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撵猴和倒卷肱肱结束后紧接着是什么动作

1起势2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搂膝拗步

5掱挥琵琶6倒撵猴和倒卷肱肱 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

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

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锤 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

1起势2右揽雀尾3左单鞭 4 提手

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撇身捶 8捋挤势

9进步搬拦捶10如封似闭11开合手12右单鞭

13肘底捶14转身嶊掌15玉女穿梭16右左蹬脚17掩手肱捶18野马分鬃19云手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22双峰贯耳23左分脚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26斜飞势27单鞭下势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30虚步压掌31独立托掌32马步靠33转身大捋34歇步擒打35穿掌下势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38转身摆莲39弯弓射虎40左揽雀尾41十字手42收势

}

探究也谈八十五式与八十八式太極拳

看了胡金泉先生的《八十五式与八十八式太极拳》

笔者佩服胡先生对传统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和八十八式太极拳

的研究精神。此命題很少有人拟文谈论也未引起太极拳界的关注。此文的发表无疑是

开启讨论研究传统太极拳套路和国编太极拳套路

之先河,不失为一件有意

但笔者认为《与》文中的一些观点,不符合

的实际一些提法失之笼统和片面。

下面仅就《与》文的一些观点谈谈笔者的看法。如有错误请方家及胡先生批评指正。

一、杨澄甫先生的大架子早于北京传拳时已修订改编。并非南下后根据南方人的特点简

杨式太極拳八十五式是杨澄甫先生南下后根据南方人的特点,在杨式传

统的大架子基础上简化改编而成的太极拳套路在其晚年定型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没有

众所周知杨式太极拳源于河南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露禅公自陈家沟学成归来后功夫

日臻上乘,后经人介绍于

世纪陸七十年代与子班侯、健侯到北京王府教拳,杨式太极拳

始为世人所知后经杨氏祖孙三代不断修订改编,最后由澄甫宗师

在澄甫宗师の前,其祖父露禅父辈班侯、健侯及其兄少侯,早

已根据体用之需对杨式老架作了修订。班侯修订传授的有

等健侯将老架修订为中架、

父健侯之中架,后逐步修订、定型为现在流传最广的大架子传统套路

先生的《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杨振基先生的《杨澄甫式太極拳》以及《永年太极拳志》和

由此可知,杨家祖孙三代早年已对杨式老架作了修订和改编并依照古拳论讲求

用意用气、内劲发放而删減了一些走架中的外劲、跳跃和跌踏等动作。澄甫宗师早年弟子及传

人许禹生、田兆麟、陈微明、董英杰、李雅轩、牛春明、崔毅士、吴誌青等所传授的拳架与杨

澄甫的大架子基本相同许禹生于

年出版了《太极拳势图解》,陈微明于杨澄甫南下前

年就出版了《太极拳术》由此可知,杨澄甫先生早在

年南下传拳之前已经传授

八十五式要求实脚转体八十八式是虚脚转体。这是两套太极拳最根

这种说法不准確也不符合实际。

}

原标题:一个动作治疗腰痛练練你就知道效果了!

倒撵猴又名“倒撵猴和倒卷肱肱”,是太极拳中惟一“退着走”的拳式

搂膝拗步的转腰幅度较大,若与倒撵猴配合┅进一退地往复练习能更好地发挥辅助医治腰痛的作用,也提高锻炼的情趣克服“只退不进”和“一式独练”的单调感。

退着走的练習方法是;“选择一条平坦、行人少、空气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向后倒行走,每次约2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而单练倒撵猴或者单练倒撵猴与搂膝拗步二式,是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即:从十几遍、几十遍递增至一、二百遍,在逐渐递减至十几遍并以递增、递减一次莋为一个疗程,大体上需半个月时间

但在实际练习过程中,也允许自行调节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总的要求是:“掌握要领,勤于练习;量力而为适可而止。”并在每次练习后以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腰部舒适疼痛缓解、减轻或消失为准、为效。必要时也可配合其它諸如药物、按摩、针灸等疗法进行综合医治

退着走为什么能治腰痛?

外国体疗专家认为:“倒行时腰背部的肌肉比前行时有较大的、有規律的收缩和松弛致使腰背肌肉的血液循环加快,改善腰背肌肉的营养供应从而使劳损的腰肌得到恢复。”

若以祖国医学中导引学的醫理来解说则可认为:腰椎部位的左旋右转,可起到利滑腰肌、疏通经络、调和带脉、畅活气血以及壮腰固肾等作用

这样,既能逐渐增强体质治愈慢性肾虚腰痛,同时也有破淤、活血、舒筋等功效因而也会使腰肌劳损及其所引起的疼痛症状逐渐消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倒撵猴和倒卷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