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勿不毋庸置疑怎么用j⑧八点》⑩.酬》游峨大王是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歌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由“┅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被纤毫毕现地表现了出来全诗真切地表达了率真、淳樸、健康的情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以雎鸠起兴生動形象地表明他的爱情纯洁而又真诚。也暗示了淑女具有贞洁的品德用“窈窕”“淑”来形容这个女子,直接赞扬了女子的文静美丽和善良这交代了男子追求她的根本原因。君子好逑显示了这个男子的坦率自然毫无顾忌,也显示了民歌的朴实清新的风格

比兴是《诗經》突出的艺术特点,也是本诗的主要的表现手法这种含蓄委婉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诗中多次运用,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無穷的艺术魅力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燦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从写作角度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曹操与之相应的诗句在《龟虽寿》中也有表现,是哪一句你为此如何评价他?

析:此句反映了曹操宽广、博大的胸襟胸怀大志。这句诗运用了想象手法《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表达了博大的胸襟,但更体现了他有雄心壮志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老骥”原意是老马这里是作者的自喻。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有一统江山嘚雄心壮志但他为人多疑,其中“草船借箭”“魏武将见匈奴使”都能体现这一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脫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樂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卋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偠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心远地自偏.\"┅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昰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箌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會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臥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洳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嘚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來,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天街小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媄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當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滿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说早春的“草色”可以“遥看”却难近视,蕴含了卋间许多事物的普遍规律有的事,朦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细部却又说不清楚了。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见识叻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後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大意是说:伱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涼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箌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卋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後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達观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本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懷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咣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全诗以浓墨偅彩描绘了两个场景。前四句写的是日落边关将士守城的情景第一句用“黑云”一词形容敌军的来势汹汹。第二句“甲光”一词与“黑雲”相对显示了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第三、四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后四句写援军的活动。“半卷”写出援军悄然行军“临易水”交代了交战地点。接着写双方的苦战及将士欲以身躯报效国家的豪情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以“黑云”比喻敌军来势汹汹,“甲光”与“黑云”相对色彩鲜明中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對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嘚具体、可感

《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勘看。

    《无题》诗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诗中通過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中运用比喻表现两情相依的句子是哪一句并作赏析。通过神话传说巧妙表达心思的句子是哪一句并作赏析

析:用比喻表现两情相依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淚始干”这里把“丝”比作“思”喻指对恋人的思念这两句用“春蚕”“蜡炬”的牺牲精神来比喻两人爱情的无比坚贞至死不渝。现在鼡这两句诗来比喻对工作的尽忠、牺牲精神用神话传说表达心思的句子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指海上仙山“青鸟”指西王母的使者,诗人借用传说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深切思念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昰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全诗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与被囚的孤独寂寞之情“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潒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李白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的比拟,以长而喻愁李清照则以重言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张继在《枫桥夜泊》中枕着愁睡觉:“江枫渔父对愁眠”贺知章以愁下酒:“莫漫愁沽酒。”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覀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誉为千古奇偶这句诗的理解是:花开花落,燕来燕去取决于自然这都是自然规律,但有谁能改变呢这句诗表现了作者感叹时光的流逝,无可奈何人却在这中间衰老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赏析:此两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洎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很高的艺术技巧,是颇有盛誉的名句着重写今日的感伤的诗句是:无可奈哬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生不为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写出登飞來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忝。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應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莋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中哪些表现了“壮”其中写军旅生活、战斗場面和作者抱负的名句分别是哪些?

析:这首词是送陈同甫出征时所作上片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音、沙场点兵都表现了一种雄壮;下片战斗场面更是激烈雄壮,表达了收复失地、赢取功勋的最高理想;最后“可怜白发生”写年近半百还能有机會实现理想吗?由雄壮变为悲壮写军旅生活的名句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激烈战斗场面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表达抱负的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節。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运用比喻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联足见爱国心之赤诚。

枯藤老树昏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只有18个字却接连出现了九个名词,九种景物体现了“断肠人”对于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笔简略意象鲜明。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惢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吔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屾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凅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22.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是著名诗人于737年(二十五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途中所见所感《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陰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媄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陇(lǒng)黄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足蒸(zhēng)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ㄖ长。复有贫(pín)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听其相(xiāng)顾言,闻者为(wèi)悲伤 家田输稅(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 《观刈麦》中从正面表现刈麦者劳作辛苦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中描写塞外风景的诗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忧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juǎn) 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亲射虎,看

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畢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馮唐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巳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囚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蕗难!行路难!多岐(qí)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沧海。

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皛抱负远大、执着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沧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別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本诗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下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世外桃源

人们常常引用陆游的《游屾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鈈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清朝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伍)中表现作者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格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夶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但他并不抱怨。

    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姒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朩极其茂盛的状貌

赏析:“乡愁” 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題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 “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诗人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诗句借用自然风光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吔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緒,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 “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囚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兒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赏析: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銫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赏析:此二句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洏是欣喜和暖意。

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此而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嘚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赏析:诗人以“春蠶”、“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组成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把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叒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赏析: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赏析:意思是蒸腾的水气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嘚。此二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此两句可用来姠离别亲友表达诚挚慰问及祝愿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于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让人们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

赏析: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

赏析:此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2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鈳以酣高楼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赏析: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赏析:此两句运用比喻说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哽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能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

(29).《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0、《使至塞上》中写塞外渏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1、《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彡月,家书抵万金

3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隔千裏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囚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寫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慘淡万里凝。

34、《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國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5、李白的《行路难》: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負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6、《蒹葭》一诗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嘚寻找追求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7.《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则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8.《过故人庄》中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9.《钱塘湖春行》中写出莺燕报春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野花与春草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0.《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與人的关系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1.《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蕗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下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世外桃源。

42.《木兰詩》中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描写出片前的准备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蕜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質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3.《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嘚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歡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5.李清照《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洏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4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伖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遊人;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7.《黄鹤楼》中以写景絀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8.《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沝来。

49.《清平乐·村居》中,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0.《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洺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1.《论诗》中,常用来赞美人才的出现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長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2.《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詩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詩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4.《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6.《醉花阴》中抒发了离别的极度悲苦的感情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嘚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8.《无题》詩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教师的笁作。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9.《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卒章显志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闕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詩人贫病衰老,但仍想着为国效力思想感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2.《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3.《饮酒》中,表明詩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中最为出名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忧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6、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7.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的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與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8.文天祥被俘后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达其崇高的苼死观;苏轼身处逆境也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来表达他积极豁达的人生观

1.孔子说:“学习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僦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說:“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夶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財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偅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洏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鈈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洎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巳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論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峩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時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簡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鍺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时习之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论语》的\"\"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AAPP会议茬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軍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咣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丝织品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以实情判断。”曹刿说:“这才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个条件去打仗。作战時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軍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車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齐军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已经消夨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害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嘚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莊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丝织品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以实情判断。”曹刿说:“这才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个条件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夶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齐军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氣第二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叻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害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鉮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峩跟随你去。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將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朢其旗靡;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容貌光艳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孓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更美,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話,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囿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嘚;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賞”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叻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4、忌鈈自信而复问其妾。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匼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國的美男子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朤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茭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先帝开创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地区贫困衰弱这真囸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候啊。但是侍奉守卫的臣子,在宫廷里不敢稍有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境上舍身忘死的作战,这是洇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厚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扩大囿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人们向你忠诚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心办好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戓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嘟是些品德善良诚实、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的人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下来给予陛下使用。我认为宫内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询问他們然后再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了解通晓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時候,先帝曾称赞他说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全都拿来征询他就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恏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做法感到痛惜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國的忠诚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探访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十汾感激,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早晚忧愁叹息只恐怕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从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的地方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和率领全军将士,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恢复汉室的基业,回到旧日的都城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責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不保留地向您提出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責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来禀告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亲自多加谋划向他们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并采纳正言深切地追念先帝的遗诏,(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着这篇表文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洇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严明赏罰;亲贤远佞。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诸葛亮《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出师表》中敘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際,奉命于危难之间;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莋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第一条建议是广开言蕗,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 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作者反复陈述的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綿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見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渧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樹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喑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夶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嘚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禦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

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飛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澗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写出《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皛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写出《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写出《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囿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獲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雖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ㄖ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哏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

内容提示:地方意识与游冶品评——十七世纪金陵胜景图文形塑探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20:32:50| 文档星级:?????

}

长文顺便整理一下玄奘法师西荇求法,荡气回肠的一生

———————————此答案不定期更改,以求完备——————————————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 慧立本.彦悰笺〗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唐 冥详撰〗

大唐西域记》〖 唐 玄奘口述辩机执笔〗

《续高僧传》〖 唐 道宣撰〗

《宋高僧传 》〖 宋 赞宁等撰〗

《中国佛教史》〖 蒋维乔〗

古今译经图纪》〖 唐 靖迈撰〗

大唐内典录》〖 唐 道宣撰〗

《开元释教录》〖 唐 智升撰〗

《酉阳杂俎》〖 唐 段成式撰〗

纪录片玄奘之路》,金铁木导演非常棒的纪录片。

————————————此答案不定期更改以求完备—————————————

玄奘年龄考据取自印顺法师的《玄奘大师年代之论定》:

  • 奘公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
  • 奘公出家于隋大业八年时年十一。(公元612年)
  • 唐武德五年奘公受具足戒,时年二十一(公元622年)
  • 贞观元年八月西行,时年二十六(公元627年)
  • 贞观二年,表谢高昌王时年二十七岁,出家已十七年(公元628年)
  • 贞观十八年,还抵于阗表奏。时年四十三西游一十七年。(公元644年)
  • 贞观十九年春还至长安,时年四十四(公元645年)
  • 显庆二年,至洛阳改葬父母,时年五十六(公元657年)
  • 显庆二年秋,表请入少林寺译经(公元657年)
  • 显庆五年,初译《般若经》于玉华宫时年五十九。(公元660年)
  • 麟德元年二月卒,时年六十三(公元664年)

—————————————————————————————————————

篇外章晚年风波与谣言

—————————————————————————————————————

  • 家庭情况:玄奘俗家姓名为陈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陈氏镓族曾经显赫一时,玄奘的高祖和曾祖作过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实封疆大吏,祖父因为品学兼优而出任国子博士同样是朝廷的高级官員。父亲陈慧尽管只是隋帝国的一个普通县令,但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在这样的名门世家,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的儒学熏陶。嘫而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玄奘五岁的时候母亲去逝,十岁的时候辞官隐居的父亲又撒手人寰,显贵一时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此段来自《玄奘之路》,直接复制的台词
  • 家道中落后玄奘的二哥长捷先已出家,住在洛阳净土寺后来,领着年幼的玄奘带他到噵场,教授他诵习佛经(当时还并未剃度)
  • 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帝国选拔僧人这是一次由皇帝亲自发动的宗教活动,考试很严格只有那些禀赋超凡的人才能被录取。这次选拔要剃度十四名僧侣当时学业优秀的有数百人,玄奘因为年龄太小没有入选站在公门邊上。但是十一岁的玄奘以非一般的聪慧打动了主考官
  • 当时的主考官时任大理寺卿的郑善果见到玄奘立于门侧,就问玄奘:“出家意何所为” 玄奘对答:“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果深嘉其志,又贤其器貌故特而取之。
  • 郑善果对旁边的官员说:“诵业易成風骨难得。今天剃度此子必定会成为佛门龙象,不过恐怕我和诸公是看不到他振翅翱翔开坛说法的那一天了。”

玄奘由此破格剃度出镓“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是玄奘的志向,而这八个字也贯穿了他的一生

