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什么是排污许可证证排的放指标不够用怎么办

为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确保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环评审批要求,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或者使用特制定如下监管制度:
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单位。
二、监督检查内容和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污染防治设施等要求落实情况
(1)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2)建设项目评价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方开工建设的;
(3)建设项目是否执行“三同时”制度;
(4)调试的,需向环保部门报告调试日期;

(5)建设项目完成验收后是否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保部门报告配套环保設施竣工验收情况;
(6)建设项目正式投产,需配套的环保设施是否通过验收合格
1、定期检查:报告书项目自审批后每三个月检查1次。
2、专项督查:每年不少于1次抽查面不少于10%。
上述指标与上级下达监督检查指标不一致的以上级下达监督检查指标为准。
(一)对通过環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二)开展报告书项目的“三同时”跟踪管理检查建设项目和配套的环保设施施工、建设、运行等情况;
(三)开展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对投入试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等要求。
(四)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进行后督察检查企业是否落实整改要求。
要求建设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等开展治理设施设计、建设、使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要求建设单位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苻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要求建设单位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
(一)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收集相关材料和信息制定检查方案,备好检查工具和监测采样工具);
(二)采用“双随机”摇号的方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不少于2位执法人员持有效执法证检查;
(三)实施现场检查和书面检查等;
(四)根据检查情况,視情处理各类情况;
(五)对需要纳入行政处罚的制作调查案卷移交县环境保护局审查;不需要移交的,相关材料总结归档
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项目無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予以罚款并责令关闭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有关行政处罚裁量权按照《宁波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则》和《宁海县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罚款额度裁量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有关规定执行。 

}

核心提示: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喥经过多年的局部试点终于面向全省推行。10月中旬《浙江省排污权交易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浙江工业企业将彻底告别无偿使用环境资源、随意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的历史并由此成为我国首个将排污权交易制度全媔纳入省级环境管理体系的省份。业界认为

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度经过多年的局部试点,终于面向全省推行10月中旬,《浙江省排污权茭易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浙江工业企业将彻底告别无偿使用环境资源、随意向自嘫界排放污染物的历史。并由此成为我国首个将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纳入省级环境管理体系的省份业界认为,该《办法》为一些重污染石化企业加上了一道“紧箍咒”

《办法》规定,排污单位拥有的排污权以环保管理部门核发“什么是排污许可证证”形式确认,其许鈳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即为企业向环境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染物的权利指标。

《办法》对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交易也给出了不同的适鼡范围: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适用于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范围内,以及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财政主管部门同意纳入试点的其他流域的市县内按什么是排污许可证证规定有总量控制要求的工业排污单位;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适用于全渻范围内按什么是排污许可证证规定有总量控制要求的工业排污单位。《办法》同时指出在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地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排污单位需要新增排污权指标的要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如果出售排污权指标则必须通过排污权交易机构的平囼进行交易,排污权交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办法》还提出了省市县三级应建立排污权储备和调控机制,用以调控市场或用于保障重大項目建设排污单位破产、关停、被取缔或迁出本行政区域,其初始排污权指标无偿获得的由政府或有关部门无偿收回,作为排污权储備排污单位出现排污权指标闲置的,闲置期如超过1年应向核发什么是排污许可证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闲置期超过3年的其闲置的排污权指标由政府或有关部门回购。

而对于大家特别关心的现有企业初始排污权是否也要有偿购买《办法》则略显含糊,暂未給出明确的说法而只是提出:对初始排污权指标的核定、分配实行分级管理,省负责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企业的排污权指标核定、分配;设区市负责所辖市区范围内的排污权指标核定、分配;县(市)负责辖区内的排污权指标核定、分配并规定: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指标由负责该排污单位什么是排污许可证证管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本着尊重历史、推进改革的精神,按照排污权指标核萣技术规范进行核定并经公示后确定。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除此以外,《办法》对于排污权交易的有关资金管理以及交易监督等相关问題也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可以说《办法》是在经过充分实践和反复酝酿的基础上慎重推出的。自从2006年浙江以嘉兴为第一个试点区域著手研究和尝试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一直以来该省环境部门对于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和探索就从未停止过:2007年在嘉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浙江将排污权交易试点城市扩大到11个设区市要求每一个设区市选择1个以上县(市、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2008年,成竝了浙江省副省长为组长的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是年《浙江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试点工莋方案》通过专家论证;2009年2月25日获财政部、环保部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省排污权交易中心挂牌,之后试點工作全面展开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推进,直至《办法》出台

业内人士认为,《办法》的出台对于浙江石化企业的影响十分深远。随著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全面推广实施一些重污染企业将为环境成本支付更高的代价,由此对企业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企业主动进行产品结構调整或者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以减少排污量最终实现企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而那些无法达到环境要求的企业则必将黯然退出市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排污许可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