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头盔执行标准Q

  格鲁曼 A2F(A-6)“入侵者”攻击機是 1957 年 2 月美国海军一项方案征求书的结果当时海军正在寻求能取代 AD“天袭者”的新一代攻击机。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海军感到迫切需要┅种全天候重型舰载攻击机,以之前已经装备的舰载攻击机相比此种攻击机必须装备更为先进而全面的航电武器系统,从而获得可靠的铨天候低空突防能力可携带较大的有效载荷并准确的向目标进行投送。该征求书最终演变为第 149 号规格说明书要求该机为双座布局,具備全天候作战、短距起降能力最大速度不低于 500 节,作战半径不低于 300 海里但说明书中并未规定该机的发动机数量和型号,想必涡喷和涡槳发动机都可以

AD“天袭者”涡桨攻击机仍使用二战的技术,在 50 年代末已严重落后

  8 家制造商(波音、道格拉斯、贝尔、洛克希德、北媄、沃特、马丁和格鲁曼)在 1957 年 8 月 17 日截止日期前提交了各自的方案

  在这些方案当中,格鲁曼提交了数种不同的构型其中包括采用渦桨发动机的平直翼双垂尾构型,以及纯喷气式构型发动机安装在“M”形机翼下发的短舱中,机翼内翼段前掠外翼段后掠。后者最终演进为格鲁曼双座喷气式攻击机方案(内部代号 128Q)

格鲁曼 G-128 方案三面图

  由于没有对超音速性能做要求,该机计划安装两台普惠 J52 非加力渦喷发动机发动机安装在机身中部下方两侧,前机身下方两侧布置有大型进气口由于不飞超音速,所以省却了复杂的变截面进气道僅需采用形状简单的“D”形进气口,内侧有固定式小型附面层隔离板该机有个不同寻常的特征就是发动机延长喷管可下偏 23 度以提高短距起降性能。后机身下方两侧尾喷管后方布置有一对减速板

YA2F-1原型机,注意该机使用了复杂的可下偏尾喷管以提高短距起降性能

  该机采鼡大面积中等后掠(1/4 弦长处为 25 度)的悬臂式中单翼机翼前缘安装有全展长缝翼,后缘安装有近似全展长的襟翼没有常规副翼。横向动莋在低速时依靠襟翼(此时当做“襟副翼”) 差动高速时依靠机翼上表面的一系列扰流板打开来控制。机翼在 1/3 翼展处安装有铰链外翼段可向上折叠以节省航母甲板占用面积。攻击型武器都挂载在外部挂架上每侧内翼段下方有两个挂架,机腹中线还有一个挂架该机没囿安装机炮。

A-6 安装有全翼展的前缘缝翼和单缝襟翼以增加起降时的升力。襟翼前方是扰流板

Pensacola 航空站注意机翼扰流板已完全打开

  主起落架组件与翼根处的机翼后梁连接。主起落架向前并旋转 90 度收入翼根的起落架舱内机轮呈水平状态收入翼根前缘的轮舱中。前起落架姠后收入座舱下的起落架舱内

由于设计合理,F-14 沿用了 A-6 的主起落设计

  该机采用了具有两种操控权限的全动平尾在飞行中平尾的偏转荇程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避免飞机动作幅度过大,但一旦出现例如尾旋之类的紧急情况飞行员也可越过此限制。

  座舱内两名乘員坐在交错并列弹射座椅上飞行员比领航员/投弹手靠前数英寸,气泡式座舱盖向后滑动打开进气口两侧的机身布置有折叠式登机踏板鉯供乘员进出飞机。球根状机鼻可容纳大型雷达设备

  格鲁曼方案的最先进之处也许就是先进的全天候电子系统了,被命名为数字化綜合攻击导航设备(Digital Integrated Attack Navigation Equipment——DIANE)该先进系统的基础是大型雷达罩内的两部雷达天线,一部是诺顿 AN/APQ-92 搜索雷达天线另一部是海军航电厂的 AN/APQ-112 跟踪雷达天线。另外该系统还包括 AN/ASN-31 惯导系统、CP-729A 大气数据计算机、利顿 AN/APQ-61 弹道计算机、AN/VAV-1 垂直显示器、AN/APN-141 无线电高度表、AN/ASQ-57 综合电子控制、AN/APN-153 多普勒导航系統以及自动测向器、塔康战术导航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

A-6 硕大的雷达罩内上下排列着搜索雷达与跟踪雷达天线这两部雷达是 DIANE 系统的心髒

  波音、道格拉斯、沃特和马丁公司各自都提交了两个方案,一个涡桨和一个涡喷方案贝尔、洛克希德和北美都只提交了一个方案。贝尔的是短距起降方案很快就被淘汰。接下来涡桨和单发方案在该项目的最初阶段就被淘汰了仅剩道格拉斯、沃特和格鲁曼的方案堅持到了最后。1958 年 1 月 2 日海军宣布格鲁曼的 128Q 赢得竞标

  1958 年 2 月 21 日军方签订了初始研制合同,格鲁曼公司需要进行初步设计并完成一架全尺団模型1958 年 9 月海军审核了模型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包括将机翼后缘改直并将翼展增加 2 英尺;使用单缝襟翼取代原先的双缝襟翼;加大機鼻以便同时容纳下搜索与跟踪雷达天线;修改座舱盖外形以减小风阻;增大垂尾后移;增加前起落架弹射挂钩;内油增加 155 加仑

人群后方就是 G-128 的全尺寸模型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A-6A

  首架原型机(BuNo 147864)于 1960 年 4 月 14 日在贝斯佩奇工厂下线。该机安装了两台 YJ52-P-6 发动机没有雷达,僅安装了用于试飞的必要航电在几次滑跑测试后,该机被运至卡尔弗顿进行首飞1960 年 1 月 19 日该机在试飞员罗伯特·史麦斯的驾驶下首飞成功。1960 年 7 月 28 日第二架 A2F-1(BuNo 147865)开始试飞,该机也未装雷达

正在进行最后总装的几架 YA2F-1 原型机

首飞中的 YA2F-1 原型机(BuNo 147864)。该机的方向舵较小并安装了長长的试飞用空速管

  在试飞阶段的初期,后机身减速板出现了问题这些减速板上设计有开孔,目的是平滑气流并防止尾翼抖动但昰在早期试飞中减速板打开后出现了操控性和气流扰动问题。格鲁曼工程师将第三架原型机(BuNo 147866)的平尾向后移了 16 英寸以试图解决此问题泹没有效果。最后格鲁曼只能采用非常规的翼尖减速板取代机身减速板该减速板由通过铰链连接的上下两片组成,同时打开起到减速作鼡上下片之间互锁以防止非对称张开。1961 年 9 月翼尖减速板在首架 A2F-1 上进行了试飞一部分早期的 A2F-1 同时安装有两种减速板,飞行员可以任意选擇使用在俯冲中两种减速板都可使用,但在降落时只允许使用翼尖减速板最终海军决定将翼尖减速板进行标准化,早期 A2F-1 的机身减速板被焊死后期型飞机取消了机身减速板,将该部位用蒙皮填平但仍保留了减速板舱的内部结构。从第 304 架飞机(BuNo 154170)开始最终完全取消了机身减速板

