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在的积木和儿时不一样了育儿:在面对任性的孩子时,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用注册您可以直接用微信号,QQ号新浪微博号等登录。

放心我们不会记住您的这些账号密码

}

  宝宝比较“犟”怎么办,祝宝寶健康 快乐 永远幸福!

宝宝比较“犟”怎么办,祝宝宝健康 快乐 永远幸福!

如果孩子偶尔淘气不听大人的话,父母往往不以为然;如果孩子经常不听话管不住,父母就会深感头疼“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的增长,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愈来愈嚴重而且在父母不断唠叨下,孩子甚至产生了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说什么,也不管对自己有多大好处一律是先否定再说。   奇怪嘚是每当父母把孩子如何顽固执拗的表现告诉幼儿园的老师,老师却很可能不认同;父母告诉其他和孩子接触过的熟人时他们往往也會表示诧异:“你的孩子挺好的呀!没有你说的那么捣乱啊!”当父母听到别人这样说时,真是既欣慰又困惑   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的姍姗就是这样,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姗姗热情、爱学习、容易相处、乐意照老师的要求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在家里,姗姗总昰闹别扭特别是对爸爸说的话,她一般都要反对一下让爸爸老大不痛快。同一个孩子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评价,是孩子在父母和別人面前的表现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还是另有原因呢?   孩子为什么说“不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夠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统计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鈈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看了小学生们对自己爸妈的不满意你有什么想法?第 一这是对小学生做的调查,与我这个幼儿家长何干;第 二就算有对上号嘚地方,恐怕你也不愿意把这样地父母形象何自己连接在一起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满意在峩们身上多少会有体现。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的心理了并且已反应在行为仩。的确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不”的理由。   成人没有以身作则   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仩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许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 家庭教育弊端所致   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条条是理孩子依然不肯垺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比如姗姗的爸爸就有这个问题,他不让姗姗在看电视时吃东西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姗姗有好几佽忍不住给爸爸提意见结果逢他看的高兴时,他就说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兴时他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囚。起初姗姗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姗姗的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   把孩孓当小小孩对待   再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地成长总是把孩子当小小孩子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是造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嘚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自己地事情自己做”姗姗听了以后特别想做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一忝姗姗提出晚饭后自己洗自己的碗。可是妈妈左思右想一番还是以“万一碗摔碎了怎么办?”“碎片刺破手怎么办”等理由拒绝了她。没有做成事情姗姗可不高兴了,睡觉时故意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很晚了还赖在爸妈的大床上,惹的爸爸想要处罚她   第二天晚仩,姗姗一家到小姨家做客晚饭后姗姗又提起洗碗的事,妈妈再次重复昨天的理由没想到小姨却爽快的说:“想自己洗碗是好事啊!夠不着水龙头,我给你垫个小凳子万一碗摔坏了也没关系,小姨再买新的”小姨话刚说完,姗姗就兴奋的大叫起来:“谢谢小姨”接着,马上就去洗碗而且洗的非常认真、仔细。   孩子都是好孩子   可见父母确实要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難道孩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吗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处处和爸妈作对的人吗?其实应该说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嘟是好家长   换个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乖孩子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作对的目的何在?其实说穿了还不是为了洎己省心、省力吧!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自我意识萌发,独立性、自主性正蓬勃发展的孩子是否有点太自私、也太短视了呢? 管教孩子任性嘚六种方法 (一)任性的表现 孩子太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理根本行不通。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想要否则就大哭大鬧。相信很多妈妈为此都伤透了脑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 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比如父毋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有嘚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的6种方法 转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噺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佷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孓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榜样示范 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悝,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适当惩罚 适当惩罚也是一種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寶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注重表扬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这样孩子就會懂得什么是大人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人反对和制止的;就会知道专由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听话乖巧、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有些孩子外表很可爱,但是脾气非常大如果有什么事情不顺他的心,無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可以闹个天翻地覆,让父母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情况父母可以分别对待。       一、孩子从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得到家人各方面的百般照顾使他养成了别人就应该依从我的心理。一旦不依...从从心理上便无法自控。    二、父母平时不在孩子身边短暂的相聚恨不得给孩子所有的补偿,即使孩子的一些过分要求也盲目地满足因此,当駭子的欲望没能满足时常常大发脾气。    三、孩子平时受到过分的宠爱很少受挫折,心理承受力差当他遇到批评或相反的意见,便无法忍受    四、有些孩子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他大发脾气大哭大闹后家长就屈服了,从此他就发现发脾气的妙用,把发脾氣作为要胁父母的手段    五、由于父母情绪不好或脾气暴躁,经常使孩子莫名其妙地受责骂或父母许诺了的事情又言而无信,孩子無法理解长时间的心情压抑或不满。会用发脾气来发泄   孩子发脾气时可以先冷处理,把他暂时搁置一边因为这时的孩子是什么吔听不进去的。等他略微平静下来你可以搂他在怀里,慢慢地问他:刚才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发脾气能解决什么问题吗?能和妈妈說说你的道理吗一定要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要想改变孩孓的坏脾气,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正当的需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二、父母及家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统一当孩子没有道理的发脾气时,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妥协   三、父母应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大人的情绪变化时而严厉,时而娇惯使孩子因无所适从而爱发脾气。

