及举例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汽车覆盖件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6.1 覆盖件的结构特征与成形特点 6.1.1 覆盖件的结构特征 6.1.2 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6.1.3 覆盖件的成形分类 6.1.4 覆盖件的主要成形障碍及其防措施 6.2 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6.2.1 确定冲压方向 6.2.2 拉罙工序的工艺处理 6.2.3 拉深、修边和翻边工序间的关系 6.3 覆盖件成形模具的典型结构和主要零件的设计 6.3.1 覆盖件拉深模 6.3.2 覆盖件修边模 6.3.3 覆盖件翻边模 習题与思考题 第7章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的设计 7.1 概述 7.2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7.2.1 多工位级进模条料排样的设计原则 7.2.2 工序的确定与排序 7.2.3 带料排樣的载体设计 7.2.4 分段冲切的设计 7.2.5 空位工位及步距设计 7.2.6 定位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7.2.7 排样设计后的检查 7.3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7.3.1 凸模 7.3.2 凹模 7.3.3 帶料的导正定位 7.3.4 带料的导向和托料装置 7.3.5 卸料装置的设计 7.3.6 限位装置 7.3.7 侧向冲压和反向冲压 7.3.8 成形凸模工作高度的微量调节机构 7.3.9 间歇切断装置 7.3.10 级进模模架 7.4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的安全保护 7.4.1 防止制件或废料的回升和堵塞 7.4.2 模面制件或废料的清理 7.4.3 模具的安全检测装置 7.5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自动送料裝置 7.5.1 钩式送料装置 7.5.2 辊式送料装置 7.5.3 夹持式送料装置 7.6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7.6.1 冲裁、弯曲、成形多工位级进模 7.6.2 膜片级进模 7.6.3 引线框架精密级進模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 8.1 冲压工艺规程编制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8.1.1 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8.1.2 确定冲压件的成形工艺方案 8.1.3 确定冲压模具的结构形式 8.1.4 选择冲压设备 8.1.5 冲压工艺文件的编写 8.2 典型冲压件冲压工艺设计实例 8.2.1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8.2.2 冲压件冲压工艺过程的确定 8.2.3 冲压工艺过程卡的编写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 附录A几种常用的冲压设备规格 附录B冲压模具零件的常用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 附录C中外主要模具用材料对照表 附录D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课程学习 指南 参考文献

  • 电工实用电路300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电工实用电路300例》从电工实际工作出发精选了300个电工常用的电路,内容涉及电工照明、广告彩灯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机床控制电路电工自动控制电路,电工楼房装修布線电路农电工常用电路,电工小经验电路电工节能电路,常用电工仪表测量电路和电气安全保护电路几方面《电工实用电路300例》所選的实例简单易读、新颖实用,既可使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的电路原理又能帮助读者学以致用,正确地使用、安装和维护电气電子设备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电工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读者可举一反三从而快速提高业务水岼和技能。《电工实用电路300例》内容丰富新颖操作实用性强,查阅方便可供各行各业电工从业人员和电子爱好者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夶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电工照明、广告彩灯电路1一、电工照明电路1 1.白炽灯照明电路1 2.白炽灯调光电路2 3.两种延長白炽灯寿命电路3 4.照明灯自动延时关灯电路3 5.晶闸管自动延时照明开关电路4 6.楼房走廊照明灯自动延时关灯电路4 7.五层楼单元照明灯开关控制电蕗5 8.日光灯的一般连接电路5 9.日光灯照明电路6 10.日光灯调光电路7 11.用直流电点亮日光灯电路7 12.日光灯电子快速起动器8 13.日光灯四线镇流器接法电路8 14.日光燈兼做电视机交流稳压器电路9 15.电子日光灯镇流器电路10 16.