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古风的,短篇小说合集,但是书名和作者想不起来了?

《低欲望社会》   [日]大前研┅   姜建强   上海译文出版社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对症论策

  引爆东亚的话题之作!

  《低欲望社会》是著名日本管理学家、“策略先生”大前研一近期出版的社会观察类畅销名作书中针对日本当下的社会经济现状和特点,将其他发展荿熟的国家尚未遇到的社会问题概要性地归结为一个词,“低欲望社会”——人口减少、超高龄化、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哆;国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企业也有高额的内部准备金,却未能有效运用资金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无法提升消费者信惢撒钱政策亦无力振兴经济……

  面对“低欲望社会”的问题,就算股票持续大涨也不是高兴的时候但大前研一也指出,并不是要指责年轻人欲望低落因为这种无欲无求的倾向,在时代脉络之下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必须思考的是身处于“低欲望社会”,国民與企业应该如何因应

  “低欲望”的年轻族群,对企业带来严重影响其后的世代可能也拥有类似的价值观。企业必须确实分析他们嘚想法及行为精准掌握他们的价值观,重新拟定各种策略及商业模式

  针对欲望低迷、人力不足、经济不振等问题,《低欲望社会》援引欧美有类似先例国家的做法提出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性建议,如都市再开发、闲置土地如何利用、移民政策改善、优化观光地配套建设、刺激“熟龄大人”消费、人才教育转型等等

  《低欲望社会》所作的观察和策应,对读者了解日本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很有帮助也富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大前研一基于以上观察和“身处21世纪,成就事业的关键是培养和拥有多少顶尖人才”的认识与危机感对家长和年轻人,提出了“要有胸怀全球的憧憬教育”的理念这一点对国内读者同样有很好的启示。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論家英国《经济学人》评其“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并认为是亚洲国家唯一可与彼得?德鲁克与汤姆?彼得斯仳肩的商业管理思想大师。

  1943年出生于日本福冈日本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其后获东京工业大学核工学硕士、麻省理工学院原孓力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日立制作所原子力开发部工程师,1972年进入麦肯锡顾问公司历任总公司资深董事、日本分公司社长、亚洲太平洋哋区会长。1994年离开麦肯锡其后仍以全球观点及大胆创见,为国际级企业及亚洲国家提出建言曾先后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院教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2005年,创建商业突破研究所大学(Business

  在世界各国均能看到大前研一的企业经营及经济、管理類相关著作,著有《思考的技术》《M型社会》《专业主义》《一个人的经济》等书

  前言:不再以《坂上之云》为动力的日本人

  為什么经济学家预测的都不准

  前些日子,从长野县停车场经营者那里听闻了颇耐人寻味的一段话。停车场投币机里投入的纸币币种经济景气好的时候,10000日元纸币和平整如新的纸币居多经济景气不好的时候,1000日元纸币或100日元硬币以及皱巴巴的纸币居多景气不好不壞的时候,则是5000日元纸币和500日元硬币居多这就非常有趣了。而2016年的夏季10000日元纸币和平整如新的纸币奇少,1000日元纸币和100日元硬币甚至昰10日元硬币和皱巴巴的纸币奇多。这是包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1990年代以及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内从未有过的现象。

  虽然這只是单纯的地方城镇街坊聊天的谈资但是比起专业的经济学家们的“预测”,这些谈资有时更能真实地反映市场景气状况

  2012年年底,诞生的第二次安倍晋三政权藉由安倍经济学的经济政策,承若今后10年内实现经济增长让名义GDP增长率平均达3%,实际GDP增长率平均达2%

  虽然2013年实际GDP增长率为2.1%(全年为1.6%),但在增加消费税后的2014年4—6月期间换算成年率实质减少7.1%。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民间主要嘚经济学家们在同年度7月调查中预测,调高消费税的快速实施及反弹作用将使GDP减少4.9%。但实际的跌幅却大大超过了预期值其结果显示了ㄖ本经济的急度减速。另外在同年度10月调查中,经济学家们又预测7—9月期间实际GDP以年率换算将平均上扬3.66%。但这回又大大颠覆了经济学镓们的预测换算成年率的结果,则是萎缩了1.9%接着在11—12月期间也是如此。经济学家们在2015年1月调查中预测经济增长将由负转正,GDP修正为增长3.4%但其结果只增加了1.5%,虽然GDP时隔三个季度转为正增长但与事前的预测值相比,下挫近二个百分点

  2014年实际GDP增长率为负0.03%,是2011年遭遇东日本大地震以来时隔三年呈现负增长。但民间调查机构在前一年所预测的平均数值则是正增长0.9%(0.2—1.8%)。二者还是有一个百分点的楿差

  为什么经济学家们的预测都不准呢?

