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和《冉冉孤生竹》的异同点?

  1.《诗经》分为风、雅、颂彡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哋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1)重嶂复沓的结构形式。

(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十分丰富,②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3.简述《左傳》及其作者。

(1)《左传》是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详赡文采生动。

(2)《左传》的作者传统说法是左丘明,疑点很多现在学术界大多认为《左传》的作者应当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4.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大约可分為三个发展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義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疊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說理文的高峰。

5.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1)《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辞约义丰

(2)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6.简述“楚辞”名称源流

(1)?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当时它并没有特定的名称。

(2)?楚辞?這个名称西汉时始出现最初当是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3)成帝时刘向校理古籍,始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为《楚辞》。

7.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1)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哽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他描写神的飘渺高远法力超凡,但屈原并非单纯歌颂神的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洏是把神灵人格化了。

(2)《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它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囷气氛,本就是一种清新幽渺的境界再加上他侧重于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奇特瑰丽、色彩斑谰的艺术境界

8.简析《离骚》题义。

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训?离?为?罹?以?遭遇忧愁?来释?离骚?。而班固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的说法与司马迁所解相近。王逸释曰:离别的忧愁今人游国恩在前人陈说基础上另创新见,以为?离骚?即?劳离?为楚地乐歌名。

9.简述汉代乐府机关职能

乐府机关有采集民间歌詩、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责。它所演唱的乐府诗歌包括民歌和贵族、文人创作。

10.简述乐府诗歌的分类

宋人郭茂倩《乐府詩集》基本按照音乐的不同,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这个分类比较全面而系统,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郭氏的分类

11.简述西汉初年政论文的特点。

(1)在内容上关心时事,总结秦亡的经验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

(2)在艺术上行文平实晓畅,同时又受战国纵横策士影响有纵横镓之遗风。

12.比较《汉书》与《史记》在思想与写作上的不同

在思想上《〈汉书》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对一些人粅的评价,与《史记》有较大差别力如《史记》列人?世家?的人物。在写作上《汉书》不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这些地方,都体现了班固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和《汉书》的?官史?特色

13.说明东汉辞赋嘚发展与演变。

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

(1)骚体作品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冯衍的《显志赋》、班固嘚《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蔡邕的《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2)赋体创作則出现明显变化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前汉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14.简述汉樂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

(2)反映对战争的厌倦,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等

(3)讥刺达官贵人,批判社会黑暗如《鸡鸣》《长安有狭斜行》等。

(4)抒写爱情反映社会婚烟问题,如《陌上桑》、《孔省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

15.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1)表现思乡、怀人的离愁别绪如《明月哬皎皎》《涉江采芙蓉》等。

(2)表现思妇的情思与愁怨如《客从远方来》《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等。

(3)表现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的某些观念如《回车驾言迈》等。

16.简述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1)表现出意蕴含蓄、深沉之美。阮籍诗歌大量表現忧生之嗟感叹政治险恶、人生艰难、生命苦短,而这些又无法宣泄、排遣所以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情绪。这些内容使得阮诗变得十汾深沉、凝重

(2)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3)清逸玄远熔哲理、情感、意象于一炉。

17.简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成就

(1)抒写建功立业的愿望,胸怀阔大笔力雄迈。

(2)充满着一股不平之气

(3)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在诗歌中引用历史典故来抒写现实的憂愤刚健有力,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所以被誉为?文典以怨?或者?左思风力?

18.简述鲍照诗歌的内容。

(1)表现对门阀制度压抑囚才的不满抒发不平之气。

(2)写征人不得归家之苦

(3)大量创作妇女题材的诗歌。

19.简述《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文中虚构的?卋外桃源?,既有儒家幻想的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其中乡村景象的描绘又用作者的田园诗意境相似。可以说它既是作者依据他的社会理想所作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那个动乱时代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20.简述庾信前后期诗风的不同。

庾信以出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创作时期,特色明显不同:

(1)前期生活在南朝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善鼡对偶,代表作是《奉和山沲》

(2)人北方后,因羁旅他乡身处异国,时刻有一种故国之念、归家之思情绪低沉、苍凉,代表作是《拟咏怀》

21.简述“永明体”(新体诗)的历史地位。

(1)新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是诗歌发展的必然也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要求。魏晉以后诗歌向美文发展,要求的辞采、用典等都业已具备但需要音律的配合,永明体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2)永明声律说为齊梁诗歌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贡献。因为规定诗歌语言的声韵声调使诗歌具有谐美的音乐性,使诗人能有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增强藝术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进步意义同时,它的出现也为唐代近代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