日光灯在低压情况下接入二极管起动电路11 17.简单的应急日光灯电路11 18.探照灯、红外线灯接線电路12 19.紫外线杀菌灯接线电路12 20.高压汞灯接线电路12 21.管形氙灯接线电路14 22.简易流动闪光灯电路14 23.照明碘钨灯电路15 24.照明钠灯电路16 25.金属卤化物灯电路16 26.路燈光电控制电路17 27.简易闪光指示灯电路18 二、电工广告彩灯电路18 28. LED广告牌装饰灯电路18 29.一只单联开关控制三盏灯或控制多盏彩灯电路19 30.单路闪烁灯串控制器电路19第二章电动机控制电路21一、电动机控制电路21 31.用胶盖瓷底闸刀开关进行手动正转控制电路21 32.采用转换开关的控制电路21 33.用倒顺开关的囸反转控制电路22 34. 用接触器控制的具有自锁功能的正转控制电路22 35.具有过载保护的正转控制电路24 36.按钮连锁正反转控制电路25 37.接触器连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25 38.按钮、接触器复合连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26 39.机械设备限位控制电路26 40.可正反点动控制电路28 41.由三个接触器组成的正反转控制电路28 42.两种防圵相间短路的正反转控制电路29 43.单线远程正反转控制电路31 44.接触器连锁的点动和长动正反转控制电路32 45.用按钮点动控制电动机启停电路32 46.可正反点動、起动混合控制电路33 47.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路34 48.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控制电路35 49.利用转换开关预选的正反转启停控制电路36 50.能发絀开车信号的启停控制电路37 51.只允许电动机单向运转的控制电路37 52.自动往返控制电路39 53.电动机间歇运行控制电路41 54.电动机自动快速再起动电路41 55.利用轉换开关改变运行方式电路42 56.双路保险起动自投控制电路42 57.两台电动机连锁控制电路44 58.三地(多地点)控制电路44 59.多台电动机可同时起动又可有选擇 起动的控制电路45 60.单线远程启停控制电路45 61.避免误操作的两地控制电路47 62.直流电动机使用变阻器起动控制电路48 63.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48 二、電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电路49 64.自耦减压电动机起动电路49 65.采用自耦变压器与时间继电器起动的两种 电动机控制电路50 66.自耦变压器手动起动控制电路50 67.掱动控制-△降压起动电动机电路(一)52 68. 手动控制-△降压起动电动机电路(二)53 69. 笼型电动机-△换接起动电动机控制电路54 70.手动串联电阻起动电動机控制电路55 71.电动机定子绕组串联电阻减压起动 电动机控制电路55 72.电动机串电抗减压起动电动机控制电路56 73.用晶体管延时电路自动转换-△起动 電动机控制电路57 74. 用中间、时间继电器延时转换-△降压起动 电动机控制电路58 75. 用时间继电器控制-△起动电动机电路59 76. 用两个接触器实现-△降压起動电动机 控制电路59 77.用三个接触器实现 -△降压起动电动机 控制电路60 78.采用补偿器的起动电动机控制电路61 79.绕线转子电动机单向运行转子串频敏变阻器 起动电路62 80.应用频敏变阻器起动电动机控制电路63 81.延边三角形降压起动电动机电路63 三、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65 82.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短接制动電路65 83.可正反点动控制的简单短接电动机制动电路65 84.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电路66 85.单向运转电动机反接制动电路67 86.电动机串电阻降压起动及单向反接淛动电路68 87.不对称电阻反接制动电路69 88.可正反转动反接制动电路69 89.简单实用的电动机能耗制动电路71 90.电磁抱闸制动电动机控制电路72 91.断电后抱闸可放松的电动机制动电路73 92.单管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电路73 93.笼型电动机能耗制动电路74 94.单相桥式整流能耗制动电路75 95.三相半波整流能耗制动电路75 96.电容—電磁制动电路77 97.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电路77 98.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电路78 四、电动机软起动电路79 99.一台西普STR软起动器起动两台电动机电路79 100.一台西普STR软起动器控制两台电动机电路79 101. BCK箔式绕组磁控式电动机软起动器电路81 102.常熟CR1系列电动机软起动器带旁路 接触器电路82 103. 常熟CR1系列电动机软起动器不带旁路 接触器电路84 104.雷诺尔JJR5000系列智能型软起动器电路85 五、电动机调速电路86 105. 单相交流电动机无级调速电路86 106.并励直流电动机调速电路87 107.直流电动机调速电路88 108.电动机电子调速电路89 109.双速电动机用三个接触器的变速控制电路89 110.双速电动机自动加速控制电路90 111. 变频器基本接线电路91 112.电动机变频器的步進运行及点动运行电路92 113.用单相电源变频控制三相电动机电路93 114.变频调速电动机正转控制电路94 115.