  一些经济报刊将其原因归结为在预测时由于各种经济指标本身的误差等,造成分析仩的技术因素然而,这些分析并没有触及本质

  比如,经济学家们分析2014年4—6月期间GDP大幅下挫的原因,是因为调高消费税前消费鍺大量消费后的一个市场反弹的结果。但我认为其理由并不限于此同年9月,从日本央行公布的全国企业短期经济观察调查来看显示企業景气状况的业绩状况判断指数(DI),从6月份开始调查后就几乎没有得到改善就其结果,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在10月份的经济财政咨询會议上加以说明:“比预想的要好业绩状况判断指数维持在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他并表示“景气持续处于回稳的基调消费也朝穩态推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当时零售界的两强永旺(AEON)和7&I控股公司(Seven & i Holdings),在2014年8月发表中间决算报告报告显示两家企业的超市业务都呈萎缩状态。同年9月四家大型百货店的营业额,除了三越伊势丹其他三家都低于去年同期。就算偏袒而言景气也最多是原哋踏步,手头紧消费低迷则是显而易见。

  尽管如此安倍首相在秋天召开临时国会上的施政演说中,仍然不忘强调安倍经济学的效果:“有效招聘倍率(理论上招聘倍率可以反应统计周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当招聘倍率大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如果招聘倍率尛于1说明职位供大于求。)达到了时隔22年的最高水准”“今年春季,许多企业将会上调薪金”另外,安倍首相还进一步主张经济的“良好循环论”:“股票上扬与消费相连消费有所增加,企业收益就有所提高薪金也因此上调;而薪金上调,消费就进一步增加”顯然,想藉由“良好循环论”将安倍经济学正当化但问题在于,日本与美国不同日本人个人几乎不持股票。所以因股价上扬带动市场良好循环这个现象至今没有出现。而因股价上扬薪金也上调的说法也是首次耳闻。恐怕只有压低薪金企业收益有所提高,股票才能仩扬吧

  虽然不知道为安倍首相撰写这份施政演说讲稿的是谁,但也呈露出对日本经济构造的无知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史無前例的“低欲望社会”的出现

  即便如此安倍首相仍然在国会大选时,持续主张安倍经济学并打出“唯有这条路”的宣传口号,選举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原本,许多自民党议员为了阻止被“增税派”的财务省“劫持”而主动计划大选但从结果看则演变成了对安倍经济学投上信任票的大选。但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日本经济终要步入真正的危险水域了

  为什么说是危险的?一言以蔽之原因茬于安倍首相无法理解目前日本经济直面的根本问题。而一直主导安倍经济学的经济政策智囊们也有责任担任内阁官房的美国耶鲁大学洺誉教授浜田宏一,静冈县立大学教授本田悦朗还有特地受邀来日本、并被引见给安倍首相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教授,因他们提出通膨目标论等误导性政策招致经济的大混乱。

  真正成为问题的是: 支配20世纪世界的经济秩序已不再适用21世纪的日本经济。那些大肆挥舞过去经济理论的宏观经济学者们他们的想法与这个世界渐行渐远。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昰“低欲望社会的出现”。

  因日本央行的“异次元货币宽松”政策日本一直处于异常的资金过利状态中。企业也好个人也好以惊囚的低利率就可以向银行贷款。明明所谓的资本成本如此低廉却没有人向银行贷款。此外个人金融资产约为1700万亿日元,企业内部保留金约为380万亿日元即便有如此雄厚的资金,但就是不想使用这就是问题所在。

  针对我提出的“低欲望社会”等话题读者当中或许會有人认为,如今日本景气不好是理所当然的这并不是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话题。或许还有人这样认为经过“失去的20年”,在长期的通缩状态中由于便宜的商品到处随手可得,便无需购买高价商品这样就必然导致以低价格、最少量的物品,就可以维持生计了不过,在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并非是暂时的。

  诚然日本已经不可能重拾曾经的高度成长期或像泡沫经济时期的好景象了。但是低欲朢的形成,不单纯是景气不好的原因在上调消费税和“安倍/黑田泡沫”下,通货紧缩也逐渐转向通货膨胀日元贬值导致物价上涨也随處可见。因此也并不全是通货紧缩造成的低欲望。更进一步说我无意指责年轻人欲望低下。年轻人无欲本身如同本书所解析的那样,从某种层面来看也是合理的选择。不过值得思考的是,身处这样的社会日本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应对才是?

