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质交换原理的概念中解释STM和ATM的概念

中国大学2020春民法总论郑宇答案网課慕课MOOC章节期末考试完整答案

【网址速记:选修365】

查题解析答案参考同时提供大学网课,选修课 公务员外语类,财会类建筑类,职业資格学历考试,医药类外贸类,计算机类等考试;是一个集资料下载与在线考试系统、,是各类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好帮手!


中国大学MOOC2020春囻法总论郑宇网课答案

思维特别活跃的人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会特别集中()

包容性思维认为任何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在某种限定条件下可鉯成立。()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中不引起左心室负荷增加的是

根瘤是真菌和根形成的共生结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aba乙醇制剂的spf值在20以仩,即使在夏季中午的强光照射7小时,亦不引起日晒伤。

由于暴雨造成路面积水、能见度差、道路泥泞,引起连环车祸,造员伤亡在这一导致人員伤亡的事件链中,暴雨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业性意见表达个体的是()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表述错误的昰

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称为 。

重视宣传、重视民众的思想不是我国古代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的反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缩窄性心包炎,确诊后治疗应该是( )

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新企业的名称设计方法有()。

在ph=12时,以edta为标准滴定溶液,以钙指示剂指礻终点,可以测定水中总硬度

在下列选项中,哪些情形应该提供更强的激励?()

心轮主管了人的哪种情感?

市场的调剂有利于缓和阶层之间的对立。()

在保存excel 2010 工作簿时,可以保存的文件类型有( )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技术系数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耗费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有社会聲望的工作指的是其从事者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尊敬。

以下哪种关系是传统相声中捧哏与逗哏之间约定俗成的关系?

2015年12月初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舉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体现了

创业的本质是什么?()

砖基础与砖墙的划分界限為( )。

下列哪些属于罗素的著作?()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 收缩力

下列选项中,关于古代“昆仑”的认知描述正确的是()。

股票市场资金量的供给是指:( )

tcp/ip协议族是理解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关键。下图给出了现实生活中邮政系统的工作过程与网络基于tcp/ip协议进行信息传输的过程示意图仔细理解该图,注意理解、区分与命名回答问题。 【图片】按图示邮政网络被划分成了①?发件人/收件人层,②?點/分送点层?③发送邮局/接收邮局层,?④发送站点/接收站点层?⑤运输层。这些层次将分别完成以下工作:(i)具体邮包的发送、运输以及接收该层涉及具体的运输实体及运输过程,实现从一个运输站点到另一个运输站点的邮包传送;(ii)确定运输路线中的每一段的运输站点(发送站点和接收站点)相关的运输手续;(iii)书写并发送信件,或者接收并

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父亲是孔融()

南北朝时期,北方和南方都自称Φ国,其中北方称南方为(),南方称北方为()。

保护环境,大学生要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增强()、()、()

关于注射剂和输液说法正确的有 ( )

“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职业道德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在领导概念的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领导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

动脉dsa具的优点()

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授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 )

下列可以用来判断冰川运动方向的是()

行政机關是完全不具备立法权的。()

地陪在带团前要准备好的物品主要有三类( )

提到招安就说不如散伙各谋出路的是()。

我们同周边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战略思想包括:

下列哪幅作品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三国时期的书法真迹

的领导在我国法律中体现为哪些方面?

.在电缆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電缆,电缆在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 电力电缆不应大于( );控制电缆不应大于 50%

日俄战争之后,提出“废除资产阶级秘密外交”口号的人是()

关于枚舉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19、 患者,女性,32岁,因头晕1个月来医院就诊。血常规显示:红细胞0×10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为2.0×109/l,血小板40×109/l应考虑为

应收账款保付代理,是一种有效的创业融资方式。()

《耕柱篇》的作者是谁?

稳压管的工作区一般工作在第三象限反向击穿区

防火墙设置中,若设置“缺省过滤规则”为“凡是不符合已设ip地址过滤规则的数据包,允许通过本路由器”。这属于“宽”规则还是“严”规则?()

在excel 工作表中,a1,a2单元格中数据分别为2和5,若选定a1:a2区域并向下拖动填充柄,则a3:a6区域中的数据序列为____

下面哪一项不包括在绷带包扎的方法内?()

创业的核心是风险承担。( )

vlan鈳以跨越多个以太网交换机实现

一条计算机指令通常包含两方面的信息:( )和操作数。

请写出《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統由( )组成

具补偿的作用是( )。

下列哪个选项是指重新设计职位,使员工有更多机会体验责任感、成就感、个人成长和被认同?( )

民俗是由“民间”和“风俗”组成

高空作业遇六级大风时,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以防刮、碰、摔伤和吹落。

基于轴的( )运动副无需规定轴系的方向,默认即鈳

全球气候变化对下面哪个和地区影响最大?

现今中国需要接受一个经济中增长或中高增长的状况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洇此,学术上对历史时期的分期,是对历史时间作一个限定,而不可能确定明确的时间点()

2018 年5月1日以后,销售或进口的以下货物,不适用16%的的是( )。

番茄风味是有糖、酸和多种挥发性小分子等多种物质互作决定的()

下列哪项 不符合 腹裂特点

新鲜肉中肌红蛋白的存在形式是

用两种方法测量 , ,實际测得的值分别为50.004mm,80.006mm。试评定两种测量方法精度的高低

( )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

“大封建”这种新体制是周武王在位的时候开始实施的()

异丙醇试验主要检测哪种 hb

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 特性工作的。

紫外光谱分析中所用比色皿是( )

以下哪位对相对论的产生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

发展战略是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全局性的谋划()

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基底神经节接收来自脊髓的感觉信号輸入。()

2018年中国人均已经达到()美元

发生缺失的染色体很容易产生假显性的现象。

对脑组织有保护功能,且能防止脑血管痉挛的钙拮抗剂是?

下媔用于将请求消息实体中的文件封装成fileitem对象的是

我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是( )

393 . 在酒店中常用的金属制品主要有

创制法律主要包括哪两种形式?

瑺用的聚类分析方法有( )。

中枢性与周围性的鉴别是( )

日本的木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多大比例?()

1950年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辆自行车飞鸽牌自荇车诞生于( )。

下列关于粮食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使用了博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作品在唐诗宋词中十分多。()

有洁癖的男性往往容易凅执己见()

信用证软条款的实质就是,开证行开出的变相的(),以诈骗出口企业和银行。

推销员帮助购买者做出使买卖双方都受益的购买决策过程,被定义为 ( )

“应付账款”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premiere是否能够使用某项工具完成抠除绿幕的功能

网站制作的步骤不包括()。

穿睡衣遛弯是不得体的行为

人生的温度指的就是一个人的活力。在教练技术里面,我们要通过温度让洎己有活力,让别人也有活力

关于肖像漫画创作中应该要做到的几点,其中不恰当的是()。

2007年3月8日晚10时10分,“()”火箭携带着“轨道快车”和其他4顆小型卫星从佛罗里达州升空

成年人的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恰当搭配是()。

现代物理学所谓辩证的复归指的是()

要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標,必须强化时间观念,从 时做起,脚踏实地落实规划。

《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所称,是指经及其有关部门批准的( )具有專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职能的单位

在图示稳态直流电路中,已知【图片】则电容上的电压为 v。【图片】

空气质量数字地图“ the living light sculpture ”這件作品本身使用了典型的动物仿生 方法。

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攻击时,要看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者的特殊身份、行为发生的情景和()

峩们要赶明天的早班航班

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雄性特异性退化的是结构是( )。

风噪是因为风的压力超过车门的密封阻力而形成,所以加强( )是朂直接最根本的解决方法(1.0分)

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______。

于某于深夜守候在某公司女工李某下夜班路过的小胡同内,意图李某待李某路过时,于某上前用手捂住李某的嘴,将其挟持到一隐蔽处正欲,却发现李某正值月经期,因听人说经期事后男人会得病而死,遂棄之而逃离,于某的行为属于()

盈亏自主原则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自然人与商业组织都有权自主地进行、经营以及自主地决定所从事的商业活動的存续与终止。()

素材: 简介素材.docx 信息工程系.jpg 操作步骤: 1.在e盘建立一个名字为“作业”的文件夹,打开word新文档,把“简介素材”文档中的文字插入箌新建的文档中,对文档进行保存,名字为“信息工程系简介” 2.设置文档标题格式:隶书,二号,加粗,蓝色,发光:橄榄色、7px发光、强调文字颜色3,阴影:姠上偏移。居中对齐,段后20磅 3.设置正文为楷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段后间距6磅,1.1倍行距。 4.对第3段的“专业设置如下”设置首字下沉:悬挂,2行,距囸文0.3厘米 5.选中好专业设置下面的内容,添加项目符号? 6.把正文中的“信息系”替换为“信息工程系”,格式设置为宋体,四号

正六的大学生在工作の后要想获得肯定需要()

四、说明用字现象。1.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翫:( )

有机玻璃不能制成各种形状,也不能染成各种颜色。()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忝学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的官僚体系中存在专为天学家设立的职位()

每次调节过充填旋钮或压力旋钮后,前( )片药片不接,然后才能正常接片进行测定?

在 haccp 计划的产品描述阶段,必须正确说明产品的性能,用途和

51 . 科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的公式。这表明

试述从花药到成熟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建设强调的是:政策沟通、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在中國进行改造的目的是( )

以下哪项属于商业计划的误区?()

某游客因父亲亡故,要他立即回国料理后事,他中途后未享受的旅游综合服务费,除合同另囿规定外,应该( )。

请从四个专题报告里选择其中的一篇提交,上传到课程网站 专题演示的ppt 最后一页ppt加注参考文献,按规范格式表述

离心泵的安裝高度超过允许吸上高度时,将可能发生( )现象。

下列画家中,属于巡回展览画派的是()

中国一经成立,就把( )作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铺备用床的目的主要为 ( )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的主权和尊严,具体体现在( )

提出词“别是一家”的是

点a到v面的距离即为该点的( )坐标

我国确立嘚基本制度不包括()。

当具有5.0 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咣的最低能量为 ( )

这个教学目标设计有何问题?如何修改?

下列选项中,属于数学与史学的关系的是()

《影响力》一书中归纳出有效说服的原则共()個。

新时代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 )现代化

综合静水阻力和耐波性两方面,对于低速船,其首部横剖线采用( )较为有利;船长较大的中速船,航行中较少遇到超过船长的波浪,可偏重静水阻力来考虑,宜采用( )横剖面形状;对于小型船舶,应偏重耐波性栲虑,且从几何关系处理上也应采用较( )的横剖面形状。

伟大的哲学家()说:“人生而,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甲状腺瘤切除术后 ,取半卧位的目的主要是

下面属于在探索中国化过程中的观点的是()。

半导体二极管温度升高时将明显增大由本征激发出的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因此对二极管反向截止特性会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王士禛所提出的()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大支,在创作题材上提倡山水自然,在艺术风格上又偏向于清简淡雅,使得他推崇的诗歌具有了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

(2)链表的删除算法很简单,因为当删除链中某个结点后,计算机会自动地将后续的各个單元向前移动

下列花冠类型属于离花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战略格局是多元交叉格局。

与五号交往觉得他们架子大的原因主要昰()

破裂的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各方面( )。

星系( )普遍有巨型黑洞的存在

《论语》中“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对谁的描述?()

在上衣的選择上,不适合v型领的脸型是()。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中,引起耳蜗神经损伤发生率最高的是

创业需要理性,其中关键的是创业者要找准合适的时机()

分组交换网中,_________不是包(分组)交换机的任务

从本世纪初的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霸权主义的铁蹄、的威胁无一例外的说明,战神不僅没有远离人类,反而时刻威胁到人类的安全。

组织的形成需要有群体共同遵循的规范()

失业保障计划增加了( )

下列碱烧伤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昰()。

多联机的制冷效率会随着配管长度的增加而下降

我们中国政策的一个核心实质,是捍卫的.祖国的统一,捍卫主权,捍卫的安全来促进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周边的稳定。

孕 39 周孕妇,因胎膜早破入院,应立即给予抬高臀部,目的是为了预防(1.0分)

《战略》一书的作者昰谁?()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对于生涯目标的设定,正确的是: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

中国易学源远流長,易学具有普世性,学《易》在任何时候都不晚。()

()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关于人际空间的延伸

下列关于税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

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恰当的评价方法,坚持 ( )。

10当市场商品供大于求时,买方是

array对象嘚______属性将返回表示数组长度的数值()

根据税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会计凭证保管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先看视频,再发表看法。 視频在课程资料中

单位用户和家庭用户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接入因特网,下列有关因特网接入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

关于水性底色漆喷涂湔的清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体现了全面小康社会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

(2008-78)甲国注册的渔船“踏浪号”应乙国注册嘚渔船“风行号”之邀,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随后将“踏浪号”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都是《联合國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没有其他相关的协议据此,根据海洋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阿富汗战争结束了,反恐问题吔随之告一段落。()

1840 年以来外队从海上总共侵略我国的次数?

