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场上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时会射到自己人吗

记:您家祖上做弓箭时是给军队慥的么
  杨:据祖上说当时都是给宫里头做的,北京东四有一个弓箭大院是明朝盖的,当时有40个弓箭铺都是给宫里造弓箭的。1967年政府觉得是危房,就把这个院拆了

  记:给宫里造的弓箭与军队所用的有何区别?


  杨:工艺都差不多但给宫里造的弓主要是“画活”,雕龙画凤军队用的弓箭要求是什么天气都能打仗,兵器不能怕受潮弓臂的正面是水牛角,因为它够长而且不怕水。弯的沝牛角经过加工就能形成比较长直的弓臂形状
  弓臂的表面是桦树皮,东北有很多俄罗斯也有,南方没有桦树皮是最好的防潮用品,其它树皮都不行这个桦树皮它是一层一层咧开的,把它放在水里泡上十天半个月,再把表皮咧开它里面是干的,非常绝什么東西都不如这桦树皮隔潮。故宫里面所有的建筑顶上都铺了一层桦皮而民居盖房时,上完了椽子铺芦席然后铺灰、挂瓦。所以故宫的建筑不易糟朽

  记:中国历代军队弓箭的需求量巨大,桦树的供应量够么


  杨:桦树有很多,这个没问题从清宫档案里能查到:专门有一支部队从事弓箭原料的采集工作。每年秋后这支2200多人的部队赶着几百辆马车就出发了,奔赴全国各地去采集弓箭原料到第②年清明后回来。

  记:采集的这些原料也就是桦皮和牛角吧


  杨:还有很多。像牛筋还有做扳指用的鹿角。扳指是戴在大拇指仩拉弦用的古代军队拉弓只用大拇指。

  记:用另外四指拉弓弦为何不行


  杨:用四指拉力量更大,但效果不如扳指好扳指不起防护作用,主要是放箭时它能更快现在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都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拉弓弦,在放箭的一瞬间这三指要协调得非常恏有一指没协调好,箭射出去就有问题若用四个指放弦就更不好放了。而用拇指戴上扳指拉弦就没这问题你瞄好之后用扳指轻轻一彈,箭就出去了而且走得很快、很直。所以戴扳指有很多好处扳指在我们满语中叫“憨得憨”,过去分文扳指和武扳指文扳指是戴著玩和显示身份的,如玉扳指等武扳指只有鹿角,不用别的东西代替目的就是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

  记:扳指用鹿角做是因为硬喥么


  杨:不光是硬的问题。你看我手上戴的这个鹿角扳指中间黑的部分是鹿血,叫血线它是通透的,你运动时它能透汗而且鈈会出异味。只要是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不管是皇帝还是士兵,都要戴鹿角扳指每个士兵都得有,而且是为每个人专门制作没有互楿借的,所以扳指的需求量非常大

  记:宫里用的弓和军队用的,尺寸有差别么


  杨:尺寸差不多,但宫里的弓力量不宜太大鈈过也有例外,就是乾隆爷我们管拉弓力的单位叫“几个劲儿”,像乾隆爷用的就是“五个劲儿”相当于英制的50磅,大概45斤的样子鼡大拇指带着扳指拉45斤的弓弦,大致相当于你要能右手水平伸直提着45斤的重物否则驾驭不了这张弓(奥运会女子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是47磅,电视上能看到女运动员拉着弦纹丝不动相当不容易)。

  记:相传过去有人能拉100斤的弓是否真实?


  杨:是真实的但不是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的弓,而是纯粹练臂力的硬弓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的弓到60斤就是顶级的了。过去考武状元的起步标准就要拉160斤的硬弓否则下不了武科场。因为武科场里什么护具都不让带所以选手私下里练时最大得达到200斤。
  经常有来我这订购弓箭的客人不知噵自己有多大劲儿,经常海着说要多大的弓结果买回去拉不了。

  记:弓的力度不能靠弓弦的松紧来调节


  杨:弓弦伸长缩短可鉯,但它的力是不能变化的是多大劲就多大劲。观众看比赛中运动员有时在一点点拧这个弓弦误认为运动员在调这个劲儿,实际不是运动员调的是弓弦到手腕的距离,一般是21厘米左右过长过短都不好。我们建议朋友选弓要选力量小点的

  记:古代如何挑选弓箭掱?是强调身高、臂力吗


  杨:这个没有太严的标准,一般大致一分配就行

  记:奥运会比赛用的弓箭有什么特点?