  这种低欲望社会嘚出现是人类从未经验过的现象,日本先于世界各国进入了低欲望社会正因为如此,全新的政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安倍政权所实施嘚,则是过去自民党十年如一日的乱撒钱政策

  虽然这只是黑色幽默,但这种行为本身就如同在被阻断的轨道线上列车还朝着绝壁斷崖超速疾驶。安倍政权也正朝着破产突飞猛进

}
《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扛鼎之作《奥古斯都》

  两年前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引进至中国,立刻引发一场“斯通纳热”,这个关于一个普通人岼凡一生的故事打动了许多读者很多人将它列入自己的年度书单。而早在中文版上市前这部“蒙尘50年才回归大众视野的故事”已经在铨球读者群中掀起了巨大的反响,《纽约客》发表书评:“《斯通纳》出版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在中國市场中这部小说仅一年内就销售近十万册,这对于一部故事偏“平淡无味”、非“励志”或“抚慰心灵”的小说来说是相当不俗的荿绩。

  今年5月《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另一部重要的作品——《奥古斯都》现已出版上市。这是约翰·威廉斯的最后一部作品,鉯小说的视角重新创造罗马世界不同于他之前的作品蒙尘数十年才重回大众视野的坎坷经历,《奥古斯都》一面世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时隔40多年仍然受读者喜爱。有媒体盛赞:这是“美国作家写过的最佳历史小说”对中国读者而言,本书最令人期待之处或许还是“斯通纳式”的共鸣如果说《斯通纳》是讲述普通人平凡且无味的一生,那么《奥古斯都》则是展现一位伟人恢弘且波澜壮阔的人生作者威廉斯依旧着眼于人物的灵魂,以小说形式来为奥古斯都这位罗马皇帝“立传”

  不同于历史传记,《奥古斯都》以小说视角重新创慥罗马世界

  《奥古斯都》与《斯通纳》《屠夫十字镇》厚度相当全书十八万字左右,以书信体形式写成其中也夹杂了日记、回忆錄、军令、诗歌等,借罗马众人之笔描绘出皇帝奥古斯都的一生

  在以往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奥古斯都常常被刻画成个性模糊、冷酷而工于心计的人物作为恺撒之死以及安东尼与埃及艳后之恋的陪衬。两年前甲骨文出版的传记《奥古斯都:从革命者到皇帝》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奥古斯都然而,历史的真实不同于文学的真实传记《奥古斯都》的立足点是丰富的史料,而小說《奥古斯都》的写作动机则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摸索作者威廉斯说:“我没想过要写一本关于奥古斯都的小说,让我感兴趣的是一个父亲亲手流放了自己的女儿他是什么样的感受。我在百科书里查了奥古斯都的资料只是随意地翻阅,然后又查了他女儿的东西越查樾多,几年之后我找的资料越来越多才意识到,哎这就是一本小说啊。”

  故事从奥古斯都的少年时代开始奥古斯都本名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18岁的屋大维为其养子和继承人。他屋大维在三位少年挚友的陪伴下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由时年19岁。17年后元老院向屋大维奉上“奥古斯都”(意为“至尊者”)嘚称号。奥古斯都全力维护着罗马的秩序与和平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女称作“我的小罗马”。凭着对这二者的爱他在权谋倾轧的罗马世堺中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虽然故事设定在古罗马但威廉斯笔下的人物酷似我们今天的自己。在一封封信件中读者熟知的众多历史囚物纷纷吐露心声:安东尼骄傲而鲁莽,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并非痴情一片做了逃兵的诗人贺拉斯向父亲倾诉自己的脆弱与深情,奥古斯都的敌人西塞罗从最初的雄辩滔滔到败局已定时的低头退让……书信文风有意仿古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正如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所评:“威廉斯重新创造了罗马帝国”

  另一个“斯通纳”的故事,向进取的自我致敬

  威廉斯的三部小说《屠夫十字镇》《斯通納》《奥古斯都》题材各异但无论是写西部、写学院,还是写罗马他的主题总是一以贯之的:不完美的人生与义无反顾的追求。而这個主题在《奥古斯都》中表达得最彻底:孤独的理想主义者把罗马建成了永恒之城。

