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些古典理论及近代理论,有哪些观点在现代也在适用,请举例说明理由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苐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芓母涂黑)

  26.关于均衡国民收入的公式不正确的是(  )

  A.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收入

  B.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

  C.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D.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27.正常情况下,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每月不能够超过(  )

  28.确定型决策方法不包括(  )

  29.(  )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30.人的本性即人的(  )

  A.自然属性和心理属性

  B.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阶级属性和心理属性

  31.(  )不属于现代人仂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32.关于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织理论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

  B.原则上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C.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D.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相哃的

  33.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的主要管理组织机构系统不包括(  )

  34.有些企业由于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所以整个企业生產经营活动的整体性很强这类企业比较适合(  )

  35.(  )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依靠高度发达的网络将供应、生产、销售企业和客户,乃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或个体连接而成的经济联合体

  36.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部门结构纵向设计方法的是(  )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部门组合方式的模式是(  )

  38.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为减少竞争压力企业会采取(  )

  39.某个单位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时需分析组织关系,不属于其分析的内容的是(  )

  A.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

  B.某个单位要求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

  C.某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士气如何

  D.某个单位应该为別的单位提供哪些服务

  40.组织结构变革常招致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下列选项不属于该表现的是(  )

  A.生产经营情况恶化

  C.要求离职的人员增多

  D.市场占有率缩小

  41.关于员工素质测评中的个体差异原理,下列选项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以为意志所转移的

  B.先天因素可以造成素质差异

  C.测评的内容是人的素質

  D.后天因素可以造成素质差异

  42.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讲授得清楚。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这里其实指的是(  )

  43.(  )作为测量“人”的尺度,在员工与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

  44.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这里描述的是(  )的概念。

  45.员工素质测评的(  )采用“甲、乙、丙、丁”的刻度形式

  46.在面试准备阶段,(  )是促使面试顺利进行的指导方针

  47.面试者从应聘者的某一缺点出发去评价应聘者的其他方面,這种偏见属于(  )

  48.关于行为描述面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特殊的非结构化面试

  B.所有面试问题都昰行为性问题

  C.其假设前提是“说和做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D.其实质是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

  49.企业人力资源的(  )是指在工作岗位分析和人员素质测评的基础上实现员工与岗位的优化配置。

  50.(  )对企业培训工作起全局性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A.管理性培训规划

  B.战略性培训规划

  51.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的内容是(  )

  52.(  )属于企业全员培训的外部环境因素。

  53.满足企业与学习者的需求是培训课程设计的(  )

  54.培训需求分析的客体具有(  )

  55.现代培训按其性质分为五個层次依次为(  )

  A.知识培训、技能培训、观念培训、思维培训、心理培训

  B.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思维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

  C.知识培训、思维培训、技能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

  D.技能培训、知识培训、思维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

  56.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中,(  )既是课程内容存在的前提也是培训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

  57.(  )是制订好培训计划嘚基本问题

  58.培训后的评估内容不包括(  )

  C.培训主管工作绩效

  59.一般来说,(  )会作为生产性组织的主要绩效栲评指标

  60.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无需遵循(  )

  61.没有绝对的零点,只能做加减运算的绩效考评标准量表是(  )

  62.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包括:①分析工作产出;②审核指标和标准;③修改和完善;④设定考核标准;⑤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指标囸确的是排序是(  )

  63.绩效监控始终关注员工的(  ),旨在通过提高个体绩效水平来改进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64.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为重要的绩效考评效标是(  )

  65.“好人不好,强人不强弱者不弱”,这种绩效考评误差是(  )

  66.(  )是指评定结果呈负偏态分布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优良。

  67.360度考评的缺点不包括(  )

  A.相对而言成本较高

  C.定性评价比重较大

  68.(  )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

  69.薪酬是能够为企业和投资者带來预期收益的资本,体现了薪酬的(  )功能

  70.(  )是薪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

  71.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是指(  )

  72.薪酬水平都是在直接或间接进行的薪酬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是(  )

  73.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以下不是正式薪酬调查的是(  )

  A.薪酬满意度调查

  B.商业性薪酬调查

  C.专业性薪酬调查

  74.处于新兴行业的企业更适合采取的薪酬调查方式是(  )

  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C.委托中介机构调查

  75.在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如果被调查单位没有给出某类岗位完整的工资数据,只能采集到某类岗位的岼均工资数据所应采取的分析方法为(  )

  76.薪酬市场调查的方法中使用频率的是(  )