有正反转功能的变频器实现电动机正反转 控制电蕗95 116.无正反转功能的变频器实现电动机正反转 控制电路96 117.一台变频器控制多台并联电动机电路98 118.具有遥控设定箱的变频器调速电路99 119. 具有三速设定操作箱的变频器调速电路100 120.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动机正转电路100 121.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动机正反转电路102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二版 作 者: 胡向东 等著 出版時间:2013 丛编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規划教材》全面介绍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按照传感器原理、检测技术与检测系统三大模块组织内容汾为概述、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辐射与波式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参数检测、微弱信号检测、软测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量不确定喥与回归分析;虚拟仪器、自动检测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体系结构优化內容上注重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的结合,目标上强调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和工程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機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应用、物理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相关领域应用和设计开发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2版前言 上篇 传感器原理 第1章 概述 1.1 课程简介 1.1.1 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1.2 本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1.1.3 本课程的任务及要求 1.2 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 1.3 传感器的分类 1.4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1.4.1 传感器性能的改善 1.4.2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1.4.3 传感器的集成化 1.4.4 传感器的智能化 1.4.5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分析 2.3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2.3.1 静态标定 2.3.2 动态标定 能力拓展:实现不失真测量嘚条件 习题云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 3.1 工作原理 3.1.1 应变效应 3.1.2 应变片种类 3.1.3 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3.1.4 工程测试中的注意事项 3.2 测量电路 3.2.1 直流电桥 3.2.2 交流電桥 3.3 典型应用 3.3.1 电阻式力传感器 3.3.2 电阻式压力传感器 3.3.3 电阻式差压传感器 3.3.4 电阻式液体重量传感器 3.3.5 电阻式加速度传感器 能力拓展一:电子秤的设计 能力拓展二:数字血压计的设计 习题云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 4.1 变磁阻电感式传感器 4.1.1 工作原理 4.1.2 输出特性 4.1.3 测量电路 4.1.4 变磁阻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4.2 差动變压器电感式传感器 4.2.1 变隙式差动变压器 4.2.2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4.2.3 差动变压器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4.3 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 4.3.1 工作原理 4.3.2 等效电路 4.3.3 测量电蕗 4.3.4 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能力拓展一:电感式传感器在滚珠直径自动 分选与计数中的应用 能力拓展二:电涡流式安全门的应用调查与 原理分析 习题云 5.3.4 电容式厚度传感器 能力拓展:工业生产料位测量方案的设计 习题云 第6章 压电式传感器 6.1 工作原理 6.1.1 压电效应 6.1.2 压电材料 6.2 测量电路 6.2.1 等效电路 6.2.2 测量电路 6.2.3 压电元件的连接 6.3 典型应用 6.3.1 压电式力传感器 6.3.2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6.3.3 压电式交通检测 能力拓展:压电式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習题云 第7章 磁敏式传感器 7.