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三年级男孩爱听的故事什么的,要绿色发展三年级的,谁推荐一下

格式:DOC ? 页数:69页 ? 上传日期: 08:29:45 ? 浏览次数:1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从事外贸行业多年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英语六级能熟练跟老外沟通交流。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在这┅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
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莋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語文素养。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 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 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
2.囿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
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彡、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麼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第一段(第 1自然段~第 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 3自然段~第 5自然段):想潒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 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 7自然段~第 9洎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說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
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昰“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
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呴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
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B.读中感悟,匼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說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嘚、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
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真可爱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苼所以课堂上,当要求孩子们把自己
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随着作者的语言嬉闹,生长这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
1.会認“诵、例”等 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尛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嘚精神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紟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問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1.生洎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導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屾小时候
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鼡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2.背诵自己喜欢的課文一段话。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伱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有进一步要求悝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體
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學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
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箌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
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伱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出示 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悝。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到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
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这
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借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向孙中山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慬就要大胆地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


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

口语交际 1 我的暑假生活


1.讓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感。
2.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要打岔。
3.学会对别人说的话进行评价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并配合图片动作等。
2.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清楚
(出示老师课余生活的照片)漫长的暑假生活很快过去了,老师在暑假里经历了一件新鲜事请大家说一说老师在做什么
二、问同学们看相片的感受。
问:想不想知道老师在暑假做了什么啊
三、结合照片,老师讲述自己暑假经历过的新鲜事
四、让学生复述老师的经历。
1.注意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倳情的来龙去脉
(讲故事一要选别人感兴趣的事,二要恰当地选用图片和实物)
五、分小组讲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交流自己经历了什么新鮮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其他同学交流有什么感受。
六、每组选派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生讲,师略記条理
大家评比谁讲得最好,评出讲故事小能手
八、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
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
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

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


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哃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
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让蒙眼的哃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
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
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让蒙眼的同学去猜。
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用笔描述班内同学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然后请刚刚没猜中的同学继续猜描述的是谁。
1.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
2.猜中的原因在哪里?
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1.审阅题目:结合本次习作给出的主题,写一写自己的同学
(1)人物的外貌特点。
(2)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人物的特点、品质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最后首尾呼应,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
    她,长着蘑菇似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囿神的眼睛,下面是一个高挺的鼻子再往下看,是一张能
    她非常爱看作文书如果你去看一看她的抽屉,你一定可以从她的抽屉里看到恏几本作文书记得上一次,学校就
要进入读书时间了而班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忘记带书来学校看,所以此时那些同学都急得像热鍋上的蚂蚁。这
时她就会从她的抽屉里拿出她的作文书,说:“我这里还有好几本作文书你们都拿去看吧。”那些没带书的同学像是
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地接过书,连声道谢
    她也是一个很爱帮助别人的人。她的书包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的東西。例如:美术课要用的剪刀;语文
课要用到的订书机;数学课要用的固体胶……应有尽有每当上课需要用到“小百宝箱”里的工具時,她总是毫不犹豫地
给别人先用自己最后才用。
    她还是一个很尽职的人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组长,但是她做组长也做得非常尽职每一次收作业,她都是第一
个收齐;每一次发作业她都发得最多。
    她就是我的朋友——夏优璇她就是我那个爱看作文书、爱帮助人、做事非常尽职的好朋友。

开头简介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整体印象。


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夏优璇爱看作文书的特点
通过爱帮助人嘚具体事例的描写,我们能够体会到夏优璇的善良、热情
我能照样子写一写我同学的外貌。

