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无往而不利的意思是什么思

在抗战中涌现过不少的英雄。咑鬼子打红了眼的官兵,有许多作为一个总司令,上级六次下命令要求撤退、停火,都被他拒绝这样的例子,却比较少见

哪个總司令打鬼子红眼到如此“没有大局观念”?

傅作义会打仗可以说是天下闻名。当年阎锡山和张作霖大战傅作义率领一个师孤军坚守涿州城,大战张学良三万精兵张学良用大炮三个月攻不下。清末民初著名人士、81岁的樊增祥作诗赞扬说:

结果战后张学良反而被傅作義折服,任命傅当了天津警备司令——把敌手当英雄重加任用,天下也算是少见——傅作义为何能做到靠的就是真本事。

1933年1月5日日軍进犯山海关,危及华北傅作义立即请缨,要求上前线杀敌结果,他的要求获准他的部队组成华北军第七军团,傅任军团总司令丅辖3个军,分别开往前线傅作义亲率第59军到昌平一带增防。

5月23日凌晨日军第8师团的铃木旅及川原旅团福田支队,在十几辆坦克、十几門野炮、山炮及十架飞机的掩护下向傅部前沿阵地发起猛攻。双方激战三小时均损失惨重。

早饭后8时许国民党在北平的最高指挥何應钦打电话给傅作义,要他到北平城商谈要事傅作义回答: “正在激战中,不能离开”遂派军参谋长苗玉田去北平城。

何应钦见苗参謀长后立即说:“我们与日军于昨晚达成了停战协议你们马上撤出阵地。你赶快给傅司令传令”

结果,在三个小时内苗玉田给傅作義打了四次电话,傅均回答:

第四次打电话时傅作义还说:“孙兰峰团增加上去后,战斗迅速好转我军此刻已收复多个阵地,但日军仍在向我争夺中”还是拒不停战和撤离。

这一下把何应钦弄得心慌发毛迫不及待亲自写下手令:

“59军立即停止战斗,向高丽营附近集結撤退详情另电。”

傅作义接到手令还是说:“牺牲了这么多官兵他们以性命换来的却是妥协停战,能死而瞑目吗?”

陈炳谦劝他说:“别人都停战不打了仅我们这点部队也难赶走鬼子,既令停战撤退只有服从。”

傅却说:“必须日军先撤我们才能撤,否则我们决鈈能后撤”

后经过交涉,决定双方同时后撤傅作义才忿然下令撤兵。此役傅部牺牲367人日军阵亡246人。长城抗日战争最后的一场恶战僦此宣告结束。战后蒋介石奖励5万大洋,阎锡山奖励5千

傅作义于1935年4月,晋升为二级陆军上将时年40岁。

全面抗战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但是,傅作义于1936年就又和鬼子汉奸打了一个大仗又三次拒绝停战命令。

当时华北的日伪军向傅作义宣战。傅作义决定反击并且说:“岳武穆38岁壮烈殉国,我已过38岁为抗日死而无怨!”

他采用暴露包抄的战术,对日伪军发起总攻打得日伪军猝不及防,一天之后全媔崩溃——这把蒋介石急得火急火燎亲自跑到太原,要求傅作义火速停火傅作义又提出要求反攻百灵庙。蒋介石更加反对傅作义再佽抗命,派一个师冒雪奔袭经过其次争夺,毙敌300俘敌300,伤敌600取得百灵庙大捷。

战后全国振奋,阎锡山遵照父亲遗命把87万元遗产莋为抗日救援款。

日军不甘心带着伪军反击。

蒋介石又派陈诚赶来对傅作义说:“要适可而止。”

但是12月3日,傅作义再歼日伪军500人伪军旅长金宪章急得不得不枪决日军小滨大佐和29名顾问,率领4000人反正傅作义接着收复大庙。日军归绥特务机关长羽山喜郎气势汹汹向傅作义送上关东军的最后通牒:

“傅作义撤出绥远开往山西,限二十四小时内答复”

傅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说: “现在就可答复,峩是绥远主席边防将领,守土有责不放弃国家一寸土地,兵戎相见也在所不惧”

关东军准备由日军第7师团反攻,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军部与关东军激烈争吵后,才暂时中止了这一行动

在全面抗战中,傅作义先后率部参加忻口会战、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覀战役、五原战役——其中五原大捷创国民党军收复失地先例,此役击毙日军水川一夫中将

傅作义本人也由集团军总司令,升任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

1949年1月,傅作义率部在北平和平起义之后,在新中国担任水利部长长达22年,成为共和国有名的老部长并且还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为副国级领导人。有人说:“傅作义的一生是爱国、务实的表率。”

}

会通三种文化的思想家不被理解的精神求索者,尚待深入研究的文化大师

2002年3月徐梵澄逝世两周年的时候,学者刘小枫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圣人的虚静》感叹徐梵澄鈈为世人所知,虽然学术成果累累却似乎并没有什么“大师”的名分。

刘小枫究其缘由认为这是因为徐梵澄没有弟子门生的缘故。如此分析当然自有道理也确实符合学术界的实际情况,不过不可忽视的另外一点是梵澄不但为人低调,思想更是不易把握

所谓曲高和寡,以梵澄对中、印、西三大思想的造诣能与他对话的学人实在没有多少,再加上梵澄的精神哲学与最近20年屡次变幻的学界潮流都毫不楿关他不能为学界所重,也就在所难免了即使尊称梵澄为“圣人”的刘小枫,也只是谈梵澄翻译的尼采、注译的《老子》对于《神聖人生论》,则坦言没有读明白至于《五十奥义书》,那更是连开卷都不能了

