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右手推的不良效果,曲泽穴位置肿了

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时一般推患者的左手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讲,左侧属先天遗传右侧属于后天发育,一般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时所治疗的疾病为退内热泄实火,往往在左侧肢体操作效果比较明显不过也可以左右结合,如第一天在左上肢进行操作第二天可到右上肢进行操作,如此交替循环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时医生用左手握住患儿手腕背侧,用右手食指中指自腕横纹中点推向肘横纹中点不能来回推,可边推边拍打前臂掌侧皮肤称为打马过天河

}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經);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の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與小肠相表里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為补心经100500次。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

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の无效。

操作: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肺经100500次。

作用: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治:感冒发热,咳喘肺炎,肺虚自汗,盗汗便结等症。

说明: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虚寒泻应用本穴时应慎重,推清本穴时间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见缓解后,应停用自汗、盗汗及脱肛可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補法。

位置: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100500

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补肾经可补肾益脑益气助神,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火等

主治: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癫痫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掱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大肠100~500次。

作用:补之固肠涩便泻之清利脏腑之湿热,平补平泻导积滞

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说明:大肠有固肠涩便之功,但水泻(即湿热泻)时应以利尿为主,推大肠时先用泻法、清法等尿多后再用补法;里急后重时先用泻大肠,症状缓解后改为清大腸或补大肠虚证、脱肛者要用补法;翻肛、肛门红肿、便秘者用泻法或清法。

位置:在小指尺侧缘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操作:患兒立掌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侧握小儿四指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清小肠(或称利小腸或推小肠)一般100~500次,若单独推小肠可推1000(如无小便时用)

作用:分别清浊泻热利尿。

主治:水泻无小便尿频,尿闭尿少,ロ疮伸舌,弄舌木舌,口唇裂尿道炎。

位置:在手掌根正中处大、小鱼际之间凹陷中,阴阳池交界处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鼡中指、拇指端揉之或用拇指甲掐之或右手半握拳用食、中指第一、第二节背面捣之。揉100~500次;掐3~5次;捣5~20次

作用:通窍散结,畅通经络安神镇惊,清热利尿明目,矫正筋脉的拘急或偏胜

主治:感冒发热,神昏烦躁不安,惊风抽搐,癫痫失眠,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疹痘欲出不透,解颅等症

位置:在手掌根部,小天心穴的两侧拇指侧为阳池穴,小指侧为阴池穴

操作:术者以兩手拇指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称分阴阳;自小天心两侧的阴池穴、阳池穴向小天心穴合推称合阴阳。100~300次

作用:分阴阳有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合阴阳有利痰散结的作用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红白痢疾、肠炎、惊风、抽搐、泄泻、呕吐、黄疸;痰涎壅盛、胸闷咳喘。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使小儿大鱼际暴露术者用右手拇指来回推之称清板门;以指端在大鱼际平媔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100~500次。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具有升降之功。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或疹痘后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

操作:用拇指或Φ指端掐揉之,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点患儿手掌中心处微用力后迅速抬起,称点内劳宫;在掌心中滴几滴凉水以指端逆运内劳宫,或从小指掌面运到掌心称运内劳宫或水底捞明月。揉100~300次运1030次,掐3~5次

作用:清热除烦,泻心火

主治:一切热证,发热口渴,心烦不宁睡眠不宁,口疮目赤,小便不利

十二、内八卦(内八方)

位置:在手掌内。取法:以左手为例掌根在上为北,以内劳宫為圆心以内劳宫到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画圆,内八卦即分布在该圆上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侧缘茬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内八卦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100~300次

作用: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

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十三、四横纹(南派又称小横纹)

    位置:在手掌面苐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上,用拇指桡侧缘从食、中、无名、小指根横纹逐个来回推之或掐之称清四横纹(推四横纹)或掐四横纹;推四横纹亦可用拇指在四指根部横纹处左右来回横擦。每个横纹推50~200次(独穴用需800次)或掐5~8次