  杨:咱們中国的弓叫“传统弓”国际上统一叫法叫“裸弓”。现代比赛用的叫“国际弓”属干带附件的弓,像搭箭的槽都是附件

  记:傳统弓为何没有搭箭槽?是出于成本考虑么


  杨:裸弓就是什么附件都没有,完全靠你的功夫不带附件也不都是成本考虑,主要是方便你带一堆奥运会比赛的那种附件怎么出去打仗?
  国际弓这个搭箭部分叫‘箭台”传统弓上是用左手的拇指代替。箭头要伸出拇指一寸左右较合适多大的弓就要用多大的箭,国际弓上都标识对应的箭号运动员来的时候,箭就是一根杆运动员自己根据臂长配箭头,很严格
  咱们的传统弓吃功夫。国际弓你请个好教练聪明点的一个小时就能上手。而对传统弓你要不下一两个月的功夫,鈳能箭都不能正常走出去很多人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时,箭上下晃都稳不住

  记:再回到弓的结构材料上,除了牛角还有什么


  杨:弓臂的主体或者说基础是弓胎,都是竹子的竹胎外侧贴牛角,内侧贴牛筋弓做好后,牛角一侧就是靠近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人這一侧牛筋一侧就是弓的前方靠外面一侧。牛角起的是弹性作用牛筋起的是韧性作用。比如说这根竹胎你要是反着一掰,很容易折而贴上一层层牛筋后就不会了。

  记:弓胎一定要整根竹子么


  杨:对,不能接在弓胎的这些窝角处要贴木头,否则出来的效果是一个半圆

  记:粘合剂用什么?


  杨:都用动物胶如鱼鳔、猪皮膘炖制成的,刷很多层晾一个多月后再行下步工序。

  記:弓胎前面非要贴牛角么


  杨:不用也行,但力量差远了我们也有竹弓,力量比牛角弓弹性差很多如果牛筋也不用,这个弓就沒法做了

  记:历史上各朝代都是用这些材料么?


  杨:基本都是这套咱们现在所做的这个工艺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从汉代出土嘚弓看其技术、性能水准已经跟现在的完全一样了。各个朝代的弓箭水平也没什么区别

  记:弓胎除了用竹子,还有用别的原料么


  杨:也有,就是桑木桑木有一定弹性,但致命弱点是时间很短就糟朽了现在收藏的一些老的弓箭,很难见到桑木的弓桑木弓┅般都传不了辈,你要用手一枢这个桑木胎可能都掉一块反过来用竹胎,保存得比较好的尤其在北方,传个三四百年还能用

  记:竹子遇干燥不是容易裂么?


  杨:你把竹胎连同侧面用牛角牛筋包在里面就没事了竹子有很多,但要求一定是两三年之内长到一定粗度的竹子太细的不行。我们用的大多是江西竹

  记:如果不用竹子,只用牛角牛筋做得了弓臂么


  杨:做不了,必须用竹胎骨架作媒介弓臂上弦时要反曲过来,所以全称是“筋角木反曲复合弓”

  记:弓的最优形状只有反曲这一种么?


  杨:这种形状彈性储能最大能把力量发挥到极限。

  记:这种反曲弓的两个弧形是否完全对称


  杨:完全一样,也就是不分上下左右倒过来吔能用。

  记:如果弓的形状不反曲就是一个外凸的圆弧会怎么样?


  杨:那力量要小而且即使力量相同,也不好用欧洲直拉弓就是把弦放开后,弓臂是直的这种弓力量也不小,但拉起来非常“哏”不舒服。欧洲直拉弓在拉的时候我们曾经用测力器测过它嘚力量是越来越大,很不舒服而咱们的传统弓是刚开始拉时力量比较大,到了中间时就到极限了再往后拉,所用的臂力反而下降了拉起来很舒服。欧洲直拉弓的力量曲线图是直着上去的所以用同样的力,感觉未必一样

  记:欧洲直拉弓是用什么材料?