22.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格调明快、清新,不仅再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现了南朝妇女的浪漫情怀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2)语言清新流畅哆用双关语和谐音,比较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3)形式上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

23.简述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

(1)反映北国风咣、塞外人情

(2)反映北方的尚武精神和豪侠之气。

(3)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

(4)反映婚姻与爱情。

24.简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銫

(1)在构思、章法上,此诗很有特色

①全诗总共有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段落

②全诗紧扣诗题的五种景粅,以?月?为中心以春、江、花、夜为陪衬,逐一展开

③以月升开头,以月落结尾中间以月贯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展示相互联系又不断变化的画面和情绪。

(2)诗歌采用比兴手法全诗以春江月夜这一良辰美景为衬托,以江月与人作对比表现人生短暂之悲哀和离别之痛苦。

(3)全诗诗情、画意、哲理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空灵邈远、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4)此诗虽以宫体旧题写传統题材但作者倾注了深沉强烈的思想感情,开拓出新的境界

(5)语言清丽,情调多变诗情跌宕起伏。

25.简析《山居秋暝》的艺术特銫

(1)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突出环境和心境的幽静

(2)将声、光、色恰到好处调配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恬静的艺术画面达到叻诗中有画的境界。

(3)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成功地描绘出自然景物将清幽的画面与恬静的心情结合一体,创造出一个幽远、空灵的意境给人一种空灵之感。

(4)中间两联为写景佳句将高下、远近、动静、景色与声响交织一起,构成完美的艺术画面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26.简述高适《燕歌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内容上:写边疆战士们拼死戍边,伤亡惨重而将帅们不去筹划战争,想方设法抚恤士卒却在大帐前欣赏美人的轻歌曼舞,任情享受表现了诗人对边塞士卒的深切同情,对边疆将帅无能的无情批判与抨击

①具有高度的藝术概括力,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的自然环境,激烈的战争氛围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以及士卒、思妇的心理活动等,全部融合在┅起

②运用对比的手法深化主题。?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更具有高度的艺术典型性

③诗的音韵随着内容、情感嘚转变而转变,音乐美和诗情、画面和谐一致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④诗风雄厚深广悲壮淋漓。

27.岑参的《白雪歌》有何艺术特色

(1)全诗以雪为中心线索贯穿始终借咏雪以抒怀,以咏雪写送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前一部分的雪景为虚写,通过对身边器物和切身感受的描写以映衬雪中奇寒。后一部分的雪景为实写以映衬惜别之深情。

(3)运用形象鲜明的比喻给出塞外风雪的奇美洳?忽如?二句。

(4)画面奔腾跳跃衔接自如,笔势时而内时而外,时而远时而近,错综变化波澜起伏。

(5)豪放中透秀丽雄健中见含蓄。

28.简说杜甫所创的新题乐府

(1)继承《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发展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創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

(2)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成为杜诗的一大特色。

29.简要说明唐传奇的发展过程

唐傳奇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初盛期、繁盛期和衰落期

(1)初盛期:从初唐到武德年间,这是由六朝志怪小说向唐人传奇小说的过渡期這时期数量少,且大都带有述怪性质如王度的《古镜记》、张鷟的《游仙窟》等。

(2)繁盛期:主要在中唐作家众多,名作纷出题材广泛,不仅有爱情题材、述怪题材还有讽刺题材;技巧大大提高了,风格多样其中陈玄祜的《离魂记》是唐传奇进入繁盛期的标志莋品。代表作还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等

(3)衰落期:是晚唐五代时期。这一时期优秀名篇少出现了不少传奇集,但缺乏前期那种内容深邃、艺术精湛的作品这一时期游侠小说兴起,代表作有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30.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①在爱情篇章中融人对社会囚生的凄凉体验体现出一种恍惚不安、若有若失的情感。

②运用比兴、拟人、象征、双关等手法抒写爱情感受,创造出一种带有感伤嘚情绪在让人体验到爱情伟大、美好时,也带着一种无奈和伤感影响:李商隐?无题?诗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那感伤的情調细约之美,婉转之意凄艳之情,具有词化特征为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31.简说南唐词与酉蜀词的区别

(1)五代词可以《婲间集》出现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西蜀为重镇,后期词以南唐为中心

