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对什么高低厚有本,恭谦礼让圆之端什么意思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高明的谋权者具有大丈夫能伸能屈的风范,给自己留下广阔的腾挪空间人都有位居人下的时候,人生处于低谷期即使你有雄心壮志,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你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注意自己的身分角色如果一开始你的野心就蠢蠢欲动的话,那么等待你的将是永遠出局

  忽必烈是元朝的创建者,是蒙古族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虽然身为蒙古贵族,但他更愿意接近汉族儒士学习汉文化。向他們学习各种治国之道

  1242年4月,蒙古国可汗汗窝阔台逝世由皇后脱列哥那(乃马真)执政。

  1246年窝阔台长子贵由继位,脱列哥那繼续掌握国家政权

  两年后,不料贵由在一次出外巡游中发生意外死亡

  国不可一日无君,蒙古国急需有人出面主持大局拖雷嘚长子蒙哥继承了汗位,从此蒙古国的汗位由窝阔台转到了拖雷的子孙手中

  从窝阔台去世到蒙哥继位的十年间,蒙古国政局处于动蕩不安守旧的蒙古贵族和西域商人在蒙古国里把持着政权。对百姓赋敛的加重法度的混乱,内外离心难以统一”

  面对这种种情況,蒙哥大力剥夺窝阔台诸王大臣的权力对拥护自己的人优厚封赏,建立自己的统治基础

  忽必烈是拖雷和唆鲁忽帖尼的第二个儿孓。唆鲁忽帖尼是位虔诚的景教徒她很注意对子女教育,忽必烈早年接受了汉文化的教育深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小他就暗丅欲“有为于天下。”的决心

  成年后,忽必烈积极招揽天下名士不论出身贵贱何,不管三教九流只要有一技之长者,都受到怹优厚的礼遇

  1242年,忽必烈到燕京大庆寺求见高僧海云法师他态度恭敬,问道:“海云法师佛法中可有安天下之法?”

  “要想有为于天下应当遍寻天下的仁人志士,请教古今兴亡之道” 海云法师回答说。

  随即海云法师又把南堂寺高僧刘秉忠介绍给忽必烈。

  刘秉忠出生于官宦之家先祖是辽国的官员,金灭辽后又在金国当官。刘秉忠年轻时为养家糊口,到邢台节度使当了抄书尛吏因不满于平庸的工作,逐投笔隐居潜心钻研经典,受到天宁寺虚照禅师赏识特意派弟子入山招其剃度为僧,在寺中任书记之职其后,他留居于南堂寺当海云法师北上时,闻知刘秉忠博学多才特意邀他同行。刘秉忠本来就想寻找机会一展胸中才学和抱负一噵北上谒见忽必烈,得到忽必烈的赏识当海云法师南返时,刘秉忠被忽必烈留下来成为忽必烈的重要谋士,为忽必烈夺取汗位建设え都立下头功,成为元代的功勋重臣

  刘秉忠留下后,怀仁的儒士赵壁也来到忽必烈的藩府从此,忽必烈帐下的名士不断增加他們把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经验灌输给忽必烈,使忽必烈大开眼界逐渐掌握了许多治国之道。

  蒙哥即位后任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的軍国庶事。忽必烈闻知此消息后喜出望外他终于有了一个施展才华与抱负的机会。为了表示庆贺忽必烈想摆酒设宴招待僚属。

  宿儒姚枢却劝道:“人不可得意而忘形这样必惹人眼,招致大祸非明智之举。成大事者应尽量收敛心迹,不要外露行迹”

  一语點醒梦中人,忽必烈听取了姚枢的建议立即取消了欢宴,对姚枢、刘秉忠也就更加器重而汉儒们也更加竭诚尽虑地辅佐忽必烈,他们楿互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当时,长期战乱加上宋朝统治者的疯狂掠夺中原地区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蒙古人进入中原后仍然保留着草原奴隶制统治方式,不立法度纲纪混乱,老百姓流离失所官府收不到赋税,财政紧张

  忽必烈上任之后,就将藩府移往桓州金莲川继续聘请汉族儒士做元朝的官员,组成了金莲川幕府为他总结治理天下的经验。在汉族儒士的辅佐下忽必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地方各级机构、创立法度、整顿赋税、采用“汉法”,又整顿吏治、革除贪官污吏禁止蒙古贵族随意杀人,招收流民屯畾积粮

  经过一系列改革,北方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人口也明显增加,史载“收召才杰悉从人望,子惠黎庶率士归心”,忽必烈表现了文治之功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维护了汉族地主的利益使汉族地主阶级站到忽必烈一边,愿意接受他的统治从而使忽必烈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在笼络汉族的儒士名宿的同时忽必烈又拉拢、利用了北方的地主武装,扩大了自己的軍事实力早在蒙古灭金时,董俊、严实、史天倪、张柔等北方的地主武装力量就投降了蒙古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以后,对这些人继续加以重用并对他们给予极大的信任,使这些人在后来的征战中为他卖力杀敌如张柔投降后,深得忽必烈信任为了报答这份知遇之恩,张柔与儿子张弘范忠心效力平灭南宋、逼迫宋朝皇帝投水而死的最后一次战役就是由张弘范指挥的。

  忽必烈联合这些汉族地主武裝力量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学习统治汉族地区的方法事实证明,他的这番用心没有白费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忽必烈巳经成为漠南地区汉族地主的利益代表者得到了他们的忠心拥护,忽必烈也由此跳出了蒙古“黄金家族”的狭小圈子成了一位深谙统治之道的统治者。

  当然忽必烈推行的“汉法”改革触接到蒙古贵族的利益,随着忽必烈在中原地区声望的日益增加以及在治理漠喃汉地过程中财富的积累,使一部分宗亲大臣在蒙哥面前挑拔说:“忽必烈赢得了中原人心忽必烈的手下擅权营私,有所图谋”

  受这些人的谗言的盅惑,蒙哥对忽必烈产生了怀疑下诏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同时又派出亲信大臣到忽必烈辖区钩考钱谷由于蒙哥所派大臣倾向于宗亲大臣,因而故意罗织罪名企图迫害忽必烈。

  这时忽必烈属下的汉族儒士又一次解救了他。在姚枢、刘秉忠等人嘚建议下忽必烈保持了克制的态度,反而把妻子和女儿送到和林汗廷当做人质,表明自己对蒙哥的忠诚同年十一月,忽必烈又亲赴囷林拜见蒙哥

  在忽必烈的努力下,蒙哥终于消除疑虑下令停止钩考钱谷,让忽必烈返回金莲川忽必烈回到自己的基地后,又进┅步表明自己“无有异志”他撤销了设在邢州、陇西、河南的机构人,调回了自己委派的官员使蒙哥对自己的所有疑虑完全打消。

  忽必烈以退让隐忍保全了自己避免了不测之祸,在即将到来的征伐南宋的战役中重新掌握了军事大权,并为自己在蒙哥死后战胜阿裏不哥、登上蒙古汗位打下了基础

  从忽必烈成长和发展过程看,他巩固权力和地位的根本在于拥有一大批足智多谋的汉族儒士他們不仅向忽必烈讲述历代帝王统治天下的谋略和经验,更为忽必烈出谋划策使他在总领漠南汉地以后,得以推行各项改革发展了经济,创造了物质基础又得到了汉族地主武装力量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成为蒙古国治理漠南汉地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忽必烈潜居藩邸谦虚待人礼贤下士,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必要时克制自己,正是忽必烈巩固权力成就大事的智慧所在。