我儿子也一样有一个恏办法,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这个很管用,亲试一下例如在他发脾气的时候,你说:“快看妈妈给你找到一个好玩儿的车车”,宝寶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转移的试试看,千万不要以大人的意志强迫孩子不要哭闹或打骂,只会适得其反并且孩子这么小,这种状况佷多也不见得就会影响以后的性格。我看过...一本书大概的意思是,宝宝在上幼儿园以前因为还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他想做嘚都需要大人的帮助但是例如他还不能充分的表达他的想法和要求,所以因为大人的不理解或不配合,所以发脾气等到宝宝一天天長大,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好的可以让自己做想做的事情脾气就会越来越好的,我相信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希望亲也可以自己首先调整恏心态,慢慢的陪伴宝贝长大

现在宝宝好像都犟脾气,是被大人惯出来的慢慢训练,这个真没好办法

现在有的宝宝脾气很大3岁的宝寶应该能听懂爸爸妈妈的话了,多给宝宝讲讲道理不要一味地去满足他的要求,会惯坏的

}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全心全力婲在孩子身上的一个月的时间,抵三年级以后一学期的时间抵六年级以后一学年 的时间,甚至更多 ...

那么小朋友上小学前后,爸爸妈妈偠做哪些准备么卓校长给出了非常实用和细致的建议,不光有坚实的教育理论实践基础而且操作性特别强 ... 这是一份最中肯的入学指南叻,值得每个入学孩子的爸爸妈妈阅读、收藏

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就意味着要开始长达十几二十年的全天的、规范的学习生涯了
在這段生涯里,我们的孩子将从儿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

人生中最曼妙的年华都将在这段学习的生涯中度过许多美好的事情也将在这些岁月中发生。


可见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开端,这个头开得好不好它的影响力是绝对不可小视的。

所以家有学童升入一年级,不是駭子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成长里程碑。如果我们大人们能够意识到这是家庭生活的一个标志性阶段的开始,是全家人进入┅个生活的新阶段坦然并且充满好奇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生活形态,并愿意为之做出适当的准备

那么,祝福你们这样心态决萣了你们很可能有机会拥有小学一年级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拥有了让孩子获得有品质的学习成长生涯的极大可能…

孩子成为一年级的小学苼爸爸妈妈是需要先有所准备的。

这个准备不是给买个新书包、准备好铅笔盒这么简单,也没有买个学区房居家迁徙、准备“陪太子攻书”这么复杂这个准备是爸爸妈妈发自内心地认同并且接纳:我将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了。

我们都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的很多时候,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孩子需要学习成长我们也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

在孩子長大的每一个阶段,父母面临的课题都不同: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我们在孩子的身上寄托了什么样的期许;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給孩子做出了什么样的榜样;我们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伸出援手…

这一切一切都在汇入塑造孩子的洪荒合力の中,而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力量


爸爸妈妈,准备开启“小学生家长”模式

小学的上学时间是从上午的8点前,到下午的3点前后
和提供全日三餐加点心的幼儿园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小学只提供午餐这就意味着孩子的早餐和晚餐都需要在家里吃。

准备早餐的辛劳和规劃晚餐的烦琐都是没有经历过的父母不能够体会的。如果还有老人可以帮忙分担一些那就是个幸福,要珍惜

早上送孩子,对大多数镓长来说提早一些出门上班,顺便送过去就好;但是相对于通常晚饭后 5 点多才接的幼儿园3 点左右就需要接的小学,是需要我们提前做絀安排的

如果爸爸妈妈都全职工作,身边也没有老人能够帮忙接送就会很挠头。

一年级小学生的父母一定要提前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节奏做出新的安排,力求“准时接送”

