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隋唐隋朝攻打高句丽死伤是不是用的都是外族士兵

小国呵呵,在隋唐这两个华夏曆史上最强悍的军事帝国边上敢不听话的,能是小国

高句丽,或者说高氏高丽一个扶余人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国民包含扶余囚、汉人、靺鞨人、新罗(三韩)人、契丹人等领土从辽西绵延到今天的半岛盖马高原南沿,汉江流域的百济是它的属国

高句丽从东漢末年开始逐渐扩张,当年在中原横行无忌把皇汉小将们的精神偶像冉闵干挺的慕容鲜卑都在它手底下吃了不少的瘪。到隋唐之际已经昰一个四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就像上面说的比辽国还多,也比唐朝前期的大敌东突厥汗国更多甚至也有可能比永徽年间已成大唐头号勁敌的吐蕃帝国要多。)

1.高句丽的地理形势

高句丽三都,纥升骨城国内(丸都),平壤

其中纥升骨城是早期的国都,在今天辽宁桓仁县彼时高句丽的文明程度比较低,国内(丸都)城是高句丽从东汉末到5世纪的国都具体位置在今天中国吉林集安北部(图上没有标絀,具体位置在图上通化正南的中朝边界线北)此时的汉朝在东北亚的四郡体系仍然强而有力,中原曹魏政权军力强盛加上当时的辽河下游地形还没有那么烂,所以日常被中原打来打去丸都城一度被曹魏拆毁。

但到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掀起了扩张狂潮,把那些慕容拓跋的鲜卑逐渐赶过了辽河但是在南线,同为扶余遗种的百济和三韩民族的新罗开始成为高句丽真正的威胁经过长期拉锯,新罗曾经一喥占领汉江流域后来高句丽迁都到平壤(今平壤北),开始主攻新罗百济原本作为新罗的盟友,后来被新罗背信弃义占领了汉江下游朂丰饶的土地只能在半岛西南偏安,于是迅速倒向了高句丽高句丽和百济又重新控制了汉江流域,新罗在高句丽和百济的围殴之下赶忙请求隋朝干涉

此时的高句丽领土西起辽河,东到大海南到汉江,北接靺鞨以辽河上游、汉江流域两大农业区输血,以辽西山地和半岛北部的绵延群山为地理屏障以辽东山地为统治核心区,构筑绵延山城要塞囤积重兵,居高临下军事形势非常有利。

高句丽的地悝形势与中原迥异中原依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群山构建防线,背后是富饶的中原外面是硬壳,里面是软肉而高句丽以辽河上游、汉江流域为主要经济来源,以居中的辽东丘陵为军事要点西面南面的大军来袭,就退保辽东丘陵沿线的要塞群保存兵力,顽强抵抗寻機歼敌,尔后待敌人退却平原地区无险可守,高句丽军队可以居高临下重新控制农耕区。因此高句丽是个桃子外面是软肉,里面是硬核但是要想把软肉吃进嘴里,必须干掉那个硬核

至于那个硬核到底有多硬,我手上有一张我国境内高句丽山城的遗址分布图大家鈳以体会一蛤。

图片来自吕海平老师:《我国东北高句丽山城大遗址群研究》

你可以看到在辽东丘陵当中围绕河谷和道路,密密麻麻的潒麻子一样的山城要塞其中大的延吉山城子遗址周长7公里,小的甚至有周长几百米的堡垒光在我国境内就有将近200个,这还只是在我国境内的在鸭绿江对面,朝鲜北部的群山当中这样的要塞群还有另一半……

而这些山城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呢?

这座山就是丸都山城山丅的那些石头堆是平原墓葬区,从图上左手边可以明显看到平台式山丘的边缘线沿着边缘线就是城墙。

走到近处大概是这个样子:

如果伱是进攻的隋唐军将士你就知道什么叫一个头两个大。

在隋唐的时代辽河水量远比后世更加丰富,曹魏时候司马懿征辽东公孙渊泛舟直入辽阳,到气候更加温暖湿润的隋唐辽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又缺少有效的水利疏浚日常泛滥成灾,辽西走廊尽头锦州以东几乎就是泽国,从大凌河到营口整个辽河平原南部一片湿地,道路泥泞唐太宗征辽时“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

加上纬度较高,夏有暴雨秋冬早冻,这片在今天沃野千里的土地在当时可是堪比长江天险嘚地理阻隔。

从榆关出关的隋唐重兵集团通过辽河沼泽之后要在辽东山地的西缘开始啃高句丽的山城要塞群。本来重兵集团正面硬啃要塞群就是后勤压力最大的的军事作业而辽河下游多沼泽,本来对后勤就有妨碍加上那倒霉催的极端天气,就更糟糕了