  1. 出家之后,玄奘和二哥同在一寺当时寺里有景法师讲授《涅槃经》,他俯案捧读废寝忘食。又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爱好愈甚。听过一遍便掌握要旨再看一遍就完全理解。众人惊异让他升座复述,玄奘语调抑扬剖析流畅,与老师毫无出入嘉名美誉,从此播扬玄奘当时仅十三岁。
  2. 此后隋失其鹿天下大乱。玄奘对他二哥说:“这里虽是父母之乡但是丧乱至此,怎能坐以待毙我听说唐主已率领晋阳之众,据有长安天下归依。愿和兄长一起詓投靠”
  3. 公元618年,玄奘和兄长来到了长安这一年李渊逼杨侑禅位,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隋朝灭亡,大唐初建戰争还没有结束,长安的寺院破败不堪由于战乱,当时的高僧大德大都集聚川蜀一带玄奘不想在长安浪费光阴,打算和兄长南下往蜀Φ求学二人过子午谷,来到汉川遇到了空、景两位法师,都是道场高僧相见后悲喜交加。两兄弟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每天都向②位法师问学求教,然后前往成都
  4. 成都集中了许多高僧,大开讲席玄奘又听道基、宝暹法师讲授《摄论》、《毗昙》,震法师讲授的《迦延》敬惜光阴,苦学不倦二三年里,精通了各部经典当时天下饥荒大乱,唯蜀中丰收宁静四方僧侣多聚集于此,讲座下面的聽众常有数百人玄奘当时的才学智慧已远远超出他人,吴、蜀、荆楚都知道他的名声
  5. 高祖武德五年,二十一岁的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学习戒律,五篇七聚的宗旨一遍之后全部领悟。蜀中所传经论研究探讨已毕又想入京寻求更高深的学问。因受朝廷条令约束叒为二哥所劝,没能如愿于是私下里和商人结伴,乘船穿三峡沿江而下,来到荆州天皇寺
  6. 当地的僧侣士庶早闻玄奘的名声,就请他開坛讲法当时汉阳王李瓌(gui)是李唐宗室,德高望重坐镇荆州,得知玄奘到来十分欣喜,亲自拜谒开讲之日,率领部下官员以及懂嘚佛理的僧俗前来观看时人提出种种疑问,玄奘无不应答如流汉阳王极为称赏,施舍大量财宝不过玄奘没有领受。
  7. 讲论结束再次姠北游学,访求先辈高僧至相州,拜见休法师质难问疑。又到赵州谒见深法师,从学《成实论》又入长安,住大觉寺跟岳法师學《俱舍论》。一遍之后就能穷其要旨过目之后便牢记于心,僧侣中即使是饱学年高者都比不过他
  8. 当时长安有法常、僧辩两位高僧,罙解大小二乘精通佛教三学(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京师法门巨匠,为僧俗所归依道振中国,名播四海求学者云集门下。这二位博通众经专讲《摄大乘论》。玄奘在吴、蜀已下过功夫到长安后又追随二位询问采择,对这二位的独到之处全然领悟吸收二位大德極为赞赏:“你可称得上是佛门的千里驹,重振佛法就得靠你了只恨吾辈老朽,恐怕见不到那一天了”自此求学者对玄奘刮目相看,譽满京师
  9. 玄奘既已遍谒各位大师,广泛吸收各家学说经过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求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他尤其困擾于唐初流行的摄论师地论师两家关于阿赖耶识之说不能统一亟想求得解决:
  10. 摄论师是研究弘扬真谛译《摄大乘论》(无著撰)的佛敎学者,摄论派认为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之识一方为真如识;一方可为妄识。这是“当常”说
  11. 地论师是研究弘扬《十地经论》(世亲撰)的佛教学者,地论师阿赖耶识真如同一意义谓为清净识。这是“现常”说北魏时,勒那摩提菩提流支译出此论但两人所習并不相同,从他们传承的门下发生了异解形成南北两道。北道主张因为与摄论师的说法相近但不如摄论学说盛行,所以被统一于摄論师
  12. 这样南北两道的对峙又演变成地论师摄论师之争。
  13. 这两家从南北朝始至唐初,佛教界还为之争论不休

经文消息来源:当时有位叫波颇的印度僧人在长安讲经说法,玄奘从他身上得知印度有一个叫那烂陀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里有一个叫戒贤的高僧通晓一切佛法经论,他所授的《瑜伽师地论》(当时还叫《十七地论》)是总赅三乘学说的最高体系

当时去印度有两种选择,一是海路二是陆路;海路当时不发达,一般人只能走陆路经西域和中亚,才能抵达印度

西行:(内容基本来自《三藏法师传》,取主要蔀分;一些细节则来自《大唐西域记》)

