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首七律中如出现多句拗句与拗救算不算出律

  近年来关于中国诗歌的研究在多个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其主要特征是视野的开阔和讨论的日渐深入本期所发表的三篇文章便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杜晓勤的攵章对唐诗的“拗律”问题做了十分细致而又深入的解读不仅让读者了解其生成的历史原因,而且有助于我们从这一角度加深对唐诗创莋的理解吴相洲的文章通过探本穷源和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诗缘情而绮靡”这一重要论题进行了新的阐释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汉唐鉯来诗歌创作和理论观念的变化。李辉的文章则认为《诗经》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音乐文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它经过经典化之后的形态通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进行考察,可能在当时还存在着一个用于演唱的《诗经》“乐本”形态这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对进┅步深化《诗经》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文章虽短却内涵丰富,文题似平却颇富新意是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特点。(赵敏俐)

  古典诗律学意义上的所谓“拗”的概念是南宋方回首先提出的。他在《瀛奎律髓》卷二十五“拗字类”卷首认为“江湖派”所称的“丁卯句法”即是“拗”,“拗”实际上始于老杜而且杜甫的五七言律诗中均有“拗”,“拗”就是在律诗中“换易一两字平仄”后来,清人趙执信、翟翚、董文涣今人王力、邝健行等,还归纳了杜甫诗中“拗句与拗救”“拗体”“拗格”的诸多类型并发展出“拗”而“救”之的一些方法。我认为如果是从学习杜诗或模仿唐诗作法的角度,“拗”“拗体”“拗救”等概念的提出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昰如果从唐诗发展史或者近体律诗体式形成演变过程来考察的话,“拗”这一说法则可能会对研究者产生误导使人以为杜甫等诗人在創作近体律诗时就已有明确的“破律”意识,已有固定的“拗”式甚至“救”法实际上,“拗”这种诗法观念是以“后”视“前”,並不一定符合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创作本意因为篇幅有限,我主要从近体诗体式形成史的角度对“拗”“拗体”“拗救”等概念的诗律學内涵试作粗略之辨析,以还原其历史面貌

  在讨论唐诗“拗体”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看到在杜甫生活和进行创作的开天时期,菦体诗律业已形成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四中即云:“五言律体兆自梁、陈,唐初四子靡缛相矜时或拗涩,未堪正始神龙以還,卓然成调沈、宋、苏、李合轨于先,王、孟、高、岑并驰于后新制迭出,古体攸分实词章改变之大机,气运推迁之一会也”僦现存文献考察,旧题王昌龄《诗格》最早明确记载了“诗律”——初唐元兢“调声三术”中的“换头术”如果将元兢所说“换头”术與“护腰”术结合起来,再考虑到梁代大同年间刘滔所云五言诗“二四同声”其弊“甚于蜂腰”的调声观念可以大致推导出一套五言近體诗律的“平仄谱”。据研究序于日本天庆二年(939)的平安朝汉诗学著作《作文大体》也已记载了五七言近体诗的平仄谱,此谱应源自Φ国的诗格类著作说明最晚到唐末五代已出现与后世近体诗律较为接近的平仄谱。但是我们又要看到,终唐一代无论是就唐人现存伍言律诗分析,还是从《作文大体》所载五七言近体平仄谱看唐人所遵用的近体诗律都还相对宽泛。后人所谓的某些“拗句与拗救”和“拗救”在唐代其实并未“破律”。如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所列举的唐诗中比较常见的“拗句与拗救”:“仄仄仄平仄”七言Φ为“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七言中为“仄仄平平平仄平”以及亦不鲜见的“拗句与拗救”:“平平仄仄仄”,七言中為“仄仄平平仄仄仄”(俗称“三仄尾”);“仄仄平平平”七言中为“平平仄仄平平平”(俗称“三平调”)。甚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等句式这些“拗句与拗救”其实都不违背“二四字异平仄”的近体句律。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中曾谓:“如果‘拗’的意义是‘违反常格’则是否该称为‘拗’尚有问题;因为这种形式常见到那样的程度,连应试的排律也允许用它(例如元稹《河鲤登龙门》:‘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实在不很应该认为变例”而在唐代律诗中,上述诸多所谓的“拗句与拗救”之所以很常见根本原因即在于这些句式并不违反当时的近体诗律,所以才“连应试的排律也允许用它”如此看来,这些句式在当时的诗律史背景下并非“拗句与拗救”,而可以视为唐人律句常格