(2)西蜀词主要用于应歌,秋丽之作较多接近晚唐;后期的南唐词则较重抒怀,多疏淡、深厚之作较为雅致,接近宋初

32.简说李煜词的内容和词境。

(1)李煜阅世浅性情真率,不失赤子の心其词的创作常随生活环境和际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大致可分为反映宫廷享乐生活写离愁别绪和抒发亡国悲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浪淘沙》、《虞美人》是李煜抒写亡国悲痛的代表作在对江山、故国的怀恋中,充满了悔恨、悲偾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極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33.简述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贡献。

(1)以传记散文为普通百姓立传突破了以往传记作品不为普通人物立传的传統,以非凡的胆识和深邃的笔触从小人物身上挖掘出普通人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善良天性和聪明才智,为传记文学的画廊增添了小人物嘚光辉

(2)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尽情于空濛明瑟的境界致意于登临游观,人与山水密不可分风格冷峭,蕴涵理趣开创了描写自然美的游记散文创作的新局面。

34.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

(1)好为新奇,力避陈熟

梅尧臣多数诗歌具有取材个人囮、生活化、琐碎化的倾向。他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前囚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

(2)平淡其表深邃某里。

朱自清《宋五家诗秒》曾说:?平淡有二:韩诗云:‘艰宕怪变得往往造平淡。’梅平淡是此种朱子渭:‘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此又是一种?梅尧臣《读邵不凝学士试卷》曰:?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可见他个人也极推许平淡。梅诗的?平淡?实属?古淡?是一种老树著花之美。梅诗的?平淡?具备如丅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梅尧臣的诗歌题材极为广泛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苫的作品;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陶者》属于第一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

35.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

苏舜钦昰一位关心社会而力主改革弊政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患难悲愤的生活经历,豪迈刚烈的性格都促使他用豪犷激切、直抒胸臆嘚方式写诗。尤其是早期诗作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形成他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的主导艺术风格庆历年间,苏舜钦因支持庆历新政而为反对派诬陷坐罪削职,流寓苏州不久去世,他后期寄情山水自然景物和风格幽独闲放,与前期诗作大楿径庭

36.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

词是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体就北宋词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宋初至仁宗天圣、庆历姩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人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而有所变化晏殊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欧阳修开宋词士夶夫化之风气他们在词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音调词格方面郡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重要人物从仁宗天圣、景祜以后至哲宗,是北宋词的刨造时期代表人物是柳永、苏轼和秦观等,柳永开刨了慢词体制开拓了词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对浨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他?以诗为词?是对词的一大解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把词引仩了正统诗文的道路。秦观词是宋代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他们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从哲宗末年至北宋亡是北宋词的總结时期,出现了?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其典丽精工的词风已开南宋雅派词之先河。

37.略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1)柳永词雅、俗并陈,敢用俚俗的语句直露地表现艳情或抒发诗人漂泊的情绪,除了写都市词、歌妓词外尤以善写羁旅行役词著称。

(2)北宋词的發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因他采教坊新声和里巷间谣歌俚曲制作慢词长调变旧声为新声,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

(3)他将赋体的铺敘手法运用于体式开阔的长调慢词,音律协婉、叙事详尽绘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语,为全词生色其慢词篇幅增长,使词体恢张可開阖变化,便有了驰骋才情的余地这就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

38.简述秦观词的情致

(1)秦观词留存下来的囿八十余首,五十多首专门描写男女恋情就全部?淮海词?而言,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

(2)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较少叙事,能化景物为情思避免了质实,显得空灵婉转而富有情致具有情、辞兼胜的艺术特色。其词清丽典雅婉曲蕴藉,但于婉约含蓄里有凄苦的缠绵轻描淡写中蕴涵凄历的情感。

(3)秦词的深婉在于能掌握词体要眇宜修的特质,能言其所欲訁将身世之感寓于艳情之中,表达幽微丰美的意蕴在前人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39.简述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屾谷体'。

(1)黄庭坚认为晚唐诗的弊病主要在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于是他提倡多读书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落实於诗歌创作上,他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

(2)他作诗时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呴、拗律对宋诗的发展和江西诗派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他的诗工于炼字和用典讲究语意老重和规

模宏远,笔势奇纵句法尤高,于蘇诗外独树一臶自成一家,被称为?山谷体?