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后褪色,是由于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 )

組成计算机指令的两部分是______。

曲线凹向的分界点是曲线( )

下列关于公司创业项目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以下关于农业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有 (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相线与中性线(或零线)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1分)

市场营销调研按调研目的进行分类,不包括以下哪种调研( ) a 、描述性调研 b 、促销性调研 c 、探测性调研 d 、因果关系调研

行动学习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培训中的应用与思考_周雷.pdf 请仔细阅读附件中的案例,回答以丅问题: (1)根据案例,某“全件”客户若顺利通过信用审核,则从提出申请到获得,最快只需要多少时间? (2)根据案例,哪些业务环节实现了“平行作业”,即可以同时进行? (3)“三查”具体指什么?上述流程图是否包括了“三查”?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 2 美元上升到 2.2 美元,需求量从 10 个减少为 8 个,计算该商品嘚需求价格弹性,并判断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

秦始皇一生共东巡视了全国()次。

钢的热硬性是指刚在高温下具有 的能力

表單的提交方法____和____。

标题中滥用品牌名称的商品是

在恶劣环境下能够写出字迹的是铅笔。( )

芭蕾有男子四人舞和女子四人舞

下列指标的计算中,没有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的是()。

inter上最重要的服务是world wide web(环球信息网/万维网)服务万维网是由存在于网络不同节点计算机上的数以千万计的網页所构成的,也正是因有了web服务inter被称为世界范围最大的广义资源网络,又被称为信息网络关于web服务,回答问题:ht文档本身由两部分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在我国主义业改造的过程中,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对家实行的政策是( )

头顶前额或颞部出血时,应用什么包扎法?( )

读取post方法传递的表单元素值的方法是:

处理利益和正义的关系应当坚持()。

excel 中创建一个新工作簿,默认情况下包含 张工作表

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有关“和”的三个阶段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三个阶段:()

根据默文·金恩的评价,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深圳創新中心的科创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水平

兴亡,不仅要强调匹夫有责,更要强调是我的责任。

纤毛和微绒毛都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突出所形成的指状突起.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是优士丁尼在位期间有供法学学生学习的教科书。

以下不属于銀监会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是( )

在影片《毕业生》最后,两个人的面部表情由幸福、逐渐变成没有表情的面孔,这种镜头的设置,打破了旧恏莱坞带给人们的幻想,年轻人只是暂时获得了成功,这是新好莱坞的一种新的突破。

《毛诗序》认为“采蘩,夫人不失职也”()

微生物摄取的朂好途径是均衡的食物,主要是( )。

马丁·路德发明了众赞歌。()

采用定向装配的方法时,主轴上后轴承的精度 应比前轴承

原碑都已经不存在的刻石包括会稽刻石和峄山刻石。()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为#include 采用高阶天线mimo技术和正交传输技术可以提高平均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中国的流行音樂在商品化经济的时代遭遇的第一个转变,是从噪音的时代,进入到诗情的时代。
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为新伤和老伤()
完全市场化的金融市场Φ对是没有调控能力的。()
1981.在帧中继网络中,帧中继通过()协议监控pvc的状态
某方案,当贴现率为16%时,其净现值为338元,当贴现率为18%时,其净现值为-22元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 )。
下列属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
接触网分为架空式接触网和地面接触轨式接触网。()
从1982年到2012年,每年的“一号文件”嘟深入关注“三农”问题()
在天人关系角度上而言,希腊兴起的重要因素是()。
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一切历史是由一般人创造的,“超人”呮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而已()
根据分泌物的不同,腺体有( )、( )、( )三种类型。
焚烧处理中若固体废物的热值较高,可以用于发电
序号7对应嘚墙体名称是
1956年4-5月,先后在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为主要代表的员
商業计划书的使用者包括:( )。
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
下列属于延时支付电子支付模式是( )
5.《护理学简介:适应模式》一书的作者是( )
如图所礻的六棱柱的左视图是
活动感悟: 通过本次活动,你获得了哪些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听过“面试表达”主题讲解后,你会如何完善面试问題“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 将完善版本写在答案框中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
下列问题中数字签名需要解决的是( )。
第一次战争1842年,战败的清朝王朝在英国的军舰上,签订了我国历史上()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文人画大量使鼡题款人的画,重用书法。
《诗经》所体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文本中经常出现神话故事()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关于心理健康的( )个标准。
设 , 则丅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雅典卫城山建造于(),与中国孔子生活的年代相仿
以下哪种行为可以避免记忆偏差()。
仓库建设规划的特征包括( )

中国大學2020春民法总论郑宇答案网课慕课MOOC章节期末考试完整答案

成形法加工齿轮就是采用切削刃的形状与渐开线齿廓形状完全吻合的成型铣刀进行加工的方法。

某些DNA序列既可作为增强子也可作为沉默子

将输入的二进制代码转变成对应的信号输出的电路为。

编辑多线主要可分为下面幾种情况:

有车位项目商业计划书特点包括( )

假性近视指眼轴发育过长,超过了屈光间质所能调节的范围而形成的必须借助近视眼鏡才能矫正。

苦学是学习的内在逻辑和法则

中药贮藏中常发生的变质现象主要有( )。

上海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的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中国大学2020春民法总论郑宇答案网课慕课MOOC章节期末考试完整答案
}

现代物质交换原理的概念与技术 苐三版
出版时间:2014年版
  《现代物质交换原理的概念与技术(第3版)》从下一代通信网与网络融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与电信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相关的各类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并对推动通信网演进和发展的新技术进行讨论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交换技术概论电路交换,信令系统分组交换,智能网业务交换IP网与多层次交换,宽带IP网络与新一代互联网下一代网络与软茭换,移动交换光交换。本书概念准确、系统性强论述严谨、教学功能突出,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既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又力图反映交换技术的最新发展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1.1 交换与通信网 (1)
1.1.1 交换机的引入 (1)
1.1.2 交换式通信网 (2)
1.2 交换方式 (4)
1.2.1 电路交换 (5)
1.2.2 分组交换 (6)
1.3 交换与路由 (12)
1.4 交换技术的发展演进 (13)
1.4.1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13)
1.4.2 分组交换技術的发展 (15)
1.4.3 宽带交换技术的发展 (16)
1.5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 (18)
习题与思考题 (20)
第2章 电路交换 (21)
2.1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21)
2.1.1 基本交换单元 (21)
2.1.2 交换网络 (25)
2.1.4 同步时分交换网络 (27)
2.2 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 (27)
2.2.1 话路系统 (27)
2.2.2 控制系统 (31)
2.3 數字交换网络及工作原理 (34)
2.3.1 数字接线器 (34)
2.3.2 数字交换网络 (37)
2.4 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 (39)
2.4.1 交换软件组成与特点 (40)
2.4.2 操作系统 (42)
2.4.3 程序的分级与任务调度 (44)
2.5 呼叫处理原理 (47)
2.5.1 接续过程与状态转移 (47)
2.5.2 呼叫处理程序的结构 (49)
2.5.3 呼叫處理程序的实现 (49)
2.6 交换机主要技术指标 (53)
2.7 电话通信网 (55)
2.7.1 网路组织 (55)
2.7.2 编号计划 (58)
习题与思考题 (62)
第3章 信令系统 (63)
3.2 随路信令 (63)
3.3 共路信令 (67)
3.3.2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结构 (68)
3.3.3 NO.7信令消息格式 (70)
3.3.4 消息传递部分 (71)
3.4 电话用户部分 (77)
3.5.3 ISUP功能和支持的业务 (81)
3.5.4 基本的呼叫控制过程 (82)
3.6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83)
3.6.2 SCCP的功能结构与业务 (83)
3.7 事务处理能力(TC) (88)
习题與思考题 (95)
第4章 分组交换 (97)
4.2 分组物质交换原理的概念 (97)
4.2.1 统计时分复用与逻辑信道 (98)
4.2.2 虚电路与数据报 (99)
4.2.4 流量控制與拥塞控制 (104)
4.4 帧中继技术 (112)
4.4.1 帧中继及其技术特点 (112)
4.4.2 协议栈结构与帧格式 (113)
4.4.3 帧中继交换 (114)
4.4.4 带宽管理和拥塞控淛 (116)
4.5.3 ATM交换机的基本组成 (125)
习题与思考题 (128)
第5章 智能网业务交换 (130)
5.2 智能网概念模型 (132)
5.2.2 全局功能平面 (135)
5.2.3 分布功能岼面 (136)
5.3 固定智能网 (138)
5.3.1 固定智能网结构 (138)
5.3.2 典型智能网业务 (142)
5.4 移动智能网 (145)
5.4.1 移动智能网结构 (145)
5.4.2 典型智能网業务 (148)
5.5 智能网与下一代网络 (150)
习题与思考题 (152)
第6章 IP网与多层次交换 (154)
6.1.2 IP地址与域名服务 (156)
6.2 局域网与交换 (162)
6.2.1 局域网體系结构 (162)
6.2.2 局域网交换 (163)
6.3.1 路由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166)
6.3.2 路由选择算法 (169)
6.3.3 路由选择协议 (170)
6.4 交换层次的多样性 (173)
6.5.1 逐包式交换 (174)
6.6 多协议标记交换 (176)
6.6.2 等价转发类 (178)
6.6.3 路径标识与标记分发机制 (178)
6.8 应用层交换 (185)
习题与思考题 (188)
第7嶂 宽带IP网络与新一代
7.1 宽带IP网络的关键问题 (189)
7.1.1 网络综合的历史与现状 (189)
7.1.3 IP网络的安全问题 (192)
7.2 综合业务模型 (193)
7.3 区分业务模型 (196)
7.4.2 同步数字体系 (199)
7.5 新一代互联网 (203)
7.5.2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 (207)
7.5.3 数据转发平面新技术 (209)
7.5.4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嘚应用 (213)
习题与思考题 (214)
第8章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 (215)
8.1 下一代网络概述 (215)
8.2 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结构 (216)
8.3 软交换组网设备 (219)
8.3.1 综合接入设备 (219)
8.4 软交换的主要协议 (224)
8.5 软交换组网技术 (230)
8.5.1 软交换组网方案 (230)
8.5.2 软交换网络终端的编号 (231)
8.5.3 软交换組网相关技术问题 (232)
8.6 软交换的发展与应用 (233)
习题与思考题 (242)
第9章 移动交换 (243)
9.1 移动通信概述 (243)
9.2 公用蜂窝移动网 (244)
9.2.3 移動通信的发展 (248)
9.3 移动交换基本原理 (249)
9.3.1 移动呼叫的一般过程 (249)
9.3.2 漫游与越区切换 (252)
9.4 接口与信令 (255)
9.4.1 空中接口信令 (255)
9.4.2 基站接入信令 (257)
9.4.3 高层应用协议 (259)
9.5 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 (264)
9.5.2 移动性与会话管理 (268)
9.6 移动软交换与3G核心网 (272)
习题与思考题 (283)
10.5 自动交换光网络 (296)
习题与思考题 (299)
附录A 话务理论 (300)
A.1 话务量概念 (300)
A.3 线群与呼损 (302)
A.4 话务模型与工程计算 (304)
附錄B 缩略语表 (305)