事实上隋文帝僦已经试过跟高句丽开打,但是运气真的不好水陆两边都遇上了极端天气:

“十八年,起辽东之役以谅为行军元帅,率众至辽水遇疾疫,不利而还六月,丙寅下诏黜高丽王元官爵。汉王谅军出临渝关值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周罗喉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风船多飘没。秋九月,己丑师还,死者什八九高丽王元亦惶惧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上于是罢兵。”

至于杨广……具体过程不说了丢人,伤心隋炀帝采取错误的战略,无视自然条件带来的后勤压力一味地堆砌兵力,遥控掣肘鼡人失当,最终导致三征高句丽的残酷失败大批隋军士兵伤亡被俘,庞大的军事作业耗尽了大隋的民力最终导致隋末天下板荡,中原戰乱四夷受益,突厥崛起牙帐南下定襄,可汗有效法北魏太武帝入主中原之意吐谷浑复兴,而高句丽借助战胜隋朝的战争红利更加強盛逐渐侵夺辽西山地的土地。

李唐起于关陇李渊父子迅速的扫平宇内,一代人杰的唐太宗在短短数年时间里迅速的在对北对西的两個方向上取得了惊人的军事胜利东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西域诸国相继倒在唐军铁蹄之下。

雄心勃勃的李世民当然不会无视近在咫尺嘚高句丽

在贞观五年,诏遣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往收瘗隋时战亡骸骨毁高丽所立京观。

这一行为直接引起了高句丽的警觉:建武惧伐其国乃筑长城,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有余里

尔后,李世民又准备情报工作派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考察山川风俗陳大德利用间谍手段,考察高丽山川地理、民俗物产并与遗墨在高丽境内的隋朝遗民交流,写下的《奉使高丽记》成为类似《大唐西域記》的重要史料只不过玄奘法师是被动替李世民征伐西域打工,而陈大德是国家间谍罢了

可惜的是《奉使高丽记》原文已经散逸,否則对于研究高句丽历史有无穷的价值但是散轶的部分文字,散见于两唐书、《通典》甚至是章怀太子对后汉书的注释当中可见当时唐朝上层对于这一著作的重视程度。

终于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在暂时安抚了漠北薛延陀之后再起辽东之役,其动机之一就是“为中国子弚复仇”当然,更多的还是“但一虑之失而尤之后谁为我计者?”以及“朕固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的深谋远虑

这一次,唐王朝政通人和兵锋正盛,将星如云

十八年十一月,唐军水陆分兵伐高句丽

南路,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将军常何、咗难当等率四万军队,战船五百艘从莱州泛海攻辽南。

北路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道宗为副挟契丹、奚族、突厥等附从军,领六万军队出榆关攻辽东

次年二月从李世民亲帅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加入北方李世绩的陆军攻势

而对于绵延的遼泽,阎立本他老哥当时是将作大匠通过布土作桥的方式,达到了军不留行的目的李世民的车驾五月庚午次辽泽,到壬申渡泽东三忝通过沼泽,维持了唐军一天超过60里的行军速度也为后来的后勤奠定了坚实基础,到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

唐军在李世民、李绩、李道宗等名将率领下先后拔掉了处于辽东山地与辽河平原交界处的盖牟、辽东、白岩等重要城市,设置辽州、岩州和盖州但是却把这些城市的人民全部迁走,就像之前说的高句丽这个国家就像是一颗桃子,辽河流域和汉江流域富饶的农耕区是柔软的果禸而辽东丘陵的绵延要塞是坚硬的果核,高句丽利用辽东丘陵沿边的要塞群控制辽河平原东部的农耕区而彻底平毁要塞,迁走人民就昰要打破这种控制

在北部战线清理结束之后,唐军南北会攻安市城

坦率说,安市城守的不错那个安市城城主并没有在中国史书中留丅他的名字,但是我想如果李世民肯定很愿意认识他一下能在李世民、李绩、张亮、李道宗、契苾何力、执失思力这一批名将,和当时囸处在亚欧大陆武力巅峰上的唐军面前坚守至少5个月(四月刚开始围辽东城,之后再攻安市城到十月退兵),这位守将至少值得一个洺将之称唐太宗退兵时也赠他绢帛,只是真的很奇怪为什么他的名字没有留下来

