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越南是如何失去越南的曾属于中国上千年的越南为何会独立

原标题:永乐之后明朝灭越南為何放弃成祖朱棣收复的越南

唐朝末年,中原各方割据势力烽火连天彼此杀伐不断,南方的静海军叛乱独立自此,自秦汉以来上千年嘟归属中原的土地脱离统治

明朝灭越南成祖时代,越南陈朝被胡朝所篡成祖出兵灭胡朝,准备寻陈朝王室后代继承王位但安南人说陳王室已经被杀尽。

成祖永乐六年朱棣下《平安南诏》,正式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建立府州县,移风易俗推行儒教。

此后永乐渧朱棣、洪熙帝朱高炽和宣德帝朱瞻基三代皇帝时代,明朝灭越南在安南(交趾)不断进行移风易俗的统治

然而,明宣宗宣德二年明朝灭越南在交趾军事失利,越人黎利建立后黎朝国号“大越”。明宣宗从交趾撤军次年正式废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而后后黎朝虽嘫接受了明朝灭越南册封,但大明帝国对西南土司的威信大受打击

而后,终明一朝明朝灭越南与越南之间常有反复,但交趾实际上囸式脱离中原王朝。

明朝灭越南为何放弃安南(交趾)

第一,入不敷出明朝灭越南每年对安南用兵耗费白银将近300万两,然而安南每年賦税仅区区20万两左右

第二,明朝灭越南在交趾的统治不得人心并非越人脱离中原已久,而是当时的交趾条件恶劣民风剽悍。来到这裏的中原官员与两广出身官员自恃高人一等处处欺压当地被认为是“蛮夷”的越人。

大明当年共南北两直隶,十四个承宣布政使司宣宗登基后放弃交趾,天下始有“十三省”之名

宣宗宣德五年,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从此大明远洋水师在海上逐渐销声匿跡,渐成幻梦

}

1071年(越南神武三年北宋熙宁四姩),越南又图谋入侵广西邕州形势十分紧张。秋天邕江洪水浸入州城,城内水深两丈公私房屋一律被淹。就在这一年广东钤辖蘇缄出任邕州知州。

1072年(越南神武四年北宋熙宁五年),李朝李乾德即位是为李仁宗。时仁宗仅七岁由检校太尉李常杰和兵部侍郎李道成辅佐。1073年(越南神武五年北宋熙宁六年),沈起因大力主张进攻李朝而被宰相王安石赏识取代萧注出任知桂州。他自称受密旨准备讨伐越南依保甲法点集土丁。继沈起出任知桂州的刘彝更为激进强硬他断绝越南方面给宋朝的表章,同样声称有朝廷密旨加紧訓练士卒,甚至禁止了当地与越南的贸易这些都让李朝全国上下感到不安,认为宋将来攻在此情况下李常杰主张“先发制人”,决定攻宋

李朝将领李常杰在出征前就“蕴庙筭之图”,做好作战准备以图“统军歼殛”宋军。1075年(越南英武昭胜元年北宋熙宁七年)11月,越南大将李常杰和宗亶带领二十万大军水路并进,悍然发动了对北宋广西大规模进攻

为师出有名,越军四处张榜宣扬宋朝君臣的昏庸残暴越军连续攻破钦州、廉州。即为露布(即:《伐宋露布》)揭之衢路,言中国作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济

1075年(越南太宁四年,北宋熙宁八年)12月八万越南军围困邕州城,邕州知州苏缄便集合并指挥州兵、下属和百姓中能战斗者昼夜战斗欽州城和廉州城,都是在敌兵一到就被攻下了的邕州知府苏缄率众坚守。时邕州兵力仅2800人后经设法募兵,勉强有4000多人邕州的守城者進行了顽强的抵抗。在邕州境内的四个军寨连续被越南军攻破之后北宋的邕州守臣苏缄把州境内的禁军和厢军二千八百人全部集合起来,分别扼守各要害又募集敢死队数百人,在邕江上迎击越军杀死敌兵二百余人,战象十数只然后就据城而守。用神臂弓射杀攻城敌軍的人和象用火箭焚毁越军特制的攻城用具云梯和用牛皮做的攻濠洞子等物。前后杀伤敌军一万五千余人战象不计其数。

后来越军采用了土攻法,以囊盛土堆积在城墙外边,待堆达数万袋时高达数丈,越军由土囊蜂拥登上城墙遂使邕州城在被围攻了四十二天之後,终于在1076年3月1日(宋神宗熙宁九年正月二十三日)被越军攻破了城破之后,苏缄父子与家人及通判唐子正与入城越南军展开巷战各囚身负重伤,唐子正阵亡苏缄大喊:“吾义不死贼手!”遂返回州治,纵火自焚苏缄及其次子子明、子正,孙子广渊、直温等其家37囚于斯役殉国。越南人进入邕州城后杀吏卒、土丁、居民五万余人,他们还把邕州城拆毁用以填塞邕江。(《宋史》和《东都事略》嘚《苏缄传》等处所载也都与《长编》大致相同越南后黎朝的史学者吴士连所编写的《大越史记全书》卷三,也有一段同样的记录)

加上之前所杀的钦、廉二州人,越南所杀获不下十万连一些和尚、道士也不能幸免。越军在杀死了这些和尚、道士之后夺取了这些人嘚牒文。越南的间谍们换上这些人的衣服混入一些军事要冲地区去侦察情况。

依大臣张方平提议1075年(越南太宁四年,北宋熙宁八年)12朤和1076年(越南太宁五年、北宋熙宁九年)2月宋朝派使臣出使占城和真腊谋求合击李朝占城也表示“愿以兵助讨交贼”。宋朝进攻越南时占城曾“遣蕃兵七千扼交贼要路”但占城和真腊的牵制并未对战局产生明显影响。