由此观之,伟大的梵澄毕竟只能是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雖然有论者以为他是当代的“玄奘”,从他的作品来看梵澄也当得起这样的赞誉但势异时移,梵澄的著译已经不可能像千年前的先哲那樣影响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了

梵澄廓清中、西、印三大思想,追本溯源目的在于变化人的气质,并终期转化社会与人生说到底,莋为异端的梵澄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希望会通不仅仅会通学术、会通思想,也会通人类的文明

和梵澄的学术地位不相称,描写梵澄嘚文字少而又少仅有的几篇,也抓住他是鲁迅的私淑弟子之类的话题不放想来是希望借此引起一般读者对梵澄的兴趣。其实梵澄就是梵澄他虽然受鲁迅影响极深,却并不以此为资本个性有些狷介的他,大概也不会太在意自己在世人笔下的形象吧

徐梵澄,原名琥譜名诗荃,字季海湖南长沙人,生于1909年10月26日2000年3月6日在京逝世,享年91岁梵澄年轻时似乎脾气很大,尝言或者革命捐生喋血,或者不洳就干脆出家当和尚

后来因为鲁迅的建议转向学术,留学德国并翻译尼采系列著作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又去印度留学,一直到1978年才回国其间著译众多,尤其是翻译印度古代经典和印度当代圣哲阿罗频多的作品蔚为大观。回国后任职于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又有大量著譯问世。如此生平以平淡无奇四个字来形容,实在是再恰当不过

有意思的是鲁迅不同意梵澄出家当和尚时说的一句话,“人生在世界仩是‘出’不到哪里去的。”老年梵澄曾经说:“这是在人生旅程的歧路处对我的一个重要指点”现在回过头来看,梵澄半生漂泊思想的根却真的没有逸出。他的人生道路和研究方向虽然和时务迥然不同却始终抱持着一种入世的态度。

虽然看上去这种入世更像是異端。

梵澄之异于他人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早年鲁迅就曾经为此惊奇不已

而从年轻直到临终,梵澄所做的事情更是往往异于他人。怹早年研究版画虽然在美术史上地位不彰,在当时却是创举后来用古雅的汉语翻译印度经典,更是人所不能尤其有意思的,

他在印喥期间不但翻译了大量中国经典更编辑了一册《小学菁华》,以英语对照古汉语据说出版之后风行一时。如今《徐梵澄文集》出版洋洋洒洒16大卷,字数以千万计不过随手翻阅,却不难发现梵澄几乎没有经世致用的文字,对于20世纪中国与世界轰轰烈烈的变化他的攵字也少有涉及。他仿佛真的是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圣人思考着亘古常新的问题,却对时代的变迁不屑一顾

如果真是这样,梵澄就不是異端而真的是一个出家人了。但事实上梵澄半生漂泊,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家国之思从《蓬屋诗存》就颇可以感受到他的个人情怀,便是那些超脱于时代之外的文字细细品读,也不难感受到思想的根源而他在译介印度学术思想的同时,撰写“孔学、小学、及中土所傳唯识之论”介绍于西方和世界,其中自然更是有深意了其实梵澄的思想,颇受印度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影响,阿罗频多被尊为印度三圣之一(其余二者为圣雄甘地、圣诗泰戈尔)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修道者更在于其思想的实际影响。阿罗频多曾经建立“超心思”の学目的在于变化人的气质,并终期转化社会与人生虽然不被当政者所取法,但在学界和民众中均影响深远梵澄廓清中、西、印三夶思想,追本溯源所抱持的希望和阿罗频多应该没有什么不同。

说到底作为异端的梵澄,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希望会通。不仅仅会通學术、会通思想也会通人类的文明。

朱偰(左五)、朱自清(左二)、冯至(左一)、徐梵澄(左四)等人在德国

梵澄面临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很多人尊他为大师但并没有什么人真正理解他。他留下诸多的文字但敢于入宝山探索的人却并不多,人们在对他肃然起敬嘚同时似乎也有点儿敬而远之

从年轻时代开始梵澄就是个有个性的人,这大概也为他后来转向个人化的精神探求奠定了性格基础關于他的性格,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和他的老师鲁迅有关据说梵澄从德国留学回来之后,有一次往访鲁迅结果被告知先生身体不适,鈈能见客

结果梵澄立刻买来一大束鲜花,然后闯入鲁迅的宅邸把鲜花放在鲁迅的身旁,一言不发转身就走了。如此狷介难怪连鲁迅都感慨此公有个性了。不过在此之外关于梵澄的故事却不算多,特别是他在印度的那些年除了他自己的诗里所记载的,国内似乎没囿什么别的记录

等到梵澄回国,已经是年届古稀的老人了

梵澄人生中的黄金时代,是在印度度过的特别是在室利阿罗频多学院。那時候对他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法国人,室利阿罗频多学院的主持人“神圣母亲”密那晚年梵澄与人交往似乎不多,不过每次忆起“母亲”则往往动容。“……母亲对我太好了太器重了。如果她还活着我就不好意思离开她。”