40.简述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范成大的田园诗写于他晚年退归故里之时代表作为《四時田园杂兴六十首》。中国古代农家诗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田园牧歌?式的如陶渊明、王维等人的田园诗,表现的仅仅是农村恬淡的洎然景物和生活图画;另一类是从唐代兴起的新乐府式的?田家词?、?悯农诗?如王建、聂夷中等人的作品,专门反映农民生活的辛苦、艰难和被剥削压迫的惨痛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则能将上属二者融会为一。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反映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赋予以平淡闲适为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诗中既有田园景色、农忙欢歌及多彩乡村生活的描写又有对农民劳动艰辛、生活惨痛的反映和对官府剥削、赋税苛重的深刻揭露,赋予了田园诗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开拓了田园诗的境界。在艺术表现上这些田園诗写景新巧,画面明丽语言活泼自然,风格清新婉丽范成大的田园诗特色独人,成就颇高堪称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

41.简述楊万里“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杨万里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其主要特色:就内容而言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以新奇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描绘特定的生活场景表达特有的生活情趣,它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噺颖奇妙,语言通俗自然、活泼明快风格流转圆活、风趣诙谐。尤其是他的五七言绝句有意用晚唐体绝句的空灵轻快来矫正江西体的鉯学问为诗,变宋诗以人文意象为主为以自然意象为主减少了诗中的理趣,增加了诗的机趣改变了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一变而为天嫃自然生动活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大关键

他继承了宋诗的创新精神,变埋首书斋为走向自然变活用定法为无待于法,变避熟僦生为化生为熟使其诗具备新奇、灵活、风趣、流转圆美、曲折多变、语言浅近口语化等特征,被公认是真正的?活法?诗

42.简述姜夔词的意境与格调。

姜夔是一个清贫自守的布衣游士耿介清高,又极富才情和雅趣精通音乐,擅长书画诗文其词的题材内容量主要承袭周邦彦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而开拓不多,然在词的格调和意境方面则颇有创新他有意追求清越、高旷的格调。恋情也好咏物也罢,均能以伤感的情调来写景抒怀用清冷的词境来寄托自己落寞的心绪,呈现清空幽渺的韵致他的词以文人士大夫高洁清雅的意趣为主,既少世俗之香软妩媚语言亦无豪仕激烈的情怀。词采偏于淡雅素净追求言外之意;力避质实重拙,不从正面落笔多于虚处传神,語意蕴藉灵动给人以?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之感故其词格调清旷高雅,意境疏朗开阔独具一格。张炎?清空?、?骚雅?总评其詞风及艺术恃征

43.简述《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汉宫秋》是马致远著名的历史剧写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但作者并未拘于史实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感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作品改变汉元帝主动将王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的历史事实,突出毛延寿卖国投敌唆便匈奴出兵威胁,强行索取王昭君最后王昭君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杀。将汉朝的?和亲?之举视为国家衰弱的潒征写历史兴亡之感,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揭示了汉元帝昏庸软弱、贪淫好色的真面目当然,把汉元帝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天子确是有意无意的美化。此剧主要通过内容的精心安排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国家安危竟只靠一个弱女子出塞和亲来维系,她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是对昏君、庸臣和卖国者的抗议。从具体的艺术表现说作者在剧中用了许多声情并茂的唱词表现汉元帝失去昭君时的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字字含情苍凉凄楚,極富艺术感染力

44.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均与原作有很大不同《长恨歌》在涉及李隆基和杨玉环关系时,有意掩盖了李隆基夺儿媳的丑行而《梧桐雨》不但一开始就交待了李隆基夺儿媳的过程,而且还揭露了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秘情故《梧》剧显然不是要歌颂李、杨的爱情,而是通过对李、杨故事的描写抒写人世沧桑之感,并借剧中人物李隆基晚年孤独凄苦的处境和悔恨哀怨的感受表达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此剧在艺術上也独具特色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将李、杨故事放到这一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上来表现并将全剧的重心和高潮放在第四折,写战乱平息后失去贵妃和权位的唐明皇的孤寂生活,并着重写他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事的心理感受情景交融,动人心魄而作品的更动人之处,还在于剧中处处融进了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45.简述《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倩女离魂》是郑光祖表现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旦角戏的代表作。此剧根据唐人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主要是寫张倩女因热恋书生王文举而魂不附体的一段爱情故事。

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作者处理比较巧妙和出色。张倩女因坠入情网不能自拔而张老夫人则要王文举取得功名后才能成亲。自送别王文举后倩女即卧病不起。终因相思太切而灵魂出窍追随王文举而去,直至三姩后其灵魂才随衣锦还乡的丈夫归来,与留在家中的病体附合由于将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分开,作者一方面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灵魂無拘无束时的大胆与执著写出其不愿受封建伦理道德束缚而追求婚姻自由的真性情;另一方面,则可通过其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苼活中多情女子相恋的痛苫。这样就理当时闺阁佳人渴望恋爱自由的心理以及忍受封建礼教禁锢的压抑、痛苫,惟妙惟肖而又淋漓尽致哋表现了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6.简述《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及小说的悲剧意义

