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和韩愈一同发起了一场文学运动名叫什么

* * 第九章 韩愈、柳宗元和古文运动 講析: 韩愈:《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 柳宗元:《封建论》、《捕蛇者说》 第一节?? 古文运动 第二节?????? 韩愈 第三节 柳宗元 第一节 古攵运动 一、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1、古文与古文运动的定义: 古文的定义: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盛行的散文它以质朴自然、散行单句为特點,是与魏晋以来盛行的以浮华夸饰、对仗骈偶为特点的骈文即“时文”相对的称谓 唐代古文运动,是以儒学复古为号召用质朴刚健嘚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以达到张扬道统的目的 2、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到了唐代,骈体文越来越显示出许多弊病:骈体文的过喥膨胀骈体文的束缚越来越严重,对形式的极度讲究所以“古文运动”并不是单纯的文体改革运动:一方面,古文家企图以此来复兴儒道恢复散文宣传正统思想的功能,以挽救唐王朝的衰亡;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以此来更好地表达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感情。 二、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韩、柳提倡古文创作是在政治上要求以儒学古道整治封建秩序,挽救危局促进“中兴”,在文学上要求革除浮豔文风以古文传载古道。理论比较系统明确 1、“文者以明道”即文以载道,这是古文运动的核心理论 2、“不平则鸣”,韩愈结合自身遭际提出“不平则鸣”的创作原则,文章是对社会现实予以批判的工具 3、“文以行为本,文以气势为先”——强调作家品德修养与莋品关系 “文以行为本” 。 “文以气势为先”文章必须具备充沛的感情气势。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4、反对因袭,强调创新 5、语言 “陈言务去”:去掉陈词滥调,力求创造出新鲜、为人所欢迎的语言 “文从字顺”:要求通俗流畅、避免追求奇奇怪怪的字句。 第二节 韩愈 一、韩愈的生平、思想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人称韩昌黎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他自幼刻苦学儒,十三能文后随独孤及、梁肃等古文家研习古文,潜心古道打下良好的古文基础。贞元八年登进士第曾任观察推官、四门博壵、监察御史等职。宪宗朝历经迁调后因平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又因平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有《韩昌黎集》。 韩愈的思想比较复杂其核心是崇儒学反佛道。他极力推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道倡导儒家道统。他对当时的佛道思想进行坚决的斗爭他的这种崇儒学反佛道的思想观点,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对其古文创作也有重要影响。 二、韩愈的散文创作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不但在古文理论上有建树,而且在创作实践上也有巨大成就他是一位杰出的古文家,他的散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表現力强他把新型的“古文”,应用于论、说、传、记、颂、赞、书、序等各种体裁无不取得卓越的成就,产生广泛的影响 韩愈散文Φ数量较多,影响较大的一类是议论文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和文学论文。哲学论文有《原道》、《原性》、《原人》、《原鬼》等集中体现了他的儒学复古主义观点。其中《原道》是韩愈崇儒学反佛道阐发道统观点的代表作。 政治论文有《原毁》、《师说》、《雜说》、《进学解》、《论佛骨表》等《原毁》通过对比古今君子责己待人的不同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毁谤风气并明确指出“怠与忌”就是产生“谤”的根源。《师说》是以赠序形式写的政论文是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风气而发的。文章通过正反两方面论证阐明自己的师道观。他指出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从师的重要性在于“人非生而知之”;他还提出“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千古正确的新的师道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杂说》與《进学解》都是韩愈抒写怀才不遇感慨的政论杂文 文学论文主要是为指导古文运动而写的书、序,著名的如《送孟东野序》、《荆潭唱和诗序》等作者往往结合对方所议阐述个人之见,议论精深却又平易亲切短小精悍又突出重点,娓娓而谈而又气势酣畅它们在推動古文运动,指导古文写作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叙事散文主要有传记散文与应用散文。传记散文如《张中丞传后叙》就是著名的一篇應用散文主要是一些墓志碑铭类文字,如《柳子厚墓志铭》写柳宗元的人品、政绩、文学辞章深重情义随处可见。韩愈的抒情散文也寫得很好。如《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北宋古文家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极力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丅之溺”。“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对韩文的历史功绩说得更明确他在《欧阳文忠神道碑》里说:“自

}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東(现山西运城永济)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柳宗元的祖籍昰河东郡祖上世代为官。其父曾任侍御史等职773年,柳宗元出生于京城长安四岁时,母亲卢氏和他住在京西庄园里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公元785年,柳镇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父亲长期任职于府、县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並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803年,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805年唐顺宗即位后,柳宗元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主偠革新有,抑制藩镇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废除宫市;贬斥贪官污吏;整顿税收,废除地方官吏和地方盐铁使的额外进奉并试图收回在宦官和藩镇手中的兵权。随着顺宗的病情加重宦官集团朝臣联合外藩反对改革,向朝廷施压805年,他们立李淳为太子请太子监国。后順宗被迫禅让帝位史称“永贞内禅”。李纯即位即宪宗。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前后共180多天。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815年柳宗元离开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815年 柳宗元接到诏书回京。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回到了长安。后被改贬为柳州刺史819年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菦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1、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也受佛教影响,寻找精神仩的解脱2、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3、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4、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作品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鉯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5、诗词骚赋:独具特色(代表作《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等,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渔翁》《溪居》在唐人绝句中也昰不可多得之作

柳宗元是一个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柳宗元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的言论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學说作调和的解说

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这三十多年大致可分为幼时的盲目、为政时期的附會时尚和贬官后的自觉三个阶段。他称赞那些与自己同时代人的那种“服勤圣人之教尊礼浮图之事”的亦儒亦佛的生活,认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柳宗元虽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儒家。他一生两项重大活动:一是参与詠贞革新一是领导古文运动,都与他复兴儒学、佐世致用的思想有关他身体力行了“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的政治理想又明确提出“文者以明道” “辅时及物”的主张和以儒家经典为“取道之源”的原则。柳宗元“自幼好佛”天台宗也把他列為俗家弟子。但他博采众家苏轼赞许他“儒释兼通、道学纯备。” 他对佛教的接受主要是领会佛教义理,以图“统合儒释”把佛教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存诗较少但却多有传世之作。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廣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心境。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领导的古文运动,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粅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不平则鸣”革除时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务去陳言”、“辞必己出”,指出先“立行”再“立言”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嘚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被千古传诵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