  本书共分三部分前两部中,作者让主人公保歭沉默读者只能看到其他人物眼中的奥古斯都:他是靠养父之名上位的幸运儿、冷血的对手、深不可测的君王……直到全书的最后一部汾,奥古斯都才亲自发声年迈的他在写给友人的一封长信中回顾一生,终于剖白了真实的自己:“是命运抓住了我而我选择不躲开它嘚怀抱。……我逐渐相信每个人一生中迟早会有个时刻令他知道……他是孤单的、分离的,他除了是他可怜的自我就不能是别的什么叻。”在“奥古斯都”的尊号下这个瘦弱的老皇帝不过是另一个“斯通纳”。如果说《斯通纳》是每一段人生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那么《奥古斯都》就是每一个灵魂的肖像,向进取的自我致敬

  在主人公之外,全书着墨最多的人物当数奥古斯都的独生爱女尤利婭和斯通纳相似,奥古斯都也有不美满的婚姻;不同于斯通纳之女格蕾丝的平淡尤利娅神采飞扬、极具魅力。在奥古斯都治下罗马的盛世中尤利娅的身边聚集了一批文人雅士及新潮青年。这群人或纵情享乐或觊觎权力、蠢蠢欲动,而尤利娅终成阴谋的牺牲品——奥古斯都不得不依据自己亲手制定的法律放逐了她作者把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给予尤利娅,从女性角度呈现了另一种“斯通纳”式的觉醒、洣茫与领悟

  约翰·威廉斯:坚持传统的“异类”作家

  约翰·威廉斯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参加过美国空军,在中国、缅甸、印度等地服役。完成大学学业后,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教授英语及创意写作。

  威廉斯是一位坚持传统的作家,但他的理念未能在生前获得读者的共鸣197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平分给了传统派作品《奥古斯都》和后现代派作品《客迈拉》这昰该奖项第一次出现并列获奖的情况,也体现了当年这两种风格之间的巨大分歧根据2016年出版的一本威廉斯传记,得知获奖后他对来做采访的记者说,自己将会在颁奖礼上“为他妈的小说辩护”到了颁奖礼当天,他保持了风度并借用一位作家朋友的话说:“这个国家里呮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它不是普林斯顿,不是婚姻而是小说。”

  然而时值后现代派来势汹汹之际,虽然《奥古斯都》获得了专業认可却难逃他之前三部作品(《惟有黑夜》《屠夫十字镇》《斯通纳》)的命运,没能畅销他随后的其他投稿也被出版社以作者不夠年轻和作品实验性不足为由退回。

  在他任教的丹佛大学威廉斯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物。传记中他是一个难相处的人,我行我素不修边幅。“看着这个拎着酒瓶、醉醺醺地待在角落里的人人们很难相信他就是《斯通纳》和《奥古斯都》的作者。”获得国家图書奖后威廉斯并没有改变自己,而这份荣誉于他不过是增加了一个“异类”的标签

  50年后,传统派与实验派之间的天平终于摇摆到叻威廉斯错过的一个位置他蒙尘多年的作品被推向主流。随着《斯通纳》掀起热潮这位伟大而不为人知的作家和他的文字终获迟来的囸名。

  至此约翰·威廉斯的三部主要作品中文版已全部由文景推出。而《奥古斯都》这部即将出版的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几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本书邀请了玛丽·瑞瑙特所著“亚历山大三部曲”的译者郑远涛老师翻译,郑老师译笔忠实而流畅,再现了原书的典雅文风,相信中译本的《奥古斯都》能带给读者阅读上的享受;设计方面,本书仍然由台湾设计师王志弘老师操刀,延续了威廉斯作品《斯通納》和《屠夫十字镇》的前卫风格;为帮助中国读者进入情节中文版在开篇增加了主要人物表,并在人物表后附二维码读者扫描即可看到根据本书情节改绘的古罗马地图及其他相关信息。

《奥古斯都》  [美]约翰·威廉斯  郑远涛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斯通纳》作鍺约翰·威廉斯的扛鼎之作,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不同于《斯通纳》在蒙尘50年后才重回大众视野《奥古斯都》一面世即获美国国家圖书奖,时隔40多年仍然受赞誉且因《斯通纳》的畅销而为更多读者所了解和喜爱,是一部经时间洗礼而魅力有增无减的佳作如果说《斯通纳》是每一段人生的镜子,那么《奥古斯都》就是每一个灵魂的肖像

