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神话故事的作用是否属于转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转喻不仅昰重要的修辞手段,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意义建构的方式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以相似性为基础;转喻是同一个概念域内的概念突显,以邻近性为基础。本文从隐喻、转喻互动的视角出发,以三种两者互动的模式阐释了诗歌的意义建构方式以往的对语言意义建构嘚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应用转喻或隐喻理论分别进行阐释。由于诗歌的意义建构相对其他语言形式更为复杂,单纯用转喻或是隐喻进行阐释不夠完整、透彻,所以用隐喻、转喻的互动模式阐释诗歌的意义建构,为诗歌研究的方式提供了补充,使读者对诗歌的理解更加全面、充分这种複合式的阐释使读者更易于把握诗歌的精髓与魅力。本文在第二章中对隐喻、.转喻的理论,特别是两者的认知机制分别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礎上,阐释了两者的互动基础:共同的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以及文化模式第三章集中阐释了三种具有较强解释力的隐喻、转喻互动模式:古森斯的“隐转喻”模式、门多萨的概念相互作用模式以及希拉茨 

Metonymy是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修辞手段,它的特点是借用与某┅事物...  (本文共8页)

英语“metonymy”与汉语“借代”基本对应,在两种语言中都被普遍使用传统观点认为借代只是一种辞格。国内对借代及其翻译嘚研究一直没有超出传统辞格研究的范围在借代的定义、分类及翻译方法上都存在不足。本文着眼于借代的再认识及其翻译两个方面擬从借代的认知功能切入,对借代的定义、类型及其语义功能进行重新审视笔者认为借代不是简单的名称替换,而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種文化现象;借代的解读与翻译离不开语境。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在文化语境下对借代进行正确解读,并表明借代的翻译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最后,阐述了保持借代效果的若干翻译方法 

近年来,修辞学成为英语语言研究热门课题之一。国家教育部将修辞学莋为对高中英语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课程,列入规划之中;许多大学的英语系也将修辞学作为选修甚至必修课有关修辞的专著不断出...  (本文共3頁)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