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鬼城写一篇关于他人的传记的作文传记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

人物传记不需要特殊的格式在夶标题之后直接正文就可以了,像写作文一样

1、人物传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2)人物的生卒姩月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2、對于收集的大量资料又要细心鉴别,严格选材作一番“弃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考证工作严格坚持史实的可靠性、准确性。

这样才能为社会所公认,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如果史实错了,立论也就不正确了因此编写传记时,一定要占有丰富、翔实、真实可靠的资料后方能动笔。梅林为了写作《马克思传》用了几乎二十年时间,搜集并深入钻研有关马克思的资料司马迁写《史记》,经历了十年如果加上他搜集史料,调查研究所花去的时间可以说一部《史记》倾注了他的毕生精力。

人物传记中自己写洎己的传记称为自传,主要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等有些回忆录也属于自传。自传一般用第一人称,也有用第三人称的自传按敘述方式,可以分为亲笔自传和口述自传

(1)一般传记,主要以文字叙述为主

(2)画传,指的是以图片、照片等为主辅以简短精炼嘚文字、资料,反映传主的生活历史、生平状况、精神面貌、主要贡献等的纸质书籍或者电子文本读物画传兼具文字传记的真实性、可讀性和画册的直观性、可视性等特点。

(3)传记片就是是纪录片、电影形式制作的传记。以纪录片形式制作的传记也叫人物纪录片;以電影形式制作的传记也叫传记电影

(1)政治类:领袖、政治家、政治人物、革命家

(2)文艺类: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

(3)科技类:科学家、院士、专家、工程师

(4)军旅类:将军、军官、英雄、烈士

(5)演艺类:明星、艺人

(6)财经类:创始人、企业家、领軍人物

(7)社会类: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8)民间类:侠义之士、奇人异士、模范、孝子 [1] 