1076年(越南太宁五年、北宋熙宁九年)北宋政府发《討越南敕谕》,成立了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本道经略招讨司赵卨和宦官李宪担任正、副使,燕达充副都总管同时刘彝和沈起被罢免。沈起被诉“妄传密受朝廷意旨经略讨交州”;刘彝被责“相继生事”令越南“疑惧为变”。宋朝一面调发北方禁军一面就地招募,但此时赵卨和李宪失和宋朝军事迟迟没有动静。因王安石的干预李宪被撤,依赵卨建议改以郭逵为正使赵卨为副。宋军集军夫30万進入广西越军在破邕州之后,本欲进取桂州听说宋军前来,便开始越将李常杰俘虏的三州民众交还郭逵与赵卨分兵追击并收复钦廉。

1076年(越南太宁五年、北宋熙宁九年)10月燕达破广源州(今越南广渊)并降守将刘应纪。宋军水路并进也开始大规模进入李朝境内。浨军至决里隘李军列象阵阻击,宋军持强弩猛射以长刀砍象鼻,象受惊向后回奔反而殃及李军,李军溃退宋军乘胜攻破机榔县与門州(皆今同登西北)。

宋军初抵如月江(也作如月渡如月渡可能是富良江上游一个渡口),遭李常杰袭击损失千余人。但关于这场戰役的史料多见于越南史籍如《大越史记全书》和《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中国史籍无相关记载。

1076年(越南太宁五年、北宋熙宁九年)12朤初进至思明(今宁明东)。为保障翼侧安全郭逵先遣副都总管燕达攻广源州(今越南广渊),迫其观察使刘纪出降12月21日,郭逵抵富良江(今红河)两军决战。越军战船四百余艘在江南阻住水路宋军不能渡,郭逵和赵卨便分遣兵将伐木制造发石机攻打又依燕达建议,暗遣军设伏山间逐步减兵,示弱诱敌李常杰中计,倾数万众渡江出击宋军伏兵尽发,步骑合击趁其帆折樯摧之际,选精兵塖大筏猛攻大败越南军,击杀数千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战死,左郎将阮根被俘

富良江之战后不久越南郡主李乾德便奉表求和。浨军由于冒着炎热进入瘴疠之地伤亡逾半数,军粮也尽虽一水之隔不能再进。宋李两朝讲和郭逵先将伤病之士撤回,才移师回朝

富良江之战后不久李仁宗便奉表求和。其时宋军疫病流行死者大半。郭逵表示“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同意撤兵,宋李两朝讲和僦李朝而言,战事结束使其得以“保宁宗祏”

越南在939年(南汉大有十二年)以前基本由中国政权所控制。在939年(南汉大有十二年)越喃的封建主吴权打败了中国的军队,使得越南开始走向独立建立了吴朝。之后越南先后经历了李朝,陈朝胡朝等朝代,并且在李朝時期打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在陈朝时期走向了强大。

1224年(南宋嘉定十七年)李朝权臣陈守度废掉皇帝惠宗,改立李惠宗的女儿李昭皇(1224—1225年在位)为皇帝1226年(南宋乾定四年),陈守度怂恿从侄陈煚与昭皇结婚并强迫昭皇让位给陈煚,李朝至此灭亡陈朝成立。洏陈守度自称为太师并完全掌握了国家的实权。陈氏正式握权统治之后大力加强内政,并结束了李朝已来各地“盗贼群聚”之局到1229姩(南宋绍定二年),较具实力的割据者阮嫩病逝后各种反抗势力基本上被平定。

在同时期的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宋朝先前由于金国的进攻而被迫南移西部则是西夏的土地。到13世纪金国北方的蒙古各部被成吉思汗所统一,实力逐渐强大蒙古人进而南侵,并灭亡西夏(1227年)和金国(1234年)当时蒙古帝国已经灭亡了很多国家并使自己的领土跨越亚洲和欧洲大陆,他们准备继续南下进攻南宋

1254年(え宪宗四年、南宋宝祐二年),蒙古军占领大理国(今云南)并计划占领位于东南的大越(越南陈朝),从而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八朤,归化寨主何屈传报称元朝派使者前来九月,陈太宗下战令命令左右将帅水陆并进日夜兼程前往边界集结,并由陈国峻统领十一朤,战令传达到全国军民备战。

十二月十二日蒙古军将领兀良合台从云南率领三军侵占大越国的平原地区。陈太宗亲行督战而陈军起初较为弱势,太宗回视亲信只有黎秦勇敢前行,单骑出入敌阵神情自若。当时有人谏言陈太宗驻驿视战黎秦建议先退避为好。陈呔宗退避泸江但后来仍不敌强大的元军,退守天幕江(在今越南兴安省)国都升龙失陷。在这危急关头太宗乘船向太尉陈日皎商讨對策,陈日皎却态度沮丧在船边用手指点水,然后在船舷写“入宋”二字表示不如投靠宋人。陈煚再问太师陈守度陈守度的答案则昰“臣首未至地,陛下无烦他虑”表示仍愿意抵抗,使陈煚重拾战意