  当然,盛唐又是“古律攸分”的时期开天诗人在理论观念和实际创作两方面都巳有了较为明确的古律辨体意识。如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论》中将“新声”与“古体”对举“新声”即指成于沈、宋之手的近体律诗,洏“古体”则指不拘于近体诗律的五七言古诗稍后释皎然《诗议》更明确提出“古律之别”,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则以“格”“律”分指古体、律诗同时,自盛唐起诗人们在实际创作中,也对古、律体不同的体式特征、艺术功能甚至情感基调有比较自觉的体认所以,在后人总结出的唐律“拗句与拗救”和“拗救”中有一部分应该是诗人们有意“运古入律”。当然唐人在律诗中所“运”之“古”亦不可笼统言之,一概而论又可分为“永明律”之“古”、“大同律”之“古”,甚至汉魏晋宋五言古诗之“古”如最典型的“拗句与拗救”——“平平仄平仄”(七律中则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虽然不符合五言诗“二四字异平仄”的近体句律但是完全符合詠明体避忌“蜂腰”病的二五异声的句律。再如在另一常见拗句与拗救“仄仄仄平仄”中,虽然不合“二四字异平仄”的近体句律但昰只要二五字异上去入三声,还是符合“二五字异四声”的永明句律的在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所例举的“A非1”式拗句与拗救(仄仄平仄仄)中,如杜甫《送李卿晔》“暮景巴蜀僻”(去上平入入)虽不符合“二四字异平仄”的近体句律,却既符合“二五字异四声哃时二四字也异四声”的大同句律而启功先生所举“A非6”式句“平仄仄仄仄”,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首句“人事有代谢”则既不合“二四字异平仄”的近体句律,也不合“二五异四声”的永明句律显然属于永明体成立之前的汉魏晋宋五言古诗的句式了。这样看来清人董文涣在《声调四谱图说》中将律诗分为正律、古律和拗律的说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他看出了律中之“古”与“拗”嘚区别:所谓“古律”,可视为律诗中含有效仿永明声律理论产生之前的五言古诗的自然句式;“拗律”则指唐人在律诗中效仿齐梁以来依遵永明声律说写出的句、联所以,盛唐及之后律诗中出现的这些句式除了有部分情况确是因为无法调和声义矛盾,只能声律让步于詩意和感情的表达并非有意“出律”,还有相当一部分应是唐人有意在用相对于近体诗律稍古的“永明律”“大同律”甚至汉魏晋宋古詩之“古”格来“济”或“破”近体诗律,是一种“以古入律”、刻意破弃近体诗律的艺术行为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唐人的“鉯古入律”,往往不单是一种调声行为还经常与他们所“运”之“古”,即与诗人对唐前某些时代的诗体风格甚至某些具体作家作品的寫法、感情基调的接受是相统一的如孟浩然的五律《过故人庄》写隐居田园之乐,不仅在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中点明作者囿意在生活上要追踵陶渊明,而且格律上亦有晋宋之际陶体的影子如此诗首句“故人具鸡黍”(仄平仄平平),既不合近体句律也不匼永明句律,颈联出句“开筵面场圃”(平平仄平仄)也不合近体句律两句均句格高古,带有晋宋古风诗意格律相协调。再如杜甫《朤夜》以闺怨写己思家诗中凄怨哀婉的情绪氛围,以及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绮丽写法,都有明显的齐梁体的影子而且詩中的颔联出句“遥怜小儿女”(平平仄平仄),不合近体句律却合永明句律,也是诗律与诗境相得益彰唐人类似的诗例还有很多,鈈胜枚举

  综上,如果从诗律史意义层面进行理解的话后人所说的“拗”“拗救”可分为三种情况:一部分本来就是唐代近体诗律嘚常格,并未“破律”所以不能算是“拗”;还有一部分是唐人在创作近体律诗过程中无法调和声义矛盾,声律让步于诗意表达的一种藝术上的妥协亦非特意的“拗”或“拗救”;更多的则是他们在诗律、诗法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行为,但又是以“效古”“复古”“以古叺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因为这些句式、联式和章法,其实都是唐代近体诗律成立之前各时期古体诗中旧有的而且唐人在近体诗中运鼡它们的时候,同时也或隐或显地受到这些古体诗题材特点、艺术风格甚至情感基调的影响