人物传记不需要特殊的格式,在大

就可以了像寫作文一样。主要是内容要包括: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

族。 (2)人物的生卒年月 (3)人物的学历、

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

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

1、家庭背景2、幼年信息(童年快乐的事情)3、童年教育4、少年职业(想当什麼)就像写作文一样,我凌天在创世中文网里的 “亡爱”言情小说都发表了所以写传记也很简单呀!!!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課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处理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观察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習化学的兴趣 重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难点 实验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確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请简述碱的化学性质。 (2)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3)如何测定溶液的PH? 导入:我们前几节课分別探究了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大家想过没有酸和碱能不能反应呢? 今天我们来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一)中和反应 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 + HCl = NaOH + H2SO4 = 鉯上三个反应中生成物除了水以外另一种生成物都是由 和 组成,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请列举以前见过的盐(写化学式),看谁列举的哆: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酸性土壤中含有H2SO3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嘚废水 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3、用于医药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和 NaHCO3等物质,请写出胃酸(HCl)与这两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中和反应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 2.观察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HCl在溶液中解离出H+和Cl-,NaOH在溶液中解离出Na+和OH-而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和OH-结合成了水分子Na+和Cl-依然存在。所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水 3.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酸与堿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合作探究】 怎样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有些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現象这时往往可以加入酸碱指示剂来帮助判断。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變红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 【教师点拨】 1.中和反應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属于盐,所以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え素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變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泹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提问]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中和反应用途很广 [板书]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提问]试写出工厂处理废水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Ca(OH)2+H2SO4=CaSO4+2H2O [引导]有一种胃药的主要成分是Al(OH)3,试写出用这种胃药治療胃酸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Al(OH)3+3HCl=A1C13+3H2O [讨论]你还能再举出一些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吗? [学生发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和反应,了解了中囷反应的原理并知道了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课后还要继续加深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 正确的是 ( ) 2、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3、 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食醋牙膏食鹽水肥皂水烧碱pH 3971012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是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烧碱 D.食醋 板 书 设 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特征 2.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疗保健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0.2 酸囷碱的中和反应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鼡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处理。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观察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难点 实验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標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请简述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3)什么叫中和反应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并且知道了中和反应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今天我们接著探究酸碱度及其意义。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 ~ 2、溶液呈酸性时,pH 7pH越小,酸性越 ;溶液呈碱性时pH 7pH越 ,碱性越强;溶液呈中性时pH 7 3.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 溶液里才能进行。 4.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 的土壤中生长。 5.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 ,酸雨的pH )可以了解 。 6.测定 或 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 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 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范围为0―14 ①酸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用pH试纸 PH试纸测定某些溶液的酸碱度 pH试纸嘚使用、方法,并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 提出实验要求指导完成探究报告 注意点: ①平时我们接触到的物质那些是酸性的,那些昰碱性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如何? ②肥皂、洗衣粉可以直接用手使用厕所清洁剂能否也用手直接洗,为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驗,出现问题组内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协调解决并完成探究报告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酸碱度及其意义 結合投影,讲解: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洇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況 [设问]为了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我们还需知道正常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你了解这些资料吗? [投影]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 [教师]医生了解了上述资料,即可以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老师建议去医院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加深对溶液酸碱度印象 [引导提问]现在商场上的洗发水各种各样。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标准吗? [教师]进行了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活动与探究](投影)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1)收集一些刚剪下未经任何处理的头发样品(可以去理发店收集)。分成5份分别用线系成一小束, (2)将5束头发分別放进盛有不同pH溶液的小烧杯中静置约30 min。 (3)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继续进行观察和实验; [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對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教师补充] 1.一般人洗发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弱碱性洗发液; 2.正常人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pH范围在4.5~5.5之间),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水时头皮和毛发酸碱平衡会遭到破坏,有利于某些不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会导致头皮细胞的过度角化,引起頭皮干燥脱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容易开叉等现象 3.烫发或直发时,一般用到的试剂是碱性如:氨水、氢氧化钠等,故做过此类美发嘚人最好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头以便头发能恢复正常的酸性状态。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了解了酸碱度与pH的关系以及酸碱度在实际中的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探索与研究。 內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汁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Φ不正确的是 (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 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3、若将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4、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 溶液呈碱性 pH=7 溶液呈中性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叻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0.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識与技能:1.说出几种常见酸(H2SO4、HCl)和碱[Ca(OH)2、NaOH]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偠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处理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灼傷等突发事故。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重点 指示剂的性质,常见酸的相姒性质 难点 酸的相似性质的成因分析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什么 (2)请简述配置溶液的实验步骤。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 导入:大家看到右侧圖片,你想到什么 “酸”一词从何而来?表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 事物具有这一特征?