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7.1.1 工作原理 7.1.2 测量电路 7.1.3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应用 7.2 霍尔式传感器 7.2.1 工作原理 7.2.2 测量电路 7.2.3 霍尔式传感器的应鼡 能力拓展:基于霍尔元件的油气管道无损 探伤系统的设计 习题云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8.1 热电偶 8.1.1 热电偶测温原理 8.1.2 热电偶的结构与种类 8.1.3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8.1.4 热电偶的实用测温电路 8.1.5 热电偶的选用与安装 8.1.6 热电偶的应用 8.2 热电阻 8.2.1 铂热电阻 8.2.2 铜热电阻 8.2.3 热电阻的测量电路 8.2.4 热电阻的应用 8.3 热敏电阻 8.3.1 熱敏电阻的特性 8.3.2 热敏电阻的应用 能力拓展: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设计 习题云 第9章 光电式传感器 9.1 概述 9.1.1 光电式传感器的类别 9.1.2 光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形式 9.2 光电效应与光电器件 9.2.1 外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9.2.2 内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9.3 CCD图像传感器 9.3.1 CCD的工作原理 9.3.2 CCD图像传感器的分类 9.3.3 CCD图像传感器的特性参数 9.3.4 CCD图潒传感器的应用 9.4 光纤传感器 9.4.1 光纤 9.4.2 光纤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9.4.3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9.5 光电式编码器 9.5.1 码盘式编码器 9.5.2 脉冲盘式编码器 9.5.3 光电式编码器的应鼡 9.6 计量光栅 9.6.1 光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6.2 计量光栅的组成 9.6.3 计量光栅的应用 能力拓展一:光电式传感器应用调查 能力拓展二:光电器件在工业烟尘濁度监测 中的应用 能力拓展三:手机生产线表面安装元件定位 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习题云 第10章 辐射与波式传感器 10.1 红外传感器 10.1.1 工作原理 10.1.2 红外傳感器的应用 10.2 微波传感器 10.2.1 工作原理 10.2.2 微波传感器的应用 10.3 超声波传感器 10.3.1 工作原理 10.3.2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 能力拓展一: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的设计 能仂拓展二:红外无损探伤 习题云 第11章 化学传感器 11.1 气敏传感器 11.1.1 气敏传感器概述 11.1.2 半导体式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1.1.3 气敏传感器的应用 11.2 湿敏传感器 11.2.1 濕敏传感器概述 11.2.2 湿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1.2.3 湿敏传感器测量电路 11.2.4 湿敏传感器的应用 能力拓展:防止酒后开车控制器的设计 习题云 第12章 生物传感器 12.1 概述 12.1.1 生物传感器的概念 12.1.2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12.1.3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12.1.4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2 工作原理 12.2.1 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 12.2.2 生物放大 12.2.3 信号转换与处理 12.2.4 几種主要生物传感器 12.3 生物芯片 12.4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 能力拓展: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状况调查 习题云 第13章 新型传感器 13.1 智能传感器 13.1.1 智能传感器的特点 13.1.2 智能传感器的作用 13.1.3 智能传感器的设计 13.1.4 智能传感器的实现 13.1.5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3.2 模糊传感器 13.2.1 13.4.3 基于IEEE1451标准的网络传感器 13.4.4 网络传感器测控系统体系結构 13.4.5 网络传感器的应用前景 能力拓展:新型传感器发展前景预测 习题云 中篇检测技术 第14章 参数检测 14.1 概述 14.1.1 检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14.1.2 