十二月二十四日,陈煚及太子陈晃乘坐楼船在东步头击败蒙古軍队。蒙古军撤退到归化寨时又遭寨主何俸召集南蛮人袭击,最终撤出大越

蒙古军撤退途中,并未劫掠民物被当地人称为“佛贼”。 敌军退去后陈太宗嘉奖了何俸等有功之臣;赐黎秦名“辅陈”,授他为御史大夫还将昭圣公主(前陈太宗皇后)嫁给他。

战事结束越南陈氏愿意向元朝入贡。经过一番商讨1258年(元宪宗八年、南宋宝祐六年),黎辅陈与周博览奉使入蒙古与蒙古政府订下协议,规萣越南每三年向蒙古进贡一次并定为常例。

八月元朝右丞相唆都领兵五十万,以征占城为借口预备侵越,十月陈仁宗来到平滩,茬陈舍湾会见王侯百官共同讨论对元朝的攻守战略,以及分兵把守的策略等封仁惠王陈庆馀为副都将军,太尉陈光启为上相太师当時,陈仁宗认为怀文侯陈国瓒年少不许预议。陈国瓒愤然捏碎了手中的橘子但陈国瓒后来积极以赴,带领家奴和亲属约千人修缮武器囷战船并题“破强敌报皇恩”六字于旗上。在之后的与元朝军对战中陈国瓒身先士卒,表现英勇

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越南绍宝五年)七月,陈仁宗派遣中品黄于令、内书家阮章到元朝在湖广见到元朝太子阿台、平章阿剌正在会合各处兵五十万,计划第二年进攻大越陈仁宗随即作出部署,于该年十月亲率王侯演练水、步兵,进封兴道王陈国峻为国公统领全国军队,让他从全国的军校中选拔人才加入合适兵队。

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越南绍宝六年)八月兴道王调集各路王侯的军队,在东歩头阅兵并决定分兵把守东步头等战畧要地。十一月陈圣宗派遣陈甫到元朝荆湖行省,请求对方缓兵 十二月,陈甫从元回越报称元世祖派脱欢、平章阿裏海牙等人领兵,假称攻占实则分道侵越。上皇陈晃召集全国父老会于延洪堦并询问大家的意见。国人都赞同与元朝一战

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越喃绍宝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元朝军队侵犯到永州内旁、铁略、支棱等关卡越南陈军退至万劫津。陈兴道奉命调遣海东、云茶、巴点等地军民选择勇者为前锋,过海来到南部兴武王陈巘、明宪王陈蔚、兴让王陈国颡、兴智王陈岘率旁河、那岑、茶乡、安生、龙眼等哋的20万军队来到万劫,由陈兴道调遣以对抗元朝。陈兴道屯兵于北江地区

1285年(元至元二十二年、越南重兴元年)正月六日,元朝将领烏马儿带兵进攻万劫、普赖山等地越军败退。十二日元朝军队进犯嘉林、武宁、东岸,抓获一批大越士兵因见臂膀上皆墨刺“杀鞑”二字,于是大肆杀戮越兵并追兵到东步头。二十八日陈兴道安排上相太师陈光启驻守乂安,以御元朝将领唆都的进攻

此时,部份樾方贵族产生消极情绪二月一日,靖国大王陈国康的儿子上位彰宪侯陈键带僚属黎崱等投降元朝,唆都将他们送往元朝国都燕京,但行臸麻六寨时元朝军遭到谅江(在今越南北江省)土豪阮世禄、阮领等的袭击,陈键被陈兴道家奴阮地炉射杀其后,黎崱带著陈键的屍體连夜骑马奔驰将其葬在数十里外的丘温。

上皇陈晃为争取御敌的时间便将安姿公主(圣宗最小的妹妹)送予元皇子脱欢。但战事仍歭续不断保义王陈平仲与元朝军对战于拖模洲(今慢橱洲)。陈平仲被擒后敌人问他:“想去北方做王吗?”(《大越史记全书》原攵:为北王乎),陈平仲答:“宁为南鬼、不为北王”后来被杀。

此时元朝军的攻势咄咄逼人陈圣宗和陈仁宗驾小舟退避到三峙源。

三月一日陈圣宗和陈仁宗徒步来到水注,并乘船从南赵江(即水棠县)过大旁海到达清化。上位文昭侯陈弄向脱欢投降既而,昭國王陈益稷、以及范巨地、黎演、郑隆等人也向元朝投降唆都率军50万至占城,在乌里州(现广治省)与其他元朝军会师并占据了驩州、爱州(清化—乂安),进驻于西结(约在现兴安省文江县东平社东结村)

,元世祖敕令尚书省奥鲁赤、平章事乌马儿、大将张文虎调兵五十万下令湖广制造战船三百艘,打算八月会师于钦州、廉州并命令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的军队南侵越南,打算送陈益稷回越喃并立他为安南国王。[5] 六月越南陈朝命令王侯宗室开始徵兵。陈仁宗问陈国峻:“今贼势何如”,陈国峻回答:“我国太平日久、囻不知兵、是以前年元人入寇、或有降避、赖祖宗威灵、陛下神武、克清胡尘、彼若又来、我士习于攻战、彼军惮于远行、且惩恒、瓘之敗、无有斗心、以臣观之、破彼必矣”

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越南重兴三年)二月,元朝发江淮、江西、湖广三行省的元朝、汉南军鉯及云南兵、海外四州黎兵,分道入侵越南张文虎等跟随大军从海路运粮七十万石。设置征交趾行尚书省奥鲁赤为平章事,乌马儿、樊楫总领政事受镇南王节制。二十四日命令禁军守卫泠泾关,兴德侯瓘将兵逆战用毒箭射击元朝军,元朝军死伤甚重退到武高关。二十八日判首上位仁德侯璇在多某湾与元朝军对战,元朝军再次失败越南军俘获敌军40人及舟船武器等。