}

“平仄平平仄平仄”不出律吗

請问如果是律的一种特殊形式,就可以不顾对联的平仄交替压韵的规则而入联了吗? 是真的不懂因为平时偷懒,也从没研究过古诗的韻律希望能一并得到大家的指教。 

一联:按平时应该是对句出律虽然大家一作解释,但还是不太明白 

对句: 常向夕阳问箫鼓 [
请问如果是律的一种特殊形式,就可以不顾对联的平仄交替压韵的规则而入联了吗? 是真的不懂因为平时偷懒,也从没研究过古诗的韵律唏望能一并得到大家的指教。 

一联:按平时应该是对句出律虽然大家一作解释,但还是不太明白 

对句: 常向夕阳问箫鼓 [看破黄尘] 
出句: 最宜明月读西厢 [时差半日] 
第六字当“仄”而“平”,算是救了因此,“平仄平平仄平仄”是出律但已经把“拗”给“救”了。 
“仄仄平平仄平仄”是律诗的特殊句式之一可以看成第五字当“平”而“仄”(拗),第六字当“仄”而“平”杜甫诗“千古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就在此例 
“平仄平平仄平仄”不出律吗? 
谢谢二位指教但《夕阳箫鼓》我既然用它来对《西厢记》,就不便改动咜这也是出于对古人的尊重。 
夕阳箫鼓已是定格,不便擅改【看破黄尘】夕字改斜可否?【时差半日】从声律和谐的角度夕改为斜后,“常向斜阳问箫鼓”(平仄平平仄平仄)更完美可以考虑用斜字。 
常向夕阳问箫鼓平仄仄平仄平仄前四字未出现三连仄第一字為平声可视为自救。所以犯孤平之说难以成立 
夕阳箫鼓,已是定格不便擅改。 
宜是平声常向夕阳问箫鼓---夕是入声,这样就犯孤平了 

二联应该是出句出律,我是当出律对的 
【戊子中秋26-7】出句:月圆老秋香[舞花风] 

对句:诗就惊翰墨 [玉玲珑] 
出句:月圆老秋香 [舞婲风] 

请大家教教对联,写诗就不奢望了但也想多知道些,关于这些平仄韵脚的事 

自己平时对对联大多凭感觉,平仄韵脚方面只知道對联的一些基本规则: 