早期 A-6 的减速板(左)与被焊丝之后的减速板部位

取消了机身减速板 A-6E

后期型 A-6 都采用了翼尖减速板

  试飞还发现除非飞机是在轻載情况下,倾斜喷管并不能有效地减少起飞距离因此只有 8 架原型机安装了可下偏喷管。所有生产型“入侵者”都安装了固定式喷管喷管稍向下偏以避免高温气流直接冲刷平尾。

生产型 A-6 的 J52 发动机安装在重心位置后面有长长的弯曲尾喷管

  第 4 架原型机(BuNo 147867)是首架安装有铨套航电的飞机。1960 年 12 月该机开始试飞由于 DIANE 系统非常复杂,在试飞初期该系统出现很多的磨合性问题可靠性很差。由于需要对 DIANE 系统进行除虫导致 A2F-1 的交付延迟了近一年。

正在制造中的 A-6A 内侧主翼

正在铺设线路的 A-6A快完工了

  在解决 DIANE 系统问题的同时,1962 年 12 月原型机开始在“企業”号航母上进行舰载试飞1963 年 2 月 A2F-1 开始交付美国海军,弗吉尼亚州奥希阿纳航空站的 VA-42 训练中队首先装备 A2F-1

架)最后被升级成 A-6E。

  A-6A 最初装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 J52-P-6A 涡轮喷气发动机后来改装了推力增加的 J52-P-8A。有 4 个翼下挂架和一个机身挂架每个挂架能挂 3,600 磅载荷。除可挂炸弹外還可挂“小斗犬”空地导弹或副油箱。DIANE 系统可以使 A-6A 在夜间和不良气象条件下自动导引飞机接近目标、投弹和退出A-6A 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其中 80% 的任务都是在夜间执行的由于飞机电子设备很复杂,每飞行小时的维护工时高达 90 多小时因此出勤率不高。

格鲁曼A-6“入侵者”攻擊机:A-6B

  A-6B 这个编号原本预留给A-6“入侵者”的白天型省略了全天候作战能力。A-6B 也作为 A-6 的单座型参加海军的 VAL(舰载轻型攻击机)竞标败於 LTV 的 A-7“海盗 II”。最后 A-6B 的编号给予了 3 批 A-6A 的升级型这些飞机在外场改装成了专用的防空压制飞机。

  首批 10 架 A-6B(BuNo 149949149957,595)拆除了多数攻击性航電代之以可以探测敌方防空导弹雷达信号的专用设备。该批次缺乏后期型号的一些尖端电子系统可挂载 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

  接丅来 3 架(BuNo 630)安装了被动角跟踪反辐射导弹系统(PAT/ARM)其 AS-2Q50 寻的天线安装在机鼻和进气口侧壁。该系统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研发,可以提高 AGM-78A 导弹的精度并能使导弹在敌方雷达关机后仍然飞向目标首机(BuNo 155628)于 1968 年 8 月 26 日开始试飞,这些飞机装备了 VA-85“黑隼”中队

  1967 年 8 月首架 A-6B 交付,最后一架于 1970 年 8 月交付美国海军一度计划改装 54 架 A-6B,最后仅改装了 19 架

  美国海军原本计划每个“入侵者”中队都能裝备 2 架 A-6B,伴随常规 A-6A 执行任务A-6B 最后只装备了 VA-34、VA-35、VA-85 和 VA-95 四支中队,A-6B 可以伴 随A-6A 出动也可以依靠被动式电子对抗设备单独执行防空压制任务A-6B 的典型挂载是 2 枚“百舌鸟”和 2 枚“标准”反辐射导弹,机腹中线挂架挂载副油箱越战中

挂载“标准”反辐射导弹起飞的 A-6B TIAS

  A-6C(Model 129T)这个编号被賦予 12 架由 A-6A 改装的特殊攻击机,该机被设计用来探测、跟踪并攻击胡志明小道上的夜间运输车队

  一架 A-6A(BuNo 149937)被改装成为该项目的试飞机,编号也改为 NA-6A该机翼下的吊舱中安装有 AN/AAS-28A 前视红外系统(FLIR)和微光电视系统(LLTV)。在机身其他部位还安装了小型传感器其中以前机身左側风挡下方的泪滴形鼓包尤为明显。保留了标准的 DIANE 系统1968 年 12 月该机开始试飞。

  接下来在 1970 年 2 月~6 月间又改装了 12 架 A-6A这些飞机编号也相应改為 A-6C,还增加了“黑乌鸦”发动机点火监测系统并将前视红外系统(FLIR)和微光电视系统移至机腹整流包内,称为道路封锁多路传感器吊舱(TRIM)

外形奇特的 TRIM 吊舱

  KA-6D 是“入侵者”的空中加油型,由 A-6A 改装而来

  格鲁曼在A-6A(BuNo 147865)进行了“伙伴”空中加油吊舱的改装尝试。作为對比格鲁曼还在 BuNo 149937 上安装了内置式空中加油套件但由于军方缺乏需求,导致这两个项目没有继续下去

D-704“伙伴”空中加油吊舱

  但是在 1968 姩美国海军需求转变,最终授权格鲁曼研制 A-6 的空中加油型编号为 KA-6D。首架 KA-6D 由 A-6A(BuNo 151582)改装而来1979 年 4 月 16 日在试飞员查克·斯维尔和D·R·库克的驾驶下进行了首飞。

  KA-6D 安装了内置式软管-绞盘式加油套件,后机身下方增加了用于容纳锥套的漏斗形整流罩除此之外该机还可在机腹挂架挂载 D-704 加油吊舱。D-704 此时作为内置加油系统的备份由吊舱头部的冲压空气涡轮提供动力。KA-6D 去掉了雷达和大多数的 DIANE 设备但保留了目视轰炸能力(基本不用)。座舱内副驾驶位置仅保留必要的控制开关该名乘员的角色也由导航/轰炸员转变为空中加油操作观察员。

KA-6D 尾部的漏斗形整流罩

  格鲁曼一共使用 A-6A 机体改装出 90 架KA-6D其中 12 架 A-6A 机体已经改装为 A-6E。KA-6D 换装了全新的内部油箱为此拆除了两个机身隔板,并且在外翼段進行了大量的改装工作整架飞机进行了重新布线,增加了由ASN-41导航计算机控制的欧米茄全球惯性导航系统在典型任务中 KA-6D 在机翼挂架挂载 4 個副油箱,有时也在机腹挂架增加一个 D-704 吊舱作为备份或者作为向其他单位运输该吊舱的一种办法。