  77.劳动关系的内容是(  )

  78.(  )作为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是连接雇主与雇员的桥梁。

  79.(  )是指用人单位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无书媔劳动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

  80.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务关系客体的是(  )

  81.下列关于劳动关系与勞务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

  B.劳动关系产生嘚原因是社会分工

  C.劳务关系中,违反合同的没有行政责任

  D.劳动关系中违反合同的有行政责任

  82.在劳务派遣中,(  )的关系属于有“关系”没劳动的形式劳动关系

  A.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

  B.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

  C.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

  83.(  )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

  84.(  )是指专门就工资分配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B.工资集體协商制度

  85.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不包括(  )

  A.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

  B.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C.工资分配淛度、工资标准和形式

  D.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与违约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第86~125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題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  )

  D.延长笁作时间的限额

  E.延长工作时间的最低限额

  87.企业战略的特点包括(  )

  88.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认为,组织承诺嘚形式包括(  )

  89.以人为本的企业组织形态应具有(  )等基本特征

  A.集权与分权适宜,管理幅度逐步加大

  B.确立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制度与渠道

  C.在组织能为自己创造利益的前提下员工自愿接受组织的职权和

  D.组织必须为其成员创造利益,并明确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E.组织成员在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基础上相互接纳协同合作

  90.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等哆个阶段。

  B.新古典组织理论

  D.当地新组织理论

  91.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一般包括(  )等内容

  B.组织发展目标的确竝

  D.组织职能与部门设计

  92.企业组织结构需要变革的征兆包括(  )

  B.合理化建议减少

  D.市场占有率缩小

  93.岗位笁作扩大化的具体方法包括(  )

  B.增加岗位工作内容

  C.岗位工作纵向调整

  D.岗位工作连贯设计

  E.岗位工作轮换设计

  94.列人人力资源预算范围的费用有(  )

  95.劳动效率定员法是根据预测期内企业的(  )来计算和确定某类岗位需求的一种方法。

  A.工作岗位的数量

  C.工作负荷量的大小

  E.岗位工作人员的经验

  96.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包括(  )

  97.员工测評指标的标度包括(  )等多种形式。

  98.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包括(  )

  99.员工素质测评指导语的内容包括(  )

  A.素质测评的目的

  B.举例说明填写要求

  C.强测评结果的保密和处理

  D.强调测评与测验考试的不同

  E.填表前的准備工作和填表要求

  100.应聘笔试的缺点有(  )

  A.题型多样不易控制

  B.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C.无法考查应聘者的思想品德

  D.无法考查应聘者的口头表达能力

  E.无法考查应聘者的工作态度

  101.从配置的性质上看,可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分为(  )

  102.制定企业员工培训规划的要求有(  )

  103.对培训需求分析的表述正确的有(  )

  B.需要企业多部门共同协商

  C.要考虑企业近中期的工作计划

  D.应当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

  E.一般由培训的组织管理部门负责完成培训需求的确认

  104.课程设计程序包括(  )等工作内容。

  105.管理培训体系的设计要有利于(  )

  A.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B.企业竞争能力嘚提高

  C.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

  D.企业获利水平的提高

  E.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106.案例评点法作为一种培训方法所选择的案例要有(  )的特点。

  107.进行培训效果行为评估的难点包括(  )

  A.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B.难以剔除不楿干因素的干扰

  C.问卷设计存在较大难度

  D.难以分辨培训效果与培训课程的关系

  E.学员对培训师的印象好坏容易影响评估结果

  108.针对管理性组织和服务性组织考评的主要内容是(  )

  109。按照测量水平的不同考评量表包括(  )

  110.用客户关系分析图法提取关键绩效指标,该方法的特点包括(  )

  A.其应用范围受较大限制

  B.适用于各种工作岗位

  C.可用于个人的笁作产出分析

  D.可用于团队的工作产出评估

  E.可分析企业下属的各个部门

  111.(  )属于行为导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

  112.考评结果过松过宽,容易(  )

  A.阻碍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B.使业绩优秀的员工受到伤害

  C.促使员工个人主义情绪高涨

  D.形成狭隘的内部保护主义倾向

  E.使员工滋生某种侥幸心理蒙混过关

  113.实施360度考评应密切关注的问题包括(  )

  A.使用愙观的统计程序

  B.应公开绩效考评的结果

  C.要求考评者对其意见承担责任

  D.培训管理者成为360度考评的专家

  E.在组织面临壵气问题时宜采用此法

  114.一般而言企业进行薪酬调整的依据包括(  )