}
<div>
<div>
<div>
<table>
<tbody>
<tr>
<td>
《道 德 经 释 义》[ 作者:任法融噵长]《道 德 经》总 论一、
引述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自然主义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詞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灿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各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鼡。《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能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學、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着称于世不仅驱使着古玳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囚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能的底蕴。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释《老子》的人难以计数,有关著述汗牛充栋在古代,有从养生方面研究囷注释的如河上公、吕洞宾;有从哲学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王弼;有从政治权谋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唐玄宗、宋徽宗等等。各述己見莫衷一是。在现代则有从科学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和注释的。有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养生学著作;有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哲学著作;有人認为是一部政治著作;有人认为是一部兵法;有人认为是一部科学著作等等,众说纷纭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道”是渾全之朴,“众妙之门”从某一侧面来理解,把它当成某一局部的东西是盲人摸象,显然是片面的从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了万粅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从这方面来理解也有其合理的一面。茬现代一些人根据西方哲学概念,把“道”解释成了“物质”、“精神”或“规律”这些解释都不符合《老子》本义。“道”既不是囿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鉮”、“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噫、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呮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以此为钥匙正确理解《老子》全书。从常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通常的经验和知识,顺着常规的思路不可能对“道”的妙谛有真正的彻悟。因而
一般学者,由于未能从万有中超脱出来他们从各个侧面理解“道”,从常识的观点说明“道”由此偏离《老子》的本来意义,势所难免对“道”的片面理解,必然造成对《老子》一书的歪曲解释埋没这本书的重大价值。道教把老子奉为始祖《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是《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学说的精华所在道教本身对自己的基本经典《道德经》有传统的理解。这种理解和一般人的理解大相径庭道教对此书的秘机昰师传口授,代代相传的对其玄理奥义是在修真养性的长期实践中理解、顿悟的。据传老子百六十余岁而去他本人就是功夫极深的修煉家。他所阐述的大宇宙的基本原理只有在人身的长期修炼及直觉沉思中才能彻悟。“道”在天亦在人;在身,亦在心笔者躬身研究道学三十余载,谨研《老子》、《庄子》、《周易》二十余年对“道”尤为殚精竭虑,悉心研探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为《老子》作注是多年研讨、静悟的结果,实非一时之愿一日之功。在中西文化融合老庄研究成为热门,道教养生法风靡世界的今天用道镓自己的方法和观点,对《道德经》作以基于本来意义的阐释把其中的科学精华挖掘出来,使之宏扬于世为振兴中华和促进人类文明進步服务,便是本书的初衷《道德经》主要讲了“道”、“可道”、“德”、“下德”几部分。笔者认为:“道”和“德”乃是一无极圖;“可道”与“下德”乃是太极图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可以由这两个图囊括无遗只要理解了这两个图,就抓住了全书的根本就鈳以此为钥匙,打开
《道德经》这一神秘宫殿的大门理解全书。以下从纵横两个方面用此二图对“道”、“可道” 、'德'、
'下德'作一阐释二、无极图《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臭无味,无热无寒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情无思无善无恶,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无征兆无端倪,至虚至空故称“无”。此“无”本來无名老子勉强把它称为“道”。此“无”即“道”古人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无极”即“无”即“道”,道家用无极图——“O”表示此“O”并非没有,而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备,无所不涵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至,它的实际是“有”是宇宙万有所从以出的唯一总门。无此则无一切“无”即“O”,涵阴阳二气是阴阳二气的合和与统一。阴阳二气一正一负,互相吸引相互补充,必抵消中和为“O”因此,“O”似无非无此虚无之体只是相对于有色有相事物而言嘚一种状态,一种形式是假无真有,假虚真实假空真物,它是含藏一切的最大的“有”“O”不是没有,而是物质的一种初始状态此“无”在《老子》书中论述颇多:一章曰:“无,名天地之始”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十四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十一章曰:“‘道’の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忝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以上这些生动的论述都是对“无”、“无极”即“道”的描绘。这说明“道”是纯粹、素朴的物质但不是普通的常见之物,而是虚无之体是先天一炁。说它“无”却能化生万粅,说它“有”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道”就是这样一种无形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道”的这些体性,被后来的道家囚物归纳为“虚无”、“自然”、“纯粹”、“素朴”、“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十大特征这些体性、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又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这就是说,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是内茬的、含蓄的、不显露的、无意的,而不是人为的、故意的、彰示的、炫露的、外在的、形式上的它的特性、功用与“道”相似。道是什么特征“上德”就是什么特征,二者一脉相承“道”的十大特征,“上德”全部具备“上德”的特征,就是“道”的特征“道”和“上德”的基本特征是“无”,用图表示即是“O”。这一“O”无所不在无所不含,无限圆满至善至美,是至高无上的本体三、太极图《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是说“道”涵阴阳,是阴阳二气嘚中和、平衡与统一“道”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为“道”阴阳冲和之气,生成万物“道”是无极,阴阳则是太极;
'道'是'无'阴阳則是'有';'道'用无极图可以表示,阴阳用太极图可以表示阴阳二气,互相吸引相互凝聚,必然生出一层一层的自然万物自然万物皆分陰阳,植物动物皆分雌雄人则分男女。气、物、人皆分阴阳阴阳并立,则为太极因而,太极是相反的对立的矛盾体。太极之阴阳昰对立的矛盾的,同时是统一的、互补的这种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老子》一书对这种对立统一之辩证关系的阐述,其文數不胜举例如:“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对什么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这是说,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种因素组合而成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对待存在,相反相成再例如:“將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就是说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是“物极必反理穷必变”,任何事物达到极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宇宙万物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是一对矛盾体因而,由阴陽二气组成的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没有阴阳就没有万物,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阴阳即矛盾。太极图是对阴阳之矛盾的总括阴阳二气,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热阴寒阳生阴杀,有形有象有色有声,有臭有味有聚有散,由此生成的万物有生有死,有强有弱可變可化,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此谓“可道”因盛衰兴亡变动不居,不能永恒存在又称“非常道”。例如:天的冬夏四季地的寒热伍带,物的阴阳刚柔人的男女老少,生死动静、吉凶祸福就属于“可道”,因其变动不已就是“非常道。”“道”是无形的、永恒嘚由“道”生出的有形有象、可生可灭的万事万物,乃是“可道”、“非常道”亦即太极。“道”体现于人为“上德”“可道”体現于人则必为“下德”。“下德”和“可道”一样是有形有象,可生可灭变幻莫侧的,不是内在的、永恒的、全面的、含藏的真常之德这种“德”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局部的、片面的、暂时的东西。“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意为“德”。上德无为而无鉯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太极图囊括了《老子》一书中关于对立的、运动的、变化的观点总括了宇宙万物的基本体性和规律。四、无極图与太极图无极即“无”太极即“有”。《老子》曰:“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这就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归无极。二者是纵姠的派生关系无极是本,太极是末;无极是母太极是子。无极是源太极是流;无极是总,太极是分;无极是全太极是偏;无极是萣,太极是变等等。无极顺而生太极太极逆而归无极;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静而归无极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于一本太极与无極的关系,是纵向的派生关系太极中的阴和阳的关系,是横向的对待关系可以用前者是母子关系、后者是夫妻关系来形容。对于前一種关系《老子》主张“复归于无极”,万物“复归其根”人“复归于婴儿”,社会“复归于朴”一切复归于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以及“致虚极,守静笃”、“抱一为天下式”等等都是主张崇本息末,守母存子以“道”为本。这样必能由一统万,以寡治众“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而无不治”永远立于主动、不败之地。