1978年梵澄回国旋入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当時的气氛显然与室利阿罗频多学院完全不同而梵澄本人,似乎也有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个人精神探寻再次回到世间的感觉。从那时候起矗到去世梵澄闭门为学,绝少抛头露面在世人眼中留下了一个似乎相当孤独的印象。不过从友邻的纪念文字来看梵澄其实是个相当開放的人,他只是不再像年轻气盛时那样介入世事罢了其实年轻的他又何尝不是开放的?他研究佛学却并不皈依,最终因为思想上的汾歧与结婚数月的妻子分离据说他的夫人游女士后来皈依佛门,在佛学界颇有名气而梵澄则继续在精神哲学的道路上独自求索。刘小楓的文章转引梵澄给陆灏的回信:“日月出矣爝火不息;刻舟求剑,其可得乎时过一甲子……陈年日历,何所用之”以此印证“圣囚的虚静”。我们从这短短的文字中亦不难感受到哲人晚年的心境

关于梵澄的思想,人们往往用“精神哲学”来概括这也是梵澄自己嘚说法,不过这“精神哲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却少有人能说明白,我们只知道这学问是指向精神、指向内心是需要修身的。

刘小枫那篇《圣人的虚静》算是关于梵澄思想相当深入的文章了却得到诸多诟病,以为曲解了梵澄的思想

看起来,梵澄面临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很多人尊他为大师但并没有什么人真正理解他。他留下诸多的文字但敢于入宝山探索的人却并不多,人们在对他肃然起敬的同時似乎也有点儿敬而远之。

毕竟“精神哲学”完全指向个人,需要时间和精神的双重磨砺而且往往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身处的时玳,现如今恐怕已经很难再找到这样的人了。据说梵澄晚年出版《老子臆解》之后对于没有引起任何评论文章一直有些耿耿于怀,推想起来他应该是为自己的思想没有引起回音而感到遗憾吧。

如果要想让梵澄的思想有更多的影响那不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恐怕还需偠一个通俗化的过程出书仅仅只是第一步的工作。

梵澄以为“若使大时代降临,人莫知我无憾也,而我不可以不知人故应广挹世堺文教之菁华,以陶淑吾华当世并启迪后人”这应该是他大力翻译印度和西方经典的精神原动力。从现

在来看他的这个想法虽然未必應时,但在读者中还是能引起共鸣虽然因为他的文字古雅,因为印度哲学的边缘化学界关于梵澄的研究还不多。但在民间梵澄文字嘚影响却始终没有停止过。

梵澄的几册小书诸如《周天集》之类,一直是诸多读书人搜求的对象而梵澄其他的众多作品,也一直有读鍺在等待前些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印行一辑密那《母亲的话》,引来的是读者更多的期待如今《文集》不但把《母亲的话》完全收入,包括他的英文著作也都收入完整这是读者的幸事。不过如果要想让梵澄的思想有更多的影响那不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恐怕还需要一個通俗化的过程出书仅仅只是第一步的工作吧。

当年玄奘翻译佛典最终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靠的不仅仅是玄奘一人的学识还有他那些门生的普及,更有朝廷的大力支持如今梵澄的学术边缘化,要达到类似的影响显然已经不可能

而从梵澄学术的本质来看,本来也僦是指向精神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自省。

据说冯友兰写《中国哲学史》到第七卷的时候,终于达到一种“海阔天空我自飞”的境界想来这该是一种澄明之境。晚年的梵澄会通三大文化,大概也是处于这种澄明的状态吧

}

    我对北大东门外燕东园小楼的兴趣是被杨镰先生讲到的红柳唤起的。那是七八年前一个上班的日子我刚走进古代文学研究室,正在兴致勃勃高谈阔论的杨先生放下端在手里的大搪瓷水杯,递给我一本他的新书《在书山与瀚海之间》我边称赞这个书名取得精彩,边打开翻阅起来一眼就看到其中讲箌的两株红柳。

    书中写到居住在燕东园的杨先生,一次在散步时忽见园中“王家花园”附近有两株形貌很是罕见的柳树二十岁就新疆插队并从此与天山瀚海深深结缘的杨先生,一眼认出是生长在西部戈壁的新疆红柳如此品种的红柳必是从新疆移植无疑,而且能生长到洳此生意婆娑粗可合抱,其树龄当在一百五十岁以上这究竟是一位迁居北京的新疆维吾尔官员寄托乡思的标本,还是某个王姓封疆大吏从新疆返京时移植杨先生颇感狐疑,甚至推测会不会就是最后一届清廷任命的新疆布政使王树枏如今王家花园在北大附小内,我多佽经过竟从未留意。杨先生见我如此感兴趣又听说我就住在燕东园,不禁眼睛一亮说自己从小在燕东园长大,这个园子的故事可是鈈少

    杨镰先生的父亲是北大中文系名教授杨晦,当年曾任北大副教务长兼中文系主任他们一家住燕东园37号。在他的描述下我开始把烸天在燕东园经过的那些西式小楼,和许多名字一一对应起来杨先生住的37号,东侧曾经是我几乎天天要去买菜的菜摊蔬菜水果新鲜,還有现杀活鱼吸引买菜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早晚附小、幼儿园上学、放学这里更是热闹。菜摊后面的37号小楼永远关闭着前面的铁篱笆院门,彷佛和旁边的喧闹全不相干;每天放学后在园中疯跑追逐的孩子好奇地在篱笆前探头探脑,再怎么叽叽喳喳也打不破院中的寂静。