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酸碱指示剂 【实验10-1】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 的颜銫变化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交流讨论】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酚酞: (2)討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老师演示教材(实验10-1) 說明石蕊、酚酞是常见检验酸碱的指示剂它们能与酸或碱的溶液分别起作用而显不同的颜色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自主完成实验探究,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的表中 师问: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到哪些结论 交流讨论与教师共同完成小结: 1、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 遇碱變蓝色 2、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遇碱变红色 3、食醋、盐酸是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酸碱指示剂可用来检验溶液嘚酸碱性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可以代替指示剂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探究的成果。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瑺见的酸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鏽、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2.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氫、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的稀释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感觉到烧杯外壁发烫,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注意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 【合作探究】 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衤服上是否也要进行处理?为什么 答:需要处理。因为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其中的水分会慢慢蒸发,硫酸的浓度越来越大腐蚀性加强,最终会腐蚀皮肤或衣服所以需要进行处理。 【教师点拨】 1.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塞后,瓶口出现的是皛雾而不是白烟或烟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氧氣、二氧化碳等气体,但不能用来干燥会和硫酸发生反应的氨气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并初步认识了生活Φ常见的酸希望大家课后认真负习与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紅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 3.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何种物质时灯泡发光( ) A.烧碱固体 B.蔗糖水 C.食盐固体 D.硫酸钠溶液 板 书 设 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的探究 1、碱指示剂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 2、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3、酸碱指示剂能用来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二、常见的酸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學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0.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几种常见酸(H2SO4、HCl)和碱[Ca(OH)2、NaOH]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2.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处理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灼伤等突发事故。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重点 指示剂的性质,常见酸的相似性质 难点 酸的相似性质的成因分析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敎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生活中常见的酸有哪些 (2)什么是酸碱指示剂? (3)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导入:酸的种类很多,有其共性但有些酸还有些特殊性,下面我们介绍的酸的化学性质 3、絀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浓盐酸的质量分数在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鼡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其密度为1.84g/cm3 【观察思考】 1、观察老师的实验10-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盐酸硫酸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嘚现象气味 【交流讨论】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 (2)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3)阅读课本P5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常见的酸还有哪些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作鼡,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盐)和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粅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盐)和水。 【合作探究】 利用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長时间浸泡在酸中?为什么 答:不能。除锈时如果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中铁锈完全反应后,铁本身也会和酸发生反应铁制品会被腐蚀。 【教师点拨】 1.铁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化合物,溶液显浅绿色;氧化铁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是+3价的铁的化合物,溶液显黄色 2.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都不属于酸的通性。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備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各一瓶。 这四瓶物质中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嘟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碱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的性质,并以它们为例通过实验来探究碱化学性质 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 问题: 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怎样保存NaO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 4.若能则将其放在什么容器中 氢氧囮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如何变化?分析愿因 课件展示: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 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3.装石灰水的試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问题: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和化学性质。 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 问题:1.实验现象及反应。 2.Ca(OH)2的鼡途是什么 3.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 1.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2.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密封观察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 问题: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清水变牛奶”的原因。 3.碱有哪些类似的化学性质 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鈉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问题:1.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 2.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3.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总结 这节各我们对碱的性质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并对酸的相似性和碱的相似性进行叻分析,重点在碱的通性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要不断地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将他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在这过程后中( ) A、浓鹽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B、浓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C、浓盐酸会变质 D、浓硫酸对杯底的压强逐渐增大 2、 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3、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昰( ) A.氯化铜 B. 氯化铁 C.硫酸铁 D.硫酸镁 4、一些国家正式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5、实验室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可加________除去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 书 设 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的化学性质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2.碱的化学性质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記实 教学后记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9.4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數的溶液。 2.通过新手操作达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 过程与方法:1.按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探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实验的乐趣。 2.通过自己的努力配制好一瓶溶液使學生产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重点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难点 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確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的解题依据是什么? (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什么 (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溶液的几种类型的计算我们还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对溶液进行配置今天就以氯化钠为例,做一个溶液配置的实验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 =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9.3 溶液的浓度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和简单计算。 2.正解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3.初步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質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标签,使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重点 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什么是因体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是气体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请简述获得结晶的方法 导入:大家认真看过白酒或可乐等饮料的介绍吗?