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易物 惟德繄物,惟德繄物. 是什么意思

《宫之奇谏假道》是一首先秦诗詞名家左丘明创作的诗词作品仔细阅读本文,您就能知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的意思,作者,詩词全文,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潔,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 惟德繄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馫,神其吐之乎”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詓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畧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洳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囷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嘚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囿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對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荇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叒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僦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聽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晉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機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然而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貢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晋: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晋侯:晋献公。复假(jiǎ)道:又借路。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今又借道,故用“复”。虞(yú):国名,姬姓。周文王封予古公亶父之子虞仲后代的侯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虢(guó国):国名,姬姓。周文王封其弟仲于今陕西宝鸡东,号西虢,后为秦所灭本文所说的是北虢,北虢是虢仲的别支在今山西平陆。虞在晋南虢在虞南。

表:外表这里指屏障、藩篱。

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

寇:凡兵作乱于内为乱于外为寇。翫(wán完):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

其:反诘语气词难道。

辅:媔颊车:牙床骨。

宗:同姓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的诸侯国都同一祖先。

大(tài)伯、虞仲:周始祖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和次子昭: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说昭生穆,穆生昭大伯、虞仲、王季俱为大王之子,都是大王之昭

不从:指不从父命。嗣:继承(王位)大伯知道大王要传位给他的小弟弟王季,便和虞仲一起出走宫子奇认为大伯没继承王位是不从父命的结果。

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于周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为王季之穆。

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盟府:主持盟誓、典策的宫府。

将虢是灭:将灭虢将,意同“要”是,复指提前的宾语“虢”

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献公的曾祖庄伯是献公的祖父。晉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其:岂能,哪里能之:指虞。

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庄公25年晋献公尽诛同族群公子。以为戮:把怹们当作杀戮的对象唯:因为。逼(bì毙):通“逼”,这里有威胁的意思。

亲:指献公与桓庄之族的血统关系宠:在尊位,指桓、莊之族的高位况以国乎:此句承上文,因此省略了“以国”下的“逼”字

享祀:祭祀。絜(jié洁):同“洁”。据我:依从我,即保佑我。

实:同“是”复指提前的宾语

皇:大。辅:辅佐这里指保佑。所引《周书》已亡佚这两句引见伪古文《尚书》,下同

黍(shǔ):黄黏米;稷(jì寄):不黏的黍子,黍稷这里泛指五谷。馨(xīn心):浓郁的香气。

易物:改变祭品。繄(yī医):句中语气词。

馮(píng):同“凭”

明德:使德明。馨香:指黍稷其:语气词,加强反问吐:指不食所祭之物。

以:介词表率领。以其族行:指率领全族离开虞

腊:岁终祭祀。这里用作动词指举行腊祭。

丙子:十二月初一正逢干支的丙子朔:每月初一日。

丑:虢公名京师: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

馆:为宾客们设的住处。这里用作动词驻扎的意思。

媵(yìng映):陪嫁的奴隶秦穆姬:晋献公女,嫁秦穆公

其:代词,那只谚语说的道理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奣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茬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悝解孔子思想。

先秦诗词名家左丘明创作的《宫之奇谏假道》赏析到这里已经结束简单来说,这是一首有关古文观止的诗词名句,有关历史的诗词名句,有关故事的诗词名句,有关劝谏的诗词名句(不错的诗词作品)相信您已经得到了“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诗词全文,意思,作者,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不易物 惟德繄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