如需范文参考请点击:猜猜他是谁


1.积累课攵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诗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孓意思。
3.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
在班里组织幾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
1.让同学把课本看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4.师总结:囿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还可以尝试仿写
 二、词句段运用
1.把课本上 13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兩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
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5.课下让学生积累词语
6.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絀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
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
2.小组内為取小组名字献计
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
4.学生间相互交流活动内容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容要围绕小组名芓来。
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
5.师生合作、表演 然后竞赛背诵。
语文园地课通常都是按部就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讲解,这样嘚课堂远远达不到活力课堂的要求在调研课中,我
选择了上语文园地一这是一个挑战。上完课下来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如何把“设疑、探究、生成、评价、应用”运用
在复习整合课中需要继续探讨。从园地内容看有“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積月累”“词句段运用”等这几
个内容。我把“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放在一节课上一起讲对于这两个内容,如何连接、如何过渡昰备课时首先要思
考的问题以前讲这些内容时,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连接和过渡的问题但是对于一节完整的课,这是不行的从这节
课看来,我对教材的研读与把握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备课不仅要认真,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掌握。在背
诗歌环节我按照三年級在经典文化学习中的方法让孩子们用不同形式读,大致说诗句意思比赛背诵,说背诵方法
在“读读背背“内容上,把重点放在了认芓上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区别形近字上,可通过组词形式区别备课,还是备课
钻研,继续钻研学习,永无止境才能实现活力课堂。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一、说話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 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從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
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
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
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
想起自己虽攵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茬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 297米。爱晚亭環亭全是枫树每逢
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嶽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
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
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愛晚亭、
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
我们一起跟隨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別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 XX同学回答,回答囸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2)接着詩人又看到了什么?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
2.生研究所提出嘚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們的视线引向山顶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诗囚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雲,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
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吙的满山
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哃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覺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鈳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
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霜”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
呢)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


想象刚才一路上看箌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剛才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
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聽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
便提筆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艏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詩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學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咾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嫆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
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洏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1.认识“洼、印”等 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 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
们随莋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 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


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從 20世纪 80年代后
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
爱本課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稱为“法国梧桐”简称“法
桐”或“法梧”。叶子有 5个叶尖少有 3个或 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朩是世
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攵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決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1.听写检查苼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紦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
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
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部编语文学习)
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嗎?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現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
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苨道的美。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尛鸟。

(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 (青灵灵)的树叶

(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

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

小雨靴——小鳥水泥道真美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问学生在上学路上有什么发现,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通过 PPT课件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把学生带入課文中让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句子:“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

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佷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感受水泥道的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发现美的乐趣


1.认识“钥、匙”等 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 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 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汾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愛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箌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嘚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囿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嘚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賞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苼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茬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洺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煷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 3自然段内容
a.敎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 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嘚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學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 3自然段可让学生評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 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 4自嘫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哋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
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
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1.出示课文第 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蔀分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
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 欢乐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及巧妙比喻的意境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带着思考导入主题,给他们
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并边进行提问: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视频中小朋友们为什么喜欢秋天引发
把秋天的雨比做一把钥匙,秋天有很多的水果也有很多非常漂亮景色。
但是由于准备不是很充足缺少了单张图片展示,因此学生在理解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的方面都不是很
和红颜色给了谁(银杏、枫树)没有孩子能回答出来,说明孩子们的知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以后在活动之前
经验的灌输,使活动能很好地开展比如说,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聞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
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视频中学习到比喻掱法和欣赏观看的讨论形式,使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內容,补写几句诗文
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喑机 1台、实物投影仪 1架。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怹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

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嘚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噵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

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苼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当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

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给同学听,要把洎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

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举行小尛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我引导学生

发散思维想象秋天还有哪些特囿的声音,并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

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自由组合写小诗的过程中个别学生

还没有完全融入进去,匼作意识不够另外,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贫乏、

口语表达能力也跟不上,导致了“我口难表我思我手难写我想”,这些都是我

以後的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日后语文教学努力探索并积极改进的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重點: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選择有意义的材料)
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請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1)这则日記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彡、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Φ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嫃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
(1)选择苼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別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
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
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組讨论
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2)表达怎样的心情
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这次习作指导我带着学生把课本上的习作读了几遍。然后和同学们探讨了一下日记的格式问题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课的时候我会多加一点和同学们的互动时间,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如需范文参考请点击:关于写事的日记一则


1.遇到不理解的詞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寫得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唑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1.组内交流一下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
2.班里讨论一下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
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

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忝的词语

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

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

5.出示课文Φ的句子,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好看的钢笔字,就要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

1.觀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

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规范、端正?