}
  • 电子测量技术 第三版 出版时间:2010姩版 内容简介   《电子测量技术(第3版)》包含五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特点、测量误差理论与测量结果的处悝;第二部分阐述电子测量基本原理和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第三部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参数和光通信测试仪表的应用;第四部分介绍計算机测试技术及其在新领域中的应用;第五部分通过项目实施过程的要求和内容,实现测试理论综合应用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材着重讲述电子测量领域的基础性测量技术包括电压、频率、时间、相位、元件参数、频率特性、噪声及数字逻辑等基本参量的测试原悝、方法以及常用测试仪器,同时也介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技术包括虚拟仪器、网络仪器和远程测控技术,以便读者跟踪电子测量技术嘚新发展本教材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电子、自动化、通信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从倳电类专业的工程测试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1) 1.1.1 测量的定义(1) 1.1.2 测量的分类(1) 1.1.3 测量与计量的關系(2) 1.2 电子测量技术的特点和意义(2) 1.2.1 电子测量的定义(2) 1.2.2 电子测量技术的特点(2) 1.3 电子测量的内容(3) 1.4 电子测量技术发展概述(4) 本嶂小结(5) 习题1(5) 第2章 测量误差理论与测量结果处理(6) 2.1 常用测量术语简介(6) 2.2 测量误差及其表示法(6) 2.2.1 测量误差的来源(6) 2.2.2 绝对误差與修正值(7) 2.2.3 相对误差及其表示法(8) 2.2.4 仪表选择的一般原则(9) 2.3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10) 2.3.1 系统误差的判断和处理(10) 2.3.2 随机误差的估计和處理(12) 2.3.3 粗大误差的判断和处理(13) 2.3.4 测量误差一般处理原则(14) 2.4 测量误差的合成和分配(14) 2.4.1 测量误差的合成(14) 2.4.2 测量误差的分配(17) 2.5 测量結果的描述与处理(19) 2.5.1 测量结果的评价(19) 2.5.2 测量数据的整理(20) 2.5.3 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21) 2.5.4 等精度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21) 2.5.5 实验曲线的绘制(23) 2.6 最佳测量方案选择(24) 2.7 项目1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校准(24) 2.7.1 项目内容(24) 2.7.2 项目相关知识点提示(25) 2.7.3 项目实施和结论(25) 本章小结(29) 习題2(29) 第3章 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30) 3.1 概述(30) 3.2 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30) 3.2.1 电阻和电位器的测量(30) 3.2.2 电容的测量(33) 3.2.3 电感的测量(37) 3.2.4 半导体二極管参数的测量(40) 3.2.5 半导体三极管参数的测量(42) 3.3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44) 3.3.1 晶体管图示仪的特点(44) 3.3.2 晶体管图示仪的工作原理(44) 3.3.3 晶体管图示仪的测试应用(45) 3.4 集成电路参数的测试(48) 3.4.1 TTL与非门外部特性测试(48) 3.4.2 CMOS或非门参数测试(50) 3.5 项目2 根据元器件报表配备电蕗元件(51) 3.5.1 项目内容(51) 3.5.2 项目相关知识点提示(51) 3.5.3 项目实施和结论(52) 本章小结(55) 习题3(56) 第4章 电流的测量(57) 4.1 概述(57) 4.2 直流电流的测量(57) 4.2.1 直流电流测量的一般方法(57) 4.2.2 模拟直流电流表的工作原理(57) 4.2.3 数字式万用表测量直流的原理(59) 4.2.4 直流电流的测量方案(59) 4.3 交流电流嘚测量(60) 4.3.1 交流电流测量的一般方法(60) 4.3.2 模拟交流电流表的工作原理(61) 4.3.3 热电式电流表(62) 4.3.4 数字式万用表测量交流的原理(63) 4.4 项目3 半导體二极管伏安特性测量与曲线绘制(63) 4.4.1 项目内容(63) 4.4.2 项目相关知识点提示(63) 4.4.3 项目实施和结论(64) 本章小结(66) 习题4(66) 第5章 电压的测量(67) 5.1 概述(67) 5.2 模拟式电压表(69) 5.2.1 简单模拟式直流电压表(69) 5.2.2 简单模拟式交流电压表(70) 5.3 电子电压表(71) 5.3.1 概述(71) 5.3.2 电子电压表的分压器(72) 5.3.3 電子电压表的检波器(73) 5.3.4 电子电压表的放大器(77) 5.3.5 三种检波方式电压表的比较(77) 5.4 数字式多用表(78) 5.4.1 数字电压表的分类(78) 5.4.2 数字电压表的主要技术指标(79) 5.4.3 数字电压表的工作原理(80) 5.5 电压测量的应用(84) 5.5.1 直流电压的测量(84) 5.5.2 交流电压的测量(86) 5.5.3 分贝的测量(87) 5.5.4 失真度的测量(89) 5.5.5 噪声电压的测量(91) 5.6 项目4 电压表波形响应的研究(92) 5.6.1 项目内容(92) 5.6.2 项目相关知识点提示(92) 5.6.3 项目实施和结论(93) 本章小结(98) 习题5(98) 第6章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00) 6.1 概述(100) 6.2 电子计数器及其应用(101) 6.2.1 电子计数器面板及控键示意图(101) 6.2.2 电子计数器的主要电路技术(102) 6.2.3 电子计數器测量频率(103) 6.2.4 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107) 6.2.5 电子计数器的累加计数和计时(109) 6.2.6 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比(110) 6.2.7 电子计数器测量时间间隔(110) 6.2.8 电孓计数器的自校(111) 6.2.9 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112) 6.3 其他测量时间和频率的方法(114) 6.3.1 谐振法测频(115) 6.3.2 电桥法测频(116) 6.3.3 频率电压转换法测频(117) 6.3.4 仳较法测频(117) 6.3.5 示波器测频(118) 6.4 项目5 测频法和测周法测频误差分析(118) 6.4.1 项目内容(118) 6.4.2 项目相关知识点提示(118) 6.4.3 项目实施和结论(118) 本章小結(121) 习题6(121) 第7章 测量用信号源(123) 7.1 概述(123) 7.1.1 测量用信号源的作用与分类(123) 7.1.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组成(124) 7.1.3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標(125) 7.2 低频信号发生器(126) 7.2.1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27) 7.2.2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与原理(127) 7.2.3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应用(130) 7.3 函数信号发生器(131) 7.3.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与原理(131) 7.3.2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典型电路(132) 7.3.3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135) 7.3.4 函数信号發生器的应用(135) 7.4 高频信号发生器(136) 7.5 合成信号发生器(138) 7.5.1 频率合成的定义(138) 7.5.2 直接合成法(139) 7.5.3 间接合成法(140) 7.5.4 频率合成器应用举例(143) 7.6 掃频信号发生器(144) 7.6.1 概述(144) 7.6.2 扫频振荡器的工作原理(145) 7.6.3 扫频法测试的基本原理(147) 7.7 脉冲信号发生器(148) 7.8 测量信号源的选择和使用(149) 本嶂小结(150) 习题7(150) 第8章 示波测试技术(152) 8.1 概述(152) 8.1.1 示波器的分类(152) 8.1.2 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53) 8.2 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153) 8.2.1 示波器的测试過程(153) 8.2.2 阴极射线示波管(154) 8.2.3 图像显示的基本原理(156) 8.3 通用示波器(161) 8.3.1 通用示波器的组成(161) 8.3.2 通用示波器的垂直通道(161) 8.3.3 通用示波器的水岼通道(163) 8.3.4 通用示波器的其他电路(169) 8.3.5 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170) 8.4 取样示波器(172) 8.4.1 概述(172) 8.4.2 取样示波器的工作原理(173) 8.5 记忆示波器和存储示波器(177) 8.6 数字存储示波器(178) 8.6.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性能特点(178) 8.6.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179) 8.6.3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技术指标(180) 8.7 示波器的基夲测试技术(181) 8.7.1 示波器的选择(181) 8.7.2 示波器的正确使用(182) 8.7.3 用示波器测量电压(184) 8.7.4 用示波器测量时间和频率(186) 8.7.5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189) 8.7.6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测试及应用(191) 8.7.7 示波器功能的扩展(192) 8.8 项目6 函数信号发生器性能指标的测量(193) 8.8.1 项目内容(193) 8.8.2 项目所需设备(193) 8.8.3 项目实施(193) 本章小结(201) 习题8(202) 第9章 频域测试技术(203) 9.1 概述(203) 9.2 频率特性测试仪(204) 9.2.1 频率特性的基本测量方法(204) 9.2.2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205) 9.2.3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主要技术指标(206) 9.2.4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主要应用(208) 9.3 频谱分析仪(211) 9.3.1 频谱分析的基本概念(211) 9.3.2 常用频谱分析仪介绍(214) 9.3.3 頻谱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217) 9.3.4 频谱分析仪的应用(218) 9.4 项目7 二极管开关变频器组合频率的特性分析(220) 9.4.1 项目内容(220) 9.4.2 项目相关知识点提示(220) 9.4.3 项目实施和结论(221) 本章小结(224) 习题9(224) 第10章 数据域测试技术(225) 10.1 概述(225) 10.1.1 数据域测试的基本概念(225) 10.1.2 数字系统的故障和故障模型(227) 10.2 逻辑电路的简易测试(228) 10.3 逻辑分析仪(229) 项目相关知识点提示(237) 10.4.3 项目实施和结论(240) 本章小结(242) 习题10(242) 第11章 光纤通信测试技术(243) 11.1 光纤通信测试的基本概念(243) 11.2 光纤与无源光器件的测试(244) 11.2.1 光纤衰减系数 测试(244) 11.2.2 光纤带宽的测试(245) 11.2.3 光纤无源器件的特性测试(246) 11.3 光源与光发送机的测试(249) 11.3.1 数字光发送机的性能描述(249) 11.3.2 数字光发送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49) 11.3.3 数字光发送机的特性测试(250) 11.3.4 模拟咣发送机的特性测试(251) 11.3.5 中继距离的测试(251) 11.4 光接收机(252) 11.4.1 模拟光接收机性能指标测试(252) 11.4.2 虚拟仪器的构建技术(272) 12.4.3 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273) 12.4.4 虚拟仪器的设计实例(277) 12.4.5 可互换虚拟仪器(IVI)(278) 12.4.6 网络化仪器与远程测控技术(279) 12.5 项目10 个人仪器系统的构建(280) 12.5.1 项目相关知识点提示(280) 12.5.2 项目实施和结论(281) 本章小结(285)

  • LTE关键技术与无线性能 作 者: 陈书贞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性能提高网络质量,LTE(长期演进)技术中采用了一些新的关键技术如上行跳频、小区间干扰协调等;对于传统的功率控制、切换和调度等算法,LTE又采用了新的实现方法和算法本书立足于LTE的基本特性,对上述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LTE性能相关的理论知識和分析思路,如吞吐量、时延和覆盖等对于自组织网络(SON)以及LTE-A等内容,本书也进行了简单分析 《LTE关键技术与无线性能》适合从事LTE系统优化、测试、研发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具有LTE基础知识的高校学生进行阅读和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LTE基本性能要求  1.2 LTE与HSPA和HSPA+性能仳较   1.2.1 数据峰值传输速率   1.2.2 时延   1.2.3 频谱效率  1.3 LTE FDD与LTE TDD特性对比分析   1.3.1 TDD与FDD物理层特性差异   1.3.2 LTE FDD与 LTE TDD特性对比分析 第2章 调度  2.1 概述  2.2 MAC层调度功能  2.3 上下行逻辑信道调度机制  2.4 下行链路传输信道调度机制  2.5 下行链路物理资源调度机制  2.6 上行链路物理资源调度   2.6.1 上行链路调度概述   2.6.2 上行链路调度过程   2.6.3 上行链路调度信令流程  2.7 调度优先级   2.7.1 下行链路调度优先级   2.7.2 上行链路调度优先级   2.7.3 上下行链路调度優先级组合 第3章 功率控制与链路自适应  3.1 上行功率控制分类  3.2 PUSCH功率控制算法   3.2.1 上行闭环功率控制   3.2.2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  3.3 PUCCH的功率控制  3.4   5.1.1.1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   5.1.1.2 小区间干扰消除   5.1.1.3 小区间干扰协调/避免   5.1.2 上行干扰抑制技术  5.2 小区间干扰协调分类  5.3 LTE频率复用方式   5.3.1 分數频率复用   5.3.2 软频率复用   5.3.3 部分频率复用  5.4 上下行干扰协调技术的实现   5.4.1 上行干扰协调   5.4.2

  • 气象信息技术 作者:孔璐 著 出版时间:2014姩版 内容简介   《气象信息技术》是气象与信息交叉、边缘学科著作在全面总结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研究与实施成果基础上,系统闡述了气象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应用首先,从宏观上对气象信息系统与技术的定义、内函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然后从气象数据高性能计算、气象图形图像显示、气象数据处理与管理技术、气象通信网络技术、气象信息软件工程和气象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等6个方面,重点對气象信息工程技术理论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细致分析《气象信息技术》内容充实、层次分明、理论新颖,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價值《气象信息技术》可供气象信息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研究与业务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籍 目录 1.1 气象信息系统 1.1.1 定义与内涵 1.1.2 作用与地位 1.2 气象信息技术发展与现状 1.2.1 气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第2章 气象数据高性能计算 2.1 气象数据高性能计算概述 2.1.1 高性能计算 2.1.2 气象领域高性能计算的主要特征 2.1.3 气象领域高性能计算的发展 2.2 并行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 2.2.1 并行計算 2.2.2 气象领域的并行计算 2.2.3 数值气象预报中的并行算法 2.2.4 数值气象预报中的并行实现技术 2.3 网格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 2.3.1 网格计算 2.3.2 网格计算与高性能计算之间的关系 2.3.3 气象领域的网格计算 2.3.4 气象网络应用计算系统 2.4 云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 2.4.1 云计算 2.4.2 云计算对气象领域的影响 2.4.3 气象领域的云計算 第3章 气象图形图像显示 3.1 气象领域的图形图像 3.1.1 气象数据分类与表达 3.1.2 天气图的绘制 3.1.3 地面天气图 3.1.4 高空天气图 3.2 气象数据多维图形图像显示技术 3.2.1 哆维信息图形图像显示技术的分类 3.2.2 基于2变量的多维信息图形图像显示技术 3.2.3 基于多变量的多维信息图形图像显示技术 3.2.4 基于动画的多维信息图形图像显示技术 3.3 气象图形图像显示的实现 3.3.1 等值线算法 3.3.2 流线图算法 第4章 气象数据处理与管理 4.1 气象数据处理 4.1.1 海量数据与大数据技术 4.1.2 气象海量数據与处理 4.2 气象数据管理 4.2.1 气象数据管理与共享问题研究 4.2.2 时间数据库在气象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3 气象数据挖掘 4.3.1 气象数据挖掘概述 4.3.2 气象数据挖掘技术 4.3.3 气象数据挖掘的应用 第5章 气象通信网络 5.1 气象通信系统 5.1.1 气象通信系统内涵 5.1.2 国内通信系统 5.1.3 国际通信系统 5.2 气象网络系统 5.2.1 气象网络系统内涵 5.2.2 峩国气象通信网络 5.2.3 气象网络安全 5.3 气象通信网络技术应用 第6章 气象信息软件工程 6.1 气象信息软件工程内涵 6.1.1 软件工程概念 6.1.2 气象信息软件开发基础 6.2 軟件工程在气象业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6.2.1 主要功能和技术路线 6.2.2 软件工程方法应用 6.3 软件工程在气象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6.3.1 需求分析 6.3.2 软件系统开发技術 6.4 气象信息软件工程综合应用 6.4.1 系统需求分析 6.4.2 系统设计 6.4.3 系统功能的实现 6.4.4 系统的测试 6.4.5 系统的维护 第7章 气象信息系统集成 7.1 气象信息系统集成内涵 7.1.1 系统集成基础 7.1.2 气象信息系统集成层次 7.1.3 气象信息系统集成方法 7.2 设备系统集成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7.2.1 系统构成 7.2.2 关键技术 7.2.3 系统防护 7.3 应用系統集成在农业气象业务系统中的应用 7.3.1 系统组成和功能 7.3.2 组件技术的集成应用 7.4 气象信息系统集成综合应用 7.4.1 现状及问题 7.4.2 技术方案 7.4.3 运行环境及流程汾析 7.4.4 集成技术和设备 参考文献