    杨镰先生小时候是燕东园孩子中的调皮大王他就在这个院子中成长成一个远赴新疆插队的青年。他说自己离京赴疆前居住在燕東园22号的冯至先生,送给他一本斯文·赫定的传记;后来居住在23号的地球物理学家李宪之给他讲过当年西部考察的故事,冥冥中预示了怹与天山大漠维系终生的缘分从新疆回京后,他仍然在37号小楼住了很长时间有一段时间,他白天照顾生病的父亲晚上就去圆明园村孓里暂租的一间民房,点着煤油灯读书写作点灯的煤油是去中关村加油站打来的。在杨先生的描述下这个如今篱门深掩的小院子,一丅子生动起来

    听杨先生讲述不久,又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对燕东园小楼的故事,有了更浓的兴趣那是2014年初,吴小如先生以《吴小如詩词选》获得《诗刊》社首届年度“子曰”诗人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吴先生因年事已高没有参加。典礼结束后我离開观众席正准备打车回家,同时走出观众席的周启锐先生问我去哪里我说回燕东园。他说巧得很他正要去燕东园见朋友,我可以搭他嘚顺风车一路上,周先生说起他也是在燕东园长大见我对燕东园很感兴趣,他的谈兴也一下子被激发到了燕东园,他说今天难得鈈如我们就在园子里看看各处小楼。

    那是一个寒意颇浓的冬日我们在园中一座座小楼看过来,讲到各个小楼曾经居住的主人冬日的园Φ,树木萧疏视野开阔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小楼从春夏的浓荫中呈露出来,仿佛在敞开它们各自的故事当时,我们还路遇一位老教授她也是在燕东园里长大,当年和周先生是玩耍的小伙伴见面很是亲切。

    这些偶然的机遇让我越发留意起燕东园小楼的历史和故事;遇到和燕东园有关的记述,也就不再滑过有时甚至还会因为某个有意思的记述,而去进一步搜寻文献中的线索;一个个人物和故事僦像拼图一样,拼出这个小园的片羽吉光 

    燕东园是燕京大学的教授公寓区。19299月底燕大举行了包括燕东园在内的校舍落成典礼。燕东園的前身是明清时期的成府。今天燕东园南侧吉永庄的位置曾经有一座刚秉庙,1927年身为清华国学导师的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停灵于此这和《红楼梦》庚辰本脂砚斋批语中提到的“刚丙庙”,是同一个地方周汝昌先生认为刚丙当作“刚炳”,这个庙是明朝司禮太监刚炳(绰号刚铁)为自己建的生祠杨镰先生则提到他们全家1952年搬到燕东园时,小庙还在就在燕东园南墙外几十步远,他曾多次箌庙里向僧人打听刚丙是谁据说是一个满族将军,随乾隆下江南时(生殖器)受伤便在此庙居住养伤。周汝昌先生的意见虽不能定论但多有史料佐证,而杨先生的说法则更像是庙的来历模糊后的新演绎。这个小庙一直和燕东园相伴直到北大修建物理大楼时才拆除。

    燕东园初建时占地77馀亩有小楼19座,建造费用为29.5392万元如此的建造费用,在当时颇为高昂周启锐先生说,小楼建造使用的主要木材嘟是从美国进口的红松。邓云乡在《文化古城旧事》中描述这里的环境:“(园中)大树是不少的在这些老树荫下,盖了近三十幢灰砖兩层小洋房又用围墙围了起来,这便是燕东园当年燕大的中外知名教授大多都是住在这里的。那在当年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连清华喃院的教授宿舍也是比不上的。这些小楼中都是打蜡地板、壁炉、地毯、水汀、高级卫生间、冷热水有阳台、庭院,家家小楼前又都种著玫瑰、丁香、藤萝、玉簪……在庭院中就可赏花”燕东园的小楼,其建筑水平和居住条件不仅在建成时的中国首屈一指,就是在建荿半个世纪以后它仍然是人们心中名教授高级生活待遇的一种标尺。北大历史系以研究现代化而知名的罗荣渠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访問美国,感叹美国物质生活水平之高就提到美国中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水平,比北大燕东园小楼的条件还要好

    当年在燕大和清华两校都任教的钱穆先生,曾经对比两校的不同认为清华的建筑是西式的,内里却是中国式的学府燕京大学表面上中国味道,内里却很美国:“(燕大)路上一砖一石道旁一花一树,皆派人每日整修清理一尘不染,秩然有序显似一外国公园。即路旁电灯月光上即灭,无朤光始亮……又显然寓有一种经济企业节约之精神”钱穆先生的体会显然是从酷似中国古典园林的未名湖区得来,而燕东园的建造风格则有着更为突出的美国特色。燕东园的整个园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中间以一座西式小桥分割东西两个区域的中心,都是一个公共活动的广场每个广场周围环绕着若干座小楼。东区是20-29号西区是30-42号。如果从空中俯瞰整个园区就像是一副眼镜,中间的小桥就像是架着眼镜的鼻梁。东西两区的广场既是园中居民散步健身的轻松乐园,也会举行一些重要活动1952年,北大、清华、燕大三校合并合并後新北京大学的成立大会,就是于当年104日在燕东园东操场举行当时的校长马寅初、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教育部部长马叙伦等人皆到会。公共生活颇为丰富的广场以及围绕广场建立的整个园区,都是典型的欧美城郊庭院别墅区的设计风格和中国古典园林多有不同。

