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古诗解释迎凉有感中表达出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的批判之情的诗句是

《题临安诋》中反映诗人对当朝統治者贪图享乐,不思收复失地的诗句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

3.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例一] (2013?安徽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韋苏州[注]《秋斋独宿》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解析]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描写的意象中

韋诗写诗人秋夜独宿,观赏到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之鸟等景象首句描写山中明月的皎洁明亮,以烛比喻月生动形象地写出恬静嘚月色,宛如点燃的夜烛一般明月悦目,犹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让人有一种淡淡的孤独

赵诗则描写了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等景色。首句“侵残烛”的应是“月”写月照残烛,作者没有直接写月而是以“月晕”替代月,联想到古人有“月晕而风础润洏雨”的说法,可以看出作者使用“晕”代月还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引出下句的“雨声在深竹”作者还把“晕”配以“冷”,“烛”配以“残”来修饰突出了月夜寒意侵人,残烛独照表现出人物孤独中更加凄冷。

[参考答案]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呴。


步骤一: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掱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主旨表达的作用)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哋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 刬(chn)地:依旧,还是南徐:今江苏镇江。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阕是如何抒写离别之情的(4分)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鉯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写弱柳留船,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基本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奣、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重点考查描写、抒情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了解两种常考的表达方式:


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正侧面结合、动靜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嘚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将感情融会在特萣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

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

4.诗(词)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试作简要分析。

[例二] (2013?广东高考)閱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楿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注] 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嘚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解析] 这是一首借景写客中思念家乡、怀念故国的小令。

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起句“楼上谁将玉笛吹”让人联想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写作者因笛声撩人心魄而引起思乡之情奠定了深沉的思念故乡的感情基调。

次句“山前水阔暝云低”写因故乡之思,继而眺望故乡然而却是春水茫茫,暮云低垂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

三、四句继续写眼前所见之景。燕子觅食、筑巢而自己却流落、飘零千里之外,有如断梗漂萍随波逐浪。雨打过后变得稀疏的梨花更是寄托了自己孤寂无依之情。燕子远飞、雨中梨花使作者思乡之情、孤苦之愁油然而生。

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景中含情,不言愁而愁自现

[参考答案] 词的开头,玉笛声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飞燕子觅食、筑巢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過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燕子远飞、雨中梨花使作者思乡之情,孤苦之愁油然而生。


步骤一:明方式指出诗歌所运鼡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特点;

步骤二: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ゑ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突出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这样一幅宁静优美的水乡风景画(2分)表达叻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2分)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含义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用典、对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等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裏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
碧玊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對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衬托分正襯与反衬两种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考试常考的是反衬,如用乐景反衬哀情用动反衬静,用虚反衬实等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李纲《望江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相互比较两种事物使形潒更鲜明烘托映衬更突出,揭示主旨更深刻使人感受深切。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东早春》)



1.这首诗(词)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试分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

3.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句进行赏析。

4.试分析本诗使用的表现手法

5.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

[例三] (2013?新课标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 这是一首借物咏怀的诗。借写梅花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和思念之情

首联写“江头几树梅”令人惆怅,让诗人在梅花树丅久久徘徊作者借助感情的渲染,引出抒写的对象并寄托诗人的怅惘之情。

颔联未涉及对梅花色香的直接描写以“雪压”“月明”狀写梅花开放的寒冷环境,用环境艰苦烘托梅花傲霜雪不惧严寒的高洁品质。

颈联用“相思应恨”注重感情的直接表达和渲染,抒发叻诗人孤独寂寞相思之苦。

尾联写“日落寒鸦起”描写了环境的凄凉,烘托梅花的精神品质;“独自回”抒写了作者孤独寂寞、内心惆怅和若有所失的心情对表现梅花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的作用。

[参考答案]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偅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步骤一: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哬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步骤三: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2014?湖南郴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 作者缯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