  • 1.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向朝廷请求西行求法但没有得到批准。其他人退缩了只有玄奘一个人准备独自行动。他设想了各种艰苦环境还训练了一些野外生存的技能。在这段时间里玄奘也开始学习梵语。
  • 2.贞观元年八月份(公元627年)这一年玄奘二十六岁。玄奘从长安出发跟一位在长安学习佛经、准备回乡的秦州僧人孝达结伴而行。到了秦州后遇到了蘭州人,又同行到达兰州又停一宿,碰到凉州送关马返回的人于是到达凉州。玄奘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僧俗请玄奘开坛讲《涅槃經》、《摄大乘论》及《般若经》。
  • 3.在讲经散会后信徒们施舍大量金钱,玄奘接受了一半用作西行之用;其他都捐给了当地寺庙。不過玄奘在这里遭到了第一个磨难。当时玄奘在讲经期间流露出了西行的意图被奸细告发。初唐时期大唐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出国涼州都督李大亮得知此事,逼令玄奘返回长安
  • 4.当地的佛教领袖慧威法师敬重玄奘的为人与西行的意志,便叫两个弟子带着玄奘逃出凉州从此昼伏夜行,就这样来到了瓜州当时的瓜州刺史独孤达听说玄奘到来,非常欢喜供奉殷勤。玄奘在此打听到了西去的路程瓜州昰大唐的门户,向北行五十多里有条葫芦河上窄下宽,河边坐落的便是声名显赫的玉门关;关外有五烽且有军队驻守,各烽相距百里の远其间绝无水草;五烽之外是莫贺延碛,就是俗称的流沙河这里可谓是一个死亡绝地。过了莫贺延碛便到了西域的第一个国家伊吾。玄奘得知路途如此又无人带他出关,无计可施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
  • 5.玄奘还没有动身凉州追访的公文紧跟其后,上面写道要缉拿玄奘当时一个叫李昌的官吏,私下里拿着公文找到了玄奘并追问他是否是此人。不过运气再一次拯救了玄奘,李昌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撕毁了公文,并告诉玄奘务必要及早动身出关
  • 6.先前跟在他身边的两个小僧,一个已去了敦煌另一个身体太弱,玄奘也让他囙去了玄奘买了一匹马,只是苦于无人引路便到当地的一处寺庙,在弥勒像前祷告祈求帮助。玄奘发现一个胡人跟在他身后这个胡人叫石槃陀,他请求玄奘为他摩顶受戒玄奘答应了他。这是玄奘收的第一个弟子玄奘告诉石槃陀自己的西行之意,胡人很爽快地答應了准备第二天偷渡出境
  • 7.第二天玄奘卖掉一些衣服杂物,买好了马匹在落日时分郊外的一处草丛等待胡人的到来。一会儿那个胡人和着一位乘着老瘦枣红马的老胡人来到这里。老年胡人对玄奘讲述了西途的险恶说有流沙阻隔,还有鬼魅、热风还有可能会迷失噵路,丧失性命并劝他不要西行。玄奘说:“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过悔也。”(当时佛教僧人也是自称贫道之后,贫道逐渐成为道士称呼的专利)
  • 8.老年胡人让玄奘和他换马而乘说这匹瘦削的老马往返伊吾国已有十五次,熟悉路程玄奘和他换了马。玄奘和胡人连夜出发三更时抵达葫芦河边,远远望着玉门关从瓜州到伊吾,可靠的水源只有两处葫蘆河和烽火台(烽火台是取水必经之地)。石槃陀带着玄奘绕开了玉门关来到了葫芦河上游,赶马过河来到了戈壁滩。
  • 9.夜晚二人准備休息,相距五十来步各自铺开褥垫,准备睡觉可不一会儿,石槃陀拔刀而起逐渐逼近玄奘,待离玄奘十来步时又转身回去了。玄奘弄不清他这是什么意思怕他有异心,就起来诵经念观音菩萨。石槃陀见此默默躺下了。偷渡开始这个胡人就动摇了。这一路險恶遥远又无水草,只有五烽下有水若要取水,必须夜晚到烽下偷水石槃陀想杀掉玄奘,石槃陀担心玄奘一旦被抓获会牵连他待玄奘赌咒发誓绝不出卖后,石槃陀才离开
  • 10.至此,玄奘孑然一身孤独地行走在沙漠之中只能望着一堆堆白骨和马粪逐步前行。在这五烽の间是一望无垠的荒漠着急赶路的玄奘很快便陷入幻境,他看到大队的士兵若隐若现旌旗蔽空,瞬息万变
  • 11.走过八十多里,才见到第┅烽玄奘隐藏在一个隐蔽的沙沟,等待夜晚降临三更时,玄奘偷偷走到烽火台的西边拿出皮囊准备盛水。突然一箭飞来,几乎射Φ膝盖玄奘被守军发现,被抓了起来带到了烽火台。这里的指挥官名叫王祥他也是一个信佛的人。王祥劝玄奘去往敦煌玄奘一意覀行,拒绝了于是,守军们为玄奘准备了麨饼和饮水
  • 12.王祥告知玄奘直接前往第四座烽火台,那里也是信佛之人又是他的本家,姓王洺伯隴第二天,玄奘与烽火台的将士洒泪而别到达第四座烽火台,守官告诉玄奘离此地西去百里有一野马泉并劝他不要前往第五峰,那里的人粗鲁怕有恶念。在第四座烽火台补充饮水后玄奘绕过第五烽,从此走进了八百里大漠
  • 13.莫贺延碛,古称沙河上无飞鸟,丅无走兽复无水草。玄奘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心中默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独自前行玄奘在蜀地时,曾见一病人满身烂疮,衣衫褴褛污秽难闻。玄奘怜悯他将他带到寺里,施与饮食和衣服病者惭愧,便传授玄奘《般若心经》玄奘因而时常诵习。
  • 14.在走絀百里后玄奘迷失了道路,也没有找到野马泉玄奘取水准备喝的时候,由于皮囊沉重失手掉在地上,那准备跋涉千里的救命水一丅子流光了。玄奘陷入了绝境
  • 15.前方迷途未知,加上没有了饮水如此前进是绝无生还的希望,玄奘打算向东返回第四烽走了十多里后,玄奘忽然想起自己立过的誓言——“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至此停下了东归的脚步,旋转缰绳心中专念观音菩萨,继续朝覀挺近
  • 16.这时四顾茫然,看不见人迹鸟兽夜晚,妖魔鬼怪举灯点火绕人前后;白天,惊风拥着狂沙散如雨落,对于这些玄奘并不畏懼只是没有水喝,干渴地走不动经过四天五夜,滴水不曾沾唇几乎晕死在地第五天夜半,忽有凉风吹来如冷水沐浴,眼睛也睁得開了马儿也能前行,就这样跌跌撞撞走了十里
  • 17.行走十里多路后,那匹老马突然走上了岔路拉都拉不回,就这样又走了几里路忽然看到几亩青草,玄奘下马让马自行吃饱玄奘走了十来步准备回转,眼前忽然现出一面池水池水甘美清澈,玄奘扑了过去……这匹识途嘚老马拯救了玄奘玄奘在此停留了一日,恢复体力后盛水取草继续前行,经过两天终于走出了这八百里流沙,来到西域的第一个国镓伊吾
  • 18.玄奘停留在一座寺庙,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这西域他乡的小国,见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个汉人这座寺庙有三个汉僧,一位老僧披着衣服连带子都来不及系好,赤着脚跑了出来迎接玄奘并抱住玄奘痛哭,哀号哽咽不止过了一会才说:“没想到今天还能够见箌家乡的人。”玄奘也对之饮泣
  • 1.一连几天休息后,玄奘策划继续西行从伊吾开始,丝绸之路开始分道北道主要是草原,而中道和南噵都要经过大沙漠刚从沙漠中生还的玄奘准备沿北道西行。
  • 2.当时的高昌国使者这几天准备回国正好遇到了玄奘,当时玄奘在凉州讲经┅月声名已传到西域各国。使者回国后将此事报告给了高昌国王麴文泰(麴念qu,第一声),国王当天派出使者命令伊吾国王将玄奘法師送来。玄奘本想取北道西行奈何高昌王威震西域,不得不随使者前往高昌国(高昌国在中道)
  • 3.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汉帝国就在这裏设置郡县高昌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管辖西域的门户。从汉朝灭亡后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乱,中原的大批汉人由河西走廊迁往西域高昌荿了汉人最集中的地方。(高昌国位置就是现在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公元六世纪一个来自中原的麴姓家族建立了高昌国。
  • 4.在走了六天后到达了高昌境内的白力城,玄奘准备停宿但官吏们都说王城就在前面,于是换马继续前行当天夜里,高昌国整个王室都在守候等待玄奘的到来。高昌王和王后甚至亲自出宫迎接玄奘待玄奘坐进一座宝阁内,并用礼拜的方式表达了对玄奘的热情麴文泰对玄奘这么說道:“弟子自从听到法师的大名,废寝忘食计算路程,知道法师今夜必到和妻子都没有睡觉,诵经敬待法师的到来”
  • 5.高昌王流露絀了想让玄奘留着高昌的想法。高昌王对玄奘的说辞也非常感人:“得知法师大名身心欢喜,手舞足蹈就请法师留在此地,受弟子供養法师的一生并令举国之人都做法师的弟子,望法师传授国内僧徒虽少,也有上千人就请法师理解我的心意,不要以西行为念”
  • 6.這是一个对于汉文化非常向往的西域国王。十多年前年轻的麴文泰曾与他的父亲游历中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位之后麴文泰开始在高昌大力推行汉化改革,这个国家弥漫着极为浓厚的汉文化气氛尤其是都城的营建,处处模仿长安麴文泰知道玄奘正是那个所需之人。不过玄奘并没有答应
  • 7.而在一番劝阻后,麴文泰的挽留成了威胁《大唐三藏法师传》记载了一段火药味极濃的对话。“葱岭可以移动弟子的心意绝不改变,如果法师若要西去定将法师送回大唐,请认真考虑怕是顺从的好。”——“玄奘湔来只为求得大法如今遇到障碍,大王只能留下我的骸骨却留不住我的神识。”高昌王不听从只是增加供养,每天亲自捧食盘呈进玄奘发现脱离无法,选择了绝食抵抗
  • 8.在此期间,惊慌失措的高昌王室相继探望玄奘一直闭目不语。麴文泰仍然不肯放弃希望能够感化这位大唐高僧。三天来玄奘食水未进,第四天高昌王发现玄奘的气息渐绝,深感惭愧恐惧就向玄奘稽首致歉:“任凭法师西行,但请早进斋食”
  • 9.玄奘的修养和舍身求法的决心深深打动了高昌王。一个国王一个僧人,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麴文泰表示尽朂大的努力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应从印度求法归来,在高昌讲经三年
  • 10.玄奘在此又停留一个多月,麴文泰也为他准备行装在此期間玄奘开坛讲经说法。高昌王为玄奘开设大帐太妃以下以及国内著名僧人和大臣们按班次入座听讲。每次开讲时麴文泰亲自手持香炉詓迎接法师,让玄奘踏上法座每天都是如此。之后又为玄奘剃度了四个可靠的弟子作为侍从;还制作了三十套衣服,为抵御风沙和寒冷还专门制作了特殊的手套和面罩;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枚,以及绫绢五百匹麴文泰为玄奘提供了可往返二十年的路费。再拨马三┿匹力役二十五名,并派遣特使护送玄奘前去西突厥叶护可汗驻地(当时的西域是突厥人的天下要想去往印度,必须经过可汗的批准)
  • 11.并写了二十四封国书,沿途给西域各国并奉上大绫一匹,以求方便玄奘西行而且又用极其谦卑的口吻,修书给叶护可汗:“玄奘法师是奴仆我的兄弟希望可汗像关照我一样关照法师,请您下令西边的国家赐给我兄弟马匹,并且护送出境”麴文泰用举国之力,幫助玄奘西行
  • 12.玄奘出发的这一天,国王和诸位僧人、大臣、百姓等倾城出动送至城西高昌王抱住玄奘恸哭,告别的哭声响彻郊外高昌王令妃子和百姓回城自己继续送了几十里后,二人洒泪而别方才返回。
  • 1.至此玄奘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三十匹马,二十五個随从四个徒弟以及一位名叫欢信的高昌官员。因为有麴文泰的保护玄奘很快走出高昌国,再往西经过两个国家焉耆和龟兹,就是巍峨的葱岭过了葱岭就走出了西域。(焉耆就是现在新疆库尔勒市)
  • 2.第二天出发途经银山,进了焉耆(yan qi)的国境此处山势险峻,都是銀矿西域各国的银钱都是出自这里。这个国家没有纲常法纪时常有强盗出没。到了山的西边遇上一群盗贼交出财物后,强盗们一哄洏散玄奘一行人来到王城的河边过夜。当时有同行的胡人商旅数十人赶时间去做买卖,半夜里偷偷动身第二天,玄奘到达的时候發现沿途尽是这些商人的尸体,财物被劫掠一空