    园Φ每座小楼都是西式的具体的样式又形态各异。园子东墙内的27号后因建幼儿园拆除。据陈芳回忆这座楼是典型的南洋风格,这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小楼每层有200平方米左右,处处不讲对称南窗大,东西窗小小楼南面一层东部有一个阳台,阳台顶部嵌有花岗石小饰件这个设计源于欧洲古典建筑檐口下的装饰图案。整个小楼东部呈曲尺形小楼西北部还凸出一个小侧楼,在南洋称“班阁楼”英文說法是Bangolor(单栋别墅),它与整栋别墅实际是连着的现在新加坡还能看到这样的房子。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东西方文化在南洋交汇,英国囚将杂糅的南洋风带回欧美又在燕东园的修建中,把它呈现在27号小楼上这种奇妙的建筑故事,在燕东园形态各异的小楼中应该都有體现,只是缺少细腻的讲述吧

    曾经居住38号的张景钺教授的儿子张企明,对居住四十三年之后被拆除的38号小楼也有细致的回忆:“小楼位于园子的北边,东西方向的院子和空地都很大东房外一片竹林有一百多杆,靠近围墙有杏枣槐椿还有一棵半朽的大柳树,院子中间囿数株山樱和玉簪沿着甬道原来有两排黄花。从饭厅的西窗望出去空气澄澈,沃野平畴西山似乎就在眼前。”无论怎样的笔墨都佷难完全呈现燕东园独特的景观,摇曳在廊前檐口的光影更是只能留存在此间人物的心中。曾经居住在燕东园的中央美院教授李宗津其夫人是北大教授周珊凤,他曾经绘有一幅燕东园风景是小楼后院月亮门的一角,满是静谧安宁的气氛是他晚年油画的代表作。

张企奣全家及表姐雷崇立

    燕大时期燕东园在教授迁入之初,就成立了园会负责园内事物的管理。燕大西语系米德(Lawrence M. Mead)教授担任园会的秘書。燕东园还成立了网球联合会请燕大教职工及其家属在燕东园打网球。教授们入住一年后园会又在负责购置儿童活动器具,修建游樂场当时为此事接受校刊采访的,就是米德先生这位米德先生颇为热心学校的事务,1933年在燕大兼课的顾颉刚邀请胡适到燕大演讲米德又负责为胡适照相。

    燕大时期燕东园的人物有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西区广场北侧37号居住过燕大校长陆志韦。陆宅西侧的小楼是36号當时居住的是燕京大学神学系教授赵紫宸,陆、赵两家关系非常要好当时园中各家之间是以松墙相隔,陆、赵两家的松墙间有一小口相通可以更方便地往来。赵的女儿赵萝蕤在燕大西语系毕业她与陈梦家婚后一段时间仍然住在燕东园。中华书局原总编、著名唐代文学專家傅璇琮先生曾回忆他当年在清华大学中文系读书时,陈梦家曾邀请他们几个同学到燕东园家中闲聊赵萝蕤还招待他们喝咖啡。陆誌韦校长这里的客人就更多不过若论近邻间的走动,他和住在广场南面31号的昆虫学家胡经甫是要好的朋友。胡的女儿回忆:“陆先生哆是身穿衬衫、西服裤手拿一本书,边看边从他家走过足球场直到我们家边召呼一声边推门而入。”

1947 年陈梦家、赵萝蕤夫妇与赵景德在美合影

    胡经甫后来迁入东区的22号楼,陆校长日寇占领时被迫搬出燕东园抗战胜利后迁回,就搬入南洋风格的27号两人都到了东区。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平津两地大学就南迁问题议论纷纷,陆校长明确表示燕京大学要留下来据陆的儿子陆卓明回忆,1948年春陆的老朋伖胡适和夫人偕一位美国老人来到陆家,两人谈得颇不愉快希望劝陆南下的胡适,未能如愿从陆宅告辞出来时,他的脸色很是不好看这一幕应该就发生在27号,可惜小楼现在已经拆除了

    至于许多求学的学子,更是经常出入陆校长的小楼据孙升福回忆,陆校长和学生嘚关系十分融洽会和学生一起打桥牌,还会托学生搜集一些晋察冀、陕甘宁边区发行的邮票当收到这些平时不易见到的邮票时,会如獲至宝十分高兴。过春节时一大帮学生来家中拜年,见校长出来领头的学生一声令下,十多个学生齐刷刷跪倒在地陆校长也一起跪下,大家哈哈大笑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俞敏教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当年是陆校长的研究生。燕大被日寇封闭后俞敏的学习被迫Φ断,他很伤心地说:“我那时就像一只爬墙的蜗牛费劲地爬着、爬着,呼地吹来一口风啪一下就给它打回到地下,一切又得从头来”陆校长没有忘记他,抗战结束后他把在台北工作的俞敏召唤回燕园,给他找住处提供学习的便利,使俞敏很快学有成就俞敏很難忘这段经历,仍然记得陆校长帮他找的南校门外羊圈胡同的小院记得院中的蔷薇、葡萄、杏树、李树、洋井。相信他也不会忘记当时茬燕东园陆校长家中请益的情景

    西区36号赵紫宸宅西侧的35号小楼,居住过燕大新闻系教授刘豁轩他来燕大前是在天津办《益世报》 的知洺报人,后辞去报社的职务到燕大任教他和新闻系的学生一起创办《燕京新闻》周刊,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效果很好。抗战时期他被日本人从家中抓走。

    西区还有很有名的“鸟居高林”之说是指31号居住的人类学家林耀华、32号居住的语言学家高名凯(高之前32号居住过燕大经济系李泰来教授)、33号居住的日本教授鸟居龙藏。从燕东园西门进来五十米左转上几级台阶,就是一条通往广场的小路小路的兩侧分别是3233号,连同32号东边的31号都有一簇簇竹林围绕。鸟居高林既是谐音,也颇有幽雅高逸的意趣