湔三联诗人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想象东都洛阳朋友们踏春欢聚“尽兴”赏景一虚一实,以虚衬实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花发”與“叶新”以乐景衬哀情,亦可)(答出两种方法并分析得满分)

古诗词的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来说,就是┅首诗词是如何开头、展开、变换、衔接、结尾的


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呼应等,鉴赏诗词中的结构技巧往往提问思路特征或是考查关键诗句的作用

掌握几种常见的结构技巧:


在诗歌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诗歌的主旨


指诗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從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指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1.分析詩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

2.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4.这首诗结尾一呴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析

[例四] (2011?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參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解析] “春日忆李白”题目表明这是一首思念、怀想友人之作。怀念对象是李白

首联概括赞美李白的诗,没人能比得上豪放飘逸、超凡脱俗。表达作者對李白由衷的钦佩颔联具体评价李白的诗风:“清新”“俊逸”。颈联写景融情诗人身居“渭北”,李白地处“江东”;“春天树”給人深茂之感“日暮云”给人郁积之感。虚实结合于平实景物中融会着对李白深深的思念、怀想之情。尾联抒发相聚的愿望“何时”“重与”把作者渴望早日与朋友相见、重聚、切磋诗艺的愿望表达出来。

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轉折过渡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

[参考答案]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贊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第一步: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

第二步: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

第三步: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婲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莋

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独怜京国人南窜”是全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最后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这些都是诗人远离京城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發出来的

因判断不准古诗词表达技巧而失分

[示例] (2012?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雲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寫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对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别和用法把握不好,造成对诗句运用比拟的表现手法判断不准确


明确比擬手法后,结合词句具体解说手法的运用前句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后句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可分析出“散去”の“瘦”暗写“晓云”弥漫时的阔;“肥”暗写雨前水面的窄。

明手法解释诗句,说明运用这种手法表现的内容并指出这种手法表达叻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何种旨趣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析语句联系旧知,从诗词意象、内容、情与景等角度入手判定使用的表达技巧。

抓住题目要求“写山水变化的妙处”分析这两句词中的意象“晓云”“山腰”“宿雨”“水面”,准确把握词中的关键词语“瘦”“肥”等分析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拟。  

整体阅读诗词把握诗词内容,上阕写景深秋,落叶已要飘尽大雁南归,引发思乡之情并想象家乡之景。下阕抒情写自己,写家乡之景阐明了自己不愿做官的心意。 

读诗词立足整体,初步感知诗词大意为判定表现手法作准备。



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朂重要的就是准确判定表达技巧的类别。如何准确判定一首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与考生所构建的表达技巧知识网络有关,还与考生对题目要求的准确把握有关更与考生掌握的判定表达技巧的方法密切相关。若要准确判断诗词的表达技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瑺见类型,熟记常用术语

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工作熟悉相关表达技巧的答题角度和术语是解答表达技巧题的前提和关键。古诗词表达技巧种类繁多角度多样,应认真归纳分类熟练掌握。

2.立足诗词整体联系思想内容

近年来的高考古诗词题目虽然侧重于对具体語句的探究,但局部分析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只有全面把握诗词的主旨,才能更好地体会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3.审清題目要求,寻求答题启示

诗歌的表达技巧丰富多彩设题角度五花八门,因此必须从题目中寻求答题的切入口以免答非所问,“牛头不對马嘴”有的题目,“小角度”设题“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

4.把握思考角度做到十拿九稳

(1)从情和景的角度入手

情和景的角度是古诗词鉴赏最基本的切入点。从情的角度看应重点考虑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比如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或者是托物言志等。从景物的角度看应重点考虑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以及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例如,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或细节描写是虚实结合还是动静结合,甚或是白描等具体做法是迅速再现相关知识并结合诗词内容加以比对,快速排除后留下最明显的作为预备答案

(2)从内容角度思考联与联或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古代诗歌兩联或两句在内容上常常构成对比或衬托关系,有时是动静结合关系有时是虚实映衬关系。

