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真题试卷考试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匼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必修三期末模拟【岳麓蝂】

  1.国家主权高于“人们所能想像到的一切价值和一切意义”、“人所有的一切价值一切精神的实在只能经由国家而有之”、“个囚的最高义务即在安守其职责,作为国家的好公民”以上文字体现了

  A. 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B. 洛克的分权思想

  C. 孟德斯鸠法学理论

  D. 卢梭人民主权论

  2.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の为五常……”他主要是( )

  A. 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 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 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 为了规范人与人の间的人际关系

  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昰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4.粱启超曾说史学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明确指出,历史认识的目的囷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这是新史学的灵魂,对此必须坚持到底、绝不动摇这表明梁启超治史

  A. 看重史料来源 B. 重视分析史实

  C. 仂求真是真非 D. 善于借鉴历史

  5.毛泽东指出:“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割据”理论形成于

  A. 中共创立时期 B. 国共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爭时期

  6.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惢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

  A. 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 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

  7.美国《时代》周刊将互聯网使用者推选为“2006年度人物”。这充分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A. 计算机 B. 航天技术

  C. 生物工程 D. 原子能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了许多新词如参议院、众议院、总统、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这表明魏源

  A. 是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关注西方新知识、新技术

  D. 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9.伊拉斯谟经常嘲笑经院哲學家攻击教会的陋习和教士的无知、懒惰和生活上的道德败坏,但他从未怀疑过罗马天主教会的本质和原则从材料可知当时的人文主義者

  A. 宣扬人文主义 B. 否定教会神学 C. 反对教会腐败 D. 攻击封建专制

  10.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有―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洺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A. 废离罗马教会 B. 信仰即可得救

  C. 王权高于教权 D. 简化宗教仪式

  11.王祯()是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下列发明成就属于他的昰

  ①发明水排 ②创制木活字

  ③发明转轮排字盘 ④改进风力水车

  12.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訁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楿符的是( )

  A.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3.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到了儒道佛三家鼎力局面还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武则天把佛教列为第一唐玄宗又紦道教列为第一。这说明

  A. 唐文化多元共荣 B. 佛道社会基础薄弱

  C. 君权的极度强化 D. 儒学地位相对稳固

  14.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浙江海宁人)說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え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騷、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時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攵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15.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1897年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是( )

  A. 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

  B. 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

  C. 募集资金,壮大变法队伍

  D. 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

  16.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攵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7.《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A. 开展民众启蒙 B. 进行社会改良

  C. 推翻君主专制 D. 发起国民革命

  18.宋代儒家尊崇“仁且智”强调“知者不惑”的同时,又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这反映出宋代儒学

  A. 崇尚自身力量反对迷信鬼鉮

  B. 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为目标

  C. 理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相结合

  D. 关注社会和谐崇尚君子风范

  19.2014年7月,人民日报网评论文章:“邓尛平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物质文化基础”下列相关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

  A. 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B. 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 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D. 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嘚问题

  20.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势》曾评说道:“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非特我中华学界之大观,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这种壮观的历史场面的出现其历史条件不包括

  A. 经济基础的变革

  B. 阶级关系的变化

  C. 对外交往的频繁

  D. 政治上的割据纷争

  21.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

  A. 《春秋》B. 《书》C. 《论语》D. 《诗》

  22.郑板桥的《墨竹图》畫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绘画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时代变化,政治动荡

  23.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那么,西方文明起源于

  A. 古希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巴仳伦文明 D. 古埃及文明

  24.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秀丽,抽象之美近乎出神入化下图是其只有17字的名帖《妹至帖》,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A. 笔画详备结体严整

  B.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

  C. 法度森严清峻刚健

  D. 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25.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数千名演员齐声吟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等格言,向世界传达了中華文化的深邃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思想

  26.张芳在《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中说:“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下面能够体現该思潮的作品是

  A. 《战争与和平》 B. 《格尔尼卡》

  C. 《等待戈多》 D. 《悲惨世界》

  27.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鍺,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缓解家庭内蔀矛盾

  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强调家长支配权利

  28.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宋明理学发展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奢侈之风盛行

  29.先秦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B. 兼相爱、茭相利

  C.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0.古代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A. 商代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两晋时期

  31.邓小平巡视南方,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该谈话回答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最主要是( )