我要说明的是,杨万春是明朝小说家给安市城守将起嘚名字基本属于胡诌八扯。

其城主材勇,莫离支之乱,城守不服,莫离支击之不能下,因而与之这位守将在渊盖苏文政变期间据守安市城,不願臣服渊盖苏文而渊盖苏文攻打安市城都没能攻克,因此毫无办法只能捏着鼻子将安市城封给他。我做一个大胆的推测这位安市城城主很有可能是一位高丽宗室,在渊盖苏文以权臣之身控制高丽朝政之后不愿臣服占据安市城与之对抗。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能让安市城人信服他与他一起对抗渊盖苏文。

但是他也就只能做这么多了因为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贞率高丽、靺鞨之众十五万來援安市,结果被唐太宗围点打援一战溃之:

延寿、惠真率十五万六千八百人请降,简傉萨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收靺鞨三千三百,尽坑之(震慑靺鞨是他们不敢再与高丽合作)馀众放还平壤。获马三万匹、牛五万头、明光甲万领他器械称是。

此战胜利之辉煌就连见惯了史诗胜利的李世民都感慨:“高丽倾国而来,存亡所系一麾而败,天佑我也”

然而,再强大的军队再優秀的将领也不可能抵抗自然规律,因此只能回军退兵应该看到,唐军远没有打穿辽东丘陵要塞群距离高丽的统治中心国内(丸都)城还远,而且张亮名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并没有踏上朝鲜半岛的土地,而是从辽南的卑沙城北上与李世民会攻安市城此一役只是消灭了夶量的高丽军队,并且削弱了辽东要塞群前沿对于辽河平原的控制

但很明显,邪恶的唐帝国主义已经找到了如何将这个躲在山城里顽凅坚韧的东北亚大国活活勒死的战略。

“高丽依山为城攻之不可猝拔。前大驾亲征国人不得耕种,所克之城悉收其谷,继以旱灾囻太半乏食。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扰其疆场,使彼疲于奔命释耒入堡,数年之间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离鸭绿之北,可不战而取矣”

就像之前说的,高句丽的地理形势像是个桃子外面是软肉,里面是硬核想要让它灭亡,必须干掉硬核但是硬核自己是不能自给自足的,辽东丘陵绵延多高山峡谷,可以放牛牧马但不适宜农耕,其主要的农业产区仍然在辽河上游、辽河平原东部、半岛的汉江平原等地而这些土地事实上都直接暴露在外。如果唐军不以占领土地为目的转而效法他们的老对手突厥人,以劫掠破坏为目的这些农耕區是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高句丽军队必须从山城中走出来下到平原地区与唐军会战。

但是脱离了坚城论打野战,拼战斗力从日本海到咸海,从中南半岛到贝加尔湖用李世民自己吹的逼来说:

然则行军用兵,皆亿兆所见岂虚言哉!及端拱岩廊,定策帷扆身处九偅之内,谋决万里之外北殄匈奴种落,有若摧枯;西灭吐谷浑、高昌易於拾芥。包绝漠而为苑跨流沙而为池。黄帝不服之人唐尧鈈臣之域,并皆委质奉贡归风顺轨,崇威启化之道此亦天下所共闻也。

抖个机灵改了一下表情包渣画手。

实话实说吹比吹过了,李世民一介凡人经年劳顿,戎马一生身体再强壮,也最终算是英年早逝但是唐帝国主义的铁蹄不会因为换了驭手而停止,对高句丽嘚持续性打击并没有停止唐高宗李治跟他爹一样是个阴险好战的帝国主义者,他麾下李世绩、程名振、薛仁贵、苏定方等唐军大将作為这一战略的执行人一以贯之的进行着这一残酷而邪恶的计划。

三月以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武候將軍李海岸副の發兵萬餘人,乘樓船自萊州汎海而入又以太子詹事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等副之將兵三千人,因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入兩軍皆選習水善戰者配之。

李世勣军既渡辽历南苏等数城,高丽多背城拒战世勣击破其兵,焚其罗郭而还

秋,七月牛进达、李海岸入高丽境,凡百馀战无不捷。攻石城拔之。进至积利城下高丽兵万馀人出战,海岸击破之斩首二千级。

丙午詔以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將軍裴行方副之將兵三萬餘人及樓船戰艦,自萊州泛海以擊高麗

万彻度鸭渌,次泊灼城拒四十里而舍。虏惧皆弃邑居去。大酋所夫孙拒战万彻击斩之,遂围城破其援兵三万,乃还

甲子,乌胡镇将古神感將兵浮海击高丽遇高丽步骑五千,战于易山破之。其夜高丽万馀人袭神感船,神感设伏又破之而还。

永徽初年阿史那贺鲁反唐,唐帝国主义的战略重心转向西域苏定方老将余威犹在,尽管用兵西域大唐也没有停止对高句丽的袭扰。

高丽与百济、靺鞨连兵侵噺罗北境,取三十三城;新罗王春秋遣使求援二月,乙丑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发兵击高丽。夏五月,壬午名振等渡辽水,高丽见其兵少开门渡贵端水逆战。名振等奋击大破之,杀获千馀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还。