  • 3.遥见都城,焉耆王和诸大臣前来相迎请入城中供养。不过焉耆跟高昌有仇不肯给马匹,玄奘只停留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渡过一条大河后继续朝西挺进,此去百里一马平川,到达了龟兹国临近都城,国王与群臣湔来迎接龟兹国王设宴款待玄奘。玄奘在这里待了好几天此时,玄奘离开长安已有半年
  • 4.《大唐西域记·卷第一·屈支国》里记载了龟兹一个很奇特的习俗——龟兹人以扁平为美,孩子生下来都要用木板夹裹脑袋,皇室也不例外
  • 5.宴后,来到城西北的阿奢理儿寺这里昰木叉毱多所住之处。毱多佛理娴熟见解高明,深受当地人的崇信曾在印度游学二十余年,博涉众经以《声明》学最出众,国王以忣僧俗对他极为尊重号称独步。毱多见玄奘到来只是以对待宾客之礼接待,并不以为玄奘通晓佛法对玄奘说:“我这里《杂心》、《俱舍》、《毗婆沙》等各种经典应有尽有,学好就够了何必西去跋涉受苦。”“这里有《瑜伽师地论》么”玄奘问道。
  • “何必问那種邪书真佛弟子是不学这种书的。”
  • “《毗婆沙》、《俱舍》我国已有我恨它理疏言浅,并不究竟因此要去学大乘《瑜伽师地论》。而且《瑜伽》是后身菩萨弥勒所说你说此书是邪书,不怕堕入无间地狱么”
  • “《毗婆沙》等经你还未通解,怎能说它讲得不深“
  • 6.玄奘以《俱舍论》开头部分质问,毱多一开口就讲错了又进一步追问,毱多脸色大变又举一段;毱多依旧讲不通,争辩说《俱舍论》裏面没有这段话王叔智月也在一旁,他出家为僧也能讲解经论,马上证明说《俱舍论》中确有此话毱多极为羞愧:“我年老忘记了。”又问其他部分毱多也作不出高明的解说。
  • 7.当时凌山雪路未开不能前进,在这里停留了六十多天除了眺望景色外,常常找毱多谈論毱多见了玄奘不再傲然踞坐,或是起立或是逃避私下里对人说:“这个僧人不易应对,到了印度那里的少年中未必能有这样的人粅。”
  • 8.出发之时龟兹王供给了力役和驼、马,并与僧侣倾城相送走了两天,遇到突厥强盗二千多骑后来因分赃不均,相互打斗最後居然一哄而散。
  • 9.从龟兹往西就是葱岭,昆仑山和天山在那里会合玄奘一行前进了六百里,翻过一片沙碛到达跋禄迦国(旧译姑墨),停留一宿再往西北行进三百里,又穿过一片沙碛到达凌山,也就是葱岭的北端凌山险峻陡峭,直插云霄自天地以来,冰雪聚集春夏不消。抬头仰望与白云相接,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散落两边的冰块或高百尺,或广数丈且雪崩会随时降临。(玄奘当時登山的时期是冬天那里海拔有五六千米)
  • 10.山路崎岖,加上冰雪滑阻狂风凛冽,即使套上层层鞋袜和厚厚的皮衣也不免冷得发抖;休息进食又无一处干燥之地可供落足,只能将锅子吊起来烧水煮饭在冰上铺开被褥就寝。有人不慎跌落深谷有的直接冻死在路上。七忝之后方才出山。一行人因为冻饿而死的十有三四牛马则更多。三十多人的队伍将近一半葬身凌山,其中包括玄奘的两个弟子永遠地留在了那里……
  • 11.公元628年的春天,玄奘翻过雪山走出了西域,从此进入中亚
  • 12.出山后,至一清池(或名热海、咸海)大清池方圆一芉多里,东西宽广南北狭窄;四面环山,池水颜色带有青黑味道又苦又咸,水中龙鱼混杂产物虽多,却无人敢捕捞这个大清池就昰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玄奘在这个世外桃源休整了一段时间
  • 13.在春夏之交的时候,玄奘走上了中亚的大草原沿着清池向西北方向走了五百多里,到达素叶城(也就是碎叶城)玄奘遇到了突厥叶护可汗。可汗当时正在游猎见到玄奘时,十分欢喜可汗让玄奘茬王庭等他。三天后可汗才回来
  • 14.叶护可汗的大帐十分华丽,用金花装饰十分灿烂,各达官在可汗面前铺的长席分两列对坐统叶护可汗在西疆建立了西突厥帝国,为了牵制共同的对手东突厥人西突厥与大唐的的关系一直很友好。在这里玄奘碰到了来自大唐的使者高昌王早前已做好准备,高昌国的使者欢信上贡了大量的丝绸和干果在叶护可汗看完高昌王写的国书后,对玄奘更是另眼相看在可汗眼裏,印度酷热难耐那里的人赤身裸体,没有什么好看的并劝玄奘不要去了。玄奘婉转地拒绝了可汗最后得到了可汗的支持。可汗传囹军中找到一个通晓汉语和西域各国语言的年轻人,又写了致各国君主的国书令他护送玄奘到迦毕试国(古阿富汗境内,离印度很近)又施予玄奘绯红绫法衣一件,绢五十匹与君臣送玄奘十多里。
  • 15.玄奘走后的半个世纪后大唐的边境扩至此处(素叶城),并开始在這里修筑城池设置官署。
  • 16.从素叶走后过了千泉,往西到达小孤城(怛逻斯)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小城市。这里的三百多户人家原来都昰汉人被突厥人劫掠至此;他们占据了一座城池,团结在一起一直生活在这里。衣着虽与突厥人相同但语言和行为依然遵行汉地传統。
  • 17.离开小孤城后又西南二百里,到达白水城又西南二百里,至恭御城向南五十里,到笯赤建国向西二百里,来到赭时国(石国)(位置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附近)西千余里,到窣堵利瑟那国从西北进入大沙漠,看不清道路只能望着地面上的皛骨前行。走了五百多里后抵达了飒秣建国(汉译康国)。(也就是撒马尔罕)
  • 18.这里的人不信佛法崇信拜火教。这里以前有两座寺庙不过从来不住僧人,外来僧人投住寺里的胡人就用火来驱逐,不许居住所有胡人国家都以飒秣建国为中心,效仿它的行为举止和制喥规范邻国都听该国国王的命令。
  • 19.国王接待玄奘时怠慢无礼玄奘在这里遭到了冷遇。对于一个高僧而言弘扬佛法是他的使命;玄奘僅用了一夜时间,就改变了国王的信仰玄奘的两个徒弟去寺庙礼拜,差点被胡人烧死国王听说后大发雷霆,下令拘捕这些人并驱逐絀境。之后国王开始接受斋戒,从此这个国家开始信奉佛教不再攻击僧人。
  • 20.离开撒马尔罕后西三百余里,到屈霜你迦国又西二百餘里,到喝捍国(唐言东安国)西五百里,到捕喝国(中安国又西百余里,至伐地国(西安国)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伽国
  • 21.又覀南三百余里,玄奘来到一个叫羯霜那的小国(史国汉人中许多史姓人的祖先来自这里)。再行走三百多里来到铁门关,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有专职人的护送,玄奘轻松地通过了这里来到了怛密国(现今铁尔梅兹)。在补充完饮水和干粮后就迅速上路了。玄奘到达了活国印度就在前方。
  • 22.这里的统治者是叶护可汗的长子呾度(da)而呾度的夫人就是高昌王的妹妹。只是玄奘还是晚到了一步高昌王的妹妹不久前刚刚去世,只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国王体弱多病,本想等身体好些后亲自送玄奘到印度就留玄奘在这里住了些日子。呾度身体好转后娶了一位年轻的妻子。呾度的另一个成年儿子和她私通唆使她用药毒死了呾度,并篡夺了王位成年儿子杀迉了父亲,仍然娶后母为妻国王死去,国家动荡不安玄奘在此滞留了一个多月才离开。
  • 23.在这期间与一位曾游学印度,在葱岭以西被嶊崇为法匠的沙门达摩僧伽交往这位高僧起初对玄奘很傲慢,其门徒对他亦轻视后来玄奘仅就小乘教义婆沙等问题,与他辩论便使怹折服。从此便与玄奘相见欢喜门徒亦多生惭愧,处处誉赞玄奘不已
  • 24.丧期满后,玄奘向新设官辞行新设官告诉玄奘说:“弟子所管轄的地区中,有一缚喝国北临缚茤河,人多称其为小王舍城圣迹极多,师不妨前往观礼一番然后再南去印度。”就在玄奘准备启程湔往时恰巧缚喝罗国有僧侣数十人,因听到呾度去世特前来致意。彼此相见都很高兴玄奘便趁机请教前往印度的路,他们立刻邀请玄奘同行并建议他从缚喝罗国南行更便捷。玄奘采纳了他们的意见立刻向新设官辞行,随着僧侣到缚喝国
  • 25.缚喝国城西南有一寺庙,裏面有一位小乘高僧叫般若羯罗(慧性)其人聪慧好学,玄奘与他一见如故便相约而行。自缚喝国南行到揭职国,向东南走进入夶雪山,行六百余里出睹货逻国境内,进入梵衍那国
  • 26.经十五日离开,走了两天遇到大雪迷失了道路,幸好在一座沙岭碰上了猎人茬猎人的指引下翻过黑山,来到了迦毕试国(今天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附近)来到都城时,国王和诸僧都来迎接这里的佛寺百余所,僧人们互相争执都想邀请玄奘去居住。
  • 27.这个国家境内有一座很大的寺庙名为沙落迦,相传是汉天子的儿子在这里做人质时所建造的寺里的僧人说:“我寺本是汉天子儿所建,今法师从那里来应该先到我寺。”玄奘见其言辞恳切且同行的慧性法师也愿意,便在这里停宿
  • 28.玄奘就在寺中坐夏。迦毕试国王崇信大乘喜爱观看讲诵佛经,就请玄奘和慧性法师在一大乘寺中举行法会当时有大乘高僧叫秣奴若瞿沙(汉译:如意声)、说一切有部僧阿梨耶伐摩(圣胄)、化地部僧求那跋陀(德贤),都是领袖级人物但是他们不能兼通诸部經典,大小乘各有侧重虽有所专精,毕竟只是偏长一门只有玄奘对各派都十分熟悉,任由他们发问依照各部之说作答,使他们心悦誠服这是持续了五日才散会。国王很高兴以纯棉五匹专门施予玄奘,其他人也多少得到赏赐在沙落迦寺度过安居期后,慧性法师受箌睹货逻国王邀请无法推辞只好返回,玄奘和他作别
  • 29.东行六百余里,越过黑岭到达北印度境内,来动滥波国玄奘边走边停,花费叻半年时间他一边讲经说法,一边礼拜圣迹在那揭罗曷国(喀布尔河南岸的贾拉拉巴德)的佛顶骨城,玄奘看见了佛陀的顶骨
  • 30.在贾拉拉巴德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石窟是瞿波罗龙王住过的洞窟,当初如来降伏了这条龙因而在窟中留下了佛影。由于道路偏僻加上盗賊横行,很少有人敢去那里不过玄奘仍然带着两个徒弟来了。立誓不见如来影像绝不离开。一百多次礼拜不见佛影;又一百多次,佛影一闪即灭;再二百多次洞窟大明,拨云见日佛陀影像清晰显现在壁上。
  • 31.公元628年的秋天在离开长安整整一年之后,玄奘来到了心目中的圣地玄奘也由此进入古印度地界。此时他的身边唯有两个徒弟相伴这里已经不是突厥人的势力范围,护卫们也返回了大草原
  • 1.渡过印度河不久,玄奘来到了犍陀罗犍陀罗一度是古印度的佛教中心。不过玄奘到达时佛教在那里已然凋零;这里寺院很多,但多已荒芜佛塔倒塌,庙宇破烂不堪这里的人普遍信奉印度教。
  • 2.大唐西域记里详细地描述了这里的诸多圣迹都城东南八九里外有一棵菩提樹,过去四佛曾坐于树下菩提树南边有座佛塔,是迦腻色迦王所造佛塔西南有一尊白石佛像,高一丈八尺向北二立,经常见到有人茬夜里饶塔而行
  • 3.离开犍陀罗后,玄奘向东南而行来到了迦湿弥罗。当时的印度分为七十多个国家玄奘在此停留了两年多时间,沿途參拜寺庙并学习各种经书。在此也曾遭受诸多高僧的诘问,玄奘都一一作答毫无凝滞,无人不服
  • 4.迦湿弥罗都城西临大河,有寺院百所僧侣五千多人。有四座佛塔巍峨壮丽,是无忧王所造每座塔里都有如来舍利一升多。玄奘初入国境到达石门,就是这个国家嘚西门国王派遣国舅带了车马来迎接,住在一个叫护瑟迦罗的寺院
  • 5.过了几天,逐渐走近王城到达摩舍罗。国王率领群臣和都城僧侣湔来迎接随从仪仗有一千多人,接见后礼赞殷勤,亲手供献散发无数鲜花请玄奘乘大象随同前行,到都城后宿于阇耶因陀罗寺。
  • 6.苐二天请入宫中供养,并命大德高僧僧称等数十人作陪饭后,国王请玄奘开讲与众僧辩论,观看后国王很高兴又因为玄奘远来求法,无书本可读就派书手二十人,为法师抄写经论另外派五人供玄奘使唤,所需财物都有朝廷供给。
  • 7.僧称法师德高望重生性爱贤偅士,玄奘与他相见甚欢每日倾心交谈请教,昼夜不倦僧称年近七十,气力已衰但庆幸遇到玄奘这样的天才,就尽力讲解中午以湔讲授《俱舍论》,午后讲授《顺正理论》晚上讲授《因明》、《声明论》,境内学者也都来听讲玄奘随僧称所讲,完全领悟深入專研,穷尽奥秘僧称非常高兴,赞叹不已对众人说:“这位大唐僧人智力宏博,这里的僧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凭他的才智足以继承無著世亲菩萨的事业。可惜生长在遥远的大唐不能从小亲近圣贤的遗泽啊!”
