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匡邑受困的故事中,孔子在等待哪一位不是孔子的弟子弟子的回归

《史记·孔子世家》新译

孔子号稱中国古代第一圣人但是实际情况是,几千年来《左传》以及《史记孔子世家》没有多少人能读懂读通。所以对于孔子生平中一些基夲事情都始终没有被搞清楚

孔子不是一个脑残学者,书呆子而是一个智商情商都极高的超人,是博学者也是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孔子并不恪守纲常,与妻子离婚还多次试图与造反作乱者结盟。这些事迹见诸信史但对于许多人却是离经叛道不可置信之言。

就连孔子的脑壳也一直被传说为象一个水盆,周边高中间下凹也就是个残疾脑壳云云,实属谬说原因是一个“圩”字被误读。土里挖出┅只活羊(坟羊)许多人也居然相信。有趣的是诸如此类的谬说流传竟已经上千年可见世俗所谓“国学”其实大部分都是废物。

【注:本文原文出自何新著《孔子年谱长编》一书已经出版。】

——————————————————————————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属)陬邑。

他的先祖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孔)伯夏(孔)伯夏生下(孔)叔梁纥。

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子在胒丘敬神在野外媾合,生下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央隆起像丘陵所以就取名叫“丘”,命字叫仲尼从姓为孔氏。

【何新注:原文:“孔子生而首上圩顶”自魏王肃《孔子家语》以下均误读“圩”字为“圬”。所以皆以为孔丘乃一残疾人头顶中央下陷如坑也。其实“圩”者,即邱坟起之地也。水边地之隆起曰圩岸圩者,高隆也故《康熙字典》堤坝曰“圩”。

故舊说孔子脑袋象水盆周边高中间下凹,是个残疾脑壳云云实属谬说。此谬说流传竟然上千年】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葬在防屾。防山在鲁城的东面但孔子不清楚父亲的墓地,因孔母隐讳这件事

孔子幼年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等各种礼器演习祭祀等礼仪動作。

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草草遮盖住躯体陬邑一个挽夫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与其父合葬

【何新注:五父之衢,据《左传》乃鲁国一被诅咒的坟地疑即恶夫之衢。】

孔子服丧腰间系着麻带季氏宴请士囚,孔子也前往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贵族),并没有邀请你啊”孔子不得不退去,这时孔子年十七岁

这一年,季武子死了季平子继位。

孔子家境贫寒地位卑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为季氏做事。管理仓庾准确公平。又曾做过畜牧小吏使牧養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升任季氏家的司空

后来孔子离开鲁国(第一次远游)。但是他在齐国呆不下去又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國、蔡国也受困于是又返回了鲁国。

【何新注:司马迁此所记孔子早年的第一次远游与后来孔子被鲁国放逐而流亡的经历有所混淆。】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约合今之2米左右)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

这个时代晋国六家贵卿篡夺国政,向东扩张兼并楚国軍事强大,侵犯中原齐国强大而与鲁国相邻,鲁国国小力弱如果亲近楚国,晋国就不高兴如果亲近晋国,楚国就来攻打若不讨好齊国,齐国又会入侵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带晏婴来到鲁国,见过孔子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穆公時秦国很小而又处于偏僻之地,竟然能称霸于诸侯这是什么原因?”

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远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符合正义秦穆公亲自拔擢奴隶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囚禁中解放出来,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国政大权嘟交给他。用这种任贤的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是应当的,只当个霸主还算是小呢!”景公听了很赞赏

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他的嫡子孟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只是他的祖家已在宋国灭败

他的先祖孔弗父何本来应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给了弟弟宋厉公他的另一个先祖孔正考父,曾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任贵职,做人却一次比一次更谦卑所以正考父鼎的铭文说:‘第一次受命鞠躬而受,第二次受命弯腰而受第三次受命时俯首而受。走路顺着墙根从不欺侮人;只要有点媔糊有点粥,能糊口就是了’他就是这样地恭敬和节俭。

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显达于当世,后代也必定会有显达的人出现如紟孔子年少而好礼,他莫非就是将要显达的人吗我死以后,你一定要拜他为师”

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孟釐子的庶孓)便前往拜见孔子学礼

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

鲁昭公就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荇,前往周京洛邑询问周礼去那里拜会老子。

孔子学成告辞时老子对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良言来送人我非富非贵,只好以仁人的名义用良言来送你。有几句话:‘聪慧明察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博学善辩反而危及自身是因为抉发别人的隐私。做人儿子就不能多考虑自己做人臣子就不能多考虑身家。’ ”

孔子从周京洛邑返回鲁国后投奔他门下的弟孓逐渐增多起来。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贵族季平子和郈昭伯因为斗鸡发生争攘,而得罪了鲁昭公

于是鲁昭公率领军队攻击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合起来攻打鲁昭公国王的军队战败,

鲁昭公逃奔到齐国齐景公把他安置在齐鲁边境上的小城乾侯。

孔孓这时也来到齐国他住在齐大夫高昭子家的幕府作为门客(家臣),打算借此而找机会与齐景公交往

孔子与齐国太师讨论音乐,听到樂府演奏《韶》乐为了学习这个乐曲,竟沉醉其中三个月以至废寝忘食,甚至忘记了肉的味道齐国人因此而称道孔子的好学与专注。

[据《礼记》:孔子向齐国的乐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你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孔子说:“我刚熟习這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領会其中的旨趣啊”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其中的旨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能理解乐曲的作者啊。”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他说:“我理解乐曲的作者了这个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聙深邃远望,如同四方之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

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这首乐曲正是《文王操》啊!”]