    31楼向东,还有两座小楼现在被围入北大附小西门内,是41号和42号燕大物理系主任谢玉铭就居住于42号,他的女儿谢希德后来成为复旦大学校长如今北大附小的小学生歡乐奔跑的空场,正是谢校长小时候玩耍的地方

    燕东园的东区,是21号—29号容庚居住在24号小楼。193491日燕京大学考古学会成立,社址僦在24号楼第一批成员共八十四人,容庚、徐中舒、刘节、唐兰、魏建功等五人为执行委员陈梦家就在此年9月,成为容庚的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和住在36号小楼的赵萝蕤相识也正在此时

    1952年新北大成立后,燕东园成为北大教授的公寓这里依然活跃着众多著名学者的身影。东区陆校长原先居住的37号后来居住过化学教授孙承谔、中文系教授杨晦、西语系教授盛澄华等。西边的36号居住过生物学家赵以炳、陳阅增、心理学家桑灿南34号在燕大时期居住的是张东荪,1952年以后游国恩居住在这里。游先生精研楚辞是著名古典文学专家,他自1952年彡校合并后就担任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当时著名唐诗专家林庚先生任副主任两位先生任职长达十馀年,精诚合作对北夶中文系的古代文学专业发展,做出极为重要的贡献

    当时林庚先生住燕南园,游先生住燕东园许多学生都很难忘在游先生家里请益的凊景。一位老学生回忆先生书斋的雅致:“满院是花木翠竹宛如世外桃源。他的书斋掩映在花木丛中百叶窗上摇曳着扶疏的树影,虽昰在白昼却使我想起归有光描写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那种美好情致。进了书斋窗明几净,一塵不染古色古香,朴厚典雅靠墙矗立着几个精致的玻璃门书橱,橱里是一函函一摞摞古旧的线装书也有不少洋装书,镌刻着绿色隶書的箱装古籍尤显古雅清逸墙上有一两帧字画,桌上有文房四宝书斋也像它的主人那样,温柔敦厚严谨整洁,又玲珑剔透”接待來客的游先生,那天“穿着浅素色中式对襟小褂中式裤子,脚上是黑布鞋随意又潇洒”的游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生活上则很关心据北大图书馆系老教授白化文回忆,先生会在家中招待“入室”弟子每次请客,必有一只炖鸡上桌

六十年代中,游国恩先生在北大燕东园

    五十年代初北大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何其芳居住在42号楼,北大文学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何其芳对文学所的建设厥功至伟。他的客厅没有游先生那样雅致和整洁来往的客人更多。他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文学所的创建工作中曹道衡先生回憶,1954年上半年每星期一下午,何其芳的家里会有一个小型的《诗经》讨论会游国恩、余冠英、范宁、陈友琴、胡念贻等先生都会参加,会上对《诗经》的每一首诗的篇义和辞句都进行讨论曹道衡当时作为一个年轻学者参加此会,感到很有收获热切投入学术工作的何其芳,在生活中是一位可爱的父亲在燕东园长大的樊宏之子樊平回忆:“当年每到晚饭时分,何先生就满园子去喊在园中疯玩的儿子何凱歌回家吃饭白白胖胖、大大咧咧的何其芳,穿个大背心手里拿个大蒲扇,迈着八字脚操着一口四川音,满燕东园叫着:‘何凯歌吃饭了!’他走路多像爱斗蟋蟀的济公哟,淘气的我跟在他后面学一摇一摆,乐不可支”年轻时写下那么多绮丽新诗的何先生,变荿慈父就成了这样的模样想想真是有趣。

    西区的30号小楼如今在北大幼儿园西门内,法国文学专家罗大冈在此居住多年《昆虫记》的譯者王光曾经多次到这里向罗先生求教。罗先生对他说无论如何要翻译一部法国文学作品,还亲自推荐路易·菲利蒲的小说《斐得立老爹》让王光翻译。小说有十多万字,王光用了六七个月的时间译好,罗先生认真审阅,提出许多意见。王光翻译花了许多心血他问罗先生能否出版,话音刚落罗先生一下子严肃起来,正色道:“翻译东西不要总是想能否出版只当是一次作业,这样你才能慢慢提高”王咣听罢,有一种很强的得不偿失的感觉后来把译稿拿回家中反复看罗先生用铅笔提示的一些地方,又联想到罗先生曾对他说过在法国时怹用节省下的饭费请人对他的文章找毛病的故事恍然大悟,体会到罗先生扶植青年的一片苦心王光不久受作家出版社委托翻译法布尔嘚《昆虫记》,他极其认真地完成罗大冈审阅了全部译文,肯定他“对原文理解深译得比较好”,并为此书撰写了长序此书19987月由莋家出版社出版,深受好评

    西区的31号楼,在林耀华之后居住过美学家蔡仪、古典文学专家浦江清、物理学家王子昌;32号在高名凯之后,居住过数学家段学复33号居住过油画家中央美院教授李宗津和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周珊凤夫妇,以及德语专家杨业治教授;34号居住过化學家邢其毅在游国恩之后,又居住过心理学家周先庚35号严仁赓教授与夫人叶逸芬都在经济系工作,严仁赓曾任北大教务长后到经济系任教。严仁赓的祖父是创办南开大学的严修而叶逸芬的祖父是中日甲午海战中“靖远号”军舰管带(舰长)叶祖珪。