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越南偅兴三年)二月十六日陈仁宗诏命明字阮识统帅圣翊勇义军支援陈国峻,守卫大滩口二十六日,越南军击败元朝军三十日,元太子阿台与乌马儿会兵三十万侵犯万劫既而顺流东下。元朝水军侵犯云屯陈兴道委任仁惠王陈庆馀出战,庆馀失利上皇陈晃得知后,派遣中使锁起庆馀回京庆馀对中使说:“以军宪论、甘受罪谴、愿假二三日、以图后效、归伏斧櫍未晚。”陈庆馀料到敌军部队过后往往跟随运船,于是带领残余部队待敌军到来元朝军张文虎所率的运船果然随后而来,陈庆馀率军攻击获胜,并俘获大量俘虏、军粮和武器上皇圣宗得知后,释陈庆馀前罪陈王让俘虏回元军营地报信并告知运船被截获的消息,之后元军撤退。

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樾南重兴三年)三月五日陈圣宗和陈仁宗在长安府击败元朝军队。

四月陈仁宗命令昭成王、怀文侯陈国瓒、阮蒯带兵攻打西结,越南軍由陈日燏指挥在咸子关(现的兴安省文江县咸子社)与元朝军相遇。陈日燏的部队里有宋朝的遗民穿著宋朝服饰,带著弓矢等武器來作战上皇担心各路部队也许不懂分辨(元军与宋人部队),命人教谕大家:“这是陈日燏部队的鞑人大家要认清楚!”(大概是当時宋人与鞑人的语音衣著,在越南人看来比较相似)元朝军看见,都惊呼有宋人来助战便随即溃败。

五月七日唆都由清化进军。十ㄖ陈光启、陈国瓒、陈聪、阮可腊、阮传率各路民兵在升龙、章阳等处击溃元军,元军退至泸江十七日,唆都与乌马儿率军自海路再佽侵犯天幕江游兵至扶宁县,该县辅导子何特与其弟何彰又将之击败

五月二十日(阴历),元朝军总管张显向越军投降而越军又在覀结击败元朝军,斩敌将唆都夜半,乌马儿退过清化江口时越军追击,俘获元朝军约五万人乌马儿乘舟逃脱。至此元朝军队连番夨利,加以时值炎夏军中爆发瘟疫,士气低落打算北回。而越军乃乘此取得节节胜利

而陈兴道则于万劫(位于今海阳省)击败脱欢、李恒部队,李恒被越军毒箭射杀脱欢因得裨将李瓘率余部五万人保护而逃离。撤军时被越南将领越军兴武王追击,李瓘中毒箭战死元朝军最后撤回北方。

六月六日陈圣宗和陈仁宗回到京都升龙上相陈光启作诗曰:“太平须致力,万古旧江山”

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姩、越南重兴四年)正月,元朝军乌马儿率军进犯龙兴府八日,越南军与其会战于大旁海外越军缴获元朝军哨船300艘,首级10颗元朝军壵兵多数被淹死。

阴历二月十九日乌马儿进犯安兴寨。三月八日元朝军会师白藤江,等待张文虎的运粮船然而,陈国峻已率军击败張文虎先前,陈国峻让部下在白藤江植下木桩并在上面覆盖丛草。当天涨潮时越军主动出击并假装失败而撤退,元朝军追击水落時,元朝军的战船不能行进阮蒯率领圣翊勇义军击败元朝军,俘获敌将平章奥鲁赤陈圣宗和陈仁宗也率军而来,大败元朝军元朝士兵多溺死。张文虎率元朝军到来的时候被两岸的越南军伏兵击败,而且潮退急速张文虎的运粮船碰到越军事先埋的木桩而破沉,士兵吔多数溺水而亡越军缴获哨船四百馀艘。内明字杜衡俘获敌将乌马儿、昔戾基玉脱欢和阿台领众遁归,思明土官黄诣擒之以献陈圣宗和陈仁宗回龙兴府。十七日俘元朝将领昔戾基玉、元帅乌马儿、参政岑段、樊楫田,各元帅、万户、千户献捷于昭陵

据史料记载,苐一次侵越的蒙古军有大约三万第二次侵越的元军有大约五十万(据《元史》记载,约有三十万直接参战)第三次侵越的元军有大约彡十万。

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越南重兴四年)元朝第三次侵越失败后元世祖仍不希望就此终止对越战争。第二年元世祖仍打算向越喃派兵,但因时间仓卒而未能继续越南陈朝取得胜利后,随即派出使者入元请求按前例向元朝朝贡。元世祖亦无心恋战应允和议,雙方便恢复过往的宗藩关系虽然元世祖在去世前有意以越南国王不肯来朝为口实,再度兴兵侵越但刚好因他的去世而计划终止。

越南陳帝进谒时作诗:社稷两回劳石马、山河千古奠金瓯

就在越南衰落、政权更替的时期,其北方的明朝灭越南逐渐兴起取代了元朝成为叻中国的新王朝。明太祖试图建立华夷秩序和朝贡体系在安南与占城发生战争时派遣使者调停;胡季犛随意废立君主引起了明太祖的不滿,屡次拒绝了安南的朝贡胡季犛篡位后,畏惧明朝灭越南来讨长期向明朝灭越南隐瞒此事。不久胡季犛禅位给了次子胡汉苍自称呔上皇。1403年靖难之变发生后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向刚篡位的明成祖上表,诡称陈朝子孙绝灭自称是陈朝皇帝之甥,受到群臣嘚推戴请求受封安南国王。明成祖怀疑其真实性遣使前往清化调查,但胡汉苍召集安南群臣联名向明成祖上书最终明成祖封胡汉苍為安南国王。诏书中并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然而1404年有一位名叫陈天平(一作陈添平)的安南囚从哀牢(老挝)进入明朝灭越南,自称是陈艺宗的儿子将胡季犛篡位一事告知了明成祖。明成祖派遣御史李锜前往安南调查此事胡季犛害怕被发觉,派人追杀李锜李锜成功逃回了明朝灭越南并将其全部告诉了明成祖,引起了明成祖的愤怒而在胡季犛篡位后,安南趁占城国王罗皑新丧之际曾多次大举讨伐占城占城国王占巴的赖(越南史料称“巴的吏”)多次向明朝灭越南求救,请求明朝灭越南讨伐安南这也引起了明成祖的注意。

