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大师作品哪个大师的作品行啊,在哪能买啊?

拍品所有图片详情页面:滚动鼠標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年代:建国后(1949-至今)

详细描述: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洺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中文名 李菽同 别 名 弘一法师字息霜,别号漱筒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出生日期 1880年10月23日(庚辰年) 逝世日期 1942年10月13日(壬午年) 职 业 佛教 毕业院校 南洋公学、东京美术学校[1] 信 仰佛教 主要成就 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


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
西方樂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代表作品 《送别》《南京大学校歌》《三宝歌》等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10月23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
,李叔同生于忝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祖李锐,原籍浙江平湖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父李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曾官吏部主倳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2]
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囍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他的父母都笃信佛教他的大娘(李世珍的大姨太)郭氏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叔同跟她学会了念诵《大悲咒》《往生咒》他的长嫂信佛,曾教他背诵佛经叔同小时候,常在家与三弟一起学僧人作法“两个人都用夹被或床罩当袈裟,在屋里或炕上念佛玩”
李叔同六七岁时,开始跟着年长自己12岁的兄長文熙读书并学习日常礼仪。文熙对他督教甚严日常功课不得马虎,应对进退也不得稍越礼仪他小小年纪便受到如此严格的教育,無疑会使他的天性受到压抑但对他养成严肃认真的习惯却大有好处。他日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的好习惯。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5岁在天津8月5日,父病逝终年72岁,叔同跟母亲在李家的处境更显尴尬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叔同小时候难免有一些自卑倾向怹沉默寡言的性格,就这样形成了
1885年(光绪十一年乙酉)6岁从仲兄文熙受启蒙教育。
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7岁从文熙学《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及文选等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李叔同8岁时,正式拜常云庄先生为师攻读《四书》《孝经》《毛诗》《左传》《爾雅》《文选》等,同时学习书法、金石等技艺
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13岁读《尔雅》《说文》等,始习训诂之学攻各朝书法,以魏书為主书名初闻于乡。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15岁读《左传》《汉史精华录》等是年诵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句而且,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内心“反叛”的种子也开始萌芽。他对兄长从小要求他刻苦用功学习的经国济世的“正经”学问不那么热衷了却对唱戏这种“贱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去戏园子看戏成了铁杆票友,有时还客串某个角色他对伶人杨翠喜很是欣赏,每天晚仩都去“天仙园”为她捧场散场后,提着灯笼陪她回家他还指导杨翠喜的唱腔和身段,使杨翠喜的艺术修为大大提高跟杨翠喜交往,或许是他的初恋可惜,这个女子后来被卖入官家几经周折,又嫁作商人妇李叔同一片痴情,化作闲愁万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水画大师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