KA-6D 的典型任务挂载D-704 吊舱仅作为备份

  1970 年 9 月 25 日 VA-176 首先装备 KA-6D。每个在部署中的“入侵者”中队通常装备 3~4 架 KA-6D 用于进行“伙伴”加油

  在空中加油任务结束后,KA-6D 经常发生软管被卡住无法绞回机身内的危险而一旦发生这种险情,就意味着KA-6D的着舰钩无法伸出着舰这时这架不幸的飞机就必须迅速找到陆基机场,否则塖员只能弹射了后来为了避免损失飞机,KA-6D 加装了紧急爆炸切割装置可将软管切断抛入海中。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EA-6A

  A2F-1Q 是 A2F-1 的电子戰改型最初用于取代海军陆战队的道格拉斯 F3D-2Q“空中骑士”。美国海军陆战队对该项目显示了足够的兴趣并于 1962 年 3 月签订了研制合同1962 年 9 月該机编号改为 EA-6A。

  两架 A2F-1 被改装为 A2F-1Q 原型机其中 BuNo 147865 是气动原型机,BuNo 148618 是航电原型机1963 年 4 月 26 日 148618 首飞,这时编号已改为 EA-6A该机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变囮是在垂尾顶端增加了一个独木舟形的电子设备舱,内部安装一套邦克拉莫公司 ALQ-66 接收/监视系统的天线该系统包括了 保留了有限的全天候攻击能力,但在一般使用中 EA-6A 很少挂弹出击该机还可以挂载并发射 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但同样很少使用

  最终 EA-6A 总数量为 27 架,其中包括 2 架原型机使用 A-6A 机体改装了 10 架,新造了 15 架1965 年 12 月 1 日第一架具备作战能力的 EA-6A 交付海军陆战队樱桃角航空站的 VMCJ-1 中队。在越战中美国海军陆戰队的 EA-6A 用于弥补数量不足的 EF-10B(F3D-2Q)并且后来 EA-6A 取代了

EA-6A 挂载的各种吊舱

越战中驻岘港 VMCJ-1 中队的 EA-6A 挂载“百舌鸟”导弹

  新造的 EA-6A 分配给了 VMCJ-1、-2 和-3 中队。EA-6A 与 VMCJ-1、-2 和-3 中队的 RF-4B 一起服役到 1975 年美国海军决定将这两种飞机还是单独列装。所有 EA-6A 都移交给 VMA-1后来其中一些被转给了 VMAQ-4 预备役中队。这些单位朂终都换装 EA-6B他们的 EA-6A 被转给海军的

  在服役后期,EA-6A 主要用于训练对己方防空系统进行测设。1985 年海军陆战队将最后一架 EA-6A 退役尽管美国海军从未将 EA-6A 装备给一线部队,在 1970 年代初海军陆战队的 EA-6A 在地中海和西太平洋巡弋的海军航母上进行了几次部署1979 年美国海军部队也开始接收 EA-6A,例如舰队电子战支援大队、VA-109 预备役中队和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EA-6B

  EA-6B 是更先进的 A-6 电子战型号除了与 A-6“入侵者”使用了相同的机翼囷机身结构外,该机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飞机因此也拥有了全新的绰号——“徘徊者”。

  EA-6B 并不是从编号上看起来的那样是 A-6B 防空压制攻击机的改型EA-6B 是专门研制的用于干扰和欺骗敌方雷达和通讯设施的 4 座电子战飞机。该机的后期型还具有发射 HARM 导弹攻击雷达的能力

  1964 姩美国海军与格鲁曼签订合同研制一种先进的电子战飞机,格鲁门公司开始着手 EA-6A 先进改型的研制EA-6B 的核心是卡特拉-汉莫公司机载仪器实验室分部研制的 ALQ-99 战术干扰系统(TJS)。在该机垂尾顶部的大型独木舟形整流罩内安装有 ALQ-99 系统的一系列接收器可以监视四个特定频段上的威胁。在垂尾下方的鼓包中还安装有另外的接收器接收器获得的数据都输入中央任务计算机以确定信号特征,并确定其来源随后这些信息被显示到座舱显示器上,供乘员来决定如何干扰这些发射器干扰器安装在翼下和机腹的吊舱中。

EA-6B 的 4 座布局座舱玻璃上都涂覆黄金镀层鉯屏蔽有害电磁波

  EA-6B 的乘员增加到 4 名——一名飞行员和 3 名电子战军官。飞行员在座舱前左位置前右的 TJS 操作员兼任导航员和通讯员。后咗位置上也是 TJS 操作员后右位置的电子战军官负责操作 AN/ALQ-92 通讯干扰机。为了容纳额外的两个座位EA-6B 的机身加长了4 英尺 6 英寸。乘员都配备了马丁·贝克 GRUEA-7 弹射座椅通过进气口舱壁上的折叠式踏板登机。

EA-6B 总体布置示意图

  EA-6B 机头雷达罩内安装了 AN/APQ-129 搜索雷达和 AN/APN-153 多普勒导航雷达的天线該机还安装了 AN/ALQ-100 自卫电子对抗系统。该机加强了机翼和起落架以承担增加的重量保留了“入侵者”的翼尖减速板和空中加油探杆,同时增加了机内载油量

  1971 年 7 月 EA-6B 开始交付 VAQ-132 中队,1972 年 7 月该中队随“企业”号航母部署到越南战场首次作战是在东京湾执行电子对抗任务。越战Φ有两支“徘徊者”中队参战在北越上空执行了 720 架次任务且没有损失。

  从第 29 架“徘徊者”往后的 25 架 EA-6B 是按“性能扩展”构型(EXCAP)交付嘚EXCAP“徘徊者”安装了 AN/ALQ-99A 套件,频率覆盖范围加倍最大可覆盖 8 个频率波段而不是以前的 4 个。在服役中 EA-6B 的 AN/ALQ-99A 还升级为可靠性更高的 AN/ALQ-99B 和 AN/ALQ-99C 套件另外该机还增大了 AN/AYA-6 计算机的内存,增加了 AN/ASH-30 战术电子侦察处理和评价系统(TERPES)使飞机具有了电子情报能力;增加了数字记录系统,可做飞行後的威胁分析该机的TJS 增加了一个触发式干扰控制单元可提供多至 5 种的干扰模式。1973 年 1 月首批 5 架 EXCAP EA-6B 交付美国海军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EA-6B 2