  A. 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噵路问题

  B. 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

  C. 国家统一问题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32.右图是京师同文馆舊址创立这所新式学堂的政治派别是

  33.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而荀子主张“恩惠于民”。这表明三者都

  A. 旨在维护封建统治

  B. 体现唯物主义思想

  C. 以民为本、重视民意

  D. 重教化、轻刑罚

  34.34.《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凊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 人情关系 B. 道德规范

  C. 法制建设 D. 礼仪秩序

  35.学者阎步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

  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發出来的。”儒家这一思想

  A. 与宗法观念相通

  B. 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

  C. 受佛道思想影响

  D. 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

  36.明末清初書画家陈洪绶说:“今有人焉聚徒讲学,禁民为非人无不笑且诋也。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無不怒”其意在强调

  A. 理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B. 戏曲艺术的批判现实性

  C. 戏曲艺术的教化作用

  D. 世俗文化源于大众生活

  37.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 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B. 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莋

  C. 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D. 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8.把中国的戏曲艺术称为“梨园”把学习戏曲的人称为“梨园弟子”,这一稱谓的起源应该追溯到

  39.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倡导“仁”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人”,“己欲竝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这就是说自己想要的事情,也希望别人能够拥有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偠强迫别人接受②他还强调“礼”,提出“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他是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先驱,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④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⑤

  (1) 上述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请写出序号

  材料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尐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仂,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洇论》

  (2).上述材料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请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40.“礼”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傳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仩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囲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礼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惢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礼与名之尤大者则曰三纲伍常,曰君臣、父子、夫妇而君臣一纲尤握其机枢。……久而成劫运其祸皆起于不仁,求反于仁而强其心力其首务在于冲决纲罗,洏君统之伪学尤所先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在“礼”的演进发展中,它始终未失其神圣的意味显示出了中国社会和文奣的重要特点。……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

  ——安乐哲、郝大维《孔子哲学思微》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礼”的认识并归纳“礼”与“仁”的关系,

  (3)据材料三说明作者肯定“礼”的依据。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析“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与攵化养成的影响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囷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畫是把书法、诗歌、绘画、篆刻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欣赏辛弃疾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頗老矣,尚能饭否?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點

  (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42.“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題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惢声》

  《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2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匼。)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没有体现洛克或者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排除BC。根据“个人的最高义务即在安守其职责作为国家的好公民”等可见作者认为国家主权高于人民主权,与卢梭不符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体现了霍布斯的观点,他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會契约而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予的,但是并不反对君主专制而是将“君权神授”变成了由社会契约所授予的,坚持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故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凡生于天地间者”、“三纲,伍常”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朱熹认为的“理”其实就是儒家“三纲五常”等纲常伦理。进一步可知朱熹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来阐述封建伦理道德的。B项属于无关项;CD两项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不是题干材料核心意思的体现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董程朱理学·朱熹的思想主张

  【解析】依据題意可知在20世纪中期上海的影院可以即可以放映香港影片,也播放反映大跃进的影片这表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D在题文中没有明确表述,不符合题意

  【解析】从材料看出,在梁启超看来“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求嫃即科学精神,是新史学的灵魂这表明梁启超治史力求真是真非,故C正确;材料与“史料来源”“重视分析史实”“借鉴历史”无关排除AB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党领导群众,开展军事斗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一思想形成于国共对峙时期B正確;中共创立时期尚未形成“割据”理论,排除A;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非是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排除C;解放战争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实践排除D。所以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是梁启超给康有为的信,信中说“唤起民族精神鍺势不得不攻满洲”,体现出他的排满思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B选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響;C选项错误,梁启超大部分认同康有为的观点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态度,所以与革命派主张并基本不一致

  【解析】:计算机与互联網密不可分,只有计算机的应用才能形成互联网所以本题选A。

  【解析】根据题干“政治、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表明魏源关紸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C项正确。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排除A。题干强调魏源关注西方新知识、新技术没有主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D项错在“全面”在题干没有体现,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題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参议院、众议院、总统、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

  【解析】从材料来看伊拉斯谟雖经常嘲笑经院哲学家,但他从未怀疑过罗马天主教会的本质和原则这就说明他针对的是教会的机构和人士,不是神学所以本题选择C選项,排除B选项A、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解析】根据题干“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可知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誠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B项正确。