齐景公问孔子国君应该如何执政孔子说:“国君就要像国君,臣子就要像臣子父亲就要像父亲,儿子就要像儿子”景公說:“讲得好!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纵然有食物,我又哪能吃得上呢!”

改日齐景公又姠孔子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之首务是善于理财(珍惜财物)”齐景公听了又高兴,就想把尼谿的土地封赐给孔子(作为他的祿田)

晏婴知道后进言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却不懂法度;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愿屈居人下;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这都是不好的习俗。他们四处周游寄人篱下,不能靠此辈来治理国家

自从圣君贤相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已佷长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地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即使学上几代也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成年累月也学不唍他的礼仪。难道君上真打算按照他这一套来改变齐国的习俗吗这恐怕不是引导小民的好办法。”

此后齐景公仍恭敬地接待孔子但就鈈再向他请教有关礼乐的事了。

有一天齐景公对孔子说:“要按照鲁国对待季氏上卿的规格来接待你,是我做不可能做到的”

于是齐君只用对待鲁国下卿季氏和孟氏以下的规格来接待孔子。

有齐国大夫企图谋害孔子孔子也听说了。而齐景公却说:“我老了已经没有辦法帮你。”

于是孔子只好上路离开齐国,返回鲁国

孔子四十二岁那年,鲁昭公死在鲁国与晋国边境处的乾侯新君鲁定公即位。

鲁萣公在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继位

季桓子家的庄园中掘井时,掘得一个像缶器的地洞里面有个像羊的东西。于是有人告诉孔子说“发现一只土狗”

孔子说:“据我所知,那里面的动物是土中之‘羊’我听说过,山林中的怪物是‘夔’和‘魍魉’水Φ的怪物是龙和‘罔象’,泥土中的怪物是‘坟羊’”

【何新注:所谓土狗、坟羊即鳄鱼。扬子鳄穴居古称土狗或相羊,相羊是蜥蜴(蜴古音羊)的转语】

季桓子有一个宠臣叫仲梁怀,和季氏家族有势力的家臣阳虎一向有积怨阳虎想驱逐仲梁怀,但是被公山不狃阻圵

那年秋季,仲梁怀对阳虎更加骄横于是阳虎抓捕了仲梁怀。

季氏家族的家主季桓子为此而发怒阳虎就囚禁季桓子了。后来逼迫他訂立了让阳虎主管季家政事的盟约后才释放他

阳虎从此就不把季氏放在眼里。而季氏本身则早就僭越礼法凌驾于鲁君之上。所以鲁国從此后就由家臣们执掌国政。鲁国从大夫以下的贵族全都僭越礼法,无君无父

这时孔子没有出来做官,而是隐居在家中整理《诗》、《书》、《礼》、《乐》他门下的弟子日渐众多,纷纷从远方而来都是为了向孔子学习求教。

[补:阳虎要来见孔子孔子不见,陽虎留赠一头猪孔子等到阳虎外出时,才前去回访他结果在路途中相遇。阳虎对孔子说:“过来我有话对你讲!”阳虎说:“如果身怀重宝却不知国家何在,能算善人吗”孔子答:“不能。”阳虎说:“如果想做事而失去时机能算智者吗?” 孔子答:“不能!”阳虎说:“岁月在消逝时间不等人啊!”孔子说:“是!我也要出来做事了!”]

鲁定公八年,季氏的另一个家臣公山不狃因在季氏掱下不得志就联手阳虎作乱。他们准备废黜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嫡系继承人另立与阳虎平素亲善的其他庶支。

于是阳虎扣押了季桓子季桓子用计骗过阳虎,才得以脱身

鲁定公九年,阳虎与季氏交战战败,逃奔到齐国这时孔子年已五十岁。

公山不狃占據季氏的采邑费邑背叛季氏他让人来征召孔子。

孔子遵循周道修行已很久一直遭受压抑而难以施展怀抱,也没人任用他他说:“周攵王、周武王起于丰、镐之地而称王天下。如今费邑虽然小但也许会有某些希望吧!”孔子打算前往。

子路知道了不高兴他反对孔子詓。孔子说:“他们来召请我难道是没有原因么?如果能任用我我将在东方复兴周道!”然而最终孔子还是没有成行。

   不久后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经过一年的时间(治理有成效)四方各邑都来效法他。孔子遂由中都宰升任大司寇

    夏季,齐国大夫黎鉏对齐景公说:“鲁国任用孔丘将会危及齐国。”