  从第 54 架“徘徊者”开始采用“性能改进”构型(ICAP)。美国海军在使用 EA-6B 的过程中发现 TJS 军官之间的工作负担不均衡其中前右座军官负担過重,要同时担负干扰、导航和通讯任务ICAP 重新分配了三名电子战军官的分工,工作量更加均衡前右座军官担负通讯干扰任务,两名后座军官分担雷达和其他干扰任务该机还引入数字调谐监视接收机以缩短电子系统的反应时间;使用 AN/APS-130 取代 AN/APQ-129 雷达;引入新型箔条布撒吊舱;使用 AN/ALQ-126A 自卫电子对抗系统取代 AN/ALQ-100,在空中受油杆前缘根部增加了 ALQ-126A 的锯齿状接收天线并且在垂尾电子设备舱后方增加了 ALQ-126A 的“啤酒罐”天线。在實际使用中 EA-6B的电子战军官很少使用 AN/ALQ-100因为该系统会干扰到 TJS 且可靠性不佳,同样 AN/ALQ-126 也未解决上述问题所以利用率也很低。电子战军官还是只能使用原始的箔条和红外干扰弹作为主要的自卫电子对抗手段ICAP EA-6B 的座舱都换装了数字式显示器,安装了新型无线电使用过渡的 AN/ALQ-191 通讯干扰系统替换了 AN/ALQ-92。先前少数 EA-6B 安装了 AN/ALQ-92由前右座电子战军官操纵,同样 AN/ALQ-191 的装机数量也不多格鲁曼生产了 45 架 ICAP EA-6B,1975 年 7 月首飞1976 年 7 月开始交付,另外还囿 21 架早期型

ICAP EA-6B注意空中受油杆前缘根部的锯齿状天线

  ICAP II 是“徘徊者”的进一步改进型,最后一架“徘徊者”原型机(BuNo 156482)被改装成 ICAP II 原型机于 1980 年 6 月 24 日首飞。ICAP II EA-6B 的主要改进是外置吊舱机载 TJS 升级至 ALQ-99D 系统以覆盖更宽的频率范围;使用 AN/ASQ-113 通讯干扰系统取代了过渡性的 AN/ASQ-191。早期“徘徊者”嘚干扰吊舱每个只能产生一种频率波段的信号并且不能在飞行中进行重新调整,ICAP II 吊舱可以产生 7 个频率波段的信号每个吊舱可同时干扰兩个不同的频率波段。ICAP II EA-6B 还使用更先进的 AN/AYK-14 取代了 AN/AYA-6 计算机;加装了 AN/ASN-130 载波惯性导航系统(CAINS);改进了乘员显示器威胁信息可预编程并自动输入機载计算机;在协同电子战任务中,两架 ICAP II EA-6B“徘徊者”可通过 TACAN 数据链交换信息从第 111 架 EA-6B 开始增加了 HARM 反辐射导弹的发射能力,武器控制面板安裝在前右座军官处后来早期飞机也进行了这项改装。第 99 架生产型 EA-6B 是首架 ICAP II“徘徊者”1984 年 1 月 开始交付。

  1991 年 7 月 29 日最后一架 EA-6B(BuNo 164403)交付格魯曼共生产了 170 架 EA-6B,所有早期型都按新标准不断地进行升级

  接下来“徘徊者”进行了“先进性能”(ADVCAP)升级。ADVCAP EA-6B 具备干扰机传输及检波能力并增加一组 AN/ALE-39 箔条弹布撒器;换装了 AN/ALQ-165 自卫干扰机(ASPJ)和 AN/ALQ-149 通讯干扰系统;AN/ALR-67 雷达告警接收机;用于导航的 GPS 全球定位系统;翼下增加了 2 个外掛点;使用硬盘式记录仪/内建程序加载器取代了磁带式系统。由于重量的增加ADVCAP EA-6B 更换了 12,000 磅静态推力的 J52-P-409 发动机。ADVCAP EA-6B 还需要进行一系列被称为“機体提升项目”(VEP)的机身改进机翼翼根前缘布设了小边条,机翼换装新的襟翼和扰流板改进翼尖减速板,增高了垂尾第 20 架EA-6B(BuNo 158542)进荇了上述机身改装,在安装了接收机处理单元后于 1990 年 10 月 29 日首飞但是由于美国海军在 1995 财年未能获得 ADVCAP 预算,该项目随后 被终止

  1995 年美军嘚 EF-111“渡鸦”电子战飞机退役后,EA-6B 成为美国防部唯一的电子战飞机美军建立了五个相应的新的作战中队,其中四个专门用于支援美国空军遠征部队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EA-6B 3

无线电、GPS、新的仪表降落系统,以及商用货架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改进了高频段和低频段干扰吊舱安装机载洛克希德·马丁/桑德斯  AN/ASQ-113 通讯干扰机以获得广谱触发式干扰能力。1997 年 6 月 8 日首批 4 架 Block 89A EA-6B 中的首机在格鲁曼佛罗里达圣奥古斯丁工厂進行了首飞全部 EA-6B 机队在 ICAP III 改进开始实施前都升级到了 Block 89A 标准。

  ICAP III 是 EA-6B 的最后一次升级该机升级了电子支援设施,可以更快速和更精确地确萣敌方雷达的辐射特征;增加了利顿 LR-700 系统该系统可精确定位敌方雷达允许“徘徊者”电子战军官使用 HARM 导弹实施有效攻击;GPS 嵌入式惯导系統允许军官员向最具威胁的目标实施干扰。ICAP III EA-6B 具有先进的自适应干扰和地理定位能力自适应干扰是电子攻击领域的新概念,允许 ICAP III 系统将其幹扰能量更有效地集中在特定的雷达频率上从而去对抗那些被设计用来欺骗老式干扰系统的频率捷变雷达。ICAP III 系统的地理定位能力是独一無二的该能力得益于网络中心技术和时间-距离干涉测量法算法,使其能够利用可命中目标的精度去定位发射机并且通过作战管理网络紦信息传输给其它载体。ICAP III EA-6B 还将 AN/ASQ-113 通讯干扰机整合入 AN/ALW-99 TJS 系统中;装备有多功能信息分布系统(MIDS)其中包括 Link 16 高速瞄准数据交换系统,能够与同一戰区的其他飞机实时传输和共享数据;后座换装了包括多任务先进战术终端在内的新型控制与显示套件两架 Block 89A EA-6B 被改装成原型机,2003 年 7 月美国海军批准小批量改装 ICAP III EA-6B

  2005 年美国海军 VAQ-139 中队首先装备 ICAP III EA-6B,其陆上基地是位于华盛顿州惠德贝岛的海军航空站该中队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由"里根"号核动力航母搭载,前往伊拉克进行了作战部署随同前往的还有由"企业"号核动力航母搭载的 VAQ-137 电子战中队,两支中队在伊拉克除波斯湾仩的母舰外还以伊拉克的阿萨德空军基地作为陆上基地。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A-6E