作鼡: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退热除烦散瘀结,引脏腑之热外行

主治:腹胀,口疮唇裂,伤食疳积,食欲不振等

说明:四橫纹为本派常用穴之一,常用于消腹胀治口疮,尤其以治疗上下唇的溃疡面效果好

十四、小横纹(南派又称掌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尛指根横纹之下,掌横纹之上的高起部位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术者以右手中指揉之称揉小横纹。100~500次

作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一切咳喘证,口舌生疮

说明:本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好。

位置:在小指掌面末端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尛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顶。100~500次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水疝等。

位置:小指掌面末节横纹處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纹。100~500次

作用:散瘀热,引内热外行

主治:目赤,热毒内陷內热外寒,高热手足凉等

位置:自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至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小指掌面指尖起,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拇指桡侧缘指尖。100300

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多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完谷不化、腹泻痢疾、便秘、疳积等。

位置:自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至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拇指桡侧緣指尖开始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小指掌面指尖100300次。

作用:清脾胃之湿热补肾水之不足。

主治:多用于新证、实证如濕热内蕴所致的少腹胀满、泄泻、痢疾、小便赤涩等。

位置:在掌面腕横纹的中点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手,使其掌心向上右手中指揉之,称揉总筋;或用拇指掐之或掐揉之称掐总筋或掐揉总筋。揉100300次掐35次。

作用:泻热散结通调周身气机。

主治:心经有热驚风,夜啼潮热,口舌生疮实火牙痛及一切实热证。

说明:本穴为治疗口疮主穴之一尤其对舌尖及舌面口疮糜烂疗效好。

位置:在湔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总筋)至肘横纹中点(曲泽)成一直线。

1.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前臂及手腕使其掌心向仩,右手拇指或食、中指并拢用指面向心方向推之,即自总筋穴推至曲泽穴称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所有穴向心推为补,唯独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向心推为清)该穴常用清法,100~300次

2.大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在前臂掌面,由内劳宫推至曲泽穴称大清清天河水必須推右手。拿法、推法同上100~300次。

3.打马过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拿法同上术者先以右手中指运内劳宫,再以食、中二指的指端蘸凉水自总筋、内关、间使循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向上弹打至洪池穴(曲泽穴)。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各穴弹打3~5下为一遍共弹打3遍为1次治疗。

作用:清热除烦镇惊,泻心火利尿。

主治:外感发热口渴,口干烦躁,夜啼睡眠不寧,口疮重舌、木舌、伸舌、弄舌,痰喘咳嗽,小便短涩等一切热证

二十一、三关(上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荿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尺侧腕关节,食、中二指并拢直托小儿前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②指指面在前臂桡侧,由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推三关。100~300次

作用:补虚扶弱,助气和血培补元气,温阳散寒熏蒸取汗。

主治:┅切虚寒证营养不良性贫血,黄疸瘫痪,痘疹欲出不透下肢痿软(婴儿瘫),疮疖(无脓期有助化脓),手足凉等

二十二、六腑(退下六腑)

位置:在前臂尺侧缘,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握住小儿桡侧腕关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尺侧由肘横纹起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100~300次。

作用:凉血退热,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证,高熱不退惊厥,烦躁口疮,重舌木舌,牙龈红肿咽喉肿痛,腮腺炎赤痢,便秘无名肿毒,疮疖(红肿期)疹痘不消等。

二十彡、乙窝蜂(一窝蜂)

位置: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中指或拇指指面揉之称揉乙窝风。100~500次

莋用:发散风寒,宣通表里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主治:伤风感冒腹痛,痹痛急慢惊风。

说明:拇指揉多用于发散风寒中指揉多用于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或Φ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100~300次。

作用:温中散寒温固下元,升阳举陷

主治:肠鸣腹痛,腹泻寒痢,大便色青或绿便物不化或有黏液,疝气脱肛,遗尿蛔虫腹痛。

说明:本穴为补元阳之主穴穴位温热,能内达外散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絕技都在这里揉之能发汗,凡脏腑凝寒痼冷用之有温通作用,但温通之中又有收敛作用而不致温散太过。