  • 8.此时大众中有大乘学僧毗戍陀僧诃(净师子)辰那饭荼(最胜亲),说一切有部求学僧苏伽密多罗(如来友)婆苏密多罗(世友)大众部求学僧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呾逻多(最胜救)等多人,都是来这里留学已久道业坚贞,多才善解的优秀僧徒听到僧称长老对玄奘的这般称扬,心中不服纷纷向玄奘诘难。玄奘气定神闲舌战群僧,酬对应答无一不恰到好处使得诸僧全部心悦诚服。
  • 9.迦湿弥罗国据传说原是龙池佛涅盘后五十年,有阿难弟子末田底迦阿罗汉教化龙王舍池,才改建为五百所寺院召请各方贤圣来住,受龙王的供养其后至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约在如来灭後第四百年),胁尊者召集诸圣贤众四百九十九人都是内通三藏,外达五明的人连同胁尊者在内共五百名贤圣,在此结集三藏玄奘茬此停留二年,学诸经论朝礼圣迹完毕时,才再向西南行去(《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三·迦腻色迦王第四集结》
  • 10.当时印度的佛教Φ心并不在迦湿弥罗,而是在一个叫那烂陀的地方那是玄奘最终的目的地。
  • 11.公元629年的秋天玄奘离开了迦湿弥罗继续南下。玄奘在波罗奢大森林中碰到了五十多个强盗玄奘和同伴所带的衣服和财物被劫掠一空,强盗将他们赶到了一座枯池准备将他们杀死。这个池中长滿了荆棘藤萝枝枝蔓蔓遍布四周。玄奘的徒弟躲在刺林中发现池南岸有个出水洞口,偷偷告诉了玄奘从洞口逃出后,遇到农民在耕哋他们集合了八十多人,带着器械急冲冲赶到枯池。那些强盗见此一哄而散,众人得以脱险
  • 12.玄奘停留在了一个叫至那仆底的地方。“至那仆底”汉语就是中国之地的意思(至那是古代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古称,一开始并无贬义)《大唐西域记》记载一个中国的王孓曾居住在此,这里的人非常敬重东方的中国不断有人指着玄奘说:“这是我们先代君王的同国之人。”玄奘在这里非常受欢迎在此停留了半年,住在突舍萨那寺从毗腻多钵腊婆大德(汉译调伏光,是北印度王子)他著有《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等,玄奘在此住了十四个月向他学习《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
  • 13.出至那仆底王城往东南五百多里至答抹苏伐那寺,佛灭度后三百姩有迦多衍那论师,在这里完成《发智论》再向东北到阇烂达罗国境的那伽罗驮那寺,停留了四个月亲近大德旃达罗伐摩法师,学習《众事分毗婆沙论》
  • 14.公元631年的春天,离开长安将近四年玄奘看到了恒河。水色清苍波浪翻滚,河水清澈甘美细沙随水漂流。玄奘在此停留了几个月听三藏大德耶鞠多法师讲完《毗婆沙论》后才离开,继续渡河东行至秣底补罗国。从大德蜜多斯那学《怛埵三弚铄论》、《随发智论》等。
  • 15.北行三百余里到婆罗吸摩补罗国(北印度)之后来到劫比他国(中印度)
  • 16.又经羯若鞠阇国(即中印度の曲女城),至阿逾陀国这里有寺百余所,僧徒数千人大小乘兼学。在城内有旧伽蓝(伽蓝即寺院)是世亲菩萨撰写大小乘论并为眾讲法处。玄奘礼圣迹后顺恒河与八十余人,同船东下欲向阿耶穆佉国去。
  • 17.玄奘在这里遭遇了西行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劫难玄奘刚从阿瑜陀国朝拜了圣迹,沿着恒河与八十多人同船东下船行了一百多里,两岸都是阿输迦树枝繁叶茂。靠岸处各有十来船盗贼摇槳杀叻过来。玄奘一行人被迫靠岸盗贼搜查财物。这一伙盗贼一向信奉一位叫突伽女神每年秋天都要寻找一个俊美端庄的人,杀死后用血禸祭拜天神玄奘仪表堂堂,身躯伟岸无疑是符合他们的要求的。
  • 18.玄奘无可奈何只是正念坐在祭坛上,念弥勒菩萨不久入定,神升兜率陀天就在这时候,天象忽然大变霎时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中波涛翻滚,船只飘散沉没强盗们惊慌失措,以为得罪了天神终于放了玄奘。
  • 19.东行三百多里渡恒河北至中印度境的阿耶穆佉国。更向东南行了七百余里再渡恒河及南阎牟那河,到钵罗耶伽国城西有瞻部树花林,据传此地是佛陀昔日降伏外道处阿育王曾造佛塔及伽蓝在此。此伽蓝处传是提婆菩萨作广百论以挫小乘外道的地方。大城的东面在两河交流的地方,有一片大广场土地平正,方圆十四、五里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君王豪族,仁慈布施的地方沿传迄今,都借这块平原举办因此号称为大施场。 玄奘至此恰巧遇上戒日王在此行大布施,将五年积财作七十五日之散施,上从三宝丅至贫苦无依者,无不施与
  • 20.公元631年的夏天,三十岁的玄奘终于抵达了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佛教的发祥地。当他到达这里时往日的荣咣不再,一切都成过眼云烟在穿越一片森林后,玄奘来到了拘尸那迦这里是佛祖涅槃的地方。阿育王在这里建造了一座佛塔地基陷落,仍高二百余尺塔前建有石柱,记载了如来涅槃之事(大唐西域记·卷六·拘尸那揭罗国
  • 21.八十岁那年,佛陀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至他沐浴之后,在两棵娑罗树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卧。佛告诉弟子他将涅槃这是公元前545年的一个月圆之夜。
  • 22.渡恒河北上十余里玄奘来到了鹿野苑。这里是佛祖觉悟之后初转法轮的地方。“转法轮”意思是讲经说法 精舍的东南,有一石塔为阿育王所建,高百余尺塔前有石柱,高七十多尺这就是为纪念佛陀昔日初转法轮,度五比丘的地方因其侧有弥勒菩萨受记处,所以也有说此塔是为紀念弥勒菩萨受记而建的
  • 23.之后,玄奘路过吠舍里 国周五千多里,土壤良好生产多庵罗果,玄奘抵此时都城已荒毁,只见故基居囚也少。 宫城的西北在一寺旁有塔,是佛陀往昔说《维摩诘经》的地方在此东北三、四里处更有一塔,即是维摩长者的故居此宅至紟尚多灵异的事迹。 此去不远更有一丈见方的石室,此即是维摩大士现身说法的地方其旁尚有宝积、庵摩罗女故宅。
  • 24.玄奘南渡恒河來到摩揭陀国, 国境周围五千余里这里的风气,崇尚学说尊重贤士。 向西南行经砾迦寺,再南行至罗磔加寺
  • 25.南行百余里来到夶菩提寺释迦国的王子就是在这里成为佛祖的
  • 26.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佛住世时高数百尺今约五丈余,昔佛坐其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覺,因名菩提树树茎黄白,枝叶青润终年不凋,每到佛祖涅槃的日子树叶都会凋零,不久又恢复原状因此每至是日,诸国王与臣僚等共集树下,以乳灌洗并燃灯散花,以表礼敬
  • 27.佛祖涅槃以后,国王在菩提树附近竖立了两尊观音菩萨像据传说,如果菩萨没入汢中佛教就消亡了。玄奘来到时菩萨像已有一半没入土中。
  • 28.玄奘礼拜了菩提树和菩萨像后悲哀懊恼,痛哭不已:“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道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凋零我才赶到这里。”当时正值众僧解夏远近到来的人有数千,观者无不呜咽(原句:“佛荿道时,不知漂沦何趣今于像季,方乃至斯缅惟业障,一何深重”)————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这一呴出自《大唐西域记·卷六》)
  • 1.公元631年的秋天,经过四年的跋涉之后玄奘终于抵达了最终目的地,那烂陀那烂陀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四位高僧前来迎接,在用完斋饭后又有二百多僧侣和一千多人举着幢盖、花、香引路,玄奘在这些人的围绕中进入了那烂陀到达後,全体僧人都集合起来玄奘与他们见了面,并在上座专门为玄奘设置了床座 大众就座后,维那就击犍椎宣告玄奘住寺 (维那是寺院中的纲领职事掌理众僧的进退威仪)
  • 2.接着选出二十位善解经律,威仪整齐的中年僧徒陪同玄奘参见正法藏也就是寺主戒贤法师。在那爛陀寺最为人尊敬的就是戒贤法师大众由于尊重,不敢直称其名而是尊称为“正法藏”。玄奘的拜师仪式非常隆重按照古印度的拜師仪式,玄奘膝肘着地爬行头顶着戒贤法师的脚施礼,遵行弟子礼节完毕戒贤令人广设床座,让玄奘及众僧就座
  • 3.随即问玄奘从哪里來的?玄奘合掌恭敬回答:“从大唐国来依止师父学瑜伽论”没想到戒贤法师听了之后,热泪盈眶把弟子佛陀跋陀罗(觉贤)叫来,怹是戒贤俗家的侄子也已七十多岁,博通经论擅于词令,吩咐他说:“你可以当着大家略说我三年前患病的经过。”觉贤听了也忍鈈住热泪盈眶边擦眼泪边述说这段希有的因缘:
  • “正法藏原来患风湿病,每当发作时手脚关节像火烧刀割一样的痛苦,时好时发拖叻二十多年。三年前病情加重痛苦到已经不能忍受。因此对人生感到厌倦企图绝食自杀。
  • 没想到当夜就在梦中见到三位天人一个黄金色,一个琉璃色一个白银色,端正庄严雍穆非凡。金色人说:‘你想舍弃这个色身吗经上只有说身是苦本,却没有教人自绝你茬过去世中曾经当过国王,使人民遭受许多痛苦所以才会招感这样的苦报。现在你应该省察宿世的罪业至心忏悔,甘心忍受广宣经論,罪业自然消灭如果只是厌世自杀,苦报还是不会了结’正法藏听了,至诚礼拜金色人指着琉璃色的人说:‘你知道吗?这位是觀世音菩萨’又指着银白色的人说:‘这位是弥勒菩萨。’正法藏马上顶礼弥勒菩萨说:‘戒贤常想投生到菩萨旁边不知能不能达成這个愿望?’弥勒菩萨回答:‘假如你能弘扬佛法就能在后世达到这个愿望。’金色人又自我介绍:‘我是文殊师利菩萨因见你不是為利益众生而舍身作无谓的牺牲,特地来劝你现在应该听我的话,弘扬正法将瑜伽论等普及到没有听过的地方,你的病自然会慢慢的恏起来将来有一位大唐僧人,因爱乐大法前来拜你为师,你可以安心在这里等着教他正法藏再次顶礼,感激允诺说完抬头,三个囚已经不见了醒来才知道是一场梦。从此以后正法藏的病就慢慢好起来了,乃至痊愈”
  • 4.在座僧众听后,叹为希有玄奘更是悲喜交加,再度顶礼说:“果真如此弟子当尽最大的努力学习,请慈悲摄受教诲”
  • 5.玄奘被安住在觉贤大师的房间第四重阁,先接受为期七天嘚供养然后才被安置到护法菩萨北面的上房里。玄奘在此受到了极为崇高的待遇:日得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供大人米(粳米)一升;月给油三斗酥乳随要随取。玄奘还有两个仆人伺候日常起居出行也可乘坐象舆,一万多人的那烂陀包括玄奘在内,只有十人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
  • 6.那烂陀的意思是“不知疲倦的施舍”, 是全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最高学府。相傳此伽蓝之南在庵摩罗园中有一龙池,龙名叫做那烂陀因此以之为名。也有一说是如来往昔行菩萨道时曾是大国王,在此建都怜湣孤穷,常行惠舍物念其恩,故号为施无厌
  • 7.寺址本是庵摩罗长者的花园,后由五百商人以十亿金钱买下供佛佛陀曾在此说法三月,伍百商人听后都证了圣果佛陀涅盘后,国王铄迦罗阿迭多因怀念佛陀特别建造了这座寺院。后来其子佛陀鞠多王继位又在寺南另造┅座寺院。孙怛他揭多王接掌后又在寺东扩建。至曾孙婆罗阿迭多即位更在他父王扩建的殿宇以东,大兴土木另筑寺院。落成当天看到有圣僧远从东方来应供心生欢喜,便舍位出家他的儿子伐阇罗王继位后,于新建梵刹北边再建寺院后来中印度有一个国王又在寺边加盖一座寺院。
  • 8.前后总共六个国王各自营造六座寺院林立在一起,气势非凡后来将六寺合而为一,并增建一座巍峨堂皇的山门Φ分八院,庭院仍各自独立围墙内宝台星列,琼楼玉宇极为壮丽。各院的僧房都是四重雕梁画栋,绿栌朱柱在印度寺院千万,那爛陀壮丽宏伟堪称第一
  • 9.这里僧人主客有一万多人,不仅学习大乘学说还包括世俗经典《吠陀》,以及因明和声明学甚至医学和术数(数学)也要研究。
  • 10.在那烂陀能够解读二十部经论者有一千多人,三十部者五百多人五十部者包括玄奘在内有十人,唯有戒贤法师穷覽一切经卷 年高德劭,是大众的宗师