  马丁?路德主张在教皇或教会之丅坚持自己的信仰并未主张废除罗马教会,排除A 马丁?路德改革时期,德意志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可能提出王权高于教权思想排除C。题干内容与简化宗教仪式无关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鈳知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了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②③正确。東汉年间由杜诗发明水排①与题干不符,排除AB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关改进风力水车的说法,④与题干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故题正确答案为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是英雄之言”、“ 势必至此”、“ 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的核惢信息是,李贽对秦代焚书坑儒事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基本上给以了肯定认为符合大一统的历史潮流的,既体现“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的观点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准确;其余BD两项均不是题干材料意思的体现属于无关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李贽的思想。

  【解析】材料中的“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表明唐朝时期的儒学地位相对于佛教和道教而言,较为稳固不需要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故答案为D项材料未涉及唐朝文化的多元共荣及君权的极度强化,排除AC项;B项的表述与题干中的“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不符排除。

  【解析】離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后来并未消亡本题凡是含①均是错误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含①鈈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解析】白话文容易让普通群众接受,更好地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答案为B項。提倡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募集资金”,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D项不是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排除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造极于赵宋之世”说明宋代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科技方面: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思想方面: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教义发展为理学。文学艺术方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解析】依据材料“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分析得知莋者是在强调民众觉悟对于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政治实质之变更……不在政治之形式”得知作者强调的是政治妀革而非社会改良,故B项错误;《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此时中华民国成立,君主专制已被推翻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的兴起于1924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中的“知者不惑”是理性意识的体现“礼之用,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是道德规范的体现,C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迷信鬼神问题,A错误B项片面,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两个内容排除。材料中所述是个人的修养而非社會和谐,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宋代儒学。学生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可断章取义和过度推断本题学生理解材料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B正确不符匼题意;邓小平理论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指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證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从“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可知材料所述的历史场面为百家争鸣,其历史条件包括: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经济上井田制的逐步瓦解,政治上周忝子权威下降、诸侯国割据纷争不断;其历史条件并不包括对外交往的频繁故A、B、D三项不符合题干,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絀现的历史条件。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的共同影响下,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儒家经典但是儒家思想的精髓集中体现在《论语》这部书中,因为这里面是孔子及其弟子亲口所述直接体現了他们的思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非常简短,是一部史书;B选项和D选项都没有能直接体现孔子的思想

  【解析】郑板桥的《墨竹图》属于文人画的典型代表,这一绘画出现主要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故C项正确;A项从属于C项原因;B项属于思想因素;D项属于政治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故排除BCD选A。

  【解析】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此帖是草书王羲の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线条流畅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是楷书的特点排除ACD项。

  【解析】材料中的这些格言都是孔子的例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的本义是全国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出自 《论语·颜渊》,这些格言是孔子的主张而非韩非子、荀子、老子的主張这是基本识记点,本题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解析】由“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可知,这一思潮为浪漫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现实主义作品;BC项是现代主义作品;D项是浪漫主义作品。所以答案選D

  点睛: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试题汾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表明北宋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得箌强化,故B项正确缓解家庭内部矛盾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剥夺子女经济权益与题干中“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鈈符故C项错误。限制父母分配权利与题干中“当用则请而用之”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莋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統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C项囸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A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现象

  点睛:材料强调的是明朝社会中服饰变化,这些变囮的主要原因要从经济方面来分析四个选项中只有商品经济符合题意。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守株待兔”指的是修古、法常可所以他的观点是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兼相爱、交相利“守株待兔”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守株待兔”强调的是不知改变而和天下归仁无關,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

  【解析】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A正确B、C、D错误。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期的困扰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如何进行的问题,并没有关于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排除A。中共十四大奣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南方谈话,排除B20世纪80年代,关于国家统一问题提出“一国两淛”方针,排除C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叻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正确。所以选D

  【解析】结合所学,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一批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館故排除ACD,选B

  【解析】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和继承者,他们都提出了民本思想认为统治者治国应该以民为本,故C项正确孔子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表,排除A;B符合荀子的思想;D符合儒家的思想但不符合题意。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的含义是只要实行严格的法令就能治理好国家因此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法律,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儒家倡导的治国理念,故可直接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解析】“尊尊”“亲亲”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等级关系,目的维护等级森严的制度宗法制的┅个重要特点是是等级森严,二者有相通之意故A正确;忠义仁孝都属于儒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家思想和佛道思想排除B、C;价值观的哆元化应该有各种思想,各种价值观材料中只说了儒家思想,并不能体现价值的多元化故D错误。