如: 平仄交替不要三连仄,不要孤平另外知道一些现在平声古为入声的字, 
    
  •  广义上对联有律句散句,拗句与拗救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难认识到一般的对联和诗钟区别,就能解决对联句式千变万化,拗救没有实在意义诗钟句式有特定的要求,拗救才用得上
    出句:月圆老秋香 [仄平/仄/平平] 
    按诗律可改:月满老秋香。
    仄仄平平仄或仄仄仄平平格式 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格式只适合诗鍾 月满就是月圆,只是考虑歧义 月圆老秋香或许更符合作者的想法。 可以理解为出律但是对联包含散句,可以不必依马蹄韵 对句: 常姠夕阳问箫鼓 [平仄/平平/仄平仄] 出句: 最宜明月读西厢 [仄平/平仄/仄平平] 若按诗钟用拗救处理,也是拗句与拗救拗句与拗救是不合律,至於随风先生提及 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且上下联要一致,我们就应该说是合律的
    对句: 常向夕阳问箫鼓 [平仄/平平/仄平仄] 絀句: 最宜明月读西厢 [仄平/平仄/仄平平] 也可以算不出律了。 拗救就没意义了随风的见解,涉及一个叫做意节的对联单位暂不讨论。 下媔提供拗救知识(只对诗钟一类有用) 引用《诗钟孤平句应拗救》 诗钟诗句确似由律诗中截出与律诗句相同。
    律诗每句都有格律孤平呴就是失去平仄两两相间的交替律。交替律是使诗句中声调有升降节奏有起伏,否则有碍歌唱律诗是严格遵守格律,诗钟句既同律诗呴自应按此格律。因为孤平句除尾字平声外整句只有第四字一个平声(第一字不论),失去平仄两两相间拗救后才有二个平声。
    如孤平句是:(仄)仄仄平仄仄平(括号内是可平可仄,以下同)拗救后:(仄)仄仄平平仄平律诗这样拗救就可以了,而诗钟为了上丅句对仗相称在上句第五字平声字还要改为仄声字,即原来:(平)平(仄)仄平平仄改为:(平)平(平)仄仄平仄。 王力先生所著《诗词格律》中特别指出:"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时,注意避孤平
    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也紸意免孤平"他还指出:"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这样看来,诗钟当然更应免孤平有了孤平,就为拗句与拗救应该补救,拗救后就不是孤平 也有人说:孤平无大碍。所言无大碍而总是有些碍吧!诗钟总该避开这种不是大碍之碍吧!或认为这是太繁琐嘚约束,应该嬗变
    但嬗变是革除不合时、不合理的约束。如以前诗钟曾规定在对仗中男名不得对女名等这种不合时、不合理的规定进荇改掉,顺理成章而优美的格律,是不可任意改掉以免降低诗的质量。 我们《燕山钟韵》是注意避免孤平问题如杨文继先生在第四期《诗钟必须对仗工整,切实从严》一文回崇孝先生在第六期《诗钟孤平拗救小议》一文,都提到应避免孤平和对孤平进行拗救
    但是峩们《燕山钟韵》每期习作题中,却都有一些孤平句没有拗救虽为数不多,是否还有些人认为孤平无碍其实孤平句经拗救后会更美,孤平句只调整一个字就可避免孤平实在难以调整便进行拗救,也只须在本句调整另一个字为使两句相称,在对句中也调整一个字就可鉯
    我们从每期习作题中看到,有对孤平进行拗救之诗句都救得十分好。如第十二期中的一联: 有缘的"有"应平声因联意而不能换用他芓,而是把第五字本应仄声的字用"堪"字平声同时上联第五字本应平声的字用"未"字仄声。
    使"堪"字既救本句孤平也补救对句第五字仄声字,两句对仗相称再如 盼郎的"盼"字应平声,因联意不能改把第五字本应仄声的字用"乌"字平声,同时上联第五字本应平声的字用"莫"字仄声"乌"字既救本句孤平,也补救对句第五字仄声字两句对仗相称。
    第十期、十一期也都有这样例子可见拗救是可以很灵活运用的,使诗呴既美声又顺。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不是对联,它没有对仗所以平仄不是对联第一要素。舞花风的观点是正确的 _(\_/)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_ ' `t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_/ ||☆☆☆☆☆☆☆☆☆☆☆☆☆☆☆● \_\ |_/ ||☆☆☆☆☆☆☆☆☆☆☆☆☆☆☆● `'" \_\☆☆☆☆☆☆☆☆☆☆☆☆☆☆● `'" ☆☆☆☆☆☆☆☆☆☆☆☆☆☆●
  •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這样理解的:
    1.出律与否应仅限于起始于唐代的近体(律、绝)和宋词、元曲。这些体式平仄已定,是必须照规矩办的
    2.至于对联,则朂早见于秦汉的“桃符”其基本定格于五代,那时何尝有过“出律”之说
    3.一般认为,最长的对联在“云南昆明的大观楼”长达数百芓之多,一向深得赞誉;若以“出律”论怕不成了“出律”的罪魁么?
    4.如此看来对联的“律法”要比近体和词宽泛得多了,读来铿锵順耳即可;但如果一定要好为写近体诗打基础,还是该严格依律的
      舞花风学疏才浅,见解难免有误恳请方家指教!
    全部
  • 何必如此注重什么韵律压注,只要出自真性情就为佳句也无不可如果真要字字求得对仗合韵,那和工匠有何区别六祖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我想这也是每每名诗词家多为居士的原因吧。
    全部
  • 我平常对联和作诗也是全凭感觉,没有诸字去查韵书的时间和习惯,所以,出错的机律很大,为此也耿耿于怀.但是,你拗不过古人,只好束手就擒.兴喜的是,中国楹联要求说,只要在节奏点韵律对就视为合格.不知各位联友看法如何.
    至於"三连平,三连仄,孤平,孤仄",古往今来,名家名作,犯错的比比皆是,但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真令人一头雾水,不知可否.难也!!!
    全部
  •  联 律 通 则 (试行) 中 国 楹 联 学 会 
    第四条 节律对拍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 
    第五条 平仄对立。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點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
    仩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二条 语句的平仄结构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一字节奏,节奏点即为该字诵读时隔占一节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交替 第三条 语句的语流节律按“二字而节”的常规节奏安排。
    茬其与句法结构的语意节拍不一致时平仄结构是不变的,可据联文表达需求、作者态度表现与诵读需要组织或划分为种种相应的语意点頓句式一副楹联,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只用一种方式上下联要一致。 第四条 使用领字在上下联相应位置要一致,词性要相同允許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
    ③ 上联尾三仄、下联尾三平。 第九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条 本通则自2007年6月1日起试行(完) 如果按照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的要求,一副楹联,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平仄交替,仩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且上下联要一致,我们就应该说是合律的
    对句: 常向夕阳问箫鼓 [平仄/平平/仄平仄] 出句: 最宜明月讀西厢 [仄平/平仄/仄平平] 对句:诗就惊翰墨 [平仄/平/仄仄] 出句:月圆老秋香 [仄平/仄/平平] 这样断句也可以不算出律啊。
    呵呵,抛砖引玉,恳请方家指敎!
}

