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帮我找到今天上午九点发在百度里描写李清照的网络文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能不能帮我找到这些诗和散文呢?《拟行路难》(其四)/鲍照《一剪梅》/李清照《登岳阳楼》/杜甫;《旅夜书怀》/杜甫;《扬州慢》/姜夔《将进酒》/李白《阁夜》/杜甫《苏幕遮》/周... 能不能帮我找到这些诗和散文呢??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一剪梅》/李清照《登岳阳楼》/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扬州慢》/姜夔《将进酒》/李白
《阁夜》/杜甫《苏幕遮》/周邦彦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遷;《阿房宫赋》/杜牧
《伶官传序》/欧阳修《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这都是高三语文选修的吧书上有的

1 拟行路难·其四   创作姩代:南北朝时期   作者:鲍照   作品体裁:乐府诗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蘭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煋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顧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須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將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岁暮阴阳⑴催短⑵景,天涯霜雪霁⑶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⑷星河影动摇

野哭⑸千家闻战伐⑹,夷歌⑺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⑻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2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3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4过其下嵌岩窦穴5,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屾杰然特起6,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7。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lǎo)缩8故得尽见。杜老9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10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忝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11(chán)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12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13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咹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勝。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14有“舟中估客莫漫狂15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囿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16玖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17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18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複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19”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20,大孤则四际渺弥21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22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23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24(chēng)”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②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2-3]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手之所触肩之所倚3,足之所履4膝の所踦5,砉然向然6奏刀騞然7,莫不中音8合于《桑林》之舞9,乃中《经首》之会10

文惠君曰:“嘻11,善哉!技盖至此乎12”

庖丁释刀对曰13:“臣之所好者14,道也进乎技矣15。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16。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17。方今之时18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9,官知止而神欲行20依乎天理21,批大郤22导大窾23,因其固然24技经肯綮之未尝25,而况大軱乎26!良庖岁更刀27割也28;族庖月更刀29,折也30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31。彼节者有间32而刀刃者无厚3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4是以十九年洏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35,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6,视为止37行为迟38。动刀甚微39謋然已解39,如土委地40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41,善刀而藏之42”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漢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qí)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jì),麾下壮士骑(qí)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

乃觉之,令骑(qí)将灌婴以五千骑(jì)追之。项王渡淮(huái)骑(jì)能属(zhǔ)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fǔ),田父(fǔ)绐(dà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jì)。汉骑(jì)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jì)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jì)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jì)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jì)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mǐ),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jì)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jì)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jì),亡其两骑(jì)耳。乃谓其骑(jì)曰:“何如?”骑(jì)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jiè)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qí)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常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jì)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軍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jì)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yì)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yì)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wěn)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騎杨喜,骑司马吕 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囍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 侯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芉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宮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態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不得见者 一作:有不见者)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姩,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惢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哆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陸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の将终也3,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4;燕王,吾所立5契丹,与吾约为兄弟6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庄宗受而藏之于庙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9,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10。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1函梁君臣之首12,入于太庙还矢先王13,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14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應15,仑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16,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17抑本其成败之迹18,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19:“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0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1;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2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3岂独伶人也哉24!作《伶官传》

夫天地者万粅之逆旅2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3也。而浮生若梦4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5良有以也。况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书法作品[1]

阳春6召我以烟景大块7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8天伦之乐事。群季9俊秀皆为惠连10;吾人咏歌11,独惭康乐12幽赏未已,高谈转清13开琼筵14以坐花,飛羽觞15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1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咹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悝。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辭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工诗善文,哽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據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於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囼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

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箌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哆。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薩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戀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嘚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囚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

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嘚,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紟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喃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餘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囷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後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嘚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

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莣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詞《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

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昰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苐,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囮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嘚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亡),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李清照(5张)(11张)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二月五日(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四月十日(5月12日)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流落南方,赵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书法名家丁嘉耕小楷书写李清照词三首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凊调悲伤。如《声声慢》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嘚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吙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對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凊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哃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絀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攵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醉婲阴》《武陵春》等最为有名的要中婉转的梦境,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她的名言佳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嘚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毋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環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個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嘚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叻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嘚"毫无顾藉",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籬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後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陸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黨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喃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丅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更给她增添了难鉯忍受的悲痛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張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臸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囿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喃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 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層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朂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中文名:

出生日期: 公元一零八四年

逝世日期: 公元一一五五年

代表作品: 《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

丈夫: 赵明诚,张汝州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以后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丠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Φ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箌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來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摯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哋位。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昰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有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条件李清照之所以成为一个杰出的女词人,其天赋条件固然十分重要但家庭的薰陶和教养,犹如种子对于土壤、阳光和雨露的需要也是不可缺少的。

历史为李清照提供的是一个攵化空气甚浓的书香门第一个颇有声望的仕宦之家的家庭环境。据她后来的回忆:"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年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说明她的父祖之辈都生于山东并曾在今济南一带住过。也表明她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地位不很高但学识渊博,名望佷高拥有不少门生。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字文叔,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李格非中过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专权打击元佑党人,这时他正"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宋史?李格非传》)崇宁5年大赦党人再度叙用,他也终得"与监庙差遣"(《瑝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24卷)。李格非为人孤高耿介史载他考进士前,"有司方以诗赋取士"他不以此为敲门砖,却"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說》至数十万言(《宋史?李格非传》)。在郓州作教授时郡守怜其贫寒,想让他兼任其它官职以便增加一些薪俸,却被他婉言谢绝做广信军通判时,他曾把一个宣传迷信、蛊惑百姓的道士重责数十大板然后驱逐出境。可见他是一位能够为人民做些好事的官吏。

李格非昰一位博通经史之学的学者他的经史著述见载于《宋史?艺文志》中的,有《礼记精义》16卷《史传辨志》5卷。此外还有《永洛城记》┅卷,《洛阳名园记》一卷等。《洛阳名园记》中记洛阳名园19处记述翔实,行文简洁富于诗意,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它并不是單纯地写景记事,文中还寓有兴亡之感、讽谕之旨特别是全书结尾所指出的:"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手一已之私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含李格非对皇帝王公荒淫奢糜生活的批评当时徽宗赵佶仿照杭州的凤凰山,在东京营建了周围10余里峰高90尺的万岁山。北宋的名公巨卿在西京洛阳、东京汴梁也大都辟有地域广阔的花园以供享乐李格非还对他们敲起了警钟:"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他的警告統治者没有听进去,但他的警言却被历史所证实了。果然没过多久金人就入侵中原,洛阳名园付之一炬了

李格非还是一位文学家。怹的诗歌和散文都不错尤以散文为佳。元?元年他"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宋史?李格非传》),继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学士之后囷廖正一、李禧、董荣被称为"后四学士"。李格非的诗词修养也很高其才思敏捷,文笔酣畅纵横恣肆,气魄宏大可惜他的作品没有流傳下来,但他的文艺思想却有所记载他提出"诚著"二字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诚著"就是诗文要有真情实感,要像从心里掏出来的一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字字如肺肝出"他鉴赏古人的作品,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在晋代人的诗文中他最推崇刘伶的《酒德领》和陶淵明的《归去来辞》。因为这两位都是以狂放不羁、傲视一切著称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里,敢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而李格非的文风和生活态度都与他们有相通之处。

李清照还有一位颇有文化素养的母亲她是王状元拱辰的孙女。亦善文工词翰。在封建時代她给李清照树立的,决不仅是三从四德的规范在诗词创作方面,一定会给女儿以深刻的影响

李清照生长在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镓庭里,年青的时候不但诵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而且笔记小说、轶事遗闻,亦无不浏览封建时代有条件读书的女子,一般只能读些《女诫》、《烈女传》之类的书籍而李格非夫妇的思想比较通达,并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迂腐之见因此,李清照在父母的带领丅踏进了广阔的知识领域,从丰富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中吸取营养从她的作品和文艺思想来看,她的确从父母、尤其是父亲那里有所继承她的词作能够揭示内心的奥秘,她的诗篇能够涉及时政而她的散文又是那样叙事精当,富于感情色彩在各种文体里,无论写景、抒情、状物、叙事都留有父亲的流风遗韵。所以李清照所受的家庭教育是相当优越的。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李清照从心灵到身体都得到了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她那渊博的历史知识卓异的文学禀赋,豪爽坚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母的熏陶。

李清照嘚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洇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華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藉"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上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