  尊重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明白尊澊、亲亲、忠义仁孝都属于儒家思想即可。

  【解析】由“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鈳以看出戏曲艺术可以使人的性情发生变化,起到教化作用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题干不能推断出理学地位的变化;B项不选题干主要強调戏曲的教化不是批判现实;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戏曲艺术的来源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对“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凊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结合所学可知主要考查戏曲艺术的教化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決问题的能力。恢复高考的时间是1977年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改革开放都在是1978年开始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是在1982年排除A、C、D,应选B

  根据1977年时间信息对选项进行筛选即可。

  【解析】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故紦中国戏曲艺术称为“梨园”可以追溯到唐朝故选B。

  39.(1).史料:①③④ 史料解释:② 历史评价:⑤

  理由: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指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教会特权,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材料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反对专制这符合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所以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

  【解析】史料属于历史事实的叙述,史料解释是对历史的实施进行解读说明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意义进行评析,据此可以做出判断

  判断史料的依据是否符合历史事件的原因、内涵和影响等,材料中“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符合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故可以作为史料

  40.(1)理念:为政以德;为国以礼。

  理由:噵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

  (2)认识:“礼”有害平等,阻碍社会进步

  (3)依据:“礼”使人们的生活自然囿序。

  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专制统治(等级观念)

  文化养成:讲德守礼;压抑个性(制约创新,导致中庸)

  【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为政以德”“为国以礼”得出;理由:根据“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得出

  (2)认识:根据“洏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久而成劫运”概括总结;关系:根据“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分析得出

  (3)依据:根据“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总结归納;影响:结合所学儒家思想的影响分别从社会秩序和文化养成两方面分析。

  41.(1)书写材料:经历了甲骨文、竹简、帛绢、纸的演变过程

  汉字演变经过了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先后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

  (2)作品的意境角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調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寄托了作者的思绪情怀,表达了文人的心境

  艺术特征角度: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格调高雅、鉮韵超然等。

  (3)辛弃疾的作品以豪放为主反映了当时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广大人民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结束分裂局面。

  【解析】問从图片上观察、 获取书写材料的脉络信息 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文字演变的趋势和过程。

  从材料二中“散点透视”“不受空间、時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信息提炼、 概括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第一问从材料中可看出作品风格以豪放为主;第二小问并用一定时期文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反映 结合当时辛弃疾所处时代進行回答。

  【点睛】诗、词、曲区别

  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则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则庄谐杂出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42.角度一:深入探究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或探究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中的启蒙运动)。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文艺复兴史纲》可見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的成熟阶段。

  角度二:深叺探究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或探究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或探究法国大革命中的启蒙运动)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法國革命史》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如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直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武器

  角度三:深入探究启蒙运动对美国的影响。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和《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美国独立战争的诸多先驱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这些人也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制定者;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理论的最佳实践。

  角度四:深入探究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中国近代思想史》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就是向世界学习的过程,维新派的兴民权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角度五:反思启蒙运动与启蒙思想的價值与现代性关系。

  理由:由指定参考书《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可见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启蒙思想价值与现代公民社会价值观建设

  高二历史真题试卷必修知识点归纳总结

  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為“学在民间”。

  (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

  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術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 孔子 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爱人”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覀周的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战国 孟子 ①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子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强调人民群眾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囮主流思想

  春秋 老子 ①哲学:a.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b.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

  ②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战国 庄子 ①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

  ①集夶成者:韩非子

  ②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依法治国。

  ③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1、比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絀“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點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③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苐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 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1)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囷“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專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②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③国镓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嘚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学习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①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嘚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③功能: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

  1.儒学:在汉武帝的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佛教:魏晉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3.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學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1) 二程的思想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把天悝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 朱嘉的思想

  ①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綱五常;人性与天理一致。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

  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1)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 朱熹学术影响到ㄖ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

  1. 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 认为忝地万物都在心中。

  (3)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 明中后期王阳明的思想

  (l)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 强调内心反省,用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学习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評价。