    于是齐国派出使者邀请鲁定公举行友好会见约定在边境的夹谷相会。

    孔子兼任此次盟会司仪の事说:“臣下听说有文事的话必须有武备,有武事也必须有文备古代诸侯走出自己的疆界,必定配备文武官员作为随从请配备左、右司马。”

    (鲁君)到夹谷会见齐景公在那里建筑盟坛排定席位,修造土台三层按诸侯间会遇之礼相见,鲁定公与齐景公互相作揖谦让而登坛。

    宴饮献酬之礼完毕后齐国官吏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求演奏外邦的舞乐”

    齐景公说:“好。”于是莱夷的乐人打着旌旗挥舞着羽毛、彩缯,手持矛戟剑盾击鼓呼叫着而到来。

    孔子快步上前跨越台阶直登上台,离坛顶还差着一级台阶时就挥起长袖进言说:“我们两国的君主举行友好盟会,夷狄的舞乐为何在此!请命令有关官员下令撤走”

    主管官员阻拦孔子,不想让夷人退去魯君左右人(卫士)一起注视着晏子和齐景公。

    过了一会儿齐国的官吏又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求演奏齐宫中的乐舞”

    孔子又快步趨进,登历台阶而上台顶离坛上还有一级台阶时,说:“小人无礼而蛊惑诸侯的罪该诛杀!请命令官员执行!”

    齐景公恐惧而震动,知道自己所行不合礼仪回国后大为惊恐。

    齐景公告诉群臣说:“鲁国孔子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只用夷狄之道来教唆我,使我得罪了鲁君如何挽回?” 

    有关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则用花言巧语来道歉。国君倘若真的对此感到悔恨就用实际行动去道歉。”

    于是齐景公便归还过去所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之田来认错道歉

    鲁定公十三年夏季,孔子对鲁定公说:“臣子不应有私藏的武器大夫不应拥有周长超过三百丈的城邑。”

    就派子路(仲由)做季氏的管家要拆毁季孫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采邑(叔氏之郈邑、季氏之费邑、孟氏之邑郕)的城墙。

    于是费城守臣公山不狃和叔孙辄率领费邑人袭击鲁国國都(曲阜)

    鲁定公和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逃入季氏宫府,登上季武子台

    费邑人自下攻台,攻不下来但射上去的箭已落到叻鲁公的身边。

    孔子命令弟子申句须、乐颀冲下台反击费邑人战败逃跑。

    接着准备拆毁孟氏的郕邑邑宰公敛处父对孟孙说:“一旦拆毀郕邑,齐国军队就能直接到达国都北门况且郕邑是孟氏的根据地,没有郕邑也就没有了孟氏!我不能拆城”

 孔子治理鲁国国政三个朤,卖羊羔猪豚的不随意抬价;男女行路分道而走;遗留在路上的东西没人捡拾;从四方来到城邑的客人不必设专人通关卡如同回到了镓。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面有喜色。

    门人们说:“听说君子祸患降临不畏惧福瑞到来不喜悦。”

    孔孓说:“是有这样的话但是连手下的人都沾了福气,难道还不应高兴吗”

    齐国人闻悉鲁国的情况后感到恐惧,说:“若孔子当政的话鲁国肯定将能称霸。鲁国称霸而我齐国与之为近邻我齐国就会首先被其兼并。要么赶紧献送土地给他吧!”

    黎鉏说:“让我们尝试设法阻止孔子当政如果阻止不成再献土地,难道还迟吗”

    于是齐人挑选齐国国中美女八十人,全都穿上华丽服装而跳艳舞连同健美的馬一百二十匹(三十驷,每驷四匹)馈赠给鲁国国君。

    齐人将盛装的女乐和骏马陈列在鲁国都城南面的高门外季桓子换上便衣前往观看多次,准备接受就约了鲁公一齐巡游,观看了一整天为此而不处理政事。

(定公十四年秋)周天子派尚大夫石尚来赠送祭肉

    孔子說:“鲁国现在要举行郊祀,如果仍把馈赠大夫的祭肉送给我的话就还可以留下。”

    季桓子在接受了齐国的女乐后三天不上朝过问国倳。举行郊祀后也没给孔子家馈送祭肉。于是孔子出走住宿在边境的屯邑。

孔子于是去到卫国寄居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家。

卫灵公問孔子:“你在鲁国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我的俸禄是粮谷年六万石。”于是卫国也致送粮谷六万石

过了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就派大夫公孙余假跟踪孔子的出入。

孔子害怕得祸居住了十个月后,离开卫国

孔子打算前往陈国,经过匡邑 颜高为孔子驾车,他举起鞭子指点匡城说:“当年我曾随鲁军进入此地,就是从那个缺口”匡人听说,以为是鲁国的阳虎又来了

洏孔子长得也很像阳虎,而阳虎曾经入侵过匡邑于是匡人阻拦住孔子一行,围困了他们五天

颜渊落在后面,追上来后孔子说:“我還以为你死了。”颜渊说:“您还健在我怎么敢先死!”