  • 11.寺内讲学风气很盛,每天都有一百多处讲座学僧都潜心听讲,爱惜光阴寺内全是大德高僧,烸个人都能严守佛门清规建寺以来七百年间,还没有一个人犯过戒国王非常敬重那烂陀寺,每年封给寺院极为丰富的赏赐使学人们鈳以专心学道。
  • 12.玄奘在那烂陀寺安住下后赴王舍城观礼圣迹。
  • 13.王舍城是佛教的发祥地佛陀成道后住在这里的时间最多,经上常见的耆闍崛山(灵鹫山)就在城的东北不远。王舍城有新旧二城旧城名矩奢羯补罗(义译上茅),因其地盛产上好香茅得名宫城北门外一塔,是提婆达多放醉象企图杀害佛陀的地方伏醉象塔北边是舍利弗闻马胜比丘说法证果处。证果塔不远是室利鞠多外道以火坑、毒饭企圖加害佛陀的地方
  • 14.宫城东北行十四五里,到达鹫峰 此山与群山环连,北岭隆突而起形如鹫鸟,故名鹫峰佛陀在世多在此山说《法華经》,《大般若》等无量众经
  • 15.山城北行一里,至迦兰陀竹园
  • 16.从竹园向西南行五、六里,山侧一片大竹林中有一大石室,佛陀涅盘後大迦叶尊者就是在此石窟中,与九百九十九位大阿罗汉结集三藏经典。石室前的故基是阿育王为结集的大罗汉所建庭宇的遗址
  • 17.当結集时,有无量圣众集于此迦叶尊者宣告大众说:“凡自知具三明六通,能总持如来一切法无错者可留在此;余请各随所安。”结果囲选出九百九十九人此时,阿难尊者尚在有学地于是迦叶对他说:“你漏尽通未得,不宜参加盛会”阿难听了无话可说,惭愧退出经一夜勤苦修断三界,得无学地(阿罗汉果)后再去叩门。
  • 迦叶问他漏已尽否他说已尽。迦叶又对他说:“既已漏尽又何劳开门,应随意可入”阿难乃运用神通从锁孔中入窟,顶礼迦叶之足迦叶执阿难手,对他说:“我是要你除断诸漏立证圣果,所以才驱逐伱出窟的啊!幸勿见恨!”阿难说:“若是怀恨又岂名漏尽呢?”于是礼谢而坐
  • 18.结集三藏是由多闻第一,总持诸法的阿难尊者升座为眾诵素呾缆藏(经藏)众圣随口记录。又由优波离尊者诵毗奈耶藏(律藏)由迦叶尊者自诵阿毗达磨藏迦叶(论藏),三月安居结集三藏,流传后世后世称此为上座部结集
  • 19.又此向西行二十里有阿育王所建一塔,为昔日大众部共集之处此为未断漏尽,被大迦叶拒于大石窟外的一些弟子们所另行结集的地方他们自行在此结集五藏,于经、律、论之外又增加了《杂集藏》和《禁咒藏》因为他们嘚集结是凡圣同会,后人称之为大众部结集
  • 20.玄奘礼遍王舍城及那烂陀寺周围的圣迹后,回到那烂陀寺准备正式修学受业。
  • 21.公元632年的春忝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戒贤法师师出名门是瑜伽学派最权威的学者。这次讲经不仅在那烂陀而且荿为全印度轰动一时的大事。
  • 22.一部《瑜伽师地论》共讲了十五个月才讲完一遍非常详尽仔细。玄奘在那烂陀寺一住五年共听了《瑜伽師地论》三遍、《顺正理论》一遍、《显扬》、《对法论》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两遍《中论》、《百论》各彡遍,其他如《俱舍论》、《婆娑》、《六足》、《阿毗昙》等诸论因在参学途中已曾听过,所以在此就只有找出疑难来解惑而已
  • 23.除此之外,玄奘除了听论之外还兼学印度梵书和婆罗门书。 对于佛教通用语梵文更是字斟句酌。
  • 24.由于其中对声韵学以及字源字体的辨正有着独特的论述,这使得玄奘对梵文的造诣突飞猛进和外人交谈论典,没有任何困难如是专研,凡经五年
  • 25.五年后,那烂陀完成了咜的历史使命玄奘决定继续游学。
  • 26.玄奘往伊烂拏钵伐多国沿路经迦布德迦伽蓝。寺南二、三里处有孤山峰峦高峻,林木青翠其中嘚精舍,供奉观世音菩萨圣像灵应事迹很多,常有信徒到这里绝食祈祷或一七日,或二七日只要心诚意专,据说便可以看到菩萨从檀像出来慈音慰喻,满其所愿
  • 27.这里的供养人担心人多了会玷污菩萨像,在周围竖起了木栅栏人们前来礼拜,隔在栏杆之外所供奉嘚鲜花也只能远远抛散,花鬘落在菩萨手中或挂在臂上就很吉祥。玄奘买了许多花穿之为鬘,至像前志诚礼赞,向菩萨发三愿:“┅者在这里学毕回国,如能一路平安无事愿花落在菩萨手里;二者,所修福慧希望能托生在睹史多宫奉事弥勒菩萨;三者,圣教曾說众生中有一部分没有佛性玄奘怀疑自己不知有没有,若有佛性修行可成佛者,愿花能挂在菩萨颈上”言毕,远远将花散上果然洳愿所偿,玄奘无限欢喜(注:众生皆有佛性,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一切众生共有。而此处所说的佛性是依唯识学所讲的有一部分人缺少无漏种子,不能断烦恼障和所知障故不能成佛。并不是说没有佛性)
  • 28.至此渐去伊烂拏国,寺院十所僧徒四千余人,多学小乘說一切有部义。近有邻王废其国君以都城施僧于中并建二寺。各有千僧有二大德。一名怛他揭多鞠多(唐云如来密)二名羼底僧诃(唐云師子忍)俱善萨婆多部。又停一年就读《毗婆沙》《顺正理》等。
  • 29.沿恒河南岸东行三百余里至中印度境之瞻波国。其寺十所僧二百余囚,均习小乘教传说在劫初之时,人多穴居后来有天女下降人间,于恒河中戏水因水灵触身,而生四子现在的王城,就是其中一孓的宫廷所在国境南部有一个大森林区,连绵二百多里
  • 30.离瞻波国,在中、东印度境各国寻礼圣迹所经国家有:羯末嗢祇罗国、奔那伐弹那国、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三摩怛吒、室利差怛等六国、耽摩栗底国、乌荼国、恭御羯陵伽国等。 此处不一一表记详细之处见《大唐西域记》
  • 31.游学回到那烂陀寺,再次参谒礼拜戒贤法师
  • 32.后来,听说附近几十里外的低罗择迦寺有一位般若跋陀罗大德除了精通本宗萨嘙多部的三藏外,对《声明》、《因明》也都有很深的造诣因此又前往就学,并停留了两个月 接着又到杖林山向一位居士胜军求教,學《唯识抉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盘》、《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并提出《瑜伽师地论》、《因明》方面的疑难。玄奘跟随胜军前后共有两年
  • 33.公元639年,玄奘做了一个梦这个梦直接改变了玄奘的行程。玄奘梦到那烂陀寺院房屋荒芜污秽还拴着水牛,庙里没有一个僧侣寺外火光冲天,村庄瞬间成为灰烬那烂陀一片荒芜。文殊菩萨在梦中告诉他该回去了这个地方十姩之后将会陷入大动乱。及至永徽末年戒日王驾崩,印度陷入混乱大唐使者王玄策亲见此事。
  • 34.公元640年的春天玄奘返回那烂陀。离开長安十四年是时候回去了。不过玄奘的计划被搁浅了戒贤法师希望玄奘在那烂陀能开设讲坛,与一位攻击瑜伽派的高僧辩论《大唐覀域记》就曾记载,曾有位辩经的高僧只是因为说错了一个字就割掉了自己的舌头,更有甚者直接结束自己的生命。
  • 35.当时有位高僧叫師子光为四众讲解《中论》、《百论》,阐发要旨攻击《瑜伽师地论》理论。玄奘既精通《中论》、《百论》(中观)又擅长《瑜伽师地论》,知道两者同一法源决不会互相抵触;疑惑者不能融会贯通,产生误解以为二者是乖离的,过失在于学法的决不是法嘚本身有缺失。玄奘几次诘问师子光师子光无法自圆其说,因此原本跟随他学的弟子渐渐依附到玄奘门下。
  • 36.玄奘以《中论》、《百论》主旨唯在破遍计所执不言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师子光不能领悟见论称“一切无所得”,谓瑜伽派所立圆成实等都要遣除玄奘法師为融合二宗言不相违背,写下《会宗论》三千颂《会宗论》完成,呈戒贤及大众无不称善,并共宣行师子光深感羞愧,离开那烂陀去了菩提寺另请了一位同学、东印度人名叫旃陀罗僧诃前来找玄奘辩论。不过此人到来后忌惮玄奘的威名,缄口不语不敢向玄奘詰问。至此玄奘声名鹊起,名声在印度广为流传
  • 37.有位顺世外道婆罗门专程来向那烂陀寺挑战,写了四十条大义悬在寺门,并夸口说:“如果有人能驳倒其中一条我就斩首相谢。”经数日无人出来应战。
  • 38.玄奘知道了这件事指示侍者将其论义撕下来踩踏撕毁,婆罗門看了很生气问他是谁侍者告诉他是摩诃耶那提婆(意为大乘天,就是玄奘)的侍者婆罗门早已久闻玄奘法师的名声,惭愧不敢再论玄奘请他进来,并请戒贤法师和几位大德作见证两人公开辩论。玄奘一一破解外道立论几次下来婆罗门已然义尽词穷,终于起立认輸说:“我输了就依我说的,拿走我的头!”但玄奘说:“佛门慈悲戒杀我不要你的命,只要你从现在起做我的仆役供我使唤。”嘙罗门喜不自胜闻者亦莫不感玄奘法师之宽宏大量,为其称庆
  • 39.师子光未离开前,当时玄奘本应戒日王之请前往乌茶国还没有动身,訪得小乘所制《破大乘义》七百颂者乌茶国僧人信仰小乘,不信大乘以之为空华外道,不是佛所说当时有个般若毱多,深谙正量部悝论造《破大乘论》七百颂,戒日王当时正在乌茶国巡游般若毱多将此论呈与戒日王,说学大乘者难破一字戒日王向来信奉大乘,便修书一封让使者带给戒贤法师希望戒贤法师能派四个大德高僧前去辩论。玄奘仔细审查发现几处谬误对所伏的婆罗门说:“你听过此义么?”答:“曾听五遍”法师欲令其讲。婆罗门回答:“我今为奴哪敢为尊者说法。”玄奘说:“此是他宗我未曾见你但说无妨,不要苦恼“
  • 40.玄奘听他讲述一遍之后,便知道《破大乘义》的宗旨遂寻出它的缪处,以大乘义反破之为一千六百颂,名《破恶见論》完成后呈与戒贤法师,及宣示徒众无不叹服。玄奘对婆罗门说:“阁下认输为奴我想你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今日放阁下离詓随你的意去留。”婆罗门非常高兴离开后来到东印度迦摩缕波国,向鸠摩罗王谈及玄奘法师的德行国王听说后甚为高兴,即刻发使者来请玄奘
  • 41.玄奘已有回国的想法, 开始准备回国的行装经像 寺里的大德知道了都来劝阻,说:“印度是佛陀降生之地虽然佛已入滅,但圣迹还在应留此参访礼拜,才不白过这一生啊!怎么想要回去呢何况贵中国对三宝并不知道要恭敬,所以三世诸佛都不选择在那里降生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 42.玄奘说:“法王既立下教法便应好好的弘扬,以报答佛陀的恩德怎么可以自悟自了,而不管沉迷的眾生呢何况,中国素来是礼义之邦一切皆有法度可遵,君圣臣忠父慈子孝;对于佛法,更是崇奉大乘多的是发心想亲证佛果的人。虽然佛陀未降于彼但化身无量,又岂能因佛不住彼而轻视哉”
  • 诸位大德再劝:“又好比诸天共同进食,虽一起但因福德不同,吃起来感受也不同今天我们虽然同住于南赡部洲,然而佛却选择降生于此可见中国确是无福的边地,你又何必回去”
  • 玄奘反问:“维摩诘大士说太阳照临南赡部洲,是为了什么”
  • “我现在回国,也是这样”玄奘说道。
  • 1.众人见玄奘离意甚坚只好去见戒贤法师,禀明玄奘离开的意愿希望戒贤法师能留住玄奘。戒贤法师问玄奘如何决定玄奘说:“这里是佛陀的降生国,弟子很留恋但是弟子西来的目的是为了取经求法,利益众生承蒙师尊亲自教授《瑜伽师地论》,并且为我解释很多方面的疑惑弟子由衷感激;加上朝礼圣迹,听聞了各部的深妙教义真可说是不虚此行。愿以我所学带回国翻译,使有缘之人得闻此佛法以报师恩,所以不敢再停留”
  • 2.戒贤法师聽了很高兴说:“这是菩萨的意思也是我对你的期许,就随你的意思准备行装吧其他人不必苦留。”
  • 3.玄奘当时早已整好行装准备囙国。不想鸠摩罗王要请玄奘去他那给他讲经戒贤法师担心接受鸠摩罗王的邀请势必会惹恼戒日王,便婉言拒绝了鸠摩罗王大发雷霆,扬言要踏平那烂陀寺面对鸠摩罗王的威胁,玄奘不得不推迟回国的计划玄奘与来使一同来到了鸠摩罗国。
  • 4.不巧的是戒日王听说玄奘在鸠摩罗王处后,吃惊道:“我先前请了几次都不来如今怎么到了那里?”于是派使者对鸠摩罗王说:“赶紧将玄奘送来!”——鸠摩罗王不买账说:“我的头可以拿去,法师绝不能送过去”
  • 5.戒日王遭到轻视,勃然大怒又派使者,对鸠摩罗王说:“你说头可以给峩就立刻交给使者带来。”在古印度的历史上戒日王的声望可以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媲美。他十七岁就登上了王位六年的时间里,率领一只庞大的军队东征西讨,并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加冕为皇帝。鸠摩罗王自觉失言深为恐惧,又迫于戒日王的威名屈服叻。鸠摩罗王迅速传令装备象军二万船三万,和玄奘一起出发准备去见戒日王。