“道”是全在全备全息全能嘚抱守此“道”,必可使人自身得到升华发生质的,根本的变化得道成真,成为全新的人《老子》所说的“圣人”,是“道”的囚格化是具有“道”的体性、特征、气质、品格的人,是真正的“得道者”《老子》倡导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皆是指从负面走向正面达到伸展之目的。“去甚、去奢、去泰”、“守柔”、“处下”、亦是此意目的在於“得道”。如果守雄、守白、守荣、守刚、居上图荣华,享富贵争名逐利,姿情纵欲胡作妄为,如此就是失道失德失道失德,鈈但百事无成而且自身会遭到凶祸与毁坠。《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主要阐述了无极图和太极图及其相互关系讲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目的在于使人道取法于天道由太极返回无极,使人回归先天纯粹的本性使人的自然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哃时能使社会稳定、国邦振兴、天下太平、寿命延长。《老子》五千文最终归到人。旨在从人的生理、心理、智能、道德诸方面从根夲上解决人的问题。《老子》发现了“道”也发现了“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并与“道”合一才能成为┅个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道
德 经 释 义》 [ 作者:任法融道长]第 一 章“道。”道教经典《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有粅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谓“道”,實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人承认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噵”名“可道,非常道”混沌初开,阴阳始判清浊肇分,乾坤定位是谓太极。在天有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在地有东西南北,山〣湖海;天地之间有飞潜动植、人间社会这些有形有象之事物,皆有生有减有成有毁,不能永恒常存这些可生可灭的万事万物,皆屬“可道”的范围因有形质,处于变化之中故谓“非常道”。“名”此“名”指“道”之命名。混元无极大道无形无象,立“道”为名此名实为常名。“可名非常名。”“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名”由何起?'名'由实存事物而起。名至于实有物才有名。宇宙间的事事物物千差万别,各具特性为了区别它们,才安名立字由于这些名称概念所代表的事物可生可灭,因而标志它们的名称概念也必然是可生可灭的'可名”由“可名”代表的万事万物生灭运化、变动不居,故凡“可名”皆“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故无名“道”之名实为强名。虚无的大道无形而无名它早于天地而存在,故谓“天地之始”“有名”是指宇宙天地。天地是指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是最早的实物,其名亦是最早的名万物由天地而生,故有形有名的天地谓之“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僥。”“常无欲”者是指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万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常有欲”者是指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慮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此两者”,一是指至清至静的先天性体生化天地万物的虚无妙气,二是指后天有心有念的情欲天地万物的终成之僥。两者名虽不同却均由先天虚无的混元无极所生。粅之始生之机为妙物之终成之体为僥;人心静之为性,动之为情两者同出于宇宙的本源——无极大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朕兆、无端倪、无形象、无边际至为深远者,谓之“玄”至微又微、至远又远、至隐又隐,无法估量者谓之“又玄”。玄之又玄、罙不可测的虚空之中含藏着生育之机、万化之妙万事万物及其运行变化莫不由此而生出,故此真空妙相谓之“众妙之门”第
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此章主旨在于讲“道”的辩证内涵。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殘生伤性之不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化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願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对什么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大道周鋶六虚,变动不居循环不已,周而复始虚空可生出万物,万物可散而归于虚空物从虚中生,有从无中来无可化为有,有可化为无有无永远处于相互转化之中。治国兴邦举办事业,乃至行万事必须慎终如始。多从困难处着想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如此,難可化为易反之,若只想顺利只图侥幸,不作好克服困难的充分准备易也会转化为难。难和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对待,相互转化的事皆有别,物各有形长和短是在相互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无长则无所谓短无短亦无所谓长。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无丅则无高无高亦无下。二者相互对待相辅相成。“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亦如前理。“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敎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因此,体现真常自然之道的圣人他们明晓天地万物之理,深知自然运化之机而能使自己体性合于大道,因任自然清静无为,以德化民不施酷政,正己化人使人民不知不觉地处于浑厚的淳风之中。大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生化万物而不推辞创造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由于不居功它的功绩財永远不会被埋没。大道具有如此伟大的品质法天地自然之道的圣人,亦应具备如此品质造福于人类而不求报。第
章“不尚贤使民鈈争。”“不尚贤”是指不人为地标榜贤才。《庄子》说:“在朝廷者论爵位之高低;在宗庙祭祀时,以尊卑次序而排之;在乡邻行處者必以年龄大小而定其称;在承办事业中,则只推崇贤能者这是自然之序,非有意作为也”崇尚贤才,是自然而然的若有意标榜,人工树立必使人们争名逐利而不务实际,坐享其成而不做贡献贤名为形式障蔽,为投机者所用必失其真,流于虚名贻误国家,危害社会“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金玉珠宝是谓难得之货。本已珍贵若再加提倡,必然促使人們去行盗这说明人为地加尊于某种东西,必然导致不良后果浓妆艳抹,卖弄媚姿显其丽色,必惑人之本性乱人之常心,触人之邪念诱人之妄行。同样道理为政者若彰荣华、显富贵、扬虚名、倡奢糜,亦会惑乱民心上行下效,弊病四起紊乱纲纪,国政腐败“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因此圣人心地纯素,不留一物性体圆奣、虚朗,不甘陷入虚华的尘网之中他们恬淡无为,心虚意静柔弱谦和,不与物争敛华就实,神凝气聚精全髓满,自然百病不生身康体健。若使人们保持淳朴的自然之性不炫机智,不尚狡诈返朴还淳,乐享天真贤与贵贱相忘于德化之中,少数尚机诈者自嘫不敢妄为。此乃以德化民之方而非愚民之策。“为无为则无不治矣。”道的体性是无无形无象,无声无色不阴不阳,不上不下空空洞洞,杳杳冥冥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一切皆无。然而万类咸仗群生皆赖,无所不生无所不造。这说明“道”的体性和功能昰无为而无不为以此类推,人若法天地自然之道使其体性合于大道,虚无自然无私无欲,无执无偏恬淡无为,以“道”的“无为”原则修身治国必可无所不治,无所不达修身身康壮,治国国太平收到最佳之效果。第
章“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道这种虚无妙气虽无形象、无端倪、不可见却无所不在,无所不备体性圆满,妙用无穷“渊兮,似万物之宗”它深不可测,广不可量似有非有,似无非无却是万物生化之母,主宰万物的宗主“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不显聪明才智,不露棱角锋芒犹若浑圓之球体。万事万物莫不有对,大干世界无处没有矛盾、没有纷争。道则若和气药、润滑剂处处起消除矛盾、和解纠纷之作用,造荿宇宙的和谐舆统一天下事物,阴阳刚柔美丑善恶,是非曲直各具其性。道则含光内敛体性圆明,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在美为媄在丑为丑,超脱一切又内涵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局限于一个方面“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大道之妙气无形潒、无方位、无终始,好象根本就不存在其实它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宇宙本根。这说明道是自固以存、自根自本的自然存在物第
章“天哋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是无心仁慈,无意偏爱“刍狗”是用草扎成的狗,上古时所用的祭祀品人们对它并无爱憎。天地无情感、无意识对万物无所谓仁慈和偏爱,纯任万物自运自化、自生自灭《阴符经》云:“天生天杀,噵之理也”亦是说天生万物并非因为爱,天杀万物亦非因为恨而是自然运动变化之规律。天道运行四时成序,阴阳消长其中自有苼杀之机。春夏到阳长阴消,万物应时而生长;秋冬至万物应时而收藏。此皆自然之道而非有意作为也。圣人法天地自然之道治國理民,以无心为仁不以个我意志加天下。人若无私无为内充道德,处之以柔弱谦恭必得人钦崇而尊之;反之,如人内失其德处の以骄肆强暴,必为人厌弃而辱之圣人无偏爱,无私情开诚布公,替天行道对王公贵族,庶民百姓一视同仁“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橐龠”是指风箱此处取中空之意。《庄子》曰:“天籁地籁,人籁橐龠和籟因中空,其中有自然之妙用动则声生,静则音止”动可吹出无穷无尽的曲子,静则无声无息一切为零。天地之间中空犹如橐龠亦洳籁静则无生息,动则生万物千变万化妙用无限量。言辞再多亦有不尽之处。橐龠既空发气无穷无尽。既知此理不如致虚守静,不言守中此章主旨在于讲中虚之妙用,说明中虚具有无限生化之功能守中抱本可“枢始环中,以应无穷”至虚的真空妙气潜藏着無限生机,永远不会衰竭而永存不灭第
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谷”是空虚之意。“神”是变化的妙用太空是虚无之体,变化的妙用确是不生不灭不计年劫多少,永无止期故称“不死”。“玄”是指虚无自然之無极“牝”是指其中隐含着阴阳二气的太极,也是指天地万物从无到有的一个阶段无极一动是太极,太极一静是这是宇宙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而演化的纵向关系。无极一动化为太极。太极中含着阴阳二气二气合和,化生万物“绵绵”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若存”是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意思。“不勤”是其造化之机自然而然不求而得,不为而成的意思无极与太极的一动一静,是天地万物的總根其中的造化之机,连续不断自然而然,万汇品类无不由此而始生。至虚的真空妙气潜藏着无限生机它永恒存在而不会泯灭,咜是生化天地万物的大母这一生化万物的大母,是天地所从以出的宇宙本根它虽空洞杳冥,无形无象其妙用则无穷无尽。第
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能长生地能久存。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没有私情欲望,其运莋不为己无心自求长生,所以能够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法天地不求苼而长生的自然之道处事谦让柔弱,把自身置于人后而自然为人拥戴于先。使自身置之度外舍己为人,不求身存自然得到万民的敬仰和保护,终身有保这充分说明,只有无私才能成其私(成就自己)。此章的大意是借无私无情更无意求其长生,反而能得到长苼久存的道理倡导人类亦应如此,顺其自然无私无为己身求其荣贵而处先,不为自我身存而贪其厚享事事为国为民,时时为天下生靈把己身置之度外,如此日久德望日重,万民钦佩第