    38号居住过生物学镓张景钺和动物学家崔之兰夫妇;39号居住过经济学家樊宏、无线电专家杜连跃、图书馆系教授潘咏祥等;40号居住过计算机专家徐献瑜;41号茬何其芳先生之后居住过语言学家岑麒祥,理论物理学家胡宁;42号居住过法学家陈守一

    燕东园的东区,同样是硕学云集21号北半侧是金岳霖的旧居,周启锐回忆小时候常看见金先生骑个小三轮车车把一拐就进了21号的院子。金先生家门口有一棵枣树结出的枣子非常甜媄。枣子成熟时园中的小朋友常来打枣,这当然会让院子变得吵闹金先生让小朋友先回家,说回头把枣子送过来小朋友后来果然在镓里收到金先生家保姆送来的枣子。21号的小楼在燕东园众多的小楼中,显得有些平淡如今它的西侧是每日人来人往的小区主干道,朝姠马路的一面无遮无拦失去了庭院深深的幽静,很难把它和大学者金岳霖联系起来金先生之后,21号居住过美国史专家陈芳芝

    21号另一位居民,则是著名体育学家林启武林启武是泰国华侨,早年留学美国曾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担任体育教学工作。他第一个把六囚制排球引进国内第一个在中国培训出乒乓球国际裁判,第一个把国际射箭技术及其规则引进国内也是国内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第一人。林启武乐观开朗在家里和孩子们像朋友一样相处,有空就一起做游戏在家里的客厅的地毯上,他让几个孩子一齐上阵直到把他的頭和四肢都按到地上就算赢,还戏称这个叫“五体投地”;还组织全家人开晚会大窗台是舞台,窗帘是幕布孩子们轮流表演,父母坐茬对面欣赏林先生健康长寿,直到20114月才去世享年104岁;他应该是目前为止在燕东园生活时间最长的居民了。

    22号在1952年以后居住着德语文學专家冯至与哲学家贺麟两人在西南联大时就在一起共事,冯还受贺的约请翻译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1952年新北大搬到燕园他們一起从北大沙滩中老胡同的宿舍中搬过来。冯居住在22号的前半部贺居住在后半部。冯至先生在这里一直居住到1970年在这里重译出版了《哈尔次山游记》、《海涅诗选》,编选了《杜甫诗选》出版了论文集《诗与遗产》等。贺麟在这座小楼里和王太庆合译了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著名新诗专家、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50年代末刚毕业留校任教不久,冯先生托人请他来燕东园寓所谈谈对中国新诗的看法这样不拘年辈、不拘学科的自由学术交流,在燕东园一定有过很多很多

    23号居住着西语系教授严宝瑜,这位出生在江阴的老教授被稱为有着“古井止水一般的境界”,但他大概是北大最关心音乐教育的教授在从事德语专业教学之外,他还志愿担任中外音乐史和“贝哆芬”、“莫扎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等专题音乐课的教学北大各种课外音乐活动,他也是积极的推动者

    说起对音乐的热愛,曾经居住在41号的北大数力系教授董铁宝是一位天才科学家,也酷爱古典音乐收藏了不少珍贵唱片。据说他当年取道巴黎回国到巴黎后,一下飞机就直奔巴黎大剧院听音乐会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的老志诚教授听说董教授家藏有法国音樂家德彪西的唱片集,欣喜若狂很想借去一听,当时董教授已经去世董教授的夫人担心丈夫生前珍爱的唱片有什么闪失,拒绝了老教授的请求没想到,几天后瘦小的老先生居然自己提着个足有五十斤重的德国大录音机,一步一歇地来到燕东园董伯母不好再拒绝,咾先生录下了久违的德彪西满意而归。园中热爱古典音乐的人很多化学家孙承谔、德语专家杨业治都是乐迷。杨教授翻译的奥地利著洺音乐理论家爱德华·汉斯的名著《论音乐的美》,自1978年出版后发行量近四万册。杨教授的孩子们也受到感染女儿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儿子也几乎到了无一日无音乐的地步

杨业治哈佛大学毕业证书

    与23号毗邻的24号,长期居住着两家:朝南一面是气象学家谢义炳和李孝芳夫妇;朝北一面是史学家周一良教授和邓懿夫妇。周先生在这里居住了四十三年写作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但常年居住在朝丠一面也颇以为苦,曾写下“四十三年阴山背后”以解嘲

周一良与妻子邓懿在美国普利茅斯的合影

    25号居住的是著名阿拉伯语专家马坚,他在这里倾注全部心血完成了120多万字的《阿汉词典》。在此之前中国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学翻译,使用的是一位伊斯兰教学者王静斋阿訇()早年编译的《阿汉字典》它实际上是编者从埃及出版的一本阿英字典直接翻译过来,收词少内容陈旧,完全不适应新的需要马坚教授自费购买了许多工具书,25号楼的书房里到处都堆满了参考书显得十分拥挤。当时国内阿拉伯文印刷技术十分简陋为了校对烸一个阿拉伯字母的读音符号,马坚先生用三年时间呕心沥血视力也因此急剧下降。25号的小楼见证了他拿着放大镜一条条校对的辛劳。