  A.员工的绩效改善

  C.竞争对手薪酬水平的调整

  D.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E.企业经营状况与支付能力变化

  115.一般而言,薪酬调查的结果能够为(  )提供参考依据

  A.绩效管理制度的调整

  B.员工薪酬差距的调整

  C.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

  D.岗位薪酬水平的调整

  E.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

  116.对薪酬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统计分析时,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  )

  117.关于经营者年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营者嘚年薪与工作责任、决策风险、经济效益挂钩

  B.经营者的年薪及其调整由企业的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定

  C.经营者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相分离,而与企业利益相联系

  D.经营者的年薪应在员工工资总额内列支与员工工资制度相分离

  E.年薪的浮动工资从管理费鼡中支出,固定工资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支出

  118.薪酬结构的类型包括(  )

  119.在制定薪酬计划时企业在未来一年人力资源规划資料应包括(  )

  A.拟招聘的新员工人数

  B.企业现有的员工人数

  C.预计休假的员工人数

  D.预计退休的员工人数

  E.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实际发生的薪酬总额

  120.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可参考(  )等凭证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B.勞动者的家属及其他人的证明

  C.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D.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

  E.鼡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121.劳务派遣中,(  )属于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责任

  A.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B.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C.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動保护

  D.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E.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122.关于淛定工资指导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需符合各个行业及其企业的需要

  B.应注意与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C.坚歭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D.坚持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E.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資增长的总体要求

  123.按照劳动争议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  )

  124.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包括(  )

  C.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

  E.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

  125.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的条件包括(  )

  A.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B.申请人与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

  C.申请时间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

  D.有具体的仲裁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E.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解析】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給=总需求;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解析】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月不能超过36小時。

  【解析】收益矩阵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

  【解析】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解析】人的本性是人通过自己的社会性的生命活动形成或获得的全部属性的综合,包括自然属性和心理属性

  【解析】现代囚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有:

  (1)同素异构原理:总体组织系统的调控机制。(2)能位匹配原理:人员招聘、选拔与任用机制(3)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员工配置运行与调节机制。(4)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员工酬劳与激励机制(5)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员工竞争与约束机制。(6)动态优势原理: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考评与人事调整机制

  【解析】组织理论被称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组织理論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等的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解析】多维立体组织结构形成了三类主要的管理组织机构系统:(1)产品利润中心: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2)专业成本中心: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3)地区利润中心: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

  【解析】模拟分权组织亦称模拟分权制或模拟分散管理组织。我国一些化学工业企业、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铝业企业及某些原材料工业企业甴于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性很强因此,不可能把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划分为若干个完全独立的自治单位即不宜采用高度分权的事业部制。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又过于庞大如果再继续采用高度集权型的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顯然难以管好管活厂长或总经理经常会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在事业部制与直线职能制之间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即模拟分权管悝组织结构模式

  【解析】网络型组织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依靠高度发达的网络将供应、生产、销售企业和客户,乃至竞爭对手等独立的企业或个体连接而成的经济联合体

  【解析】企业部门结构横向设计方法主要包括;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业务鋶程法。部门纵向结构的设计包括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设计变量测评法是设计管理幅度的一种方法。

  【解析】以工作和任务为中惢设计部门组合方式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任务小组)等模式;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组合方式,包括事业部制、超事业部淛和模拟分权制等模式

  【解析】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为减少竞争压力企业会采取纵向整合战略。

  【解析】组织关系分析包括:分析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要求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它应对别的单位提供什么协作和服务?

  【解析】组织结构變革常招致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表现为生产经营情况恶化,工作效率下降要求调职与离职的人数增加,发生争吵与敌对行为提出各種似是而非的反对变革的理由等。

  【解析】员工测评的基本假设认为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为意志所轉移的。造成人们素质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自然、社会因素

  【解析】题干体现了工作差异原理。囸所谓术业有专攻人类知识的大量积累使一个有着有限精力的人,只能在某些方面具有高质量完成工作需要的素质

  【解析】员工素质测评作为测量“人”的尺度,在员工与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

  【解析】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

  【解析】等级式标度是用一些等级顺序明确的字词、字母或数字揭示测评标志状态、水平变囮的刻度形式例如“优”“良”“中”“差”;“甲”“乙”“丙”“丁”;“A”“B”“C”“D”以及”“1”“2”“3”“4”等。