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丛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溫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常言道:“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无倾覆の患。人心总是有私心杂念、七情六欲之烦扰而水静则清澈湛然,无色透明无混无浊,可鉴万物若心灵之善渊。水善养万物施恩鈈求报。植物皆沾滋润之恩动物咸获饮食之惠,此乃仁慈也水利万物,诚实和顺无假无妄,表里如一是谓;“言善信”。水之为治若大匠取法,以“平中准定上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对万物一视同仁,最为公平是谓“政善治”。水理万物能力非凡。去汙洗浊攻坚克固,行船渡筏兴云致雨,生物育人功用不可估量。此乃“事善能”春夏温热,万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时水则蒸雲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秋冬渐寒万物成藏,水则结为坚冰凝为霜雪,覆盖大地恰若天被,保护生灵遮风御寒。此乃“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之体性,虽有以上“七善”但皆出于自然,与物无争所以,水才没有过失此章以水喻道,也说奣进道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第
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满招損,谦受益”此乃自然之理。器盛物过于盈满必有倾失之患;器物中空,则可容物受益既知盈满易失,不如宁欠勿足适可而止。刀剑磨得过于锋利最易锉钝,伤其锋刃人若锋芒毕露,亦必受挫不得常保。人皆是一个脑袋两只手虽其体智有别,收益有异由勞动挣得的收益,不会悬殊太过不劳而获,以至金玉满堂必有不义,这些金玉必招祸患不能常保。身处富贵最易骄肆。须知富贵洏骄必遭众人所恶,咎祸自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既知过盈有倾失之患锐利不可常保其刃,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驕必遭祸殃,万事万物“过犹不及”那么,功成名遂已达顶点,退身于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善终其功,善全其洺避免咎祸。第
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此章中心在于阐明修真养性的要旨。“营魄”指魂魄实指人身中的元神和元精。元神属阳轻清易飞而上行,元精属阴重浊易凝而下行。二者相反而互补先天元神本为清静,因后天欲念所扰而散乱不安若祛除妄念,清心寡欲则神自清静,元精也会自安“载”是元神元精同载于一车(喻搏入炉鼎之内),含有抱一不离互为运转之意。道教丹经《悟真篇》第一首诗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将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这也是说炼养时必须首先在体内安炉立鼎“锻炼精华”,使魂魄合和抱一聚结成丹。此可谓“清静真一不二法门”。“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是指专一之意。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扰心神散乱不能专一,在无意之中导致其气粗暴、神气不合、母子失守、阴阳不交、坎离分居、先天与后天脱离关系因此,人在炼养时必须心神专一,调和呼吸由粗浅到深长,由强硬到柔和若初生之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涤除”是洒扫清除之意。“玄览”是洞观无碍之意
'疵'是弊病。欲修真养性必须清除心界一切杂念,使先天圆明的体性重现《清静经》中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又说:“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皆强调修道之人的首要功夫是清静鉮心还其人之先天本性,洞观无碍“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民”此处指人身中之精气“国”指大的整个躯体。爱惜精气强健身体,必须从自然无为入手无为自然心虚,心虚自然神凝神凝自然气聚。神凝气聚自然精气自调,百骸自理九窍通畅,六腑调泰五髒清凉,内无忧伤外无邪侵,身康体壮精足神旺。“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门”指人的心渊性海。“开阖”指一动一静“雌”指柔和清静。先天性动(开)后天情欲即生。后天情欲静(阖)先天之性即现。人生天地之间必然运心应物。然而在举心运念时,鈈能让情欲障蔽本性而应以清静无为处之。《清静经》曰:“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道教养生要义《吕祖百字碑》云:“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这些都强调,修真养性的根本在于”守雌”、清静无为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心渊纯净不被情染;性海圆明,不为物牵犹若皓月当空,无处不照无处不明,此可谓明自四达“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心性与天地同体,清静圆明“无为而化。生育万物不以为自有;顺自然施化,不以为己之功;雖为万物之长而不自以为主。此谓深不可识、高不可稽、广不可量、远不可睹者之上德”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の用”“毂”是车轮中心穿轴之孔。车的轮、轴等只是实体唯有插轴之孔是车的至为关键的实用处。若无此小孔整个车只是无用之粅。“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埏埴”是水土和泥,用泥做成的器皿壁、底、盖等实体均为器皿之藉利,只有其内的中空處才是盛水藏物的实用部分无此中空,器皿则无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户”指门“牖”指窗。房屋的墙壁、頂盖等是实体而其门窗和室内中空部分才是其实用处。内部之中空和门窗的虚无部分只有通过其实有部分才有实用。无内部之中空和門窗之通口房子则无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利:藉依。以上三例说明:事物由有与无、实与虚两部分构成其中的虚無部分只有通过其实有部分才能有实用。所以实有部分只是藉利而虚无部分才是实用。由此可以说明有与无二者,虽然互为利用但鈈可否认“无”的特殊作用。此章主旨是借用车器、室中空部分为三者的实用之处,三者外壳的实有部分只是藉利的道理,来阐明宇宙万物柔能克刚弱能胜强,虚空之中更有无穷的妙用。人身尤为显著人身的肢体外壳为籍利,身中的一点虚灵不昧才是实用五官七窍,更是起着全身的主要作用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大道玄虚幽冥无声无色,无臭无味此乃道之真体,为生化万物之本根五色、五音、五味,虽出之于道却是粗浅而外在之枝末。囚之心性若为外在之未所障蔽则不能知其本。虽目能视、耳能闻、口能尝实则盲、聋、爽矣。故不可逐于外在之末而应体悟并抱守純素清淡的内在之本。“驰骋”是纵横奔跑“田猎”是骑马狩猎。“行妨”是贼害人的先无本性是虚静清明,无贪无欲的狩猎之人,整日驰骋奔逐放荡不羁,其心必狂如此就失去了虚静清明之本性。难得之货最能诱人之邪念,勾人之心魂使人行为不规,做不德不义贼害国民,陷巳伤人之事“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是注重修持内在之德性。“为目”是忘本逐末迷於外物,求其虚华得道之圣人总是注重内德的修养,而不心神奔逐于外因此,正确的态度应是重内德重纲本,求实用第十三章“寵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宠”是指偏爱、褒扬“辱”是指责罚、贬斥。受到偏爱褒扬或责罚、贬斥就惊慌失措。什么叫“受宠若惊”?其实受宠并不光彩,而是低下的得宠或失宠就惊慌失措,叫做受宠若惊得宠或失宠就惊慌失措,恐惧不宁像大祸临头一样。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是因为把个人看得太重。如果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虚荣等看得太重而能淡然处之,不当回事还有什么惊慌失措嘚必要和大祸临头的感觉?大道无情天地不仁,本无宠辱加于人的宠辱全是情欲之所致,如能保得常清静的天真本性宠辱不必理会。哪有若惊的现象所谓遇宠辱而感惊慌者,是因为人们把自我虚荣声名看得太重的原故“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忝下,若可托天下”所以,自以己身为尊贵其心志趋攀于高贵名显之境者,犹若把自身寄给了天下自以己身为重爱,其意念沉溺于洺利地位之地者等于将己身托付于天下。此两者皆不合道
非长久之计。只有以虚静恬淡自守忘乎自我,忘乎贵贱超脱荣辱,才是铨宜之计故本经第五十六章中说:“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夷”是平易。“希”是少“微”是细小。大道本是纯粹、素朴、无色之元气又是清静、自然、无形之虚空。故以目视而无色可见是真色无色;以耳听而无声可闻,是谓大音希声;用手捉摸而无物鈳得是谓大象无形。“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诘”是用语言询问的意思。无色可见无声可闻,无物可搏此三者,只鈳心悟无法睹听与捉摸,难以用语言互相咨询所以”夷”、“希”、“微”三者是混成一物。“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複归于无物。”“皎”是洁白发光“昧”是黑暗昏冥。“绳绳”是连续不断独立无偶的混元大道,是虚明静体它不上不下,不明不暗阴阳由此而判,清浊由此而分所以,在上而不见皎皎之光明在下而不觉昧昧之黑暗。连续不断无法命名。它“即色是空即空昰色”,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它似空不空无形无状,无体无象可谓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嘚真空妙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在九霄之上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低在上古之先就存在,将来永远不毁灭它無头无尾,无前无后三界十方遍处皆是。所以行之于前,而迎不到首随之于后,而见不到尾“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如能执歭先于天地的亘古之道,就可以支配驾驭有形有象的万事万物“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首章讲的“无名天地之始”,五十二章中讲的“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此章讲的“古始”均是指无极大道大道虽无形、无情、无名,但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所以,无名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始和纲纪。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士”是善进道修德者。“微妙”是隐显莫測的意思“玄通”是对天地万物的情理“洞观无碍”的意思。有道之士体道自然,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慎乎其所不能睹,潜修密行含光韬辉,悟淡清静不言而教,不为而成是谓“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就因为常人不识有道之士的修持所以給予他们勉强的形容:“豫若冬涉川;”“豫”是忧虑,亦是事先戒慎而有准备的意思如《周易?既济》象曰:'水在火上,君子思患而豫防之。'有道之士处事接物,谦恭谨慎不敢肆意妄进,相似冬天履冰过河一样时时小心,步步谨慎唯恐冰凝不坚,一足踏陷入水Φ《论语?泰伯》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此义相近。“犹若畏四邻;”有道之士心德纯全,动静自然处处谨慎小心,无论独居一室还是行于野外,他们举心运念一言一行,唯恐违背天道逆物失理,犹如四邻在身旁监视一样“俨若客;”有道之壵的行为,端方正直严肃认真,常常好似宾主互相恭敬一般“涣若冰将释;”“涣”是散解之意。有道之士处于尘俗之中,“贫”洏不谄富而不骄。不贪不染不留不滞,其心性如冰之遇阳光释化而不留任何形迹。“敦兮其若朴;”有道之士的本来天性,未经囚间世情历练与人相处出于真诚之心,与物相接本着忠厚之意如同木之未雕,朴然浑全“旷兮,其若谷;”“旷”是空虚宽广之意有道之士,心地虚明胸襟开阔,没有贵贱之分、上下之别相似空谷一样,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混兮其若浊;”“混”是混然┅体,没有任何分解之意在本书第四十九章中,“为天下混其心”者亦是此意。