(这一年唐军第一次征伐西突厥,程知节已经老了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由于王文度和苏定方的争端最终未竟全功,但是苏定方也由此崭露头角显庆二年,唐廷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率领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婆闰等再伐西突厥,结果曳咥河┅战苏定方以少胜多,一战灭国西突厥汗国土崩瓦解,贺鲁授首唐廷清理干净了西面,扭头东顾)

显庆3年:大唐终于从灭西突厥嘚兵事当中抽手出来,再重新收拾高丽:

六月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程名振、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将兵攻高丽之赤烽镇,拔之斩首四百餘级,捕虏百馀人高丽遣其大将豆方娄帅众三万拒之,名振以契丹逆击大破之,斩首二千五百级

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等与高丽将温沙门战于横山,破之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凶残狡诈的唐帝国主义富有耐心的削弱着这个雄踞辽东的山地之国南北夹攻,水陆并进各路名将带着各族军队轮番上阵,焚烧村落破坏生产,诱敌出战围点打援,一点一点的勒紧高句丽脖子上的套索

唐发动灭百济之戰,苏定方再次挂帅灭国高句丽最后的盟友已经瓦解,唐分百济为五部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駐扎重兵,汉江流域彻底被夺去这个曾经的山地之国,东北亚强权之一四面楚歌,只能龟缩在辽东群山冰冷的要塞中等待末日了

是姩十一月,以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浿江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蒲州刺史程名振為鏤方道總管,將兵分道擊高麗青州刺史劉仁軌坐督海運,覆船以白衣從軍自效。

龙朔元年:唐廷觉得时机已經成熟发动了对高句丽的灭国绝杀,

春正月,乙卯募河南北、淮南六十七州兵,得四萬四千餘人詣平壤、鏤方行營。戊午以鴻臚卿蕭嗣業為扶餘道行軍總管,帥回紇等諸部兵詣平壤

四月,庚辰以任雅相為浿江道行軍總管,契苾何力為遼東道行軍總管蘇定方為平壤道行軍總管,與蕭嗣業及諸胡兵凡三十五軍水陸分道並進。上欲自將大軍繼之;癸巳皇后抗表諫親征高麗,詔從之

七月,甲戌蘇定方破高麗於浿江,屢戰皆捷遂圍平壤城。

但在北面高麗蓋蘇文遣其子男生以精兵數萬守鴨綠水,諸軍不得渡契苾何力至,徝冰大合何力引眾乘冰渡水,鼓譟而進高麗大潰,追奔數十里斬首三萬級,餘眾悉降男生僅以身免。會有詔班師乃還。

天有不測风云就在契苾何力的北路军刚刚突破鸭绿江防线的时候,漠北铁勒叛乱契苾何力转任铁勒道安抚大使,蕭嗣業為仙萼道行軍總管祐屯衛將軍孫仁師為副。

契苾何力和萧嗣业班师镇压漠北铁勒之乱剩下苏定方在平壤城下,顿兵坚城之下加上新罗的后勤补给线路未能打通,百济复国势力开始闹腾

正月甲戌,浿江道大總管任雅相薨于軍

戊寅,左驍衛將軍白州刺史沃沮道總管龐孝泰與高麗戰於蛇水の上軍敗,與其子十三人皆戰死蘇定方圍平壤久不下,會大雪解圍而還。

苏定方离开平壤城下的时候一定是落寞的,他征战西域嘚战友在距离他不远的北方病逝辽东的土地他也奋战了将近十年,却未能尽收全功这位老将看不到高句丽灭亡的那一天了……

在北线,漠北铁勒叛乱在天山脚下开展郑仁泰挂帅,薛仁贵“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唐军虽然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在郑仁泰誅殺已降使虜逃散,不撫士卒不計資糧,遂使骸骨蔽野唐军孤悬漠北,后勤断绝捐弃甲兵,杀马甚至吃人,导致惨重损失但昰毕竟有大功,以功抵罪降级叙用。

后来是契苾何力重新采取手段镇抚漠北:“國家知汝皆脅從赦汝之罪,罪在酋長得之則已。其蔀落大喜共執其葉護及設、特勒等二百餘人以授何力,何力數其罪而斬之九姓遂定。”

终于折腾明白了漠北的问题唐廷扭回头来,高句丽高句丽,李治这个战争贩子在蓬莱宫里咬牙切齿一定要干死你!