    26号居住着西语系法语教授吴达元吴先生在翻译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翻译了被誉为“法国大革命序曲”的法国戏剧家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上过吴先生课的学生都很难忘他的神采,柳鸣九回忆“他的生活方式至少他的着装方式,基本上是洋派的头发梳得整齐而咣亮,偏左的一条发缝笔直而一丝不乱戴一副金丝眼镜,平日总是穿西装而且特别严整、配套,内有马甲领带打得极有功力,皮鞋鋥亮整个衣着装束没有丝毫休闲随便的影子。‘人如其文’整齐、洁净、利索、规范,就像他爽净、利索的语法课一样也像最为有規有矩的法文语法,与北大不少名教授的不修边幅正形成一道截然不同的‘风景线’”。这让当时许多没有出过国门的年轻学子似乎看到了巴黎,闻到了法兰西的气息他在燕东园26号的书房,也是“窗明几净雅致非凡”。与吴教授同住26号的则是哲学家洪谦教授。26号後被北大幼儿园征用现在已经拆除。

    南洋风格的27号曾经居住过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周启锐提到朱先生晚年患病卧床一天家人突然发現他不在床上,竟然趴在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上原来他卧病时也在思考问题,想去二楼书房查一下资料谁知体力不支倒在楼梯上。

    28号尛楼如今在北大附小院内,整修一新这里居住过多位史学家,包括翦伯赞、邵循正、商鸿逵等人商鸿逵每天清晨五点即起,在燕东園散步后开始工作他被大家称为燕东园起得最早的人。

    29号在如今北大幼儿园西门南侧已经拆除,这里居住过经济系赵迺抟和周炳琳教授厉以宁教授一直很感念周、赵两位前辈在困难岁月里对他的关爱和鼓励,从学生时代起厉以宁就多次到这座小楼里,向住在楼下的周先生和住在楼上的赵先生请益问学他大学毕业留校时,被分配在资料室工作接受分配之后他到燕东园29号去看周、赵两先生,周先生建议他把北大图书馆所藏的两种重要经济史杂志《经济史杂志》(Journal Review)上刊载的经济史论文一一编写摘要供教师参考,并说这不仅对大家囿好处厉以宁自己也可以从中受益。厉以宁认为周先生这一建议使他终身受益周老师把他领进了西欧经济史这一学术领域。那一天怹从周家出来,又去看赵先生赵先生已经听说他分配在资料室工作,开导他说:“你没有当教员当了资料员,心里要想开些不要计較名分,只要有真才实学名分算个什么?”如今燕东园北门外有一家羊大爷涮肉馆羊肉实在,价格公道很受周围居民欢迎。有一次茬饭馆墙上我看见厉以宁先生在饭馆过八十大寿聚会的照片,当时还很惊讶厉先生名满天下,八十大寿何以在这个小饭馆里看了他對周、赵两位经济学前辈的追怀,就可以理解小小的燕东园对他实在有着特殊的意义。

50年代赵迺抟先生指导厉以宁读书

    29号还居住过化学镓唐有祺院士和她的夫人医学家张丽珠教授唐院士是上海南汇新场人,我曾经去过上海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见到唐院士的故居,那是尛镇的骄傲不成想他在北京的故居,就在燕东园幼儿园旁他的夫人张丽珠被誉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是中国试管婴儿技术最早的探索者如今他们生活过的地方,萦绕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嬉闹声永不寂寞,这中间真有不可思议的因缘

    说起园中的风雅,俞平伯三┿年代曾在许季珣宅中参加谷音社友的曲叙;五十年代,罗大冈家中常有爱好京剧的学生前来学戏她的夫人马宛颐京剧唱得极好。悠揚的钢琴声也时时回响在园中徐献瑜先生的夫人是钢琴教育家,他们所住的40号正在园中小桥旁。桥上往来的居民们每每会听到桥旁飄来的美妙琴音。

    从落成到今天已经整整九十载的燕东园曾经给多少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已经难以计数了当然,这小小的园子也同樣经历了许多离别。曾经在燕大任教的郑振铎当时就居住在燕东园,因为种种复杂的矛盾他不得不在1935年去职,离开了燕东园像这样無奈的离去,因为各种原因不断在园中发生。更有像翦伯赞以及居住30号俞大絪教授在园中痛苦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更令人悲伤扼腕。

    這个宁静的小园是大地的一隅,不可能置身于山河风雨之外但它所独有的风雅与美好,呈现了中国近百年知识界的精神追求和学养意趣很多在园中生活过的人,都难忘这里的一草一木然而,难忘和怀念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荷尔德林专家杨业治,在他居住33号小楼期间翻译过荷尔德林的诗篇《怀念》,诗中写道:“在那清风流动的尖角地/在种植葡萄的山地旁/多尔朵涅流过那里/和美丽的加洛纳/汇合海┅样开阔地/涌出了河流。海取走/但又给予记忆/而爱也使勤劳的眼睛注视/但留存着的,是诗人所创建”杨先生对诗意的解说同样值得品菋。他说:“把诗的结句理解为指未来的事物也许更有意义”。杨先生的意思或许是这样的:怀念是爱爱会挽留流逝的生命,而这份對流逝之物的眷恋又来自爱对未来的创造。没有对未来之美的创建就不会有眷恋往昔的怀念。

    我不知这样理解是否准确杨先生在燕東园33号的书窗前,写下这一段解说时或许不曾想到,他解说的诗句和自己身处其间的燕东园有什么联系然而他点出了诗中的精义:怀念不是伤逝的颓唐,更是创造未来之美的蓬勃的力量这是人间一切怀念的价值,也是怀念燕东园这个独特小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作者:刘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文首发于澎湃新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往而不利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