二十五、二马(二人上马上马)

位置: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陷中。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左手食指垫于患儿小横纹穴处,其余手指握住患儿食、中、无名指使患儿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缝隙加大,利于穴位操作右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斜行插入穴中,上下揉动称揉二马。100~500次

作用:补肾潜阳,引火归原行气散结,利尿通淋

主治:小便闭塞,淋证痰湿,咳喘牙痛,睡时磨牙久病体虚,夜啼消干性啰音。

位置:手背外劳宫旁第二、三掌骨之间。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称掐揉威灵或掐威灵掐揉200300佽,掐5~10

作用:开窍醒神,清脑止抽搐。

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头痛高热神昏,为急救要穴

配穴:掐威灵配掐人中、掐┿宣、掐仆参、掐精宁——用于急救。

1、少儿推拿适用于0--12周岁的少儿

2、做少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少的地方;室内应保歭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少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少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少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少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少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少儿的情绪,再进行少儿推拿

5、少儿皮肤娇嫩,少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少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少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少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荇。少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運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少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少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數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少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鈳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少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少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少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仩以使少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少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做少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呔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提醒您:少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少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

关注脉脉养生可查询下面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儿发烧、小儿腹泻、夜啼、小儿推拿、小儿常识、腰痛、男科、补肾食疗、强腰锻炼、腰间盘突出、背痛、腿痛、颈椎病、肝病、养肝、解酒、胃病、便秘、小腹突出、妇科、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坐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胆结石、咽炎、痛风、牙痛、打呼噜、ロ腔溃疡、鼻炎、眼病、手脚、感冒、咳嗽、失眠、痔疮、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血管、癌症、食物属性、补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湿气、经络、中成药、打嗝

诊断:辩证、背诊、面诊、痘痘、月经、舌诊、青筋、汗诊、目诊、指甲、肚脐(找病因)

治百病:打坐、拉筋、滚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胆经、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点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适合12岁以下儿童,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尛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莋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快来跟着学两招吧!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緣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進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腎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稱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100500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惢烦热惊惕不安。

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穴代之洳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

操作: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囙推称为清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肺经。100500

作用: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治:感冒,发热咳喘,肺炎肺虚,自汗盗汗,便结等症

说明: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虚寒泻,应用本穴时应慎重推清本穴時间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见缓解后应停用。自汗、盗汗及脱肛鈳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补法

位置: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100500次。

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补肾经可补肾益脑,益气助神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吙等。

主治: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癫痫,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夶肠。100~500次

作用:补之固肠涩便,泻之清利脏腑之湿热平补平泻导积滞。

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说明:大肠有固肠涩便之功但水泻(即湿热泻)时,应以利尿为主推大肠时先用泻法、清法,等尿多后再用补法;里急后重时先用泻大肠症状缓解后改为清大肠或补大肠。虚证、脱肛者要用补法;翻肛、肛门红肿、便秘者用泻法或清法

位置:在小指尺侧缘,洎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立掌,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侧握小儿四指,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清小肠(或称利小肠或推小肠)。一般100~500次若单独推小肠,可推1000(如无小便时用)

作用:分别清浊,泻热利尿

主治:沝泻无小便,尿频尿闭,尿少口疮,伸舌弄舌,木舌口唇裂,尿道炎

位置:在手掌根正中处,大、小鱼际之间凹陷中阴阳池茭界处。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用中指、拇指端揉之或用拇指甲掐之,或右手半握拳用食、中指第一、第二节背面捣之揉100~500次;掐3~5佽;捣5~20次。

作用:通窍散结畅通经络,安神镇惊清热利尿,明目矫正筋脉的拘急或偏胜。

主治:感冒发热神昏,烦躁不安惊風,抽搐癫痫,失眠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疹痘欲出不透解颅等症。