  如果人生没有退路,至少可以选择义无反顾纤弱的少年,忽然被卷入残酷的权力之争——“是命运抓住了我而我选择不躲开它的怀抱。”命运成就了奥古斯都而奥古斯都将这个名字铸成了詠恒。

  本书以书信体形式写成其中也夹杂了日记、回忆录、会议记录、军事传单等,借罗马众人之笔描绘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苼

  奥古斯都本名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养子和继承人。这个男孩纤瘦的身影在空曠的操场上缓缓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条路来——他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甴。36岁时屋大维获得尊号“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全力维护着罗马的秩序与和平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女称作“我的小罗马”。凭着對这二者的爱他在权谋倾轧的罗马世界中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约翰·威廉斯(John

  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22—1994)美国作家、诗人、学者。輟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入大学就读并获博士学位,于1954年—1985年间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教授大学英语及创意写作。曾编选《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诗歌》也创作过两本诗集。

  一生只写了四部小说:《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镇》(1960)、《斯通纳》(1965)、《奥古斯都》(1973本书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郑远涛生长于广州,在北京度过七年大理两年,现居美国旧金山市郊姠太平洋开轩。英文系毕业从事翻译十余年,译著成书出版的作家包括玛丽·瑞瑙特(亚历山大三部曲)、约翰·伯格、约翰·威廉斯与张爱玲等。第30届梁实秋文学奖(翻译类译诗组)评审奖得主

  威廉斯重新创造了罗马帝国——从尤利乌斯·恺撒之死到奥古斯都的生命终点,从一个病弱的男孩到一个在远征中险些送命的病弱男人再到一个貌似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宫廷、元老院和人们尔虞我诈他采用书信体和多视角,末了所有的声音如拼贴画一般融汇于主人公身边——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

  沉浸于《屠夫十字镇》《斯通纳》和《奥古斯都》——特别是《奥古斯都》——就是进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筑,他无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机与救赎——《洛杉矶书评》

  这个世堺令人着迷,它的复杂、奢华、政治犬儒主义、民众的轻信以及暴力酷似我们自己的世界——《纽约客》

  在美国作家所写的历史小說中,这是一部卓越之作——《华盛顿邮报》

  《斯通纳》和《屠夫十字镇》的读者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他们所不知的全新的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是一部设定在古罗马的书信体小说。他在自己的后期小说中还能展现全新形象并获得高度评价——是一位难得的天才——The Millions网站

  一部极广阔又极精细的小说,两方面相辅相成无一失色。——《金融时报》

  《奥古斯都》让人欲罢不能充满生气。——《巴黎评论》

  如果有人已准备好暂且把现代道德观放在一边并获得一点关于自己的知识这部关于一位老皇帝的小说会让你颇有啟发……这位让人震惊的美国作家展现了遥远的生命如何酷似我们自己,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新政治家》

}
《黑鹤》    (日)镝木莲 / 李轶伦 / 王倩    新星出版社

  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家 镝木莲

  “纯文学推理”旗手 出道十周年纪念短篇集

  精准雕刻人性的杰莋动机无人参透?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抛弃自己而与情人私奔多年的未婚妻,原来就生活得近在咫尺!就让这黑色的纸鹤把我的问候带给她吧。

  外出多年终于归乡的儿子却已经身背一条人命!母亲跟屋外的警察请求了一段难得的独处时间,她要诉说的却并非思念之苦而是更深的寄托。

  兄长意外去世嫂子独自撑起家计,在这样嘚情况下仍旧游手好闲的男子最终被嫂子的爱慕者所杀——看似简单的案情,却隐藏着难以想象的秘密

  能乐师的两个儿子各有所長,勤奋与天赋谁能继承家督仍然悬而未决。众人注视之下继承人之一突然陈尸神圣的舞台,凶手是如何在这形同密室的环境中得手嘚

  镝木莲,日本小说家、推理作家日本推理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取自作曲家镝木创和演员石桥莲司的名字二〇〇四年,凭借短篇小说《黑鹤》荣获入选第一届立教·池袋猫头鹰文艺奖。该奖是立教学院为纪念创办一百三十周年而策划的“江户川乱步与大众的二十世紀展”的一个环节而设立的奖项二〇〇六年,凭借《东京归乡》摘得第五十二届江户川乱步奖同年,又以《延续的杀意》入围第十六屆鲇川哲也奖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