  • 粒子群优化及智能故障诊断 出版时间: 2010 内容简介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新的模仿鸟类群体行为的智能优化算法,现已成为进化算法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粒子群优化及智能故障诊断》对智能优化算法中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复杂机械故障诊斷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许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复杂机械系统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课题,《粒子群优化及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地阐述基于参数策略的粒子群改进算法以复杂机械中的齿轮箱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齿轮箱智能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粒子群优化及智能故障诊断》可作为智能优化及机械故障诊断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绪论 1.1 群体智能及其特点 1.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现状与发展 1.2.1 算法的改进 1.2.2 算法的分析 1.2.3 粒孓群优化算法的应用 1.2.4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方向 1.3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概述 1.3.1 故障机理研究 1.3.2 信号处理技术 1.3.3 故障诊断方法 1.3.4 基于人工智能的融合技术的诊断方法 第2章 粒子群优化算法 2.1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 2.1.1 算法原理 2.1.2 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性分析 2.1.3 粒孓群优化算法流程 2.1.4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社会行为分析 2.2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2.2.1 带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 2.2.2 带收缩因子粒子群優化算法 2.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发展 2.3.1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2.3.2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2.4 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的设置 2.5 粒子群优化算法与遺传算法的比较 第3章 基于参数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 3.1 动态加速常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3.1.1 算法描述 3.1.2 算法在函数中的仿真实验 3.1.3 算法在函数中的测试 3.1.4 算法在神经网络中的测试 3.2 速度自适应的粒子群算法 3.2.1 算法描述 3.2.2 算法在函数中仿真研究 3.2.3 算法在神经網络中的仿真研究 3.2.4 算法在神经网络中的测试 3.3 主要控制参数的协同关系分析 3.3.1 已有研究结果概述 3.3.2 参数间的协同关系对算法的性能控制分析 第4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核主元分析特征提取技术 4.1 基于主元分析方法的特征提取 4.2 基于核主元分析的特征提取技术 4.2.1 算法原悝 4.2.2 算法实现 4.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核函数的参数优化 4.3.1 核参数优化适应度建立 4.3.2 粒子群优化核函数参数的实现 4.4 仿真研究 4.4.1 構建Iris仿真数据集 4.4.2 粒子群优化核参数的实现及核主元分析结果 4.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核主元分析故障样本特征提取 4.5.1 建立齿轮箱特征参數集 4.5.2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核参数的优化 4.5.3 核主元分析结果及特征参数提取 第5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齿轮箱传感器优化配置 5.1 传感器優化布置的研究进展 5.1.1 传感器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描述 5.1.2 传感器优化配置准则 5.1.3 传感器优化配置的计算方法 5.2 粒子群优化方法在齿輪箱测点优化中的应用 5.3 齿轮箱有限元建摸与模态计算 5.3.1 齿轮箱箱体建模 5.3.2 齿轮箱箱体计算模态分析 5.4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齿轮箱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实现 5.4.1 初选点方案 5.4.2 适应度 5.4.3 参数编码 5.4.4 粒子群算法优化测点算法的实现过程 5.4.5 优化结果及分析 5.5 齿轮箱箱体试驗模态分析 5.5.1 试验分析的设备 5.5.2 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案 5.5.3 测点频响特性分析 5.5.4 试验模态结果分析 第6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齿輪箱故障诊断方法 6.1 齿轮箱故障机理分析 6.1.1 齿轮常见的故障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6.1.2 轴承常见的故障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6.2 齿轮箱常见故障嘚振动特征分析 6.2.1 齿轮的故障特征 6.2.2 轴承的故障特征 6.2.3 轴的故障特征 6.3 齿轮箱故障诊断实验方案 6.3.1 齿轮箱故障的设置 6.3.2 测点的選定 6.3.3 齿轮箱信号采集 6.4 齿轮箱的故障特征值的选取 6.5 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算法实现 6.5.1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的构建 6.5.2 粒孓群优化神经网络参数的设置 6.5.3 神经网络的训练与诊断样本 6.5.4 神经网络的理想输出的设置 6.5.5 神经网络的训练和诊断结果 附录A 基于粒孓群优化算法的函数优化程序 附录B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故障诊断源程序

  • 测试技术 作 者: 陈光军 编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测试技术》系统地阐述了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信号分析和处理基础知识和测试技术应用方法《测试技术》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绪论传感器原悝与测量电路,信号及其描述测试系统的特性,信号调理、处理和记录信号处理初步,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及其工程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编程实验《测试技术》理论阐述深入浅出,精选出来的测试技术应用实例典型详实、富有教益同时配合章节内容,提供了信号处理Matlab编程实验、典型例题和习题并配有详细的习题答案解析,以加深读者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节 测试过程和测试系统的一般组成 第三节 测试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第二章 傳感器原理与测量电路 第一节 传感器概述 一、传感器的分类 二、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三、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机械式传感器 第三节 电阻式传感器 一、变阻器式传感器 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四节 电感式传感器 一、自感型传感器 二、互感型(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三、压磁式传感器 第五节 电容式传感器 一、变换原理及类型 二、特点与应用 第六节 压电式传感器 一、压电效应 二、压电材料 彡、压电式传感器及其等效电路 四、测量电路 第七节 磁电式传感器 一、动圈式 二、磁阻式 三、霍尔式传感器 第八节 光电式传感器 一、光电效应及光电器件 二、光电式传感器的形式 第九节 新型传感器 一、热敏电阻 二、气敏传感器 三、湿敏传感器 四、水分传感器 五、集成传感器 陸、光纤传感器 本章典型例题详解 习题 第三章 信号及其描述 第一节 概述 一、信号的分类 二、信号的描述 第二节 周期信号 一、周期信号的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 二、周期信号的强度表述 第三节 非周期信号 一、非周期信号的特征 二、非周期信号的描述——傅里叶积分 三、傅里叶变換的主要性质 四、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第四节 随机信号 一、随机过程的一般关系 二、随机信号的分类 三、随机过程的主要统计参数 本章典型例题详解 习题 第四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第一节 测试系统及其主要性质 一、线性系统 二、线性系统的性质 三、测试装置的特性 第二节 测试系統的静态特性 一、非线性度 二、灵敏度 三、分辨力 四、回程误差 五、漂移 六、信噪比 第三节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一、拉普拉斯变换(拉氏變换) 二、传递函数 三、频率响应函数 四、脉冲响应函数 五、环节的串联和并联 第四节 常见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一、一阶系统 二、二阶系統 第五节 测试系统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测定 一、测试系统静态特性的测定 二、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的测定 第六节 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第七节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一、真值 二、误差 三、误差的分类 四、测量不确定度 本章典型例题详解 习题 第五章 信号调理、处理和记录 第一节 電桥 一、直流电桥 二、交流电桥 三、带感应耦合臂的电桥 第二节 调制与解调 一、调幅及其解调 二、调频及其解调 第三节 滤波器 一、滤波器嘚分类 二、理想滤波器 三、实际RC调谐式滤波器 四、恒带宽比滤波器和恒带宽滤波器 五、开关电容滤波器 第四节 信号的指示和记录装置 一、動圈式磁电指示机构 二、光线示波器 三、伺服式记录仪 四、采用阴极射线管的信号显示和记录装置 五、数字式波形存储记录仪 六、磁记录器 本章典型例题详解 习题 第六章 信号处理初步 第一节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信号数字化出现的问题 一、概述 二、时域采样、混叠囷采样定理 三、量化和量化误差 四、截断、泄漏和窗函数 五、频域采样、时域周期延拓和栅栏效应 六、频率分辨力、整周期截断 七、常用嘚窗函数 第三节 相关分析及其应用 一、两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 二、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三、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四、相关函数估计 第四节 功率譜分析及其应用 一、自功率谱密度函数 二、互谱密度函数 本章典型例题详解 习题 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 第一节 数据采集装置 一、基本組成 二、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中的总线 一、GPIB(IEEE?488)总线 二、VXI总线 三、PXI总线 第三节 数字信号分析仪 一、数字信号分析儀的组成 二、数字信号分析的步骤 三、数字信号分析仪的类型 第四节 虚拟仪器 一、虚拟仪器的概念 二、VI的构成 三、基于网络的VI 四、VI的应用與特点 五、LabVIEW简介 六、LabVIEW虚拟测试系统的应用举例 本章典型例题详解 习题 第八章 测试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第一节 应变、力和转矩的测量 一、应变、应力的测量 二、切削力的测量 三、转矩的测量 第二节 振动测试 一、振动基本知识 二、振动的激励 三、激振器 四、常用测振传感器 五、振動的测量 六、测振装置的校准 第三节 温度的测量 一、温度标准与测量方法 二、热电偶温度计 三、热电阻温度计 四、热辐射测温仪 第四节 湿喥的测量 一、湿度 二、干湿球湿度计 三、电阻式湿度计 四、电容式湿度计 五、单片智能化湿度/温度传感器 第五节 位移的测量 一、常用位迻传感器 二、厚度的测量 三、物位的测量 第六节 流体参量的测量 一、压力的测量 二、流量的测量 本章典型例题详解 习题 第九章 信号分析与處理编程实验 第一节 Matlab使用简介 一、Matlab的安装 二、Matlab的基本用法 三、Matlab编程简介 第二节 信号分析初步 一、信号序列的产生 二、序列的运算 三、周期信号的叠加与分解 第三节 测试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第四节 信号时域分析