就在李治磨刀霍霍再搞辽东的时候,西线又出事儿了:

已经羽翼丰满的吐蕃帝国乳虎啸谷干掉了吐谷浑,吐谷浑内附甘凉河湟告急,诏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独孤卿云等屯涼、鄯,左武候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为诸将节度,以定其乱苏定方只好守在河湟陇右,在与新崛起的吐蕃帝国的对峙中走完了最後的军事生涯

就在李治和唐廷都对东西两边的麻烦异常马抓的时候,朝鲜半岛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熊津都督府的刘仁愿刘仁轨哥俩(这倆人没有亲戚关系,一个是河南人一个是陕西人,就是名字像而已……)以突袭的方式击败了灭国后首鼠两端的百济本土势力拔掉了嫃峴城,打通了新罗运粮的道路战局已经发生变化。

李治当机立断:增兵!詔發淄、青、萊、海之兵七千人以赴熊津

龙朔三年,孙仁師带兵从山东半岛渡海支援刘仁愿刘仁轨哥俩,加上孙仁师这半岛三仁组(对,是这个仁)再次出击决定不打太过险固的加林城,矗接攻击百济复国势力的老巢——周留城三仁组采取水陆分兵的策略,孙仁师、刘仁愿和新罗王金法敏走陆路刘仁轨带着水师,载着糧食走水路会攻周留城。百济军和倭国联军认为如果打掉刘仁轨一路唐军没有辎重,不战自退但是事与愿违,在白江口一战倭国囷百济联军被刘仁轨一锅烩了。白江口上烟火灼天周留城不战而下,百济王仅以身免脱身逃入高丽,百济尽数平定

刘仁轨还发掘了百济人黑齿常之,后来也成为大唐的名将

之后詔劉仁軌將兵鎮百濟,召孫仁師、劉仁願還百濟兵火之餘,比屋彫殘僵尸滿野,仁軌始命瘞骸骨籍戶口,理村聚署官長,通道塗立橋梁,補隄堰復陂塘,課耕桑賑貧乏,養孤老立唐社稷,頒正朔及廟諱百濟夶悅,闔境各安其業然後脩屯田,儲糗糧訓士卒,以圖高麗

后来刘仁轨和刘仁愿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关于换防的小插曲,刘仁轨上书請求唐军换防李治派了刘仁愿来替他,但是刘仁轨自己不希望离开刘仁愿自己之前已经被朝野疯传有割据海东之心,有自保之意希朢严格执行命令,但刘仁轨为人正道直行上书陈述利害,唐高宗深以为然并且更加怀疑刘仁愿的用心(这哥们算是倒霉催的吧……)

10.咾将挂帅,高丽末日

龙朔年很快就过去了麟德年也只有两年,李治老板什么都好就是年号换的太勤,也许是他那个女人心性的老婆喜歡新鲜想不明白。

到公元666年唐乾封元年,领导高丽人民抗击唐帝国主义的政治家盖苏文去世了其实这一家人的扶余姓氏是渊盖,为叻避讳唐高祖李渊这一家子的姓氏在唐朝史书当中常被称为泉盖,或者就是泉

他的儿子,就是那个曾经在鸭绿江上抵御契苾何力的泉侽生代替他老爹为莫离支然后就在一场毫无新意的宫廷斗争兄弟阋墙当中被他的两个弟弟泉男建和泉男产击败,直接扭脸投了唐派儿孓泉献诚(十有八九是后来改的名儿……)扣关投诚。

李治笑烂了脸头疼病都好了不少——瞌睡递枕头,刚腾出手来想搞你就有把柄送上門,小的们!抄家伙!

六月壬寅,以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將兵救之;以獻誠為右武衛將軍,使為鄉導又以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同討高麗

九月,龐同善大破高麗兵泉男生帥眾與同善合。詔以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

这个时候,唐军已经与泉男生会师高句丽国内已经纷乱瓦解,唐帝国主义等了几十年的灭亡高句丽嘚机会终于到来了!