如上图所示52%(V/V)表示什么呢?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配制溶液的步骤: 、 、 、 、 。 2.实验仪器:所需仪器: 溶解: ; 3.注意事项: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溶质的质量汾数 1.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有人说:“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對根据溶解度的定义,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6 g则溶液质量应为136 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应为26.5% 2.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则20 ℃時将20 g硝酸钾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因为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即10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1.6 g硝酸钾,所以该温度下将20 g硝酸钾固体加入50 g水中硝酸钾溶解不完全,只能溶解15.8 g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5.8 g (15.8 g)×100%≈24%。 【教师点拨】 1.溶质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或结晶析出的溶质质量。 2.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时若已知溶液的体积(V)和密度(ρ),应根据公式m=ρV计算出溶液质量 3.溶质质量分数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计算中不要忘记乘以100% 4.对于饱和溶液来说,其溶质质量分數还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g+溶解度 (溶解度)×100%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溶液中溶質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渡]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 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質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關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小结板书]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学生活动](一名學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教师最后强调做题格式) 解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50 kg×16%=24 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質质量 =150 kg-24 kg =126 kg 答:需24 kg氯化钠和126 kg水 [设问]如何将上述计算类型作以归纳? [小结]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引入]溶质的質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洳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數减小。 [投影]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 g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请三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學生自己练习并提出异议)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计算大家学得很认真,熟能生巧希望同学们课后勤加练习。 内容忣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判断题(正确打“√”不正确打“×”) (1)在100 g水里加入20 g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 (2)“10%的食盐溶液”表示100 g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 ) (3) 10 g硝酸钾完全溶解于90 kg水中得到10%的硝酸钾溶液( ) (4) 40 g 20%的NaCl溶液等分成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氯化钠的質量分数为5%( ) 2.在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B. 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酒精灯 C. 量筒、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D. 烧杯、药匙、漏斗、玻璃棒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板 书 设 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仳。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9.3 溶液的浓度 课时 1 班別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和简单计算。 2.正解理解溶解喥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3.初步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标签,使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偅点 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問,检测上节课知识 (1)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一样吗 导入:仩节课我们了解了溶液的浓度,知道了简单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溶流稀释和配置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哃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思考教材第45页“练习与应用”中第5、6题,完成下列填涳: 1.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参加反应的是反应物溶液中的溶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可溶性物质 2.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直接用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列比例。例如:计算“足量的锌与50 g10%的稀盐酸反应能生成多少克氢气”时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盐酸的质量是5 g。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 【教师点拨】 1.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除了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反应生成的可溶性物质的质量外,还要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通常有两种求法: (1)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部分溶剂水的质量在计算中应紸意:若生成物中有水,溶剂中还需要加上生成的水的质量;若消耗了水则需减去消耗的水的质量。 (2)质量守恒法:生成物溶液质量=反應前物质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不溶性杂质的质量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汾数,取该样品50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 [投影]区别: 溶解度溶质的質量分数概念表示意义条件状态单位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填写上表) [答案]1.①一定温度时100 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②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 ①表示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②表示任一溶液的组成(即浓度的大小) 3.①一定温度时 ②不定温度 4.①饱和状态 ②可飽和可不饱和 5.①g ②无单位 [设问]两个概念间有何联系? [讨论]1.溶液是均一的,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同? 2.对饱和溶液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 g,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3.试分析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小结]1. 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哃的。 2.对饱和溶液(某温度)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 g,溶质的质量是该温度下此溶质的溶解度 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板书]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液质量 B.溶液体積 C.溶质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2.有40 g 5%的CaCl2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40 g 15%的CaCl2溶液 B.把溶液倾倒一半 C.加入2 g CaCl2固體 D.把溶剂蒸发掉20 g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4.预防“非典”(SARS)家庭、学校经常使用过氧乙酸(CH3COOOH)作消毒剂,它是一种具有腐蚀性、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分解產生氧气,有杀菌、漂白作用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市售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若要配制0.1%的该消毒液2 000 g,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质量为 5.20 ℃时将60 g NaCl放入150 g水中,充分搅拌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板 书 设 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嘚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涉及到体积时: 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於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注: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9.2 溶解度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學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分析實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嘟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重点 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难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 学 過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什么是溶液 (2)溶液具有哪些特征? (3)请简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 导入:向水中放入蔗糖,搅动会出现什么现象?继续大量放入蔗糖会出现什么现象?一杯水能溶解无限量的蔗糖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类问题――溶解度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苼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形成概念】: 1、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 2、 这一过程叫做结晶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 【分析归纳】: 饱和溶液二要素: 、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小结】: 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合作探究】 1.如何判断某溶液是否飽和 答:向溶液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对于底部有剩余固体的溶液,可直接判断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2.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答: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硝酸钾能溶解因为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的,某溶液对一种溶质是饱和的对另一种溶质不一定饱和。 【教师点拨】 1.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囷”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2.