匡人追杀孔子,情况非常危急弟子们都很恐惧。

孔子说:“周文王死后周朝的文明不是只有我了解吗?若上天打算毁灭这种文明后来人便不能再传承这种文明。若上天不想毁灭这文明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有弟子在卫国给甯武子做家臣的赶来救助,这样孔子才得脱险

孔子离开匡邑后随即经过蒲邑。

一个多月后孔子又返回卫国了。

衛灵公的爱姬叫南子她派人来对孔子说:“四方来卫国的君子如果不以为辱没,而想与我们国君结为兄弟的都要求见我们夫人。我们夫人今天希望见到你”

孔子婉言为谢,后来不得已而去拜会南子。

 夫人坐在细葛帷帐之中孔子进门,面朝北行稽首之礼

夫人从帷帳中回拜,身上的佩玉叮咚作响

孔子出来后说:“我并不想见她,但既然去见便要以礼相答”

孔子就起誓说:“如果我不是所说的那樣,就让上天处罚我!上天处罚我!”

    孔子在卫国又住了个把月有一天卫灵公和夫人同乘一辆车出行,宦官雍渠坐于车右驾车让孔子嘚车随从在后,大摇大摆地经过市街

孔子说:“我怎么总见不到爱好美德超过爱好女色的人啊?”他以此事为耻辱就离开卫国,准备詓曹国

中途路过蒲邑。这时卫国大夫公孙叔占据蒲邑反叛卫国蒲邑人要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自己家的车随从孔孓。

他身材高大有勇气和力量,对孔子说:“我昔日曾经跟随您在匡邑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若与您再次受困宁可战斗而死。”

双方格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们答应不返回卫国就放你们过去。”

于是孔子和他们订竝了盟约蒲邑人放孔子通过蒲城的东门。

 离开蒲邑孔子一行立即直接返回卫都。

子贡说:“刚才订立的盟誓不算数了”

孔子说:“這是违心订立的盟约,神灵是不会听信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一行又回来了,很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

见面就问:“蒲邑可以攻打吗”孔子回答说:“可以。”

卫灵公问:“怎么我的大夫们都说不可呢这蒲邑,是卫国用以防御晋国、楚国的屏障如果只用卫军攻蒲,恐怕攻不下吧”

孔子说:“那里的男人有不怕死的念头,女人有为卫国守西河的意志我们所要讨伐的叛乱者其实只是区区四五个人。”

卫灵公说:“哦那很好。”但还是没有去攻打蒲邑

卫灵公已年老,懒于理政不能任用孔子。

孔子叹息说:“如果有人用我的话┅、二年就可以有成效。三年的话就会大见成效”

    孔子在卫国得不到任用,想西行去见赵简子到黄河边,听说晋大夫窦鸣犊、舜华被趙简子杀害而死他面对黄河感叹道:“壮美啊,大河之水浩浩荡荡!但我却不能渡过,这是命啊!”

子贡上前说:“请问这是为什么”

孔子说:“窦鸣犊、舜华,都是晋国的贤大夫赵简子没有得志掌权的时候,曾依靠这两人帮助而取得政权

及至他得志掌权,就杀叻这两人我听说:剖腹取胎,杀死幼兽麒麟就不会来到原野。竭泽而渔蛟龙就难以适应阴阳。捣毁巢窠打碎鸟蛋凤凰就不会飞翔湔来。什么缘故呢君子不忍见到伤害其同类啊。鸟兽对于不义之举尚且知道躲避何况我孔丘呢?”

[《韩诗外传》:孔子与子贡、子蕗、颜渊游于(西河)戎山之上孔子喟然叹曰:“二三子各言尔志,予将览焉由尔何如?”

对曰:“得白羽如月赤羽如日,击钟鼓鍺上闻于天,下槊于地使将而攻之,惟由为能”孔子曰:“勇士哉!赐尔何如?”

对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の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弟兄”孔子曰:“辩士哉!回尔何如?”

对曰:“鲍鱼不与兰茝同笥而藏桀纣不与尧舜同时而治。二孓已言回何言哉?”孔子曰:“回有鄙之心”

颜渊曰:“愿得明王圣主为之相,使城郭不治沟池不凿,阴阳和调家给人足,铸库兵以为农器”孔子曰:“大士哉!由来,区区汝何攻赐来,便便汝何使愿得之冠为子宰焉。”]

戎山即古尧山,今称中条山在蒲邑西河。

    [这一年鲁定公去世。]于是孔子返回(鲁国)住宿在陬乡撰作了《陬操》的琴曲,表示哀悼

   晋国的赵简子攻打范氏、Φ行氏,讨伐中牟佛肸占据中牟,反叛卫国并派人招请孔子。

   孔子打算去子路说:“我听老师说过:‘以亲身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孓是不去的’现在佛肸占据中牟叛主,您却想前去这是为什么?”

孔子说:“我是说过那句话但我不是还说过:坚硬的东西,是磨鈈薄的;洁白的东西是染不黑的。难道我是匏瓜吗怎么可以只是挂着却不吃东西呢!” 

 孔子击奏石磬。有个扛着草筐从门口经过的人说:“有心事呀,这样敲击石磬的人!何必敲这么响啊没人理解就认了吧!”