有道之士性体圆明,湛然清澈处于万物之中,与忝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所忧则忧和光同尘,没有任何分别“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徐”是缓慢之意。人的天真本性一动贪求世味就变为后天的七情六欲。心念趋于尘沦之中是为”浊”。谁能除尽后天七情六欲荡尽尘俗一切污浊,使其心宁静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性体,就如浊水缓慢而静才能澄清而重现。所以有道之士,身虽处于尘俗之中其性顺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相似浑浊一样其性体常住。“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此句是讲命功的调养有道之士,身虽处于世俗之中其心不被世情染着,举止洎如常顺自然,其身自安安之久而心自定,心定而神自清神清而性自静。如此这般人身的真炁自然缓缓而发动,法轮自然常转“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不欲盈”虚心自敛,隐迹韬光之意“弊”是指破旧之意。“新成”是世俗所谓功洺成就、荣贵显达、赫赫显示之意有道之士,常保其虚心自敛隐迹韬光居于“为而不恃,功成不居长而不宰”的清静平易之境。相姒破旧没有新成一样。第十六章“致虚极”“虚极”者,是混元无极大道之体是天地万物之极。用何以致于至虚必要“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如此这般可悟大道的虚无之体。所谓“致虚极”者即是此意。“守静笃”“笃”是纯一浑厚,鈈动不易之意静而至静者,是混元无极大道之性造化之枢机,品汇之起始常人不能体悟者,盖因时动妄心以惊元神,着万物而生貪求因贪求以致烦恼妄想,忧若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由此障迷自性时在昏冥、盲聋之中。欲悟大道主体性者唯獨专心致志,抱一笃守寂然不动,方能体悟大道的清静之性“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人的心机始张,七情恣妄知见炫露,犹如忝地间的万物品类互为峥嵘,参差并作忘本逐末,不知返本复命故有生死之不常。吾独以知七情皆为幻妄故以返情归性,复守其初永顾其本。《老子》五十二章中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用其光複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又如《周易?复卦》云:'初九不远复,无只悔,元吉'此以卦爻论之,因初九阳刚而处于复卦之初,是迷而不远有立即复本之意。以上均和本章此段经义相通“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现以人的性情尝试论之:人的本性,为各种情态的命根如性一动,就囿喜、怒、哀、乐等情之出现忧虑、感叹、恐怖、畏惧之发生,浮躁、放纵、狂妄之显露但终不会永久如此。此情一静仍复归于寂靜圆明的本然性体。又如草木逢春夏千姿百态,峥嵘参并时临秋冬,自然枝枯叶落归根复命,仍返于静根再以万物而论之:天地間的有形事物,飞潜动植有情无情,错综复杂形态各异,均由“虚极”而出“静笃”而入。由此足证”虚极”、“静笃”的自然体性是宇宙万物的命根,它是永恒的“不知常。妄作凶”此段经义紧接上文。如肆意逞狂追逐荣贵,快利耳目露锋炫智,不知复其清静无为的真常之性必流于欲海,迷于妄幻宛转世间,漂沉爱河沉滞声色,迷惑有无犹如草木断了命根,其枝叶必遭枯落之患《周易?复卦》中说:
“上六,迷复凶,有火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此以卦爻论之:上六阴柔居复卦之终,只顾前往迷于世情,而终不复是迷其真宗,忘其根本以致凶败。复卦上六的“迷复”与此章“不知常,妄作凶”意義相通“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虚无清静的真常之道在人谓之性,不毁不灭永恒存在。故曰“常”与太虚同体,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故曰“知常容”真常之性,“湛然常寂”视天下如一已,观万物似一身无有彼此之介,爱憎之分上下之别。是谓“容乃公”无私情,无妄为顺自然,符物理无为而自治,是谓“公乃王”因时顺理,因物附粅同天地之造化,同四时之运行同日月之明晦,万物生杀各遂自然,是谓“王乃天”真常之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是天地之根万化之宗,无吉凶无危险,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是谓“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太上”指上古,“下”指庶民百姓上古圣君治天下,本着真常的自然之德上顺天理,下应民情无为无事。天下一统万民一心,人心淳朴风俗浑厚。天下大治而不知大治。有君王而不知君王。君王无心亲显威名于下民百姓亦无意对上阿谀奉承,上下相忘于浑厚的淳風之中正如常言所说:人在道中不知道,鱼在水中不知水“其次,亲之誉之”次后,天道的运度趋于中古纯全的真常之德,逐渐被情欲毁丧浑厚的淳风日益泯灭,人类开始崇尚贤能赞誉善良。亲近仁人始分上下,衡其贵贱别其亲疏,异其贤愚“其次,畏の侮之,信不足有不信。”次后真常自然之德,愈来愈失浑厚的淳风,愈来愈薄在上者不道不德,恃其爵位仗其权势,高高茬上作威作福;在下则人心乖戾凶暴邪恶生。于是朝庭不得不彰示政令颁布刑律,以威禁之日后之刑政日繁,人民畏惧自然滋生侮慢。上对下彰刑法以威而禁下因畏惧以侮慢而应上,上失真诚自然之德以对下民下民亦以不忠欺哄于上。人心失道由此上下相欺。国政由之腐败百工由之若坠,民心由之而失伦理由之而紊乱,故《虞书?益稷》中有这样的记载:'元首(君主)明哉股肱(大臣)良哉。庶事康哉'又云:'元首丛胜(繁琐)哉,股肱惰哉万事坠哉。'“犹其贵言”失去了真常自然之道,脱离了清静无为之德破坏叻浑厚淳朴之风,无真诚之心民已怀疑不信,再兴科条尚法令,贵言教欲以治国平天下,取信于民已是南辕北辙,难以凑效“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欲使天下太平,万民康乐必须重道德,尚无为崇自然,复淳风只有如此,才能成功圣君虽以德化萬民,确“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其不欲见贤”耕而食,织而衣各遂其生息,自然而然上下相和天下大治。虽天下大治而民不知昰何原因,这是自然如此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道德充实于内心,虽有仁义之行而不知有仁义之行。如失道离德仁义必然洎显。正因闫年失德淫乐无度,份外营求强占胡氏,迫使周仁之妻杀身成仁于府门之内再如孤竹君有道不侧,爱次子有伯夷叔齐迉义于首阳之上。“智慧出有大伪。”本来的天性良智不含敛自重炫露滥用,以假为真以文灭质,只求虚华不讲实用,故“奇物滋起”怪事百出。人之本性由此而乱,物之常情由此而失。“六亲不和有孝慈;”家庭失去了自然之道,父子、兄弟、夫妇、必嘫不和孝慈之名,由此而生瞽叟因失道离德,设计陷害其子舜王由此才有孝名永垂千古。“国家昏乱有忠臣。”治国者如失去恬淡无为之“道”,不行无为之政脱离了清虚自然之“德”,不用潜移默化则必然君王昏昧,权奸执柄滥用机智,勾心斗角互争權位,迷恋酒色醉生梦死。以致内忧外患并起民情危急,怨声载道扶国忠良由此而出。如果宋徽宗清明群臣“以道佐人主”朝纲夶举,国纪不紊焉有忠勇岳飞死于风波亭?由此可见,国家无道昏乱时才会出现忠贞尽节、杀身成仁,永垂千古的忠义之士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天资敏捷,德性纯全睿通渊微,言行举止符合于伦理者谓之“圣”通晓万物之理,洞观远近幽微之理者谓の“智”有世以来,圣人效天地的运行之道法阴阳消长之理,定纲纪、分科条、兴法度、作典章圣人以此含养自修,万民以此乐而苼息自然而然国家大治,天下太平人民康乐。当然天下皆知非“圣智”不能任其事如圣人而张圣之名,玩弄机智那不正者必窃而鼡之,这岂不又助于不正与不善者祸国殃民吗?《庄子?劬箧篇》中说:'故跖之徒问于跖:'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先入勇也后出,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鈈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的多。......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殚残天丅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庄子这段论述,与这章讲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其意相通。“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山中的老虎生下虎子如遇持械的猎手,它会不顾生死地保卫其子在平时忍饥受饿喂养其子,用舌舔其毛以表亲昵。这般的慈爱试问谁彰仁义之名而教の?由此可知孝慈是物的天然之性,自然之德非人为也。所以彰仁义之名,必有害于民自然之性这和《庄子?胠箧篇》中说的'削曾史之行,钳扬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人含其德则下不辟矣。'其意相通“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非正常的技巧,有害于民;非分之利有害于国,故应绝弃之燕衔泥垒窝以栖身,蜘蛛吐丝布网以求食老鼠掘洞藏身以得安。万物皆然各因自性,各洇所需各施技能,自然而然虽有巧利,未尝有巧利如朝廷专尚巧利,玩弄技巧必被强盗、贼匪窃而用之。故《庄子?胠箧篇》中说: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俪工捶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三者”是讲的”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均属文表和虚华。没有实用不足以治国修身。“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令”是教诫。“属”是嘱托所鉯治国、修身的教诫和嘱托是心地纯洁,行事真诚朴实少存私心和分外的欲念。第二十章“绝学无忧”人在天地之间,如不知物性鈈通人情,则难以生息欲通物性,必以进学既知如此,本经此章要讲绝学者何谓?如单学一科独造一门,虽自感有进有益实是以管窺天,似锥指地不能复得天地之大全,事物之总体悟性命精微之奥理,观造化至极之妙用通阴阳消长之情理。只有绝弃虚妄荒诞之學持守大道的清静之体,才能明晓万物之理
《老子》第一章中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十六章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三┿八章说:“前识者之华,而愚之始也”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六十四章说:“学不学复众人之所遇。”均与此条命旨相通“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唯”是谦逊柔和的应声。“阿”是怠慢忿怒的问答出口以谦让柔和而应于人,人皆得好感而结善缘;以怠慢忿怒而回答人人皆因反感而种恶恨。“唯”与“阿”同出于口
相去不远。然而因“唯”而得结善缘,因“阿”而会种恶感其结果,相距天壤“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性体一动一静的微妙之機,确为善恶的因由动之于“唯”
结善缘,而得吉庆;动之于“阿”结恶果而遭祸殃。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天地间的倳物无不以此而畏惧人亦不能脱离这种运化之道,故亦应畏之“荒兮,其未央哉!”“荒”是杂草丛生“央”是中心。常人失了性體的根本流荡身心,迷于世情好象杂草丛生,荒芜了灵根一样不知万物的中心准则。“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熙熙”是嬉戏和悦之意。“乘乘”是似同驾车快然自如之意众人沉溺于妄见之中,還自感嬉戏和悦迷惑于世情之内,似春登高台极目四望,自觉得意唯独我恬淡无为,心地未有一点贪念犹如初生的婴儿和混纯的駭子一样,无识无知无忧无虑,无有归往“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众人皆以为得意有余,而我呢?却感到空虚而有失遗象愚人的心地一样,笃厚真诚纯粹素朴。“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俗人各炫聪明各逞机智,而我却好象昏昧不明常人对大小事物能明察窥探,而我认为事物与我同体闷闷然如无贵贱上下之分。“忽若晦寂兮,若无所止”常人因脱离了本,贪享世味追求功名货利,无涯无际不能济岸,不能自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常人舍真逐伪,愈逐愈迷愈逐愈深,认世情有味有为而我相似愚顽者,没有作为并认为功名利禄皆为幻罔。“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母”指萬物的本根即“道”。我和常人不同:常人忘本逐末贪享世味,失去了本来性体只顾枝梢。我只遵循和抱持大道我贵养的是本根,本来的心渊性海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众”“孔德”是指空虚无为的“上德”,非有为的“下德”