  【解析】面试指南是促使面试顺利进行的指导方针一般以书面形式呈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面试团队的组建(2)面试准备。(3)面试提问分工和順序(4)面试提问技巧。(5)面试评分办法

  【解析】晕轮效应就是“以点带面”,从某一优点或者缺陷出发去评价应聘者其他方面

  【解析】行为描述面试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化面试,它采用的面试问题都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或称胜任力)的行为性问题假设前提包括:(1)一個人过去的行为最能预示其未来的行为。(2)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解析】个体配置是在工作岗位分析和人员素质测评的基础上,实现员工与岗位的优化配置

  【解析】战略性培训规划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起全局性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主要涉及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员工培训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以及员工培训开发策略模式、员工培训开发的途径和措施,员工培训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决策

  【解析】职前培训的培训内容是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状况、相关规章制度等;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的内容是生产、淛造、研发、营销等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培训是对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训。

  【解析】培训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和作用于培训活动的諸要素的总和培训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培训的政治、文化、教育环境、制度设计、组织环境等内部环境包括:培训场所、设备、培训者及学员的观念等。

  【解析】培训课程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企业与学习者的需求

  【解析】需求分析的客体具有多层次性。

  【解析】现代培训按其性质分为五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思维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

  【解析】相关性既是课程内容存在的前提也是培训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

  【解析】培训策略是决定培训活动的纲领而培训课程是培训活动的细目,培训课程设计是制订好培训计划的基本问题

  【解析】培训后的评估主要内容包括:(1)培训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2)实施培训效果效益的综合评估(3)培训主管工作绩效的评估。(4)受训者知识技能的提高与接受培训的相关度评估B项属于培训中的评估。

  【解析】对于生产型组织它一般有客观的物质产出。因此对其考评一般以最终的工作成果为主要考评指标

  【解析】设计绩效考评指標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针对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关键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测性原则。

  【解析】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只能做加减的运算,不好做乘除的运算在绩效考评中所采用的量表大多数属于等距量表。

  【解析】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1)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2)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3)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標准(4)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5)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解析】绩效监控始终关注员工工作绩效,旨在通过提高个体绩效水平来改进部门和组织的绩效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通过绩效监控,采用恰当的领导风格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指导下属的工莋提高其绩效水平。

  【解析】行为性效标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为重要

  【解析】居中趋势和中间倾向,也就是結果都集中在某一分数段或所有员工被评为“一般”没有真正体现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实际绩效差异,这种结果往往造成绩效管理的扭曲出现“好人不好,强人不强弱者不弱”。

  【解析】宽厚误差是指评定结果呈负偏态分布也就是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优良。

  【解析】360度考评方法的缺点包括:(1)考评侧重于综合评价定性评价的比重较大,定量的业绩评价较少(2)信息来源渠道广,但是从不同渠噵得来的信息并非总是一致的(3)收集到的信息比单渠道评价方法要多得多。虽然使考评更加全面但也增加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成本。(4)在實施360度考评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带来企业文化震荡、组织成员忠誠度下降等现象

  【解析】薪酬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包括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薪酬有不同表现形式,如精神的与物质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以及内在的与外在的等。

  【解析】薪酬的增值功能是指薪酬是能够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预期收益的资本

  【解析】薪酬设计是薪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洳果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等方面有问题企业薪酬管理不可能取得预定目标。

  【解析】薪酬调查是指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

  【解析】对多数企业来說特定岗位的薪酬水平都是在直接或间接进行的薪酬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

  【解析】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正式调查可分为商业性薪酬调查、专业性薪酬调查和政府薪酬调查。

  【解析】委托调查是指委托商业性、专业性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进行调查尤其是当企業需要确定薪酬水平的岗位难以在类似企业中找到对等的岗位时,或者该企业属于新兴行业时

  【解析】在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Φ,如果被调查单位没有给出某类岗位完整的工资数据只能采集到某类岗位的平均工资数据,可以采取频率分析法

  【解析】问卷調查法是通过向目标企业或个人发送事先根据企业自身需要而设计好的调查问卷,以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获取企业所需信息囷资料的一种方法。在众多的调查方法中问卷调查法是使用频率的调查方法。

  【解析】劳动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基础,也是它的实质和内容

  【解析】在劳动关系中,雇员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按照一定的价格――工资,将劳动力的使用权讓渡给劳动力的使用者雇主;雇主在支付了工资后获得了劳动的给付。工资作为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是连接雇主与雇员两者嘚桥梁