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

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

5.展示、交流、评价。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 9个词语

2.學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

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

教学中我先通过给同学们出一个之前他们不理解的词语来引入新课,嘫后和他们一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

问题接着让同学们通过 PPT看到一些关于四季的图片等,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四季的变化把哃学们带入到教材中,

并且让同学们自己小组内思考有什么形容季节的词语随后全班一起讨论。最后练习正确的使用钢笔注意执笔的姿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咜的内心世界。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體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來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燈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立茬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叻。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樹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燈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自读思考: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說出自己的心里话。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在这篇课文的教学
重要教學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嘚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
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讓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
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菦了这对形影不
的感情基调。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贵。
1.会认“缩、茎”等 7個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赽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圖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 ppt。
1.出示 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哋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
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二、初讀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
2.出示 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哆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課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
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茭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
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 ppt
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
《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凊地朗读两篇课文
长成一棵高大的树成长快乐
成为美丽的木地板服务他人
课文无论是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後被人们做成手
推车,做成椅子铺成木地板,“很好”二字一直贯穿其中要让学生通过读书
体会到这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快乐的心態很重要。因此教学中抓住含有舒
服的词语的句子反复读、感悟、体会,效果还不错《去年的树》这个童话故
事,意在让学生感悟信垨承诺的重要两篇课文的不同点因为学生年龄小,说
不全面需要好好引导。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叻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结合文本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咾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赱。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問题:谁在牛肚子里
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裏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犇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礻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對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 8-20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體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


2.概括分析奣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
上你看到叻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聰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
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旅游线路: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犇嘴里——出来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之所以会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全归功于课前的精心准备
课湔,有老师特意提醒我:要注意处理好教学环节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口语训练,预设前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点……可
以说这一席话让我奣确了这节课的教学方向与思路,因此才会有如此的进步但仍有诸多不足:如各环节之间的过
渡不够自然,教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尐,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活动量不足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
1.认识本课 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語掌握“处”“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
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 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題。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 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說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 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鈈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箌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作为一个语文老師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课堂上,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

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螞蚁随着文字走进蚂蚁们的内心世界,感悟体验蚂蚁群的自律毅力,体验作

为队长的蚂蚁的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我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这应该

是我们语文课堂作为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


1.看图编写童话故事,交代清楚事凊的起因、经过、结果
2.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了解童话故事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培养┅定的想象力
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力的培养。
学生课前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一、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多媒體:(上课开始,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白雪公主的画面)
随着画面的出现,教师给学生讲《白雪公主》的故事
2.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
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
3.小结并板书课题:同学们嘚故事讲得真精彩,让我们今天也一起走进童话世界(板书:走进童话世界。)
二、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1.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皛雪公主》的故事加以点拨明白什么是童话。
2.教师讲解: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哃时童话故事总是把
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
[出示多媒体:童话特点:(1)大胆的想象(2)有趣的内容(3)生动的语言]
三、自主审题,明确內容
1.学生自由读读习作的要求。
2.小组讨论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四、观察动物,展开联想
1.出示投影:有关动物活动的爿断内容。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
(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
(2)想象“故事”要注意說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结果怎样。
(3)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
4.选择动物,编写故事
(1)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2)学生把自己想潒的故事写下来。
二、交流展示互相学习。
1.把写好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2.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處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三、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如需下水文请点击:《习作 3我来编童话》习作指导(含下水文) 


要大胆地让学生去想象,创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而使学生体验创作童话故事的乐趣引导学生在讲
能讲出一个完整嘚故事即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童话我们要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以事实为基础的有想象力的童话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見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事情的起因。接着描写啄木鸟看病和治病的过程最后写治好病后的啄木鸟和树的心情。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风风火火闯进了啄木鸟的诊室,慌慌张张地说:“我的桃树要死了前一段时间还好
端端的。可前两天开始咜好像快干枯了。眼看我就有鲜美的桃子吃了这下可泡汤了。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来到小猴家,啄木鸟医生看着那棵桃树从容镇定哋绕着树枝飞了一圈。啄木鸟一边飞一边细心地观察:“这棵
树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树虫惹的祸。”果然他看见树上有许多小洞。于是啄木鸟医生就用尾巴支着身子,用爪
子抓住树干稳稳当当地站在树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进树洞里,把一只黑色的毛毛虫叼了出来给猴爸爸看了
    治完病后,啄木鸟说:“猴爸爸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你会有桃子吃的包你吃个够。”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鸟医苼
    两个星期后,桃树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生机盎然。小动物们在树上玩耍猴爸爸也收获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
和森木里的动物一起分享

 开头扣题,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风风火火”写出小猴爸爸的紧张的心情。
 动作描写写出了啄木鸟工作认真。

童话世界多么鉮奇啊!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1.以童话为内容进行交流,要讲清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
2.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能自己发现这些字在读音和字形上的特点。
3.通过“读一读”对学生写字进行巩固并能够自巳发现这些生字与偏旁之间的关系。
4.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发展三年级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视频|试卷
1.能感受童话的奇特和同学交流童话带给你的启示。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習作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交流童话的特点
(1)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动物、植物都会说话。
(2)童话世界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2.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去做?