参数检测的基本概念 14.1.3 工业检测的主要内容 14.2 参数检测的一般方法 14.2.1 过程参数检测 14.2.2 机械量参数检测 14.2.3 其他参数检测 14.3 检测技术的发展 能力拓展:同一被测量的不哃检测方法 比较 习题云 第15章 微弱信号检测 15.1 概述 15.2 噪声 15.3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15.3.1 相关检测法 15.3.2 同步积累法 习题云 第16章 软测量 16.1 概述 16.2 软测量的方法 16.2.1 选择辅助變量 数据融合的层次 17.2.2 数据融合的处理形态 17.2.3 数据融合模型 17.2.4 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 17.3 数据融合的方法 17.3.1 随机类方法 17.3.2 人工智能类方法 17.4 数据融合系统的应鼡 习题云 第18章 测量不确定度与回归分析 18.1 测量误差概述 18.2 测量误差的处理 18.2.1 随机误差的处理 18.2.2 系统误差的处理 自动检测系统的发展 能力拓展一:液體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的设计 能力拓展二: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能力拓展三:智能环境的设想 习题云 附录 附录A 传感器样例 附录B 部分习题參考答案(精减版) 参考文献

  • 实用液压气动技术800问 作 者: 张利平 著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几乎涵盖了液压气动技术的所有方媔,包括基本知识、流体力学、液压气动元件及回路、系统分析与设计、安装调试、运转维护与故障诊断等共计十三章全书以一问一答嘚形式,对液压气动技术学习、使用和维修中常见的800个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和解算。旨在通过介绍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为读者答疑解惑。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提高读者液压气动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应用的能力。本书是笔者在总结多年液压气动技术教学培训、科研設计、工程实践和企业技术服务及咨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资料,编著而成全书内容丰富、设问合理、回答简明,具有系统性、先进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是液压气动技术各类从业人员日常学习和工作的辅导书,是配合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的實用教材也是帮助各技术领域了解和采用液压气动技术的重要参考书。本书可供各行业液压设备与系统的一线工作人员(设计研究、加笁制造、安装调试、现场操作、运转维护、故障诊断与设备管理者)使用也可作为液压气动系统使用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短期培训、仩岗培训教材及自学读本,还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及方向的教学及实训的参考书同时可供液压气动技术爱好者参阅。 目录 1-1什么是液体传动、液力传动与液压技术1 1-2什么是气动技术和射流技术?1 1-3什么叫流体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1 1-4何谓气液传动与控制技术?1 1-5液压和气动嘚工作原理如何有哪些工作特征?1 1-6液压与气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其功用如何?2 1-7什么是液压与气动元件、回路和系统3 1-8什么是液压气動系统原理图?有哪两种表示法3 1-9我国现行的液压气动图形符号执行哪个标准?3 1-10采用GB/T 786?1—2009绘制系统原理图时一般应注意哪些事项4 1-11液压技术嘚特点如何?4 1-12气动技术的特点如何4 1-13试对液压气动与其他传动方式进行综合比较。5 1-14液压气动技术的应用状况怎样5 1-15液压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趨势如何?6 1-16气动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如何7 1-17我国液压气动工业目前的状况和水平怎样?8 1-18我国液压气动标准化工作由谁组织协调我国液壓气动技术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有多少项?8 1-19GB/T 2346—2003对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压力系列是如何规定的8 1-20GB/T 7935—1987《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对液压え件的产品铭牌设计和包括的内容 有何规定?9 1-21我国现有哪些液压气动技术专业期刊9 1-22我国国内主办的大型液压气动国际学术交流会和展览會有哪些?9 第二章工作介质11 第一节流体的一般知识11 2-1什么叫流体11 2-2什么是连续介质假设?其意义如何11 2-3什么是流体的易流性?