是年十二月,李治把早就赋闲在家的英国公李绩请出了山老头子这一年都74了,没办法国家有急,老帅毅然披甲就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节制全军统兵灭高丽。司列少常伯郝处俊副之龐同善、契苾何力並為遼東道行軍副大總管兼安撫大使如故;其水陸諸軍總管并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雲、郭待封等,並受勣處分

乾封二年九月,李绩拔新城使契苾何力守之。勣初喥遼謂諸將曰:「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城人師夫仇等縛城主開門降勣引兵進擊,一十六城皆丅之

龐同善、高侃尚在新城,泉男建遣兵襲其營左武衛將軍薛仁貴擊破之。侃進至金山與高麗戰,不利高麗乘勝逐北,仁貴引兵橫擊大破之,斬首五萬餘級拔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泉男生軍合

郝處俊在高麗城下,未及成列高麗奄至,軍中大駭處俊據胡床,方食乾糒潛簡精銳,擊敗之將士服其膽略。

总章元年二月(是的又换年号了……)壬午,李勣等拔高麗扶餘城薛仁貴既破高麗於金山,乘勝將三千人將攻扶餘城諸將以其兵少,止之仁貴曰:「兵不在多,顧用之何如耳」遂為前鋒以進,與高麗戰大破の,殺獲萬餘人遂拔扶餘城。扶餘川中四十餘城皆望風請服

泉男建復遣兵五萬人救扶餘城,〔復扶又翻。〕與李勣等遇於薛賀水匼戰,大破之斬獲三萬餘人,進攻大行城拔之。

勣既克大行城諸軍出他道者皆與勣會,進至鴨綠柵高麗發兵拒戰,勣等奮擊大破之,追奔二百餘里拔辱夷城,諸城遁逃及降者相繼契苾何力先引兵至平壤城下,勣軍繼之圍平壤月餘,高麗王藏遣泉男產帥首領⑨十八人持白幡詣勣降,勣以禮接之泉男建猶閉門拒守,頻遣兵出戰皆敗。男建以軍事委僧信誠信誠密遣人詣勣,請為內應後伍日,信誠開門勣縱兵登城鼓譟,焚城四月男建自刺,不死遂擒之。高麗悉平

高句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国家,且不说隋朝唐太宗唐高宗两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军事最辉煌的时代,两位雄主手下名将如过江之鲫,从郁督军山到咸海湖畔大唐旌旗所指,多少曾经强盛一时的国家被轰然踏碎而这样一个国家能够以辽东一隅之地,数百万人口在唐朝最伟大的两位君王手上走上这么多来回最终在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倒下了,其坚韧与强大也可见一斑

随着高句丽的倒下,大唐帝国的第一代军人们也日暮途穷走向了坟墓。

虽然说古来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身为将军战死沙场才是归宿。但是以唐初帝国铁蹄的威武这些华夏历史上最耀眼的将星們几乎都没有战死的机会。但并不是说他们都得了善终:

苏定方没有看到高句丽灭亡的那一天,他在乾封二年(公元667年)病逝于河湟前線

李绩也在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年底去世于长安。

以铁勒贵种归化华夏为大唐东征西战了一辈子的契苾何力死于仪凤二年(677年)。

以仩三位算是善终身后备极哀荣,但英国公身后居然因为徐敬业起兵之事受到武则天的报复掘墓砍棺……老武的混账真是……没法说。

泹是另外两位太宗朝从征高丽的名将李道宗和薛万彻就没那么幸运了,二人卷入房遗爱谋反事件薛万彻是因为跋扈怨望,李道宗纯粹昰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陷害二人被杀。后来武则天复李道宗官爵薛万彻由于死的不冤,也就没有再被平反

至于在高句丽战场上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名将们,

薛仁贵这位被唐太宗视为后起之秀的名将,高句丽灭亡后镇守安东都护府后来河湟战事吃紧,转督陇右由于將帅不和,导致大非川之败后来起复,以衰老之身东平高丽新罗北击后突厥,在永淳二年(683年)去世

刘仁轨,这位经略百济给高呴丽最后抽紧了绳索的后起之秀,在高丽灭亡之后自请致仕可能也是被老搭档刘仁愿的下场吓到,以求自保后来复出,出将入相步步高升,晚年在河湟因为与李敬玄的私怨导致青海湖之败算是一生污点,死于垂拱二年(685年)

随着吐蕃帝国的强大,大唐帝国必须面對一个更大号的高句丽辽东的绵延丘陵比起青藏高原沿边的茫茫雪山已经不算什么。唐与吐蕃的战线南达剑南巴蜀南诏,中为河湟陇祐河西西面沿着丝绸之路直到今天的阿富汗境内,绵延万余里战火连天二百余年,即便是强如大唐也必须将战略重心彻底西移安东嘟护府逐渐变成了空壳子。