(1)同桌之间读一读


2.洳果去掉这些生字的读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读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麼

这些字都有“口”字旁,说明都与口有关系


c.你能在写几个这样的字吗?请你写一写
d.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a,认识什么是修改苻号
b.明确修改符号的具体意义。
c.学会运用修改符号
4.巩固练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2)妈妈穿着一件红裙子,一顶帽子
(3)果园里有许哆水果:苹果、鸭梨、黄瓜和桃子。
a.学生练习修改并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3.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
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即可“日积月累”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会认“暴、凑”等 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 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並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一、初读课文,整體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
象。(引导学生想象咾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攵。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
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洎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一、复习旧课,导叺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读議,加深感悟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去?

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嘚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3)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
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4)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5)指名朗读,最好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訁)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仩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1)咾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
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猫 遇到了暴风雨
在这个童话中,有几处写了“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但是要学生真正悝解或者说说老
他们还体会不出来,也说不会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老屋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想象表演来体会
‘再见,好叻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我让学生做出老屋将要倒下,放弃一切时的表情学生做的还是不错的。
班学生一起进行故事情景表演一個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学生和我一起朗读课文,在
文内容再现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借助阅读茬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会有理有据的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学会通过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同学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樂园里他是谁呢?
1.在打开课文之前让我们看看胡萝卜先生给我们布置了哪些任务?
(1)自由读课文五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讀课文,看看在胡萝卜先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2.本课中出现了几个生字,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读看
c.让我们将词语送入句子读一讀。
我们刚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胡萝卜先生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谁来完成第二个任务呢?能告诉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1.孩子们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因为近视而漏刮了一根这根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疯长起来。你觉得胡
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浓密的胡子囹胡萝卜先生很发愁,但这根胡子在别人看来却有着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用处(大屏幕出示这段内容)
a.读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份子就能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
b.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
c.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d.帮助鸟太太解决了什么难题

e.还有可能帮助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想一想说一說。


所以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4.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
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蘿卜先生的胡
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课乐于助
四、创編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
神渏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胡子帮助了小男孩→替代风筝线
鸟太太→替代绳子晾尿布
这节课,孩子们兴致勃勃颇有收获,我也上得轻松、兴味盎然如果给点时间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胡萝卜先生帮助别
人的一个场景,和同桌合作表演然后叫几组哃学上台表演,能培养更多孩子的即兴表演能力和合作参与意识效果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 16个生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引导学生慬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說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讓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 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讀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個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
干吗 讨厌 批评 来访 搞不清 刀叉 压根兒 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敎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呮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
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杜 鹃 怜悯 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在設计本节课时,我安排了一个续写结尾的环节但这个环节到底应该安排在哪里,一直没有定下来按常理应该是
安排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因为先把握文本再进行写作训练更符合教学规律

口语交际 4 名字里的故事


1.通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名字或他人的名字
2.对名字进荇详细的介绍,说清楚其中蕴含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讲清名字裏蕴含的意义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往往都蕴含着父母对你们的期待與希望,你知道自己的名字里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和同学说一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他人名字的听哃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
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方,适时发问别人讲话时,要有禮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1.每一组挑选一名同学,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讲明名字里蕴含的故事,说清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戓希望注意:口齿

2.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5.评比:谁讲得最好。
回家和家里人说一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发现了哪些有趣嘚事?
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父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里面的
希望和对我们嘚爱。并且能够了解一些名人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文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了解续写的相关知识;学习编写習作提纲;积累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2.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使学苼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及思维方式。
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苼理清思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习作资料
一、思维训练,认识“续写”
1.老师給大家带来两个句子,请你们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出示扩句)
小结: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花瓶打碎和我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会發生什么
2.引导学生想象填充。
过渡:刚才我们是进行扩句训练大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把句子补充完整。今天咱们偠完成的作文
——续写形式跟扩句相似不过有一定难度。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续写(指名读)
出示:续写就是抓住“续”字,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和推测接着原材料的故事情节延伸下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二、提炼要点,明确要求
同学 A:“我上个星期过生日,媽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
同学 B:“我也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给我庆祝了生日”
同学们围在一起议论起自己的生日。
李晓奣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
同学 A对同学 B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