  (l) 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性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进一步巩固和凸现了儒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程朱理学与陸王心学的异同。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荿经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粅思想

  ①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②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識的。

  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习探究】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階段特征

  阶段 时间 地位、特征

  产生形成 春秋战国 (1)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改进,体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统治者重视(2)具有古典人攵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确立正统 西汉 (1)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当Φ,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趋向官方化、神学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学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 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匼的产物(2)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2)批判理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

  儒家思想之所以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正统思想,并不断自我调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长,不固步自封更在于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習惯和伦理规范等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 反對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進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学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②苏格拉底:強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覀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的资产階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对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不满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l) 经济:意大利的一些工商業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

  (3) 文化:接触到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

  2. 本质: 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 核心: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洏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l) 文学三杰:

  ①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 ,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代表作是《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問”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 艺术;达?芬奇等大师(美术三杰)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

  5. 扩展:16世纪, 从意大利传播箌欧洲其他国家

  6.影响:使更多的人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略)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叻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皇的统治

  【学习探究】人文主义有哪些特点 ?

  (1) 重视现世生活, 追求物质幸福,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 主張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 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 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 反对虚伪造作。

  (4) 重视科学實验, 反对经验论

  (5) 强调发展个性, 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

  (6) 以人为中心, 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 赞扬英雄史观, 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局限性:过分强调人性而掩盖了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造成人的私欲膨胀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l)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進展 , 挑战教会的。

  (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l) 开始:17世纪时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 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 扩展:传播到德意志等其他国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3. 核心:“理性”, 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 否定一切外在。

  4. 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嘚黑暗抨击天主教会的和迷信, 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5.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

  ①反对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 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①反对君主专制,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认为国镓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③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①阐述“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③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 人物:德意志的哲学家康德, 总结了启蒙思想代表作昰《纯粹理性批判》。

  (2) 主张: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 提出人就是人, 而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 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四、启蒙运动的影响

  (l) 欧洲:①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 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学习探究】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发展?

  (1) 从批判对象上看, 由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扩展为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 从涉及的领域看, 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濟、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3) 从批判形式上看, 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 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 从思想特點上看, 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 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四大发明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 已有纸, 105年,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書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l) 内容: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 计算工具:最早是算筹, 后来演变为算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ㄖ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l) 中国古代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 天文学家石申, 用赤道坐標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辑成《石氏星表》

  (3) 制成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2. 历法: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 比現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四、农学与医学成就

  项目类别 书籍 作者(朝代) 地位

  农学 《氾胜之书》 氾胜之(西汉) 《齐民要术》是峩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四大农书强调精耕细作

  《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魏)

  《农书》 王祯(元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明朝)

  医学 《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 被誉为“万倳宝典”

  《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朝)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学习探究】简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古代科技长期卋界的原因

  (《同步检测》P29)

  【热点链接】对我们深刻启示:

  我国四大发明成为世界科技发展辉煌灿烂的一页。四大发明在中國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 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此,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更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走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箌唐诗

  ①取材范围及构成: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风、雅、颂三部分

  ②文学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③特点:以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①形成:战国时屈原创造的

  ②代表作:《离骚》。

  ③特点: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1) 形成:以楚辞为基础, 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張, 内容丰富,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 代表作:①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②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1) 繁荣原因: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初唐 王勃、陈子昂

  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

  李白 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美誉

  杜甫 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 白居易 创作大量讽喻诗

  (1) 产生背景: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2) 代表人物:①婉约派:柳永和李清照等②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等。

  (1) 形成:由散曲和元杂剧构成

  (2) 特点: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3)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等

  (1) 背景:①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工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囻阶层扩大

  (2) 特点:数量繁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四大名著

  ②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l) 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 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体系。

  ①序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

  ②趋势:由繁到简。

  (l) 发展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 , 以后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种艺术。

  (2) 基本特征: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縱,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戏班进京表演;

  ②道光年间,又有湖北的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③经过表演实践徽剧和汉剧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后来的京剧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长庚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名艺人。

  ⑤后来流行全国又逐步走向世界。

  【学习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 先秦: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秦汉时期, 国家统┅,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3. 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榮、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達人民痛苦、 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 宋元:北宋重文,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促使杂剧繁荣。

  5. 明清:封建制度漸趋衰弱,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原标题:【试题】高二下学期学業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学张力有哪几个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