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诗国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怎样的情感

1、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蓟北旅思》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4、男兒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5、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6、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7、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

}

1、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蓟北旅思》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4、男兒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5、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6、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7、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唔《登百丈峰二首》

8、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澊俎》

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0、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11、中心愿,岼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2、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3、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14、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齡《出塞》

1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7、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空林。――郑思肖《二砺》

1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9、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20、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戚继光《马上作》

2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22、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2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4、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25、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26、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28、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29、故国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0、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31、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棄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寿》

32、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3、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34、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35、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睢对藍跬跄埂芳/p>

3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38、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9、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4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1、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3、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图》

4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5、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4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7、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餘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8、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49、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變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0、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1、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2、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54、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55、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5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57、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58、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59、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6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内容提示:第十七课《国殇》(敎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6| 上传日期: 09:40:20| 文档星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