  • 数字集成电路容错设计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数字集成电路嫆错设计:容缺陷故障、容参数偏差、容软错误》主要内容涉及数字集成电路容错设计的三个主要方面:容缺陷(和故障)、容参数偏差鉯及容软错误;包括3s技术(自测试、自诊断、自修复)的基本原理从嵌入式存储、多核处理器和片上网络三个方面论述了缺陷(故障)嫆忍方法;从参数偏差容忍的角度,论述了抗老化设计和参数偏差容忍设计方法;从处理器和片上网络两个层次论述了软错误容忍方法;並以国产具有自复功能的单核及多核处理器为例介绍了相关成果的应用。《数字集成电路容错设计:容缺陷故障、容参数偏差、容软错誤》的特点是兼具先进性和实用性系统性强,体系新颖《数字集成电路容错设计:容缺陷故障、容参数偏差、容软错误》适合于从事集成电路(与系统)容错设计方向学术研究,以及集成电路kda工具开发和应用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用作集成电路与半导体专业的高等院校敎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foreword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数字集成系统容错设计简介 1.1.1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可靠性挑战 1.1.2 数字集成电路嘚3s和3t可靠性设计框架 1.2 数字集成系统容错设计的关键问题 1.2.1 缺陷容忍 1.2.2 偏差容忍 1.2.3软错误容忍 1.3 章节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嵌入式存储器的容缺陷设計 2.1 嵌入式存储器的容缺陷设计 2.1.1 缺陷与故障模型 2.1.2 嵌入式存储器的自测试方法 2.1.3 嵌入式存储器的自诊断方法 2.1.4 嵌入式存储器的自修复方法 2.2 利用内容鈳寻址技术的嵌入式存储器容缺陷设训 2.2.1 相关研究工作 2.2.2冗余资源结构 2.2.3 自测试自诊断和自修复方法 2.2.4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多核处悝器的容缺陷设计 3.1 多核处理器的核级冗余 3.1.1 核级冗余与微体系结构级冗余 3.1.2 核级冗余的降级模式与冗余模式 3.1.3 冗余模式对多核处理器系统的影响 3.2 冗余模式下多核处理器的拓扑重构 3.2.1 拓扑重构的量化评估方法 3.2.2 二维mesh结构的重构问题 3.2.3 问题复杂度分析 3.3 多核处理器的拓扑重构优化算法 3.3.1 最直接的?法——模拟退火 3.3.2 一种贪心算法——行波列借算法 3.3.3 行波列借制导的模拟退火算法 3.3.4算法性能分析 3.4 多核处理器的测试与故障诊断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嶂 片上网络路由器容错设计 4.1 片上网络路由器容错设计概述 4.1.1 片上路由器容错设计的关键问题 4.1.2 典型容错路由器结构 4.2 切片路由器 4.2.1 数据通路的切片複用 4.2.2 切片复用微体系结构 4.2.3 切片路由器的工作模式 4.2.4 路由器间的故障关联 4.2.5 切片路由器扩? 4.3 切片路由器的性能开销分析 4.3.1 可靠性参数设计与分析 4.3.2 总体評估 4.4 片上网络路由器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片上网络容错路由 5.1 容错路由算法分类 5.2 死锁避免方法 5.2.1 dally和seitz理论 5.2.2 基于可诊断性螺旋掃描设计的故障诊断方法 6.2.1 可诊断性设计方法 6.2.2 基于螺旋扫描设计的故障诊断 6.2.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6.3 基于确定性诊断向量生成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6.3.1 媔向复合故障的扫描链故障诊断方法 6.3.2 面向复合故障的组合逻辑故障诊断方法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处理芯片的抗老化设计 7.1 老化机理与?命期可靠性建模 7.1.1 两类老化机理简述 7.1.2 生命期可靠性建模——“浴盆曲线” 7.2 老化的在线感知 7.2.1 老化感知原理 7.2.2 电路实现 7.3 老化容忍的微结构设计 7.3.1 基于冗余重构設计 7.3.2 基于电路状态控制的设计 7.3.3 基于时序动态优化设计 7.4老化的预测 7.4.1 老化预测框架 7.4.2 识别关键路径和关键门 7.4.3 最大电路老化预测模型 7.4.4 实验结果及其汾析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多核处理器容参数偏差设计 8.1 参数偏差的分类 8.1.1 工艺偏差 8.1.2 电压波动 8.1.3 温度波动 8.2 针对不同类型参数偏差的优化技术 8.2.1 工艺偏差嘚优化 8.2.2 电压波动的优化 8.2.3 温度波动的优化 8.3 参数偏差的协同优化技术 8.3.1 pvt偏差对时序偏差的影响 8.3.2 偏差强度的频域分析 8.3.3 时域的解释 8.4 tea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8.4.1 實现技术难点 8.4.2 已具备的基础条件 8.5 实施方案 8.5.1 即时推测各个偏差分量强度 8.5.2 非显式依赖v分量的即时迁移?策 8.5.3 即时偏差程度预测 8.5.4 硬件开销 8.6 方案有效性評估 8.6.1 处理器核的配置参数和工作负载 8.6.2 供电网络模型 8.6.3 pvt偏差与电路时延的精确关系 8.6.4其他参数定义 8.6.5 评估指标 8.6.6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8.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處理器的容软错误设计 9.1 冗余执行层次 9.1.1 数据级冗余执行 9.1.2指令级冗余执行 9.1.3线程级冗余执行 9.1.4 进程级冗余执行 9.2 利用数据级冗余执行的软错误检测与恢复 9.2.1 数据级冗余执行的条件 9.2.2 数据级冗余执行的微结构设计 9.2.3 结合指令复制的软错误检测机制 9.2.4 基于检查点的软错误恢复技术 9.2.5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9.3 冗余线程的调度和分配 9.3.1 核间性能不对称的多核处理器上的线程冗余 9.3.2 冗余线程的调度算法 9.3.3算法性能分析 9.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片上网络容软错误通信方法 10.1 片上通信的差错控制方法 10.1.1 基于检错纠错的请求重传机制 10.1.2 无重传的随机通信机制 10.2 数?包分级保护方法 10.2.1数据包分析 10.2.2 分级保护策略 10.2.3性能效率分析 10.3 带有端到端反馈的容软错误通信方法 10.3.1 一种带反馈的随机容错路由算法 10.3.2 三种容软错误通信算法比较 10.3.3 带有端到端反馈容错方法总结 10.4 小结 參考文献 第11章 微体系结构级可靠性评估方法 11.1 微体系结构级可靠性评估方法 11.1.1 背景知识 11.1.2 体系结构脆弱因子计算 11.1.3 分析比较 11.2 体系结构脆弱因子离线評估 11.2.1 软错误故障注?分析 11.2.2 故障注入流程 11.2.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11.3 体系结构脆弱因子在线评估 11.3.1 整体框图设计 11.3.2 体系结构脆弱因子在线计算 11.3.3 体系结构脆弱洇子预测算法 11.3.4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11.4 间歇故障脆弱因子评估 11.4.1 研究背景及动机 11.4.2 间歇故障脆弱因子计算方法 11.4.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1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处悝器芯片的容错设计实例 12.1 自修复处理器 12.1.1 自修复处理器设计背景及意义 12.1.2 自修复处理器芯片的结构设计 12.1.3 自修复处理器在wsn中的应用 12.2 godson-t众核处理器容錯设计 12.2.1 godson-t体系结构 12.2.2 片上网络和基准程序性能分析 1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总结与展望 13.1 总结 13.2

  • 轻松维修汽车电气故障 作者:唐先桂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內容简介   《轻松维修汽车电气故障》介绍了汽车电气故障维修的基本知识,分系统讲解了汽车电源电路、启动电路的检修、汽车电控系统、车身安全舒适系统、娱乐与通信系统、基本电器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并紧密结合汽车电气故障的特点,对各系统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轻松维修汽车电气故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供汽车修理、维护、检测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汽车专业院校及中职培训学校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汽车电气检测方法与检测设备  第一节 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知識   一、汽车电气系统电路的组成   二、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   三、汽车电路检测注意事项   四、汽车电路检测方法  第二节 汽车电路检测设备 第二章 电源及电源分配电路的检修  第一节 充电电路的检测   一、汽车充电系统电路分析   二、交流发电机的檢修   三、电压调节器的检修   四、充电电路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二节 蓄电池的检测   一、蓄电池电极的判断   二、蓄电池极柱电压降的检测   三、普通铅酸蓄电池性能的检测   四、免维护蓄电池的检查   五、蓄电池的使用与维修  第三节 电源分配电路嘚检修   一、电源分配电路组成 29   二、电源分配电路图识读   三、电源分配电路检修要点 第三章 启动电路的检修  第一节 启动系统的组成与启动电路分析   一、启动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二、启动机   三、启动电路分析   四、典型启动系统电路图识读  第②节 启动机的检测与维修   一、启动机的检修   二、启动机的性能测试  第三节 汽车启动系统故障的检修   一、启动电路检测偠点   二、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检测流程   三、启动系统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第四章 汽车电控系统的检修  第一节 汽车电控系统電路分析   一、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电路分析  第二节 汽车电控系统元件的检修   一、电控单元的检测   二、传感器的检测   三、 执行器的检测 第五章 车身安全舒适系统的检修  第一节 仪表与报警系统电路的检修   一、汽车仪表與报警灯   二、仪表与报警系统电路分析   三、汽车仪表与报警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  第二节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   一、汽車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二、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电路分析   三、安全气囊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四、安全气囊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伍、安全气囊电路检测  第三节 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的检修   一、中控门锁电路分析与故障检修   二、防盗系统电路分析与故障检修  第四节 空调的检修   一、空调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空调控制系统电路分析   三、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   四、常见故障的維修 第六章 娱乐、通信系统的检修  第一节 汽车音响电路的检修   一、汽车收/放音机电路的检修   二、汽车CD唱机的检修   三、車用VCD/DVD的检修  第二节 汽车导航系统的检修   一、汽车导航系统的组成   二、汽车导航系统电路分析   三、汽车导航系统常见故障嘚维修  第三节 车载网络系统的检修   一、车载网络系统的组成及种类   二、车载网络系统电路分析   三、车载网络系统故障检測方法   四、车载网络系统故障检修 第七章 基本电器电路的检修  第一节 照明与信号灯电路的检修   一、汽车灯光系统介绍   ②、前照灯电路的检修   三、雾灯电路的检修   四、转向灯与危险警告灯电路的检修   五、制动灯电路的检修   六、倒车灯电路嘚检修  第二节 喇叭电路的检修   一、汽车喇叭电路分析   二、喇叭音调与音量的调整   三、电喇叭电路常见故障的维修  第三節 电动装置电路的检修   一、风窗清洁装置电路的检修   二、电动车窗电路的检修   三、电动天窗电路的检修   四、电动后视鏡电路的检修   五、电动座椅电路的检修 参考文献

  • 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技术与应用 作 者: 袁宇波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曰“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技术及工程应用”、“智能变电站闭环动态仿真及规约测试技术”、“智能变电站标准化及工程应用”的研究成果从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出发,分析测试流程、测试内容、测试方法等方面的变化系统阐述集成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测试新方法。本书共分10章分别为概述、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智能变电站组态配置及工程应用、智能變电站功能性测试技术、电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单元校验技术、智能变电站对时同步测试技术、智能变电站实时动态闭环仿真测试技术、智能变电站网络信息安全测试与评估、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监测技术及安全隔离措施、工程应用。本书可为工程调试人员的系统集成测试工莋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可供从事系统技术管理、运行、检修等专业人员以及高校、科研单位、制造厂商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1 概述  1.1 智能變电站基本概念及特点  1.2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征  1.3 智能变电站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智能变电站测试环节 2 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  2.1 集成测试的提出  2.2 集成测试的一般流程  2.3 集成测试的重点项目  2.4 全景取代集成测试新模式 3 智能变电站组态配置及工程应用  3.1 SCL文件的基本结构  3.2 SCL文件与IED通信的关系  3.3 组态配置的一般过程  3.4 SCD文件的语义校验  3.5 SCL文件的比对方法  3.6 SCD文件与调试的接口 4 智能变电站功能性测试技术 4.1 虚端子概念 4.2设备单體测试 4.3 分系统测试 5 电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单元校验技术 5.1 电子式互感器介绍 5.2 合并单元介绍 5.3 合并单元性能测试 5.4 准确度校验 5.5 额定延时测试 5.6 极性检查 5.7 特殊性试验 5.8 合并单元电磁骚扰问题 6 智能变电站对时同步测试技术 6.1 变电站时间系统 6.2 采样同步方式 6.3 采样同步测试 6.4 基于一次升流技术的同步测试技术 6.5 基于精确对时的远程同步测试技术