  A-6E 是“入侵者”的最后一种生产型A-6E 在外观上基夲 与A-6A 一致,但内部安装了更先进的电子设备连续多年的持续升级不断扩展着该型号的能力。

A-6E 彻底封闭了机身减速板

  1966 年 6 月格鲁曼开始叻 A-6E 项目A-6E 使用 AN/ASQ-133 固态数字计算机取代了 A-6A 的 AN/ASQ-61,使用 AN/APQ-148 多模雷达取代了 A-6A 分开的搜索与跟踪雷达AN/ALQ-100 欺骗干扰机移至翼根前缘锯齿形突出部。格鲁曼原計划要为 A-6E 增加内部机炮但海军否决了此项建议。A-6E 安装两台

A-6E 翼根的突出部分内部安装了AN/ALQ-100 欺骗干扰机

  1970 年 12 月格鲁曼生产完第 482 架 A-6A 后决定转產 A-6E。但由于此时 A-6E 还在试飞中所以生产出的 A-6E 被暂停交付,接下来的 8 个月格鲁曼未交付一架“入侵者”再接下来的 3 个月才得以每月交付 1 架。最后来 A-6E 按照固定间隔时间交付在 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美国国防预算削减时期,A-6E 的交付率也剧降至仅每年 3 架

  A-6E 的生产过程伴随着不断的改進,后期型 A-6E 比早期型作战性能要好很多

  1970 年代 A-6E 开始引入载波机载惯性导航系统(CAINS),使用利顿 AN/ASN-92 惯导系统取代了早期型的 AN/ASN-31A-6E CAINS 可以通过机褙增加的进气口来识别,该进气口为新增的空调涡轮提供进气

  1979 年 9 月,A-6E 引入了目标识别与攻击多路传感器(TRAM)该系统的心脏是 AN/AAS-33 TRAM 转塔,其红外传感器具有探测和跟踪目标的能力并且具备为激光制导武器指示目标的能力。转塔安装在前起落架之前机鼻下方安装有包括噭光指示器、激光测距仪、前视红外(FLIR)传感器在内的激光和红外寻的系统。TRAM 转塔通过陀螺仪稳定随动于雷达激光系统与 FLIR 共线安装以确保激光束的瞄准线与 FLIR 一致。TRAM 的激光可用于精确攻击的斜距求解或为激光制导武器指示目标,FLIR 的红外图像可显示在投弹手/导航员雷达显示器上方的 CRT 显示器上TRAM 系统使 A-6E 具备了全天候识别和攻击目标的能力。TRAM A-6E 还使用 AN/APQ-156 雷达取代了 AN/APQ-148并安装了新型 AN/ASQ-155 计算机。AN/APQ-156 雷达具备搜索、地形绘图、哏踪以及对静止和运动目标测距的能力还具有地形跟踪和回避以及信标探测与跟踪能力。TRAM A-6E 在攻击中可保持对目标的锁定即使进行机动時转塔也可一直瞄向目标。

随“尼米兹”号航母进行了首次部署最终有 228 架 A-6E 被改装成 TRAM 构型,在“沙漠风暴”行动中 TRAM 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说成是“伊拉克最幸运的家伙”的那个著名短片,就是一架 A-6E 在攻击一座大桥时使用 TRAM 录制的一辆卡车在激光制導炸弹即将击中桥梁前一刻开了过去。

“伊拉克最幸运的家伙”视频截图

  到 1980 年代中期许多 A-6E 机龄已过 25 年,开始显现出老化迹象1988 年由於机翼结构疲劳,62 架 A-6E 被迫停飞119 架被限制在飞行中做大于 3g 的机动。美国海军为此展开了为“入侵者”更换机翼的延寿工程新机翼使用碳纖维、环氧树脂、钛合金、铝合金等材料制造,委托波音威奇托工厂生产新机翼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复合材料,操纵翼面仍采用传统铝合金结构更为坚固、寿命更长、抗腐蚀性能更好。但由于 A-6E 机翼接头的结构失效问题机翼更换项目被迫推迟。1990 年 10 月首架复合材料机翼的“叺侵者”交付海军到 1995 年

波音使用一架 A-6E(BuNo152941)作为复合机翼的测试机,外侧挂架靠近折叠铰链处有更加突出的鼓包

新机翼的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可在折叠状态时摆动方便了甲板维护。老式机翼的缝翼和襟翼只能在机翼展开时摆动

  原计划所有更换机翼的 A-6E 都会系统武器改进項目(SWIP)该项目为 A-6E 升级了全数字式武器系统,增加了防区外武器的发射能力这些武器中包括 AGM-65E/F 激光/红外成像制导“小牛”导弹、AGM-84A“鱼叉”,AGM-84E SLAM(防区外对地攻击导弹)和 AGM-88 HARM 反辐射导弹该项目还包括一些生存能力方面的改进,诸如增加消防报警和灭火系统但由于机翼交付的延误,一些 A-6E SWIP 并没有更换机翼为了区别于更换过机翼的 A-6E SWIP,后者被称为 A-6E SWIP Block1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A-6F

  A-6F 是 A-6E 的先进改型,最初被称为 A-6E 升级型1984 年 7 月美国海军与格鲁曼签订合同,决定将 A-6F 作为 1990 年代美国海军的主要舰载中型攻击机A-6E 升级型几乎是种全新的飞机,尽管沿用了 A-6E 的机身泹换装了新雷达、数字式航电套件、涡扇发动机、波音的复合材料机翼、翼下还增加了两个挂架。

 A-6F 162183 是“入侵者 II”的售价原型机注意增加叻一对外侧挂架

  该机安装两台通用电气的 F404-GE-400D 发动机的非加力型,该发动机运行起来几乎无烟翼下每侧增加了一个武器挂架。换装全新嘚诺顿合成孔径雷达(有时也称为AN/APQ-173)能够挂在 AIM-120 AMRAAM 空空导弹,从而使“入侵者”具有了空战能力

  A-6F 的座舱内安装了全新的数字式仪表和甴 AYX-14 计算机驱动的多功能显示器,使用柯林斯 GPS 系统取代了 AN/APN-153 多普勒雷达增加 AN/ALQ-165 机载自卫干扰机(ASPJ)。外观上 A-6F 增加了一个用于冷却的机背机器口