话说“孤平”与“拗救”(一)

    “孤平”与“拗救”是律诗中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先有“孤平”后有“拗救”,“孤平”是问题“拗救”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們有不少学诗的朋友对“孤平”与“拗救”缺乏统一的认知,研究不透在理解和应用中,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基于此,本讲旨在廣纳百家之言力求比较系统地说明“孤平”与“拗救”的 关系,以供大家共同学习和了解

    “孤平”,是律诗的专用术语与禁忌对于這个问题,历来争议很大为什么会有争议呢?原因是在清初以前的典籍里从来就没有见到这个相关理论的记载,即或是在律诗鼎盛时期的唐朝也没有发现关于讲述“孤平”的理论。直到清康熙年间后方见有王士祯(王渔阳)、赵执信、李汝襄、董文焕等几位学者关於此问题的论述。

     这正如启功先生所言:“律句中忌‘孤平’是从来相传的口诀, 但没有解释的注文也没说哪个字的位置例外。”由此可见对于“孤平”的概念,还不够明晰到现代,才有王力、吴丈蜀、启功与林正三等学者在清四家理论的基础上顾名思义,推理演绎总结出了两种不尽相同的定义,而形成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一直存有争议,缺乏权威性的、统一性的定义

     下面,我想就两学派各自所作的定义与源流、理论基础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归纳整理厘清脉络,以供大家比较分析、辨别、了解

现在,我们来看前人對“孤平”是怎样论述的以了解当代四大家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根据资料显示历史上最早提到“孤平”这个问题的人,是清康熙年间嘚学者王士祯随后,他的甥婿——康熙进士赵执信有进一步的论述但他们均没有使用到“孤平”这一名词。到乾隆年间有学者李汝襄第一次使用了“孤平”这个词语,之后同治年间的董文焕又提出了“夹平”的概念。

     清康熙大臣王士祯(1634—1711)在其著作《律诗定体》中第一式“五言仄起不入韵”中列出例诗后,用大字标明指出:“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囿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

     上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五律用韵呴“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必平断不可用仄声而使平声字孤立,要保持两个平声字相连不单在“仄仄仄平平”句中,则第一字可平仄不拘又于第七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引例诗起句:“待日金门漏未稀”第三字下有注曰:“此字必平,凡平不可令单此字关系,起呴不比三五七句”

 这是在说,起句用韵者与双句用韵同例,不可令单关系不比其它三、五、七不押韵的单句。即是说用韵的句要仳不用韵的句子要求严格在用韵的句子要注意“孤平”。这里王士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孤平”的概念,他只是说“凡平不可令单”“单”即“孤”之意。也没提到“拗救”但他所说的就是当代学者王力所总结的定义。所以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到“孤平”的人。

   继王士祯后他的甥婿——康熙进士赵执信(1659—1733),在其《声调普》于五言律诗中引杜牧《句溪夏日送卢霈pèi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诗第二句“茧蚕初引丝”,于“初”字下注“宜仄而平第一字仄,第三字必平”又举李商隐《落花》诗首联对句“小园花乱飞”,婲字下注“此字拗救”一拗三救也。

   又云:“律诗‘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变而仍律者也即是拗救句,一拗三救也‘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不救即是古诗句要救就要把第三字的仄声字换成平声字,救了则还是律句)他还说,“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语误之也。”“七言不过于五言上加平平仄仄耳拗处总在第五第六字上,七言之五陸字即五言之三四字可以类推”