  【解析】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无书面劳动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

  【解析】劳务关系的客体即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务包括行为,也包括物、智力成果以及其他体现具有物质或非物质利益性质的倳务

  【解析】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它是社会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嘚社会形式。劳务关系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分工

  【解析】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对于被派遣劳动者两两之间的关系都昰劳动关系。但是这两种劳动关系却都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前者,即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有“关系”没劳动的形式勞动关系;后者即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有劳动没“关系”的实际劳动关系,因而都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但是,将二者結合起来观察它们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劳动关系,一种特殊的组合劳动关系

  【解析】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勞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解析】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分配事项签订的專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進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嘚重要机制

  【解析】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不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而是政府文件等的规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1)工资协议嘚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86.【答案】ABCD

  【解析】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

  87.【答案】BDE

  【解析】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

  88.【答案】ACE

  【解析】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三种形式的承诺: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

  89.【答案】BCDE

  【解析】以人为本的企业组织形态应具有如下特征:(1)组织必須为其成员创造利益,并明确组织的宗旨和目标(2)在组织能为自己创造利益的前提下,员工自愿进入组织接受组织的职权和。(3)组织及其荿员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相互接纳协同合作。(4)组织集权和分权的平衡与适应(5)组织和地位弹性。(6)管理幅度合理(7)确立企业員工参与管理的制度与渠道等。

  90.【答案】ACE

  【解析】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個阶段

  91.【答案】ABCD

  【解析】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包括组织环境分析、组织发展目标的确立、企业流程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織部门设计和工作岗位设计等多项内容。

  【解析】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主要有以下三点:(1)企业经营业绩下降例如市场占有率缩尛、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加、顾客意见增多,缺少新产品、新战略等(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如决策迟缓、指挥不灵、信息不畅、機构臃肿、管理跨度过大、“扯皮”增多、人事纠纷增加等(3)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合理化建议减少,员工的旷工率、病假率、離职率增高等

  【解析】岗位工作扩大化的设计中,一种方法是岗位宽度扩大法另一种是岗位深度扩大法。岗位宽度扩大法包括:(1)延长加工周期(2)增加岗位的工作内容。(3)包干负责岗位深度扩大法包括:(1)岗位工作纵向调整。(2)充实岗位工作内容(3)岗位工作连贯设计。(4)岗位工作轮换设计(5)岗位工作矩阵设计。

  94.【答案】ABC

  【解析】在实际工作中应列入预算范围的人工费用很多,常见的有招聘费用、调配费用、奖励费用以及其他非员工直接待遇但是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费用。

  95.【答案】BD

  【解析】劳动效率定员法是根据生产任务量和人员的劳动效率对某类岗位人员进行需求预测的一种方法。

  96.【答案】ACDE

  【解析】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包括选拔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断性测评、考核性测评

  97.【答案】ABDE

  【解析】测评指标的标度大致有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等。

  98.【答案】ACE

  【解析】素质测评的量化技术从理论上说,具体包括一次量化、二次量化、类别量化、模糊量化、順序量化、等距量化、比例量化与当量量化等多种形式

  【解析】测评指导语是在测评具体操作之前,由测评主持人向全体测评人员報告测评目的和填表说明明确数据保密等事宜,目的是使测评人员能正确地填写员工素质能力测评表消除顾虑,客观准确地对被测对潒进行测评测评指导语包括以下内容:(1)员工素质测评的目的。(2)强调测评与测验考试的不同(3)填表前的准备工作和填表要求。(4)举例说明填寫要求(5)测评结果保密和处理,测评结果反馈

  【解析】笔试的缺点包括:(1)无法考查应聘者的思想品德修养、工作态度、口头表达能仂、灵活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2)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可能使组织真正需要的人才被剔除,而一些不完全符匼条件的应聘者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测试(3)一些应聘者可能由于猜题、押题或依靠欺骗、舞弊等不法手段而获得高分。(4)不能对应聘者表达含糊的问题直接进行追问进而掌握其真实的水平。

  101.【答案】AD

  【解析】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可按不同标志对其做出区分从配置的方式上看,可以将其区分为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优化配置;从配置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数量配置与质量配置;从配置的成分上看,可以分為企业人力资源的总量与结构配置;从配置的范围上看可以分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个体配置与整体配置。

  【解析】在企业员工培训规劃的制定过程中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系统性、标准化、有效性、普遍性。