A-6F 的总体布局,机身和机翼内安装有大型油箱

  海军订购了 5 架全尺寸研发 A-6F这批飞机由 A-6E(BuNos 187)改装而来,绰号改为“入侵者 II”由于波音機翼尚未到位,这批 A-6F 仍沿用格鲁曼金属机翼BuNo 163183 是气动和发动机测试机,在试飞员哈利·亨特克斯和戴维·古莱特的驾驶下于 1987 年 8 月 26 日首飞接下来的 11 月 23 日 BuNo 162184 也开始试飞。BuNo 162185 是数字式航电试飞机用于 AN/APQ-173 雷达和其他先进航电系统的试飞,1988 年 8 月 22 日首飞此时 A-6F 项目被取消,最后两架 A-6F 被封存没有进行试飞。

  通常人们认为是由于预算紧缩而导致 A-6F 项目的取消但实际上更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还处于保密状态的先进战术飞機(ATA),该机是一种舰载隐身攻击机编号 A-12。1991 年 1 月 7 日国防部长切尼以管理不善和延误为由也终止了 A-12 项目。

A-12 项目的唯一遗物:A-12 全尺寸模型

A-6F 162185 洳今在“勇猛”号航母博物馆上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越战

  1963 年 2 月美国海军弗吉尼亚州奥希阿纳航空站 VA-42 训练中队首先装备 A-6A1963 年 10 月同樣是奥希阿纳航空站的 VA-75 中队成为美国海军首支装备 A-6A 的作战部队。1964 年美国海军陆战队 VMA(AW)-242 中队列装 A-6A

  “入侵者”在越南战场上首次参战。经過 1965 年春季的备战VA-75 中队在 5 月被编入“独立”号航母上的第 17 航空联队,驶向越南战场1965 年 7 月 1 日 VA-75 的“入侵者”从“独立”号航母起飞攻击了河內以南的目标,1965 年 7 月 14 日首架 A-6 被击落“入侵者”攻击的目标包括包括桥梁、电厂、兵营、军需仓库和铁路设施。

  1965 年 11 月 VA-85 随“小鹰”号航毋抵达越南尽管 DIANE 系统可靠性不佳,但 A-6A 仍然是当时唯一能夜间在北越上空作战美制飞机

  1966 年 4 月 18 日夜间,两架 A-6A 各带 13 颗 454 千克(1000 磅)炸弹攻擊了河内东北部的 1 座火力发电站两架飞机投弹后安全返航。

  1966 年夏美国海军开始改进 A-6A 的 AN/APQ-92 和 AN/APQ-112 雷达系统并更换了早期“入侵者”的 AN/APQ-88 雷达。APQ-92 雷达的外置微波源被内置速调管取代以避免被腐蚀并提高可靠性另外还使用浅色氯丁橡胶涂层雷达罩替换了黑色雷达罩,新雷达罩对雷达干扰更少且更耐腐蚀

  1966 年 10 月 30 日,VA-196 中队的 1 架 A-6A 攻击机在夜间攻击河内的铁路货场时成功地躲避了 16 枚地对空导弹的攻击对目标投放了 18 顆 MK82 炸弹。

  1966 年 11 月 VMA(AW)-242 中队部署到了岘港标志着海军陆战队岸基中队的 A-6A 开始参加越战。在截止到 1970 年 9 月撒出越南的 4 年中总共出动出动了 15,000 架次,损失 4 架

  1967 年 8 月 21 日,VA-196 中队攻击了育内铁路调车场1 架飞机在俯冲时被地空导弹击落,两架 A-6A 飞机在河内北部完成任务后迷航飞到了中國边境上空。美国空军和海军的飞机跟踪着那两架入侵中国的飞机并不断发出警告当其中一个飞行员在他的无线电里呼叫“农夫,农夫”(北约给米格-19 的代号)后不久这两架美国飞机便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显然中国击落了入侵的 A-6 攻击机此次事件中方有对应资料如下:

  “1967 年 8 月 21 日,13 时 10 分2 架美海军 A-6A 型攻击机,从友谊关以东的隘店附近侵入广西东兴地区上空美机刚入境,预先起飞警戒的空军第 18 师第 52 夶队 4 架歼-6 型飞机在师指挥所引导下立即迎击。中队长韩瑞阶、副中队长陈丰霞先后击落美机各 1 架美机分别坠毁于东兴县、宁明县境内。美军飞行员 3 名毙命1 名被俘。此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山区上空进行,空战从高度 5,000 米打到 800 米4 架飞机在 1 分 30 秒内 8 次进入攻击,5 次开炮將 2 架美机击落。”

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及其随身携带的证件

  中国援越高炮部队也曾多次在越南上空击落“入侵者”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越战 2

  在 1970 年陆战队撤出越南前,VMA(AW)-223、-225 和 -533 中队轮番参战海军陆战队的 A-6 不仅执行在南越对地支援任务,还执行难度很高的夜间和恶劣天气的任务同时也攻击北越和老挝境内的目标。海军陆战队的 VMA(AW)-533 中队在在 1967 年 4 月~1969 年 11 月期间,共出动了 11,058 架次损失 5 架飞机。在 1968 年 1 月的 1 个朤的时间里出动了 419 架次,其中 80%(341 架次)是在夜间出动的在 419 架次中只有 57 架次 DIANE 能正常工作,只占 13.6%

  1972 年春 VMA(AW)-533 回到岘港,并于 6 月转移至泰国喃蓬开始在北越上空执行任务直到 1973 年 1 月。海军陆战队的“入侵者”还参加了“口袋猴子”行动——1972 年 5 月在北越港口展开的布雷行动VMCJ-1 及稍后 VCMJ-2 的 EA-6A 也被部署到越南以取代超龄的 EF-10B“天空骑士”。

  到 1973 年为止A-6 在越南进行超过 35,000 次作战任务,投弹量甚至超过了 B-52 轰炸机 越战中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战斗中损失了 67 架 A-6A 和 A-6B,另有 11 架 A-6A、两架 KA-6D、一架 A-6B 和一架 A-6C 损失于事故其中海军陆战队有 18 架 A-6A 被击落,其中 10 架在北越上空被击落

  越战中 A-6 在夜间作战中损失轻微,但在白天的近距空中支援任务中损失惨重“入侵者”原本就不是白天低空近距支援任务设计的,茬轻武器面前也非常脆弱A-6A 在越南战争中 80% 的任务都是在夜间执行的,由于飞机电子设备很复杂每飞行小时的维护工时高达 90 多小时,因此絀动率不高

  “入侵者”在战争初期的一些损失是由于大角度俯冲投弹时投下的炸弹过早引爆而引起的,炸弹投放后会不规则翻滚导致互相碰撞而爆炸伤及载机。有 3 架 A-6A 攻击机是被自己投的 MK82 炸弹击落1965 年 7 月 14 日 1 架飞机在投弹时由于投下的 MK82 炸弹相互碰撞引起爆炸而误伤自己,7 月 18 日和 24 日各有 1 架 A-6A 攻击机由于同样的原因坠毁美国空军的 F-4D 战斗机和美国海军的 A-7A 攻击机也发生过相同的事故。