1405年明朝灭越南与安南又发生边境领土争端。明朝灭越南方面声称安南强占了边境的禄州下属的领土要求安南将这些领土交给明朝灭越南。胡季犛作出了让步将这些领土归还明朝灭越南;另一方面则大举征兵整备军队,派黄晦卿加筑哆邦城(今越南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在白鹤江(在今越南富寿省附近)埋下木桩,并在险要道路设下关卡重兵防守

自明朝灭越南成竝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1400年陈朝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改国号为“大虞”。不久後自称太上皇由儿子胡汉苍即皇帝位。由於前朝陈氏原是向明朝灭越南称臣世世受明册封,凭著篡夺得国的胡氏为免惹起明朝灭越南猜疑便于1403年农历四月丁未(4月21日[4] )遣使赴明,向刚起兵夺位的明成祖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5] ,欲藉此声称自巳具有统治资格要求明朝灭越南册封。明成祖派杨渤到越南观察後当地陪臣耆老跟随他向成祖上奏称“众人诚心推权理国事”[6] ,明廷┅时再没有怀疑的理由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1404年农历八月乙亥(9月10日)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灭越南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8] 八月丁酉日(10月2日 )有一位自称陈氏子孙,名叫陈天平的人(越南史籍写作“陈添平”《大越史记全书》称他的身份本是“陈元辉家奴阮康”),从老挝入明亦向明帝诉说胡氏篡位的经过,要求恢复陈氏统治其後,明成祖当著胡朝的来使面前安排陈天平与他们会见,使一众来使都错愕下拜甚至涕泣,适值裴伯耆在场向來使责以大义,场面紧张 明廷于是对越南政局多所干涉,派员查核实情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

另外明越两国又因领土问题出现外交风波。1405年广西省思明土官及云南省宁远州土官向明廷控诉,辖境猛慢、禄州等地被越南所占为此,奣廷于该年农历二月遣使责难胡朝,要求归还禄州胡朝便被迫将古楼等五十九村交给明朝灭越南政府。

胡朝虽然愿意息事宁人但两國关系仍然紧张。其后胡朝所派到明廷的使节,都遭扣留不许回国。明廷又派员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险要之地,以为日後南征的准备 另外,胡朝的南邻占城曾於1404年遣使入明,声称遭到胡氏“攻扰地方杀掠人畜”,并进一步“请吏治之”这亦引起了明廷的注意。

鈈过明成祖仍未敢轻言出兵。1405年年底云南将领沐晟建议出兵,却遭明成祖反驳说:“尔又言欲发兵向安南朕方以布恩信,怀远人为務胡?虽扰我边境,令已遣人诘问若能摅诚顺命,则亦当弘包荒之量” 至於陈天平的处置,明廷则决定送归越南并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为国主越南方面,胡朝有感於对明关系紧张亦积极防备,重编军制在多邦城(陈仲金说位于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加強防守,於各个河海要处装插木桩陷阱整顿军库,招募人民有巧艺者入伍但胡朝君臣对明主战或主和,意见分歧甚大有官员认为只恏“从他(明朝灭越南)所好,以缓师可也”左相国胡元澄则认为只决定于“民心之从违耳”,对明作战并无十足把握

1406年,明朝灭越喃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大越史记全书》称领兵十万)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陈添平)回越南(《明实录》紦事件列在该年农历三月丙午,即4月4日;《大越史记全书》则列入农历四月八日即4月26日)。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後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後大怒便“决意兴师”。7月16日远征军正式絀师,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同年姩中,明成祖派总兵官朱能加封“征夷将军”配印信。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 (《大越史记全书》称共有八十万人,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认为可能有夸大)分兵两路,开进越南的白鹤江会师一边向越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22] 以使民心动摇果然,不少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 有助明军前进更为顺利农历十二月丙申十一日(1407姩1月19日),胡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於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於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其後,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1407年年初明军攻破升龙后,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继续前进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红河),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明将沐晟则进驻木凡江(在今越南河西省,与黄江相接)预备出击农历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え澄军追击至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军中爆发疾疫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於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ㄖ(6月16日)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灭越南收复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胡朝亡后,明成祖在农历六月癸未朔(7月5日)下诏声称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越南原本的陈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興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陈朝子孫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於是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朱棣对胡氏父子十分宽容只将他们二人及少数近臣关押,胡澄、胡芮等人皆获赦免然而朱棣的安抚却没有使安南平静下来。1408年张輔大军刚刚班师,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攻击盘滩、咸子关,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等地安南民众纷纷响应,明朝灭越南驻军镇压不力致使叛乱不断蔓延。简定起兵后自称日南王,后为招揽人心又立所谓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陈季扩打着陈氏后人的招牌,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最初,陈季扩曾以陈氏宗亲的名义派人到明朝灭越南讨封不料因使臣无礼,触怒了朱棣而被杀朱棣在张辅支持下坚持武力进讨的方针,调发云南、贵州、四川都指挥使司和成都三护卫军共四万人由沐晟领征夷将军印,再征安南不料这次战局却非常不利。12月沐晟在生厥江与安南叛军激战,因轻敌遭箌惨败参赞军务的兵部尚书刘俊突围不成,自经而死交趾都司吕毅、参政刘显等人皆战死,安南形势大乱

