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湖内河湖干旱的危害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哆瑙河(每年冬春季节定期泛滥)河水通过三条支流注入黑海在入海口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多瑙河三角洲。河口虽有船只来往大型船舶却极其罕见。三角洲腹地长满一望无际的芦苇更为奇特的是“浮岛奇景”,它就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花园漂浮在海面之上。“浮島”上长着茂盛的植物与陆地无异,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无比浮岛占地10万公顷左右,厚约一米浮岛成为叻各类飞禽走兽生活的“天堂”……三角洲腹地苏利纳城(该城建于1840年,距离黑海海岸4千米)中央有一座建于270多年前的灯塔(一种固定的航标)很引人注目下图是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多瑙河三角洲示意图。

  1. (1) 分析多瑙河河口大型船舶罕见的原因

  2. (2) 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浮岛”成为飞禽走兽生活“天堂”的原因。

  3. (3) 试对灯塔出现在苏利纳城中心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

金海龙教授博士生导师,干旱區湖泊环境演变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自治区重点学科绿洲湖学学科带头人和自治区创新研究群体学科带头人,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院长、绿洲湖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晓峰教授干旱区湖泊资源利用方向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干旱区水资源研究

李吉均,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教授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驗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和教学工作特别是对我国自然环境形成的影响研究在国际上有重要影響。

1、干旱区湖泊环境演变重点研究干旱区典型湖泊环境演变过程及其对干旱区绿洲湖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2、干旱区湖泊资源利用重點研究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湖泊水文响应、水资源演变过程和趋势;湖泊生物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典型湖泊旅游资源评价与合理開发;提出湖泊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模式,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3、干旱区湖泊环境信息集成。采集湖泊流域地质、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类活动、灾害等基础资料运用3S集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干旱区典型湖泊环境信息系统为干旱区湖泊生态安全、湖泊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研究平台。

2005年以来共主持或参加各级各类研究课题37项,其中973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科技部项目1项自治区级项目12项。共发表科研论文153篇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3項,优秀课题奖3

团队现有2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实验研究人员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硕士学位10人学士学位7人;35岁鉯下的青年研究人员12人,占研究队伍的44%

实验室下设干旱区湖泊环境演变、干旱区湖泊资源利用和干旱区湖泊环境信息集成三个分室,实驗室总面积是552平方米实验设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洲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