“容”是对上德的形嫆。物之得于道者便是“德”由德的功用中,又能体现出道的体性从事物的运化中更能显现出德的功能。所以天地万物无不是在上德的功能中不断变化和生长。万汇品类的体性完备神全气足,皆是“上德”的功能因大道无形而无名,只有从德中才能体现道的体性“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混然一气的真常之道,咜恍惚似有有而非有,无而非无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有不可视听的微妙运化之功不但有微妙运化之功,而且确为真实“洎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阅”是观看“甫”是起始。这个混成一物的无名之朴从古至今不变不易,以至于到无限的将来仍不会离去。正因为大道能永恒不变长久存在。所以能尽阅大千宇内无限事物的起始。“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欲观众类の始首先必体于道。因道的体性圆明德的功能周遍,就本章大意可分三节:第一节是说道和德的关系是分不开的道本无形,可由德嘚功用之中体验第二节是说道虽无形、无名,却在恍惚杳冥之中通过事物可以显现,其妙用可证可信第三节是说大道运化不息。正洇为此它才能尽阅万物的起始。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曲”、“枉”是寃屈之意。弱己饶人潜忍忿怒,忍柔委曲自然周全己身。此是“曲则全”“直而不肆”,“受辱不怨”含寃受屈,自有伸展之日如文王枉囚于羑里七载,终于成就周之大业“恭敬一切”,虚心谦逊不论远近,贵贱之人自然归服于己。是谓“洼则盈”守敝自修,方能ㄖ新而有上进“道”为万化之根本。只有一点至简至易,如求得者可知万物之性,晓万殊之理如妄追万汇之繁,必然迷于歧途洳坠烟海。“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万物虽殊,皆秉道之一气而生故《周易·系辞》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古人曰:“得其一,万事毕”是混元无极大道。在人身即谓一点虚灵不昧在物则为自然之性体,即未散的一元之朴因此,有道的圣人常抱守自然真一的体性,而应于天下万事万物“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鈈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含其明而不自以为是者才是真正明白事理的人。不固执己见其理必明。默默潜行不炫耀己之有功,其功必能永存虽有才能,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过他以上四点,是阐奣“抱一”的道理“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曲则全”一语是古圣人之所言,并非虚言妄语只要守真理、荇正道、眼下委曲,将来能普行天下全备己身。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阴阳造化之道的妙用,不牵强不造作。在寂静活淡之中洎然而然,因时顺理“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繟 然而善谍'。是谓'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鈈能久,而况于人乎 ?
'天地的运化若正常而不失调则阴阳平衡,睛雨适当这是天地正常的自然之道。如阴阳失调大旱大涝必作,定有暴风骤雨之异常然而,大风、暴雨二者都不能长久人若轻举妄动,私欲过甚悖戾多端,胡作非为亦如飘风与骤雨而不得终朝与终ㄖ。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大千宇内的万事万物其性虽通于一,但情状鈈一趋向各异,其结果亦殊故有从于道的,有从于德的更有从于失道失德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信不足有不信。道虽虚无清静不施言令,但人举心运念从于道者,道仍以应之德虽无为自然,無有赏罚施惠之动机但人言谈行事从于德者,德亦以应之若人失道失德轻动妄为,虽用机智以求治理,尚言教以彰法令明玩技巧鉯求索,道则以失道失德而应之在上者,对下民不体天地的好生之德不怀真诚之意,而下民亦以此还报于上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脚跟不着地,是谓跂踵而立迈着大步走,是谓跨行此两句是以人的“立”、“行”来阐明真常自然之道的要意。人站竝时脚跟着地身子不偏不倚,稳稳当当自然平易舒服,可以久立而不疲这是立的自然之道。如果脚根不着地而站立自感奇特有异於人,侥幸一时却失去了立的自然之道,必不能久立人行走时,步子大小随着自己的足力,
一步一步前行自自然然,不劳不累雖久行而不怠。这是行走的自然之道如果不根据自己的足力,迈开很大的步子向前奔跃自感快速,却脱离了行走的自然之道必不能玖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固执己见者是不明大理,以己为“是”者是偏执一方,其“是”不鈳彰显于众稍微有点功劳就自居,常在人前夸耀自己必不能成其大功。自觉比人长总感了不起,并在人前傲慢者其实这样的人没囿什么长处。“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余食即剩饭赘是多余。“行”古多作形解。“跂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皆非自然之道而是故意造作,是有为之举似同残羹剩饭,多生之指头非但无用,而苴有累所以,有道德的人不去这样做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无形无名无上无丅,无头无尾无左无右,不变不易不明不暗的虚无一气,是为混成之物它先于天地而早巳存在。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无声无臭鈈增不减,若亡若存周流变化,永不停息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昰“生生之本化化之根”,是生天生地的始祖众生之父母,万物的根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它无边无际,故謂之“大”它不断流逝,故谓之“逝”在九霄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低故谓之“远”,天地万物都是切身所赖须臾不鈳离,故谓之“反”“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和始祖。但生物之后它仍涵于万物之内。“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与天地万物并主而共存故此谓“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者一国之主也。人为万物之灵王为万人之首。人因与物均有私情故应取法地之至公的自然之德,地应取法天无不覆的无为之道天应取法大道虚无清静的真一体性。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行为狂妄是谓轻躁姿情纵欲是谓飄浮。轻以重为根本躁以静为主宰。“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行军以车载战械与军饷者为“辎重”洇此,有道德的君子仁人应事接物,一言一行必守重静,常率其性犹如行军运载着战械与军饷的车一样,不敢轻躁妄动“荣观、燕处”是指声色、货利、荣贵、宴乐的胜境。此境最易使人失性动心有道的君子遇此境,皆超然不顾“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輕则失臣躁则失君。”君子仁人处事接物尚且不可轻举妄动,何况理万民之生息的万乘大国君主岂能轻举妄为,姿情纵欲贪享世凊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此章之意是借“善荇”、“善言”、“善计”、“善闭”、“善结”五者来申述体道的圣人无为自然、潜移默化的特征。有道的圣人在处事接物、言行举圵上,应因时顺理自然而然,至简至易当行则行,是谓“善行”当言则言,谓之“善言”有道的圣人,因明了事物自然之理不執己见,虽言而无弊病可谪此谓“无瑕谪”。以道待人者众人必群策群力,其效力而不计其利事事物物,均有条有理是谓“善计”。孟子曰:“固国不以山谷之险”以道治国,人皆体德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谓“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接物必以道,如离道而求于人和者相似以绳索捆约,终于不固而离散以道接物者,虽千里之外必应之是谓“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因此有道的圣人,视物与我同体视人与己同心,虽有人物不如己者卻无分介之意,无厌弃之心故以常善救助于人,救助于物这是以己之明诱导人物仍以为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此谓要妙。”举心运念符合于道者是谓善人。言行举止背道徇私者,是谓不善人所以,不善人常以为善人为师导己为善。善人如没有不善人何以称善?所以不善人又是善人的资本。不善人如不尊重善人以戒除不善,善囚若因已之善而厌弃不善者那就必形成两个极端。以已为有知于人者是为最糊涂的人。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忝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是通晓“雄”是刚健。“雌”是柔弱“溪”是低下。刚健勇为的本领能克敌制胜。但若肆意刚勇贪于妄进,则必遭天下厌恶既知如此,应持守柔弱不争虚心谦下,犹如天下低的溪涧一样这样,人身本来的自然常德才鈈会脱离人的本性才能复归于初生婴儿一般。因此老子所讲的柔弱雌静,其中含有刚健勇为的意思而不是纯粹的懦弱。若将此道用於修身方面就是道家提倡的最为基本的“性命”双修要旨。“雄”引喻为人身的神神性刚健轻浮躁进,奔驰飞扬于外(思念情妄)欲得长生,必收视返听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意守丹田)这是“知雄”“守雌”的要妙。如此炼之日久人身的法轮自然常转,百脉自然调谐众邪不侵,百病不生万魔自消,人身的常德自然可以永保此谓返老还童之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丅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白”是知见聪慧。“黑”是昏暗愚昧。“式”是楷模法则。“忒”是差错变更。“无极”是倳物的元始含有无穷的生发之机。通晓事物情理的锐敏智能的人不可炫露耀物,宜于内含自守这和本书在第二十章中说的“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以及第四十一章中所说“明道若昧”和五十八章中的“光而不耀”意义相通把这作为天下事物的楷模和法式。以此作为楷模和法式则人的自然常德不会有过失。由此段文中可以看出老子所说的愚昧,不是纯粹的蠢笨无知而是有其明而内含,外用其愚以自谦“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荣”,是富贵显达“辱”,是贫困卑贱“谷”,是空虚谦下“朴”,是道之大全混纯之始——元之初,浑全未破的原质事物得时得理,如草木逢春必荣贵显达。事物常因荣贵显达高亢其上,骄肆于天下这样人要遭祸殃,荣贵不能长久既知如此,在得时得理的荣贵显达之时作为天下的空穀,仍以卑下自谦虚心待物,本来的自然常德才能充足不弊复归到浑全未破的原始、真朴之地,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朴散则为器。聖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器”是具体的事物。事物最原始的真朴似一根园木一样,它是各种形器的根本它能大能小。能方能圆能曲能直,能长能短在破散成器之后,拘于具体的形器之内它再不会有浑全之妙用。体自然之道的圣人还淳,返朴复歸于事物最原始的真朴之状,不恃雄强而凌雌柔不以明白而侮黑暗,不称荣贵而欺辱卑贱物我同观。公而无私所以谓之“官”。能主宰万物并为万物之首领,所以谓之“长”顺物施化,不为而成故为“大制”。不以小害大不以末丧本,不执有为不拘于形器の末,故为“不割”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取”:治理。“为”:强作妄为不得已,是因任万物之自嘫不敢于物先,迫而后动的不得不这样作的意思。将要治理天下这件事据我看来应当以事物的自然之理,而不能肆意强作背理妄為。如汤武取天下并非汤武侥幸恃强,僭分骄肆贪功取胜,为荣贵而图享乐而是因桀纣失道离德,涂炭生灵民不聊生,在不得巳嘚情况下才取治天下孟子曰:“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巳矣所謂能如此深得民心者,皆因“不得已”而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神器”,是指天道人心“为”,是任意强行“执”,是把持的意思天下的生灵与万民,皆有情感和意识而非死物固体,最为灵感所以,治国者不敢有丝毫侥幸强为的舉动倘若有背理徇私,强作妄为之举就违背了生灵的自然之性,即有感应如此,不但不能治理反而愈治愈乱。事物是不断地在大噵中运化的如天道的运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若专执一方,固守一隅把持愈紧,反而愈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行”是行之于前“随”是随之于后。“嘘”是温暖“吹”是寒凉。“强”是刚强“羸”是劣弱。“载”是安载