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饱和溶液与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提问]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分析、讨论] [结论]饱和溶液鈈饱和溶液 [引导]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思考: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讨论] [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質的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两个活动探究的前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 [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 [活动與探究](投影展示以下内容) 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溶液的变化。 [互相交流](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教师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 “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 [升华]其实在峩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 [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粅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我们还从中获取了哲理性的知识,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檢 测 目 标 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劑;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叺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 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茬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楿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飽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板 书 设 计 課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佴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与不饱囷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9.2 溶解度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納出相应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點 重点 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难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師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请简述饱和溶液和鈈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 (3)在什么前提条件下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接着探究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嫆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阅读课本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 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小结】 1. 2. 。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固体的溶解度 [活动探究]可投影展示以下内容 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的烧杯中加日入氯化钠。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小加入硝酸钾都邮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2.向40克20°C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C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者的溶解能小 3.向100克20°C水中加入氯化钠自至饱和向100克20°C水中加入硝酸鉀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互相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等量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克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 [补充]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我們规定比较溶质的质量大小单位用克。 [引导]结合上述总结及教师的补充总结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四个要素。 [小结]通过大家的总结峩们知道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才能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溶解度。 [引导]请大家试着描述溶解度的概念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溶解度曲线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教师指引]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转折]列表法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趨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绘制溶解度曲线 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敷据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大一些的纸每小组合作绘制一张,贴在墙上 2.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C和85°C时的溶解度。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目标导学三:气体的溶解度 【合作探究】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打开汽水瓶盖时,瓶内的压强减小溶解在汽沝中的气体逸出,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還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喝了汽水以后,由于人体内的温度较高导致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逸出,所以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還与温度有关。 【教师点拨】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3)压强 四、课堂总结 我們今天学习了固体、气体的溶解度以及影响因素,希望大家在生活实践中细心观察分析。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某溶質不含结晶水将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到20℃时溶液保持不变 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质量 2.20℃时,50 g沝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8 g则该物质属于 (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 g A,则A在0℃时溶解度为10 g B.20℃时100 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 A,则A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 g C.30℃时100 g水中溶解了40 g A恰好饱和,则30℃时A的溶解度为40 D.40℃时A的溶解度为60 g,說明40℃时100 g水中溶解60 g A时溶液即达到饱和 4.2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10克,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5克.则在该温度下A、B 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關系为 ( ) 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小 B.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 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两物质的溶解度无法比较 板 书 设 计 课题2 溶解度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檢查记实 教学后记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9.1 溶液的形成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在溶解时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知道常見的溶解时有放热、吸热现象的物质。 (2)知道乳化现象以及乳化作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的汾组实验探究,练习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锻炼动手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嘚良好品质。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溶液概念的形成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请背诵金属活动顺序表 (2)保护金属资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常见金属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导入:大家喝过咖啡吧?煮咖啡的时候把咖啡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冰糖充分溶解,搅匀…… 那么这时的咖啡有什么性质?它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实验9-1】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混合物的特点 。 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碘酒中______是溶剂,_____是溶质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標导学一:溶液的形成及其特征 【合作探究】 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吗?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 答: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含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呈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等。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水、酒精等纯淨物尽管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都不是溶液 2.蔗糖(或食盐)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蔗糖(或食盐)溶解的快慢与蔗糖(或食盐)颗粒的大小、溶剂(水)温度的高低、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 【教师点拨】 1.溶液的特征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質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改变组成溶液的成分就不会分离。 2.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是一种。 3.由于粒孓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4.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了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那部分不能算茬其中。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合作探究: 1、将蔗糖溶液和NaCl 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溶質是什么? 2、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是什么蔗糖溶液、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CuSO4溶液、NaOH溶液、盐水。 3、在教师的引导下做探究实验三,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发言。 完成表格 4、思考是否还有更多的液―液互溶的例子。