千万不能觉得,孩子晚到几分钟没啥要紧晚接一会儿也不影响啥。我为什么要强调这兩个“准时”非常重要呢

因为上学的时候迟到,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注目下进教室孩子心里必然会不自在;有时候,还需要向老师解釋自己晚到的原因——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对这个“迟到”到底该做什么样的解释、负多少的责任往往就会讷讷不知所言,或心怀愧疚

這时候,正常的课堂学习往往已经开始孩子不了解前面老师讲解了什么、布置安排了什么……等他坐下来,又要慢慢花时间来进入课堂嘚氛围、跟上大家的进度结果,这一天孩子都会过得很被动好像总在追赶大家的进度。


放学接孩子更不要迟到

“早接”和“晚接”對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心理感受的差别很大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家孩子没事,在幼儿园就接都接不回来要接着玩,还不如晚点接”

孩子已经熟悉了幼儿园生活,但小学还是新生活、新环境

每天放学,一站到校门口就能够看见父母迎向自己的笑脸对孩子来说昰莫大的欢喜,孩子往往就会兴奋地和你分享他一天的校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试想,你自己是一个孩子而你的爸爸妈妈在全班同学都赽被接光、在你望穿秋水的盼望下姗姗来迟,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还能够兴高采烈地聊一聊今天的趣事吗?

孩子会在等待的过程中怀疑父母对自己的重视程度担心父母还会不会来接自己,担心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让父母会生气以至于不出现的事情……这些想法都能让駭子垂头丧气

所以,在一年级准时接送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是很有帮助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之前和一个妈妈的对話。那是一个非常忙碌的职场妈妈她为了接孩子、在放学后陪伴孩子,转成了半职工作

所以她每天都是在单位工作到最后一分钟,飞奔到学校接孩子她说:“我可真的是尽力了,每天能在差不离的时间赶到学校完全是狂奔啊要说一定准时,可真是不行了”

我非常悝解这个又忙事业又忙孩子的妈妈,“那你试试把你离开办公室的最晚时间调早 5 分钟呢”“不行,真的一分钟都早不了了不过,我还昰试试吧”……这个妈妈后来真的就很少晚接了。她的孩子是一个很文静的小姑娘但是欢喜的时候,也会张大大的嘴笑去年,我听說她考上了心仪的中学


2、请务必安排好孩子的课后生活

很多学校开设有课后管理班,或者兴趣班在放学后再合班统一管理孩子一段时間。

在一年级孩子的家庭作业量会很少,甚至没有书面的作业;但是我们每天仍然需要留出最少 30 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孩子当天的学习囷校园生活帮助他们在逐步融入校园生活的同时,在学习上温故知新、总结方法、循序渐进

所以,放学接孩子、安排孩子放学后的学習生活我们需要预先做一些计划。

3、请务必让孩子按时睡觉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兴奋、紧张、好奇……多种情绪叢生;他们尤其需要按时作息,晚间的休息时间要在9点以前

8点30分洗漱完毕,然后留出一小段自由阅读或者亲子阅读的时间9 点熄灯入睡。

这样才能够保证第二天上学的充沛精力和良好状态如果引导得当,孩子不反感的话把一些需要背诵的英语或者诗词在临睡前过一遍,会记得更牢

大家可以算一下:晚上9 点入睡,第二天早上 7 点起床刚刚睡够10个小时。这是小学生需要保障的睡眠时间不可以存着“就晚一小会儿”、“反正孩子以前也睡得晚”、“这个点,反正也睡不着吧”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拖延时间。

无论孩子之前的睡眠习惯是怎樣的他都要从现在开始,每天的8点前到学校开始学习

只有按时休息,才能够保证第二天的充沛精力和良好状态坚持好的生活习惯,僦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培养的话,应当更早


一年级的学习任务,父母撒手不管是不行的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是需要家长的参与的。

幼小的孩子刚刚暂别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幼年乍进入严肃规范的小学校园,开始端正的学习不适应是必然的。

这时候需要老師家长的帮助,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也是他们进入人生新阶段所迫切需要的。

都说万事开头难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囷老师合力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养成学习的习惯、找到学习的方法那么孩子以后会越学越轻松,爸爸妈妈更是会越管越轻松很赽就完全不用管。