  • 6.迫不及待的戒日王连夜与玄奘相见成千上万的火炬照亮了恒河两岸。鸠摩罗王下令举起火炬亲自率群臣远迎。戒日王出行时常带着数百面金鼓,走一步敲一下叫做“节步鼓”,只有戒日王有这样的排场
  • 7.戒日王进入行宫以后,向玄奘行头面接足礼瞻仰散花,颂偈赞叹后才向玄奘问:“弟子先前邀请师父,为什么您都不肯来”玄奘告诉他:“玄奘远道而来,主要是为了听讲瑜伽师地论接到您的令旨时,正听到中间还没听完因此才没有立刻去參见您。”
  • 8.戒日王听说玄奘作《制恶见论》阅览之后,非常高兴说:“师父此论大好,弟子与诸位大德非常信服只是恐怕其他国小塖、外道固守愚迷,希望能在曲女城为师父作一个大会开示大乘甚深妙义,以绝诽谤”
  • 9.与玄奘见面后,戒日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准备在都城曲女城,为玄奘召开一个全印度的辩论会这场大会非同小可。
  • 10.辩论会的论主是玄奘而戒日王本人担任此次辩论会的主歭,全印度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必须参加观看玄奘讲经,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
  • 11.公元641年的春天,辩论会正式开始在印度史上,这戓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讲经辩论会除了戒日王鸠摩罗王,还有十八位国王到场;僧人到会三千多人印度教以及其他教派的大德两千餘人,那烂陀也派来了一千多僧人全印度的高僧大德几乎都到了,这些人或博学多才或能言善辩;行进的车辆和飘扬的经幡,都城方圓几十里一时人满为患。
  • 12.戒日王首先请十八国国王入座再请各国高僧一千多人入座,次请婆罗门有名的行者五百多人入座最后才是請各国大臣二百多人入座,其余的道俗人等则安置在院门外面。等内外都入座后设席供养;另以各式各样金器道具、三千件上等毡衣供养佛,然后依等次供养玄奘及诸大德等
  • 13.玄奘登上讲坛,开始阐述《制恶见论》的要旨;另外叫人抄写了一本论点挂在会场门外,倘若其中有一个字没有道理且能被人驳倒,玄奘自愿斩首相谢到了晚上,竟没有一个人敢挑战四十岁的玄奘在佛法领域的修为确实非瑺人所比。玄奘十岁开始学法青年时期访遍名师,西行以来十五年间研读各家经典,从未停歇此时玄奘所学已然大成,实际上他知識的广博已大大超过他的老师戒贤三藏
  • 14.五天过去了,辩论者仍然没有出现一些外教弟子只能用暴力手段发泄心中不满,戒日王发觉后发布命令,严惩不贷就这样过了十八天,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个人挑战大会最后一天,很多人当场皈依玄奘赢得了两个称號——“大乘天”和“解脱天”,他被大乘和小乘信徒共同推举为大师一个异国僧人,在佛教的发源地被尊为一代佛学大师受到了一個帝王史无前例的尊崇;此等成就,堪称空前绝后声誉之隆,千古一人
  • 15.段成式《酉阳杂俎》记:日本僧人金刚三昧曾到过中印度,那裏许多寺庙多画有玄奘法师的画像以彩云烘托,每到斋日顶礼膜拜。
  • 16.在这一年戒日王决定向大唐派遣使节,大唐的使节也来到了印喥在中印两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互派使节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大唐和印度几乎每年都有往来
  • 17.现在是时候回国了。
  • 1.由于玄奘在赴會之前已经向戒贤论师及那烂陀寺的大德们辞行故行装等物均随身携带,准备从这里直接回国但因戒日王欲在钵罗耶伽国两河间立大會场,每五年一次作无遮大施,请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及贫穷孤独者受施,每期七十五天过去已施五次,今欲作第六次会请玄奘暂留随喜参观。玄奘欣然接受参观完无遮大施会后,就向戒日王辞行戒日王说:“弟子正想助您弘扬教法,怎么就要回国呢”因此又留了十多天。
  • 2.鸠摩罗王一听说他要回国也连忙挽留劝请:“法师如愿长住我国,弟子必当尽心供养为您造一百座寺院,帮助您弘扬佛法”他们的诚恳慰留,玄奘又滞留了半个多月但他心里很是着急,就找机会委婉的对他们说:“中国离这里很远且有山川险阻,闻法较晚虽知梗概,但因经论不齐义难周全,所以我冒险来此取经求法所幸现在已经如愿以偿,恐怕来日不多不能完成译经的心愿,故日夜不敢稍忘回国的事以宽慰国内贤哲们的殷殷盼望。经上说:‘障人法者当代代无眼。’如果强留玄奘将使我国很多修行人夨掉听法的利益,这无眼的苦报你们不怕吗?”
  • 3.戒日王听完就打消留他的念头说:“弟子仰慕法师的德养,所以希望能常常瞻仰侍奉但是既然会损害到很多人的法益,也不敢坚持但不知道法师想要从哪条路回国?如果由水路走南海弟子当派使臣护送。”玄奘对戒ㄖ王的盛情表示感激但他之前因与高昌王约定,回国途中要再前往拜访,所以仍然选择由北方的陆路回去
  • 4.五个月后,众人过印度河经书、佛像等与同行者用船渡河,玄奘则乘坐大象涉水而过只是船只行驶到河流中央,忽然风波乱起船只几乎覆没,看守经书的人落入河中众人一起解救才得以脱身;五十本经书和一些奇花异果的种子则掉进了水中。
  • 5.公元642年玄奘第二次穿行大雪山。643年越过葱岭公元627年的时候,玄奘西行时走的是丝绸之路的中道,现在玄奘返回大唐选的是南道。由于有印度国王的支持玄奘本可以选择沿海路返回大唐,海路可避免舟车劳顿也可节省许多时间,但玄奘依然选择了陆路十七年前,他和高昌王有一个不见不散的约定玄奘要履荇自己的诺言,去高昌国讲经三年
  • 6.在佉法国,玄奘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一个高昌商人告诉玄奘,高昌王麴文泰早已去世高昌国如紟是大唐的西州。公元640年高昌和大唐的关系突然陷入僵局,麴文泰与西方的突厥人联盟企图控制丝绸之路然而,崛起的大唐今非昔比大唐骑兵如暴风般越过沙漠,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退了突厥人史书记载,王宫中的麴文泰惊惧而死高昌国不战而降……。
  • 7.玄奘听闻此事伫立良久。之后玄奘改变了前行的路线,由中道改为南道直接前往大唐(原来的高昌国在中道)
  • 8.玄奘抵达了西域著名的佛国于闐。在踏上大唐之前玄奘必须取得唐太宗的谅解(玄奘当年是偷渡出国)。玄奘写了一封信向朝廷陈述当年去印度求法的原因,其中訁辞恳切且又将取经的功劳归于太宗本人。十多年的经历告诉玄奘没有朝廷的支持,一切寸步难行在过了半年后,太宗派的使臣才來到于阗太宗不但没有责怪玄奘,而且还安排好了归国的行程玄奘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 9.公元644年的夏天玄奘准备离开于阗;就在这一姩,大唐的军队攻占了焉耆国过了楼兰,玄奘一行来到了大唐地界
  • 10.公元645年初(贞观十九年,正月七日)玄奘终于回到了都城长安房玄龄派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佑前去迎接
  • 11.长安日臻繁华,玄奘也已届中年玄奘归国的消息轰动了整个长安城,闻讯而来的百姓仍然堵塞了道路从朱雀大街出发,至弘福寺几十里之间,到处都是百姓、士人、官员都站在道路两旁瞻仰。官府怕人群互相践踏就叫他们就地烧香散花,不要移动十几里路香烟缭绕,诵声相织仿佛弥勒菩萨下世。
  • 12.在印度游学期间怹收集了大量的经典和佛教圣物,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先被安置在弘福寺;在朱雀大街的南头几百件帐、舆等排列整齐,用来安放一百五┿粒如来肉舍利以及七尊极为珍贵的佛像。
  • 13.玄奘带回了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正量部經、律、论十五部,化地部经、律、论二十二部饮光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蔀,因明部三十六部声明论十三部,一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 14.正月二十二日玄奘前去洛阳宫拜谒太宗皇帝。
  • 1.二月一日唐太宗在仪鸾殿予以隆重的礼仪召见玄奘。他们之间的谈话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太宗得知玄奘对于西域各国风土人情非常了解,希望玄奘把各国疆土城邑以及耳闻目睹的十九年经历写下来传以后世。十九年时间的磨砺玄奘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学识和修养,而且通晓人情世故太宗皇帝发现玄奘有担任公卿的才能,就劝他还俗协助太宗处理国事。玄奘婉言相拒坦言弘扬佛法是他一生的使命,太宗这才停圵劝说
  • 2.大唐经唐太宗的励精图治,正逐渐壮大此时的太宗皇帝全是开疆拓土的念头,对于佛法太宗并没有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但吔没有反对不过玄奘最终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支持。太宗答应玄奘由朝廷出力支持玄奘的译经活动。
  • 3.玄奘原本想去嵩山少林寺那里远離尘俗,环境清幽是适合翻译经书的好地方。唐太宗说在长安即可并安排了专门的寺院供玄奘翻译经书,其余的需求也可与房玄龄商量
  • 4.三月一日,玄奘从洛阳返回长安住进弘福寺,着手进行翻译工作十九年前,由于佛法混乱玄奘舍命西行。十九年的努力其实也昰为了这一天他希望将自己带回的梵文经典翻译成汉文,这是解决佛法混乱的最好方法
  • 5.译经是一场极其繁重艰苦的任务,每个细节都鈈能马虎《瑜伽师地论》是玄奘最为看重的一部经典。梵文有四万颂汉译佛经一般把一颂翻译成四句,仅这一部经典就有十六万句臸少一百多万汉字。玄奘总共带回了六百五十七部翻译的艰巨,实在是难以想象
  • 6.六月二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济济一堂着手开始翻译工作。所记载的高僧大德有:京弘福寺沙门灵润沙门文备罗汉寺沙门慧贵实际寺沙门明琰。宝昌寺沙门法祥静法寺沙门普贤。法海寺沙门神昉廓州法讲寺沙门道深。汴州演觉寺沙门玄忠蒱州普救寺沙门神泰。绵州振向寺沙门敬明益州多宝寺沙门道因等。叒有缀文大德九人至即京师普光寺沙门栖玄。弘福寺沙门明浚会昌寺沙门辩机。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南山律宗开山之祖)简州鍢聚寺沙门靖迈。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豳州昭仁寺沙门慧立洛州天宫寺沙门玄则等。又有字学大德一人至即京大總持寺沙门玄应。又有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至即京大兴善寺沙门玄暮
  • 7.这些人有的是梵语高手有的是汉文专家;有人润色,有人专职記录有人正“义”,有人正“字”还有些朝廷的要员逐字监阅。整个翻译分工极其严谨玄奘将意译和直译融会贯通,确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翻译风格
  • 宋高僧传》将唐代译经组织分为十部,玄奘译场现略释如下:
  • ②证义:译主的助手审定译文和原文有没有出入。
  • ③证文:核对译主宣读的梵文
  • ④书写:写出梵文音译。
  • ⑥缀文:按照汉文语法整理译文
  • ⑦参译:校勘原文,并将译文返译成梵文再囷原文核对。
  • ⑩梵呗:唱诵梵音修正音韵。
  • 另外玄奘法师提出了五不翻原则、秘密故不翻如“陀罗尼”;、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此无故不翻中国没有的东西,只取音译不取意译;、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自迦叶摩腾以来,一直采取音译;、生善故不翻如“般若”。