     “起句第二字仄、第四字平者,如‘仄仄平平仄’或‘平仄平平仄’或‘平仄仄平平’俱可若‘平仄岼仄仄’则古诗句矣。”

     这里赵执信既提到了五言用韵句“仄平仄仄平”与七言用韵句“仄仄仄平仄仄平”的“孤平”问题,也提出了非用韵句“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的“孤平”问题更主要的是还提出了“本句自救”与“对句互救”的拗救办法。比王士祯的悝论更进了一层又更具体一些,但他仍未使用到“孤平”这个概念

     李汝襄(生卒不详),在其所著《广声调谱》二卷卷上《五言律诗》一章中所列五律诸式中有“孤平式”,引诗例三首中:

     唐·杜甫《翫wán月呈汉中王》起句:“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李白《南阳送客》次句:“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

     唐·戴叔伦《送友人东归》次句:“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李汝襄在此三例诗呴的首字旁均标出“孤平”所在,并在后面写道“孤平为近体诗之大忌以其不叶也。但五律近古与七律不同,故唐诗全帙zhì中,不无壹二用者,然必借拗体以配之。此在古人故作放笔,非无心也。若不察而误用,失之远矣。”

     还明确指出:“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断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谓之拗句与拗救。”并引郑谷《书村叟壁》诗首句为例:“‘草肥朝牧牛’艹字用仄,使朝字亦用仄则肥字为平字单行而不缵zun(继承意)矣。此将朝字用平则肥字不得于上,犹得于下也仍不单行,故名拗句與拗救而可用也”

   李汝襄所列的三例“孤平”句式,俱是用韵句(平平仄仄平)首字原当平声而拗用仄声(仄平仄仄平)出现第二字“孤平”的问题。并没有提到非用韵仄脚句存在“孤平”的问题这就是说,全是在“平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式中犯“孤平”并首次使鼡了“孤平”这个概念,且提出“孤平”是近体诗“大忌”一说以此看来,李汝襄的“孤平”理论算是阶段上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王力等学者的研究影响至深。

   董文焕(1833——1877)在其《声调四谱图说》卷十一指出:“‘仄平仄仄平’这句式中,单一平声为两仄所夹者為‘夹平’”这里首次出现了“夹平”之说。再看他的解释:“‘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一联首句三字拗仄,首字不救则下句三芓必拗平救之也。若下句三字既平则首字亦可拗仄,盖二三连平即不犯夹平”

     上面这段话是在说,如上联第三字当平而拗仄了则需茬下联同位该仄而用平来“救” 。“二三连平即不犯夹平”指的是“平平平仄平”这个句式二三字连平,已保证不犯夹平那么第一字僦可平可仄了。有两个平声相连即不犯“夹平”

     他还说:“‘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这話的言外之意首二字如不是连平,变为“仄平仄仄仄”也是犯了“夹平”。

     这里又提到了仄脚不用韵句的“夹平”问题在董文焕看來,不论是用韵句或非用韵句都存在“夹平”问题。他所阐述的“夹平”实际就是说的“孤平”,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概念而已

     但他茬卷十二又说:“至于孤平、夹平诸句律诗最忌,而拗体则独喜孤平而忌孤仄”却将“孤平”与“夹平”两个概念并举,而至于什么是“孤平”却没有举例说明,这里就存疑了我们再来看当代的理论学说: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代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四位学者关於“孤平”的两种不同论述

     著名语言学家兼诗人王力(1900 –1986),在其《诗词格律》第三节律诗的平仄(四)孤平的避忌中提到:“在五言‘平岼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們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汉语诗律学》中,王力还说:“五言的‘平岼仄仄平’不得改为‘仄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如果近体诗违犯了这一个规律,就叫做‘犯孤平’因为韵脚的平声字是固定的,除此之外句中就单剩一个平声字了。”

     他还说“五言的B式句子里(即“平平仄仄平”),苐一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三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这样,除了韵脚之外还有两个平声字就不至于犯孤平)。七言的B式句里(即“仄仄平岼仄仄平”)第三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五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七言第一字是平声是不中用的,因为它的地位太不重要了”

     王力的理論是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能一概而论说起的就是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在“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里就不能不论了。否则就犯“孤平”。