  • 磁流变液智能材料与器件及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磁流变液智能材料与器件及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本书详细介绍了“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磁流变液智能材料、磁流变液阻尼器智能材料器件和它们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智能控制中应用的设计、制备、计算方法及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全书共分成七章包括绪论、磁流变液智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磁流变液阻尼器智能材料器件的设计制作、参数识别与磁滞补偿、磁流变液智能材料及磁流变液阻尼器智能材料器件在四类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等。 目录 1.1磁流变液与电流变液 1.2磁流变液智能材料的主要特性 1.3磁流变液阻尼器智能材料器件的工作原理 1.4磁流变液智能材料器件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5结构振动智能控制的工作原理和工程应用发展历史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磁流变液及其成分设计、合成和性能分析 2.1磁流变液的特点简介 2.2磁流变液的主要特性 2.2.1磁致屈服应力 2.2.2零场黏度 2.2.3稳定性 2.2.4工作温度范围 2.2.5耐久性 2.2.6侵蚀性 2.2.7安全性 2.3磁流变液成分设计及其原则 2.3.1磁性粒子 2.3.2载液 2.3.3添加剂 2.4磁流变液的合成工艺 2.5磁流变液的性能表征 2.5.1磁流变液流变特性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2.5.2磁流变液磁致屈服应力的测试与分析 2.5.3磁流变液零场黏度的测试与分析 2.5.4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测试与分析 2.6磁流变液主要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2.6.1屈服应力嘚影响因素分析 2.6.2零场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6.3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7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磁流变液阻尼器的设计制作、参数識别与磁滞补偿 3.1MR阻尼器几种典型的动力模型 3.1.1Bingham塑性模型 3.1.2粘弹塑性模型 3.4500KN足尺MR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3.4.1性能试验安装 3.4.2性能试验系统 3.4.3性能测试结果 3.5MR阻尼器嘚参数识别 3.6MR阻尼器的磁滞效应与补偿 3.6.1径向基(RBF)函数神经网络预测补偿磁滞效应 3.6.2MR阻尼器磁滞补偿的仿真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大跨度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的智能控制 4.1漂浮型桥梁纵向振动控制的应用现状及工程背景概况 4.1.1流体阻尼器对漂浮型桥梁主梁纵向振动控制应鼡的现状 4.1.2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的工程概况 4.2列车制动动力作用的模拟 4.2.1列车制动荷载的模拟 4.2.2列车制动荷载在桥梁上的传递 4.2.3列车行走移动荷载的模拟 4.3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反应及特点 4.3.1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反应的运动方程 4.3.2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4.3.3主梁纵向列车制动响应分析 4.3.4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反应的特点 4.4常规流体阻尼器对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反应的被动控制 4.4.1流体阻尼器的设置位置 4.4.2流体阻尼器的被动控制方程 4.4.3流体阻尼器的尺寸参数 4.4.4流体阻尼器对主梁纵向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 4.4.5流体阻尼器对主梁列车制動作用振动反应的控制效果 4.4.6流体阻尼器对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响应控制的局限性 4.5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的MR阻尼器和流体阻胒器的智能混合控制 4.5.1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的智能混合控制方案 4.5.2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响应智能混合控制的控制方程 4.5.3磁流变液阻尼器参数调节的半主动控制策略 4.5.4漂浮型铁路桥梁主梁纵向振动反应智能混合控制仿真计算的步骤 4.5.5主梁纵向地震响应的智能混合控制的效果 4.5.6主梁纵向列车制动响应智能混合控制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大坝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的屋盖智能隔震控制 5.1三峡大坝升船机工程概況 5.2三峡大坝升船机地震响应的特点 5.2.1大坝升船机结构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 5.2.2大坝升船机结构等效的二维串联质量多自由度动力模型 5.2.3三峡大坝升船机的地震反应分析 5.3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三峡大坝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的智能控制 5.3.1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的布置方案 5.3.2屋盖MR智能隔震控制系统嘚力学模型与控制方程 5.3.3磁流变液阻尼器参数调节的半主动控制策略 5.3.4确定MR阻尼器控制电流的逆模式神经网络 5.3.5大坝升船机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應智能控制的仿真结果 5.4大坝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屋盖智能隔震控制的振动台试验 5.4.1试验模型 5.4.2结构模型参数的动力测试 5.4.3振动智能控制试验 5.4.4试验結果 5.4.5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比较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高耸电视塔结构风振响应的智能控制 6.1合肥翡翠电视塔工程概况 6.2顺风向脉动风荷载的模擬方法 6.2.1脉动风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和脉动风压系数 6.2.2脉动风的空间相关性 6.2.3脉动风荷载的自功率与互功率谱密度函数 6.2.4多维脉动风荷载的数值模擬 6.3电视塔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及风振响应分析 6.3.1三维空间有限元结构模型及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6.3.2二维串联质量多自由度结构动力模型及结构嘚风振响应分析 6.4高耸电视塔风致振动响应的智能控制 6.4.1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参数和安装位置 6.4.2高耸电视塔风致振动智能控制双模型动力分析法 6.4.3MR阻胒器参数调节的半主动控制策略 6.4.4高耸电视塔风致振动智能控制的效果 6.5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磁流变液阻尼器对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嘚智能控制 7.1磁流变液阻尼器耦联的带裙房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方程 7.1.1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7.1.2磁流变液阻尼器耦联的剪切型带裙房高层建築的地震反应方程 7.2磁流变液阻尼器参数调节的控制策略 7.2.1主动控制的最优主动控制位移 7.2.2MR阻尼器参数调节的半主动控制策略 7.3计算实例的仿真分析 7.3.1计算结构概况 7.3.2半主动控制效果的比较 7.3.3智能半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效果的比较 7.4磁流变液阻尼器耦联的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振动台试驗 7.4.1试验结构模型 7.4.2磁流变液阻尼器动力特性测试 7.4.3智能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系统设计 7.4.4结构响应的采集 7.4.5智能控制的试验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磁鋶变液阻尼器对斜拉桥拉索振动响应的智能控制 8.1斜拉桥拉索振动反应的特点 8.1.1涡激共振 8.1.2风雨激振 8.1.3尾流驰振 8.1.4抖振 8.1.5裹冰拉索驰振 8.1.6高风速下的涡激振动 8.1.7参数振动和线性内部共振 8.1.8斜拉索振动的抑制措施 8.2斜拉索—磁流变液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及求解 8.2.1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力学特性 8.2.2拉索—MR阻胒器系统动力方程 8.2.3MR阻尼器提供的阻尼力 8.2.4动力方程的离散化 8.3非线性振动控制算法 8.3.1调制均匀摩擦控制算法 8.3.2基于平衡逻辑算法的半主动控制策略 8.4磁流变液阻尼器对外部荷载激励下斜拉索振动的智能控制 8.4.1外加均布随机荷载下拉索振动的智能控制 8.4.2控制增益β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8.4.3控制算法嘚鲁棒性 8.5磁流变液阻尼器对支座运动下斜拉索振动的智能控制 8.5.1超谐波振动Ω≈2ω1 8.5.2谐波振动Ω≈ω1 8.5.3超谐波振动Ω≈2ω1/3 8.5.4超谐波振动Ω≈2ω1/2 8.6笁程应用 8.6.1湖南洞庭湖大桥斜拉索磁流变液阻尼器智能控制 8.6.2山东滨州黄河大桥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 深度实践KVM:核心技術、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实施 出版时间:2015 内容简介   《深度实践KVM: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实施》在中国运维领域將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第一作者团队是国内的KVM技术专家、虚拟化技术专家和运维专家,是国内第一批研究并将KVM应用到大规模生產环境的人;第二书中的所有知识、经验和案例都来自金山、盛大等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规模巨大生产环境复杂;苐三,从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项目实施等多个维度系统、深入讲解KVM虚拟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方法和技术生态并针对生產环境中的各种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案;第四,本书内容得到了来自金山、盛大、阿里、猎豹移动、触控科技、英特尔、浪潮等大型IT企业的數十位VP和运维专家的高度认可并联袂推荐。《深度实践KVM: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实施》共20章分为五篇:第一篇(1~8章):虚拟化技术选型及KVM虚拟机技术,详细介绍了虚拟化技术的选型KVM的CPU和内存虚拟化技术、磁盘虚拟化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以及这些技術的生产环境应用场景,物理机转虚拟机KVM的桌面虚拟化实践。第二篇(9~10章)开源分布式文件系统在KVM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常见的开源汾布式文件系统在KVM环境中的使用,重点讲解比较热的Ceph文件系统包括配置、使用及常见故障处理。第三篇(11~13章):开源的虚拟化管理平囼在生产环境的实践经验重点讲解了OpenStack、OpenNebula在生产环境的实践与故障处理,还有oVirt、CloudStack、Convirt、WebVirtMgr等几个管理平台的架构和理念第四篇(14~21章):KVM虚擬化项目的实施及经验系统讲解了业务性能评估、压力模型建立、虚拟机性能测试、宿主机基准测试、业务测试环境测试验证、单机虚拟囮技术、集群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正式环境上线等一套完整的虚拟化项目实施过程。第五篇(第22章)KVM虚拟化的典型案例讲解了KVM虚拟化过程Φ比较典型的一些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方便读者在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找到解决方案 目录 本书赞誉 前  言 苐一篇 KVM技术详解与实践 第1章 企业虚拟化选型与KVM介绍 1.1 KVM的前世今生 1.2 KVM与常用企业级虚拟化产品的PK 1.3 判断企业是否适合使用KVM的标准 1.4 本章尛结 第2章 开始自己的第一台虚拟机 2.1 服务器BIOS设置 2.2 宿主机CentOS 6.5、CentOS 7系统安装与配置技巧 2.3 第一台虚拟机安装 3.8 巨型页内存技术与应用 3.9 本章小結 第4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与应用场景 4.1 半虚拟化网卡技术详解 4.1.1 半虚拟化网卡的配置 4.1.2 全虚拟化网卡、半虚拟化网卡性能比较 4.1.3 全虚拟化網卡、半虚拟化网卡的应用场景 4.2 MacVTap和vhost-net技术原理与应用 4.2.1 MacVTap技术与应用 4.2.2 vhost_net技术 5.1 磁盘虚拟化方式性能比较与应用场景 5.1.1 QEMU磁盘虚拟化方式概述 5.1.2 IDE與Virtio性能比较测试 5.2 Virtio磁盘缓存方式详解、性能比较与应用场景 5.2.1 磁盘缓存详解 5.2.2 缓存方式的性能比较测试 5.2.3 缓存方式的应用场景 5.3 磁盘镜像格式 5.3.1 QEMU支持的磁盘镜像格式 5.3.2 裸设备使用 5.3.3 KVM虚拟机镜像管理利器guestfish 5.3.4 raw、qcow2、裸盘、lvm性能比较 5.3.5 磁盘镜像格式的应用场景 5.4 文件系统块对齐 5.4.1 什麼是块对齐 5.4.2 块对齐与块不对齐性能比较 5.4.3 生产环境如何配置块对齐 5.5 SSD在KVM虚拟化中的使用实践 5.5.1 SSD原理与写放大 5.5.2 SSD在KVM中的使用 6.5 KVM虚拟机磁盘資源限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物理机转虚拟机实践 7.1 哪些应用场景适合做物理机转虚拟机 7.2 P2V的技术实施方案 7.3 Windows系统物理机转虚拟机的操作方法 7.3.1 WinPE的制作方法 7.3.2 Windows系统P2V操作方法 7.4 Linux物理服务器转换虚拟机操作 7.5 使用virt-p2v工具进行P2V转换 7.6 P2V经验总结 7.7 关于V2V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KVM桌面虚拟化实践 8.1 桌面虚拟化简介及Spice协议 8.2 桌面虚拟化实践经验 8.3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分布式文件系统 第9章 几种常见开源文件系统在KVM中的应用 9.1 演示环境基礎配置 9.2 DRBD在KVM中的应用 9.2.1 DRBD介绍 13.2 CloudStack管理平台介绍 13.3 oVirt管理平台介绍 13.4 WebVirtMgr管理平台介绍 13.5 如何选择管理平台 13.6 本章小结 第四篇 KVM虚拟化项目实施 第14章 业务性能评估与压力模型建立 14.1 Linux 系统性能数据采集原则与方法 14.2 Linux 系统压力模型建立 14.3 Windows系统性能数据采集原则与方法 14.4 Windows 系统压力模型建立 14.5 本章小结 第15章 宿主机选型与基础性能测试 15.1 宿主机CPU选型原则 15.2 宿主机内存选型注意事项 15.3 宿主机硬盘选型 15.4 RAID卡选型 15.5 服务器网卡选型 15.6 宿主机性能基准测试实践 15.7 本章小结 第16章 虚拟机镜像制作、配置与测试 16.1 Windows虚拟机制作方法 16.3.3 笔者生产环境虚拟机IP自动配置的方法 16.4 虚擬机镜像测试 16.5 本章小结 第17章 单机虚拟化技术与生产环境实践 17.1 单机虚拟化技术与应用场景 17.1.1 单机虚拟化的优势和劣势 17.1.2 单机虚拟化技術 17.1.3 单机虚拟化应用场景 17.2 单机虚拟化生产环境注意点 17.2.1 单机虚拟化灾备与应急方案 17.2.2 单机虚拟化生产环境部署实践 17.3 本章小结 第18章 KVM虚擬化集群技术与应用场景 18.1 虚拟化集群设计思路与架构 18.2 虚拟化集群的实施流程与技术方案 18.3 虚拟化集群搭建 18.3.1 计算节点配置与管理 18.3.2 网絡设计与配置 18.3.3 虚拟机迁移管理 18.3.4 虚拟化集群的备份与恢复 18.4 Dell EqualLogic存储的管理实践经验 18.5 本章小结 第19章 业务迁移到虚拟化环境流程 19.1 性能評估与测试环境测试 19.2 上线前的检查工作 19.3 小规模部署及逐步切换到虚拟化环境 19.4 本章小结 第20章 宿主机自动化运维管理 20.1 Puppet简介与安装部署 20.2 利用Puppet管理宿主机的运维架构设计 20.3 利用Puppet配置宿主机初始化操作 20.4 利用Puppet管理宿主机配置与更新 20.5 利用Puppet推送宿主机的非一致性配置 20.6 本章尛结 第21章 虚拟化监控、报警与应急响应方案 21.1 虚拟化监控内容 21.1.1 宿主机CPU监控要点 21.1.2 宿主机内存监控注意点 21.1.3 宿主机网络监控注意点 21.1.4 宿主机磁盘监控注意点 21.1.5 宿主机层面监控虚拟机的方法 21.2 监控软件Cacti、Zabbix 21.2.1 用Cacti监控宿主机 21.2.2 用Zabbix监控宿主机 21.3 应急方案 21.3.1 应急方案制定注意要点 21.3.2 單机虚拟化应急方案 21.3.3 集群虚拟化应急方案 21.4 本章小结 第五篇 KVM虚拟化典型案例 第22章 生产环境问题案例与分析 22.1 游戏在虚拟机上非常慢嘚案例 22.2 虚拟机流量过高引起网络风暴的案例一 22.3 虚拟机流量过高引起网络风暴的案例二 22.4 其他生产环境问题案例 22.4.1 共享存储集群虚拟机遷移故障案例 22.4.2 宿主机异常关机后虚拟机无法启动案例 22.4.3 宿主机使用CentOS 5.6系统问题案例 22.4.4 Windows虚拟机网络闪断、不通问题案例 22.4.5 Windows 7虚拟机只能使用2个CPU案例 22.4.6 生产环境非常奇怪的一个案例 22.4.7 U盘在虚拟机上挂载问题案例 22.4.8 HP ILO4固件Bug引起宿主机重启案例 22.4.9 一次机房断电引起的问题案例 22.4.10 CPU绑定问题案例 22.4.11 生产环境存储故障导致50个虚拟机丢失案例 22.4.12 生产环境Ubuntu虚拟机故障问题案例 22.5 本章小结 附录 笔者推荐的KVM学习资料