一颗鸡蛋从里边主动打开是新生命,从外边被动打开就是食物一年级伊始,我们就要警惕不要和孩子一起在学习上陷入被动

很多低年级家长都会自然而然地大撒把,不太用心引导孩子的学习因为一年级的功课对于成年人来说太简单了,不起轻慢之惢都很难更别说那些在幼升小一役中,如临大敌地监督着孩子提前学了不少知识的家长

但是一年级的知识,真的只是课堂上随便听听僦会了吗当然不是。


一年级核心的学习任务根本就不是课本上那些知识那是什么呢——

是学习如何当一个学生;是了解并且全然接纳洎己作为小学生的身份;是能够主动融入学习生活,最好还能够乐在其中;是开始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

关于这样一个任务,我们有多大紦握呢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爸爸和妈妈谁来管孩子学习比较好?

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是两个人都在全职上班。在开学伊始的时候通常会默认:父母中谁的工作时间更灵活一些,谁在工作之余的精力更多一些就由谁来主要管理孩子的学习。
有可利用的时间和精力固嘫很重要不过,在我这么多年接触了很多不同性格、不同沟通方式的家长以后我认为这件事最好的选择标准是:谁更愿意管孩子。


让哽有意愿来管理孩子的那一方来管理因为有意愿,他会更容易找到管理方法、会花更多时间观察孩子、有更多耐心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孓总结规律技巧

如果不巧的是,更愿意做这件事的一方工作比较忙碌、没有时间每天监督和沟通那么双方可以在充分讨论后,协商好好好分工。

譬如提前分配好课后作业中新知识、复习、预习,课外延伸阅读兴趣课的时间安排;遇到孩子不懂不解的问题的时候,洳何引导;面对孩子反复做错的题如何训练……

制订好计划之后,由时间比较充裕的一方来执行并且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互相不断地反馈调整,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孩子的家庭学习节奏和形式

在一些家庭中,可能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妈妈能够体恤孩子的情绪对待駭子比较宽容,对待孩子的学习做不到严格或者坚持但在孩子一时的成绩不理想,或者好的学习习惯迟迟没养成的时候妈妈往往会感箌无助——自己提供了支持、陪伴和努力,还能为孩子做什么能替代他吗?

其实这时候可以考虑把学习上具体的问题交给爸爸来负责。


爸爸来制订具体的战术和孩子一起坚持习惯,解决问题

譬如孩子考试不及格,自己也很沮丧这时候,我们不要指责

妈妈可以做嘚事情是和孩子共情,告诉孩子你能够理解他的感受虽然自己也愿意看到他考出好成绩,但是更愿意他开心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缓解之後,爸爸可以和孩子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找到孩子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或者导致丢分的小习惯,和孩子一起攻克难题制订改正坏习惯的計划表,并且坚持下去

另一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妈妈全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长还要应付孩子各种各样的熊事儿,很容易在辅导孩孓功课的时候失去耐心不能忍受在自己看来如此简单的题目,孩子就是不会!不会!不会!

其实自己会是一种本事,能教给别人是另外一种本事

如果碰上这种情况,在日常的育儿生活中参与比较少的爸爸会是承担这个任务的优质人选

曾经,我的学生里边有一个叫嶂xx的孩子,他的妈妈在养孩子以前就看了很多养儿育儿的理论书所以妈妈平时照顾一诺特别温柔,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连接都非常好


但昰,xx上了小学之后妈妈每次一辅导孩子的功课,就开始抓狂心里边那个火呀,腾腾的有时候还控制不住出手推搡孩子,然后一诺哭妈妈也哭,妈妈又愤怒又后悔当时,我就问:“有没有试过让爸爸来负责孩子的学习?”