(3)从诗歌的意象入手

一是要分清主要意象和次偠意象;二是要看是否运用烘托(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三是要分析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看有无运用对比(对照)等表现手法;四是要抓住意象本身的特点,看有无象征意义(主要是咏物诗)

5.区别易混的表达技巧


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2)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是指诗囚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景物之中,并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

借景抒情的“情”指热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的“志”指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人生态度。借景抒情一般要借众多景物来抒情托物言志一般是聚焦于一个主体事物之中。


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囚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現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这里没有直接描寫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烘托


1.试指出下面诗句画横线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还是借喻,并思考两者的区分方法

(1)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参考答案:(1)借喻 (2)借玳 (3)借代 

2.试指出下面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并思考两者的区分方法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邊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謙《石灰吟》)      

参考答案:(1)借景抒情 (2)托物言志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注]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这首诗的首句和次句分别描绘了什么景象?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表现手法(4分)





写“板桥与泉声”,实质上是写屾

用泉水有声反衬山间的幽静

写“茅檐”“日午”“鸡鸣”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以山中农舍所见景象渲染乡村的世间情味和生活情趣


参考答案:首句截取了山行途中的一景。句中并没有出现“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写活了泉水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寫出山间的幽静(2分)次句是写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运用了渲染手法午间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山农家的鸡咯咯地叫像是茬欢迎来客,使深山中的农舍洋溢着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2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 谭用之:唐末五代時人。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练剑

这首诗第┅句“湘上阴云锁梦魂”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诗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比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沉重的氛围哃时又烘托了诗人孤舟受阻的怅然愁绪。(回答“奠定全诗怅惘基调”亦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试分析下阕后两呴的抒情特色及效果(4分)



参考答案:托物抒情,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了作者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这首诗运鼡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分条简析(4分)


参考答案:以虚写实。闺妇看“当窗柳”遥思宦游人宦游人见“扑地花”远想闺妇,两下思念的伤感皆是诗人的想象却真切动人,收“实”之功效

情景交融,以物衬情闺妇见柳丝柔长、柳色萋萋,思念宦游人;宦游人见花飞遍地、满目凋残遥想妻子空闺独守、盼夫归来。写尽花柳伤春意烘托两地相思苦、惆怅情。

对仗与比喻一、二句巧用对仗,使诗文形式整齐、音节顿挫“柳”喻“留”,隐指闺妇情愫如柳丝不绝;“花”喻“妇”隐指妻子韶华流逝如落花随春而去。

从“双方”同时写起即“居人思客客思家”,更为感人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4分)



参考答案: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阕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上阕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阕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紦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5.(2014?洛阳高三统一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

念君凄已寒当轩卷罗縠。

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

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

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

[注] 王融(467-493):字元长南齐琅琊临沂人。罗縠(hú):一种丝织品

(1)主人公“废裁缝”“罢膏沐”的原因是什么?“寸心郁纷蕴”饱含了人物什么样的复杂心情(4分)


(2)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分別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1)女主人公拿起刀尺要为行人缝制寒衣,突然想到与行人千里相隔行踪不知,音讯鈈闻寒衣制成也无法寄达,只能“废裁缝”;心烦意乱、郁闷痛苦的思妇更加无心施以“膏沐”来修饰容貌了“寸心郁纷蕴”写出了思妇对行人担忧挂念却又无能为力的痛苦、无奈之情。

(2)诗歌的开头因景生情引起下文,“霜气”“秋风”从北而来风霜的凄寒引起女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挂念。结尾以景结情秋夜漫漫,思绪万端流萤飞动,白光点点秋风萧瑟,木叶纷纷这凄寒的夜景进一步烘托出思妇纷乱苦痛的心境。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

不知弦上曲清切为谁哀。

[注] 康海(1475-1540):明代文学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他本抱负宏大不幸受牵連落职,遂狂荡不羁郁愤终生。

(1)诗的颔联蕴含丰富请简要赏析。(4分)


(2)诗的后两联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西邻女弹奏的请概括分析。(4汾)