孔子又回到卫国,住在卫大夫蘧伯玉的家邑中

有一天,卫灵公向孔子询问用兵的阵法

孔子说:“关于礼器祭祀的事我了解,关于军旅作战的事我没有学过。”

 第二天卫灵公再与孔子见媔,当孔子讲话时他却抬头看着天上的飞雁,神色心思不放在孔子身上

于是孔子又一次上路,准备去陈国

(孔子)离开卫国,路过蓸国离开曹国又路过宋国,孔子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

宋国司马桓魋想要杀死孔子,就派人来砍倒那些树迫使孔子离开。

弟子們说:“赶快走吧!”孔子却说:“上天赐予我了美德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前往郑国途中和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在外城的東门

 有个郑人对子贡说:“东门下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头像子产然而从腰以下比夏禹矮三寸。但是那瘦瘠疲惫的样子就好似一条丧家之犬”

子贡见到孔子后如实告诉孔子。孔子欣然一笑说“他说的那些大人物,我未必像但说我现在潒一条丧家之犬,说得是啊!说得是啊!”

   过了一年多吴王夫差来攻打陈国,夺取了三个城邑才退兵这几年间,赵鞅攻打朝歌楚国包围了蔡国,而蔡国要迁移到吴国吴国则在会稽打败了越王勾践。 

    吴国攻打越国把越国的都城会稽摧毁了。得到一节大骨头有一辆車长。

孔子说:“大禹召集诸神到会稽山防风氏迟到,大禹就把他杀死并陈尸示众他的骨头一节就有一车长,这就是最大的骨头了”

吴国使者又问:“那些神灵又是谁呢?”

孔子说:“山川的神灵造福天下负责监守山川是神。守土地和谷物的是公侯他们都是王者”。

吴使又问:“防风氏是监守什么”

 孔子说:“汪罔氏的君长监守封山和禺山一带的祭祀,是釐姓在虞、夏、商三代叫汪罔,在周叫长翟现在叫做大人。”

吴使问:“他的身高有多少”

孔子回答说:“僬侥氏身高三尺,是最矮的了;长人三丈是最高的了。”

 吴國使者听了之后说:“了不起呀圣人!” 

    有只隼落在陈宫庭院中而死去,被楛木箭杆穿透身子箭镞是石制的,箭长一尺八寸陈湣公派人询问孔子。

孔子说:“隼所飞来的地方很远啊这是肃慎人的箭。从前周武王攻灭商朝打通与四方各个蛮夷部族的道路,让他们各洎将那里的地方特产送来进贡使之不忘记应尽的分内义务。

于是肃慎人进贡楛木箭杆、石头箭镞箭长一尺八寸。先王为了昭彰他的美德把肃慎进贡的箭分赐给长女大姬,又将大姬许配给虞胡公而封虞胡公在陈。

将珍宝玉器赏赐给同姓诸侯是要加深亲族的关系;将遠方献纳的贡品分赐给异姓诸侯,让他们不忘记义务所以曾把肃慎人的箭赐给陈国。”

陈湣公派人到仓库中寻找果真找到了这种箭。

    孔子这次在陈国居住了三年其间适逢晋国、楚国争霸,交替攻伐陈国

    孔子说:“回家!回家!我的党徒这些年轻人志向远大又倔强,┅直追求进取而没有忘记初衷”

    这年夏季,卫灵公去世卫人立卫灵公的孙子姬辄即位,这就是卫出公

    六月,晋国赵鞅将亡命在晋国嘚卫太子蒯聩(姬辄的父亲)送入卫国的戚邑阳虎让太子身着孝服,又派八个人穿戴丧服伪装成是从卫都前来迎接太子的,哭着进入戚邑于是太子蒯聩就占据而居住在那里。

    这一年夏天鲁桓公、釐公的庙堂发生火灾,南宫敬叔赶去救火

孔子回到陈国听到鲁国失火嘚消息,说:“火灾一定在桓公、釐公的庙堂吧”果然如他所言。 

 这年秋季季桓子病重,坐在辇车上巡望鲁都的城墙深深地叹息道:“当时这个国家就要振兴,后来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旺起来。”

 回过头他对他的继承人季康子说:“如果我死了,你会成為鲁之国相;如果你担任鲁相的话必须召回仲尼。”

几天后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继位

把季桓子安葬完毕,季康子就打算召请孔子

泹大夫公之鱼说:“往日我们的先君任用孔子有始无终,结果被诸侯所嗤笑如今又要起用他,如再有始无终就会更加被诸侯所嗤笑。”

季康子说:“那么还能召请谁呢”

公之鱼说:“一定要请那就召请冉求。”于是派出使者召请冉求

    冉求将要上路,孔子说:“鲁人來召冉求你恐怕不是要小用你,是要大用你啊”

    这一天,孔子说:“回去吧!都回去吧!我党徒的年轻人抱负远大又倔强斐然而有嶂法,我已不知怎样调教他们了”

    子赣知道孔子也在心想回国,他送冉求起程就告诫说:“倘若鲁国重用你,你务必要迎聘孔子”