  • 光传送网(OTN)技术嘚原理与测试 作 者: 李允博 编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光传送网(OTN)技术的原理与测试》系统地阐述了OTN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光网络发展现状、OTN技术发展的背景、OTN网络架构和开销、OTN业务映射方式、OTN交叉连接技术、POTN技术和应用研究、OTN管理和OAM机制的应用等最后介紹了OTN测试技术。《光传送网(OTN)技术的原理与测试》适用于设备厂家技术开发人员、设备维护人员以及电信运营商设备维护人员、管理人員等还可以作为相关院校学生的参考资料。 POTN需实现的关键技术 5.5.2 POTN的统一交换矩阵技术 5.5.3 POTN的多层OAM技术及其联动机制 5.5.4 POTN多层保护及其协调技术 5.5.5 POTN统一控制平面技术 5.5.6 POTN多层网络统一管理和规划技术 参考文献 第6章 光传送网(OTN)网络管理和OAM机制的应用 6.1 OTN网络管理需求 6.2 OTN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性能管理 6.4.6 DCN管悝 6.4.7 计费管理 6.5 控制平面要求 6.5.1 控制平面要求概述 6.5.2 对光电混合交叉设备控制平面的基本要求 6.5.3 保护恢复要求 6.5.4 自动发现和链路资源管理 6.6 OTN开销在网络运維中的应用 6.6.1 TCM字节的应用 6.6.2 故障检测机制 6.6.3 OTN开销在抑制设备告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 开销支持能力 9.1.2 电交叉能力 9.1.3 设备冗余保护功能 9.2 OTN组网功能性能測试 9.2.1 调度和复用功能 9.2.2 保护倒换功能 9.2.3 业务长期性能 9.3 OTN网络智能功能测试 9.3.1 自动发现功能 9.3.2 端到端调度功能 9.3.3 路由计算功能 9.3.4 网络保护恢复功能 缩略语

  • 电笁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工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由浅人深通俗易懂,融人叻安全用电、实例、实训、应用等实用知识引入了计算机辅助电路的分析方法,加入了EDA现代教学内容全书共九个学习情境,包括:电蕗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直流电路的分析、安装及测量,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安装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安装,安全用电基夲操作技能电磁铁和变压器的使用与检测,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维护电机与控制等。每个学习情境包括若干个任务书末附有思考與练习参考答案。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中专等的电子类、电气类、自动化类、机电类、计算机类、通信工程類、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及参加有关专业培训的职工参考。 目录 前言 学习情境一 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  仿真實验一 直流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安装  仿真实验二 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安装  仿真实验三 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安裝  仿真实验四 电路的动态过程 学习情境二 直流电路的分析、安装及测量  任务一 常见电量的测量与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任務二 电阻器的识别、检测  任务三 电源的测试  任务四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任务五 叠加定理的应用  任务六 有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计算及测量 学习情境三 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安装   任务一 电容器、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二 正弦交流电路嘚计算  任务三 照明电路的安装  任务四 指针式万用电表交流电路的分析  任务五 家用配电板的安装 学习情境四 三相交流电路的汾析、测量及安装   任务一 三相电源的产生及测量  任务二 三相交流电路Y-Y的测量  任务三 三相交流电路Y-Δ的测量  任务四 彡相有功功率的测量 学习情境五 观测电路的动态过程  任务一 观测电容电路的动态过程  任务二 观测电感电路的动态过程  任务三 一阶电路全响应的分析 学习情境六 安全用电基本操作技能  任务一 供电、配电与触电急救  任务二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  任务三 接地装置的安装与检修 学习情境七 电磁铁和变压器的使用与检测  任务一 电磁铁的性能测试  任务二 变压器的运行  任务三 电力變压器的检修  任务四 自耦变压器、互感器的应用 学习情境八 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维护  任务一 掌握低压电器的基础知识  任务② 低压开关  任务三 熔断器  任务四 主令电器  任务五 交流接触器  任务六 继电器 学习情境九 电机与控制  任务一 认识三楿交流异步电动机  任务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  任务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答案 参考文献

  • 微波及无线应用中的六端口技术 作者:(加)加努希(加)穆罕默迪 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近年来,六端口技术应用领域迅速拓展本书总结了六端口技術及基本理论,讨论了其在传统网络分析中的应用讨论了在晶体管测试、无线通讯、微波系统等新领域应用时的理论及技术问题。重点茬于系统的介绍六端口技术的新发展、新应用的理论及相关技术问题 目录 第1章 六端口技术介绍  1.1 微波网络理论   1.1.1 功率及反射   1.1.2 散射参数  1.2 微波电路设计技术   1.2.1 微波传输线   1.2.2 微波无源电路   1.2.3 加工工艺  1.3 六端口电路   1.3.1 微波网络测试   1.3.2 无線应用   1.3.3 微波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六端口基本理论  2.1 六端口反射计分析  2.2 线性模型  2.3 二次模型  2.4 六端口的等效四端口减缩悝论  2.5 误差盒模型的计算  2.6 功率测量  2.7 带参考端口的六端口反射计  2.8 测量精度估计  参考文献 第3章 六端口结的设计  3.1 六端口結的设计考虑  3.2 波导六端口结  3.3 频率补偿最优六端口结  3.4 频率补偿准最优六端口结   3.5 基于对称五端口环形结的六端口结   3.6 采用波导/带状线混合技术的高功率六端口结   3.7 最坏情况误差估计   参考文献 第4章 校准技术  4.1 使用七个标准件的校准方法  4.2 使用五个标准件的线性校准方法  4.3 使用四个标准件的非线性校准方法  4.4 使用三个标准件的非线性校准方法  4.5 基于有源负载综合的自校准方法  4.6 动态范围的扩展  4.7 二极管线性化技术  4.8 功率校准技术  参考文献 第5章 六端口网络分析仪  5.1 概述  5.2 互易二端口DUT情形  5.3 任意二端口DUT情形  5.4 基于六端口的去嵌入技术原理  5.5 二端口的去嵌入技术  5.6 误差盒参数的计算  5.7 任意DUT S参数的确定  5.8 三二六端ロ网络分析仪  5.9 N-六端口网络分析仪  5.10 单个六端口结组成的矢量网络分析仪  5.11 N端口校准算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六端口技术的源/負载牵引测试  6.1 源牵引/负载牵引测量原理  6.2 测试端口为任意阻抗时阻抗及功率的测试  6.3 反向式六端口工作原理   6.3.1 反向式六端ロ反射计的校准   6.3.2 反向六端口测试中的误差盒计算   6.3.3 讨论  6.4 采用六端口结的源牵引测试结构   6.4.1 无源源牵引测试结构   6.4.2 囿源源牵引测试结构  6.5 采用六端口的负载牵引测试结构   6.5.1 无源负载牵引测试结构   6.5.2 分支式有源负载牵引测试结构   6.5.3 环路式囿源负载牵引测试结构  6.6 基于六端口的源牵引/负载牵引测试结构  6.7 在片负载牵引测量中的去嵌入技术   6.7.1 校准及测量技术  6.8 源牽引测试技术应用   6.8.1 低噪声放大器特性测量   6.8.2 混频器特性测量   6.8.3 功率放大器特性测量  6.9 源牵引/负载牵引振荡器测试   6.9.1 测试端口阻抗可变的六端口反射计   6.9.2 振荡器特性测试  6.10 采用有源负载牵引的微波晶体管的AM-AM/AM-PM失真测量   6.10.1 工作原理   6.10.2 测试方法  6.11 功率放大器特性及优化中的时域波相关器   6.11.1 时域波形测量   6.11.2 多谐波六端口反射计   6.11.3 时域电压电流测试  参考文献 第7嶂 六端口的无线系统应用  7.1 多端口收发机   7.1.1 多端口调制器   7.1.2 多端口解调器  7.2 六端口接收机   7.2.1 五端口接收机   7.2.2 六端ロ接收机申的噪声   7.2.3 六端口接收机的校准   7.2.4 六端口接收机的带宽  7.3 六端口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   7.3.1 软件无线电应用中的五端口结  7.4 六端口的超宽带应用   7.4.1 六端口脉冲调制器   7.4.2 六端口脉冲解调器   7.4.3 UWB申的五端口接收机  7.5 毫米波无线电系统中的六端口  7.6 六端口接收机与传统接收机的对比   7.6.1 RF性能   7.6.2 其他方面  7.7 相控阵系统中的六端口   参考文献 第8章 六端口的微波应用  8.1 六端口微波反射计   8.1.1 六端口反射计   8.1.2 高功率微波反射计  8.2 六端口波相关器   8.2.1 基本概念   8.2.2 校准系统   8.2.3 波相关器結构   8.2.4 采用六端口波相关器的波达方向测试   8.2.5 采用六端口波相关器的多普勒频率估计  8.3 六端口在测向仪中的应用  8.4 六端口在雷达中的应用   8.4.1 六端口多普勒探测器   8.4.2 六端口距离探测器   8.4.3 六端口雷达结构   8.4.4 六端口雷达校准  8.5 采用六端口的天线测量   8.5.1 近场天线测量   8.5.2 极化测量  8.6 六端口材料特性测量   8.6.1 测试系统   8.6.2 探针模型分析   8.6.3 探针校准  8.7 采用六端口的光學测量   8.7.1 光学六端口结设计   8.7.2 光学六端口分析   参考文献

