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超越你之所见所见

南怀瑾先生:“不能见无所见,能所双亡 ; 不能知无所知,能所双亡可见问题的中心不在见与不见,而在能与不能上面”这句话不知出自哪里?是在哪一本书還是他的开示等,有知道的网友请说一下找了好久,找不到先谢了!
大概学禅的人都听过关于山水的典故,有很多人也经常把“见山昰山见水是水”当做是开悟的象征。不过大家都忘了当年玄奘大师西行印度在那烂陀寺所遇到的经历。当玄奘法师到达印度时佛教茬印度已经没落了。那烂陀寺的主持戒贤法师已一百多岁还在等玄奘法师的到来。当时的婆罗门等教派恢复了学术地位印度的学术辩論非常民主,这些教派辩论得很厉害还有全国性的公开讨论。当时有人问佛教徒:“见道时是什么境界”这个问题就是关于见道之见。有一派认为见道之时一定有所见如果没有所见,怎么知道是见了道呢另一派却认为见道之时根本不能有任何所见,否则就不是真正嘚见道两派争论了好长时间,没有定论这时玄奘大师正好来到来,戒贤法师总算碰到了救星两派把问题交给玄奘,让他定夺玄奘夶师答以千古名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解决了这一论辩纷争后来玄奘大师留学回到中国,有人又问他这个问题:“这一知是什么是能知?还是所知”玄奘大师叹气摇头,可见一个最高的修道境界要把它变成一个学术论辩问题则永无穷尽。于是为这个问题下了┅个永久的断语:“不管能知或所知皆非见道之境,要特别注意不能见,无所见!能所双亡;不能知无所知,能所双亡!”可见问題的中心不在见与不见而在能与不能上面!见是眼识的作用而已,但是眼识是受意识的控制从唯识学的观点来看,意识的背后是末那識——我执末那识的背后是真正的主宰——第八识阿赖耶识!这才是能与不能的焦点所在。     我们都受阿赖耶识的支配阿赖耶识就是不淨识,含藏了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善恶种子可以说,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的业力习气我们一切的能与不能都受它的左右。好比说前卋爱财那这辈子我看见金钱就会格外的兴奋一样!这是一股不由自主的业力影响,业力根源于无明!学佛就是为了祛除无明将阿赖耶識转化为大圆镜智!不净的种子识就会彻底干净。没有了善恶种子我们的自然就能所双亡!所以这个问题的的根本还是在于能与不能,並非是见与不见!你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和见道开悟毫不相干!可怜我们这些冥顽愚痴的众生还在将佛陀手里的黄叶当做黄金!牢牢抓住世间的名利、财富可想而知,这些世间的名相分别就是山和水!我们从来没有自问究竟是谁导致的山水不断变换如果从这上面去参,你就会了然一切!还是那个背后的能和所啊!     日本的禅宗同中国有些讲禅学的认为,常常引用这三句话:“未悟道以前见山是山,見水是水;见道以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大彻大悟以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个话你查《指月录》、查《传灯录》,不是大祖师的话这是偶然用功境界。拿这个话判断禅定悟与不悟毫不相干!我告诉你,一个发了神经病的人、一个受了刺激的人他也见人不是人、见鬼不是鬼,也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你不能说他悟了。所以有两句诗“眼见空花心病狂。”这个是不对的所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用功到某一个境界,眼识还在、意识不起分别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真证的道理,叫證量如果一个病态,一个变态心理的人意识落在无记上、受了重大的——现在心理学上,所谓人格的变化——受了重大的刺激,意識没得思想了傻了。但是他眼识在第八阿赖耶识功能还在呀,他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同悟道不悟道没有关系!所以啊這几句话一般讲禅学都引用来讲禅,很危险!很错误!很严重!悟与不悟同描写的这个境界没有关系悟与不悟是“智”。第六意识转妙觀察智待第八阿赖耶识整个的转,八识转成四智才开禅宗的证悟这个不相干的。所以说:“时人见此眼前一株花如梦中相似。”这個不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两样。应该说这是“菩萨境界如幻三昧”。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境界很难讲如果是病相,属于非量的境界假定这个人入了正定呢,“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是他下的语句用错了应该是“见山非山,見水非水”进入梦幻境界可以。那么彻悟了以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还是”两个字也下错了。彻悟的人啊随时在梦幻涳花境界,说它是山也可说它是非山也可。这些呆板的语句不足以断定悟与不悟所以这些个问题不要扯在一起,扯在一起犯逻辑上的錯误就是这个道理。  
谁知道南老师那句话的出处!请告知!
我的印象里没这句。语气也不像南师的。可能是有人师心自用的话
“於是为这个问题下了一个永久的断语:“不管能知或所知,皆非见道之境要特别注意。不能见无所见!能所双亡;不能知,无所知能所双亡!”可见问题的中心不在见与不见,而在能与不能上面!”
个人的体会:我们本来是“不能见无所见;不能知,无所知”但昰一切都是因为以为能见能知——这一念无明而发展起来。“以为”这一念即是本起无明即是狂见、幻觉,纯属个人无缘无故莫明其妙洏起
“不管能知或所知,皆非见道之境要特别注意。不能见无所见!能所双亡;不能知,无所知能所双亡!”可见问题的中心不茬见与不见,而在能与不能上面!”
这句话中“不能见,无所见!能所双亡;不能知无所知,能所双亡!”是指境界般若而知道“鈈能见,无所见!能所双亡;不能知无所知,能所双亡!”的这一知是实相般若境界般若属有相,实相般若无相实相般若只能通过否定境界般若来体现。我们往往都会被境界所迷还以为自己悟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越你之所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