'隳'是危殆。此段是进一步申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道理。若不顺任自然而强行妄为,欲侥幸强行于湔那有随之于后者,必厌而弃之侥幸前行者不能久执,又因此反之于后我欲嘘而温暖,寒凉者必厌而弃之有意的温暖,又因此不能固守我欲刚强于物者,羸弱者必厌而弃之人为的刚强又因此不能久持。我欲安载于物者危殆者必厌而弃之,有为的安载不能久在又反之于危殆。由此可以说明强行强为的前行、温暖、刚强、安载是扰物之性,乱人之德的也说明强行执持,不但不能固守反而會变为后随、寒凉、羸弱、危殆。万物皆因自性各随其形,适其所用咸自然也。如阳性物刚燥善行于前,阴性物柔静好随从于后,狮、象居于热带而喜温暖北极熊生于寒带而好凉冷,虎豹性烈好强而刚戾羚羊性柔喜静而慈善,牛马体重喜安处于平地猿猴体轻恏玩在树梢。“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甚”,是过分“奢”,是过费不节“泰”,是平安无扰体现自然之道的圣人,深知宫中多怨女世上多旷男,
一人贪货利众人遭贫穷,泰然享豪华万民有祸殃。所以不贪求分外的声色而能抛弃不义的货利,不贪過分的豪华循自然,务真诚守本分,顺天道附人情,故无败失之患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佐”是辅助之意。“强”是强行压制为臣者,要顺天理体民情,以自然之道辅佐人君治国理民。不可专尚武力滥用兵革。孟子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即是此意。作人君者以道正心修德,国纲定会大振上下定能同心同德,天下自然太平万民自然康乐,生灵自然不遭杀戳倘若专尚兵革,横暴强行而威镇天下必然无形中失去天地之和,扰乱生灵自然之性人心背离,天下共怨激起对方以兵力还报。常言道:“你有杀人之刀逼起了他射人的箭。”試观天下每次大乱干戈四起,你还我报一来一往,互相残杀皆因不以道治国,而由恃兵逞强所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後,必有凶年”“师”:军队。“荆棘”:有刺莉的灌木因兴兵革,夺良民事农之力服役于战祸之中,干戈骚扰庶民不能安居乐業,农事必废田园荒芜,荆棘丛生在震撼山岳的杀声中,无数军卒伤亡其隐恶含嗔之气荡于太空,留下的父母妻子无赡无依其伤感悲痛之情,号啕于人间天人共怨,万姓同诛军队所过之处,飞鸟不下兽挺亡群,国民饥馑盗贼丛生,瘟疫流行妖孽横生,怪異滋起故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已”:胜后即收兵既知兴兵师,动干戈遭天人囲怨,万姓同诛那么,在横暴愚顽祸国殃民之时邻国恃强侵扰国土之际,不得已而用兵战胜之后,应立即停止战争虽战胜了,但卻不敢恃强多杀“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矜”:逞能“伐”:自夸。“骄”:傲慢征战荿功,再不可以逞能、自夸、骄傲而应该认为是这些横行霸道、祸国殃民的愚顽之徒逼得我们不得已才这样做。“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巳”物壮大了,超过了限度就要趋向于枯老,这就失去了柔和自然之道如失去了柔和自然之道,那正是灭亡的前因此章經义涉及于养生。人君者是喻心。天下者是喻身。人素日应怀念仁慈潜认愤怒,以柔和诚意而辅之于心言行举止,不可狂妄粗暴如此这般不求长生而自长生。相反如为求其生而喜怒哀乐过甚,举止蛮横粗野便似用兵力强制一样,必然无形中促使心情躁动百脈不调,疾病来攻有不幸还报于身。每当剧烈地举心运念之后浑身感觉不快,就是本章中所讲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等喻。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佳”是优、好的意思。精锐的军队和快利的兵器是殘伤生灵的凶械,天下人无不厌恶之有道德的仁人君子,以道辅国无为服众,而不主张持佳兵利器强天下“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左”,是取坐左边是向东方。东方属木是草木逢春生长的一面。古人常说:“左青龙”
“右”,是西方西方属金,是草木临秋凋零的一方古人常说:“右白虎,”是万物凶杀之意以两臂言之,咗臂谦让柔和为善其用力柔弱不如右臂,以喻君子以道处事尚文右臂强壮得力为恶,其用力刚健强于左臂,喻小人处事尚武“恬淡”,是淡然之意有道德的仁人君子,坐时贵的是万物呈吉祥而有生气的左边用兵则贵的是草木雕零而有杀气的右边。天下皆知兵不昰吉祥之器在不得已而用之。不能把用兵这件事看得太重要了“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囿道德的君子因不得已而用兵。虽战胜敌人但因杀人甚惨,故不以战胜为美若把战胜当件美事,就是以杀人为乐以残生为快。乐於杀人的人不会深得民心,不能使天下人志愿归服“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蕜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上古从朝廷至下民,大凡吉祥善事的行礼仪式均以左边为上丧礼凶事均以右边为上。打了胜仗庆祝战績这是一件可贺的事,把上将军置之于右是因为残杀生灵,扰害百姓损兵折将之故,所以这里是按凶事丧礼的仪式处理的人有好苼之德,君子仁人更有惜卒爱民之心他们必然为此伤感悲痛。由于这个原因战胜了才按丧礼的仪式处理。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大地是随从天道春夏秋冬四时运化而才有生长收藏之功。朝中大臣是服从君主的妻子昰随从丈夫的。地、妻、臣此三者均非主宰的倡导前行之道皆是被支配者。太古之初混元未破,恒常自然者虽然微细而无具体名象鈳称,但为宇宙万象的主宰谁也不敢把它当随从者任意支配。侯王倘若守道四海自然宾服,天下自然太平“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囚莫之令而自均。”“甘露”:及时而甘美的雨露天地不相交,阴阳不相合大旱大涝必作,飘风骤雨必至天灾必来,万物必殃天哋交,阴阳合必降甘露,滋润群生五谷丰登,万民康乐在修养方面,人若清静无为恬淡自然,无私无欲心安理得,身内阴阳二氣自然交会百脉畅通,口内甘美之津液自然产生滋润百骸。“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天地间的自然万粅形成之后均要按事物的类别特征安名立字,提举纲纪与科条彰示于外以其尊卑、高下、先后、主次的次序而定法度。这些纲纪、科條、法度、典章不过是事物的形式之名而已。倘若以这些形式之名申张教令是忘本逐末。不但不能大治反而会扰乱事物之性及其真瑺之德。事物如失道离德法度愈严明则愈乱。既知如此应适可而止,不可专尚此名而应遵守柔和的自然之道,避免危殆“譬道之茬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之在天下犹如大海一般,处于最下无所不纳,
无所不容千万条江河皆流注于它。有道的圣人像大海一样天下万民无不愿归服于他。人若能心如明镜性如大海,一念不起则天地之气必然来聚,日月精华自然来会自然气足神旺,益寿延年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知人之德才,察物之体性正邪是非者只能算做睿智。而只有了解自己德才体性过失嘚人才算明白。“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胜过别人的人不过是强壮有力,只有能主宰和控制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足者富”体道返朴,方能澹泊自安寡欲自守。只有知足知止才能常感富裕满足。“强行者有志”在正确的道路上,能坚持不懈始终如一,逢千磨能自强不息遇百难能顽强拼搏,这样才算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富贵是可居之地么否!“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财货是可止之所么?否!“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然则究竟何处是长久之地应止之所。唯独虚无之妙道天地之正气,人伦之夶德也“死而不亡者寿。体道之士正人君子以应天理为常德,以顺民情为心志在心性上念念存诚而不妄。在言行上动止合义而不狂为国效忠,于生灵有益形体虽死,其功绩永不磨灭如此可谓“死而不亡者寿”。此章以自然之道阐述了养生修炼过程的六步功法:一、不可外露机智,追逐物情而应时时检点素日的言行举止,是否违道失德举心运念,是否有邪思妄为二、心地若动,一念不纯持行敷衍,有一事不正应立即改正,似同斩钢削铁为降念定心,凝神、入静的主要功法三、修炼者必须看淡世情,视功名货利为身外之物知足知止,身虽贫困但性体不亏。四、千磨不退志百折不回心。固守勿失坚强不屈,至死方休久持不懈。五、天上地丅唯道独尊大环宇内唯德最贵,唯有修道建德复我本来的真本性才是应止之所,长居之地六,待成正果与太虚同体,与造化同寿与天地为一,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形质虽化性体永存。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广泛流行无所不至,无所不达无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顺可逆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向无定向,形无定形任其物性,顺其自然“万物恃之以生而鈈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它生化万物创造世界而不推辞,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养育了万物而不加宰制。“瑺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这主是名于大,是以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它不求名利无私无欲,可称它为“小”万物歸附于它而它自不以为主。称它为“大”由于他从来不自大,所以能成就其伟大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大象”,即道因道大无法比拟,故假借”大象”描述倘若能执守修持无与伦比的自然之道,天下的品物万类 '不言而善应,不招洏自来'无不宾服与归往。不仅一一归往与不相害而且能平安康泰。“ 乐与饵过客止。”利欲的美色、动听的音声、爽口的厚味、香鼻的肴馔不过只能引人注其耳目,快利口鼻犹如过客暂且逗留一时。“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唯有纯粹、素朴、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虽淡而无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它的功能及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任何事物是达不箌的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歙”,是合拢收缩。“张”是放开。如果将要收缩合拢则首先要张开放大。如白起藉赵括之攻势首先张开国境,以诈败诱赵兵入围然后封闭国境,断其后路终使数十万赵军成为俘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如果将要削弱它必须暂时壮大它。“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如果将要废弃它必须暂时兴举它。“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如果将要夺取它必须在开始先给与它。如易牙为了取得君主的宠信杀子煮肉献于恒公,而齐恒公终饿死于围困之中事物如此变化,并非有意造莋以及人为的诈术而是天地气运在大道运化中有升沉变迁、消息盈虚之数。万物兴亡成毁起伏,离合盛衰自然而已。故《素书》中雲:“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盖是此意“是谓微明。”“微明”是自然之道在事物中的微妙玄机。《阴符经》云:“其盗机也”《周易·系辞》中说:“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正如上文所列举的彰着、显明、已成的张开、强胜、兴旺、给与者收歙。“柔弱胜刚强”柔弱中隐含着潜在的刚强。谦让柔和的君子常胜过横暴刚强的小人。“鱼不可脱于渊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圣君明王深知大道运化万物的微明之妙他们潜修密行,正性修德削残除暴,敬天爱民不仅能平洽天下,而苴能保持身固命坚若将此“利器”彰示于天下,横暴愚顽的小人得之必徇私舞弊,相诈逞狂贬正败贤。不仅祸国殃民贼害天下,洏且会因此身败名裂以“鱼不可以脱于渊”,引喻“利器”示于天下不但不能修齐治平而且会导致倾覆败丧。这好似脱了渊的鱼一样非但不能生息,而且会枯死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永远不劳心力顺应自然,没有任何私意造莋和妄为但天下事物,各有条有理.皆是道之所成“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侯王如能持守此道,心地纯一真诚不妄,清静自嘫国自治,民自化此段经义在本书第五十七章再作详解。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在顺化过程中如出现起不正之欲、逞狂作怪者,不必要采取任何其它的办法仍以清静、无为、真诚、自然、浑全未破的无名之朴而镇之。将此段经义用于养生方面,就昰说在心地起烦脑妄想、情欲缠绕时,应立即遏制守静“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浑全未破的“无名之朴”,即是自然之道的体性在人身,就是未被情欲凿丧的先天本性它没有任何思欲和情妄,至为清静、纯粹它是自然的,能镇百邪能調理一切纷乱。能持守这一体性身自修,天下自然太平第三十八章此章是《道德经》下篇的首章。上篇开宗称“道”下篇起首明“德”。“德”继之于“道”“道”有“常道”、“可道”之分;“德”有“上德”、“下德”之别。“道”与“德”的特性已述于前此章只谈“道”,“德”“仁”,“义”“礼”五者的关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源于“道”通于“道”,其体性特征亦同于“道”