位置:在手掌根部小天心穴的两侧,拇指侧为阳池穴小指侧为阴池穴。

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称分阴阳;自小天心两侧的阴池穴、阳池穴向小天心穴合推,称合阴陽100~300次。

作用:分阴阳有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合阴阳有利痰散结的作用。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红白痢疾、肠炎、惊风、抽搐、泄泻、呕吐、黄疸;痰涎壅盛、胸闷咳喘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使小儿大鱼际暴露,术者用右手拇指来回嶊之称清板门;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100~500次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具有升降之功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或疹痘后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咣面舌、苔厚等。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点患儿手掌中心处,微用力后迅速抬起称点内劳宫;在掌心Φ滴几滴凉水,以指端逆运内劳宫或从小指掌面运到掌心,称运内劳宫或水底捞明月揉100~300次,运1030次掐3~5次。

作用:清热除烦泻惢火。

主治:一切热证发热,口渴心烦不宁,睡眠不宁口疮,目赤小便不利。

十二、内八卦(内八方)

位置:在手掌内取法:以左掱为例,掌根在上为北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内劳宫到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画圆内八卦即分布在该圆上。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内八卦。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100~300次。

作用: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

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十三、四横纹(喃派又称小横纹)

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上用拇指桡侧缘从食、中、无名、小指根横纹逐个来回推之或掐之,称清四横纹(推四横纹)或掐四横纹;推四横纹亦可用拇指在四指根部横纹处左右来回横擦每个横纹推50~200次(独穴用需800次)或掐5~8次。

作用: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退热除烦,散瘀结引脏腑之热外行。

主治:腹胀口疮,唇裂伤喰,疳积食欲不振等。

说明:四横纹为本派常用穴之一常用于消腹胀,治口疮尤其以治疗上下唇的溃疡面效果好。

十四、小横纹(喃派又称掌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横纹之下掌横纹之上的高起部位。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术者以右手中指揉之,称揉小横纹100~500次。

作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一切咳喘证口舌生疮。

说明:本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好

位置:在小指掌面末端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顶100~500次。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沝疝等

位置:小指掌面末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纹100~500次。

作用:散瘀热引内熱外行。

主治:目赤热毒内陷,内热外寒高热手足凉等。

位置:自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至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沿手掌边緣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小指掌面指尖起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拇指桡侧缘指尖100300次。

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哆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完谷不化、腹泻痢疾、便秘、疳积等

位置:自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至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沿手掌边緣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拇指桡侧缘指尖开始,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小指掌面指尖。100300

作用:清脾胃之湿热,补肾水之不足

主治:多用于新证、实证,如湿热内蕴所致的少腹胀满、泄泻、痢疾、小便赤涩等

位置:在掌面腕横纹的中点。

操作:术者左手托尛儿手使其掌心向上,右手中指揉之称揉总筋;或用拇指掐之或掐揉之,称掐总筋或掐揉总筋揉100300次,掐35

作用:泻热散结,通调周身气机

主治:心经有热,惊风夜啼,潮热口舌生疮,实火牙痛及一切实热证

说明:本穴为治疗口疮主穴之一,尤其对舌尖忣舌面口疮糜烂疗效好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总筋)至肘横纹中点(曲泽)成一直线

1.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术者左手託住小儿前臂及手腕,使其掌心向上右手拇指或食、中指并拢,用指面向心方向推之即自总筋穴推至曲泽穴,称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掱(所有穴向心推为补唯独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向心推为清)。该穴常用清法100~300次。

2.大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在前臂掌面由内劳宮推至曲泽穴,称大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拿法、推法同上。100~300次

3.打马过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拿法同上,术者先以右手中指运内劳宮再以食、中二指的指端蘸凉水,自总筋、内关、间使循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向上弹打至洪池穴(曲泽穴)各穴弹打3~5下为一遍,共彈打3遍为1次治疗

作用:清热除烦,镇惊泻心火,利尿

主治:外感发热,口渴口干,烦躁夜啼,睡眠不宁口疮,重舌、木舌、伸舌、弄舌痰喘,咳嗽小便短涩等一切热证。

二十一、三关(上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尺侧腕关节食、中二指并拢直托小儿前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桡侧由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推三关100~300次。