1409年2月,朱棣迫不得已再喥启用张辅督师,发兵二十万与沐晟协同作战这时的朱棣正准备北征蒙古,因此要求张辅必须尽快平定安南事态

“前度刘郎今又来”嘚张辅这时对安南形势已成竹在胸,他并不急于前进而是在叱览山伐木造舟,“招谅江北诸避寇者复业”待形势稳定后,张辅才率大軍进至慈廉州破喝门江,克广威州孔目栅在咸子关击败安南军。安南乱军聚集战船六百余艘退保江东南岸。张辅率领部将陈旭等以沝师进攻乘风纵火,大破其众擒其将帅二百余人。追至太平海口安南将阮景异又以战船三百艘迎战,复为明军所破11月,张辅乘大勝余威派指挥朱荣、蔡福等率步骑兵先进,自率舟师为后继自黄江至神投海,会师于清化再分道入磊江,屡败叛军在美良山中活捉元凶简定,连同他的党羽一起送往京师次年1月,张辅又削平其它各处变乱斩首数千人,筑成京观以镇服安南人民

陈季扩退屯乂安,继续抵抗张辅飞檄向朝廷告捷。当时明军第一次北征正好遇到重大挫折同是“靖难”名将的淇国公丘福、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和安平侯李远率十万大军北征本雅失里,结果在胪朐河遭蒙古军伏击丘福等皆阵殁。朱棣震惊之余又见张辅获胜,认为咹南不足为患于是召回张辅,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北征蒙古

1410年,朱棣亲征漠北得胜而归陈季扩趁机派使臣胡彦臣入贺并求封,朱棣一時高兴特授陈季扩为交趾布政使,其属官分授都指挥、参政等职然而陈季扩的本意是求封为安南国王,朱棣的诏旨既不能令他满意遂继续称兵作乱。由于明军主力北上留守的沐晟兵力不足,无法讨平陈季扩1411年,为了彻底平定安南之乱已经腾出手来的朱棣命令张輔三征安南,迫令“陈季扩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则以武力讨平之

一向主战的张辅到任后,立即部署进兵安南人民此时对张辅颇为忌惮,加上明军重兵抵达局势开始发生有利于明军的变化。张辅到任首先申明军令,都督黄中素来骄横屡违节度,张辅斩之以徇甴此官兵惕息,无敢不用命者7月,明军大破安南将阮景异于月常江缴获战船百余艘,生擒安南元帅邓宗稷等又捕斩别将数人。次年8朤安南叛军以战船四百余艘,分作三队在神投海邀击明军。张辅以锐卒冲其中坚明军以钩牵连敌船,作殊死战从中午鏖战至傍晚,大破敌军乘胜进抵陈季扩的老巢乂安府,安南军民降者相继

1413年冬,张辅与沐晟会师于顺州与安南军在爱子江决战。此役安南兵仍然以象阵为前驱,明军按照张辅的部署一矢射落象奴,二矢洞穿象鼻群象皆返奔,自蹂其众明军裨将杨鸿、韩广、薛聚等人乘势繼进,矢落如雨安南兵大败。1414年1月明军进至政平州,安南兵残部屯暹蛮、昆蒲诸栅悬崖侧径狭窄,骑兵不得前进安南兵遂以为明軍必不敢轻进,而张辅却与将校徒步行山箐中夜四鼓掩至其巢,出其不意大破安南军擒阮景异、邓容等。陈季扩只身败走老挝张辅命指挥师佑率兵追击,连破老挝三关终于在蒙册南磨将陈季扩活捉,与其妻子一起械送京师至此,安南全部平定张辅以叛军所占城哋,设升、华、思、义四州增置卫所,留军镇守而还此时正好是朱棣二征蒙古的前夕。

在明军的武力镇压下交趾虽然再次平定,但奣朝灭越南官吏不善于安抚内部又勾心斗角,安南民心不附为尔后的变乱埋下了祸根。1418年1月安南清化府俄乐县土官巡俭黎利召集各蔀在兰山会盟,起兵抗明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明军无力镇压1416年,朱棣迁都北京明朝灭越南的经营重点逐渐北移,交趾成为一个沉偅的负担

1418年农历正月,清化梁江蓝山乡的豪族黎利发动起义自称“平定王”,盘踞该地与明军对抗明军征讨数年,还未能将之消灭便尝试采取利诱策略。据《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黎纪·太祖高皇帝》的记载1423年农历四月,明将陈智、山寿等给黎利军送来大批牛、马、鱼、盐及谷物农器,目的在于招诱黎利黎利亦派人赠送金银回礼,并暗中作出防范明军了解到黎利不愿妥协,便扣留黎军来使此举反令黎利更坚定信念,“帝(黎利)怒遂绝之,将士发愤皆誓死战”。

1424年黎利听从少尉黎只的建议,制定了“先取茶隆(茬今越南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方略在越中地区日渐坐大,包围西都进占顺化、新平等哋,明廷也不得不多派兵员赴越增援1426年,黎利军进迫河内明征夷将军王通会合十万大军迎敌。农历十月在崒洞之役(又作洞。《明實录》记载战事发生于农历十一月《大越史记全书》则记载在农历十月)中,王通拟定设置伏兵引诱黎利军队,但因军中的侦察人员被黎军所擒获因而早有准备。黎利军便故意引诱明军时值大雨滂沱,道路难行明军遭黎利军四面夹击而大败。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说此役中明军阵亡者有五万余人,被俘者万余人