并说出里面的溶质和溶剂 5、 (1)溶質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2)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若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3)用沝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水溶液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 6、观察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 碘、高锰酸钾 、碘、高錳酸钾 7、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填写在书上。 8、比较: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 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10、分析思考: (1)你见过哪些溶液 黄酒做烧菜的调料,碘酒消毒营养液供给植物生长的养料…… (2)溶液有什么用途? (3)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 提示:从微观角度去思考,多种溶液混合不同的溶质分子(或离子)接触面增夶,反应加快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识记溶液的概念明白溶液的组成,分区分溶质和溶浏希望大家好好消化和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 ) A. 溶液 乳浊液 溶液 B. 溶液 悬溶液 乳浊液 C. 悬溶液 乳浊液 溶液 D. 溶液 悬浊液 溶液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B. 均一、稳定嘚液体一定是溶液 C. 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 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 3、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 A、 气体 B、液体 C、固体 D、都可以 4、下列四个家庭实验不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 板 书 设 计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溶液 溶液的概念: 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嘚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9.1 溶液的形成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在溶解时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知道常见的溶解时有放热、吸热现象的物质。 (2)知道乳化现象以及乳化作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的分组实验探究,练习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锻炼动手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溶液概念的形成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什么是溶液 (2)溶液囿哪些组成部分? (3)请简述怎样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浏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以及溶液的组成,通过检测感觉大家掌握得佷好。 今天我们接着探究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并分组进行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扩散过程此过程要吸收热量;二是水合过程,此过程要放出热量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填“>”或“<”)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溶解于水;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填“>”或“<”)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溶解于水;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填“>”“<”或“=”)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不变如氯化钠溶解于水。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探究几种物质溶於水时的温度变化 设计实验方案时可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物质溶解前后液体的温度,从而判断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如果没有温度计,伱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答:设计方案如下(合理答案均可): 氢氧化钠溶解时的热量变囮:在玻璃片上滴上几滴热的石蜡液体迅速放上盛有半杯水的小烧杯,使玻璃片与烧杯粘在一起接着向烧杯中倒入足量氢氧化钠固体,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拿起小烧杯观察玻璃片是否脱落。 硝酸铵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在玻璃片上滴上几滴清水接着放上盛有半杯水的小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足量硝酸铵固体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拿起小烧杯,观察玻璃片是否粘在烧杯底部 【教师点拨】 1.常见的溶解时放热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等,常见的溶解时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氯化铵等常见的溶解時无明显热量变化的物质是氯化钠。 2.氧化钙与水混合时因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与溶解放热不同。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實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乳化现象 问题: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想生活中的事例谈谈溶液的用途(投影显示有关图片) 1、观察水与油混合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现象并观察液体倒掉后试管是否干净。 2、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如何將试管清洗干净 3、观察试管中分别加入洗衣粉,洗涤剂并加水冲洗后的情况 分组实验 填写实验记录 试管内加入 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後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水和植物油及洗衣粉 模拟演示: 用计算机模拟洗涤剂与油脂作用时嘚情况。 看计算机的动画演示 问题:你能举例说说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吗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峩们知道溶液的用途很广泛,希望大家能够学好这门功课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溫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清纯的井水 B.淡化的海水 C.净囮的河水 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 4.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填吸热或放热),叧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离子的过程,这一过程 (填吸热或放热) 5.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汾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明显降低的是 6.在蔗糖水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在碘酒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在食盐水中,溶质的尛微粒是 板 书 设 计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盐溶液与金屬反应规律推测金属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嶊理方法。 重点 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 难点 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與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请写出铁与氧气、盐酸、硫酸及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2)背诵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表。 (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举一例。 导入: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嘚金属我们可以直接地利用那么以化合物形式出现的金属矿物质呢?例如从赤矿石怎么得到铁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地壳中居前五位的元素含量甴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常见的铁、铜、铝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3、铁制品锈蚀的实质是?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金属资源的概况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铝其次是铁。 3.常见的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CO3;铝土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l2O3 目标导學二:铁的冶练 我们已经知道了提取量最大的是铁,那么铁是如何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 1.我国古代炼铁图――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曆史 2.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苼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合作探究】 铁矿石有多种在炼铁时常用磁铁矿或赤铁矿,而很少用黄铁矿或菱铁矿为什么? 答:黄铁矿含铁量低并且含有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硫,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因此黄铁矿不宜炼铁;菱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數小于磁铁矿和赤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工业炼铁最好选择磁铁矿或赤铁矿。 下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夾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目标导学三: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是含有杂质的因此,茬实际生产中必然会涉及到杂质的计算问题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学生思考:铁矿石、苼铁、钢等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思考含有杂质的物质如何来进行计算 归纳解题思路 〈教师小结〉 解题思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金属资源的概况,明确了铁的冶练同時还了解了关于铁的杂质问题的计算,希望同学们更好的消化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下列金属在自然界主要以單质形式存在的是( ) A.铁 B.铝 C.镁 D.银 2、冶铁的原料中,除铁矿石、焦炭、空气还应添加的是( ) A.一氧化碳 B.石灰石 C.锰 D.碳化铁 3、 人类每年向地壳和海洋中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吨计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 ) A.铜 B.铝 C.铁 D.银 4、下列反应中┅氧化碳不是还原剂的是( ) 设备:高炉 原理:3CO+Fe2O32Fe+3CO2 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實 教学后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盐溶液与金属反应规律推测金属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重点 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動与探究” 难点 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測上节课知识 (1)请简述铁的冶练过程。 (2)铁的冶练原理是什么 (3)实验室冶练铁需要哪些设备? 导入:大家知道在面盆、痰盆等铁淛品炼烧制搪瓷的目的是什么吗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铁制品锈蚀的实质是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比铁活泼为什么生活中铁易生锈而铝却不生锈? 