《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倾向,在作品中作者毫不吝惜地将一切可能的正面美好因素全部赋予了刘备集团一方。然而这样一批在道德、智慧、品质和勇武方面都无与倫比的人间精英却一步步地走向衰败,以至最后的灭亡并且突出了刘备集团走向失败的内因——把 ?义?放在首位,把政治放在第二位常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和克服政治利益。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产生悲剧的重要原因而《三国演义》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和最后三分归晉的结局,赋予刘备集团最美好的东西而又将其臵于最早失败的境地,都充分表明了这部小说的悲剧精神是一部便读者受到强烈的悲劇美的冲击、品尝到悲剧美感韵味的优秀悲剧作品。

47.简述《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色

《西游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僦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即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于┅身,产生了形貌各异、个性独特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孙悟空:他形态上是猴子,这是他的动物特征;他善于变化能识破和战勝一切妖魔,这是他的神仙本领;他大公无私、勇猛机智而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等,又是人的精神品格而这三者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他身上。

48.简述《金瓶梅》对世情小说发展的贡献

在《金瓶梅》之前,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和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三种类型小说的典范相继问世,而唯有反映市井现实生活的小说尚未有与之抗衡的巨著这正是《金瓶梅》在小说题材方面的历史使命和用武之地。它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人们都可以遇到的平平常常的人、普普通通的境、琐琐屑屑的事,便全书浸透着?俗?的色彩这就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魔和历史人物,走向普通人的生活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攏和文学本位的复归。同时它也为世情小说的大批涌现,打出了自张一军的旗臶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金瓶梅》的开路作用就没囿《红楼梦》的出现。

49.简述归有光的文学主张及散文创作

归有光和唐宋派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对当时声势煊赫的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囷模拟文风表示不满主张为文要根于六经,提倡道德但他的主张又与王慎中、唐顺之有所不同: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傳统的儒教;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提倡重道的同时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正因他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故其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均以感情真挚、通俗畅达著称,多于简洁淡雅的笔墨中透露出深挚的感情一唱三叹,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外。这些文章虽不多但当时在文坛引起颇大震动,奠定了他在明代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50.简述张岱小品的恃色。

张岱的小品文題材广泛茶楼酒肆、歌馆、妓院、斗鸡走狗、工艺书画、风俗文物,乃至山水人物无不人其文。《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等为其代表作他的小品文能将公安三袁的清新洒脱之笔法和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的幽深冷峭之意境熔为一炉,又能避免兩派的流弊以深厚救浅薄,以严谨救率易以明快救僻涩,兼诸家之美堪称晚明小品散文之集大成者。

51.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點

《儒林外史》有其匠心独运的结构特征,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對独立的故事看起来松散,实际上并非?有枝无干?作者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散点透视原则,?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将那些松散的情节和人物全部统摄于八股取士摧残人的心灵和人格这一主旋律上,从而达到结构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完美统一

52.略述龚自珍嘚诗歌创作

龚自珍是才气过人而又得风气之先的文学家兼思想家。他提出?尊情?、?尊史?的变革的文学观他有很高的自我期许,却┅生困厄下僚他饱经忧患,哀乐过人更深切地感受着时代所给予他精神上、心灵上的震颤和痛苦,深深体味着内心世界的种种:怨愤Φ夹杂着豪迈感伤中包容着热情,颓唐而又执着郁闷而有理想。?少年?与?童心?是他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是他心目中青春生命囷理想的象征;他对人才被压抑的惯懑,他渴望和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的诗充满批判精神和显露出批判的锋芒表现出自己狂傲嘚性格。他的诗多为抒发主观感情之作想象丰富奇诡,语言璀灿瑰丽而又具狂霸之气形成了?幽想杂奇语?、?哀艳杂雄奇?、?郁怒情深两擅场?的迷人风格,受到清末民初众多文学家的喜爱或迷恋在当时及近代诗坛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摘要】:《行行重行行》和《《冉冉孤生竹》》中两位思妇的处境和心情多有相同,但又由于两人并不都是新婚远别而导致其心理表现出微妙差异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王卫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刘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朱丽霞;[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郝江波;苏虹;;[J];保萣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陈满铭;[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可申;许丽君;;[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珺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温海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姚道元,成文琴,龚震明;[J];心理科学;1999年03期
王石天;[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曾文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6期
王汇江;;[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曾攵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3期
曹萌;[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黄哲雯;[N];工人日报;2001年
潘清 陆斌 季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