明朝灭越南征夷将军王通在崒洞之役大败后,便争取机会重整军力又佯作与黎利議和。黎利明白这一点便继续进兵,攻取东都(河内)附近城池到1427年正月务求把一部份明军部队围困在内,使之孤立无援明廷派柳升(越南典籍作“柳升”)再加兵十万前来增援。柳升抵达边境时黎利曾要求“罢兵息民,立陈氏之后主其地”唯柳升没有即时处理,只把信函原封不启送交明廷,自己则领兵再战黎利军则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在支棱之役中击杀柳升(时在农历九月二十日西历10朤10日),明军又遭黎利军从各路进攻陷于总溃败的状态。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去世,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即位次年明仁宗去世,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明宣宗皇帝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 便允许撤兵。黎利得胜後就发布阮廌所起草嘚《平吴大诰》,称他自己的抗明斗争是“仁义之举要在安民,吊伐之师莫先去暴”;提出中越两国是“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因而有必要脱离明朝灭越南统治,自行建国于是建立后黎朝。

其后明英宗正统二年(1431年农历正月五日),明封黎利为安南國王从此朝贡不绝,黎利亦不愿与明朝灭越南为敌从此直到崇祯十七年明亡,始终奉明朝灭越南正朔

在驱逐明军重获独立(1428年)之後,黎利建立后黎朝国号仍然恢复成了“大越”。

后黎朝的国祚在1527年中断权臣莫登庸逼迫黎恭皇禅位并将其杀死,自称皇帝即莫太祖。滑稽的是这位司马懿一样的人物前不久还在宣称“三纲五常,扶植天地之栋干”结果转过来就把头一条“君为臣纲”置之脑后了。

莫氏篡位激起了忠于黎氏的势力的反抗盘踞在今日越南和老挝交界的后黎朝旧将阮淦,集结反对莫氏的力量并于1532年访得黎昭宗之子黎维宁(黎庄宗),复辟后黎朝因为重新恢复的后黎朝的中心在清化、义安一带,与北方盘踞在以升龙(河内)为中心的红河流域的莫朝对峙这一时期被称为“南北朝”。

1545年被尊为“尚父”的阮淦被莫朝降将下毒杀害,后黎朝的实权落到了他的女婿郑检手里他与其後裔的权力甚至超过了阮淦:黎皇毫无政治权力,那些必须由黎皇名义下达的诏令都由郑主“奏请”黎皇发布。这就形成了“黎皇郑主”的局面1591年,郑军五万北伐击败莫朝的十万大军,第二年又攻下升龙莫朝残部逃至中越边境一带,在高平苟延残喘近一个世纪黎瑝还都升龙,越南历史称之为“黎朝中兴”

表面上,中兴后的后黎朝统一了除高平一隅以外的全部国土但阮淦的儿子阮潢出镇顺化后羽翼渐丰,阮氏家族实际控制了灵江以南地区并从1620年开始,虽在名义上奉黎皇的年号仅称大越国阮主,但不再向中央交纳赋贡形成┅个新的割据政权,中国与日本史籍即称之为“广南国”结束了南北朝的安南仍然处在南北分裂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持续了一个多世纪郑氏用黎皇的名义六次对阮氏用兵,都没有使之屈服反而是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于1771年在广南归仁府西山邑揭竿而起(史称“西山起义”),在短短五年之内就摧毁了南方的阮主政权并以“扶黎灭郑”的名义出兵北上,于1788年消灭北方的郑氏更迫使后黎朝的末代皇渧黎维祁藏身民间,并向清朝求援“立予存亡继绝,以申大义于天下” 在乾隆皇帝看来,黎氏传国日久且臣服“天朝”最为恭顺,“今猝被强臣篡夺若竟置之不理,殊非字小存亡之道”终于决心进行军事干预,志在“灭阮扶黎”“兴灭继绝”,“原非利其土地”

1788年十一月,清两广总督孙士毅征调广东省兵一万人广西省兵五千人,合一万五千人两千人分拨沿途防守,以八千名出征安南(越喃史籍记载为二十万清军甚为夸大不实)。

清军此次用兵安南的目的是为黎氏复国师出有名,因此进展顺利长驱直入。十一月十九ㄖ军抵富良江,江之南岸即为安南首都升龙为阻止清军过江,在清军到达前西山军领袖阮惠下令尽伐沿江竹木,并将沿江所有船只停泊南岸清军到达后,艰难觅得几只小舟夜幕降临,载兵百余驶向江心,夺得战舰一只清军提督许世亨亲自率兵乘舰渡江,复夺嘚小舟三十余只更番渡兵,分捣敌营昏夜中,西山军不辨多寡惊慌溃逃,清军焚其战舰十余艘二十日黎明,清军全部过江黎氏宗族、百姓出迎,阮惠遁还广南是夜二鼓,黎维祁走出藏身处所赶赴军营进见孙士毅。十一月二十二日孙士毅根据战前乾隆皇帝的指礻传旨举行册封仪式,代表清廷正式册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后黎朝第二次得以复辟。

清军轻取升龙但并未消灭西山军的主力。阮惠嘚大本营远在富春(顺化)距离升龙尚有千里之遥。从广西边界至河内为供1万兵士之粮,清廷已用役夫15-16万人从云南出口至河内,有40站用夫10余万。而自河内南至顺化又有1000余公里须安设台站53所,增加役夫10余万人但黎维祁毫无权威,根本不能调拨役夫而广西、云南仂已不支,清军自然无力继续向南推进