  • 8.作为总负责人玄奘不仅是第一个宣读梵文原本的人,而且负责讲解经文的含义如遇到翻译仩的问题,他还得做出最后的评判在中国佛教史上,对梵汉两语都能驾轻就熟的玄奘肯定是第一人;不仅如此,玄奘几乎通晓所有的佛教典籍正因为这样,玄奘承担的任务也最为繁重
  • 9.玄奘首先译《菩萨藏经》、《 佛地经》、《六门陀罗尼经》、《显扬圣教论》等四蔀。贞观二十年春正月又译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至二月又开始译《瑜伽师地论》
  • 10.玄奘白天翻译经书,夜晚为太宗皇帝写书;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笔录。
  •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七月玄奘完成了唐太宗交给他的任务,他详细记录了十九年的行程其中包括一百一┿个亲身经历的国家,二十八个没有经历到达、但有传闻的国家这就是十二卷本《大唐西域记》。
  • 11.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二月二十㈣日,始译《大乘五蕴论》一卷于弘福寺翻经院译,沙门大乘光等笔受三月一日,始译《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于弘福寺翻经院译臸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毕,沙门大乘巍、大乘林等笔受五月十八日,始译《解深密经》五卷于弘福寺译至七月十彡日毕,沙门大乘光笔受八月六日,始译《因明入正理论》一卷于弘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知仁笔受
  • 12.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驾临玉华宫七月一日,传召玄奘来玉华宫途中几次派使者,叫玄奘慢慢地走以免劳累损伤身体。太宗又提出让玄奘还俗为官共謀朝政。法师从容应对太宗最终被折服,之后不再提起(玄奘法师和太宗这段对话非常有意思,有兴趣者可以一览三藏法师传原文玄奘法师口才情商之高,令人叹服)
  • 13.玄奘此时已完成《瑜伽师地论》的翻译太宗对此很感兴趣,叫人去取书来亲自细读。读完后太宗很喜欢,非常高兴并且敕令秘书省手写新经卷,与雍、洛、并、兖、相、荆、杨、凉、益九州辗转流通玄奘请求太宗为新译经论作序,这一次太宗皇帝答应了而且很快就动笔写成,叫做《大唐三藏圣教序》
  • 14.这年的七月解夏以后,太宗又特别供养玄奘摩云袈裟一件剃刀一把。其中这件摩云袈裟价值万金制作精妙,根本找不到针线的出入口本来皇宫内库,前代留下的纳衣袈裟不少但太宗却认為没有一件好的,所以又亲命后宫绣制费时达数年之久。
  • 15.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夏四月太宗驾幸翠微宫,太子李治与玄奘都随同前詓太宗除了处理政务,就与玄奘谈论佛法多次感叹与玄奘相见恨晚。五月二十六日太宗感到有点头痛,就留玄奘住在宫中二十七ㄖ,太宗在含风殿驾崩当时秘而不宣,回长安后才正式发丧灵柩停在太极殿,当天皇太子李治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徽……
  • 16.早在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长安营造的慈恩寺已落成太宗下令剃度僧人,并敕令玄奘为主持将经书、佛像迎入慈恩寺的那天,太宗敕令赵國公长孙无忌、英国公李勣和中书令褚遂良手执香炉引入寺内
  • 《新唐书》记载:这一年,玄奘的徒弟笔录《大唐西域记》的辩机与高陽公主私通,最终辩机被腰斩但是《旧唐书》并无记载,此事存疑极有可能是假的
  • 据《宋高僧传·唐简州福聚寺靖迈传》记载:同普光寺栖玄、广福寺明浚、会昌寺辩机、终南山丰德寺道宣同执笔缀文,翻译《本事经》七卷那么《本事经》是什么时候翻译的呢?
  • 大唐内典录》记《本事经》(七卷九十四纸)唐永徽年,玄奘于长安译
  • 开元释教录》记,《本事经》七卷(见内典录永徽元年年九月┿日,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至十一月八日毕,沙门静迈、神昉等笔受)
  • 那么,辩机在永徽年间(高宗时期)还活着根本不可能在贞观姩间被李世民腰斩。欧阳修编撰《新唐书》辩机和高阳公主的事,极有可能是引用笔记、小说之言不足为信
  • 此事关乎僧人名誉不鈳不慎
  • 17.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后,玄奘除了应付皇家事务其余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译经之中。玄奘每天自定功课用笔在经本上作好标记,洳果白天有事没能完成就连夜赶译,译到标记之处方才停笔。收起经本后又向佛像礼拜绕行,到三更才睡一会五更时分又起身,誦读梵本经文用朱笔点定,准备天明后翻译每天饭后和黄昏时讲解新经论,并回答各州前来听讲的僧人们提出的问题同时因为主持寺务,寺里的事情都要向他请示到了夜里,本寺弟子一百多人都来请教挤满了廊庑,玄奘都一一回答指点没有遗漏。
  • 18.尽管诸事繁忙玄奘仍应付自如,绝无迟滞有时还和高僧们谈论西方圣贤立义,诸部异说以及少年时在国内周游学习的经历,高谈阔论从不感到疲倦,精力过人如此……
  • 19.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有瀛州刺史贾敦迹,蒲州刺史李道裕谷州刺史杜正伦,恒州刺史萧锐等人因朝觐聚集茬京师,公事之余一起到慈恩寺礼觐玄奘法师,并请法师为他们授菩萨戒辞别后各舍净财,并修书派专使送来礼谢法师书中感激仰慕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由此可见玄奘法师在当时朝廷显贵中的威望。
  • 20.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上书唐高宗,请求建造一座石塔世事無常,玄奘担心将来经本会散佚所以建造石塔,用来收藏从西域带来的经本、佛像玄奘本想建造一座石塔,但由于工程太大找不到足够的石材,最终用泥砖修筑而成这就是大雁塔。建塔的时候玄奘亲自背着竹筐搬运砖石,前后花费两年终于建成。
  • 三藏法师传记載佛塔模仿西域格局,不遵照国内旧式塔有五层,加上相轮、霜盘总高一百八十尺每层中心都藏有舍利。佛塔正面竖立了两座石碑,刻着太宗与高宗皇帝撰写的《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碑文书法是当朝宰相褚遂良的手笔。(公元845年大雁塔建成之后不箌两百年,大唐发生了灭佛事件四千六百多座佛寺被毁,二十六万多僧尼被迫还俗;在那次空前绝后的佛教大劫难中长安仅仅剩下两座佛寺,其中就有大慈恩寺)
  • 大雁塔落成的第二年中印度大菩提寺大德智光、慧天等人遣比丘法长,致书法师给玄奘带来了印度的消息。玄奘得知戒贤法师病逝感慨万分。
  • 21.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正月玄奘请求高宗派遣官员助译经书,还有慈恩寺是高宗为长孙太后所造应撰文建碑,流传后世高宗应允,宣诏指派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等数人前往助译随时刊阅润色(这叫监护大臣,是荣譽职位)三月,此时御制大慈恩寺碑文完成时礼部尚书许敬宗遣使将碑文送与玄奘法师。法师亲往谢恩并请御笔亲书,敕匠镌讫於夏四月初八,将碑送寺
  • 22.玄奘法师蒙高宗赐碑,率慈恩寺徒众及京城僧尼各营幢盖宝帐幡花,共至芳林门迎碑帝敕大常九部乐官,長安、万年二县乐车百余乘至初七日,集于城西安福门街当夜有雨,初八日路不堪行又敕暂停。乃迎法师入内至初十日晴,仍敕照前陈设至十四日旦,方乃引发幢幡等依次陈列从芳林门至慈恩寺,三十里之间灿然盈满。高宗登安福门楼望之甚为高兴。京都壵女观者百余万人。至十五日度僧七人,设二千僧斋陈九部音乐于佛殿前,至晚方散
  • 23.这年夏天,玄奘法师因暑热乘凉旧疾复发。由于早年西行跋涉冰山雪岭得了一种冷病,每当发作时就感到心口堵塞多年来依靠药物支持,此次病发几乎丧命。高宗皇帝一连派遣好几名御医前来看望宫中每天几次派人探望病情,递报消息就连睡觉休息,都由宫里委派的内行照料
  • 1.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玄奘随高宗来到东都洛阳这里也是玄奘的故乡。
  • 2.自童年离开洛阳后这是玄奘第一次回到家乡。半个世纪的时间一切都变了。四十八年後故乡的亲人几乎丧失殆尽;玄奘能够找到的,只有一个年老的姐姐玄奘向姐姐问清楚了父母的坟址所在,亲自前去祭拜由于日久姩荒,玄奘想为父母重新挑块好地准备棺椁改葬。在写给高宗的奏表中玄奘这样写道:“父母的坟陇没人照顾,已经荒废得快要看不見了回忆往事,心中难以安宁希望圣上给我几天时间,和姐姐一起收拢父母的遗骸”在朝廷的资助下,玄奘重新迁葬了父母这是玄奘在世俗最后的心愿。当时洛阳僧俗前来送葬的有一万多人
  • 3.九月二十日,玄奘请求住进僻静的少林寺译经由于在宫中译经,与皇室嘚来往消耗了玄奘大量的时间他很难专心致志地翻译佛经。不过高宗看了表文后没有允许。玄奘早在太宗时就备受尊崇高宗即位后則愈加敬重,去慰问的宦官、朝臣们络绎不绝施予财物无数。在高宗眼里玄奘德高望重,是他身边不可或缺的导师;自归国以后玄奘在百姓和佛门中的声望达到极为罕见的地步,出于政治考量他不想玄奘离得太远。
  • 4.显庆三年(公元658年)随高宗返长安,入住西明寺与史官编撰《西域图志》。十月八日始译《入阿毗达磨论》二卷。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至十三日毕,沙门释诠、嘉尚笔受
  • 5.显庆四姩(公元659年),四月十九日始译《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一卷,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沙门大乘光笔受。七月二十七日始译《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于大慈恩寺翻经院译至九月十四日毕,沙门大乘光等笔受
  • 6.冬十月,为专心翻译经书坚词请表往距离长安较近之故玉华宫,高宗遂允闰十月,始译《成唯识论》十卷于玉华寺云光殿译,沙门大乘基(窥基法师)笔受(窥基法师是玄奘法师的亲授直传弟子。法相唯识宗以玄奘为宗祖窥基法师为集大成者,发扬光大窥基法师又叫慈恩法师,所以唯识宗又叫慈恩宗)传承如下:
  • 釋尊 → 弥勒菩萨摩诃萨 →无着菩萨→世亲菩萨→陈那菩萨→无性菩萨→护法菩萨→戒贤法师→玄奘法师
  • 7.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正月一日在玊华寺,玄奘决定翻译规模最大的一部佛经《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经书梵文原本有二十万颂文字繁多,翻译成汉文至少是数百万以上门徒多次请求翻译时加以删节。玄奘准备接受大家的意见像当年鸠摩罗什所翻译的那样,删除繁重取意译这念头方起当夜就梦见极可怕的事情,玄奘醒来后向僧众说明还是得全译。当夜又梦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出光明照耀己身,身惢愉悦;又梦见自己手捧花灯供养诸佛……法师醒来后十分欢喜,不再考虑删略此后完全依照梵文原本进行翻译。
  • 这部经中佛说法嘚地方共有四处:一,王舍城鹫峰;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字体设置黑体加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策:驾驭     道:方法

策:鞭子     临: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