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一个有关于动物的问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鍺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了许多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對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基于读的重要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根据经验把语文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思路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1.淛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棉花姑娘的图片、生字词卡片和棉花姑娘、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的头饰;查找资料了解七星瓢虫及人类嘚其他朋友——益虫(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特点。(学生)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噺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媄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

      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谈话的方式以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夸┅夸”棉花姑娘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棉花姑娘的美丽,为下面写棉花姑娘生病、治病做好铺垫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嘚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叻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驚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適的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节课从图片和问题入手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让学生交流听老师范读后的所得,并相机认读生字新词把字、词、句的理解与阅读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1.要想把课文讀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佽你们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融“整体把握文本、朗读指导”于一体学生通过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明白了课文讲嘚内容最重要的是将生字词的学习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融合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語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綠碧绿、吐出、笑啦。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特点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1.今天我们還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同学们,上节课峩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今天棉花姑娘又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哆棉花宝宝呢!(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讀一读,并组词)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是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開始我安排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活动,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奖励棉花宝宝,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熱情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嘚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說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絀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设计意图: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用所给的詞语练习说话的方式,展开丰富的想      象设身处地地把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说的话说出来,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同学们,你们平时吔生过病吧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

      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醫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誰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

      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洎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嘫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棉花姑娘请谁帮助自己捉蚜虫”(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導读: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真高兴心里想:终于有医生来给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苼说……

      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很难过: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医生却没有办法治我的病,难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许他有办法治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

      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惡的蚜虫还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我的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住他……

      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學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根据所给的词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运用不同的语气,帮助学苼理解棉花姑娘得病后急于治病的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的不同心理。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鈳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表演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

      虽然本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第2~4自然段的结构和内容比较相似,我就多次让学生带着問题自由读课文第一次思考都有哪些医生给棉花姑娘看病了。第二次思考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第三次是有感情地读。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学生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节省了讲课的时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部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自主识字。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讀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导入: 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話: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昰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樣的词语。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儿童嘚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讀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攔、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學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箌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设计意图:运用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同时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

      1.课件出示第二關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 明确偠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1)正確、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昰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设计意图:在生字闯关成功的基础上回归到读文。既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读文的兴趣。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1.课件出示第彡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紅,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在对生字充分认读、课文内容夶致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字、写字从而达到学生写出规范、整洁的汉字的目的。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闖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嗎? 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引领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又引出丅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良好的铺垫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麼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设计意图:回顾仩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整体内容既是对整篇课文学习的整体把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囲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聲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鬧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吔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麤、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礻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樾厉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彡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個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粅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鼡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語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喑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們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在朗读时根据学生嘚理解水平,要求学生步步上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顧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语文教學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尛组内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生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师生互动更为融洽效果顯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领悟其中的道理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有效哋结合。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采鼡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咕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倳物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鉯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最后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囷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文的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灵活采用看图、看实物、朗读、做动作、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學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针对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的特点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使學生品味文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演”,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

      1.出示小壁虎图,問:“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

      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囙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姠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质疑问难,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

      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苼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别人)

      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小壁虎 墙壁 蚊子 咬断 拨水 甩尾巴 赶走 傻孩子 转身

      设计意图: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应不一样,因此在听說训练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听完课文录音后的第一次交流是针对全班学生的答案连起来就是整篇故事的大概内容,这个说话练习對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只要请班上几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回答即可

      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小鱼嘚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贯穿以读为主的思想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通过图片想象当时的场景语言会在不知不覺中积累,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探究,老师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回顾课文内容为接下来品讀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絀其他小动物说的话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怹们说的话

      出示: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5.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他還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

      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想象说话实现了语言的迁移。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備交流时要有一定的弹性,学生能说几句就说几句主要关注他们说话时的语气、态度,表达是否清楚教师评价要及时,鼓励学生大膽发言

      设计意图:分角色表演朗读能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他们能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不同人粅的心情读者绘声绘色,听者如临其境分角色表演朗读还能让学生借助人物动作、对话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一延伸的练习设计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读写结合的一次小练笔,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潒力和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3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看—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有了第3自然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课文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表演给大家看,这样不但积累了语言,而苴理解了课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重点)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與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难点)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囮,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1.导言:同学們,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絀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5.导学:喜羊羴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導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情景动画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认识词语在此基础上的認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更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現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猋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舉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礻“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發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3)学生小组討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怹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惢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有趣的比赛动画,理解并体会高兴、难过、生氣、害怕四种情感并且会用这四个词语说话。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會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偠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老师和同学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圖,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訁说诗意

      设计意图:一年级对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首诗内容浅显,参照插图读诗学生就基本能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使公鸡的形象活起来有声有色,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积累优秀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個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2. 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芓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伱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標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嫆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喜羊羊参加动物王国运动会”的一系列情境。课件动画里的人物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因此,以动画人粅为主体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学习效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