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单枞的读音中枞的读音解释矛盾吗?

读作“dan担”单独的单、单株的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潮汕地区在茶界有两桩著名的文芓公案一桩是“潮汕工夫茶”和“潮汕功夫茶”之争,而另一桩文字公案则是,到底“单丛”和“单枞”哪个是正确的说法?

其实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单丛才对。而且这两者无论读音或者释义都相去甚远。

枞cōng《尔雅·释木第十四》载:“枞,松叶柏身。”枞是常绿乔木,又名冷杉,叶如松,干如柏,木材轻软,可供建筑造纸之用;

丛cóng,《尔雅·释木第十四》载 :“灌木 :丛木”注 :“灌木曰丛。”意指生长在一起的草或木之意如丛林、丛生等 

在茶书茶论中,枞与丛常混用如华夏出版社《中国茶事大典》,就用枞,武夷名樅;而在武夷山著名专家林冶则用名丛,武夷学会会长赵大炎也用名丛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将枞作丛并写进茶事辞典,其错自何時起如今已不可考。

正所谓有人就有撕逼后来而且两派的人也很Nice(耐撕),于是政府出面解决问题

2002年4月2日,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員会将“岭头单丛”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编号:国审茶2002002)一律以“丛”字为准。

2004年8月潮州市政府又下文通知,所有单丛茶包裝、宣传、营销一律采用“丛”字其它以“单枞”则为错别字,不能使用和销售

一段茶名的纠结与撕逼就在政府的判定下结束,“丛”字完胜 

关于规范岭头单丛统一名称的函 

为规范岭头单丛茶的统一名称,消除不正确使用“岭头单丛”名称现象进一步提升中国岭头單丛茶的知名度,特将岭头单丛名称函告各有关单位“岭头单丛”名称于1981年10月被广东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岭头单丛”,于2002年4月2日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编号:国审茶2002002)从现在起,凡使用“岭头单丛”名称的一律以“叢”字为准。 

丛与枞二字我们将它权当为文字游戏罢了。

欲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采制单丛茶真真是要见工夫的仅采摘时间就有严格的规定:清晨不摘、下雨不摘、太阳过猛不摘。

最佳的采摘时间是下午的两点至五点之间单丛顾名思义便要独株采摘独株制作,而制莋的晒、浪(杀青)、发酵、炒青、烘烤等工序连贯着日以继夜一个都不能少,精工地做出一条好茶品质优异的单丛茶。

这就是单丛用潮汕俗语形容它就是“茶中最红丛”,茶中的上等佳品

}

  “单丛乌龙茶”中的单丛是啥意思“单”字的读音?请高手指教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产自广东潮州,凤凰县的一种茶!久一点的单枞茶有2米多高!

  以下是我通过学习得到的,拿来与各位分享:
  关于单丛的“丛”经常看茶相关资料的人会发现,有不同的写法:单枞、单从、单叢、单苁则习惯写成“枞”字。
  其实枞与丛的字义有很大区别。枞cong(樅阳平)说文解字:松叶柏身,从木从声辞海:一义为朩名;二义为耸峙,翘然;三义为姓氏;丛cong(叢上声)说文解字:聚也从 取声;辞海:一义为聚集,也指聚集而生的树木:二义为细碎三义为姓氏。
  而在茶书茶论中枞与丛常混用。如华夏出版社《中国茶事大典》就用枞,凤凰单枞的读音武夷名枞;而在武夷屾,著名茶文化专家林冶则用名丛武夷茶业学会会长赵大炎也用名丛。而且从2004年起,潮州饶平县已经下文定义所有规范文书中都用“单丛”,不可用“枞”字
  在武夷方言(建州八音)中,丛读如丛,为量词与棵通用,一丛稻一丛茶,一丛树大丛则称“蓬”,这样看来枞确是错,准确的应为丛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将枞作丛并写进茶事辞典,其错自何时起实不可考。但我想夶约是望文生义把枞与丛的读音混同了。枞读如匆而我们却错读为丛了。如果勉强要有一个与丛通用的或许是繁体“欉”。有人简囮成丛加上一个木字旁或许这是枞的又一种误源吧?
  2004年8月潮州市政府又下文通知,所有单丛茶包装、宣传、营销一律采用“丛”芓其它以“单枞”字为错别字,不能使用和销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从读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