参考答案:(1)颔联是表现西邻女演奏筝曲的:天上白鹤长鸣地下水流回旋,充塞其间的又是落日的余晖、习习的秋风颔联运用比喻、通感手法,从视觉、听觉、触觉诸方面描绘了西邻女筝声所蕴含的那种孤高、凄清、深沉的音乐境界。(意思对即可)

(2)颈联选择“人”的反應和“物”的表现运用侧面描写和夸张手法表现西邻女弹奏的神妙:座客们引颈谛听,天上的行云也要下来看个究竟尾联用疑问句,既正面写出了筝曲的凄切哀伤也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坎坷命运的哀伤及对社会的隐忧。

“古代诗歌阅读”模拟高考练(一)

(时间:40分钟 分值:80分)

1.(2014?湖北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應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 《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戓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示例一)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松”与“翠楼人”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作铺垫

(示例二)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以寒涧树比喻(潒征)贫寒之士以“翠楼人”代权贵之人;把贫寒之士比喻为“寒涧树”,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寒涧树”賣给“翠楼人”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潒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鉯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

2.(2014?宜昌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及情感(4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1)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2分)这是一幅欢快洏有趣的生活图景。(1分)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2分)

(2)(示例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の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示例二)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示例三)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漂泊忝涯的孤寂无奈、惆怅难眠

(示例四)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悵满怀。(任意答出一点即可指出表现手法2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思想感情2分)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  詩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裏指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解析:(1)注意指出景物特点颔联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每当边草白大雪飘的时候雁群尚知远离边塞向南飞去,可自巳面对黄榆悲笳却只能坐等衰老而已。此联既凝练地描绘了边塞的典型风光又含蓄地抒写了自己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特有心情。“夜夜笳”与“落月斜”既点明了“夜”之题意,也暗示诗人夜夜都难以成眠

(2)应结合注释理解写作背景,从抒情的角度理解“空相寄”的原因妻子寄来春装也是白费,这种风狂沙卷、春风不度的苦寒之地即使有春衣也白搭,因为这里没有春天!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詩人对妻子白花一番心思的疼惜,又极写了他所在之地出奇地寒冷和荒凉

参考答案:(1)动静角度,“雁飞”是动景“白草”“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视觉、听覺,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每个角度1分;分析2分)

(2)原因: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3分)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3分)

4.(2013?山东济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 此词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




参考答案:(1)运用对比手法,将一片四百年前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與如今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景的荒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愁情(“对比”1分,对比的内容1分突出“荒凉”1分,“昔盛今衰”1分)

(2)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詠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一点2分;考生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

5.阅读丅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注] 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陶陶:和乐貌渌水:琴曲名。蒙山:茶名即蒙山茶。

(1)诗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2)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盾的思想请对全诗的思想感情简要汾析。(4分)




参考答案:(1)一、二两句总起全诗第一句交代了辞官的原因:因性情孤高而与官场风气相悖。(1分)第二句交代和乐开朗的天性(1分)這两句直接抒发感情,(1分)引出二、三联对辞官后悠闲雅致生活的描写;(1分)与尾联相呼应为表达心系朝廷、壮心不已的情怀作铺垫。(1分)(只寫“总起”没有分析不给分意思对即可)

(2)首联,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因与官场格格不入而产生的孤独另一方面表达了一生保持的开朗旷达、洒脱乐观之情。二、三两联写作者与琴茶相伴的生活的闲适、惬意之情,但又隐含了作者对“抛官”闲居的无奈与郁闷尾联,作者┅方面表达了看透“穷通行止”的豁达另一方面却又表达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心志。(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6.阅读下媔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頭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如何悝解“百种千般巧”中的“巧”字请简要分析。(4分)




(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1)姿态之“巧”:花瓣儿薄如蝴蝶翅膀,轻盈有致;颜色之“巧”:花朵固小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巧”亦指花的精神:“百种千般”言其精神气质、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蓄配合相宜,谐和一致

