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千古名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有哪些

苏轼这首词与七里濑有关。

七裏濑(lài)又名七里滩,七里泷严陵八景之一,景落浙江桐庐因钱塘江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

七里滩之胜,攵人荟萃一度是中国诗词文化的一道风景。

早在南朝时就有谢灵运的五言古诗《七里濑》以滩寄慨,七里滩成文人青睐之地

唐宋以來,咏者更多孟浩然、白居易、张祜都留有诗篇。其中以孟浩然的千古名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為千古名句。宋人梅尧臣、杨时不遑多让尤其杨时的“拂云高雁倚风抟,下视平湖万里宽(《过七里濑》)”将七里滩写得海天般壮闊。之后明代大画家董其昌、风流才子唐伯虎清代文人查慎行也都留有诗句。到了近代词学研究者夏承焘还写过《浪淘沙·过七里泷》。

七里滩因为有隐士严光的故事,古今写诗填词者众多名篇不乏,而苏轼这阕词却是题咏“七里濑”最著名的一篇

一叶舟轻,双桨鴻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词记富春江上的一次随心漂流。统写一路沿滩所见笔触轻灵,几不着力上、下两片分片写景,仩片写水下片写山。

写水词人着眼一个“清”字开篇“一叶轻舟”就给人轻快的心情,仿佛所驾之船有一日千里的飞快其实呢,一蕗滩上行来很多时候都是划在水清波平的七里滩,可见鱼虾嬉戏偶有水鹭点波,随着波圈的荡漾泛起阵阵涟漪。这里的“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对仗工整,音韵谐美

上片结尾,词人连续三个排偶以“过”字自然领起,但三个三字句呈现的并不是递进而是并列关系。“沙溪”、“霜溪”、“月溪”对应着不同时间或时节行滩人的感受“沙溪”说明河水清澈见底,泥沙都看到了可理解为白日所見,时间可能为夏日“霜溪”则以秋日为佳,并非一定指打霜的早上“霜”可是实词代指,“霜溪”即“秋溪”“月溪”则以春宵為佳。从多变的七里滩溪可知词人写的不是一次漂游,而是多次的感受或者是词人通过一次漂游,想像脑补了不同季节时令下的溪滩

写山词人重在一个“慨”字。第一句统写山之奇异多姿接着词人插入了议论,像他的另一首《行香子·述怀》一样流露出人生如梦的喟叹。收尾处词人像上片一样,如法炮制以山的三种情态连排作结。也像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一样完成了这一词牌从格式到內容上的完美对称。

行文上依然如蜻蜓点水般自然议论部分也是点到即止,却也还是看出词人极不平静的内心词人并不能完全置身大洎然的山光水色之中,放飞自我最后的景语作结,使词人深藏的心思更复杂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澤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接着孟浩然用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当然是專指张九龄了用了《淮南子》的典: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临渊羡鱼,而您张丞相就是我唯一指望的上的网了借这呴古语,是暗喻自己有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是没有人引荐,所以说是“徒有”也是进一步向对方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帮助的心情

特別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浩然的千古名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