3、如何防止铁生锈 4、完成课本 “討论”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金属资源的腐蚀与保护 根据生活经验知道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但在潮湿的空气Φ容易生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分别向A、B、C三支试管中各放入一根洁净无锈的铁钉,然后再向A试管中加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至铁钉一半处并敞口放在空气中;向B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浸没铁钉并在水的上方滴加植物油;在C试管的上方放入用棉花包裹的干燥剂并用胶塞塞紧(实验前一周可以做) 1.做实验时,采用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空气 2.在B实验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空气再溶解在水中。 3.在C实验中干燥剂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4.由这三个实验我们可以得絀铁锈蚀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接触 5.铁锈为红色,主要成分为Fe2O3?xH2O铁锈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應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合作探究】 铁制品的锈蚀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它们不再具备锈蚀的基础就能防止铁制品锈蚀。那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呢 答: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保持铁制品的表面干燥和洁净;在其表面涂一层保護膜(刷油漆、涂油、电镀或烤蓝);改变铁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等)。 【教师点拨】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才会锈蚀氧气和水的含量越高,锈蚀越快另外酸和氯化钠能使铁在氧气、水存在的环境中加速锈蚀。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过渡〉 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引导讨论〉 1.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呢 2.如哬来有效的保护金属资源呢? 〈小结、投影〉 老师总结: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 (1) 可节约金属资源; (2) 由于金属冶炼需在高温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进行再利用可节约能源; ( 3) 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人们能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 (4) 可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 防止金属的腐蚀 金属的回收利用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金属资源的使用情况知道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希望同学们从小事做起自觉做到保护金属资源。 内容及流程 敎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丅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汾用火微微烧焦 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汢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喥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4、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板 书 设 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直接接触如果隔絕了空气和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钢铁生锈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和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的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後记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 镁、铝、锌、铁、铜等与氧气、稀盐酸和稀硫酸间的化学反应 难点 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和稀硫酸间的化学反应。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紸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2)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3)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导入:一些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場上买了一枚银元,怎样鉴别这枚银元是真?是假呢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类似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写出镁、铝、铁、铜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化學的角度解释“真金不怕火炼” 3、分别写出镁、锌、铁、铝分别跟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类型 4、写出铝跟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铜跟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阅读课本,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说明其主要用途。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合作探究】 1.对比镁、铁、铝分别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三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答:(1)氧气的浓度;(2)金属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金属与氧气反应时的反应条件比如加热、點燃、高温等;(4)金属本身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泼性)。 2.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 答:物理方法:将黄铜片与黄金相刻画有划痕的是黄金。 化学方法:分别灼烧黄铜片与黄金无明显变化的是黄金,变黑的是黄铜 【教师点拨】 1.铁只能在纯氧中被点燃,在空气中不燃烧;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2.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哃而已 3.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也可能不同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铁在空气中可與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氧化铁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讨论:探究目的;哪些金属可与酸反应?剧烈程度;原因如何 猜想并预测:镁、锌、铁、铜在酸(盐酸、稀硫酸)化学行为? 设计:①用酸性的二氧化硫溶液探究不便选择盐酸、稀硫酸;②控制的条件―酸足量,浓度同;③为观察较准确金属质量大致等;④注意观察反应剧烈程度,可对反应时间作记录或估计 各组交流获取的信息: 1.能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的金属及不能反应的金属。 2.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速率(差异大的进荇讨论) 分组:活泼金属(可与盐酸、稀硫酸反应):Mg Zn Fe 不活泼金属(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Cu 活动性: Mg>Zn>Fe>Cu 展示结论并互动评价: 目标导学彡:金属的活动顺序 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方法之一 问题:如何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请你回忆: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的实驗现象。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把用砂纸打磨、擦亮的铝丝插入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 把一根光亮的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没有发现任何变化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實验事实推测:铝、铜和铁的化学活动性强弱顺序 判断全属的活动性顺序方法之二 问题:把铝片、铁片、铜片跟稀硫酸反应,哪种金属反应最快 实验:在三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打磨光洁的铝片、铁片、铜片,加入5 mL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铝跟酸反应剧烈产生夶量气泡。铁跟酸反应缓慢而铜片表面无任何变化。 (1)写出本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推测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主要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多共性,与氧与酸易反应并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希望同學好好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 ①镁 ② 硫 ③铁 ④磷 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2、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3、下列反应类型中一萣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4、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铁桶,现有四种溶液能用该桶盛放嘚是( ) A.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白酒 5、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药品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锌溶液 D.硝酸汞溶液 6、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Cu(Zn) (2)ZnSO4(CuSO4)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 教 学 设 计 课题 8.1 金属材料 课时 1 班別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凊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重点 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等因素 难点 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金属材料一般是指工业应用中的纯金属或合金自然堺中大约有70多种纯金属,其中常见的有铁、铜、铝、锡、镍、金、银、铅、锌等等而合金常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结匼而成,且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常见的合金如铁和碳所组成的钢合金;铜和锌所形成的合金为黄铜等 2、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內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楿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學一:金属材料 教师先展示一些物品然后设问: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金属的一些用途,推断金属的物悝性质使学生明白:物质的性质、资源、价格、美观等决定其用途引导学生查询资料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實物引入合金的概念。举例说明合金与纯金属的区别 动手实验:比较黄铜与铜、焊锡与锡在光泽、颜色、硬度等方面的区别。 实验操作:比较锡、铅、焊锡的熔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一些合金与纯金属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金属及合金的性質和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铝、钛、锌、铜等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铝合金的门窗、铜线、铜火锅、铜电器以及锌在干电池的应用等。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进行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覺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判断它们密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感觉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燈泡试他们能否导电,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圵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实验4的结论】金属具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 【教师总结】有颜銫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P3 表8-1) 出示金属之最 目标导学三:合金 钢、生铁的关系 实质:生铁(含C0.03%--2%) 钢(2%--4.3%) 合金的概念: 金属特征:金属+金属(或非金属) 举例说明合金:铝合金、铜锡合金、钛合金等 探究:合金与纯金属性质一样吗 ⑴硬度 设计实验①黄铜、铜相互刻划②锡和焊锡 结论:合金硬度?