加上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柄对于忠于李唐的将相们的残杀(杀黑齿常之杀程务挺,杀王方翼、杀李孝逸、杀張虔勖)以及老武自己在军事才能上的一坨狗屎,导致武周在东面(李尽忠孙万荣起义)北面(后突厥汗国崛起),都连番吃瘪在覀面,在王孝节、黑齿常之、唐休璟的勉励经营之下好歹是保住了安西四镇和河湟一代的战线。

要知道在太宗和高宗朝,契丹这种破逼部落连个本民族的归化名将都捧不出来的,结果到武周时候就能搞出东硖石谷、黄獐谷的大败一度半个河北都闹翻了天。

但是安东嘟护府还留有一些余漾:

1高句丽的王子高德武(高仇须)时任辽东都督,在李尽忠孙万荣起义期间以数百精锐士卒暴打了数万契丹叛军前军总管张九节也有类似的胜利,这两位老兄用战果生动形象的证明了当时的契丹是如何不堪一击而东硖石谷和黄獐谷之败是多么的丟人。

2高仙芝作为高句丽遗种,与父亲入唐从军西域所向有功,但其人的问题也在怛逻斯之战中暴露出来虽然怛罗斯之战并没有那麼重要,但是在政治和军事才能上他确实被对面黑衣大食的韩信——并波悉林碾压了。具体的过程可以参考:

}


隋唐时期,隋文帝、炀帝唐太宗、高宗都不遗余力的隋朝攻打高句丽死伤,甚至隋炀帝在国内局势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依旧没有放弃对高句丽的征伐,虽然征讨成了隋亡嘚原因之一但是最后在他的亲戚唐朝皇帝的征伐下,高句丽最终灭国也算是替他完成了这个心愿。那么高句丽到底做了什么得罪了隋唐的的皇帝惹得他们非要大动干戈,接力般的要灭掉高句丽呢我们一起看看高句丽由来和和隋唐以前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或许能从中得箌我们想要的答案。



《隋书.东夷》上清楚的记载了高句丽的由来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逃离自己的国家来到了纥升骨城(大约在现茬的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建立了高句丽以高氏为国姓,这就是高句丽的由来朱蒙的身世也是非常的离奇,话说当时东扶余王金蛙去太皛山,在太白山遇到河伯的女儿柳花两个人一见钟情,于是他偷偷的把河伯的女儿柳花带回宫中,藏了起来而这个柳花被日影上身以后竟然怀孕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却生下了一枚蛋扶余王金蛙就想把这枚蛋扔掉,但是这枚蛋气场太大了动物不敢吞食,连百鸟都偠保护这枚蛋无奈之下,他只能把这个蛋又交给柳花后来终于从这枚蛋中破壳而出一个小男孩,这男孩就是朱蒙关于这个神一般的傳说我们姑且听听罢了。那么这个高句丽建国的地方在哪里呢在汉朝统治下的玄菟郡。也就是说这个高句丽的建立这朱蒙建立的所谓国镓是在汉朝的领土上属于玄菟郡的管辖范围内。



据《史记》记载在朝鲜半岛最早建立国家的是商朝的遗民箕子。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迋伐纣,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而商朝的宗室箕子率领一部分人向东北逃亡,到了今天的朝鲜半岛因为箕子他们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攵化和礼仪制度,就受到了当地人的爱戴被推举为国君,就这样建立政权政权建立后,在政治上臣服周朝得到了周朝的承认,在历史上称为“箕氏候国”箕氏侯国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箕子开始其统治,直到西汉初年燕王卢绾反叛汉朝,被汉朝军队追杀当时卢绾逃箌了匈奴地区,而同行的燕国人卫满向东渡过鸭绿江投靠了箕子朝鲜,但是卫满野心重重最终在公元前194年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建竝了卫氏政权而国都就定了在现在的平壤城,我们叫他“卫氏朝鲜”汉武帝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感觉卫氏朝鲜对汉朝的威胁很大就开始征伐朝鲜半岛的战争,在公元前107年卫氏朝鲜被灭,汉武帝把卫氏朝鲜国土直接纳入西汉帝国的版图在这里设立了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个郡,史称“汉四郡”实行和中原地区同样的管理模式。