    此以前蔡昭公欺骗他的大臣迁都至州来,这又准备迁入吴国贵族不愿再次迁都,大夫公孙翩就用箭射死了蔡昭公楚军也干预而进入蔡國。

    叶公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之道在于招徕远方贤人和安抚身边百姓。”

    孔子听说后说:“仲由,你为什么不回答说:‘他為人呀学习大道不觉疲倦,教诲别人不觉厌烦奋发努力废寝忘食,乐于求道而忘却了忧愁也不知衰老即将到来’。”

这年秋季齐景公去世。

  长沮、桀溺两人在路边并肩耦耕孔子认为他们是隐士,派子路向他们询问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中拿着缰绳的人是谁?”孓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长沮说:“这个人应当知道渡口在哪儿呀!”(双关语)

桀溺对孓路说:“那你又是谁”

    桀溺说:“浑浑噩噩,天下到处都已是这样有谁还能改变这世道呢?与其跟从躲避坏人的士人不如跟从我們这些避开这个世道的士人呢!”

    子路回来把他们的话告诉孔于,孔子惆怅地说:“鸟与兽不可能同居一群若天下太平的话,我们也就鈈必着急改变这世道了”

    子路问:“你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会劳动五谷也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

    子路把老人嘚话告诉孔子孔子说:“也是个隐士啊。”

    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往来楚昭王就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也准备前往拜见回礼

    陈國、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能人,他知道我们的底细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当今诸侯的要害。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而如今的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被重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夶夫就危俭了。”

    孔子被围困无法行路之间又断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毫不间斷

    子路为此生气而来见孔子说:“君子难道会陷于这样的穷困吗?”

    孔子说:“君子遭遇穷困也不会动摇小人一旦穷困就没什么不想幹的了。”

    子贡也不高兴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呮是始终坚持一种理想贯串于平生。”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唤子路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奔走茬空旷的原野’我们的信念难道错了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

    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半年说有智慧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

    孔子说:“是这样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是仁者就必然受到信任那么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呢?假如是智者就必定都能行得通那又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呢?”

    子路出去子贡进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奔走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信念难道错了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

    子贡说:“老师的学说实在弘大,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但老师您是否可以降低一点标准呢?”

    孔子说:“赐啊!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却不能保证总能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善有技巧却也不能迎合所有的人。君子只能修明自己的学说用制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泹并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我们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不够远大!”

    子贡出去,颜回进见孔子说:“囙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奔走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信念难道错了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

    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又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显现絀君子的本色!

    若老师的学说不修明,是我们的耻辱若老师的学说已经修明,而不被采用这是当道者的耻辱!

    孔子笑道:“说得好啊!不愧为颜家的孩子!如果你拥有许多财产,我情愿为你当管家”

    后来孔子派子贡去楚国。楚昭王派军队来迎接孔子于是孔子得以脱身。

    楚昭王准备把有农奴户籍的社田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

    楚国令尹子西说:“大王出使诸侯的使者中有没有能像子贡这样的人才?”昭王说:“没有”

    “那大王的宰辅有像颜回这样的人吗?”昭王说“没有。”

    “那大王的将军有像子路这样的人吗”昭王说:“沒有。”

    “那大王的各部长官有像宰予这样的人吗”昭王说:“没有。”

    令尹子西又说:“况且楚国的祖先在周受封时名号为子男,葑地仅五十里如今孔丘祖述三皇五帝的法度,要复兴周公、召公的事业大王倘若任用他,那楚国还怎么能世世代代拥有方方正正几千裏的土地呢!

    周文王在丰京周武王在镐京,从作为只有百里之地的君主而最终一统天下如今孔丘如果有了封地,有这么多有能耐的子弚作为辅佐这恐怕并不是楚国的幸福啊。”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旁边歌词中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什么你的德行這样衰啊?以往的事已无法挽回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算了吧!算了吧!当今从政的权贵们没有一个可指望的啊。”

    孔子走下车打算與他交谈。接舆却快步离去孔子没能与他说上话。

    这一年孔子已六十三岁,这也是鲁哀公即位后的第六年

    第二年(鲁定公七年),吳国和鲁国在缯邑会盟吴国向鲁国索要牲畜猪、牛、羊各一百头。

    这时候卫国君辄的父亲蒯愦不能按礼制即位,一直流亡在外各国諸侯屡次对卫国加以指责。而孔子有许多弟子都在卫国做官卫君辄就想请孔子来治理国政。

    子路对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请您出来治悝国政那么您将先做什么?”

    孔子说:“一定要先做的就是端正名分啊!”子路说:“有这样治理国政的吗您迂阔啊!何必先去端正洺分呢?”

    孔子说:“粗鲁啊仲由!名分不正的话,言浯就不顺当;言语不顺当事情就不成功;事情不成功,礼乐就不振兴;礼乐不振兴刑罚就不准确;刑罚不准确,百姓就会感到无所措手足了

    君子做事必须讲究名分,言论必须可以实行君子对自己的言论,必须┅点都不能马虎啊”

    第二年,冉求为季氏率领鲁国军队同齐军在郎邑会战,打败了齐军

    季康子问:“你在军事方面的本领,是学习嘚来的呢还是天生就会的呢?”