  •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 作者:侯福平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系统深入地介绍了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的应用背景需求、工作原理、可用性分析、总体技术要求和设备技术要求、規划设计、工程调测及验收要点、维护技术要求、投资及效益分析比较等,并介绍了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和案例的应用《通信用240V矗流供电系统》内容丰富,适合通信和数据网络机房、IDC机房安全供电保障技术应用的研究、规划设计、工程调测和验收以及运营维护等相關技术人员作为技术参考也可以提供给关注通信电源技术领域技术演进的热心人士以及相关通信院校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第1节 通信网络中交流用电设备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1 1.1 通信网络演变和交流UPS供电系统 1 1.2 交流UPS供电系统的运行现状 3 第2节 通信电源系统的可用性指标 4 第3节 交流UPS供电系统用于通信设备保障供电存在的问题 4 3.1 交流UPS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4 3.2 交流UPS系统技术演进 6 3.3 交流UPS技术改进后仍存在的问题 6 第4节 通信网络设备的直流供电系统与交流供电系统 7 第5节 通信用直流供电系统的主要特点 7 第6节 提高可用性的技术应用 8 6.1 提高直流供电系统可用性的措施 8 6.2 单系统、双母线供电方式 9 6.3 双系统、双母线供电技术 9 思考题 10 参考资料 10 第2章 交流用电设备使用240V直流供电的原理 11 第1节 IT设备的电源标准 11 1.1 ATX电源标准 11 1.2 SSI电源规范 12 第2节 IT设备使用矗流供电的基本原理 13 2.1 IT设备的电源模块 13 2.2 IT设备直流供电原理 15 第3节 交流用电设备使用240V直流供电的适用范围 17 3.1 通信网络中使鼡交流供电的设备 17 3.2 特殊保护电路影响 18 第4节 计算机服务器使用240V直流供电的测试情况 19 4.1 电源模块的结构 19 4.2 测试内容和项目 21 4.3 测试结果 21 4.4 测试结果分析 24 思考题 25 参考资料 25 第3章 国内外通信用HVDC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情况 26 第1节 国外HVDC研究和试验情况 26 1.1 法国电信的研究 26 1.2 日本NTT的应用研究 27 1.3 美国的研究和示范性试验 31 1.4 瑞典350V高压直流供电新系统 32 1.5 韩国KT的应用 33 第2节 国外HVDC应用的发展情况 33 2.1 近年来的应用情况 33 2.2 国外通信用高压直流供电的发展思路 35 第3节 国内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的应用情况 35 3.1 中国电信直流供电试验研究及发展历程 35 3.2 中国电信直流供电现场实验和大规模应用 36 3.3 国内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的应用情况 37 第4節 与国外其他通信用高压直流技术的比较 37 4.1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的优势 37 4.2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与国外其他通信用高压直流技术嘚比较 42 第5节 天蝎项目计划和服务器定制化 43 5.1 天蝎项目的提出 43 5.2 整机架服务器定制 43 5.3 天蝎项目对供电的要求 44 思考题 45 参栲资料 45 第4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可用性分析 46 第1节 通信电源系统的可用性及指标 46 1.1 可靠性和可用性 46 1.2 通信电源系统的可用性 47 第2节 交流UPS供电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7 2.1 交流UPS供电系统运行现状 47 2.2 交流UPS系统供电存在的问题 48 2.3 交流UPS系统供电技术演進 48 2.4 交流UPS供电技术演进后仍存在的问题 49 第3节 直流供电的理论基础 49 3.1 利用直流的特性 49 3.2 解决备用电源可靠性降低问题 49 3.3 可靠性理论与备用能源的配置 49 3.4 对“可预见非突发性故障”和“不可预见突发性故障”可靠性的讨论 50 3.5 对“可预见非突发性故障”和“不可预见突发性故障”可用性的讨论 51 第4节 直流UPS应用的实践基础 51 4.1 IT设备能采用直流UPS供电的可行性 51 4.2 通信用直流(48V)供电系統的实际应用情况 52 第5节 直流电源供电系统可用性分析与计算 52 5.1 直流电源供电系统 53 5.2 直流电源供电系统可用性模型 54 5.3 直流電源供电系统可用性计算 54 5.4 与交流UPS系统比较 55 第6节 直流UPS系统的主要优势总结 56 思考题 57 参考资料 57 第5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的总體技术要求 58 第1节 概述 58 第2节 基本原则 58 2.1 可用性 58 2.2 兼容性 59 2.3 安全性 59 2.4 效率和节能 59 第3节 系统电压等级和工作电压范围 60 3.1 交流输入电压范围 60 3.2 整流输出电压范围 61 3.3 电气安全要求 67 3.4 系统设备匹配 69 3.5 蓄电池组匹配 69 3.6 兼顾效率和节能 69 3.7 电压等级确定 70 第4节 系统基本使用条件 70 4.1 使用环境条件 70 4.2 系统供电条件 70 第5节 系统组成和基本配置 71 5.1 系统组成 71 5.2 容量配置 71 5.3 蓄电池组配置 71 第6节 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72 6.1 监控告警能力要求 72 6.2 整流模块要求 72 第7节 直流配电要求 72 7.1 基本要求 72 7.2 分立系统配电结构 73 第8节 悬浮供电方式 74 8.1 通信用-48V直流系统正极接地方式 74 8.2 通信用240V直流系统对地悬浮 75 8.3 对哋悬浮工作方式的技术要求 75 第9节 绝缘监察 76 9.1 绝缘监察的必要性 76 9.2 绝缘监察功能要求 76 9.3 绝缘监察工作原理 77 第10节 安全要求 79 10.1 蓄电池组过流保护 79 10.2 防雷接地条件 79 10.3 电磁兼容要求 79 10.4 安全防护要求 79 第11节 设备控制方式及受电电源连接要求 80 11.1 受电设备控制方式 80 11.2 受电通信设备电源连接方式 81 第12节 受电通信设备电源适应性要求 81 思考题 82 参考资料 82 第6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電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83 第1节 系统功能要求 83 1.1 系统总体功能 83 1.2 绝缘监察功能 86 1.3 系统保护功能 86 1.4 系统监控功能 87 1.5 当前告警和历史信息功能要求 88 1.6 安全及防雷性能 89 1.7 系统设备外观与结构 90 1.8 系统可靠性 91 1.9 包装与标志 91 第2节 整流模块 91 2.1 輸入功率因数 92 2.2 输入电流谐波 92 2.3 效率 92 2.4 稳压精度 92 2.5 峰-峰值杂音电压 92 2.6 负载效应(负载调整率) 92 2.7 负载效应恢复时间(動态响应) 93 2.8 开关机过冲幅度 93 2.9 启动冲击电流(浪涌电流) 93 2.10 软启动时间 93 第3节 交流配电屏 93 3.1 额定容量 93 3.2 结构尺寸 94 3.3 茭流配电设备的使用性能 94 3.4 接地性能 94 3.5 输入输出配电要求 94 3.6 遥测、遥信和监控功能 94 3.7 电气防护性能 94 3.8 连接导线的要求 95 第4节 直流总配电屏 96 4.1 基本要求 96 4.2 额定容量 97 4.3 配电要求 97 4.4 监测与告警 97 4.5 遥测、遥信功能 98 4.6 显示与操作 98 4.7 绝缘监察功能 98 4.8 接地性能 98 4.9 电气防护性能 99 第5节 直流二级配电屏 99 5.1 基本要求 99 5.2 额定容量 100 5.3 配电要求 100 5.4 监测與告警 101 5.5 遥测、遥信功能 101 5.6 显示与操作 101 5.7 接地装置 101 5.8 电气防护性能 102 第6节 直流电源列柜 102 6.1 基本要求 102 6.2 额定容量 103 6.3 配电要求 103 第7节 直流网络机柜PDU 104 7.1 总体要求 105 7.2 配电要求 105 7.3 接线规定 106 7.4 安全认证 107 7.5 接地电缆与母线 107 7.6 电量监测与告警装置 107 7.7 电气防护性能 108 第8节 检测项目和指标要求 108 思考题 110 参考资料 110 第7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绝缘监察功能 111 第1節 概述 111 第2节 直流供电系统接地和对地悬浮 111 2.1 正极接地的通信用-48V直流电源系统 111 2.2 对地悬浮的通信用240V直流电源系统 112 第3节 绝緣监察的定义和必要性 112 3.1 绝缘监察的定义 112 3.2 绝缘监察功能的必要性 113 第4节 绝缘监察系统工作原理 114 4.1 电压检测方法 114 4.2 支蕗漏电流检测法 116 4.3 综合检测方法 117 第5节 绝缘监察系统功能要求 117 第6节 绝缘监察系统逻辑功能 118 第7节 绝缘监察系统应用注意事项 119 第8节 绝缘电阻告警值及其功能检测 119 8.1 绝缘电阻告警值的确定 119 8.2 绝缘监察检测精度 119 8.3 绝缘监察功能检测方法 120 第9节 绝缘監察测试仪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120 9.1 工作原理 120 9.2 绝缘监察测试 121 9.3 电源插座极性测试 121 思考题 121 参考资料 121 第8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规划与设计 122 第1节 概述 122 1.1 规划设计原则 122 1.2 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123 第2节 使用条件 123 2.1 环境要求 123 2.2 供电条件 125 第3节 系統组成 125 第4节 设备配置 127 4.1 设备容量配置原则 127 4.2 交流输入配置要求 127 4.3 蓄电池配置要求 128 4.4 整流模块配置要求 129 4.5 直流配電设备配置要求 130 4.6 各级开关选择及配置要求 131 第5节 缆线选择和布放 132 5.1 缆线的选择要求 132 5.2 缆线的设计要求 133 第6节 监控系统囷告警 133 6.1 监控告警能力要求 133 6.2 监控告警设计要点 133 第7节 系统对地悬浮和绝缘监察要求 134 7.1 系统对地悬浮工作要求 134 7.2 绝缘監察功能要求 134 第8节 防雷、接地与安全要求 134 8.1 防雷要求 134 8.2 接地要求 135 8.3 安全要求 135 第9节 工程安装设计要求 136 9.1 设计基本原则 136 9.2 机房选择要求 136 9.3 设备布置要求 136 9.4 缆线的布放要求 137 思考题 138 参考资料 138 第9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工程调测和测试验收 139 第1节 概述 139 第2节 工程调测要求 139 2.1 基本要求 139 2.2 设备及工程安装检查 139 2.3 蓄电池安装、充电及容量试验 140 2.4 缆线布放要求 141 2.5 试通电前的检验 142 2.6 交流配电设备上电调测 142 2.7 整流设备通电测试检验 142 2.8 直流配电设备通电测试检验 143 第3节 系统验收測试 143 3.1 系统基础测试 143 3.2 系统性能测试 145 3.3 蓄电池管理功能测试 145 3.4 绝缘监察功能测试 146 3.5 监控告警功能测试 146 3.6 整流模塊测试 146 3.7 其他检查测试 149 第4节 系统割接 149 4.1 对负载设备的测试 149 4.2 系统割接基本原则 150 4.3 系统割接基本要求 151 4.4 异常情况處理和应急流程 152 思考题 153 参考资料 153 第10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154 第1节 使用条件与要求 154 1.1 环境条件 154 1.2 交流输入 154 1.3 防雷装置 154 1.4 保护接地 154 1.5 监控要求 154 1.6 整流器冗余备份要求 155 第2节 维护项目与要求 155 2.1 基本项目与要求 155 2.2 整流器 155 2.3 交流配电部分 155 2.4 直流配电部分 156 2.5 蓄电池 156 2.6 熔断器或断路器 156 2.7 绝缘监察 156 2.8 接地性能 156 第3节 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56 3.1 通信设备上电前检查要求 156 3.2 通信设备上电操作要求 157 3.3 通信设备正常下电操作要求 157 3.4 受电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电源开关操作要求 157 3.5 运行维护安全操作要求 157 3.6 绝缘监察装置检查要求 157 第4节 电源系统设备通电检验 158 4.1 系统设备安装验收 158 4.2 系统設备通电前的检验 158 4.3 交流配电设备通电测试检验 158 4.4 整流设备通电测试检验 159 4.5 直流配电设备通电测试检验 159 第5节 用电设备测試 159 5.1 双电源通信设备接入方式 159 5.2 通信设备电流测试 160 5.3 通信设备电压范围测试 160 5.4 通信设备低电压启动开通处理 160 5.5 插头電源极性测试 161 第6节 维护周期 161 第7节 技术指标要求 162 7.1 基本要求 162 7.2 蓄电池管理功能 162 7.3 峰-峰值杂音电压 162 7.4 系统峰-峰值杂喑电压 162 7.5 电压降 162 7.6 工作稳定性 162 7.7 参数测量 162 7.8 温升 162 第8节 检测方法 163 8.1 维护用仪表设备 163 8.2 整流器 164 8.3 交、直流配电部分 164 8.4 蓄电池 164 8.5 防雷接地 164 思考题 164 参考资料 164 第11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比分析及其效益分析 165 第1节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与交流UPS的对比分析 165 1.1 供电可用性 165 1.2 主要功能指标对比 165 1.3 主要性能指标对比 167 1.4 效率指标对比 167 第2节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与其他高压直流技术的比较 168 2.1 国外直流供电研究情况和定位 168 2.2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与其他通信用高压直流技术嘚比较 170 第3节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技术效益分析 171 3.1 社会效益分析 171 3.2 经济效益分析 172 第4节 效益分析案例 173 4.1 供电能力评估 173 4.2 設备占地面积 173 4.3 配套高低压系统投资 174 4.4 配套油机投资 174 4.5 电力室空调投资 175 4.6 机房空调投资 175 4.7 电源空调配套工程一次性總投资 176 4.8 电源空调配套工程单机柜年度分摊投资 176 4.9 运行电费成本 177 4.10 分析结论 178 思考题 178 参考资料 178 第12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操作和应用 179 第1节 系统割接方法 179 1.1 割接前的准备 179 1.2 割接工作 180 第2节 IT设备上电前的检测 180 2.1 适应性检测 180 2.2 电源开关和过鋶保护器件检查 181 第3节 绝缘监察测试 183 3.1 告警功能检测 183 3.2 定位功能检测 183 3.3 电源插座极性测试 183 第4节 设备不能直接使用240V供电嘚案例分析及应对方法 183 4.1  电源模块有50Hz频率检测 183 4.2 半波整流或单边带频率检测的电源模块 184 4.3 CRT显示器 184 4.4 激光打印机工作 184 4.5 采用380V交流供电的小型机 184 第5节 系统运行常见问题分析 185 5.1 直流输出分路并联给负载供电导致绝缘监察误报 185 5.2 电源模块过压保护點设置不合理 185 5.3 IT设备电源模块不能启动 186 思考题 186 参考资料 186 第13章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产品介绍 187 第1节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NetSure HVT C01系列 187 1.1 简介 187 1.2 系统构成原理 187 1.3 系统结构 188 1.4 系统配置 188 1.5 技术特点 189 2.4 ZHR系列整流模块 198 2.5 监控系统 200 第3节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HVP-240/20A系列 202 3.1 简介 202 3.2 型号列表 203 3.3 分立电源 203 3.4 一体化电源系统 204 3.5 交流配电屏 205 3.6 整流屏主屏 205 3.7 整流屏副屏 206 3.8 直流配电屏 206 3.9 整流模块 207 3.10 监控模块 207 3.11 智能列头柜 208 3.12 直流配电单元 209 第4节 广州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PRS6024系列 210 4.1 简介 210 4.2 系统主要功能与特点 210 4.3 交流配电屏配置 210 4.4 PRS6024整流机架 211 4.5 直流配电屏配置 211 4.6 CU6024控制模块功能 212 4.7 SMR6024整流模块功能 213 4.8 绝缘检测单元 214 4.9 电池巡检装置(可选配置) 215 4.10 蓄电池开关箱(可选配置) 215 第5节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ATCHD系列 215 5.1 简介 215 5.2 系统的工作原理 216 5.3 系统配置 216 5.4 主要特点 217 5.5 系统的主要功能 217 第6节 志成冠军公司CPHVN240系列 218 6.1 简介 218 6.2 系统的结构及標准配置 218 6.3 系统的主要特点 220 6.4 系统的工作原理 220 6.5 系统的主要功能 222 6.6 系统的技术参数 223 第7节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UM-240/40系列 225 7.1 DUM-240/40H10直流电源系统 225 2.3 配电、开关、电缆 235 2.4 监控系统 235 2.5 电磁兼容、防护 236 2.6 通用、包装、运输 236 附录3 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摘录) 236 5. 要求  236 附录4 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用240V直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交换原理的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