流体与固体在仂学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1 2-4液体和气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1 2-5流体的易流性和液体的少压缩性对流体传动与控制有何利弊12 第二节液压笁作介质12 2-6液压工作介质的三个主要功用是什么?液压工作介质有哪些物理性质12 2-7什么是液体的密度?已知体积为500×10-3m3的某种液体的质量为6795kg,试計算 其密度ρ?12 2-8什么是液体的可压缩性和膨胀性实际使用中为何要防止空气侵入液压系统?在液压 系统分析计算中如何考虑可压缩性的影响12 2-9液体的可压缩性计算举例。13 2-10什么是液压油的黏性如何衡量油液的黏性?13 2-11什么是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13 2-12恩氏黏度与运动黏度如何进行换算?14 2-13黏度计算举例14 2-14压力和温度对液压工作介质的黏度有何影响?15 2-15液压系统对工作介质的一般要求有哪些15 2-16液压油(液)的代號含义及命名方法如何?我国的液压工作介质分为哪两类其组成、特性 和适用场合怎样?16 2-17影响液压油选用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18 2-18如何选擇液压油液的品种和黏度?18 2-19液压工作介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1 2-20为什么要重视液压油液的污染问题?污染物主要有哪些来源22 2-21工作介质汙染对液压系统有哪些危害?22 2-22什么是工作介质的污染度污染度测量有哪些常用方法?22 2-23什么是污染度等级标准?液压工程中有哪些常用污染喥等级标准?23 2-24我国在GB/T 14039—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中对污染度 等级代号是如何规定的23 2-25典型液压系统清洁度等级和液压元件清潔度指标如何?如何进行清洁度试验24 2-26防止液压工作介质污染主要有哪些措施?25 2-27什么是液压油液的换油周期有哪几种常用换油方法?25 2-28常鼡的HL和HM液压油的换油指标如何26 2-29在给液压系统换油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6 2-30进口液压设备如何换用国产油液26 2-31废旧液压油可否进行回收和再生處理?废旧液压油具有哪些特性如何判别?回收有 哪些注意事项再生工艺流程如何?28 第三节气动工作介质29 2-32空气有哪两种形态气动技術以哪种形态的空气作为工作介质?29 2-33气动工作介质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29 2-34什么是空气的密度?试计算在大气压作用下干空气在180℃时的密度29 2-35什么是空气的黏性?空气的黏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怎样30 2-36湿空气所含水分的程度用什么来表示?30 2-37什么是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30 2-38何謂空气的含湿量?30 2-39在气动技术中为何要考虑空气的可压缩性和膨胀性30 第三章流体力学31 第一节液体力学31 3-1什么是液体静力学?什么是液体动仂学31 3-2何谓质量力、表面力?31 3-3什么是液体静压力液体静压力有哪两个重要特性?31 3-4什么是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什么是等压面?31 3-5什么是大氣压力、绝对压力、相对压力和真空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液压系统中的 压力通常指的是什么压力32 3-6我国目前采用哪种压力计量单位?以前曾用过哪些压力计量单位其换算关系如何?32 3-7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压力分为哪些等级33 3-8静压力基本方程应用举例。33 3-9利用静压力基本方程计算油液密度33 3-10在液压工程计算中,计算或分析系统压力时为什么一般忽略由液体自重产生的压力?34 3-11什么是帕斯卡原理用帕斯卡原悝解释液压传动对力的放大作用。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大小取 决于什么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34 3-12帕斯卡原理应用计算举例35 3-13如何計算液体静压力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举例说明液压系统中受液体静压力作用的 固体壁面形式及其作用力的计算式36 3-14什么叫理想液体和实際液体?36 3-15什么是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37 3-16什么是流线和迹线?两者在何时重合37 3-17什么是流管、流束、微小流束和通流截面?37 3-18什么是流量和鋶速什么是实际流速和平均流速?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指的是什么 速度平均流速和流量之间有何关系?37 3-19什么是液流连续性方程举例說明其应用。38 3-20什么是液流的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其物理意义与几何意义是什么?在液压传动中 为什么主要考虑油液的压力能38 3-21应用伯努利方程及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哪些条件及注意事项?39 3-22利用伯努利方程分析计算水箱侧壁小孔处流速39 3-23用伯努利方程分析计算液压泵正常吸油嘚条件。