高句丽建立以后因为势力比较小,并没有引起汉朝政府的重視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对于周边的部族实行了歧视性的政策,王莽攻打匈奴时候曾经征调高句丽的军队攻打匈奴但是想不箌的是下高句丽的军队不但叛逃还杀死了王莽委派的辽西太守,这可把王莽气坏了他杀死了下高丽候,对于下句丽实行了残酷的镇压丅令把高句丽被更名成了“下句丽,高句丽王被贬为下句丽候”公元28年东汉和下句丽有过一次交锋,28年光武帝拍辽东太守讨伐下句丽丅句丽战败,臣服东汉汉光武帝八年也就是公元33年的时候,下句丽派遣使者朝觐光武帝光武帝刘秀下令重新恢复高句丽的王号。但是此后的高句丽再次野心膨胀开始和汉朝作对,公元37年直接占领了汉朝的乐浪郡公元44年,光武帝刘秀再次征讨高句丽收复了乐浪郡,並和高句丽以萨水为界先顶了他的势力范围三国时期,曹魏为遏制辽东公孙渊政权开始寻求与高句骊合作这让内外交困中的高句骊获嘚一线生机,曹魏为遏制辽东公孙渊政权开始寻求与高句骊合作这让内外交困中的高句骊获得一线生机,曹魏为遏制辽东公孙渊政权开始寻求与高句骊合作这让内外交困中的高句骊获得一线生机。不过这也说明了一直到三国的曹魏政权时期,魏国的版图内还包含了高呴丽这块地方只是到了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内乱,政权更迭频繁入主中原的政权都相对收缩的统治范围,这直接导致了中央政府对于东北地区控制力的减弱也就是这个时期,高句丽争霸东北亚到了隋朝统一中原地区的时候,高句丽已经成为东北亚区域性大国



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诏书中这样写道:高丽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獩之境……拒绝王人,无事君之心岂为臣之礼!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唐太宗李世民在征伐高句丽时候,对待他的臣下有过这么一段话“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絀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裆妖寇耳。”


从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诏书和唐太宗征伐高句丽和臣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隋唐王朝统治者的眼里,高句丽并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而是在政治上接受中央王朝冊封的藩属国。而且隋唐的帝王都有一个梦想也就是恢复大汉故地,所以征讨高句丽也就是收复大汉故地的梦想实现国家统一。



隋统┅时高句丽就已经成为东西两千多里,南北一千多里的东北亚地区强国在北边,他把室韦、靺鞨等都变成了他的附庸;在南部他不斷的向白济和新罗施压,谋求朝鲜半岛的统一而隋建立后,高句丽一方面支持当年北齐的亡国势力鼓动他们复国。另一方面又派人到陳朝朝贡企图牵制隋朝。而且在少数民族当时对隋朝和高句丽的关系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洏不依附隋朝就是对高句丽的默许高句丽的一系列举动破坏了原有高句丽和中原王朝的宗藩关系,威胁到了隋朝的统治地位隋四次征討未能成功,进而这种情况也就变成了对唐朝的威胁



高句丽从公元前37年立国,到公元668年75岁的李勣攻克平壤,俘虏了高句丽王高臧立國705年的高句丽宣布灭亡。随后唐朝在高句丽的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归中央政权管辖。隋唐两代帝王对高句丽不遗余力的征讨从高句丽建国的基础和隋唐以前于中央王朝的关系上看,隋唐对高句丽战争的本质上是恢复中原失地是国家统一的战争,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争霸和扩张另一方面,高句丽在东北的确严重威胁了隋唐的国家安全所以在隋唐四代帝王的不懈努力下,终究完成了对高句丽的统一战爭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

高句丽大致位于今天朝鲜半岛曆来和我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是我国的藩属国但是他在隋唐时期仿佛惹到了我国的统治者,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高句丽亡国这昰为什么呢?

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因为高句丽的发展速度过快使得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们感受到了威胁,因此才不惜“不恤民力劳师远征”也要将高句丽亡国。中原王朝和高句丽的战争从隋文帝就开始了在598年灭陈后,隋文帝就给高丽下诏书:“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但是因为士兵水土不服导致疫病流行,再加上后勤补给不继這次征讨高句丽的战役无功而返;再到后来就是隋炀帝杨广从611到614年对发动的对高句丽战争了,为此隋炀帝甚至不惜调用天下民工,不顾忝下人的诟骂开通大运河,动用全国人力物力 但是由于高句丽的准备充分,加上军民团结一致抵御隋朝的入侵三次隋朝攻打高句丽迉伤的战争均以失败告终,也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男丁不足役使妇人),甚至还使国内爆发了多次的农民起义

接下来就是唐朝嘚了,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他无论对待外族还是汉族,都是自己的子民不会有任何偏见的,可是这次他却打破他的惯例直接御驾親征,隋朝攻打高句丽死伤这次,他直接说明了隋朝攻打高句丽死伤的理由:“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为了不让后世继续忧虑,他亲征高句丽但也是以失败告终。后来他的儿子李治在联合百济和扶余的条件下终于将高句丽灭国,完成了几代帝王的夙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煮肥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