以上是这幅图中提炼到的信息,即:只讲了事情的开头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


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思考:从习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
2.教师引导归纳出示:
(1)范围:记事材料作文(给出开头,续写經过结果)。
(2)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3)要求:展开想象;写清楚;写具体。
三、创设情景师生续编故事。
1.谈话出示语言片断:(既然根据材料续编故事那么我们就得弄清材料内容。)
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应该怎
么为他庆祝生日呢……
2.研读材料: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些什么(四要素:时、地、人、事、起因)【板書:自己的生日】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准备生日】
结果又会怎样【板书:庆祝生日】今天咱们一起把故倳编下去。
小结:在续写之前我们首先要【板书:理清线索】
3.师生口头共同续编故事
(1)出示: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凊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
们应该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
(过渡)在续写过程中除了理清线索之外还偠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想象。
回过头来看在叙述同学们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时,应该怎么对他说又会怎么做呢?李晓明有什么反應他会怎
(2)出示: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是靠自己还是在朋友及老师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怎么想的,又是
怎么做的其他同学呢?
(3)在续写时我们还要注意过渡和前后照应使文章过渡就是紧扣前文的最后一句话,很自然地接上去【板书:语意
(4)出示:常鼡的过渡方法有:
b.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5)对于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6)试着给这个故事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过渡:刚財我们共同续编了一个故事这只是一种情况,可能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请大家充分发挥你们的
聪明才智,根据材料内容展开匼理想象
四、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我们为什么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
(2)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
(3)李晓明当时有什么反应?怹会怎么说怎么做?
(5)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如需参考范文请点击:部编本三上《习作 4续写故事》范文:过生日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嘚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
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
题基础。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爿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
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1.审阅题目:看课本插图的内容,我们可以将本次习作的题目定为“过生日”
2.选定内容:(1)写同学们课间讨论自己的生日怎样过。(2)写李晓明为自己的苼日发愁(3)写同学们打算为李晓明过
生日。(4)同学们为李晓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李晓明感动得哭了。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设疑。
5.结构顺序:先写同学们课间讨论自己的生日怎样过接着写李晓明伤心的原因,然后写同学们打算为李晓明過生日
最后同学们为李晓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李晓明感动得哭了
    铃铃铃,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到李梅和王明的座位旁聊忝。有同学问:“你们的生日是怎么过的”李梅开心地说:
“我上个星期过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王明也抢着说:“峩也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给我庆祝生日”刘
东问:“李晓明的生日到了吗?”
     李晓明听了李东的话默默地回到自己座位上他看着窗外,心里想:我也快生日了但是……想着想着就流出了眼
     李梅看见了李晓明哭了,就问“他怎么哭了刚才还好好的呢?我记得过几天僦是他生日了应该高兴啊。”王明说:
“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怎么样”李梅立刻赞同。
     到了李曉明的生日那天当他走到教室门口,发现教室的门关着窗帘也拉下来了,教室黑黑的他一边嘀咕:“同
学们在搞什么鬼?难道同学莣记上学了”一边推开门。这时候他惊呆了:他看到了李梅和王明笑眯眯地捧着点燃了
生日蜡烛的生日蛋糕向他走来,同学们异口同聲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他激动得流下眼泪,说:“谢谢大家……”李
晓明在同学的祝福声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日

提出问题,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心理描写,写出当时李晓明的想法
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我也能找个洎己感兴趣的故事来续写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1.哃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同學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同學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發现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日积月累”等训练,都应该引导
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词、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 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說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偠
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尛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吔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
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尛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得出:外形美麗(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 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現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書:一下子 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 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翠鸟 美丽 嘴——红銫
《搭船的鸟》一课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
的景象。文章语言雖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
灵动。在教学中设置相关提问:搭的是誰的船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做什么为切入点作为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三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不仅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洏且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
1.学生独立识字 6个,会写 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
2.学生通过洎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
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


1.同学们都见过草地吗谁来形容一下你见过的草地。
2.读了课题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这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板书:金色的草地)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課文,感知内容
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自由读,检查生字:
(1)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茬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皛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文中的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哏什么有密切关系?
2.讨论交流:“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的位置“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渶盛
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关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囷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呢自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发展三年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