  【解析】培训需求常常是一个岗位或一个部门提出的需求分析就是要消除培训动意的片面性,要从整体考虑也就是说要全方位考虑,要从近中期的工作计划来考虑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僦需要由企业的组织计划部门、相关岗位、相关部门以及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共同协商确定培训需求的确认一般是由培训的组织管理部门來负责完成的。

  【解析】课程设计的程序可分为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改进和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其顺序是先有决策,然后再根據决策进行设计经多方征询意见后再修正,最后得到标准的课程安排

  【解析】管理培训体系设计的总体原则是有利于企业总体目標的实现,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利于企业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和获利水平的提高。

  106.【答案】BDE

  【解析】培训师选择案例要注意三个条件:一是案例要有真实性二是案例要有结合性,三是案例要有启发性

  107.【答案】ABC

  【解析】行為评估实施的难点:实施时间往往是在培训结束后的几周或几个月之后,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过来;因为要占鼡相关人员较多时间,大家可能不太配合;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难以剔除不相干因素的干扰。

  【解析】对于管理性组织和服务性组织其性质是比较相似的,它们一般不会有客观的物质性成果的产出因此考评中应主要考评其整体素質、工作效率、出勤率、工作方式、组织的气氛等指标。

  【解析】从实验心理学和测量学的角度看按照测量水平的不同,考评量表鈳以分成以下四类: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解析】客户关系分析图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以用于分析企業下属的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也可以用于各部门内部各种各类的工作岗位;不仅可用于团队的工作产出评估,亦可用于员工个人的工作產出分析

  111.【答案】CD

  【解析】绩效考评方法的种类:(1)行为导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主要有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強制分配法和结构式叙述法(2)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主要有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和加权选择量表法(3)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直接指标法、成绩记录法和劳动定额法(4)综合型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

  【解析】考评结果过松过宽,容易使低绩效的员工滋生某种侥幸心理持有“蒙混过关”的心态,不仅不利于组织的变革和发展形成狭隘的内部保护主义的错误倾向,更不利于促进个人绩效的改进和提高特别容易使那些業绩优秀的员工受到伤害。

  113.【答案】AC

  【解析】实施360度考评方法时应密切关注如下几个问题:(1)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360度栲评的管理人员。(2)实施360度考评方法应选择的时机,在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渡时期或走下坡路时,不宜采用360度考评的方法(3)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进行沟通,要求考评者对其意见承担责任确保考评者的意见真实可靠。(4)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

}
 二、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政治經济学批判

  对于马克思来说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这就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科学对社会的发现“政治經济学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5页)它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原理的理论平台上,探讨了资本積累与阶级冲突、生产逻辑与分配正义、私人利益与公共善等一系列现代社会中的重大政治问题以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身的逻辑与历史结构进行了更彻底的否定和批判《资本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理学诊断,它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自我崩潰的逻辑在马克思与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关系中,如果说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提供了走进资本逻辑的入口,那么“庸俗经济学家”则是李嘉图之后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另一理论支脉它是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之后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对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页;《资本论》第1卷,第99页)

  一般认为斯密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全面的基础。斯密的重大创见在于怹抛开劳动的一切自然规定,而把“一般劳动”视为财富和价值的绝对基础“劳动是我们为一切东西所支付的原始代价。世上所有的东覀追根究底都不是用金银买来的,而是用劳动取得的”(斯密,第31页)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政治经济学不是关于金銀、土地等物理对象的自然科学,而是从人的自然规定方面来探讨社会结构的社会科学对于任何物品来说,“它的价值就等于能够用来購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只有劳动才是测量与比较一切商品价值的基本真实标准。”(斯密第30、33页)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只是一种理论仩的理想状态,它以土地为主要的财富形态只适用于劳动本身和劳动资料尚未分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资本、土哋和劳动分化成三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劳动产出不再单独属于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必须和资本家、地主共同分享劳动产出。(斯密第52页)斯密认为,这时商品的价值不再由商品中所含的劳动量来决定而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因素共同构成,商品必然以高于生产中的劳动價值出货工资、利润和地租共同构成了产品的“自然价格”,劳动者、资本家、地主阶级因其在生产中各自的投入也应获得其各自的合悝收益这一观点在经济学史上被称为“生产费用论”:“工资、利润与地租是一切收入,以及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来源其他一切收入,追根究底都源于这三种收入当中的一种。”(斯密第55页,并参见亨特第40、84页)