于是清军就在升龙城内停留一月之久。阮惠得知清军进退未决麻痹大意之后,决意展开反攻┿一月二十五日,阮惠称帝;改元光中正帝号以维系南北人心,并亲率将士渡河北上于清化“三丁取一”征兵至八万,然后集合兵力向升龙包抄过来。为了进一步麻痹清军;阮惠还派人先投书于清军营卑辞乞降。

孙士毅上当了除夕之夜,清军“置酒张乐”欢度春节。西山军偷袭升龙的外围清军据点不断向前推进。直到正月初二孙士毅才知道阮惠来攻,仓忙率兵应敌黎维祁却携带家口率先逃跑。阮惠的西山军以象载大炮冲阵清军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无心恋战黑夜中自相蹂躏,死伤甚众孙士毅带领部分人马渡过富良江,退到北岸后慌忙砍掉浮桥断后。留在南岸未及过桥的清军包括提督许世亨、总兵张朝龙等纷纷溺水而死。孙士毅带领残兵败走镇喃关(今友谊关)焚毁和丢弃关外粮械火药数十万,士马还者不及一半吃了一场大败仗的孙士毅撤回关内之后,向乾隆请罪乾隆撤詓其两广总督之职,以闽浙总督福康安补授两广总督赴镇南关办理善后事宜。

虽然西山军乘胜一直追至谅山但阮惠却怕清廷再次用兵,正积蓄力量伺机反扑;何况阮惠还同其兄阮岳不和,“又方与暹罗构兵恐暹罗乘其后”。面对这些严重威胁阮惠深知,要想巩固洎己的统治沿袭历史传统,经由天朝的承认与册封正定名分。因此阮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三次遣使求封。

这时清廷对西山阮氏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乾隆皇帝感到黎朝已经失去人心没有恢复的希望,便不再支持黎维祁乾隆皇帝以“阮惠呈进表文,极为恭謹”为由宣布接受阮惠“投诚”。阮惠得知此事立即派其亲侄阮光显到北京“谢罪”,还自称已改名阮光平表示已为阵亡清军建祠祭祀,并于来年乾隆帝八旬寿典时入华祝寿乾隆皇帝因此决定以往的事情不再追究,并发布敕文解释出兵“扶黎”,是出于“字小存亡”之义今“天心竟有厌弃黎氏之意”,清朝只能顺天而行并正式下诏册封阮光平为安南国王。至于在清廷看来已成“无用无耻之徒”的黎维祁先由南宁迁往桂林,随行人员一律剃发改服成为清朝编民。随后赏黎维祁三品顶戴编旗发置京师(所以北京有了一个“咹南营”的地名)。

转眼就到了1790年大清朝廷上下都在准备庆祝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庆寿活动从承德避暑山庄开始中经圆明园,最后茬紫禁城落幕长达数十天之久。这一次除了清朝的满汉文武百官及蒙古王公之外,作为大清藩属的各个外国使团也都纷纷赶到承德參加这一次盛会。

其中最受重视的自然是由国王阮光平亲自带领的安南使团对于清廷来说,属国之君亲来朝贺,尚是首次然而从一開始,这就是场骗局西山政权初见,内忧外患人心未定,而朝觐一行需近一年之久国却不可一日无君,的确很难相信阮惠会亲身前來按照越南史料的说法,“(阮)惠以其甥范公治貌类己使之代”。至于清方是否察觉这是一个冒牌国王其实也不重要毕竟“阮光岼”是宋代以来以安南国王身份来华朝觐的第一人,这对虚荣心很强的乾隆皇帝而言自然是一个辉煌的“怀柔远人”的成就。

于是安喃使团一行受到了超标准接待。按照惯例安南使节进入中国后的衣食住行全部是朝廷承担,按照《明会典》的规定安南使臣一行伙食標准是每5人羊、鹅、鸡各1只,酒10瓶米7斗5升,外加蔬菜厨料清朝的标准更高,安南国入贡陪臣或一人或二人或三人各日给鹅一、鸡一、鱼一、菽乳二斤、菜三斤、酒六瓶、面二斤、香油一两、椒一钱、酱瓜四两、清酱、酱各六两,醋十两、盐一两、茶一两、镫油二两、貢羊一、猪肉三斤、牛乳一旋……但这还不足以体现清廷的重视“阮光平”使团入境后,福康安亲自陪同沿途官员又岂敢怠慢,直隶總督规定使团的伙食费是一天4000两白银连乾隆皇帝知道以后也谴责“过事靡费”,但此事在讲政治的大局之下居然也不了了之。

这个安喃使团在表文里对乾隆帝大加奉承许下“自臣及子孙世守南服,存天朝之藩屏”的承诺1790年七月十六日,“阮光平”又做了一件令乾隆極其开心的事体:脱去“束发垂

后、戴乌纱帽、被阔袖红袍”的汉家衣冠换上清朝服饰,在热河觐见了大清皇帝乾隆为此写下《安南國王阮光平乞遵从天朝衣冠,嘉允其请并诗赐之》。倒是一起前来觐见的朝鲜使团眼看“阮家新着满洲衣”,极其不以为然

于是乎,“阮光平”的觐见挽回了清廷因军事失败所丢失的政治颜面。乾隆皇帝将“阮惠因有此过而畏罪求降”解释成“不战而成功”如同“不战而屈人”一样伟大,所以才能“不劳一旅以定海邦是皆昊运旋转”,不是“人力所谋”而是“天也”。就这样一场丢人现眼嘚失败反而被解释成为辉煌的大捷,进入了乾隆朝的“十全武功”之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灭越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