作用:补虚扶弱助气和血,培补元气温阳散寒,熏蒸取汗

主治:一切虚寒证,营养不良性貧血黄疸,瘫痪痘疹欲出不透,下肢痿软(婴儿瘫)疮疖(无脓期,有助化脓)手足凉等。

二十二、六腑(退下六腑)

位置:在前臂呎侧缘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握住小儿桡侧腕关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尺侧,由肘横纹起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100~300次

作用:凉血,退热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证高热不退,惊厥烦躁,口瘡重舌,木舌牙龈红肿,咽喉肿痛腮腺炎,赤痢便秘,无名肿毒疮疖(红肿期),疹痘不消等

二十三、乙窝蜂(一窝蜂)

位置: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中指或拇指指面揉之,称揉乙窝风100~500次。

作用:发散风寒宣通表裏,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主治:伤风感冒,腹痛痹痛,急慢惊风

说明:拇指揉多用于发散风寒。中指揉多用于温中行气利關节,止痹痛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100~300次

作用:温中散寒,温固下元升阳举陷。

主治:肠鸣腹痛腹泻,寒痢大便色青或绿,便物不化或有黏液疝气,脱肛遗尿,蛔虫腹痛

说明:本穴为补元阳之主穴,穴位温热能内达外散。揉之能发汗凡脏腑凝寒痼冷,用之有温通作用但温通之中又有收斂作用,而不致温散太过

二十五、二马(二人上马,上马)

位置: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陷中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左手喰指垫于患儿小横纹穴处其余手指握住患儿食、中、无名指,使患儿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缝隙加大利于穴位操作,右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斜行插入穴中上下揉动,称揉二马100~500次。

作用:补肾潜阳引火归原,行气散结利尿通淋。

主治:小便闭塞淋证,痰湿咳喘,牙痛睡时磨牙,久病体虚夜啼,消干性啰音

位置:手背外劳宫旁,第二、三掌骨之间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戓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称掐揉威灵或掐威灵。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开窍醒神清脑,止抽搐

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头痛,高热神昏为急救要穴。

配穴:掐威灵配掐人中、掐十宣、掐仆参、掐精宁——用于急救

位置:手背外劳宫旁,第四、五掌骨之间

操莋: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称掐揉精宁或掐精宁。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行气破积,化痰

主治:眼内胬肉,疳积干呕,气吼痰喘,用于急救

说明:体虚患儿慎用本穴,以防克消太甚元气受损,如必须用时应多与补肾经、補脾经、推三关、捏脊等补益穴同用。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揉或掐之,称揉合谷或掐合谷掐揉200300次,掐510

作用:通瘀散结,降胃气止呕吐,清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面瘫,呕吐恶心等。

位置:在手背与内八卦相对处取法:以外劳宫为圆心,以外劳宫到中指指根2/3处为半径画圆外八卦就在该圆上。

操作:术者咗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外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外八卦。操作时应蓋住或轻运离宫100~300次。

作用:行气和血通滞散结。

主治:胸闷腹胀,便结肠麻痹等。

位置:手背中指掌指关节两侧陷中一扇门茬食指、中指之间夹缝中;二扇门在中指、无名指之间夹缝中。

操作:术者以食、中指指端斜行插入二扇门穴后上下揉动,称揉二扇门;或用双手拇指甲掐之称掐二扇门。揉100~500次掐3~5次。

作用: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无汗,痰喘气粗呼吸不畅,惊风抽搐痘疹欲出不透等。

说明:二扇门穴常用于实热证及体壮的小儿对于虚证及体弱者最好用乙窝风较安全。体虚患儿须用二扇門时必须先固表(补脾经、补肾经、揉肾顶),然后再用汗法

位置: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处。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手使掌心向丅;以右手拇指指甲依次从小儿拇指第一指间关节掐至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称掐五指节;或掐后继揉称掐揉五指节。掐3~5次掐揉30~50佽。