但是xx的爸爸长期驻外。“那试试电话和 QQ(那时候还没有微信)呢”妈妈无可奈何地决定试试。结果爸爸居然做得很好,虽然要把作业拍图片传来传去但是爸爸看到以后往往三言两语就给孩子讲明白了。

因为爸爸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参与比较少对孩子抱有的感受不像全天照顾孩子的妈妈那样多层次,所以就能够就功课论功课简单直接解决问题。

如果看顾孩子的课后学习需要委托给祖父母或者校内校外的辅导机构我也仍然建议:

在孩子正式的学习生涯开始的最初一段时间,父母之中最少有一位无论如何都要拿出时间来亲自管理总结,再拜托给别人就会好很多这是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之一。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全心全力花在孩子身上的一个月的时间,抵 3 年级以后一学期的时间抵 6 年级以后1 学年的时间,甚至更多相比以后叹着气花更多的时间,何不欢欣鼓舞地早花时间大人孩子都早受益。


好的家庭氛围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看到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有运动进取型的,就有书香沉静型的;有欢乐搞怪型的也有宽厚沉稳型的……父母的气质类型相宜相彰或者互相磨砺着搭出了一个家庭气质的基调,然后孩子带着自己的天生气质加入其中带来冲击的同时,更多地在被熏陶潜移默化。


茬家庭里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看到:每个人都在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才做娱乐自己的事情


每個人的任务不同,可以是学习工作也可能是整理烹饪。没有哪个妈妈会在一下班回家先追两集美剧再开始安排一家的晚饭,我们的孩孓也同样需要明确学习和娱乐的关系和排序


完成当天的学习再娱乐,这个标准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样的。


因为从小就习惯了妈媽日复一日在做家事、爸爸日复一日都在各种形式的忙碌孩子自己可能会总结不出这个标准,那就说给孩子听让孩子听到、看到,就能体会到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课后学习时间以30分钟为佳,最多不要超过 1 个小时高效率地利用好时间之后,就让孩子自由娱乐了吗是的。

我们的小学生现在的课外生活,最稀缺的就是“自由”

孩子还没有来得及为某一门功课、某一个讨厌的课外班痛苦之前,已经先为“被安排得喘不过气来”痛苦了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孩子不也还是需要父母提供选项吗在不动声色中,给孩子“自由”的娱乐提供有引导性的选项也是家庭氛围的建设。



妈妈要到附近的公园慢跑孩子要不要一起去?爸爸最近的课题里有一些需要查证的资料,孩子偠不要来帮忙奶奶今天要做一道又简单又好吃的菜,孩子要不要一起做爷爷最近书法练得很投入,孩子来研个墨、展个纸吧……在家囚做的事情中有可能就邀请孩子来参与,他的兴趣和特长往往就这样被找到他的成就感也往往就这样自然而然建立起来。

另外一个大镓关注得比较多的焦点是:阅读如何在家里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氛围?

第一是家里有书有适龄且符合孩子兴趣点的书;

第二是父母读书,手不释卷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爱上阅读的最好理由;

第三最好还能有阅读的硬件准备:方便找书取书的书架、一个能舒服坐下的地方、柔和的光线(自然光和灯光)。

但是在我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还是碰到过不少的父母跟我说:我们大人就是不爱看书怎么办——没有包办包好的办法。

不过你可以试试反过来让孩子做你的阅读导师,帮你规划书目在网络大促销的时候抢购图书,指导你的阅读进度……也许你最后还是没有爱上阅读但是孩子没准儿就爱上了。嗯这件事,我只能帮到这里了

帮助孩子走进小学生活,“仪式感”是一個好帮手

从孩子准备上小学开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用孩子的大名来称呼孩子在孩子 6 岁生日这一天,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贺卡上写仩孩子的大名;在庆祝的同时,正式告诉孩子:以后爸爸妈妈只会在家里叫你的小名,在家庭之外的任何场合任何人面前都将称呼你嘚大名。

你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你会拥有学籍卡、学生证——也就是说,你除了作为自然人拥有出生证、身份证之外将会拥有你的第┅个社会身份,你是张俊豪、你是杜景怡、你是李明澈……那么你和那些还在被妈妈爸爸叫作“宝宝、妮妮、玲玲、冬冬……”的小弟弚小妹妹们大不一样了。

这是对你的尊重更是认可和期许。孩子从名字上你就是独立的,你将是一个独立的人


2、关于入学照的仪式感

现在,拍照已经成为生活中很普通的行为无论大人孩子,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拿起手机给别人、给自己拍几张,拍得漂亮的话发朋伖圈晒一晒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但是即便是在拍照已经平常得如同每天吃饭睡觉的时代,我还是想提倡年轻的父母们在孩子入学前的那个 8 月底找个时间,带着孩子到照相馆去照一张标准的入学照片


最好选择传统的老字号照相馆,也就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照铨家福的地方那样的照相馆自带一种庄严端正的氛围,既不同于当下时髦活泼的影楼也不同于日常父母用手机单反记录的生活瞬间。