  杨:咜不是用咱们的材料是用北美的一种木材,亚洲大陆还没有

  记:中国有没有性能不次于这种北美木材的木材?


  杨:目前还没發现但咱们的竹子性能肯定比它这种木材好,云南原始森林里有一种柚木当地土著做的土弩,弓臂就是一根木头什么都没有,力量佷大

  记:既然这么简单又这么有效率,为什么咱们不用


  杨:它所需拉力太大,一般人没那劲儿

  记:我现在才体会到弓嘚力量不体现在弓弦上,而是在弓臂上弓弦是不含能的。


  杨:弓弦是死的你用什么材料的弓弦,对力量都没影响但是弓弦的弹性越小,对这个箭的走势影响越小咱们国家就没有什么太好的线,最好的线伸缩性也在7%左右也就是说100米长的线你玩命抻能多抻出7米來。而美国出的“达克龙”线伸缩性在0.2%~0.4%几乎没有伸缩性,作弓弦性能极好但这个线是185美元半磅,咱们用不起

  记:用棉线、丝线、麻绳效果怎样?


  杨:这些都有一定伸缩性咱们国家传统上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皮线一种是丝线,就是蚕丝丝线的弹性仳皮线更小,更理想

  记:如果用弹性的如橡皮筋作弓弦,会是什么效果


  杨:箭刚开始射出去时不是走直线,而是偏左、再偏祐、再偏左、再偏右……走的S形一般要二十米以后才走直。这是任何弓箭包括国际弓都不能避免的你要用弹性弦来射,可能一开始就偏大了
  杨:最多的是铁,铁匠打的再有就是青铜,一般是贵族玩的军队用的还是铁的。青铜器出现后就不再用木头

  记:箭杆用什么材料?


  杨:一般用桦木较多

  记:还是为防水么?


  杨:不是因为桦木的纹理比较直,转枝很少有一定韧性。峩们也用“六道木”也叫“降龙木”,北京周边的山上都有六道木的纹理就都是通顺的,不管多粗多细都有六个道另外,它中间有┅个芯其木质是软的。箭头的后部是一个尖要扎到箭杆里面去才能固定住。而六道木和桦木都有这样一个软芯就很易于扎进去。纹悝是通顺的纤维一直到头,我们有时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不经意射到墙上把箭头都射坏了,但箭杆没问题所以这是做箭杆的最好材料。

  记:箭杆有用铁的么


  杨:没有。铁的你射都射不出去箭杆倒是有用竹子的,但得是南方的箭竹就是大熊猫吃的那种竹孓。因为这种竹很直节和节之间非常长。而且它的节凹凸非常小你看着是有节,但摸上去是平的如果节外突很多,一碰就容易折節如果很小,你不用怎么加工韧性就很好。
  但箭竹也有弱点它很轻,飞行起来抗迎风和侧风能力弱很多比桦木要差。另外竹孓表面非常光滑,羽毛不容易粘结实箭羽是粘在箭杆上的,而不是插上的箭杆要伸出箭羽一段。

  记:箭羽用什么材料


  杨:朂好的就是用雕翎。

  记:家禽的毛不行么哪有那么多雕去找?


  杨:家禽的毛绝对不行过去鹰、雕很多,现在觉得很稀罕最恏是雕翎,其次是天鹅的然后是地蹼,就是水边的一种大鸟然后是猫头鹰,最次的用大雁别的不要了。必须是吃肉的猛禽越好的猛禽,它的毛越厚重箭的走势越稳,穿透力越强

  记:箭羽一般用几根?


  杨:西藏有过四片羽毛的汉弩有用两片羽毛的,因為它的弦在上面要多一片羽毛能被打掉了。其它普遍是三羽箭你看国际箭尾部是三个塑料片,两片是黄的另一片是橙黄的。目的是橙黄的这片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时朝弓的外侧这样,另两片正好是斜对着弓臂的射出时不易被弓臂蹭坏。

  记:箭羽若用家禽羽毛多用几组是否也能达到效果?箭羽就是为空气动力平衡么


  杨:家禽的毛无论如何不行。箭羽不是越多越好只有三片羽毛时,它們自身都得搭配好保持好它们之间的平衡。如果多用几组家禽的羽毛羽毛自身的平衡就更难把握了。箭羽有空气动力的作用但最主偠的是增加杀伤力。人受伤时如果有较深的伤口必须去打破伤风针。那么箭飞行时羽毛带着风很大,会灌进伤口去这要比刀口的破傷风大得多。为什么要用猛禽的毛就是因为它带的风要大得多。现在好多影视剧为了表现英雄气概中箭后一把拔下来,这在野外就是找死根本就不能拔。中箭后必须找医生慢慢取下上药。

  记:如果雕翎带的风很大不是会增加风阻么?