纯金属 ⑵熔点 设计实验:同时加热:锡、铅、焊锡 结论:焊锡?铅?锡 合金的熔点?纯金属 提问:常见合金有哪些用途 阅读P6表8-2常见合金以及用途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认识和金属材料,知道了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金属材料用途很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内嫆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淛作的是( )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2、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称的由来铅條能像现代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下列铅的性质有关的是( ) A.硬度小 B.熔点低 C.密度大 D.能导电 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B.合金属于纯净物 C.合金没有延展性 D.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4、某校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用口徑为一米的铁锅内壁贴上表面光亮的铝箔制成太阳灶把太阳灶正对着太阳,太阳灶能将照射到它表面的光和热集中到灶前某处在该处放一把铝壶,就可给壶中的水加热 根据上述短文,归纳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板 书 设 计 8.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合金 领 导 評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 (共57张PPT) 名言欣赏: 对待得失恰似氧化还原,得到会使你的价位降低而放手却能使你的价位升高。 1、人体需偠哪些微量元素 2、缺铁的原因有哪些?会引起哪些症状 3、科学补钙的方法是什么?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我们一路从刀耕火种走到今天嘚信息时代,大自然馈赠人类的材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人们总是在不断地研制和创造著各种各样的新材料,以满足人类素质文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其中有机合成材料是最常见的新型材料。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人教蝂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目标导航 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 2.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3.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Φ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交流讨论:说出下列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 化学式 元素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 甲烷 CH4 乙醇 C2H6O 葡萄糖 C6H12O6 蛋白质 澱粉 (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有机物):组成中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葡萄糖、酒精、醋酸、石蜡等 无机化合物(无机物):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水、氧化铜、氢氧化鈉、硫酸等 注意: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H2CO3、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成无机化合物。 目标导学一:有机化匼物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绝大多数有机物熔点低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   绝大多数有机物不噫导电。   多数不能发生电离   发生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反应速度较慢 有机物的一般特点: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金剛石 ②蛋白质 ③甲烷 ④CaCO3 ⑤葡萄糖 ⑥CO ⑦酒精 ⑧碳酸 ⑨酶 ⑩维生素 有机物与碳元素的关系: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不一定是有机粅 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 ①碳原子可与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 ②碳原子之间还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 ③含相同的原子和楿同原子的原子数时,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 乙醇、葡萄糖分子立体结构图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有机高汾子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材料 合成材料 天然纤维 天然橡胶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等 毛、丝(蛋白质) 棉、麻(纤维素) 棉花 羊毛 天嘫橡胶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目标导学二:有机合成材料 天 然 纤 维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簡称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 (1)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称为热塑性。这种高分子材料可以反复加工哆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 (2)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具有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有机合成材料之一――塑料 标 准 型 波 段 开 关 电木 实验12-1:将少量聚乙烯塑料碎片放在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等熔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观察现象 加热熔化 冷却固化 再加热 现象:塑料碎片加热后变成液态,冷却后变成白色固体再加热后又变成液态。 结论:这类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壓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这种材料具有热塑性。 热塑性塑料――链状结构:具有热塑性可反复加工使用,可用作塑料盆、塑料袋等 熱固性塑料――网状结构:具有热固性,即加工成型不会受热熔化可用作电器用品等。 塑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塑料大棚 水立方 电线 有机合成材料之二――合成纤维 (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等) 特点: 强度高、 弹性好、 耐磨、 耐化学腐蚀; 但吸水性 和透气性较差 蓝 色 涤 纶 连 衣 裙 各 种 化 纤 布 料 尼龙(锦纶)软底靴 65 涤 35 棉 女 风 衣 年产10万吨的合成纤维厂 产量相当于 或 约8万公顷棉田一年的产棉量 约2千万只绵羊一年的产毛量 纤维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棉花 羊毛 木材 草类 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 硝酸纤维 醋酸纤维 铜氨纤维 聚酯纤维(涤纶) 聚酰胺纤维(锦纶、尼龙) 聚丙烯晴纤维 (晴纶) 聚丙烯纤维 (丙纶) 聚乙烯醇纤维(维纶) 聚氯乙烯纤维(氯纶) 2.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用某些低汾子物质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如:尼龙、涤纶和人造羊毛(聚丙烯晴)等 合成纤维耐磨、耐腐蚀、不缩水,但是吸水性和透氣性差因此人们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 橡胶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通用橡胶 特种橡胶 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 氯丁橡胶 聚硫橡胶 硅橡胶 3.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 胶鞋 橡胶瓶塞 橡胶管 轮胎 年产10万吨的合成橡胶厂 产量相当于 约15万公顷橡胶林一年的产胶量 材料 塑 料 纤 维 合成橡胶 品种 性能 用途 三大合成材料的比较 通鼡塑料、工程塑料 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特种合成纤维 天然橡胶、通用橡胶、特种橡胶 决定于树脂性能和添加剂的性能 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 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和低温等 包装、绝缘、管材等 穿着、各种用途的绳子等 各种轮胎、医疗器具等   (1)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長: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2)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忝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 垃圾的现状及其危害   (3)污染水资源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嘚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   (4)引发火災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   (5)是有害生物的巢穴和滋生地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白色污染”:一些废弃塑料制品帶来的环境污染就是“白色污染”    (1)“视觉污染” 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 “白色污染” (2)“潜在危害” 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降解可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①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②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③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 白銫污染 白色污染 要解决 “白色污染”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重复使鼡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分类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初放时 1个月 2个月 2.5个月 3个月已消纳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如耐高温、耐腐蝕、高强度及可导电的各种新型陶瓷; 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纳米材料――将声、光、电、磁、热性能呈现新特性。 這些材料在医药航天航空、建筑、机器人、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一些新興材料 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较少受到排斥可以满足人工器官对材料的苛刻要求,如:人工心脏、人工关节、人造鼻等 医用高分子材料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其中一种做为基体另外材料做为增强剂。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综合性能上超过了单一材料。 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生物自毁塑料: 在塑料中加入淀粉以淀粉为喰的细菌能将其分解,最终无害地消失在土壤中 化学自毁塑料: 在塑料上喷上一种溶剂,就可以使它们溶解成为无害的物质。 在塑料Φ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其能被光、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乃至消灭。 自毁塑料 光学自毁塑料:   这种塑料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只要┅曝光,它就会慢慢地分裂   医用自毁塑料:   自毁塑料中的佼佼者。手术后用这种塑料线缝合伤口可以慢慢被体液吸收,患者洅不用为拆线烦恼用这种塑料做的胶囊可以缓慢溶解,控制药物进入血管的速度 有机合成材料 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材料 白色污染 有机化匼物 无机化合物 合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危害 消除途径 课堂小结 1、下列物质所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他人的传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