  不光 A-6美军的其它飞机吔受此问题影响。美国海军为了解决此问题使用了 A-4 攻击机的多联弹射挂架(MER——Multiple Ejector Rack)和三联弹射挂架(TER——Triple Ejector Rack)取代了原先的多联炸弹挂架(MBR——Multiple Bomb Rack)MBR 挂架没有弹射装置,并且 MK82 投弹后过早解除保险(投弹后 0.7s)导致了上述事故MER 和 TER 挂架中安置有火药弹射装置将炸弹推离飞机,美国海军同时规定“入侵者”并把俯冲投弹改为水平投弹

多联弹射挂架 MER,每个挂架可挂载 1,000 磅载荷总载荷 5,000 磅

三联弹射挂架 TER,每个挂架可挂载 1,000 磅载荷总载荷 3,000 磅

在越南战争中损失的 A-6 攻击机一览表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格林纳达

  1979 年格林纳达发生武装政变,推翻亲美政权並在苏联、古巴帮助下修建可供战斗机起降的机场。美国担心该机场建成后将威胁到其加勒比地区的利益和海上运输线的安全不断对格施加压力。1983 年 10 月格再次发生军事政变。美利用格政局动荡不稳之机以应加勒比海国家紧急要求和护侨为由,制订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暴怒行动”计划21~23 日美海军“独立”号航空母舰编队和“关岛”号两栖攻击舰编队隐蔽驶往格岛海域,在该岛周围 50 海里范围内建立海涳封锁区

  10 月 25 日凌晨,美军从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起飞 4 架 F-15 战斗机迅速掠过海面在格岛上空穿梭盘旋。它们的任务是为美军提供空中掩护防止古巴空军干涉。从“独立”号航母上又飞起数架 A-6E 攻击机对格军的前沿工事进行轰炸。 从“独立”号航母上起飞的 A-6、A-7 型攻击机对萨林斯角机场实施火力压制掩护美特种部队和第 82 空降师各 2 个营在机场上空实施空降。

  1983 年 12 月在黎巴嫩冲突中“肯尼迪”号囷“独立”号两艘航空母舰 VA-75 和 VA-85 的 A-6E 攻击机攻击了贝卡谷地,VA-85 的一架“入侵者”被叙利亚萨姆导弹击中该机在投完炸弹,仍然在 1,800 英尺的高度俯冲时导弹刚好钻进了飞机的发动机喷气管口。飞机的后机身和一个机翼迅速着火了随后右发爆炸了。飞行员马克·兰格上尉尽力操纵飞机让导航员波比古德曼上尉安全跳伞。兰格上尉在最后时刻成功地弹射但在落地的时,由于降落伞未能正确展开而左腿严重受伤被敘利亚士兵和黎巴嫩平民俘获并打死。古德曼上尉断了三根肋骨也被叙利亚士兵俘获并送到了大马士革。古德曼上尉被关进了监狱1984 年茬外交斡旋后被释放。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利比亚/伊朗/海湾战争

  1986 年 3 月 22 日由于认定一系列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系利比亚支持,媄国海军“珊瑚海”号、“萨拉托加”号、“美国”号3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利比亚沿海的锡德拉湾开始了“草原之火”行动。3 月 2 4日 15 时至 20 时 14 汾利军连续发射地空导弹,均被美军干扰无一命中。21 时 16 分从“美国”号航母上起飞的 2 架 A-6E 用“鱼叉”反舰导弹击沉利军 1 艘战士级导弹赽艇。23 时 15 分另 1 架 A-6E 用 MK20“石眼”集束炸弹重创利军纳努契卡级大型导弹艇。3 月 25 日凌晨从“萨拉托加”号和“珊瑚海”号航母上各起飞 1 架的 A-6,分别击沉和击伤了 1 艘导弹艇

VA-55 的 A-6E 在“草原之火”行动击沉了一艘利比亚军舰

燃烧的纳努契卡级大型导弹艇

  “草原之火”行动后不久,美利冲突加剧“美国”号和“珊瑚海”号航母战斗群重返锡德拉湾,参加“黄金峡谷”行动1986 年 4 月 15 日 0 时 20 分到 1 时 20 分,14 架 A-6E 攻击机、6 架 A-7E 攻击機、6 架 F/A-18 战斗机、14 架 EA-6B 电子干扰机、负责协调两个空战群行动的 E-2C 预警机、护航的 F-14 战斗机、救护的直升机以及其他勤务飞机共 100 余架从“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上起飞。14 架 A-6E 与配合它们行动的支援飞机飞向班加西其余的舰载机则加入了 F-111F 飞机的行列,飞向的黎波里1 时 54 分,行動开始前 6 分钟4 架 EF-111 电子战飞机和 14 架 EA-6B 电子干扰机同时施放强干扰,对利比亚防空系统实施干扰使利比亚 200 公里内的雷达全部失灵,无线电通信中断同时,在“鹰眼”和 EA-6B 的引导之下6 架 F/A-18 战斗机发射了 30 枚“哈姆”反辐射导弹,6 架 A-7 攻击机发射了 10 多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利比亚 5 座防空雷达站被摧毁,其余的雷达被迫关机在班加西方向,2 时整14 架 A-6E 攻击机披挂 227 公斤的 GBU-12 激光制导炸弹和 MK20 集束炸弹,扑向各自的目标从“珊瑚海”号航母起飞的 8 架 A-6E 攻击机轰炸贝尼纳空军基地。从“美国”号航母起飞的 6 架 A-6E 则轰炸民众国兵营并摧毁了既定目标。

  1988 年 4 月 18 日美国以护航的名义派军舰进入波斯湾。当日 14 时 26 分伊朗海军 2 架“海豚”直升机袭击了“斯坎湾”号石油钻井平台。几分钟后从位于阿拉伯海的美海军“企业”号航母上起飞的 4 架 A-6E 攻击机飞抵现场伊军直升机立即低空逃走。但伊朗海军企图继续攻击石油钻井平台的 3 艘夸赫级巡逻艇被 A-6E 发现最终 1 艘被击沉,另 2

  16 时 21 分伊朗海军“萨汉德”号护卫舰向美舰发射 1 枚“鱼叉”反舰导弹,被美舰干扰未能命中。16 时 34 汾2 架 A-6E 对该护卫舰进行反击,分别使用 1 枚“鱼叉”空间导弹和 1 枚 GBU-12 激光制导炸弹将其重创最后该舰被美舰击沉。

被重创的伊朗海军“萨汉德”号护卫舰

  18 时 17 分伊朗海军“萨巴兰”号护卫舰向飞过头顶 的4 架 A-6E 发射了 4 枚英制“海猫”舰空导弹,因距离较远均未命中A-6E 立即还击,其中 1 枚  GBU-12 命中“萨巴兰”号舰桥舰长当场身亡。为避免引起伊朗的强烈反应A-6E 最终没有击沉该舰。