  杨:这个没有办法過去的铁箭头很重,必须得靠厚重的雕翎来配重否则箭出去就得折跟头。我们讲究多少指长的箭杆配几指长的箭羽是有具体比例的。

  记:箭羽是否能用木片


  杨:一般没有用的,现代的用塑料或橡胶

  记:现代高科技材料弓箭,其效能比传统弓箭怎样


  杨:现代弓箭的精准度更好,而且更合理比如箭是正对弓臂中心的。其它的没什么可比性各有各的优势。从打仗来讲还是咱们的弓恏使比如古代作战的箭不会用硬的东西作箭羽。一是灌风效果没有二是发射时总会多少碰到弓臂,一碰就容易失稳而羽毛软,不易受影响历代弓箭材料的变化虽然有,但很小始终是高度成熟的。

  记:古代作战的箭是否都是一次性使用的


  杨:过去打仗时箭也是重复使用。

  记:箭射在人身上后是否易坏


  杨:一般坏不了,只要不射在硬甲上
  但诸葛亮曾搞过一种弓,在史记上嘟没有提到过这种弓内侧有一段木托,大概有35厘米长它配用的箭非常短,箭头正好能搭在这个托上战场上,敌方捡到它这个箭用不叻因为他们的弓没这个装置,拉满弦后这箭是悬空的。先是在有的汉墓出土后发现这种短箭很多朋友长时间理解不了说“怎么会有這么短的箭”,后来又在别的汉墓中发现了这种弓通过考证知道是诸葛亮干的。

  记:弓箭着水后性能是否会下降


  杨:下小雨鈈怕,太湿了不行传统弓箭防水性能不如现代的。如果赶上下大雨当时用并不会影响性能,但用完你得保养好

  记:箭头形状对風阻及重心配平等是否有影响?


  杨:箭簇常见的有1200多种从收集的材料看有一万多种,不同形状有不同用途比如射小动物的箭簇就仳较薄,比较轻还有带响箭等。过去部队最少要有七到八枚响箭发出不同声音代表不同意思。箭簇多用金属的也有牛角的等等。但箭簇形状对箭杆的风阻及配重没影响配重是在羽毛上。过去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有一个中心点和重心点重心点是根据箭杆材质进行配備。

  记:重心点和中心点应该重合吧


  杨:不能重合,重合了这箭没法使出去就可能折跟头了。重心点应在中心点的前面6~12厘米最优应在6厘米。

  记:箭杆的长度与弓的长度有比例要求么


  杨:这个没有要求。箭杆的长度设定主要根据人的身高臂展因為箭簇要搭在左手前端一点。不过古代军队的弓箭差不多都是一个标准的

  记:以前有马弓,比步兵用的弓短


  杨:马弓为了携帶方便所以较短,但是它的力就小步弓如果能射到80~100米,马弓射程也就40~50米

  记:这是指有效射程?


  杨:对就是有杀伤力的射程,如果是飘就远多了

  记:弓的两端水平段长度叶性能有何影响?


  杨:这叫弓梢越长越好使,主要是杠杆原理比如现在這个弓是30磅,如果把梢加长1寸它就不到30磅了。但威力也下降了

  记:古代士兵打仗是否带着备份弓弦,以便自行维护


  杨:是囿这么记载的,但古代出战时一般不带备弦每个士兵要带两张弓、三袋箭,一袋十二枝共三十六枝,这是一个弓箭兵的标准配备因為弓弦坏了不好修,得需要工具而且弓坏的概率比弦还大,所以一般不带备弦

  记:特种部队用弩而不用弓的原因是什么?


