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2》属于东方主义吗

【摘要】:《追风筝的人2》(2003)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2007年这部小说被瑞士籍德裔导演马克·福斯特改编成电影。小说主要呈现动荡的阿富汗社会政治背景下一个阿富汗男孩的成长经历虽然电影大部分忠实于小说,但是在有些方面做了比较大的改动。自影片上映以来,学术界对电影改编及其原著嘚比较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但纵观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影改编的得与失,以及限制性因素等本论文以小说《追风筝的人2》及其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角比较分析小说文本和改编电影,探讨改编电影中的东方主义倾向。本文由五部分組成第一章是引言,包括小说和电影的简介、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比较分析小说和电影中是如何再现美国的小說较现实地再现了美国的种族歧视、贫富、以及安危等问题,而影片则美化了美国形象,呈现了种族间和谐、富有、安全的美国及救世主形象。美国的优越感无可避免地影射在电影改编中第三章比较分析小说和电影中是如何再现阿富汗的。小说较现实地再现了阿富汗的文明与落后、安全与危险以及阿富汗男人的双重性,而影片中对阿富汗的描写明显带有刻板印象,即落后和危险的阿富汗以及阿富汗男人被妖魔化的形象显而易见电影改编强调阿富汗的低劣。第四章探讨电影改编中的东方主义倾向,表现在想象的地理和美国的文化霸权想象的地理由阿富汗人作为野蛮人和阿富汗作为异国情调的背景体现,而美国的文化霸权则通过美化美国和被西化的美籍阿富汗人证实。第五章是结论,本論文通过比较研究小说《追风筝的人2》及其改编电影,揭示电影改编中的东方主义倾向,分析产生这种东方主义倾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美國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导演个人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6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杨剑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潘嗣勤,苟书洋;[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王成云;[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曹诗图,孙世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羅德尼·斯达克;刘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瑾彦;;[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范建荣;;[A];2013中國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周学政;;[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赵小云;郭成;;[A];中国社会心理學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邢占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吴小根;;[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攵摘要集[C];2007年
姜秀山;;[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郁鹏;;[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廖远涛;;[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國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