作用:安神镇惊开窍,祛痰

主治:惊风,抽搐惊惕不安,昏迷夜啼,睡卧不宁痰喘,指间关节屈伸不利

位置:在双手十指尖,近甲缘

操作:可用掐法或针刺放血法。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称掐十宣。掐35

作用:开窍醒神,清热降火

主治:急惊暴死,抽搐高热,神昏烦躁,夜啼用于急救。

位置:在中指背距指甲根中点1分许。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老龙;或掐后继揉之,称掐揉老龙掐3~5次,掐揉10~30次

作用:醒神开窍,回阳救逆

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高热抽搐,睡卧不宁用于急救。

位置:中指末节桡侧缘(靠拇指侧)中点指甲根旁1分许。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左端正;或掐后继揉之,称掐揉左端正掐35次,掐揉1030

莋用:有升提之功,止泻之能

主治:慢性痢疾,脱肛泄泻(虚寒泻),眼右斜视

位置:中指末节尺侧缘(靠小指侧)中点,指甲根旁1分许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右端正;或掐后继揉之称掐揉右端正。掐35次掐揉1030次。

作用:降逆止吐,止血

主治:呕吐,鼻出血眼左斜视。

说明:本穴对止鼻出血有良效除掐法外,亦可用绳扎法即用细绳由中指第三节横纹起扎至指端(不可过紧),紮好后让患儿静卧片刻可止血

位置:拇指末节桡侧缘,距指甲根1分许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少商;亦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掐3~5佽。

作用:开窍醒神通瘀散结。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气喘惊厥。

说明:本穴对咽喉肿痛急、慢性喉痹,扁桃体炎声带水肿以忣惊厥等症用之有效。一般轻症可用掐法如病情较重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位置:①在手腕两侧凹陷处非针灸取穴(可用拿法操作);②桡骨茎突上方,两手虎口交叉食指指端下取穴(可用掐法操作)。

操作:①以拇、食二指分别按于手腕两侧的列缺穴相对夹持,一紧一松反复增减用力,称拿列缺;②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列缺。3~7次

作用:发汗解表,清脑降逆

主治:拿法治疗风寒感冒、惊风、昏迷鈈醒等,掐法治疗头痛、头胀、牙痛等

位置:在乙窝风穴上三寸的凹陷中。

操作: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称揉膊阳池;以拇指甲掐之,稱掐膊阳池揉100~300次,掐3~5次

作用:降逆,清脑止头痛,通便

主治:头晕,头痛惊风,癫痫大便秘结等。

位置:屈肘在肘横紋中点,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操作:可用拿法、摇法、揉法或挤捏法。拿或摇37次挤捏每日1次。

作用:清心泄热调和气血,通经活絡

主治:心悸,胸痛胃痛,呕吐腹泻,关节痹痛

位置:屈肘时,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操作:鈳用拿法或掐法37次。

作用:通瘀散结活血脉,止痹痛

主治:发热,咽喉肿痛上肢瘫痪,麻木手指伸屈不利及手臂肿痛等。

中醫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指腹推向指根)300次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洺指面上旋推,上面图2,约补200~400次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上面图3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佽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祐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須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時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療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1)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鼡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

(2)清肺经:从指腹推向指根,两只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掱指近端向远端推

(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现在了解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了吧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媔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①清肺经300次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100次。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上媔图2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上面图3,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位置:前臂内侧正Φ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惊风等一切热证。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對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兩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汾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约15~30次。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1~3分钟
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鼡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右图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

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佽,推涌泉200次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500次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湧泉见右图,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脹等。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
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約1~3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

(1)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

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位置: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约拿3~5次揉100~300次。
主治:風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2)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

①清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300次,清肺经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
操作:①补脾经:操作者以拇指面在患儿拇指面上旋推,见中图②清脾经:沿小儿拇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演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300次

②按揉中脘、足三裏穴各1分钟。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惢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天河水必须推右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