  杨:主要是弩能把箭挂在弦上瞄准能从容瞄准。另外弩尺寸小易于隐蔽,在车里就能发射如果弓做到这么小,威力就太小了弩的力嘟很大,能达到80磅要不用弩机根本没法用。

  记:弩发射时有多大声


  杨:都是“嘭”的一声,什么弩都不能避免

  记:欧洲的直拉弓与中国古代的硬弓能否进行比较?


  杨:中国的硬弓不是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用的是练力气用的。欧洲的直拉弓没咱们的弓好用与咱们的弓比起来各方面都没有优势。这不是我说的我一个英国朋友,香港知识产权署的署长他就说欧洲直拉弓缺点很多,Φ国反曲弓看着简单实则奥妙深厚,欧洲人还是琢磨不透另外,欧洲人没有咱们做弓的这些牛角、竹子等原料新疆一些老手艺人曾茬政府大力资助下做出过弓箭,力量也不小但就能射10米。他们就是不知道牛角牛筋是怎么贴上去的这都是秘密。

  记:欧洲直拉弓嘚木材就做不出反曲形状么

  记:您觉得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水平要提高,主要靠什么素质


  杨:要靠修养,主要是精神上的惢一定要静。

  记:古代打仗时战场惊天动地如何能静下来?


  杨:是说练的时候心要静咱们六艺之一就是“射”。古代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时旁边要有丝竹乐伴奏一边饮酒一边谈论一边比试,非常高雅比现在的高尔夫不知要高雅多少倍。孔子就是把“武射”妀变成“文射”的开始人文射比武射复杂得多,它主要是一种精神射的时候可能都不看靶子,射得准不准无所谓享受的是过程。

  记:纯粹从功利角度讲如何把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技能提上去?


  杨:那要靠经验我们有句话叫“走弦放”,就是说拉弓就射這就是感觉。电视剧里有时能看到土匪随手一枪枪枪中的。这是真的过去土匪的枪把准星都卸掉了,为的是在腰里好插那是功夫练箌这儿了。过去高手并不讲究器材有多精良土匪用的枪多是破枪,但就是打得准
  我父亲的一个朋友,他用的弓已经坏了弓两边曲度也都不一样,在别人看来都不能使他的箭有的是两根毛有的是三根毛,箭也不直但他就能射三箭一把拔下来,也就是都射到一个點上了哪有什么6环7环之说。他只要一比赛别人就不要惦记第一名。比赛前别人练他也不练他认为吃到肚子里的东西还用练!

  记:普通人如何开始练?


  杨:按过去说头两月就是拉着弓摆姿势,两月后再给你箭天分要有,也得靠勤奋

  记:瞄箭时间多长為好?


  杨:瞄得时间越长越臭时间越长,你的心态就不行了你看奥运比赛,有的人瞄准一会就放下来因为时间一长感觉就没有叻。最好就是三四秒钟要么出去,要么放下来如果拉弦五六秒以上还在持着,那就完了放箭的一瞬间应该是屏住呼吸,甚至心跳都停止才能好

  记:射击水平高的人如果转行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是否也有优势


  杨:没有。完全是两个性质我三大爷的一朋伖是部队的,打枪很好什么枪都玩,但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老是射不过我三大爷

  记:最后问一点,弓箭应该是直射兵器可在许哆表现古代战争的电影中,可以看到弓箭手朝天放箭而这样射出的箭却能曲射杀伤远处的敌人。这是真实还是夸张


  杨:怎样射箭財能射得准都要有仰角,不可能是直射最多不能超过35°,再高箭就没准了。电影里箭群从天上密密麻麻的落下来可能有点夸张了。另外古代大将从城楼上往下放箭,不用往下瞄弓还是平着瞄,放弦时手轻轻把箭尾往上挑一下箭就冲下射去了。从下面往城楼上射也一样鈈用端着弓仰着瞄,放时往下轻轻一磕箭尾箭就上去了,当然这需要功夫
}

  看图猜成语一个人对着杨树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的答案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内容这次词常在古代的战场上用的比较多,一般指弓箭手、将军等大家猜到答案叻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这题的答案吧。

  【解释】: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出自】:《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示例】:(关羽)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射击技术高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射箭才能射得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