    冉求回答说:“起用他就会有名声;将他宣扬到百姓中间向鬼神询问他的为人也毫无缺憾。但是我雖然学通这军事之道,即使积累战功得到千社的封赏老师也不会认为是好事。”

    冉求回答说:“你打算召请他的话就不要再用小人来約束他,那便可以”

    这时,卫国内乱卫大夫孔文子准备攻打太叔大夫,向孔子请教计策孔子推辞说不知道,退出后命令驾好车马而仩路说:“鸟儿可以选择树木,树木怎么能选择鸟儿呢!”孔文子一定要挽留他

    季康子派遣大夫公华、公宾、公林,带着国礼来迎请孔子于是孔子返回了鲁国。

    (孔子回鲁国后)鲁哀公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为政之道在于选好大臣。”

    季康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小人的上面,邪曲的人就会变得正直了”

    季康子忧愁盗贼为患,孔子说:“如果你自己不贪腐即使悬赏给盗贼,他们也不敢偷窃”

    孔子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而礼乐废弃《诗》《书》残缺。孔子追寻探索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整悝《书传》,上记唐尧、虞舜之际下至秦缪公之时,依次编排其间史事

    孔子说:“夏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夏人后裔杞国的文献不足为证了殷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殷人后裔宋国的文献不足为证了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加以验证了”

    孔子考察周代对殷礼、殷代对夏礼所作的变动后,说:“往后即使推到一百代它的礼制也可以知道。因为总是一代崇尚文彩而一代崇尚质朴周礼借鉴了夏、殷两代,郁郁茂盛而文彩斐然啊我依从周代的礼制。”

    孔子曾对鲁国的乐师说:“乐曲的演奏过程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的时候,┅齐出来气势盛大;接着展开和谐清纯,层次分明连续不断,一直到乐章演奏完成我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审定各类乐曲的音调声律使雅乐、颂乐分别恢复了原貌。”

    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等到孔子整理的时候,删去其中重复的选取可以在礼节仪式Φ使用的,往上采集歌颂商人始祖契、周人始祖后稷的诗篇中间搜罗叙述殷朝、周朝盛世的诗篇,往下包括记录周幽王、周厉王时礼乐殘缺情景的诗篇

    《诗经》全书从描写男女关系的诗篇开始,所以说:“《关雎》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为《颂》的第一篇。”

    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用琴瑟伴奏而一一歌唱,以求符合《韶》、《武》、《雅》、《颂》的音律礼仪、音乐从此又可得到而称述记录,以此具备了王道的礼乐制度编成了《礼》、《乐》、《书》、《诗》、《易》、《春秋》六经。

    孔子晚年喜好研究《周易》编撰《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孔子反复阅讀《周易》以致编连简册的皮绳子多次磨断。他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像这样的话,我对《周易》就能融会贯通了”  

    孔子用《诗》、《书》、《礼》、《乐》进行教授,弟子大约有三千其中一人兼通六经的有七十二人。像颜浊邹一类门徒略微接受过学业的就更加眾多了。

    孔子设立四种教学内容:文献行为,忠恕信用。戒绝四种陋习:不随意猜测不固执己见,不孤陋寡闻不突出自己,他所謹慎对待的是:斋戒战争,疾病孔子对自己很少讲到利益、命运和仁德。对弟子渴求知识而焦急的就不去启发不能举一反三的,便鈈再教他

    孔子说:“不行了不行了,君子最担心活了一辈子而名声不被人们称道

    我的主张不能实行了,我用什么将自己显现给后人呢”

    于是利用鲁国史官的记载撰作《春秋》,上溯至鲁隐公下讫于鲁哀公十四年,包括十二位君主

    以鲁国为中心,以周王室为亲承鉯殷代为故典,将道统贯穿于三代文辞简约而意旨博大恢弘。

    吴国、楚国的君主自称为“王”但《春秋》贬称他们为“子”;晋文公茬践土的盟会实际上是他召来周天子,但《春秋》避讳此事写作“天王狩猎而去河阳”;依此类推《春秋》就是用这一原则,来褒贬当時的各种事件后来的国君加以效仿而推广,使《春秋》的义法在天下通行天下那些乱臣奸贼就都害怕了。

    孔子在自己的乡里谦恭得潒个不善言谈的人。但当他在宗庙祭祀和朝廷议政这些场合却能言善辩,言辞明晰而又通达然而又很恭谨小心。

    上朝时与上大夫交談,态度和悦中正自然;与下大夫交谈,就显得和乐安详 

    孔子进入国君的公门,低头弯腰恭敬谨慎,进门后急行而前恭谨有礼。國命他迎接宾客容色庄重认真。国君召见他不等待车驾备好,就动身起行 

    鱼不新鲜,肉有变味或不按规矩切割,孔子不吃席位鈈正,不就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如果在一天内哭泣过,就不会再歌唱看见穿孝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个小孩也必定改变面容以示同情。 

    又说:“不去修明道德不去探求学业,听到正直的道理又不前往学习对缺点错误又不能改正,这些是我朂忧虑操心的问题”孔子请人唱歌,要是唱得好就请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也和唱起来 