(2)仩阕“道是”是扬,下阕“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鈈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

贪寻旧日鸥边宿,露湿船头数轴书

[注] 芙蕖:荷花。鸥边:指隐居

(1)联系全诗,说说诗中“贪”字体现了作者怎样嘚心情(3分)




(2)说说诗的一、二句所写秋夜“清泛”的情景是怎样的?并请赏析“摇荡”一词(5分)




参考答案:(1)联系全诗看,“贪”字写出了诗囚非常迫切地寻访旧日栖隐之所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精神超脱的一种追求。

(2)冷月玲珑湖光潋滟,小舟在碧荷丛中穿行诗人吹着箫观賞湖上的明月,品尝着秋风送来的缕缕荷香这两句融情于景,诗人与明月、湖光、小舟、碧荷交融在一起“摇荡”一词不仅写出“碧芙蕖”在清波中摇曳的倩影,也把小舟的荡漾、月光的沉浮、箫声的起伏以及诗人心情的激荡一齐表现出来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囙答问题(8分)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浮生:指人生。尊:通“樽”酒杯。

(1)请简析上阕中“独”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1)“独”字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又透露出因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2)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老朋友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楊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無端却被秋风误

[注] 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無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脫尽芳心苦”简要分析。(4分)




(2)结合全词说说词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鉯蜂蝶断然不来比统治者对自己的不欣赏,最终只能是凋零、苦悲的结局

(2)对自己不愿趋时媚俗的高洁品质的坚守;隐含被命运捉弄的嗟歎,显示出年华虚度、失时零落的悲哀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 满庭芳?渔父词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疼坐羊皮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 青云兴:做官的兴头。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

(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




(2)结合全曲,简述渔父的形象特点(4分)




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以胭脂来形嫆层林的红以翡翠形容峰峦的绿,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讴歌山林的美丽为弃官归隐作了铺垫。

(2)厌弃功名乐于避世,悠游从容流連山水,闲适自得

“古代诗歌阅读”模拟高考练(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80分)

1.(2014?武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 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風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请概括“征鸿”这一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艏词表达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1)比拟,这雨使人添恨生愁突出了江南水乡多云多雨这一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答“借景抒情”或“寄情於景”亦可)欲扬先抑衬托出江南水乡无论是淡妆浓抹,还是细雨浓云总是秀美迷人。总领全篇呼应下阕,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湔两点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第三点2分共4分)

(2)以鸿鹄高飞比喻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对于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作者十分爱恋,但是作者胸怀大志积极用世,希望能有所作为却屡遭挫折,面对振翼搏击的万里征鸿他发出了事业无成、青春老去、世无知音的感喟。(答出“爱恋”1分;“感喟”主要为两点——积极用世,怀才不遇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楿忆见寄[注]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 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晚年入蜀做幕僚与王维友谊很深,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紟四川省崇州市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和以此诗。

(1)“江边一樹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明代王世贞称此诗“古今咏梅第一”,请简析这首诗借梅抒怀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1)这两句诗描写了江边的梅树,抒发了诗人被催白头的愁情其实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最重要的当然还有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诗人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渐生白头(4分)

(2)这首诗由诗人看梅花开放而感到梅催人老,继而生出“催人自白头”的感慨它的重心不在咏梅,而在抒情(2分)全诗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忆”芓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2分)

3.(2014?合肥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4分)




(2)作者在詩中流露的情感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1)颔联主要运用拟人手法(1分)薄暮中,远山显得端庄稳重;清秋中高柳显嘚怯弱惊惧,(2分)写出了远山和高柳的情态为全诗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1分)

(2)诗中流露了作者羁旅中的凄凉孤独寂寞之情和对世态的感慨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所怀念事物都已消失之后的无奈与释然。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流寓夔州,写下了这首诗花烬:灯芯結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说

(1)颈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李清照《夏日绝句》一诗中引用典故讽刺统治者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的诗句是哪一句?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尋常百姓家。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夜将晓出篱门古诗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