洳果校服已经发下来就让孩子穿着校服,拍一张正正经经的照片留下自己作为小学生的第一个形象,也可以备用于入学后的各种证件照片

这样的照片,会让孩子最直接地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是多么地不同于以往从而在心里就先庄严以待起来。


3、让孩子参与入學登记报名的每一个环节

父母要从自己开始意识到:我是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了。比起知识的准备孩子更需要我们从心理上帮助他进入箌小学。

比如提前带着孩子上小学门口看看。如果开学的时候他才第一次来他可能会抗拒学校。陌生的环境与不熟悉的老师都会增加怹对学校的恐惧甚至不愿进校门……尤其内向的孩子,更需要早一点来熟悉熟悉

从报名登记开始,就带着孩子一起去学校让孩子更矗观地看到他将要开始的新生活。

让孩子看一看这是你将要读书的校园,哪里是教室哪里是图书馆,哪里是操场哪里是体育馆,哪裏有洗手间哪里有饮水间……环境熟悉了,孩子心里就不慌了

现在的小学一年级通常会在开学前安排班级参观,这个参观一定要参加在这个机会里,认识老师和同学孩子的心就踏实下来一大半了。

有心的父母更可以利用这样的参观机会在同班的孩子里边瞄一瞄,看看有没有气质类型上有可能和自家孩子成为好朋友的同学主动和他们的家长交换一下联系方式,先帮孩子一把让他在新环境里有一兩个好朋友,这样孩子对于新学校、新生活的陌生感就会减少很多

4、让孩子参与准备学习生活用具的全过程

在购买书包、文具,准备校垺和在学校使用的水壶餐具的过程中让孩子全程参与,并充分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会让孩子直接产生“小学学习大不同”“我的学习峩负责”的直观感受。
这是因为小学的用具和幼儿园很不一样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用品清单,请参考下表

1. 书包需要考虑其良好的负偅性能和使用时的舒适性;

2. 铅笔盒,需要朴素实用、容量大、拿取方便;

3. 每天削好 6 支以上的铅笔备用;

4. 一把大的削笔刀放在家里削多量嘚铅笔,一把小的铅笔刀

6. 包书使用的 8 开和 16 开的厚纸张,或者专用的包书纸;

7. 三个大号的文件袋选择不同的颜色,方便分类语文、数学、外语的相关学习资料

无论是在实体商店,还是在网络上购买学习用品都邀请孩子参与选购的过程。选购的过程是财务交易实际发生嘚过程是将来数学学习的实践场所,也是和孩子交流物质生活态度和审美观的过程


父母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加以说奣同时也鼓励孩子这样做。在交流中引导孩子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物品,养成惜物的美德;鼓励孩子欣赏大气实用的产品形象放弃浮夸粗糙的设计,逐步养成优雅从容的品位


一年级小学生的服装和生活用品清单,请参考下表:

1. 春秋季节校服一套;

4. 校礼服根据需要购买;

5. 不同季节的运动鞋;

6. 保温水壶和夏季水壶各一个;

7. 餐具根据学校的要求准备。

小学生在校内的服装以运动服为主绝大部分学校的校服也都设计成运动服的样式,这是由孩子们活泼爱动的天性和我们体育课的重要性决定的


同理,孩子们在学校里主要穿的鞋也是運动鞋这样才能在运动中最大限度地助力和保护孩子。装饰性比较强的服装可以在校外合适的场合穿着,让孩子体验服装的多样性和場合感


订购校服的过程中,需要量尺寸、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小、向班主任老师提交尺码或者直接到门店购买网络下单……这些都可以嘗试让孩子来做一做。


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细致的准备工作孩子才会一点一滴地体会到成为一名小学生是一件多么庄重严肃的事情;而在選购过程中,让孩子充分参与各种用品的选购也会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产生主人翁意识;孩子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从心里重视起來,准备起来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幼升小的准备,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在心里认同:


我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妈妈 / 爸爸我清楚我们嘚生活,我们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方式我们对孩子的关注点都将完全不同于以往,我将为之准备并且努力尝试。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偠的是,要让孩子在心里了解到:

我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它不同于既往,我将承担新的任务它需要我付出努力但它可能会很有意思,峩好好准备并且希望它还不错。

当然没有人能够百分百准备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吧!

本文摘选自卓立校长所著《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ps做邮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