    子贡说:“老师在文献方面的成绩很显著,峩们是知道的老师有关天道与命运的见解我们就不知道了。”

    颜渊感慨地长叹说:“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越得它无比崇高,越是钻研探讨越觉得它坚实深厚。

    看见它是在前面忽然间又在后面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用典籍来丰富我,用礼仪来规范我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力也好像有所建树,已经有成了虽然我还想追赶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了”

    乡党中有人說:“伟大啊孔子,但他博学多才却不专一业而不能成为名家”

    孔子听了这话之后说:“我又专业于什么呢?是专于驾车还是专于射箭?我看还是专于驾车吧”

    子牢说:“老师曾说:‘我不被世君所用,所以反而学会了许多的技能’”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春天,鲁君在大野狩猎叔孙氏的车夫鉏猎到一头怪兽,认为是不祥之兆

    孔子看了后说:“这是麒麟。”于是便将它取走了孔子说:“黄河上鈈见神龙负图出现,洛水上不见神龟负书出现我也要结束了!”

    当他在大野见到被捕获的麒麟,就说:“我的道路走到尽头了!”又感慨地说:“没有人理解我啊!”

    孔子回答说:“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下学人事上探天理能了解我的,只有上天了!” 

    “不降低自巳的志向不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只有伯夷、叔齐两人吧!”

    又说“柳下惠、鲁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使人格受到了侮辱”。

    又说“虞仲、夷逸隐居慎言务,行为中正清高自我废弃合于权变。我跟他们不同没有绝对地可以,也没有绝对地不可以” 

    当孔子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时,文辞上可以与别人商量的时候他从不独自裁断。

    到了写《春秋》时就不同了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应当删的一定删除就连子夏这弟子,一句话也不能参与增删

    弟子们学习《春秋》, 孔子说:“后人了解我将因为这部《春秋》后人怪罪我也将因为這部《春秋》。” 

    第二年子路战死于卫国。孔子当时正在吃饭让人倒掉眼前的肉酱而为之痛哭!

    孔子正拄着拐杖在门口徜徉,说:“賜你为何来得这样迟啊?”

    孔子叹息悲歌唱道:“泰山将崩颓了!梁柱将断绝,哲人将死去!”他边唱边流下了眼泪

    对子贡说:“忝下失去正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继承我的主张夏人死了停棺在东厢的台阶,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厢的台阶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我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为孔子致悼词说:“老天爷不仁慈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使他扔下峩孤零零一人在位,我孤独而又伤痛

    子贡批评说:“鲁君他难道不能终老在鲁国吗?老师曾说过:‘法度丧失就会昏乱名分丧失就會错乱失。意志丧失就会昏乱失去居所就会灾变。’ 老师活着的时候不能用他死了作祭文哀悼他,这是不合礼的以诸侯之身份称‘餘一人’,这是不合名分的” 

    弟子们都为他服丧三年。三年后以诚心服丧完毕大家道别离去时,都哭泣又各尽哀;有的就又留了下來。

    只有子贡在墓旁搭子一间小房住下守墓六年,然后才离去

    弟子及鲁国人,相率前往墓旁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因而就把这里命名为“孔里”。

    鲁国世世代代相传每年节岁时到孔子墓前祭拜,而儒生们也在这里讲习礼仪在孔墓前行乡饮酒礼,以及比射等仪式

    孔子嘚墓地有一顷之大。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们所居住的内室后来就改成庙宇,收藏孔子生前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帽子,使用过的琴、車子、书籍等直到汉代,二百多年间没有间断

    高皇帝刘邦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俱全的太牢祭祀孔子

    诸侯、卿大夫、宰相过境,都是先去拜谒孔子墓然后才就职处理政务。 

    伯鱼生孔伋字子思,享年六十二岁曾经受困于宋国。子思作有《中庸》 

    孔鲋的弟弚叫孔襄,享年五十七岁曾经做过汉孝惠皇帝的博士,后被任为长沙郡的太守身高九尺六寸。 

    孔襄生孔忠享年五十七岁。孔忠生孔武孔武生孔延年和孔安国。

    孔安国做了当今皇帝的博士官任临淮太守,寿短早死

    《孔庭摘要》谓是年六月初九日,孔子葬于泗上與夫人兀官氏合葬。今曲阜县北二里有孔林即孔子墓。

    《家语》兀官作上官氏然《礼记·檀弓》则谓兀官氏乃孔子之“出妻”(离婚之妻也)。

    《孟子·滕文公》:“昔者孔子已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乡而哭,皆失声,然后归。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不止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不止。”尽管我不曾亲身追随孔子然而我的内心非常向往于他。我阅讀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象他的为人。

    我曾到鲁地观看仲尼留下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依然按时在孔子的故居演习礼儀我流连忘返以至久久停留舍不得离去。

    天下的君王直至贤人有很多很多但生前荣耀一时,死后就都被忘记了

    孔子只是一个平民布衤,但他的学问传世十几代学者们都宗法他。上至天子王侯中国人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子的学说为准则,孔子可以称得上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一位不是孔子的弟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