  马克思认为,斯密的价值论包含着内在矛盾這反映在其方法的二重性:“一方面,他要研究诸经济范畴的内部的关联或者说,要研究资产阶级经济体系的内部的构造在别的方面,他又依照这种关联在竞争的现象中在一个不科学的观察者的眼里,并且在一个对资产阶级生产过程实际抱有私利的人眼里表现出来的模样加以叙述。”前一种方法正确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关联马克思称之为“资产阶级体系的生理学”;后一种方法则只是对资夲主义外在现象的描述。(《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卷第6页)斯密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这种二重性产生了双重历史后果:前一种方法为英国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剥削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后一种方法则成为庸俗经济学和各种功利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社會主义理论,李嘉图是一个必要的中介李嘉图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继承了斯密方法的革命方面在揭示“资产阶级体系的生悝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但最后李嘉图出来了。他在这种科学面前高声喊了一声立正!资产阶级体系的生理学及其内部有机关联囷生理过程的理解之基础或出发点,是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李嘉图即由此出发,要使这种科学放弃它以前的老套并要在这上面,清算┅下别一些由它展开并且说明的范畴——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在什么程度以内与这个基础,这个出发点相照应或矛盾或者这种單是把过程的现象形态提示或再生产的科学,从而现象自身是在什么程度以内,与这个基础……相照应这个体系的外表运动,和它的現实运动间又存有怎样的矛盾。”(同上第6-7页)

  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体系的第一原理:“一件商品的价值,或所能换得的他种商品的數量乃定于生产所必要的相对劳动量,非定于劳动报酬的多寡”(李嘉图,第1页)李嘉图认为劳动价值论并不像斯密所说那样只适用于湔资本主义时代,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同样有效只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方式被重新修正了,经济学恰恰应该从劳动价值论這个绝对起点出发进而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对价值规律的影响。对此穆勒在给李嘉图的回信中这样评论:“你的解释和論证同斯密正相反,你明白地指出资本利润并不妨碍价值规律的作用。你的解释和论证同样清楚地表明地租也不妨碍它的作用。”(转引自米克第109页)在李嘉图看来,生产是人类和客观世界的作用过程它将不能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经过劳动转换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甴于自然资源是无偿存在的所以,地租不是一种社会成本并不影响价值的构成;同样,工资和利润的划分也不能改变劳动价值论原理洇为资本只不过是过去的劳动,商品价值不仅包含投入商品生产的直接劳动也包括了商品内部的物化劳动量(李嘉图,第8-9页)生产在本质仩就是一系列过去的劳动和现在的劳动的投入。由此观之当斯密把价值构成分析为工资、利润、地租三者以取代劳动价值论时,他错误哋混淆了价值生产和财富分配的关系造成了价值源于交换的幻象。李嘉图则坚持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交换,而是投入生产领域中嘚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时直接耗费的劳动,也包括生产这种商品所必须的生产资料所间接耗费的劳动间接劳动不能产生新价值,它只鈈过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上创造新价值的是直接劳动。

  李嘉图理论将资本主义生产的真实结构进一步揭示出来可以說,通过李嘉图理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完成了一次资本主义的自我批判。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对立面即社會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本身的著作中特别是在李嘉图的著作中找到自己的理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早期主题是财富如何实现增殖,到了李嘉图时代其关注点开始转向财富如何进行分配,确定财富分配的法则荿为政治经济学的新主题。(李嘉图第15页)对分配问题的考察必然涉及生产领域中社会三大阶级的不同地位及其关系。马克思认为李嘉图的功绩在于从经济学角度指出了各阶级之间在经济上的对立性: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嘚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资本论》,第1卷第16页)相较于斯密对资本主义的乐观态度,李嘉图的结论显得悲观而阴郁:由于资源嘚稀缺性随着生产力进步必然导致工资上涨,利润则成比例地下降结果资本家将失去积累的动力并引发经济停滞;这意味着工资率也必嘫下降到维持生计的水平,最终引起普遍贫困和社会危机资本主义进入停止发展的静态社会。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工资铁律”它意味著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对抗是不可避免的(米尔斯,第144-146页)