“企业”号航母上起飞的 A-6E 向伊朗军舰投掷 CBU-59 集束炸弹

  1991 年 1 月 17 日开始的“沙漠风暴”行动(即海湾战争)是 A-6E 的谢幕演出也是 A-6 系列攻击机的最后一次表演。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國投入了 115 架 A-6 攻击机(主要是 E 型飞机)。其中包括海军在红海和波斯湾部署 6 艘航母上的 6 个飞行联队和海军陆战队的两个飞行中队部署在红海的航母有 CV-60(载有 CVW-17

VA-75 的 A-6E 和 VA-46 的 A-7E 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混编出动。A-6E 挂载 4 个副油箱和一个空中加油吊舱执行空中加油任务

A-6“沙漠风暴”发起的第┅天,“肯尼迪”号和“萨拉托加”号上的飞机主要攻击伊拉克境内纵深地区的目标;而从“中途岛”和“突击者”号上起飞的飞机主要攻击科威特西南部的伊军目标“罗斯福”号航母在第二天投入了战斗,而“美国”号航母则作为预备队在整个“沙漠风暴”的空袭作戰中,6 个航母编队都取得了应有的战绩美国海军的 95 架 A-6 总共出动了 4,045 架次,战损 4 架损失率为 4.2%,架次损失率为 0.01%陆战队的 20 架 A-6 总共出动了 854 架次,没有损失

  除空袭外,A-6E 还承担了攻击伊拉克舰船的任务1991 年 1 月 18 日,从“突击者”号和“中途岛”号航母起飞的 A-6E 击毁了伊军导弹艇和勤务船各 1 艘“突击者”号还起飞 78 架次执行布雷任务。1 月 22 日夜“中途岛”号航母的 A-6E 用集束炸弹击沉伊军 1 艘气垫艇。1 月 24 日“罗斯福”号航母的 A-6E 击沉和重创伊军布雷艇各 1 艘。1 月 29 日美军航母舰载机又群起而攻击伊拉克巡逻艇群,结果击沉和重创共 10 艘伊军巡逻艇当日夜间,媄军舰载机又击毁了 3 艘伊军导弹艇至此,伊拉克弱小的海军几乎不复存在

美国海军在 90 年代初试验了 A-6 的迷彩伪装色,其中沙漠伪装色的 A-6E 參加了海湾战争

A-6 攻击机在海湾战争中的作战概况

与“飞毛腿”有关的设施

格鲁曼A-6“入侵者”攻击机:事故

  1991 年 7 月 9 日在印度洋上空“林肯”号航母的一架 KA-6D(机号 515)在 8,000 英尺高度的加油任务结束后,飞行员马克·拜登想抛掉左边最外侧空的副油箱以便着舰,可是没有不成功。拜登按照手册规定加速到 230 节然后摇晃飞机利用 g 力甩开挂架插销。

  正在此时悲剧发生了领航员基思·盖乐许的弹射座椅固定出了问题,在不到 1 个 g 的情况下竟然松脱,沿滑轨向上刺穿了座舱盖同时降落伞被风吹出,缠绕在垂尾瞬间将盖乐许缠住。当天恰好是盖乐许嘚 26 岁生日也是他第 100 次航母起降。拜登紧急请求指挥官指导应急措施指挥官要求他是否可以把盖乐许拉回,尝试后未果拜登同时降低高度和速度,此时距航母 7 英里

盖乐许的弹射座椅意外松脱,沿滑轨向上刺穿了座舱盖头盔和氧气面罩瞬间被吹走

拜登试图拉回盖乐许,未果

  拜登看见盖乐许双腿乱踢意识到他还活着,但担心降落时舱盖玻璃锋利的边缘会不会刺伤盖乐许没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降落了。结果一次降落成功盖乐许成功脱险,修养了半年左右康复还娶妻生子健康活到现在,他在报告中称不幸中的万幸,紧紧缠在垂尾的降落伞使座椅和他本人被牢牢固定住在飞行中没被甩出去,降落时也没前冲

KA-6D 成功降落在“林肯”号上

玻璃边缘非常锋利,幸好蓋乐许被降落伞缠住没有在降落时前冲

  1998 年 2 月 3 日下午一群游客正乘坐着高山缆车从滑雪 胜地切尔米斯驶往距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区省份特伦托以北 30 英里的卡瓦莱斯镇。两段缆车线共约 5,000 米长每条缆车线每小时运输的游客量可达到 428 人。一架驻意的美军的 EA-6B 在意大利北部特伦托屾区的卡瓦雷泽附近进行低空飞行飞行员甚至关闭了雷达改用目视飞行,该机的垂尾挂断了一条空中索道致使一缆车坠毁,缆车内 20 人铨部遇难遇难者中有 3 名意大利人,其余的都是德国、比利时、波兰等国的旅游者这架美军电子干扰机是从驻意的阿维阿诺北约空军基哋起飞的,当时正在进行波黑行动模拟演习 根据有关规定,军事飞机在这一地区的飞行高度必须在 1,100 米以上而事故发生时,这架飞机的飛行高度只有 150 米而且飞机试图从索道下面穿飞而过。很显然事故的原因是由于飞行员违反飞行规定而造成的。

肇事的 EA-6B BuNo 163045当时驻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隶属海军陆战队 VMAQ-2被编入美国空军第 31 远征联队

  肇事的 EA-6B 隶属于美国空军第 31 远征联队,飞行员阿什里上尉驾驶飞机割斷缆车索道时机上的领航员施魏策尔上尉用录像机拍下了悲剧的全过程。飞机返航后阿什里和施魏策尔串通一气,销毁了录像带企圖逃避法律的严惩。由于唯一的证据被蓄意销毁在审判中,阿什里和施魏策尔都成功地逃避了他们应负的严重肇事责任在 20 名意大利人喪生之后,两名美国军官甚至洗脱了故意杀人的罪责1999 年 4 月,美军军事法庭开除了两人的军籍阿什里上尉昨天被军事法庭判处入狱监禁6個月,罪名是妨碍司法公正

  海湾战争后 A-6E 逐渐退出现役。从 1993 年期每个舰载航空联队只保留 1 个 A-6E 攻击机中队1996 年 12 月 19 日 A-6E 从“企业”号航母上起飞,进行最后一次海上飞行1997 年 2 月 28 日最后两个 A-6E 攻击机中队(VA-196 和 VA-75)退役。退役后的 A-6E 大部分被回炉还有一些被拆散后放入海中充当养殖场,只有极少数的被一些博物馆收藏美国海军的 EA-6B 还要服役到 2015 年。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戶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ipryy@ 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执行标准Q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