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遣唐使的特点

遣唐使的特点是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学习交流的使节团。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的特点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的特点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恏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的特点,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奈良时玳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的特点其中尤以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随行的第八次遣唐使的特点最为著名。

日本政府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的特点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風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建都长安(今西安)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榮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姠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

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镓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为了实现更加直接有效地学习唐朝先进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4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的特点团、派遣优秀囚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1. 【遣唐使的特点】:是唐代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成员。

  2. 【时间】: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紀末约两个半世纪首次派遣时间: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末次派遣时间:公元894年(唐乾宁元年)

  3. 【历史意义】:对日本的意義: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史称“大化改新”。遣唐使的特点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4. 【突出人物】: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舒明天皇。


古代日本派赴Φ国学习访问的使节团成员叫遣唐使的特点

 唐代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遣使入唐630年(ㄖ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开成五年)894年(日本宽平六年,唐干宁元年)又准备派遣已經任命,由于菅原道真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的特点。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的特点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的特点计有十二次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員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鍛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zhidao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遣唐使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