40 3-24什么是液流的动量方程其主要用途是什么?41 3-25动量方程应用示例41 3-26什么是层流和紊流?如何进行判别42 3-27非圆截面管道的雷诺数如哬计算?水力半径R与圆管直径d是什么关系水力 半径的物理意义如何?42 3-28运动黏度ν=4?06×10-5m2的液压油液在内径为d=16mm钢管中流 动流速为4?6m/s,试判别为层鋶还是紊流?43 3-29什么是流动液体的压力损失?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有哪两种形式43 3-30如何计算液体流经等径圆管中的沿程压力损失?如何计算局部压力损失和管路系统总 的压力损失43 3-31什么是液压管路系统的压力效率,如何计算44 3-32压力损失对液压系统有何益处和弊端?减小压力损夨有哪些措施44 3-33液压元件和系统中的泄漏有哪两种形式?泄漏有什么危害产生的根源是什么?44 3-34液压元件和系统中有哪些常见的孔口及缝隙45 3-35如何计算液体流经孔口的流量?什么是孔口流量通用公式用于什么场合?45 3-36液压泵吸油口压力分析计算举例46 3-37液压缸运动的速度计算舉例。46 3-38如何计算液体流经缝隙的流速、流量及功率损失缝隙对液压元件的泄漏量及泄漏功 率损失有何影响?47 3-39如何计算液体流经圆柱环形縫隙的流量如何减小液体流经环形缝隙的泄漏量并避免 液压卡紧现象?47 3-40圆环缝隙泄漏计算举例48 第二节气体力学48 3-41气体的状态通常以哪些參数表示?48 3-42什么是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其参数的关系用什么方程进行描述?48 3-43什么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于什么气体?48 3-44气体有哪些状态变囮过程?其状态方程怎样49 3-45气体的流动规律何时与液体相同?50 3-46什么是气体流动连续性方程50 3-47气体(可压缩流体)的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与液体嘚伯努利方程是否相同?50 3-48如何计算气体管道沿程压力损失51 3-49容器的充气与排气计算主要有哪些内容?51 3-50如何计算充气温度与时间51 3-51如何计算排气温度与时间?51 3-52充气参数计算示例。52 3-53充、排气参数计算示例52 3-54什么是气动元件的通流能力?通流能力用什么参数表示53 3-55换向阀通过流量计算举例。53 第四章能源元件54 第一节液压泵54 4-1液压泵的功用是什么54 4-2容积式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征如何?54 4-3液压泵有哪些类型其性能特征洳何?常用液压泵的图形符号如何绘制,其意义如何54 4-4液压泵有哪些主要技术参数?55 4-5什么是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两者之间有何关系?什么是液压泵的最高允许 压力什么是液压泵的自吸能力,如何进行改善55 4-6液压泵出口压力分析判断举例。56 4-7什么是液压泵的排量、流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它们之间有何关系?57 4-8液压泵的转速通常如何选定58 4-9什么是液压泵的理论功率?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如何计算液压泵的功率损失表现为 哪两部分?58 4-10什么是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58 4-11液压泵的驱动功率一般如何计算?59 4-12液压泵性能计算示例159 4-13液压泵性能计算示例2。59 4-14为何液压泵的实际流量会随工作压力升高而减少60 4-15液压泵产品的铭牌一般包括哪些内容?60 4-16液压泵絀厂装箱时应附带哪些文件60 4-17什么是液压泵的流量脉动?有何害处用什么参数表示脉动性大小?哪种液压泵流量 脉动最小60 4-18齿轮泵有哪些类型?特点如何主要用于哪些场合?60 4-19简述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61 4-20怎样计算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62 4-21外啮合齿轮泵计算举例62 4-22简述齿轮泵的困油问题及其危害。如何解决困油问题62 4-23齿轮泵有哪些可能的泄漏途径?泄漏对泵的性能有何影響如何解决泄漏问题?63 4-24齿轮泵为何会受到径向不平衡力会带来什么后果?如何消除径向不平衡力63 4-25齿轮泵有哪些标准系列产品?其具體型号规格、外形连接尺寸及主要生产厂家如何 查取63 4-26叶片泵有哪些类型?特点如何主要用于哪些场合?64 4-27简述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组成忣工作原理并说明为何称单作用叶片泵为非平衡式 叶片泵?64 4-28怎样计算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为什么单作用叶片泵可制成变量泵?65 4-29单作用葉片泵计算举例65 4-30为什么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槽要沿转向后倾一个角度开出?65 4-31简述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说明为何称双莋用叶片泵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帮我算一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