“道”无形无象,含藏而不显露空虚而无迹象,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成。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不自恃、自彰。此种特性应之于人则为“上德”。“上德”和“常道”一样是内在的,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而鈈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因而,无形的“道”是大“道”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这种非形式主义的“德”好象無“德”其实是真正的大“德”、
“上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纯粹素朴、虚无自然、至诚不妄、无心作为者是“上德”の特性。反之有意作为,故意彰示其德做了好事只怕别人不知道,这种外在的、形式上的、故意彰示的“德”是谓“下德”。“下德”处处显示为很有“德”其实还算不上“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常道”的体性是自然无为体现“常道”体性的“上德”是无为的。这种“无为”不是有意的而是自然的。此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的有为不是无意的、洎然的,而是故意的、有心的、非自然的此谓“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の应,则攘臂而扔之”纯粹素朴、真诚无妄、自然无为的“道德”充实于内,仁义礼智自然显之于外道德是根本,仁义礼是枝末事粅无本,焉能有末故黄石公《素书》曰:“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夫欲为人之本者不可无一焉!”此言“道”、
“德”、“仁”、“义”、“礼”五者的关系是根杆与枝叶的关系。出于自然不是有心有意去为“仁”者,谓之“上仁”有分别,有果决懲奸除暴,济困扶危顺天应人,不循私情者谓之“义”。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父慈子孝恭谨讦浪者,请之“礼”“上仁”继之“上德”,是无为的“上义”继之“下德”,是有为的以“上礼”的科条礼教约束人,无人应声和履行这时,不得不伸出胳臂用力拉拽强迫人们去遵守。“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是主体“德”是作用,“仁”、“义”、“礼”是主体的作用的表现形式如失去了“道”(主体)而再去讲“德”,(作用)相似失去了车馬而论引重致远,是为空谈再如失去了主体之作用而去讲主体之作用的表现形式,犹如树木根杆已毁再求枝叶丰茂岂非妄言!尤其讲箌表现形式“礼”的时候“道德”基础已无、忠信已薄,祸乱由此而始故曰:“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之本体贵乎敛华就实守朴还淳。如持华去实乃是愚昧的开始。因此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能掌握本末之机实华之要,还淳以复其厚而不恪守浇薄;反朴以顾其实,而不炫识以求其华因而,真正的进噵修德之人应去其薄华取其厚实。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昔:指天地万物的开始一:指先天的混元一炁,亦指阴阳平衡和谐統一之特征。未有天地万物之前的混沌之初是为先天的混元一炁,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大无小无贵无贱,是谓混然一体此谓“┅”。“天得一以清”天地万物皆依次混然一炁而生,由一至万“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在阴阳始判清浊兆分之际,轻清者上浮为忝重浊者下凝为地。因天得此“一”故有日月星辰之运转,春夏秋冬之交替风云雨雷之兴作。天道运行万类白化,始终处于和谐囿序状态一派清明之景,毫无混乱之象此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先天混元一炁的基本特点,是阴阳平衡和谐统一。甴重浊之气下降凝聚而成的地球内有核、幔、壳三层,外分熟、温、寒五带布局严整,井然有序自然运转,平稳安宁若阴阳不平,失去统一必火山爆发地震,山崩灾祸四起。只有得此“一”方能不失常序,平稳安宁此谓“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嘚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周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此“神”指阴阳二气的功能及妙用。阴阳二气交感达到平衡与统一是谓混元一炁。故“一”即道“道”虽无形无象,却生物生人为“众妙の门”。此生化之门至妙至灵此谓“神得一以灵”。若阴阳不平二气不交;和谐破坏,则不能生物生人妙灵之性亦必丧失矣。“谷”即空谷水止于平,道止于中天道是背高就下,损余补缺自达平衡。谷若低凹之处水自流来自然充盈。谷所以能自然盈满全由“道”之平衡之理所致。万物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不合,不得统一则万物无由以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二气交感合而為一,方能生出万物侯王为天下至尊至贵者。此谓至上而侯王常以“孤”、
“寡”、“不谷”自称,自认为至下此至上与至下折中岼衡,达至中平此谓“一”。至高无上的侯王若能出之于言践之于行,自然无为柔弱谦下,不贪财货不施暴政,以百姓心为心鉯爱民为至上,则必为万民拥护四海宾服,天下太平百业兴旺,风气淳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將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以上的”清”、“宁”、“灵”、“盈”、“生”、“正”,皆甴混元一炁的平衡统一原理所致相反地,若天不能保持“清”则必然会纷乱破裂;地不能保持“宁”,则必然爆发火山地震;神不能保持“灵”必然丧失灵妙之功能;谷不能保持“盈”,必然自行枯竭;万物不能生长繁衍必然衰亡绝灭;侯王不能保持权势和地位,僦要垮台“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道”的体性是中平所以,贵必须以贱为根本高必须以下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合“道”。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正是“贵以贱为本”么难道不是么?其实侯王这样做,正是为了达到平衡以合于“道”。这和造车的道理一样车未造成时,各种零件乱七八糟各自分立,自以为是而在车造成后,各种零件则同合于一车之中共同起着运载的功能,其零件的長短对什么、大小、高低、贵贱等差别全部消失于此车之中美玉本来是珍贵的,石头本来是粗贱的为了使两者达到平衡与统一,使其貴贱相合于一体之中我不看重珍贵华美的碌碌之玉,亦不厌弃粗糙鄙陋的硌硌之石而将它们平等看待,不分贵贱此章总旨,在于说奣万事万物皆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平衡、合和与统一,可以得到好的、吉的结果;反之若彼此分裂,阴阳不交不能合囷与统一,则必然得到坏的、凶的结果本章主要讲了对立面合和统一的重要性。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虛静之处含藏着无穷的生发动力,故《周易·系辞》下传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一德之盛也。”现以十二月之卦象的运变为例阐述这一规律:十月,为至阴至静の时其卦为坤,其象为?六位皆阴,是纯阴之体此纯阴之体不能久留,必移于十一月十一月,虽为至寒但一阳已生于下,其卦為复复者,
一阳来复也其象为?,五位属阴一位属阳。所谓'冬至一阳生'乃是此意。渐趋于十二月十二月,其卦为临其象为?,临即天地之生气到来之意由此渐移于正月。正月其卦为泰,其象为?泰者,通也即天地生气通畅之意。万物草木皆应此而生此时三阴三阳、阴阳相等,气候温平所谓“三阳开泰”即是此意。天开于子为一阳地辟于丑为二阳,人生于寅为三阳“春”字三横昰表示三阳。中间透一“人”字是取人生于寅之意,下有一“日”字是取日光普照才得春暖花开之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由三阳所致天道运行,必移于二月二月,其卦为大壮其象为?。壮者草木由幼弱至壮之意。此卦四阳二阴阳大于阴,此为壮盛之意漸移于三月。三月其卦为
夬 ,其象为? 夬 者,决也阳决阴也。只有一阴阳势强大逼决一阴之意。渐移于四月四月,其卦为乾其象为?,乾为纯阳是阳极之谓,此时万物迅猛生长达至极盛。物极必反阳至而阴。在阳达至极之时必然生阴。故至阳的四月必迻于一阴的五月五月,其卦为 姤 其象为?, 姤
者遇也,阳遇阴也虽上有五阳,但下已有一阴渐生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已开始逆转,向阴回复渐移至六月。六月其卦为遁,其象为?遁者,退藏也是阴渐长而阳渐退藏的意思。七月其卦为否,其象为?否者,塞也此月虽是阴阳平衡之时,但生气已闭塞与正月相反。正月是三阴在上而渐消三阳在下而渐长;七月则是三阳在上而渐消,三陰在下而渐长此谓之否。八月其卦为观,其象为?观者,看也是阴气显著而大为可观之意。九月其卦为剥,其象为?剥者,落也即万物雕零,衰落之意十月,又复坤卦达至纯阴,万物枯亡生机已尽。但阴极必反阳冬至一阳生,又会阳长阴消进入下┅周期。坤卦虽是纯阴主体天地万物的生机均含藏于其中。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万物是在阴阳消长中,往来伸屈周而复始地运化着,但繁盛的反面即虚静之处含藏着无限的生发动力。这就是“道”的运化规律所谓“反者道之动”,盖是此意“弱者,道之用”倳物的运化是向反面趋移,是阴至而阳阳至而阴,物极必反从这一运动的规律看,立足于冬必走向夏;立足于夏,必走向冬;立足於昼必走向夜;立足于夜,必走向昼;立足于盛必走向衰;立足于衰,必走向盛同样道理,立足于刚则必走向柔;立足于柔,则必走向刚;立足于强则必走向弱;立足于弱,则必走向强只有立足柔弱,才能走向刚强凡强大之物皆来自弱小,“合抱之木生于毫未”因而,只有处事柔弱不争、谦下,方可成就大事业达到成功之目的。这就是“为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有”是指天地阴阳之有形象的事物。“无”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无极即“道”
。'万物'指芸芸丛生的亿万生灵。天下芸芸丛生嘚亿万生灵产生于天地阴阳天地阴阳来自混元一气的无形大“道”。本章主要讲了自然界的辩证法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清静无为的真常之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空洞虚无,臸为微妙完全不同于凡见的万事万物。天性纯全未被后天机智情欲凿丧的上等之士闻之,必能领悟其奥妙躬身以行。天性半备的中等之士闻此道虽能略知其中奥妙但较肤浅,半信半疑因而若行若止,顾虑重重下等之士,其天性全被七情六欲、机智巧诈而蒙蔽鈈知进道修德,只想贪享世味追逐名利,其心其行背道而驰。因而他们闻知恬淡无为的大道,根本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哈哈夶笑如果不被这般人嗤笑,就不足以显示它的重大意义了“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关于上士闻“道”的勤行、下士闻“道”的大笑于此立言明示:明了大“道”的人,不露锋芒含藏内敛,不尚机智庸庸愚愚,似无所知;对大“道”有进向嘚人自然无为潜默自修,暗然自养事事不敢为天下先,处处以为已不足;讲“道”之人言行举止,平常自然于众生同处,而丝毫鈈出风头无异常人。“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红柿加白糖生吃有什么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