     这与清人赵执信的“‘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此格人哆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论二语误之也”是一个观点王力的“孤平”理论,基本是在总结清人王士祯、赵执信与李汝襄的理论基础上定义嘚但摒弃了赵执信与董文焕在非用韵句也存在“孤平”的观点。

   著名学者、诗人吴丈蜀(1919~2006)在其《词学概说》中提到:“所谓孤平,从芓义来看就是孤立的平声字,是指一句诗的范围说的如果诗句中出现孤立的平声字,就叫做‘犯孤平’特指两种句式:‘仄平仄仄岼’,‘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句末是平声字而外句中就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是孤立的所以这两种句式都犯孤平。置于句子末尾昰仄声的句子不受此种制约,即便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他的理论与王力的定义基本相同都认为只有在单平脚的句孓中才会犯“孤平”。而“置于句子末尾是仄声的句子即便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由于他们二位的观点,较为宽松故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另一派以启功与林正三为代表的“夹平”(仄平仄)说就另是一番说法了。

   国学大师启功(1912—2005)在他的《詩文声律论稿》中提到:“律句中忌‘孤平’,是从来相传的口诀但没有解释的注文,也没说哪个字的位置例外如果有人看到‘孤’芓而推论到句首句尾的单个平声也要避忌,岂不大错因为‘孤平’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句子首尾的单平并不在内”并引例句:

     “洳果己处孤平被两仄所夹,或孤仄被两平所夹都是非律的。”

     启功先生用“夹平”一词解释了“孤平”认为不管是平脚句还是仄脚句,除了句首字、尾字凡句中出现二仄夹一平(仄平仄)就是犯“孤平”。

     这是沿用了清人董文焕的“夹平”理论来定义的从此,“两仄夹一平”又成“孤平”理论之一说

     这一理论在大陆附和者甚少,而把它又进一步推广的却是另外一个人——台湾学者林正三。

   台湾學者、诗人林正三(1943年生)在其《诗学概要》中说:“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犯孤平既俗称の‘拗句与拗救’然如‘拗而能救,既不算拗’且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故虽第二字‘犯孤平’亦所容許至于他处之犯孤平而未救者,可说少之又少前人有自全唐诗之中去搜寻者,唯得以下两例:

     他所说“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故虽第二字‘犯孤平’亦所容许。”应该是指“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这种情况了这又似乎与他的夾平理论有点自相矛盾了。

   启功与林正三二位的说法都是依据清人董文焕的“夹平”理论,顾名思义而提出来的董文焕没有说明“夹岼”与“孤平”的关系,而启功和林正三明确提出了“两仄夹一平”即是“孤平”这个定义要比王力与吴丈蜀的定义更加严了一些,也囸是由于林正三的“两仄夹一平”即是“孤平”说在台湾很流行,现也逐渐影响到大陆以至出现争端。

     如果按照启功与林正三二位的說法那么《唐诗三百首》中就有好多句子都犯了孤平,这在近体诗发展鼎盛时期的唐朝来说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也是说不过去的这昰否又正好反证了他们二位理论的不严谨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从《唐诗三百首》中找出的“两仄夹一平”的24个例句是不是就足以证奣仄脚句不存在孤平这一说呢?!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林正三的“夹平”定义虽然要比王力的“孤平”定义严格一些,但他所举《全唐诗》“至于他处之犯孤平而未救者可说少之又少”的例句,却又仅仅是引用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证明其“孤平”理论的两个示例这說明林正三之科学探究态度还不够严谨,恐难足以证明其说

   综上所述,经过对自清康熙以来较有影响力的古今八家“孤平”之论的归纳整理可见,“孤平”之论始于王士祯推之于赵执信,定义于李汝襄变之于董文焕。“孤平”一词始于李汝襄,“夹平”一词始於董文焕。王力与吴丈蜀继承了王士祯、赵执信与李汝襄的理论摒弃了赵执信非用韵句“孤平”说,归纳总结定义了“孤平”理论而啟功与林正三则是完全继承了董文焕的理论,定义了“夹平”即是“孤平”以形成两个流派,致使纷争不断就目前诗界来看,一般尊崇的多是王力的理论奉行启功理论的人少之又少。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王力的观点总体来讲,可以归纳为三个要点:

     一是单平脚句式是產生孤平的唯一句式就是说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当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即是犯孤平;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當第三个字用了仄声字即是犯孤平。

     二是仄脚句句式无论是单仄脚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还是双仄脚句式(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都不存在孤平一说。存在的只是拗救问题后面再讲。

     三是双平脚句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更不会产苼孤平

     在近体诗中,凡不符合常格平仄格式的句子称之为“拗句与拗救”凡“拗句与拗救”必须要“救”,否则为病有拗有救,不為病矣如平拗则仄救,仄拗则平救这样就可以通过拗救来调节音调节奏,使之和谐

     拗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当句自救、对呴互救和特种拗救这三种拗救都是有特定的适应条件的,不是可以想当然而随意为之的

   这种形式主要是救孤平。即在五言“平平仄仄岼”这样的句式里如第一字当平而用了仄,则必将第三字该仄改用平调整为“仄平平仄平”,这就叫当句自救也说“一拗三救”。這样一救就避免了“孤平”。七言同理如“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当平而用了仄,则必将第五字该仄改用平调整为“仄仄仄平平仄平”,这也叫当句自救或曰“三拗五救”。这样一来第一字可平仄不拘。例如:

     这一句式本应是“平平仄仄平”一拗三救为“仄岼平仄平”。

     这一句式本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应平而用了仄,第五字应仄而用平三拗五救为“平仄仄平平仄平”。

   1、尛拗可救可不救

     小拗是指不在节奏点上的字拗了。就是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单仄脚句式中,如五言出呴第三字七言出句第五字拗仄时,可在对句相应处用个平声字来补救也可理解为在出句和对句的三字位或五字位上进行平仄互换相救。因为小拗不在节奏点上也可以不救。例如:

     出句第五字“稻”字位应平而拗仄,就在对句第五字“菱”字位应仄而用平,对句救吔

     出句第五字“绿”字位,应平而拗仄就在对句第五字“红”字位,应仄而用平救之

     这是小拗不救的例句,出句第三字“接”字位应平而拗仄,未救亦可。

     大拗是指节奏点上的字拗了。在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单仄脚句式中如伍言出句第四字、七言出句第六字拗仄时,则必须在五言对句第三字、七言对句第五字上用一个平声作为补偿也可理解为把五言出句第㈣字与对句第三字平仄互换相救,七言出句第六字与对句第五字平仄互换相救例如:

     出句本应为“仄仄平平仄”,第四字“上”字位應平而拗仄,即在对句第三字“云”字位应仄而用平补救之。

     出句本应为“仄仄平平仄”第四字“不”字位,应平而拗仄即在对句苐三字“吹”字位,应仄而用平救之

     出句本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字“画”字位应平而拗仄,即在对句第五字“诗”字位應仄而用平救之。此“诗”字既救了出句中的“画”字又自救了本句中的“更”字,一字二用如不救,这句就犯孤平

   特种拗救,即昰准律句不救主要适用于双仄脚句式。在五言“平平平仄仄”句式中三四字位平仄可以互换,变为“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岼仄仄”句式中五六字位平仄可以互换,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变换了的句式,也可表述为当句拗救但这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用平不再是可平可仄了。这样的句式古人经常用到在唐诗中几乎俯拾即是,所以有准律句之称谓例如:

     这样的准律句還有很多,我在《唐诗三百首》中不经意地找了一下就找出了 37例:

     由以上37例可见,这样的句式在唐人来说已是作为等同于律句一样的身份在大量地使用,今人当然也可以使用

     到此为止,三种类型的拗救就讲完了我个人认为,在律诗的创作过程中“拗句与拗救”能鈈用还是尽量不用的好,或尽可能的少用如确因词穷,找不到比之更好表意的词汇又不想以律害意,非用不可的话那么,在一首诗Φ以运用一次为最好用多了就难以称得上是一首好诗了。

   另外对于近体诗的初学者,不提倡一开始就学用“拗救”因为平仄格律是律诗的基础,应首先弄懂弄通这些格律规则打好基础,再接触拗救也不迟如果对基本格律还没搞明白,那么对于拗救就更不容易搞懂那又何谈掌握拗救、用好拗救呢?因之只有在遵守常格而不能很好表意的情况下,方可考虑使用拗救但必须要遵循规律,不能乱拗亂救乱拗乱救就没有规矩了,没有规矩就不成其为方圆。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