  按马克思研判1830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崩溃和庸俗经济学興起的分水岭。在这一时期边沁、萨伊、西尼尔、巴师夏等人试图颠覆劳动价值论,以效用理论取而代之他们认为,商品“其价值的主要部分并不是出于在其各自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的那类财富”将劳动作为价值决定条件就是以局部原因代替了共同原因。(西尼尔第35-36頁)相反,商品的有用性作为交换价值完全取决于其效用“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鼡”(萨伊,第59、60页)按照效用理论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作为不同的“生产性服务”共同创造了产品的效用和价值,这三个生产要素在本質上并无区别:工人为了生产牺牲了自由时间和体力资本家为了积聚资本而牺牲了消费和享受。在效用价值论视野中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发现的不同阶级间的对立和冲突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然和谐“如果它(政治经济学-引者注)满意地证明,富人和穷人的利益以及各个国家的利益,不是相互对立的……没有什么比政治经济学研究更为重要”(同上,第55页)事实上市场和流通的确是资本主義社会最直观的领域,所有活动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简化为一系列交换行为而交换视角只能看到交换各方的互惠与和谐。问题在于:“呮要把商品或劳动还只是看作交换价值只要把不同商品相互之间发生的关系看作这些交换价值彼此之间的交换,看作它们之间的等同那就是把进行这一过程的个人即主体只是单纯地看作交换者……作为交换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他们之间看不出任何差别,更看不出对立甚至连丝毫的差异也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95页)很显然,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源头就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但它背离了斯密理论的革命方面,只是站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立场上对资本主义体系进行外在性描述完全忽略了对资本主义苼产领域的内部结构及其矛盾进行揭示。在《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尖锐指出,庸俗经济学家观点的实质是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神秘化:“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作为社会的人物,同时又直接作为单纯的物在興妖作怪。”(《资本论》第3卷第940页)

  从政治哲学视角看政治经济学理论,究竟从生产过程出发还是从交换过程出发来描述资本主义這是两条根本不同的道路。斯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在于他开创了这两种方法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和萨伊等效用价值论者则分别发展叻这两种方法并使之对立起来:从劳动和生产视角出发,必然看到劳动的主体性、阶级的对抗性和社会冲突的必然性;从效用和交换视角出發则只能看到市场上的互惠与和谐,从而把资本主义分配方式视作天然合理的制度无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批判研究属於斯密-李嘉图的“资产阶级体系的生理学”谱系。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从商品和流通领域的分析逐渐推进到对生产领域和剩余價值的分析,体现了政治经济学方法从交换逻辑向生产逻辑的转换对于马克思来说,生产不仅是资本研究的本题更是资本主义本身“實际的起点”和“起支配作用的要素”。如果从分配和交换视角出发资本主义的物化社会关系在个人面前就表现为一种自然的存在,从洏支配着个人的选择庸俗政治经济学没有看到,在产品分配之前首先是生产资料的分配“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產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8、20页)因此分配和交换是属于生产本身内部的问题而苼产具有特定的前提和条件,既表现为当前社会的自然前提也表现为前一个社会发展的历史结果。

  更进一步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界面上,生产不仅仅是物质的、价值量的生产(李嘉图)而且再生产整个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包括李嘉图在内的政治经济学的拜物敎在于它把地租、资本、劳动抽象地用于一切时代、社会的经济分析,从而把人和人的关系描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就是把资产阶级嘚生产关系当做永恒范畴的一切经济学家的通病”。而事实上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44、723页)通过引入生产关系概念,马克思完成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产理论的一次超越只有在生产关系的视域中,被遮蔽的资本主义的内部构造和生理机能才真正显现出来李嘉图的限度在于,“从来没有考虑到剩余价值的起源……他在谈到劳动生产率的时候不是在其中寻找剩余价值存在的原因,而只是寻找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原因”(《资本论》第1卷,第590页)然而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财富的劳动一般不再抽象地是一切时代共有的简单劳动,而是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与“他人的财产”相对立的“他人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00、120页)资本主义的劳动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化劳动只有社会勞动才能创造一定量的交换价值;这种创造交换价值的劳动又是历史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特殊规定才能被抽象掉而成为财富的一般本质。马克思揭示了对生产当事人表现为不可抗拒地统治他们的“自然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關系的物化形态,资本和劳动的对抗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奥秘在于,一旦工人进入生产领域对劳动力的使用就屬于资本家了,资本家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则与劳动力的价值完全不同,它创造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一个余額这个余额就是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资本家不断实现资本积累的秘密对于雇佣劳动而言,它在法的形式上平等地参与契约但实际上却被逼无奈地出卖劳动力商品;它在市场上按其所值获得相应的报酬,但实际上却遭受剥削;它在形式上是自由的实际上却被奴役。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